靈感範文站

課改總結 優選20篇

【導語】

課改總結 優選20篇

課改總結 優選20篇 由本站會員“價百勝小帥”整理投稿精心推薦,小編希望對你的學習工作能帶來參考借鑑作用。

【目錄】

篇1:課改總結篇2:課改總結篇3:課改總結篇4:課改總結篇5:課改總結篇6:課改總結篇7:課改總結篇8:課改總結篇9:課改總結篇10:課改總結篇11:課改總結篇12:課改總結篇13:課改總結篇14:課改總結篇15:課改總結篇16:課改總結篇17:課改總結篇18:課改總結篇19:課改總結篇20:課改總結

【正文】

篇1:課改總結

作爲從事中學英語教學的我們,雖瞭解到了一些教學教法,但在實際的教育教學中,我們深深感覺到教中學英語之難之累,真是“苦在其身,樂在其心”!爲使今後的教學工作取得更大提高,現對本學期的教學工作做一總結。

英語是中學生的一門主課,無論是學校、家長還是學生都很重視它,可是不少學生覺得這門功課單調枯燥,學起來吃力,甚至有不少學生放棄了它。究其原因,是學生對英語學習的接觸面小,說練機會少,以及他與中文的部分反差的諸多因素,使得學生對英語學習常常存在“厭、怕、棄”的不健康的心理。這使我不得不改善教學方法。

第一、確立與新課程相適應的教育觀念學生是學習的主體

我們對《英語課程標準》進行了研讀,瞭解了目前英語課程改革的目的、掌握了目前英語改革的重點、明確了英語課程各級的總目標和各資料的分級目標、理解了英語教學原則、學會了一些科學評價原則等,從而爲後面的教學供給了充分的依據、奠定了的紮實的基礎、保證了教學的順利進行。教師不能代替學生讀書,代替學生感知,代替學生觀察、分析、思考,代替學生明白任何一個道理和掌握任何一條規律。教師只能讓學生自我讀書,自我感受事物,自我觀察、分析、思考,從而明白任何一個道理和掌握任何一條規律。於是我們改變“一言堂”,把課堂還給學生,構成師生交往、進取互動、共同發展的教學過程。

二、採取的措施

1、認真學習體現以素質教育爲目標的新課程理念及學校工作計劃,認真研究教材,和王化教師共同制定了本學期教學工作計劃,加強落實、反饋、總結計劃的執行情景。

2、教學過程中,注意抓常規教學,以學生爲主體,面向全體學生組織教學,注意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的本事,充分利用早讀時間,要求學生大聲朗讀課文。

3、抓詞彙和句型學習,經常進行聽寫訓練,提高學生對記憶單詞和句型的本事;另外從開學初就開始初狠抓英語課文背誦,並從李陽教師報告會後,利用李陽教師的教學理念“用零碎時間攻克英語”制定了利用課前讀英語、背英語的計劃並狠抓落實。

4、課堂內外多聽多說英語。教師上課時儘量用英語講課,這樣能使學生更多地接觸英語。每堂課要用必須的時間讓學生用所學過的日常用語和課堂用語進行不一樣的形式進行對話。也能夠結合實物、圖片等用英語進行簡單的描術,培養學生的語感。

5、抓小測驗、學案過關,並注重階段性複習。

6、注重集備,每一天課前、課後在年段室進行交流,針對課堂教學中出現的各種情形,進行研討。

三、教學方面的經驗、存在問題及今後的做法

(1)、教的方面

進取使用杜郎口教學模式和靈石四中的學案模式進行教學深入瞭解和分析學生情景,有針對地教學,由於對每單元的單詞和詞組進行了多次強化訓練,所以詞彙的得分率比以前高;因加強了書面表達的英語背誦,所以英語作文得分率有了長足的提高。另外因狠抓落實“學習法”,使學生學習習慣得到進一步改善,我班英語成績有了歷史性突破,平均分、合格率、優秀率均名列前茅。雖然我們也進行了英語閱讀訓練,但學生閱讀本事的提高不大。單選、完成句子的得分率還過得去,但綜合知識未來得及操練其他項目得分率就較低。今後,應當加強完型填空、閱讀理解和綜合填空的訓練。

(2)、學的方面

一要培養學生對英語學習有興趣,二要培養學生的職責心從小事從感恩開始,率先使用“積分制”並且要用班規來落實,堅持常年不斷地、自覺得、隨時隨地接觸英語、運用英語知識,英語成績就會不斷提高。經過一學期努力,大部分學生都覺得英語有提高,以前不要說是背,讀都讀不順,而此刻還能背些英語文章了。如果只是爲了應付考試,臨時抱佛腳地補習,即使能夠應付一時,但掌握的知識都是不牢固的。新舊知識就會顧此失彼。

第一、確立與新課程相適應的教育觀念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不能代替學生讀書,代替學生感知,代替學生觀察、分析、思考,代替學生明白任何一個道理和掌握任何一條規律。教師只能讓學生自我讀書,自我感受事物,自我觀察、分析、思考,從而明白任何一個道理和掌握任何一條規律。於是我改變“一言堂”,把課堂還給學生,構成師生交往、進取互動、共同發展的教學過程。

第二、使學生明白學習目的

要學好英語,首先要使學生認識到學這一語言的目的和意義。衆所周知,人類社會已經進入了21世紀,新的世界將是個充滿競爭和多變的世紀,中國要在跨世紀的競爭中取得主動,中華民族要騰飛,要最終取決於優秀科技人才的涌現。如果我們不懂英語,怎樣去了解世界就拿三亞來說,第55屆世界小姐競選在三亞舉行,許多外國遊客來旅遊。如果我們不會說英語,也聽不懂他們說什麼,就無法與他們交流,溝通,更談不上有商業交易了。僅有學生自覺地把自我的夢想與祖國的前途和命運聯繫起來,纔會對英語學習真正感興趣,這種興趣也有可能轉爲學習英語的動力。所以我結合本地區學生的實際情景,通讀和節選教材,圍繞着最簡單、最基本、最常用的英語詞彙、句型、交際會話等進行教學,使學生對英語產生興趣,構成學習動機。

第三、努力建立融洽的師生關係

相對來說,國中生比國小生獨立性強,自尊心也逐漸增強,渴望得到尊重。師生之間僅有互相尊重,互相信任,才能建立起友好關係,從而促進學生學習的興趣。所以我必須樹立正確的學生觀,正確認識學生的主體地位。我用自我滿腔的愛去關心、尊重學生,耐心細緻地指導學生,溝通和學生的思想感情,使自我成爲學生歡迎和愛戴的人。上課時我是學生的教師,循循善誘和激發學生學習的進取性,大膽求異創新;課後我卻成爲他們的大姐和好朋友,無話不談,亮起心靈之光;生活上,我是他們的父母,關懷備至。

第四、嚴謹治學,堅持良好的教態

教師的教風直接影響學生的學風。駕駛的一言一行,無時無刻不在影響着學生。所以我提高自我的思想認識和藹覺悟程度水平,做到愛崗敬業,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爲人師表,治學嚴謹,還要堅持良好的教態。教師的教學語言和教態對學生的學習有直接的影響。教師的教態好,學生就喜歡,他們聽課的興趣就高,理解知識也快。反之,學生就不喜歡,甚至厭惡。異常是正處於青春期的國中生,看問題開始有可獨立的見解,對他們更要注意教態和教學語言的使用。如我介紹新句型時,我利用語言的輕重,語調的高低,和必須的動作表情,儘量引起學生的注意和興趣。當學生回答問題時,我的表情變得自然親切,使促使感到教師對他們的信任,這樣學生就增添了勇氣,就能大膽地回答問題。

(3)、其他方面

平是一方面抓緊時間備好課時學案,另一方面儘可能在網上學習先進的教法和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進取性的各種各樣的方法。

總之,一學期的教學工作自我付出了很多,收到的回報也不少:領導的信任,使我精力充沛;同事的幫忙,使我幹勁十足;學生的渴求,使我信心倍增。我會努力填補自我在教學中的不足,不斷改善教學方法。進取開發和有效利用課程資源,更好的爲英語教學服務,力爭在今後的英語教學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績。我相信有耕耘總會有收穫。

八年級英語課改工作總結(三)[由本站網友投稿]

我們自20xx年起,按照市教研室的要求,實施課程改革試驗。在實驗工作中,我們以發展爲主題,以創新爲動力,按照動員、佈置、培訓、交流、調研、展示總結再推廣這樣的一個思路開展工作,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

一、以課程改革爲契機,提高認識,建立層級管理機制

新的課程改革方案和新教材是新的教育觀念,教育思想的重要載體。教研室是我們各鎮區開展課改工作的指揮棒,在課改實驗工作中起了引領的作用,我們每學期根據教研室工作安排,結合自我的實際情景,制訂自我的英語科教研工作計劃和教學進度表。學期末做好工作總結。爲保證課改教研工作的有序開展,我們成立課改領導小組,專門負責活動的組織與實施。

爲提高教師對課改工作的認識,轉變教育觀念、教育思想,課改領導小組深入到課改第一線,以參與者的身份同教師們一同研究、分析、解決課改實驗中出現的問題。同時利用各種媒體、會議、活動等加大宣傳力度,讓師生、家長及社會各界人士瞭解課改、關注課改、參與課改、營造濃厚的課改氛圍。

二、實施全方位、全過程培訓,適應課改要求

1、加強業務培訓,提高教師素質

教師是課程實施過程的直接參與者,新的課程方案成功與否,教師的素質、態度、適應和提高是一個關鍵因素。對教師進行培訓,使他們構成新思想、新觀念、新技能、新方法、新策略、是成功實施課程改革的需要。爲了造就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我們多次參加區教研室組織的培訓學習。

2、強化教材培訓,提高教師駕馭課堂的本事

在課程改革背景下,國家提出了新的英語課程標準,要求從國小一年級起開設英語課。新開一年級和二年級的英語課程,新的教材是新的教育觀念、教育思想的重要載體。爲了使教師能儘快熟悉教材資料,理解新課標精神,掌握新型的教學模式,適應新課程改革的形勢,我們組織一系列的教材教法培訓活動。

(1)、每學期初召開國小英語教師工作會議,明確各學期的教學任務、工作要求和教研動向等。

(2)、組織教師參加教研室的教材培訓學習。

(3)、舉行各年級教材教法及課標解讀培訓講座。

(4)、開展國小英語課程改革理論與實踐的互動學習。

(5)、展示優秀課例、教師作品與學生作品。

(7)、開展各年級優質課評選活動。

(8)、開展優秀教案與案例評選活動。

(9)、引導教師藉助學科網進行教材研討。

三、推動課改,成效顯著

1、優化國小課堂教學,提高英語教學質量

課堂教學是實施特色英語的主渠道,我們力求經過改變英語教學結構,提高課堂效率。實踐證明,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方面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1)、教師爲學生創設真實的語言環境,讓他們在真實的語言環境中主動地、進取地進行探究性學習,全面提高聽、說、讀、寫本事。

(2)、採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把全班分成若干個小組,經過組與組之間的競賽,給學生供給英語交流的機會。小組學習強調將課堂還給學生,放手讓學生自我活動,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各展所長,協作互助。

(3)、運用“任務+情景+活動”的教學模式來激活課堂。課堂上設置情景,讓情景貫穿教學全過程,使學生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並有話可說。教師還圍繞必須的主題和有關的語言基礎知識,設計學生樂於主動參與的遊戲和活動,使學生在簡便愉快的活動中去感受語言、理解語言和運用語言,在語言活動過程中獲得進取、愉快的情感體驗,培養學生的興趣和自信心。

(4)、課改實驗的課堂教學正在孕育着新思路,課堂教學中教師的主角有了轉變,教師逐步從傳統教學的傳授者轉變成爲現代教學的促進者、學習者、發現者、引導者、組織者。

2、科研促教,提高教師的教學理論水平

在教學改革過程中,我們堅持以“學生爲主體,教師爲主導,思維訓練爲主線”的指導思想,開展教學改革,推行素質教育,注重創新意識的培養。根據英語科的特點,進取探討課堂教學改革,加強對各類課題的研究,進一步提高教學理論水評。

四、明確路徑,展望未來

1、進一步完善學校特色科組建設,給教師供給一個更專題,更深入的研究空間。

2、加強論文的學習和撰寫,提高教師的教學教育理論水平。

3、應對課改,組織尋求可行的對應措施。

4、加強校本教材研究。

5、努力培養學者型、專家型的教師隊伍。

走近新課改,我們發現,困難還不少,要學習的東西還很多,要轉變觀念的任務還很重,課堂教學的改革力度還要加大,教學研究還要更加深入。我們將不斷改革創新,不斷探索實踐,跟緊先進教學理念,與時俱進。

篇2:課改總結

我校的課堂教學改革,從國慶節後的推進至今,已有一月之久。從課改資料的檢查、聽評課、集備等逐項活動的開展中,我發現了存在的問題與不足。雖然愛因斯坦說過“發現一個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但要想課改得以向縱深處推進,把發現的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就顯得更爲重要了。

一、缺失小組展示的重要環節。

此環節正是尚美五步教學模式中的“展”這個環節。小組合作學習的效果到底如何?是否達成學習目標?這些都需要教師在學習小組整個團隊彙報展示的過程中進行觀察,並對此環節中的生成性問題進行引導、點撥,幫忙學生總結歸納。同時,注意要使用學校既定的規範化的語言模板,幫忙引導學生構成規範化的語言。有些教師,在整個課堂的過程中,僅有合作學習的形式,而沒有對學習成果的顯示。同時,此環節也是兵教兵,兵強兵的過程,講臺此時應成爲學生展示合作成果的舞臺。學生的思維本事、合作意識、語言表達等本事應在此得到鍛鍊與提升,自信心得到培養。

二、教師在小組合作過程中的指導不夠。

教師在小組合作活動過程中的指導是十分重要的。當小組在活動中遇到困難或問題時需要教師恰當地指導。經過對各小組合作活動的指導,教師也能夠了解學生的活動情景及掌握狀況如何。可是在有些課堂中,教師對小組合作活動的指導是不夠恰當的,還有的教師只注重指導學生學科知識的掌握情景,對合作意識、合作技能等方面基本不予以指導。課堂中,從教師的教學行爲中都能反映出來,在小組活動過程中重點指導學科知識的掌握情景,對於合作技能方面只會稍微帶過。

學生缺乏合作技能,不會合作。在合作學習中,合作的技能和技巧被認爲是一個關鍵的因素。學生的合作技能主要包括表達本事、傾聽本事、發現與提出問題的本事、吸收與保留意見的本事以及處理人際關係的本事等。有些學生既信任合作學習又願意合作學習,但並不明白怎樣才能與其他人進行有效的合作。如:有的學生討論分工就花很多時間,自主學習後的討論,往往你一言我一語,磨磨蹭蹭,慢慢騰騰。當問題出現時,學生之間不能做到相互瞭解對方,信任對方,並進行清晰正確的交流;當產生不一樣意見時,不能建設性地解決矛盾衝突。有的小組也有分工,小組長、督察員、發言員等,但他們沒有各司其職,工作很混亂,他們沒有掌握自身職責的工作技能,不知該幹什麼。還有的學生因爲年齡特點,缺乏自制力,不專心,易受干擾,在小組合作的時候做小動作,講一些與主題無關的話題,或過於喧鬧,影響了小組合作學習的效果。

三、組內分工不合理。

小組內合理的分工即每個小組成員都有自我負責完成的任務,僅有這樣纔能有效地完成小組的任務。但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並非如此,小組內分工不合理的現象時常發生,主要有以下三種情景:

1.小組內無分工。

很多合作小組內沒有分工,教師宣佈活動開始,組內成員就開始七嘴八舌地討論,你一言我一句,各說各話,場面十分嘈雜,根本聽不清彼此在說什麼,此情景主要集中在中段。活動一開始,小組的成員都在發言,毫無秩序,不明白彼此在說什麼,沒有小組長或秩序維持員來協調大家的發言順序。而到了活動的後半截,小組成員要不各說各話,要不就是無關行爲,小組的合作活動是無效的。由此不禁想到,經過小組合作學習的使用,小組在發言時應當構成了必須的順序,每次由誰先發言,之後是誰等等,應當構成小組活動的一些規則。

2.小組內分工不全。

在有些合作小組中,並非每個成員都有自我的主角,而是僅有少數幾個人有主角、有分工,剩餘的小組成員則沒有相應的分工。

3.小組內有分工無合作。

還有的小組內是有分工的。在很多的課堂中,教師把分工的權力交給小組長,組員先說自我想做什麼,然後由小組長協調、分配組員的各項任務,這種方式很好。但由於小組長或成績優秀的學生的霸權,開始合作活動後,情景則不一樣了,這些學生一人多職,忙得不可開交,其他組員則身無一職,輕簡便鬆,無事可做。

四、小組合作學習的時間把握不當。

從聽評課反應的情景來看,教師對小組合作活動時間的把握不當,主要有三種情景:

1.學生沒有獨立思考的時間。大部分教師在宣佈小組開始合作學習活動之前,沒有給學生留出獨立思考的時間,一些反應緩慢的學生還沒有想到怎樣做,就被反應敏捷的學生“帶跑”了。時間一長,這可能就會導致反應緩慢的學生構成惰性,不進取思考,不進取參與小組活動,沒有自信心。

2.小組合作學習的時間過短。部分教師不能恰當地把握小組合作活動的時間。爲了能按進度完成教學任務,當學生還在激烈地討論、交流時,教師就強制性地結束了小組活動。

3.小組合作學習的時間過長。部分教師安排小組合作學習的時間過長,學生交流完畢之後不知如何安排剩餘的時間,於是在小組內嬉戲、打鬧,做一些與小組活動無關的事情。

五、小組合作學習任務的設計不合理。

在課堂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任務至關重要,它關係到學生能不能正常地開展小組合作學習。設計合理的小組合作學習任務是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的前提,僅有當學生明白任務是什麼時,才能進行有效的小組合作。在什麼情景下研究使用小組合作學習?一個問題提出來以後,如果是很簡單的問題,在一齊合作是浪費時間,學生不會喜歡的。僅有不一樣思想撞擊的情景下,不一樣思維、不一樣觀察視角下學生得到的信息是不一樣的情景下,這就需要交流,這個時候比較適宜開展小組合作學習。雖然不是很全面,但教師在課前設計小組合作任務時,必須要注意到要結合教學目標與學生的實際情景。也不是什麼環節都要用小組合作學習,有些任務的設計還是不利於學生小組開展合作活動。

六、對小組缺少持續不間斷的評價。小組的凝聚力不強,小組間的難以構成抗衡的局面,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因,沒有給予正確的評價操作。這個是目前最大的一個問題所在。班主任要注意協調科任教師,將班級分組情景及時用小組建設情景一覽表的形式告知每位教師。在小組的評價上要及時評價、及時記錄、及時溝通反饋、及時總結評價,並在班級內給予必須的獎利,減免作業權、優先坐位權、優先站隊權(對一二年級的孩子來說,莫大的榮耀)。這是前期很多班級在此問題上存在的最大不足之處。同時,每位科任教師也要提高認識,要及時關注提問,更多是針對整個學習小組,要及時落實記錄對小組的評價。在前期檢查中,更多三四節課的記錄評價缺失。

教科研活動月的號角已經嘹亮吹響,全員賽課活動的帷幕也已循序拉開,讓我們在課堂教學的竟技中彰顯教師智慧,在課堂教學的觀摩中百花齊放,盡顯個人風採,實現我校課改工作與個人專業發展的雙贏!

篇3:課改總結

後面還有多篇課改總結!

學期即將結束,四年級語文教學在課改實踐中又度過了頗有收穫的一年。

此刻就實施新課標過程中的具體做法和體會做如下總結:

一、關注、尊重、信任每一位學生,異常是後進生

每個班都有幾個異常讓人頭疼的學生,四年級也毫不例外。應對他們,我們語文教師不約而同地採取了“密切聯繫家長,死釘死看”的策略,一方面取得家長支持,另一方面利用課堂、課間、放學後的分分秒秒,給予他們學習上的指導和幫忙。

二、設置開放作業,注重讀書積累

爲了提高學生的閱讀與寫作本事,我們除了加強平時的教研之外,還異常在設置作業上下了一番工夫、動了一番腦筋。精心設計各種訓練,使學生的本事在作業中得到鍛鍊、得以提高。比如圍繞我們組“蒐集與處理信息本事的培養策略”這一科研課題,平時經常佈置查找資料的作業,並在如何處理信息上給予指導。對蒐集來的信息首先要讀通順,大致理解資料,再進行刪減,記住你認爲重要的信息,做成資料卡,或者以手抄報的形式出現。比如學完第一課《教師,您好》,我們就佈置了蒐集資料的作業,並要求根據資料辦一份以“辛勤,園丁”爲主題的小報。再如,學完《說勤奮》一課,佈置查找勤奮學習,刻苦用功的模範,並創作一則有關勤奮的板報。爲了使學生敢說、會說,我們設置了各種說話訓練,如“自薦、小小討論會、一分鐘演講、排演課本劇”等。對每篇課文,我們都潛心鑽研,交流共享,對每一課的知識點和讀寫結合點都達成共識,有的放矢地讓學生寫一些小練筆,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本事。在讀書方面,從三年級起,我們就開始分階段向學生推薦書目。到了四年級,更加註重學生的讀書積累。我們帶領學生一齊制定詳細的讀書計劃,包括時間、日期、數量、名言警句和好詞好句的摘抄、背誦等,並定期做讀書交流,使學生的閱

讀與寫作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三、轉變教師主角,創設平等和諧的教學氛圍

教師的轉變是推行新課程標準的前提。要徹底改變舊的教學模式和學習方式,首先要轉換教師的主角。教師不再只是知識的傳播者,而應是擁有現代教育觀念、善於合作的探究者,良好探究氛圍的創造者,學生探究活動的觀察者和服務者,學生纔是教學活動中的主體。打個比方,過去,學生手中都拿着待點燃的火把,等着教師給自我火種;當今的時代,應當是教師與學生都執有燃燒的火把,教師的任務是引導衆多的火把一齊放出光和熱。學生對教材也有自我的理解和把握,教師對此應進取鼓勵,多方引導,使課堂成爲學生髮表個人見解、展現自我風采的舞臺,唯有如此,才能創立和諧平等的氛圍。爲此,我們研究教學方法,從中發現問題,共同提高,創設出更適合學生髮展的教學模式,走進學生心靈。讓學生體會到成功的喜悅、思考的價值,教師也感受到師生和諧交流的樂趣,這種和諧的氛圍在我們的課堂上隨時可見,真正做到了把課堂還給學生。在這樣和諧的氛圍中,學生們感到了學習的樂趣。

回顧這一學期的工作,有欣慰,也有遺憾,我們會再接再厲!

總之,新的課程改革爲我們學校帶來了挑戰,帶來了生機,帶來了發展,我們願帶着新思想、新認識、新做法去放飛學生靈動的翅膀,讓他們在語文世界裏盡情地翱翔。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篇4:課改總結

課改是基礎教育第二輪課程改革的簡稱。它把學生當成課程建設的主題,並以學會生爲中心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模式。課改具體資料就是從應用教材,教育模式,教育理念到考覈模式所發生的有目的、有標準、有成果的新嘗試,新變化。課改的性質是教育發展中的一個必然階段。課改的實質就是喚起教師的教學熱情,喚醒學生的內在潛力,喚醒本我,塑造人格,建構人生髮展體系,讓學生髮展走向健康之路。

新課程的改革對於我們每一個教師都是一種挑戰,也是一次難得的機會。我們應怎樣迎接這次課改,怎樣把握住這次機會,怎樣推動這次課改。我談一談自我的一點兒看法和體會。

一、明確英語課改目標

我們在以往的英語教學中把“掌握語言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放在教學目的的首位。而新制定的課程標準要求把“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的英語興趣,使學生樹立自信心,養成良好的習慣和構成有效的學習英語策略,發展自主學習的本事和合作精神”放在首位。同時,我們在教學中要以“口語交際”爲主,培養學生的口語本事,使每一個學生都能開口說英語,到達學以致用的目的和增強學生的實踐本事。

二、改變英語的教學方法

在我們過去的英語教學中總是教師講,學生記,教師是課堂的主角,學生是聽衆,學生自由練習很少,口語、聽力十分差。此刻我們應當在課堂上以學生爲主體,把主動權還給學生。怎樣使學生在課堂中處於主體地位,促進英語課改呢我認爲我們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創設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調動學生進取參與教學活動

許多學生上英語課不說、不讀、不問,主要是存在心理障礙,怕讀得不好、說得不順,同學看不起,教師指責批評。所以,我在教學中,頻頻送給學生們激勵的話語,尤其是對後進生,爲他們創造發言的機會,適當降低他們發言的難度,並及時肯定他們在發言中的點滴優點。從而幫忙他們逐漸消除心理障礙,大膽發言,使他們大膽地開口說是英語課改成功的關鍵。

2、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異常是部分在國小已經對英語失去興趣的學生,必須要在教學的過程中讓他們嚐到學習英語的樂趣,纔會真正讓他們放棄原先的想法,真正產生信心。異常是在如何記單詞上必須要給予必要的指導。

3、精心設計教學環節,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主要在於教師的調動。在學生消除心理障礙後,就需要教師精心設計教學的各個教學環節,設計模仿、會話、口、筆頭操練、提問,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激活學生的思維,激起學生的情感,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英語教學活動中。

4、加強所有學生的參與意識

不一樣層次的學生給予課堂上和課後不一樣的任務。如抄寫,背單詞、背課文,默寫課文,編寫短文,編寫對話。要求教師對教學資料,異常是教材總體把握要準確,清楚。重教學的過程,而不是結果,不要把學生當成容納知識的容器,而是待點燃的火把。

5、活化教材,學以致用

把教材的資料知識變成真實的情景去說、講、演、唱等。讓學生在真實的英語語境中學英語,說英語。同時,不要侷限教材資料的編排,能夠把教材的知識系統化,進行整體教學。

6、樹立學生的主體意識

使不一樣層次的學生都動起來。要求教師在課堂中穿插一些遊戲、不斷變換着花樣進行語言項目的操練、利用學生英語基礎上的差距讓學生互助,不僅僅能夠給後進學生信心,也能使基礎好的同學產生優越感。7、提高學生的問題意識。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重要。不斷地在教學中滲透啓發式教學,去除掉學生長期養成的上課只帶耳朵進教室,只等教師公佈答案的習慣。養成預習、提問題、課後整理筆記的習慣。

8、加強教師教學的創新和改革

不宜長期使用一種教學模式,要讓學生多些新鮮感,纔會使他們在學習上長期都有興趣。不宜按部就班,書上有什麼講什麼,沒有的就必須不講,要學會察學生顏觀學生色。學習上讓學生產生一種進取的情緒很重要。不宜降低規範要求,要求越高,學生的本事越高。異常是初入門時,更要嚴格要求,要求正確的書寫習慣,正確的標點習慣,正確的讀書習慣,教師要求十全十美,學生也會盡善盡美。

篇5:課改總結

1.以校爲本,抓實校本研修

校本研修是強化隊伍建設、提高師資水平、培植學校特色、推動學校發展的有效舉措。一要強化校長第一職責人的意識。學校是校本研修的基地,校長是校本研修制度建設的第一職責人,統籌規劃和管理校本研修工作二要進取創立學習型學校,努力構建工作、學習、研究三位一體紛校本研修模式,構成全員學習的良好氛圍,實現校本研修的“全員化、全程化、團隊化”。二要加強校本研修的制度化、規範化建設。建立健全研修的學習制度,用科學的管理舉措保證校本研修活動有序、高效地開展,促進工作、學習和研究的良性互動,不斷提高校本研修的質量和效益。三要統籌協調學校內部的工作關係。要進取整合教導處、年級組、教研組和備課組的力量,搞好協調和任務分配,明確各自職能,建立有效的校本研修互動機制。經過多種方式和途徑瞭解教師的困惑和收穫,定期展示教師的學習成果,及時而有針對性地組織學習、研討和交流活動,使每位教師的困惑能及時得到迴應,每位教師的經驗及時與同事分享,真正保障研修的校本化和效益最大化。

2.問題導入,探索主題教研

各級教研部門應當主動適應課程試驗、課程推廣、課程深化各階段的改革需要,確立工作重點,調整教研方式,履行教研職責。

(1)問題導向型研究。首先,是找準教學中的“真問題”,有效提煉教研主題;其次,要組織團隊對提煉出的問題開展預期研究,並挖掘基層教研組和教師的經驗與成果,再整體規劃並實施相應的主題教研活動,提煉觀點,進行教學示範;最終,還要進行有效的總結和反思,構成若干推廣的經驗。

(2)立項課題型研究。根據《平涼市中國小課題研究管理辦法》,對各級立項、結題課題嚴格認定,歸檔管理,強化過程研究,杜絕假亂課題。每年對重點課題進行答辯環節,對優秀課題成果進行展評,較好的解決了課題研究重立項、重結題、重過程、重價值,助推課程實施。同時,突出加強基於課程建設與課堂教學的小微型課題研究,引導教師在行動中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

(3)重點突破型問題。在深化課程改革階段,市、縣、校三級教研部門構成合力,採用“主體化、系列化、實證化”的教研策略,將教學實施中的重點問題,轉化成攻堅克難的項目或課題,開展專題教研和項目研究,構成合作、研究、分享、欣賞的教研文化。

3.搭建平臺,推行教研訓一體化

各級教育部門和教研機構經過推行“教研訓一體化”模式,進行教師專業發展的頂層設計和有序推進。主要將教學研究和教師培訓、項目交流、專業評選等途徑有機結合,努力培養教師的課程領導和實施本事。一是開展高端研修。聘請國內的權威教育教學專家、校長、名師對全市教師進行有針對性的培訓。二是舉辦專題研討培訓。由教研部門組織,在調研分析教師專業素養提升迫切需求的基礎上,設計培訓資料和方式,在寒假、暑假、週末進行集中研修學習,以市教科所爲主,集合高校、當地中國小和社會機構的優質培訓資源,促進教師本體知識、實踐本事和綜合素養的整體提升,最終促進課程改革的實效性。三是開展校長、教師教科研本事培訓。引領教師不斷提高教科研本事,經過教科研重建教學和管理的理念、挖掘教育智慧、轉變自身主角、提升教學效率。

4.拓展渠道,全力推廣閱讀

一是以“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爲理念,在前期部分縣區開展新教育實驗的基礎上,總結經驗,鞏固成果。經過系統設計和強力推進,使“營造書香學校”、“師生共寫隨筆”、“培養卓越口才”、“聆聽窗外聲音”、“構築夢想課堂”成爲新教育實驗學校的主旋律。適當擴大新教育實驗的試點範圍。二是實施閱讀提升工程,倡導學校創立學習型組織,引領中國小生、校長、教師、教研員讀書學習,努力向學習型、專家型、研究型發展。三是是經過開展多元化閱讀推廣活動,搭建多渠道培訓種子校長和骨幹教師平臺,推進閱讀推廣試點學校建設。以農村小規模學校爲重點,採取“以點帶面,重點突破”的閱讀推廣方式,着力構建內涵豐富、特色鮮明的全市各級各類學校閱讀文化,培育學生核心素養奠定人文基礎。

篇6:課改總結

個人幾年的教學模式已基本定型,真要跨出這一步,實在覺有些力不從心。經過領導的指點、與教師們的切磋、討論和自我的教學實驗,慢慢理出一點頭緒,回顧走過的路,審視留下或深或淺的足跡,我們欣喜地看到課堂教學的可喜變化,嚐到了改革的甜頭,下頭就本學期的課改教學情景談談自我的一點感受:

1、初見活潑的、開放性的課堂。由於教材的開放性,引領課堂教學的方式改變,課改後的課堂充滿了活力、關懷,教師將自我融入對話式的課堂,與學生一齊走進教材,一齊學習語文。學生不再是可憐的傾聽者,而是學習的主人,和課文中的人物對話,以文會友,充當其中的主角,去體驗、去感受。教學不僅僅是一種告訴,更多的是學生的一種體驗、探究和感悟。課改前的課堂,教師告訴得太多了,學生的體驗、探究和感悟太少了,以致教師好心的告訴扼殺了學生的體驗、探究、感悟和想象。課改後,在課程標準思想和人教版教材的引領下,教師經過組織學生的課堂活動,課外資料的搜索,學生學得靈活,教師教得趣味。

2、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經過近兩個月的實驗,最直接的體現是學生的變化。首先是學生學習進取性普遍提高了,對學習語文有了比較高的興趣。這不僅僅體此刻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熱情和學習方式上,還體此刻學生在課外學習上。學生能主動進取地參與語文學習,把學習當作自我的需要。不僅僅學習了課內要求掌握的知識,還引進了許多課外資源,學習了許多課外的知識。採用不一樣的學習方式,也讓學生從中得到了許多實惠,學會了如何與人合作,學會了如何自主學習。也應當加強聯繫.

3、在學生學習過程中,注意培養學生合作的意識和習慣。新課改要求學生自主探究,主動獲取,進行合作學習,合作學習是指學生在小組或團隊中爲了完成共同任務,有明確職責分工的互助性學習,合作學習如何在課堂上落實呢?課堂上,我們把學生分成四人一組,互教互學,共同提高,爲了使這種學習方式不流於形式,教師從細微處着眼,進行指導,讓每個學生承擔着不一樣的學習任務:有的當組長,負責整理每個小夥伴的發言,並準備在全班交流時能談出自我小組的見解;有的當主持,負責協調小夥伴的發言順利;有的作音量控制員,控制小夥伴發言的聲音等等,每人承擔的主角隨時更變,這樣,每人都需要與他人交流、合作。不僅僅如此,對學生如何發言,如何傾聽,如何評價,如何質疑等,教師都給予具體的指導。我參於其中,對各小組的學習情景給予具體的指導,教師參與其中,對各小組的學習情景給予必要的提示與點撥。這樣,使學生相互瞭解彼此的見解,反思自我的思考過程,同時對其他的同學的發言做出思考,,教學過程既是學習的過程,同時又是學生交往的過程,學生合作的意識得到較好的培養.

4、存在困惑

在課改過程中,提高的同時也存在着不少的困惑:

(1)備課花時較多,有時創設一個問題要想很久,加上做課件、設計檢測題等,如何才能提高效率,能更有效地進行備課?

(2)如何在課改中上好作文、交際、練習、複習、評講試卷等課型,還有待摸索。

(3)如何更好地進行引導、點撥,讓學生有話可講,理解到位?很多問題提出來後,學生未能很好地理解,教師引導多了,教師的話就變得多了,也改變了教師只能講10分鐘的課改理念。

總之,教學方式與學習方式的改革,需要我們做教師的創造性地使用教材,並且對對我們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們教師有必須的課堂教學評價藝術,需要教師方方面面無私地付出,教學改革任重而道遠,我將一如既往,付出努力,迎接成功。

篇7:課改總結

課程改革的關鍵在課堂,保障課程改革質量的關鍵在教學。這就需要我們將課堂教學作爲提升教學質量、促進學生成長、課程改革的主渠道,把課堂教學改善作爲課程和教學改革創新的核心任務。

1.更新課堂教學理念。牢固樹立“以人爲本、學教融合、優化過程、以學定教”的“平涼好課堂”教學理念,要求加快教與學的“雙重革命”,從以教爲中心向以學爲中心轉變,從知識傳授爲主向本事培養爲主轉變,從課堂學習爲主向多種學習方式轉變,從而構建生態、優質、高效課堂。

2.改善課堂教學行爲。倡導高效課堂,堅決擯棄滿堂講、滿堂灌、滿堂問等低效甚至無效的教學行爲,實現以學生學習爲主體和教師的教委主導的轉變。引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深度學習,徹底改變學生課堂上被動聽、被動學、負擔重、效率低的狀態。

3.創新課堂教學方法。鼓勵教師創新創意,進取探更加索貼合教育教學規律、貼合學生成長規律、貼合學科教學規律的個性化課堂教學方法,繼續推广部分高、國中的先進經驗和農村小規模學校有價值的個性化教學方法。

4.提升課堂信息化手段。鼓勵教師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大膽探索、實踐微課、翻轉課堂等現代教學形式。進取開展“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活動。

5.優化課堂推進機制。一是“名師送課下鄉機制”。定期組織省、市、縣級以上名師或教學能手到農村學校上課,充分發揮名師的輻射帶動作用,引領農村教師更新教學理念、改善教學策略、提升教學質量。二是“同課異構研討機制”。市、縣、校三級聯動,發揮學科基地的典型示範作用,開展多層次、多學科的基於主題研討和問題解決的同課異構活動,加強教師間的交流、研討,促進教師教學智慧共享和課堂教學方式的改變。三是“課例研討推進機制”。由教研部門和教育學會引領,依託優勢學科基地的建設,深度開展課例研討活動,以教學工作坊、名師工作室的形式帶動全市學校的課題、課例、微課研究。活動主要經過“課堂觀察技術”、“課題研究方法”引領教師科學觀課議課,深度研究教材、研究課堂、研究教學、研究教育質量提升的有效策略。四是“評優選先激勵機制”。繼續堅持每年都開展的全市教學講賽活動,經過優質課評選,建立教師專業成長的梯級激勵機制。不僅僅促進參賽教師的教學水平,並且對教師整體有較強的帶動作用。並將連續五年賽講課中的賽課總結和優質課資料上傳在平涼教研網站,供全市教師學習借鑑。

篇8:課改總結

新課程課堂教學改革已經進行很長時間了,但步子不是很大,今年市教育局加大課改力度,全面推行課改。我校在市局教育精神的指引下,也加大了課改的力度,人人蔘與課改,人人實施課改。在不斷的實踐探索中,我校確立了“導學探講練”五字教學模式,全體教師都努力踐行這一模式。下頭就實施這一模式時的感想作以總結。在全面實施課改的今日,作爲一名國小教師,我深深地體會到教師必須不斷地學習,不斷地提高自身的科學文化素養,才能勝任今日的工作。在平時的工作中,我邊教邊學,利用學校爲我們安排的外出聽課的機會,向其他學校的教師學習,吸取他人先進的教育教學經驗,瞭解現代教育教學的新理念。學習現代教育教學理論,學習新課程標準,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景組織教學。同時利用網絡觀看名師的課例。儘量做到面向全體學生,因材施教,讓每個學生真正成爲學習的主人。經過一年的教學實踐,我積累了一些寶貴的經驗。

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努力實施“導學探講練”的教學模式,爲了讓學生更快的進入主角,我把本班42名同學重新分組,並給他們講清每堂課的具體思路使學生學習起來有的放矢。時刻注意調動學生的學習進取性,創設民主、平等、和諧的課堂環境,多給學生一些表現的機會,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本事。遺憾的是,我們班還有個別學生沒能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習態度不夠端正,學習上有掉隊的現象。在以後的教學工作中還需不斷地改變策略,以便到達更好的教學效果。

平時進取參加學校組織的教學研究活動。在校本教研中主動獻課,得到領導和教師的好評。

及時反思自我在課堂教學中的成功與失敗的地方,並尋求好的解決思路,不斷改善教學中的不足之處。以便在課改中早日脫穎而出。回顧一學年的工作,雖然取得了一些收穫,但還存在必須問題,比如,在工作中缺乏創新意識,存在一種惰性思想。在以後的教學工作中,要不斷總結經驗,力求提高自我的教學水平,還要多下功夫加強對個別差生的輔導,相信一切問題都會迎刃而解,我也相信有耕耘總會有收穫。我相信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的課改工作會迎來一個燦爛的明天。

篇9:課改總結

1.系統思考,抓主抓重,深化課程改革

深化課程改革需要對改革歷程總結和反思的“縱向視角”、對國內外改革成果比較研究的“橫向視角”和對現狀問題準確把握的“內向視角”。從而對課程改革開展深入研究,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過程和結果相結合、傳承與創新相結合,提出目標定位、基本理念、改革重點和實施提議,彰顯平涼基礎教育改革的引領作用和育人價值。

2014年11月,市教育局在對平涼市義務教育課程改革調研的基礎上,制定了《平涼市持續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三年行動計劃(2014-2017)》作爲行動指南,確立了以國中學段爲重點,以校本教研爲主線,按照“抓國中、促高中、帶國小”的工作思路,圍繞“高起點、低重心、厚基礎”的工作原則,抓課堂改革,抓課程建設,抓評價體系改革,抓整體統籌,抓學段銜接,構成持續推進全市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共識與合力。實踐證明,《三年行動計劃》落實過程中,經過持續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系列行動,在創新機制、搭建平臺,課堂教學、課程體系建設、校本教研、教師專業發展、綜合素質評價等方面都取得了顯著成效。當前,需要在回顧、總結、分析、比較和反思的基礎上,爲新一輪課程改革提出前瞻性思考框架和部署安排。

2.理念引導,深研《課程標準》,活化課程價值

國家《課程標準》的修訂是在新世紀課程改革歷經十年實踐基礎上展開的,2001年實驗稿(舊標準)與2011年版新《課程標準》相比較有較大調整變化。《課程標準》的各個部分都有不一樣幅度的修訂。“前言”部分中導言是全新的,課程性質的表述也有重要的補充,正面回答了課程是什麼的問題,設計思路有較多的修改;“課程目標”部分,現稱爲“課程目標與資料”,還有“實施提議”部分,增加了許多具體的提議,實施提議中對教學和評價都給出了具體的、貼合實際的提議,評價方式與方法的舉例十分詳盡,不僅僅例舉了各項技能不一樣級別的評價方案,還有對評價方案的評析,對教師們在教學中的評價操作具有很強的指導性;“附錄”部分也有很大的的調整。修訂稿中的課堂教學用語更具體、更貼合實際教學需要,語言也更具有時代氣息。

所以,繼續深入研讀、細化和踐行《課程標準》,對於深化課程改革具有重要意義。《課程標準》不僅僅是理念的引領,也是方法的指導;不僅僅是讀懂後明白做什麼,並且要預見怎樣做纔會效果最優化。經過研讀課標,才能開展課程育人價值、核心素養、基礎內涵、學習經歷、學習過程等研究與實踐,爲深化基礎教育改革供給更爲清晰的思路。

3.踐行標準,編寫《課程綱要》,彰顯育人價值

課程是一種有計劃的活動,《課程綱要》就是一種規定時間內的課程計劃,它是教師依據課程標準或指南和相關教材撰寫的、體現學科課程各種元素的計劃大綱。實際就是將要實施的教學進行整體設計,綜合、研究、分析教學中所涉及到的各方面因素,如課程目標、相應的課時、課程組織、實施的條件、學生評價等情景。同時,僅有細化解讀課標,才能編制出質量高並被有效使用的《課程綱要》,到達課標、教材、教學目標、評價與教學活動的“匹配”效果。這樣既有利於學科教師整體把握課程目標與資料,又有利於學科教師審視滿足課程實施的所需條件,也有利於學生明確所學課程的總體目標與資料框架,更有利於學校提升課程管理水平,使學科教師變經驗型教學爲專業化教學、變非理性教學爲理性教學的必然要求。

4.因地制宜,整合課程資源,推進國家課程校本化

首先,國家課程要校本化。國家課程校本化的基本要求是學校和教師經過選擇、改編、整合、補充、拓展等方式,對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進行再加工、再創造,使之更貼合學生、學校的特點和需要。其次,學科課程要層級化。學校領導與學科教師要有學科整體視野,有學科規劃,要實現學科內深度融合。經過基礎教育階段的學科整體規劃,整合每個學科的目標、資料、評價及資源,實現學科課程體系的科學構建和學科教師的專業發展。同時依據學生的水平和考試選擇實現目標、資料的分層分級,實現學科課程層級化。第三,校本課程要特色化。學校依據學生興趣、選拔需求及學校教師的課程開發與建設的實踐本事,開設課程超市,建設校本化課程;學生也能夠參加興趣小組、社團活動或選課走班制,實現課程建設的特色化,構建適合學生個性發展的課程體系。

篇10:課改總結

一年來,我校堅持以教學工作爲中心,認真學習落實上級文件精神,以重實際,抓特色,求實效爲教學工作的基本原則,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本事爲重點,以新課程改革爲契機,加強教學常規管理,深化課堂教學改革,認真落實課程計劃,落實教學常規,落實教學改革措施,抓好教學監控,大力推進素質教育,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從而加速了學校發展。

一、加強學習,樹立新的理念

1、爲了全面推進課程改革,必須徹底改變教師舊的教學觀念。我校十分注重對教師的培訓工作,大力組織教師認真參加各種培訓、在這一學期裏,我校蘆小妞教師,楊翠萍教師到鄭州參加了全國國小語文精英論壇觀摩課活動。不斷提高教師的教研水平和教學本事。其次,充分利用學校現有的現代化教育手段,組織教師聽專家講座,看專家教學實錄,並對自我的教育教育教學過程進行經常性的反思。經過一系列的學習,使我校教師認識到新課程改革既是挑戰,又是機遇,並將一輪課程改革視爲一次難得的歷史機遇,將理論聯繫到實際教學工作中,解放思想,更新觀念,豐富知識,提高本事,以全新的素質結構理解新一輪課程改革浪潮的“洗禮”。

2、經過學習新的《課程標準》,教師們逐步領會到教學的終極目標不是讓受教育者適應現實,而是改造、創立新的現實,培育出有創造本事的人。從而構成了“實施新課程的成敗在教師,教師的要務在於更新教學觀念”的共識。確立了“一切爲了人的發展”的教學理念。樹立“以人爲本,育人爲本”的思想。樹立學生主體觀,貫徹民主教學思想,構建一種民主和諧的師生關係,尊重學生人格,尊重學生觀點,承認學生個性差異,相信學生都存在發展潛能,進取創造和供給滿足不一樣學生學習成長的條件。樹立學生髮展觀,將學生的發展作爲教學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關注學生情感的體驗,關注學生學習興趣等非智力因素,重視了學生獨立性,自主性的培養與發揮,使獲取知識,學會學習,掌握知識和技能的過程,成爲學生豐富情感、完善自我、學會合作、學會做人的過程。

3、加強了教育的開放性,加強了教學與學生生活,現代社會,現代科技的聯繫。教師教學中立足課堂而不受課堂侷限,立足學科教材而不受其限制,善於捕捉現代社會,現代科技,其它學科的知識信息和最新成果,豐富教學資料,開闊學生視野,使教學活動始終充滿活力。同時在教學中結合教學資料開展研究性學習等綜合實踐活動,爲學生營造了學習、體驗的實際情境,創設動手實踐、創造的現實環境,將傳統的課堂教學拓展到教室外、校外,加強了學校教育與社會的密切聯繫。

二、加強校本培訓、提高教師素質

提高教師隊伍的業務水平是提高師資素質和教學質量的關鍵。我們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加強教師團體備課與論課活動,強調合作交流等,使教師在做中學,在實踐中領悟,使教師走上學習中研討,實踐中總結,總結中提高的成長曆程。

在校內教研活動中,我校制訂了語文教研組長李豔利教師,數學教研組長許亮教師。要求教研組長,每學期初制定好該組教研計劃,寫好教研活動記錄,學期末做好教研工作總結。要求每位教師在一學期內都要講一節校內公開課,教師們互相交流,互相學習,取長補短。本學期,我校共舉行教研活動17次,取得了較好的教研效果。本期作課的教師,均在各方面展示了自我的高素質。教師始終面帶微笑,教態親切、自然、普通話標準,語言準確,富有感染力,教師的範讀情景交融,把學生帶入如夢如幻的美景之中。教學語言流暢,板書美觀工整、新穎,教態大方,駕馭課堂本事強。部分教師設計製作的課件很好,運用自如。

另外,我校還要充分利用學校的遠程教育設備,組織教師學習專家講座,優秀示範課等,和校內聽課間周進行。本學期校長聽課不少於30節,主任聽課不少於40節,每位教師聽課不少於10節。

讓教師切實有效的由新課程的旁觀者,變成新課改的組織者、參與者,投身到新課程中的改革中,並在實踐中找出其中最關鍵、最困惑、最有價值的問題,並在教師中進行交互式討論、開放式探究,使教師提高了反思本事,自覺調合教與學的行爲,提高課堂的教學效能。

三、轉變教師的教學方式與學生的學習方式

1、學習方式的改革是本次課改的核心之一。不會學習的人將是21世紀的新文盲。我校在教學過程中關注學生學習過程和方法,凸現發現、探究、研究等認識活動,使學習過程更多地成爲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掌握方法的過程。

2、新課程向傳統的教學方法提出了挑戰。教師要走下高高的神壇,由居高臨下的權威者變成學生學習的夥伴、學生髮展的促進者。我們努力營造民主、平等、互動、合作的師生關係,在與學生交往互動、合作交流中與學生心靈碰撞、情感交融中健全學生人格,完善學生個性,促進師生共同發展。

四、狠抓教學常規工作,重實際,重實效

1、我校建立健全了教學管理制度,加強了學校內部各項教學工作的科學管理。對學校的授課計劃、備課、教學、批改、輔導、複習、考試、成績評定等項教學規章制度,做到嚴格要求,嚴格管理。同時提出具體的改革設想,以到達教學管理系統的整體優化。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關鍵是教師,每位教師必須備好每一節課,進取從教材中挖掘出啓迪學生,培養學生本事的因素,建立教學上的最佳工作點,充分調動學生的思維進取性,使大部分學生在克服必須困難的前提下學到更多知識,增長本事。

2、堅持以學生爲主體,以教師爲主導,以訓練爲主線的教學模式,教學中注意充分調動學生的進取性,活躍思維。在課堂上,教師要刻意創設問題的情景,進取引導學生對事物進行分析比較,培養概括和確定推理、綜合的本事和運用知識的本事。教師在以學生爲主體,認真研究教法。根據學科的性質和教材的特點、學生的年齡特點及班級的實際情景,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本事、語言表達本事,動手操作本事及自學本事。努力改善教法的同時,也注意對學生進行學法的指導,以學法的優化推動教法的優化。

3、進取參與一課多研活動。經過活動,增強教師之間的互相交流、互相瞭解、互相學習。

4、結合我區的教學工作計劃,把如何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和開展“走近、走進文本,走出文本”的校本教研作爲校本教研的重點。

5、注意總結經驗。在這一學期裏,我校的教師能按要求做好教學反思,能進取把理論與實踐相聯繫,有意識的把實踐上升爲理論撰寫成文章。

總之,新課改工作任重道遠,我們將在實踐中不斷摸索,克服困難,總結經驗,樹立課改必勝的信念,紮紮實實做好新課改工作。

篇11:課改總結

數學教學不僅僅只是爲了提高學生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並且使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中,獲得的基本的數學思想方法和應用技能;體會數學與人類社會生活的密切聯繫,體驗數學的價值,加強對數學的理解,對學習數學產生濃厚的興趣,從而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和決心。

1、創設情境,發揮最佳效果。

在教學實踐中,試圖從日常生活入手,創設生動趣味的問題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使學生從生活經驗和客觀事實出發,在研究現實問題的過程中學習數學、理解數學,同時把學習到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生活實際,使學生親近數學,感到學習數學的歡樂,初步體現與現時生活的聯繫。

2、獎勵激勵,提高學習進取性。

在教學中,充分關注學生情感態度變化,採取進取的評價,較多地運用激勵性的語言。如:說得真好!你懂得真不光少!你想象力十分豐富!真聰明等等!調動了學生進取探求知識的慾望,激發了學生學習的情感,讓每個學生體驗成功,增強自信心。

應對新課程,教師應確定更高層次的教學目標。

對於教學課而言,不能光是知識的傳授,而是包括知識與技能、思考、解決問題、情感與態度等幾個方面。那種追求“能夠教好一節課”或“教出了幾個能考高分的學生”爲目的的教學已經不貼合課改精神了。教會學生知識,教給學生方法,教給學生獨立和生存的本事應成爲所有教師的職業追求。

學生應成爲課堂學習的主人

環顧周圍,在我們的教學中還存在許多這樣的現象:一些學生在生活中早已熟悉的東西,教師還在不厭其煩地從頭講起;一些具有較高綜合性和較高思維價值的問題,教師卻將知識點分化,忽視了學生自主探究和知識的綜合運用本事的培養;一些本該讓學生自我去動手操作、試驗、討論、歸納、總結的資料卻被教師取而代之;一些學生經過自我的深思熟慮構成的獨特見解和疑問,往往因爲教師的“就照我教的來”而扼殺。在新課程下,教師應當成爲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激發學生的學習進取性、創造性,爲學生供給從事活動的機會,構建開展研究的平臺,讓學生成爲學習的主人。

追求形式和效果統一的課堂

此刻,一些課堂濫用討論、合作學習的方式,不給學生足夠的機會和科學的指導,使課堂流於形式。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設計組織有效的、科學的活動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首先問題情境必須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活動資料必須與學生已有的知識結構和認知水平同步;其次要讓學生有一個獨立思考的過程,讓他們帶着自我的觀點去充分地討論研究,發現自我的不足,構建完整全面的知識體系;還有對不一樣層次的學生要有不一樣的要求,允許學生有不一樣的方法和觀點,讓學生在交流、探究、比較的過程中將知識優化組合,完成篩選,做出正確確定。

篇12:課改總結

3月24日,中心校在我校組織了課改課觀課議課活動,經過這次活動使我們更清楚地認識到課改課、小組活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下頭就來談談自我的一些看法:

隨着課程改革的推進和深化,我們廣大數學教師與其他學科教師一樣,在課程改革的浪潮中,一路走來,理解着諸多的衝擊與洗禮。在此期間,我們有過成功的體驗,也有頗多問題的困惑。幾年來,教師的知識觀、質量觀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由原先只注重知識的傳授轉到注重學生態度、情感、人格、本事的發展,由過分追求學科的嚴密性轉到注重數學教育的育人性;由注重學生學習的結果轉到注重學生實踐探索和交流的主動學習。互動、和諧、教學相長的師生關係逐步構成,學生已基本構成探索性學習方式,養成獨立思考,勇於探索的精神。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但學會了獨立思考和自主探索,懂得了如何與他人合作、交流,還學會了評價、質疑與反思;應用意識和實踐本事得到了培養,創造力得到了充分的發揮。與此同時,新課程改革下的數學課堂也存在一些問題。所有的這些都值得我們去深刻的反思,下頭就具體談談課改幾年來的收穫和困惑。

一、課改中的收穫

(一)教師素質整體提高

在課改過程中,教師自覺地進行新理念的學習,不僅僅理論水平有了顯著提高,課堂教學中的理性思考逐漸增多,並能創造性地使用教材,真正體現用教科書教學生,而不是教教科書的理念。新課程的實驗促進了教師的成長,爲教師個性化教學供給發展的空間,提高了教師的素質,使我們從普通的教書匠成爲研究者,設計者。

(二)課堂教學發生可喜變化

教師在課堂上放下了教師的尊嚴,以平等、民主、和藹的態度引領學生開展學習,教室內從以往的“教”堂變成了“學”堂,教師在教學中以引導者、合作者,促進者的主角出此刻學生面前。學生在教學過程中也普遍喜歡學習數學,善於提出問題,對問題有自我獨特的想法,敢於發表自我的意見,這是課改前的學生遠不及的。課改使學生開闊了思維,豐富了語言,課堂上再不是教師講學生聽的被動局面,取而代之的是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情景,學生在教師引導下學得簡便,學得愉快,課堂真正成了孩子們的天地。課堂教學凸顯。

(三)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課改中的數學教師爲課程實施所付出的一切,都是爲了讓學生能學習有價值的數學,獲得必要的數學,在數學上得到儘可能充分的發展。幾年的課改證明,孩子們身上發生了可喜的變化,我們的願望逐步得到實現。學生們逐漸構成了樂學、愛學、興趣濃厚、善於提問題,解決問題的習慣。並使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以及學會與他人合作學習,獲得成功體驗。

二、問題與思考

1、新教材注重解題策略的多樣性與教學中個別學生知識掌握不紮實的矛盾。新教材信息的呈現形式多樣且有可選擇性,解決問題的策略多樣性,強調思維的多層次、多角度、全面性,答案不唯一而有開放性。這在很大程度上激活了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去尋找適合自我的學習方法。教師在教學實際中發現,思維本事強的學生,課堂學習中能掌握多種解決問題的方法,但對學困生可能是一種方法也沒有掌握。久而久之兩級分化的現象出現。

2、新教材重視培養學生的估算本事和解題策略多樣化,但對於純計算題的練習相對少,以至產生學生算得慢,容易錯,計算本事較薄弱的問題不可忽視。

3、新教材有的資料編排較難,跨度大,超出孩子的認知規律。對於學生是難點,課時又少,難掌握。

4、教學班規模大,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還存在許多商榷的問題。要給學生探索的時間和空間,但有限的45分鐘時間若留給學生足夠的合作與討論的時間又與課時進度發生矛盾,如何把握給予“時間”的度是我們值得商榷的問題。

篇13:課改總結

一、提高國小數學課堂教學效率,深入解讀教材是基礎

國小數學是一個多層次、多方面的知識體系。課程改革使國小數學教材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教材是教師和學生進行教學活動的主要媒介,解讀教材成了提高國小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基礎。解讀教材即有效研讀教材,把握教材的內涵,以保障教學活動高效的開展。我個人認爲,瞭解教材應首先從整體上把握教材,明白本學年要交給學生那些知識,並明白各個知識點與前後知識點的聯繫。同時要領會教材意圖。教材是死的,人是活的。新課標要求教師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教師不能認爲讓教材再現就是完成了教學任務,必須經過再加工重新創造,使教材“新鮮出爐”,更大程度上把知識的教學伴隨在培養態度、本事的過程之中。

二、以快節奏的課堂教學引導學生進取的參與意識

我相信,一個人在一支慢吞吞的隊伍裏排隊等候自我感興趣的東西,他的心理感受只可能用“焦急、厭倦、沮喪”來形容。在我們的教學中,由於受“期望學生儘快掌握所學知識”的心理影響,教師往往更樂意將知識嚼得碎碎的餵給學生,期望學生都能體會到獲得知識的欣喜,所以突破難點時總愛嘮叨幾句,練習中總願意等最慢的一個學生也把題目做完,哪怕減緩上課節奏都在所不惜,美其名曰:以學生爲本,卻不知這正是消磨學生學習進取性的癥結所在。美國“啓發策略研究所”的研究證明:當教師在整堂課裏快節奏地講解

授課資料時,學生們通常更能全身心地投入。

我們的課堂中應當以快節奏方式來維持必須的學生參與度,當我們感到學生參與程度在下降、學習活力在減弱、注意力在轉移時,應儘快向下推進課程,讓學生們感到課在不斷地推進,總覺得有事要做、有問題要思考。教師講解、問題解釋和學生練習、答寫只要有約一半的學生明白、完成就儘快變化,哪怕對反應相對遲緩的學生來說,我們也不能減慢速度去適應他們,而是用期望的力量和同伴高漲地學習進取性激勵他們趕上教學的節奏。

三、提高國小數學課堂教學效率,建立和諧的師生關係是保證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我們都曉得“親其師”,才能“信其道”。孩子喜歡哪個教師就會對該教師上的課青睞有加。現代教育家認爲,在民主、平等、友好合作師生關係基礎上,學生會進取、主動地探索求知。所以,師生關係的和諧,既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也能讓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

1.備課從瞭解學生入手

備課從瞭解學生入手,有利於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有利於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有利於創設良好的教學環境,有利於有效地解決教學難點。

學習不是學生被動的理解信息的過程,而是在他們原有的知

識基礎上知識的同化與順應的過程。在教學前對學生摸摸底,針對其原有的知識體系進行知識結構的建構與重組能夠使教學事半功倍。要想深入瞭解學生必須要與他們建立互動的關係。經過筆者實踐:學生在課外活動的狀態下談話效果較好。因爲學生認爲教師在和他聊天,心境比較放鬆,容易暢所欲言,能順利得到教師想要的答案。如果說孩子在學校的表現還有所保留的話,那在家裏肯定是赤露敞開的。所以,家訪能夠幫忙教師更完整、全面的瞭解學生,建立起教師、孩子和家長的友好關係。

2.培養良好的傾聽習慣

傾聽這一行爲,是讓學習成爲學習的最重要的行爲。善於學習的學生通常都是善於傾聽的兒童。

要實現高效課堂首先要轉變“發言熱鬧的教室”爲“用心的相互傾聽的教室”。僅有在“用心傾聽的教室”裏,才能經過發言讓各種思考和情感相互交流,否則交流是不可能發生的。所以就需要引導學生在發言之前,要仔細地傾聽和欣賞每一個學生的聲音。不是聽學生髮言的資料,而是聽其發言中所包含着的心境、想法,與他們心心相印。

傾聽學生的發言,好比是在和學生玩棒球投球練習。把學生投過來的球準確地接住,投球的學生即便不對你說什麼,他的心境也是很愉快的。作爲教師要擅長接學生投過來的每一種球,異常是學生投得很差的球或投偏了的球,這也是作爲教師其自身的專業素質和駕馭課堂本事的最好表現。

3.課堂上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

傳統的教學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現代的教學既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更關注學生學習的過程。在組織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要時刻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景,捕捉學生的眼神、表情、動作等。學生在課堂上想什麼、說什麼、探索到什麼、體驗到什麼等成了課堂評價的重點。一個學生思路沒理順出錯了,教師要給予提示,不要立即批評,也不要急於把答案說出來,要留給他們的廣闊的思維空間讓,孩子們自我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體現了學生是學習的主人。

總之,提高國小數學課堂教學效率應當是深入解讀教材、優化教學過程、建立和諧的師生關係等方面一個有機的整體組合。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要研究的方面還很多,但最關鍵的還是教師,教師的基本素質、教學水平與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有着直接的關係。作爲一線的數學教師,我要堅持不斷地更新教育觀念,提高業務水平,勇於實踐,敢於創新,爲了學生的終身發展,踏踏實實地上好每一堂數學課。

篇14:課改總結

《《數學課程標》》明確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教學活動的組織者的發展、引導者和合作者”教師主角的轉變,使學生真正成爲學習的主人,體現了數學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下頭結合自身近年來參與國小數學課程改革的教學實踐,淺談幾點感受。

一、數學課程在目標定位上,提出“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的發展”爲總目標。

新基礎教育強調從培養21世紀現代人才和實施素質教育的啓度來確立教學思想,誠心誠意把學生看作學習的主人。把學生放在主體的地位,以學生髮展爲本的教學理念十分明確。所以,數學課程的目標不只是讓學生獲得必要的數學知識、技能,它還應當包括在啓迪思維、解決問題、情感與態度等方面的發展。強調學生“經歷了什麼”、“體會了什麼”、“感受了什麼”。旨在讓學生願意親近數學、瞭解數學、用數學、學會用數學的眼光去認識自我所生活的環境與社會,學會“做數學”和“數學地思考”,發展學生的理性精神、創新意識和實踐本事,培養學生克服困難的意志力,建立自信心等等。

二、數學課程在教材編寫上,試圖建立旨在促進學生髮展、反映未來社會需要、體現素質精神的數學課程新體系。

新教材在編寫上努力確立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的主體地位;致力於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倡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與實踐創新的數學學習方式;強調體現教材的人文精神。在此思想指導下,新教材不是以例題、習題形式,而是以數學活動的形式安排的。供給了很多的觀察、操作、實驗等實踐活動,如:“實踐活動”、“數學小調查”、“做一做”等欄目。加強了學生生活、社會生活的聯繫,在題材上引入了“奧運”、“環保”等資料,着眼於學生的情感體驗,教材還設計了“數學故事”……

三、數學課程在教學方式上,強調教師要經過情境等手段引導學生進行數學活動。

教師要了解學生的想法,有針對性地進行提導,並組織學生進行合作與交流,得出有關結論。所以,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願望,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創設生動趣味的學習情境,結合學生實際進行教學,鼓勵算法多樣化,重視學生的實踐活動,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創造性地使用教材,以此實現學生學習方式上的轉變,提高學生終身學習的本事。

四、數學課程在評價體系上,由注重甄別和選拔轉變爲注重激勵,關注過程。

《標準》在評價提議中貫穿着評價觀念的轉變。強調評價的最終目的是爲了"全面瞭解學生的數學學習歷程,激勵學生的學習和改善教師的教學。"所以,課程評價應由注重甄別和選拔轉變爲注重激勵和過程。這樣的評價體系應做到評價目標多維性,評價主體多元性,評價方法多樣性,評價結果激勵性。

五、站在課程改革的前沿陣地,在新課程、新理念的指導下,我嘗試在課改這一大環境下啓用新方法、探索新思路、構築新課堂。力求讓數學課堂教學煥發出蓬勃的生機。

1、自主合作探究--課堂教學主體化。

“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生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那麼如何在課堂教學中落實學生主體地位呢主要是學生會的,教師不講,學生自我能學懂的,教師不教,學生自我能提出的,教師不代勞。教師在課堂中要抓準機會,創設條件,讓學生深入學習、合作、探究,讓學生在玩、說、練、議中學習數學,提高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本事。例如:教學《有幾輛車》時,讓學生自我觀察,自我說算式,再經過交流合作結合一系列玩、說、練等活動,讓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深入探究,這樣不僅僅學生輕易掌握了所學資料,還啓動了其思維。學生學習熱情高漲,進取主動投入到學習中,真正實現了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使課堂煥發出生命的活力。

2、聯繫生活實際--數學學習生活化。

根據一年級國小生的年齡特徵和生活經驗,學生的學習應當從生活出發,從學生平時看得見、摸得着的周圍事物出發,在具體形象的感知中,使學生真正認識數學知識。數學來源於生活,又爲實際生活服務。正因如此,教學中,我努力創設條件讓學生把數學學習與實際、實踐活動聯繫起來,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提高提出問題,分析、解決問題的本事。如:數文具;聯繫實際說說6、7、8、9、10能夠表示什麼這樣讓學生將數學與生活聯繫起來,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讓學生充分調動已有的生活經驗進行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本事。

循規蹈矩走不出封閉的大門,因步自封編不出優美的童話。在新課改這一廣闊天空裏,我們應當不怕失敗,不斷努力,不斷創新,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課改個人思想總結匯編八

課堂教學作爲教學的一種基本形式,無論是此刻,還是將來,都是學校教學的主陣地,數學教學的目標必須在課堂中完成。新課標要求在課堂教學中把以往的“鴉雀無聲”變成“暢所欲言”,“紋絲不動”變成“自由活動”,“注入式教學”變成了“自主探索”。要求我們不但要教給孩子們知識,更要教給孩子們掌握知識的方法。這一點在我們的課堂上落實的不是很好,那裏折射出一個令人深思的問題--如何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打造適合自我的高效課堂,讓數學課堂煥發生命的活力

篇15:課改總結

第一次理解課改新理念,感受課改新思維,聽張四保教師的課改專題報告,我覺得課改給人一種煥然一新的感覺,它恰似一把邁向成功教育的鑰匙。

爲什麼要課改首先,根據新課標的要求,教學過程突出多樣性和選擇性,讓每位充滿個性的學生都得到充分的選擇自由,從而得到充分的發展。即構建以人爲本、百花齊放的新型教學體系;它變沉悶、閉塞的課堂爲歡聲笑語,使課堂充滿自由、民主、和諧的氛圍;它更注重的是師生的交流、學習過程以及學習過程中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情感體驗,它還注重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習和做人的品性。

其次,課程改革是全民族的一件大事,關係着下一代人才的健康成長。課改應是全社會共同關心、共同參與的大事。教學從本質上說是一種"溝通"和"合作"的過程。我們常常說溝通從心開始,課改的對話就是一場社會性的、多重網狀式的對話。

第一,課改需要加強教師與學生的心靈對話。教學僅有建立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才能充分發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而創設民主和諧的對話氛圍,正是這種雙邊活動的有力體現,它能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它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意識和創新精神,它能使學生置身於歡樂之中。當然,教師在對話中要以一個參與者、研究者的身份出此刻學生的探索、研究、討論之中。與學生一齊發表自我的觀點,交換自我的看法。教師用商量的、研討的口吻與學生對話,鼓勵學生相互補充,展開討論。比如"我想這樣做,大家看行不行""這位同學是這麼想的,你有什麼不一樣的看法"如果學生向教師提問題。教師要熱情對待,進取回答。在對話中,要有充分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把話說完。

第二,課改需要加強教材、理念與家長的對話。課改涉及千家萬戶,家長的理解與支持是新課程能否順利實施的一個重要因素。課改不僅僅對教師提出要求,也對家長提出了新的要求。因爲許多課都需要家長配合輔導,或做一些必要的準備工作。讓家長了解新課程,取得家長對課改的支持,是這次課改實驗區普遍的做法,也是課改的應有之意。我校採取了多種辦法與家長溝通,讓家長了解新課程是怎樣一回事,如召開家長會、致家長一封信、問卷調查等形式向家長宣傳新課程理念。

第三,課改需要加強各市、縣、校之間的對話。"路漫漫其修遠兮",課改途中困惑多,疑難多,教具少,信息少。應對共同的處境,各校紛紛羣策羣力,進行一場場多形式的課改對話,例如:開學初的新課研討及現場的聽課、評課和送教下鄉等活動,這些使得課改理念真正體此刻課堂教學,紮根於課堂教學中,作用於每一個學生。羣衆的智慧是無止境的。對話中大家思維的火花得到碰撞,思路被打開了,思路又指引着出路,出路又決定課改教育的前途。正因爲這樣對話,我們的課改出現了"百花齊放"教學新局面。有了這樣的對話,一線教師深感同行路上不孤單。

最終,課改是塑造"科研型"教師人才的一個平臺。"科研興校"已逐漸成爲廣大中國小領導和教師的共識。教師的未來和未來的教師,都將與教育科研聯繫起來。我們的課改也迫切呼喚科研本事的教育工作者在實踐中以教育現象和教育問題爲對象,運用科學研究的原則和方法,探尋教育規律及有效途徑。

篇16:課改總結

隨着科學技術的發展,教育也不斷地改革更新,發生着時代性的變化。在注重學生基本知識、基本技能的同時,更注重培養學生的思維本事、關注對數學的情感與態度,關注學生的發展。使數學教學面向全體學生,實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一樣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一樣的發展。

新課程改革強調發現學習、研究性學習、探究學習。這些學習方式充分體現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即:規律讓學生自主發現、方法讓學生自主尋找、思路讓學生自主探究、問題讓學生自主解決。經過研究性、探究學習,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探究、在質疑問難中探究、在觀察比較中探究、在矛盾衝突中探究、在問題解決中探究、在實踐活動中探究。

一、教師進行課改要能發揮學生主體性和進取性,有一個創新思維活動的空間,教師在平時備課中不但要吃透教材,並且要儘量地蒐集,製作與教材有關的知識,教具;又要善於把握學生的心裏,使學生能夠與教師發生共鳴。數學學科和生活,生產密切相關。所以,在教學中教師要善於引導學生從熟悉的事物,現象出發,根據學生掌握的情景,創設情境提出問題,激勵學生共同參與,發揮想象,進取思維來解決問題的意向。

二、在新課程改革中,教師應確定更高層次的教學目標。對於教學課而言,不能光是知識的傳授,而是包括知識與技能、思考、解決問題、情感與態度等幾個方面。教會學生知識,教給學生方法,教給學生獨立和生存的本事應成爲所有教師的職業追求。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進取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是爲學而教,以學定教,互教互學,教學相長的過程。教師必須改變傳統的壓抑學生創造性的教學環境,經過教學模式的優化,改變教師獨佔課堂、學生被動理解的信息傳遞方式,促成師生間、學生間的多向互動和教學關係的構成。教師不是數學知識的傳授者、解惑者,而是知識的促進者、引導者;學生不是知識的理解者、複製者,而是知識的發現者、創造者。教師的作用主要在於“導”,就是經過精心設計教學過程,善於對學生進行啓發誘導,點燃其思維的火花,引導學生主動探索數學結論的構成過程,體會科學家走的路,充分體現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環顧周圍,在我們的教學中還存在許多這樣的現象:一些學生在生活中早已熟悉的東西,教師還在不厭其煩地從頭講起;一些具有較高綜合性和較高思維價值的問題,教師卻將知識點分化,忽視了學生自主探究和知識的綜合運用本事的培養;一些本該讓學生自我去動手操作、試驗、討論、歸納、總

結的資料卻被教師取而代之;一些學生經過自我的深思熟慮構成的獨特見解和疑問,往往因爲教師的“就照我教的來”而扼殺。新課程理念下的課堂教學的特點具有開放性、創造性、不確定性。在新課程下,教師應當成爲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激發學生的學習進取性、創造性,爲學生供給從事活動的機會,構建開展研究的平臺,讓學生成爲學習的主人。

三、在新課程改革中教師必須培養良好的師生關係,關注每一位學生。注重加強教學的情感性設計,實現課堂教學民主化,建立平等、寬容、和諧的師生關係。對學生而言,交往意味着心態開放、主體性凸現,個性張揚,創造性得到釋放;對教師而言,交往意味着與學生一齊分享理解,意味着主角定位的轉移,是自我生命活動、專業成長和實現自我的過程。時刻關注每一個學生的學習狀態,賞識、期待和鼓勵是學生成長的最好動力,鼓勵學生大膽發言、敢於質疑,勇於標新立異,給學生展示自我、探索創新的機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珍惜學生獨特的感受,促進學生的個性化學習和充分發展。

篇17:課改總結

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深層次地觸動了教師教育觀念的轉變,帶動了學校教育教學各方面的整體變革。這對於學校和教師而言,既是挑戰,又是機遇,抓住它,就是抓住了創立特色和提升理念的關鍵。

一、更新教育理念是學生、教師、學校發展的必要前提

教育理念是指教師針對教育工作本質理解基礎上構成的關於教育的觀念和理性信念。新時期的教育改革,如課程改革、教學方式改革、教學手段改革等,呼喚着與之相適應的教育觀念,並以此作爲順利推進各項教育改革的理性支點。

沒有正確的教育觀念,就不可能有正確的教育行動,就不可能獲得夢想的教育效果。事實上,每當我們處理學生遇到的某個問題,表揚某位同學、設計一堂課、在學生的作業上寫上幾句評語的時候,無一不會折射出教師的學生觀、教學觀,無一不流露出教師的思想和情感。在正確觀念指導下的教育行爲,小到一句話、一個動作都有可能對學生產生進取的教育效果,同時也有可能導致負面效果,所以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是學生、教師、學校發展的前提。

例如,我校學生在期中評教評學過程中,曾有一道題——讓學生回答喜歡的學科和教師,並簡答理由。除了一致充分肯定他們職責心強之外,更多的用了“瞭解”“理解”“尊重”“引人入勝”“喜歡”“有興趣”等詞語。這正是教師們正確的教育觀念在學生身上結出的碩果。學生體驗到了教師對他們的瞭解、理解、尊重,並得到學生的認可,學生對教師的精心設計的課程體驗到了“興趣”與“歡樂”,從而引發學生對該學科學習的進取性,同時密切了師生關係。

新課程改革實施中應樹立的學生觀③是:把學生看作雖具有不足和幼稚,但卻具有旺盛生命力,具有多方面發展需要和發展可能的人;具有主觀能動性;有可能進取參與教育活動的人;把他們看做是學習活動中不可替代的主體,學生觀還應包括對學生差異性、個別性的尊重。

新課程改革實施中應樹立的師生觀是:教與學是師生生命歷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師生心與心、生命與生命交流的過程,是師生共同發展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師生的相互平等、相互尊重和相互作用是決定性的。教師不再是知認識的權威,教師的權威將不再建立在學生的被動和無知的基礎上。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對學生的發展只是一個外在條件,與其他外在的自然條件相比,所不一樣的是它具有能動性,這種能動性集中表此刻對教育教學過程的規劃上。如:注重養成學生的信息素養,培養學生基礎學習本事(根據學生討論,適時適地地指導學習方法、學習思路);尊重學生經驗,發展學生個性,注重培養學生的創造性與開放性思維(如在學生聯繫實際的探究性的學習過程中,創設情境,引導學生正向思維和逆向思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與開放性思維本事)。

總之,教師的主導作用表此刻:根據學生的心理髮展規律,聯繫實際安排教學資料,引導學生從現實生活的經歷與體驗出發,激發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習本事,鼓勵進取探究,使學生了解知識的功能與價值,構成主動學習的態度;對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活動進行正確的引導、科學的組織和有效的管理,精心設計和科學組織多樣化的學習活動,幫忙學生了解和把握其主體性,以實現從依靠教師到能夠獨立、自主地學習,成爲教學活動和自身發展的主體。

所以,新課程改革實施中,提倡每一位教師從走近、接觸、瞭解、理解學生入手,建立起平等的、民主的情感紐帶,最終建立起正確的學生觀和師生觀,它將爲密切師生關係,提升課程教學水平,並實現學生、教師、學校發展發揮出進取的作用。

二、在教科研中學會選擇、決策、創造是教師迅速提高的關鍵

新課程改革使每位教師面臨諸多新問題。能夠發現這些新問題,認識它們的意義,對日常工作堅持一份敏感和探索的習慣,不斷反思並改革自我的工作,以構成理性的認識,這就要求教師不斷增強科研意識,補充科研知識,提高科研本事。學校和教師都應當把“教科研”確定爲學校、教師、學生髮展要搶佔的制高點,要從“教書型”教師向“研究型”“專家型”教師發展。事實上,凡是進取參加國家新課程改革的實驗區、實驗校和試教教師,都已經自覺地或不自覺地把自我置身於這一轉化之中。

國家新課程改革在國中分五年逐步擴大實驗區,其目的是讓一部分人先行一步,深入學習新課程標準和新教材,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教改實驗,對其做出(檢驗性、驗證性)評價和論證;深刻理解新課程標準和新教材,有創新、有成效地進行教改實驗,對其整體改革最優化提出建設性意見;及早發現其中的問題、共同研討(問題)產生的原因、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論文或實驗報告、總結經驗並逐步修改、使其完善再全面推廣。

經過一年半的試教實驗使我們深刻體會到:在教科研中學會選擇、決策、創造是教師迅速提高的關鍵;一線教師參加“國家級科研課題”的研究,最主要的是“重參與、做中學”和“重過程、重反思、重總結”。

“重參與、做中學”是要求教師在課題研究設計中和探究實施過程中,充分發揮每一個人的優勢和潛能,及時發現教育教學中的問題,並選擇和確定有意義的短、平、快的課題進行研究,使研究的成果直接作用於教師的教育教學行爲,能立即產生效果。教師的科研本事的提高就是在實踐中得以實現。通俗地說就是“做中學”。

篇18:課改總結

近幾年我參加了新課程培訓。經過學習,我認識到了課改的必要性,急迫性,初步瞭解課改的一些資料。

新課標要求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要求學生擴大知識面,要求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等,我將根據新的語文本事實踐系統,致力於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提高,促進語文課程的呈現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確立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努力給學生創造一個有利於素質教育的空間。

對於國小語文教學來說,既要轉變教的方式又要轉變學的方式,培養和構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這兩個轉變中,教的方式轉變是主要矛盾。教的方式一轉變,學的方式也隨之轉變。學的方式轉變能夠理情地在課堂中呈現,證明教的方式轉變,證明教師新理念的真正樹立。課改實踐告訴我們,沒有堅定的新課程理念,真正意義上的教與學方式的轉變是不可能的。

把課標學習與教材教法研究結合起來:要鑽研新教材,理解和把握新教材,用好新教材,要重視教學反思,個案研究和收集,要牢記驗證課標和檢驗教材的實驗任務。

在教學實踐中,我將力求打破傳統封閉、單項、機械的教學模式,主要將採取以下幾點作法:

1、認真學習新課標,深入領會《語文課程標準》的精神實質,切實轉變觀念,克服以往在語文教學中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忽視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的培養,過公追求學科知識系統的錯誤傾向,真正確立語文教育的新理念,經過教學任務的完成,全面提高學生的整體語文素質,注重提高學生的語文實踐本事,進取倡導,促進學生主動發展的學習方法,拓寬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聯繫生活,跨科學的學習和探究式學習,使學生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終身受用的語文本事。

2、我還將從整體上把握實驗教科書,弄清其編寫意圖,體系特點,弄清教科書與《課程標準》,教科書各教程之間的內在聯繫,弄清教產書各種修改設計的意圖和着力點,以在備課和教學活動中準確設定教學的重點,找準到達《課程標準》提出的課程目標的落腳點,有效地實施語文教學。

3、在準確把握教科書修改的思想的基礎上,從本班本校本地的實際出發,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和不一樣教學資料,創造性地靈活地選擇和運用教科書的各種設計,採取適宜的教學策略,把讀寫聽說和綜合實踐活動落到實處,大力改善課堂教學,提倡啓發式、討論式教學,進取開發課堂學習資源,和課外資源,溝通課堂內外,溝通平行學科,創造性地開展各種活動,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讓學生在實踐中豐富語言積累,掌握學習方法,提高基本技能,養成良好的學習風氣。

經過改變新的教學方法,期望能夠使學生在課堂上踊躍發言,主動地學習,對學習語文有了興趣感,提高他們的學習水平。在教學實踐中,我將不斷總結反思,撰寫教學案例,教學隨筆,努力把課改工作做得更好,使課堂教學呈現民主、和諧、師生互動,生動活潑的新局面。

篇19:課改總結

自20xx年參加“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以來,我們一路走得很辛苦。然而有付出就會有收穫,在學習和具體實踐的過程中,我們收穫的更多。除了各級教師培訓中接觸最新觀念和了解學科前沿,觀摩其他教師研究成果外,學校組織的每週一次的教研活動,也爲我們的常規教學供給了一個交流平臺,指導着我們每一次的教學活動。我們也所以能取人之長,補已之短,不斷豐富自身的教育教學經驗,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學水平。在此談談自我的幾點感想和收穫,期望能夠引起教師們共鳴。

一、新課程對教師的要求提高

新課程改革,給教師帶來了嚴峻的挑戰,但同時也爲教師供給了開發自身潛力,發揮自我本事的機遇。每一位教師在這場改革中都需要重新認識定位自我的主角,重新改善自我的教學。爲了適應課程改革的需要,教師們都付出了不少心血去探索、尋求進取有效的教學方法。我是學英語的,擔任地理教學,在知識水平以及地理的教學經驗方面有很多不足,但經過每週的教研活動以及自已的不斷學習,地理教育教學水平提高了很多,感覺已經能基本勝任地理教學了。

二、教師是活動的指導者,學生是活動的主體

因材施教是一項古老的教育教學原則,全面、深入地瞭解每一個學生,是實施因材施教,進行有效教學的基礎。教師需要經過多種多樣的課堂和課外活動,關心關注每一個學生,瞭解和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才能爲學生供給有針對性的教育和指導。傳統的教學,課堂是教師預設好的課堂,教師怎樣教學生就怎樣學。學生根據教師的思路一步一步來掌握知識,教學過程基本忽略了學生的存在,是學生適應教師的過程。而新課程標準下的課堂是教師和學生之間、學生和學生之間互動的過程。課堂教學重在學生怎樣學而不是教師怎樣教,活動過程要保障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學活動成功與否,關鍵取決於是否讓學生主動參與了學習的過程,獲得了成功的體驗。

我在教學中,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景,充分激發和調動學生興趣,培養學生各種本事。例如,在講解地球公轉時,由於太陽直射點的南北移動,引起晝夜長短的變化和正午太陽高度角的變化,如果教師只是憑空講理論,學生聽得雲裏霧裏,總是認爲很難很難。我在課前準備了一個簡單的道具,就能讓學生直觀地分析出晝夜長短的變化和正午太陽高度角的變化:用兩根細鉛絲綁成垂直狀態,一根表示晨昏線,另一根用紅線繞起來且可上下移動,表示直射光線。教師演示給學生看太陽直射點的移動引起晨昏線的相應移動。讓所有學生隨意拿兩支筆就可做同樣的演示。演示過程中學生就能看出:晨昏線隨着太陽直射點的移動而相應移動,而晨昏線的移動引起全球晝夜長短的變化;同時,太陽直射點的移動引起正午太陽高度角的變化。如此輕而易舉就能讓學生領悟地球公轉的意義。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課堂氣氛活躍,學生動手動嘴動腦,全部精力集中於學習中,一次性就能帶動學生掌握重點難點知識,在迎刃而解的基礎上學生的進取性很高。

三、教師與學生的和諧關係

師生關係的和諧,首先在於教師對學生的愛。教師對學生的那份愛是溢於言表的,是沒有對學生的隔閡,也沒有偏愛。這種愛是無私的、公正的、是面向全體學生的。其次,也是更爲重要的,是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關係是平等、民主、合作的。馬斯洛健康心理學告訴我們:任何一個健康人心裏都有一些需要,當滿足了基本需要,一個更高的需要才得以出現。當學生滿足了師生間的平等、互尊、合作的需要,學生纔會所以發展了自尊、自重。當學生的情感需要得到滿足,在和諧的學習環境裏,感到自身的價值、人格得到尊重、承認,纔會簡便地、愉快地投入學習,避免了無謂的爭端、煩惱以及恐懼。

四、團結協作,培養學生與人相處的本事

“很難想象一個不會與人相處的人在當今的社會將如何生存。”美國商界某知名人士的這一感嘆,無疑給教育提出了新的命題:必須把我們的學生培養成會交往的人。有分工、有協作的合作練習,不僅僅增長了學生的技能,提高了課堂效率,更重要的是在潛意識裏教會學生如何與人相處,促進了學生之間情感的交流。開展合作學習,讓他們並肩作戰,一齊完成任務,這樣能夠讓每個學生都認識到對方的重要性,體會到團體智慧的力量,從而無形中培養了學生團結互助的好品德,讓他們樂於與人交往,善於與人交往。

五、在欣賞中引導學生學習彼此的長處

“一切爲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是新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它意味着以下三層含義:第一,關注每一位學生。關注的實質是尊重、關心和牽掛;第二,關注學生的情緒生活和情感體驗。我們精心設計教學資料、教學過程,使教學過程成爲學生一段愉悅的情緒生活和進取的情感體驗,幫忙學生樹立學習的自信心;第三,關注學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養成。我們不僅僅要充分挖掘和展示教學中的各種道德因素,還要進取關注和引導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各種道德表現和道德發展,從而使教學過程成爲學生一種高尚的道德生活和豐富的人生體驗,幫忙學生建立愛心、同情心、職責感。在新課程“欣賞·評述”學習領域,欣賞能夠是組織學生看展覽,也能夠是同學的優秀作業的相互觀摩。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欣賞同學的優秀作業更有價值。因爲對於七年級學生來說,模仿同學更勝於模仿教師。這是因爲他們的水平接近,更易於模仿。我們在課堂中巧妙地安排一些欣賞,讓他們一齊討論、評價,取長補短,這樣很好地促進學生的發展。這種欣賞有的是課前的,也有課後的。我們更多的是在課堂中間組織學生觀摩,因爲這樣能夠學習到別人的繪製過程和技巧,利於學生及時地對自我的實踐進行調整,從而取百家之長,釀自家特釀。這對拓寬思路以及培養學生創新精神

是極有意義的。

總之,新課程下的課堂教學,應是經過師生互動、學生之間的互動,共同發展的課堂。它既注重了知識的生成過程,又注重了學生的情感體驗和本事的培養。所以,我們在教學中對教材的處理、教學過程的設計以及評價的方式都要以學生的發展爲中心,以提高學生的全面發展爲宗旨,這纔是課改的最終目標。

以後的路還長,我的教學經驗還是很不夠的,爲全面提升學生的水平,我會繼續探索、繼續努力。著名教師李鎮西以往說過,教師“首先是認清自我的教育活動的目標,不是一張張的成績單,不是一堆分數,不是高一級學校的錄取通知,而是活生生的人,是人才,是能夠在未來社會中站住腳跟,開創事業的人才”,我會以此爲鑑的。

篇20:課改總結

帶者新課程改革濃濃的春意,沐浴創新教育縷縷陽光,花季的雨露和園丁的微笑一齊映進我的視野。新課程改革讓我體會到了教學的生命過程。

一、注重學習、轉變觀念、以推動新課改的順利進行。

新的課程、新的標準、新的教學模式,需要用新的教學理念,教學原則來支撐,而這些理論的實踐者,就是教師。

二、開展課改實驗、走進新課改

一種全新的課堂教學形式展此刻我們的眼前,數學教學採取了提出題目——實驗探索——引導觀察——分析推理——得出結論的實驗教學法。教師的關注由單一的學習效果轉爲學習過程和學習方法。具體做法是:

1、確立一個思想,即“爲學生一生的發展做預備”的思想。

學生的發展,我們主要誇大應當是全體學生;而不是部分學生,應當是學生人格的全面發展,而不是重智力輕其他;應當是個性發展而不是同一模式,應當是可持續發展,而不是限於當前的發展,教師的每節施教必須從這點做起,這是我們一切教學活動的出發點。

2、落實兩個重點,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本事。

在課改中我們要創設情境讓學生們往想,鼓勵學生動腦、動手往做。

3、進行三個轉變

(1)教師主角的轉變;

(2)學生地位的轉變;

(3)教學手段的轉變;

4、採取四種方法

(1)激發學習愛好,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2)教會學生學習、發展學生的自主性。

(3)營造創新教育氛圍,培養學生的創造性。

(4)面向全體,讓不一樣層次的學生都有所得。

三、新課程給我帶來的思考

1、教師的教育觀念開始發生變化,教師熟悉到教材只是教學的載體,教師不再是隻受教材的框框限制,而是千方百計地利用教材啓發拓展。課堂教學的主角發生了變化,教師能把平時積累的知識有機地融進課堂,重視研究性學習。

2、課堂教學氛圍發生了較大的變化。更注重師生的交流、互動。教師從重知識的把握轉變到更注重學習方法、研究本事的培養,學生的學習進取性得到充分的調動。

3、誇大在課堂教學貫徹以學生爲主體,注重學生自主探究性學習的同時,不能忽視教師在系統教材體系着落實“雙基”的主導性作用。

在新課程中,我們深深地體會到,新課程已不僅僅是新課標、新理念,它已經與協作、創新、探究、***、希看、未來這些滾燙的字眼牢牢聯繫在一齊,讓我們與新課程一齊成長,爲孩子們每一天的成長而歡樂着,願我們的課堂呈現思想生命火花的碰撞與展現,成爲不由自主的從心靈深處,淌出不斷滋潤精神之園的絲絲甘泉。

【小編簡評】

課改總結 優選20篇如果還不能滿足你的要求,請在本站搜索更多其他課改總結範文。

【網友評價】

以小見大。

標籤:課改 優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