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綠色學校垃圾分類工作經驗總結

一、基本情況

綠色學校垃圾分類工作經驗總結

尊敬的各位領導:大家好!

感謝教育局給我們搭建了一個相互交流溝通的平臺,今天不能算給大家培訓,只能算作互通有無吧。因爲在垃圾分類這項工作中我們也只是剛剛起步在摸索階段,之所以能站在這裏和大家聊聊我們的做法,其實得益於紅巖國小歷年來的每一任校長都懷揣一顆環保之心,從1964年建校起至今已經55年了,歷任的校長都秉持環保立校的宗旨,學校辦學理念由最初的“綠色教育”發展到“生態教育”到如今覆蓋學校教育教學管理的“七彩教育”,努力實現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的和諧發展。如果說紅巖國小在垃圾分類工作上先於大家邁出了一步,也得益於紅巖國小多年來一直致力於環境保護教育,我們學校以“創建國際化生態學校”爲目標,以“七步法”爲行動策略(即成立生態組織、環境測評、制定計劃、監測與評估、與課程聯繫、開展社會宣傳、制定生態規章)課件顯示,一直在開展垃圾及廢棄物與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與氣候變化兩大主題活動。

正因爲我們始終關注環保,關注生存環境,倡導讓綠色成爲自然,讓低碳成爲習慣的理念,讓學校充滿綠色希望,綠色文明和綠色文化。最近幾年獲得些許成績,2016年在大連市環保徵文和環保校本評比中,徵文獲得一等獎,校本課獲得二等獎,2017年獲得大連市環境友好校,2018年榮膺國際生態學校綠旗榮譽,今年也就在上週環境日又獲得了大連市十佳綠色學校。

二、指導思想

以上是基本情況介紹,迴歸今天的主題——垃圾分類,可以說“垃圾分類”是環保教育的一個子項目,但是對於學生來說又是最直接,最有實操性,對於學校來說是最能體現環保教育的一個抓手,我校其實從2016年就開始嘗試垃圾分類這項工作了,追溯源頭的話,是十八大提出生態中國後我校就開始積極響應了,十九大習近平總書記又提出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文明思想,還有一系列關於環保方面的文件,課件出示《大連市教育局關於開展大連市中國小垃圾分類主題宣傳教育活動的通知》精神,《西崗區創建大連市垃圾分類示範區工作實施方案》的要求,從上到下的一系列文件說明環境保護已經成爲國家戰略,作爲基層教育工作者有責任擔當起教育任務。我們教育引導師生樹立這樣的意識——“垃圾是放錯了地方的資源”“垃圾是我們的朋友”“把走丟的垃圾送回它的家”,以期通過宣傳教育活動實現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

三、具體做法

任何一項工作的開展和深入都不是一個人的單打獨鬥,肯定是一盤棋聯動思想,既要得到上層建築的支持,更要有學校的頂層設計。

1、成立組織機構

學校成立了生態委員會,校長負總責,書記監督,德育主任具體主抓,由德高望重的李光祥將軍擔任名譽顧問,聘請環保專業人士擔任指導教師,吸納環保志願者爲開展環保活動提供人力資源保障,他們對教師、學生進行專業的垃圾分類培訓。出臺了《紅巖國小垃圾分類管理制度及流程》。課件出示稍作解釋。學生層面則通過自薦、競選組建生態環保小衛士,發佈活動倡議、做垃圾分類的先行者、指導監督同伴的垃圾分類行動。學生們非常熱衷於環保行動,他們看到廢棄的打印紙就提出了無紙化辦公的建議,我們採納後進行了電子書包翻轉課堂的實踐,在教育教學、學校管理等方面實現了無紙化辦公,擁有自己的網絡資源庫。電子備課已經堅持了10年了,節能減排的理念讓我們嚐到了甜頭,不僅在物質上節省了辦公經費,最重要的是減少、循環、再利用的理念得到師生認可,現在校園內垃圾呈現遞減狀態,生態文明的理念在師生生活和行爲中深深紮根。

2、垃圾分類在行動

首先,在校園內進行問卷調查,發現師生的環保意識濃厚但是具體落實到如何把垃圾分類顯得無從下手,我們就從校園中每日產生的垃圾入手嘗試着分類,生態委員會在全校範圍進行了調查,得出校園每天產生的垃圾種類最多的紙類、塑料瓶、果核、剩飯、衛生紙餐巾紙等,學校購置了四種垃圾箱放在正門口,廢紙的家、紙殼的家、塑料瓶的家、果皮果核的家。生態委員會發起了“請把垃圾送回它的家 請把低碳行爲留下”主題活動,在升旗儀式上由生態委員會發出倡議、指導大家正確投放。

其次,我們邀請環保局的家長志願者走進校園通過校本課、講座、現場指導等形式講解垃圾分類知識,也對學校進行了正確指導,糾正了我們的誤區,比如我們的果皮果核原先打算通過研究性學習進行堆肥實驗,用於生態園施肥實驗,環保局說堆肥需要在專業房間裏進行無害化處理,我們露天堆肥會產生污染源,污染空氣,實際上是污染環境。後來區裏開展垃圾分類就變成了紙類、塑料瓶、有害垃圾箱了,那麼果核果皮等食物垃圾我們規定都在午飯結束解決跟隨剩飯剩菜作爲廚餘垃圾專業化處理。我們充分發揮課堂教學主渠道的作用,通過環保主題教學節凡是能與節能減排聯繫的都設計相應的教學互動環節,讓學生知校垃圾分類知識的同時充分理解垃圾減量化、資源化與現實生活的聯繫。垃圾分類與學習體驗直接聯繫起來,師生的參與度與熱情更高漲了。我們還讓學生把學到的垃圾分類知識和節能減排的理念通過小手拉大手活動傳遞給自己的家庭,並通過志願服務輻射到社區。

最可貴的是學生髮現可回收垃圾是可以變賣的,就建議學校讓垃圾繼續實現它的價值,成立學校環保基金賬戶,資金用於開展環保活動經費或者獎勵環保小明星。學校和學生已經達成協議,超過350元可以包車到泰達垃圾處理廠參觀。此外,學校的每期校刊都會開闢專欄刊登學生的環保感悟、學生定期繪製環保手抄報、出版了《我們的生態足跡》環保徵文集。

環保創意活動漸成品牌。學生把可以利用的廢棄物用來開展創意活動,製作的環保服裝、開發的創意作品總能令人耳目一新。每年的藝術節上環保創意模特表演成爲最吸引人的節目,學生將名著人物和蔬菜娃娃搬上舞臺,得到與會嘉賓和觀衆的喜愛。

垃圾分類實施了三年來,也有不盡人意的地方,比如垃圾的投放仍然存在投錯的,要經常開展督促教育;垃圾分類的臺賬記錄不能堅持始終,這些是需要改進之處。

3、活動成果:

多年來,我們的環保教育初心未改,我們的生態足跡一直在路上從未停歇,我校不僅通過垃圾分類減排專項活動,提升師生們的環保意識,還把生態校園的建設昇華爲師生們的自覺行爲,綠意盎然的生態園和校園的綠植每天都吸引學生在探索,我們把環保教育融進生態學校項目並與教育質量的提升融合在一起,積極推動學校的可持續發展。所獲的榮譽對我們的工作是個肯定,無形當中這種環保的理念和行動會映射到校園精神和人文素養的提升,如今紅巖人的集體榮耀感和幸福感滿格,我們的綠色校園不是宏大但是精緻,吸引着來到這裏的每一個人,生源從六年前的200多人上升到500多人,教學質量連續多年穩居前茅,社會聲譽逐年提升。

四、未來的思考

下一步,我們將加入國際生態學校網絡,與全國各綠色學校共同分享學校環境和可持續發展教育的經驗,也能夠與世界各國的生態學校通過網絡共同分享環境和可持續發展教育的經驗,在更廣闊的國際舞臺上展示學校的教育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