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論文 > 畢業論文

大學生畢業論文(多篇)

大學生畢業論文(多篇)

學生畢業論文 篇一

摘要:會計是一門專業性及技術性極強的應用型學科,如何在會計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與職業素質,是中外會計教育界的一道難題。近年來有關專家學者對如何構建實踐教學體系,實現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從不同的角度進行研究,高等院校也在進行着專業模擬、基地實踐等方面的嘗試,這些研究與嘗試,對實踐教學和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的培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還存在明顯的不足。目前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下的實踐教學體系急需完善。

一、目前高校會計實踐教學方面存在的問題

1、實踐教學的內容與方法與社會實際需求存在差異。由於缺乏對會計學專業人才的實踐能力具體內容的深入調查與研究,導致實踐教學內容滯後於社會實際需求,主要表現在:第一,教材差異。有些實踐教學教材本身脫離實踐。近年來,會計模擬實訓教材出版之多,但很難找到一本真正取之於企業實際的,實訓內容大多是單項或片段的;第二,方法差異。實踐教學手段大部分停留於手工模擬,在企業會計工作基本實現電算化的今天,顯然是不能培養出適應現代化需求的會計人才的。第三,環境差異。在招生不斷擴大的情況下,各校會計學專業學生逐年遞增,實驗室供不應求,有些高校的模擬實驗課在普通教室進行。學生體驗不到真正會計實際工作的流程,很難全面把握會計操作技能,實踐教學效果很難保證。

2、基於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實踐教學體系尚未形成。在現有的會計實踐教學體系中,未能體現以市場需求爲導向培養應用型人才。反映出教育的產品———會計專業學生越來越難以適應市場需求,學生在市場上的競爭力越來越弱。企事業單位現在都傾向於招聘有經驗的會計人才,致使剛出學校的大學生由於沒有充分的經驗,實踐能力較弱經常吃閉門羹。高校對學生進行統一性的實踐教育模式,以完成規定的教學內容,並且統一用考覈方法來檢測學習成果,而忽略了應培養什麼樣的人才的問題,忽略了現實當中的實際操作性。

3、實踐教學教師缺乏專業實踐經驗。部分承擔實踐教學課程的教師並沒有實業界系統工作的經驗,帶領學生做模擬實驗也是就教材做實驗不能深入拓展,實業界究竟怎麼做,心裏沒底。缺乏理論功底紮實,實際工作經驗豐富,專業實踐指導能力強的雙師型教師隊伍。現在高校的教師大部分從學門到學門,缺乏實際工作經驗,承擔實踐教學課程必然顯得底氣不足,難以收到預期效果,所以導致了前述怪現象的發生。因些,改變現有實踐教學方式、方法,創新與建立適合社會人才培養需求的會計實踐教學體系勢在必行。

二、基於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會計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

1、指導思想。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會計實踐教學體系,應以學生的就業需求爲導向,以會計人員崗位能力需求爲目標,確立實踐教學的目標與內容,改革實踐教學方式方法及其學生實訓考評機制,實行邊學邊做,學做結合,課內課外相結合、校內校外相結合,課程實踐與專業調查相結合,課程單元、階段與整體內容相結合,會計、財務、審計等主幹課程交叉結合進行多模塊,全方位實踐教學。

2、構建適合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立體化實踐教學體系。針對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目標,構建雙軌雙循環立體化實踐教學體系,具體內容包括七大模塊,兩大循環、雙軌制的全過程實踐。

3、課程實訓模塊。主要進行會計專業基礎及核心課程的實訓,按照由簡單到複雜的層次遞進,伴隨各門課程的教學,學做結合,邊學邊做。實習方式可運用實驗室各仿真實習模塊,分爲單項實訓、專題實訓和課程綜合實訓。如:基礎會計側重基本技能實訓,要求學生進行填制和審覈原始憑證和記賬憑證、登記賬簿及編制會計報表等實訓。使學生熟悉會計業務處理的基本流程,熟練掌握會計覈算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中級財務會計結合授課進程實行階段性專題實訓,如存貨業務實訓、固定資產業務實訓,銷售業務實訓等。

4、崗位實訓模塊。應對學生就業競爭上崗的能力需求,在學生主要專業課結束,畢業走向社會的前一個學期開設:出納業務實訓;納稅業務實訓;審計業務實訓;成本覈算崗位實訓;財務案例分析實訓、財務報表編制與分析實訓等適應社會專業能力需求的實訓模塊,全面提升學生的崗位競爭能力。

5、綜合實訓模塊。模擬一個企業一個會計期間的全部綜合業務,進行整個專業知識的綜合實訓,需要學生將所學各門知識進行融會貫通加以應用,使學生所學專業知識進一步系統化,能力綜合化,全面提升職業綜合素質與能力。

6、行業特色業務實訓模塊。開設商品流轉業務實訓、施工企業工程成本覈算實訓模塊、金融企業會計實訓模塊等,以拓展學生的專業能力及就業面向。

7、校園網開放案例實訓模塊。利用校園網絡平臺,進行管理會計、財務管理、稅法等課程的開放式案例實訓。學生在宿舍、實驗室、圖書館等進行自主學習、討論,克服時間、地域等限制。

8、雙重會計實驗教學模塊。電算化會計實訓,利用同一套數據,同時採用手工和電算化兩種實驗手段,並將其緊密結合,進而實現同一套數據、兩種實驗,取得雙重效果。

9、專業調查。實行專業調查與短期帶着問題進行實際崗位實習制度,例如,利用寒暑假給學生布置專業調查或專業實習內容,學生()回校後上交專業調查報告或實習作業,學生的實習作業均在實習單位有經驗的實業界人士指導下完成,培養學生的專業實踐與溝通、社會交往與協調能力。

10、雙軌雙循環制。上述七大模塊均實行雙軌制實訓。所謂雙軌制即校內和校外實訓基地交叉進行。如,課程實訓,可首先結合各門課程教學現在校內實訓基地進行,實現學做結合,利用專業調查,和假期短期基地實驗,可進一步縮短理論與實踐教學的距離。崗位實訓和綜合實訓模塊,校內實訓之後到校外實習基地體驗,達到技能的進一步強化,大四實習基地頂崗實習,可使學生提前步入會計工作崗位,積累專業經驗。雙循環是指實踐教學的全過程實行手工操作與計算機操作兩大系統的融合。徹底突破傳統手工模擬實踐模式,實行多媒體實踐教學。購置《多媒體會計模擬實驗室》、《多媒體出納模擬教學系統》、《多媒體審計模擬教學系統》、《多媒體納稅申報模擬系統》等多媒體實踐教學軟件。該類教學模擬實習系統整體上分爲:實習目的、企業背景介紹、實習指導、模擬實習(模擬製造企業一個會計循環的全部經濟業務)、試題庫、實驗考覈五部分。學生在計算機上進入模擬教學系統可以進行會計基礎知識的單項練習,也可以進行模擬企業的整個專業流程的全部會計、財務綜合業務訓練等,使模擬教學微機化、網絡化、同時也培養學生掌握了現代化的管理手段,使我們的教學更加貼近學生就業崗位的實際。

三、改革目標及其應解決的問題

構建雙軌雙循環立體化實踐教學體系,實現多模塊、全方位、全過程實踐教學。其宗旨是激發學生專業學習興趣,實現理論與實踐的零距離的對接,全面提升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和紮實的會計業務處理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素質與職業能力,培養適應社會需求的應用型會計人才。該目標的實現,必須解決如下問題。

1、設置合理的實訓項目。專業基礎和專業核心課由易到難,由簡單到複雜,一般到特殊科學安排,做到難易適度。

2、加強實訓教材及其相應的資料建設。特別是適用於推行雙重實驗教學的實訓資料及教材建設,編寫符合單項、階段及綜合的計算機與手工會計通用的實訓資料及教材。

3、大力加強實踐教學條件建設。加大會計實踐經費投入,在校內,建立仿真性強,能夠全方位模擬學生畢業後的工作流程、工作環境和會計崗位的會計模擬實驗室和多媒體實驗室。在校外,積極尋求合作企業,建立穩定的實習基地,使學生有較多參加社會實踐的機會,從而縮短校內實習和正式上崗的差距,實現零距離上崗。

4、加強實踐教師隊伍建設。實踐指導教師是影響學生會計實踐效果的重要因素,教師的水平直接關係到學生對實踐內容的理解和掌握,高校應該鼓勵和支持會計專業教師到企業進行短期學習、鍛鍊,考取相應的職稱,成爲“雙師型”教師。構建以專業帶頭人爲核心,以教研室爲載體,專兼結合、結構合理、動態組合、團結合作的理論功底紮實和實際操作經驗豐富的“雙師型”專業教學團隊。

5、加強校園網絡平臺建設。利用校園網絡平臺,解決學生多,不定時不定點開放,實現實訓資料共享,案例數據共享。伴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對應用型會計人才的專業實踐及其職業素質能力要求越來越高,會計實踐教學的作用毋庸置疑,提高實踐教學質量是實現應用型會計人才培養的必須手段。因此,構建全方位、多模塊、立體化的會計實踐教學體系是必要的,可行的。

大學生畢業論文 篇二

摘要:高速公路路線設計直接影響着行車的安全及舒適性,良好的路線設計是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的基本保障,本文中筆者簡要提出公路路線設計的重要性,並從路面設計、橫斷面的設計、縱斷面的設計來介紹公路路線設計的原則、方法等。

一、路線設計的重要性

公路的路形設計是公路總體設計的關鍵,因爲公路路線尤其是高等級公路的路線是公路的骨架,路線設計合理與否,將直接影響到公路的橋隧、人工構造物、路基、路面等的設計。如果路線設計恰當,其餘各項設計再好也是沒有多大用處的,都將隨着路線設計的變動而作廢。同時在公路建成後,如果再要改變路線,一般也是非常困難的,尤其是高等級公路的路線,一經建成將長期制約着公路的經濟和社會效益的發揮。所以,有的國家提出公路路線是公路的生命,它對汽車行駛的舒適、安全、經濟和公路的通行能力,都起着決定性的作用和影響。在過去的公路路線設計概念中,認爲公路路線即是公路的幾何線條設計。如平面線形設計,就是如何正確地運用平面技術標準,定出公路的平面幾何尺寸。公路縱面線形設計,就是合理採用縱坡技術標準,定出縱面的幾何尺寸。這兩個方面的技術標準運用好了,幾何尺寸定出來了,就算路線設計好了。

由於汽車工業和公路交通運輸的迅速發展,公路行車速度的不斷提高,交通量劇增,導致交通事故頻繁。對公路路線設計,就不能只停留在幾何尺寸的設計上,涉及路線設計和人機工程學的各個方面。公路的路線設計,不但需要滿足汽車行駛力學方面的要求,而且還要滿足汽車駕駛員心理和生理條件的需要,還要考慮乘客的舒適、地形地物的適應,自然條件的平衡、環境的保護、營運的經濟性等因素。所以,高等級公路的路線設計是很重要的。

二、公路平面的設計

根據小比例尺等高線地形圖所確定的路線方案,即可在較大比例尺的等高線地形圖上進行詳細的精確定線,此時可按交角點的偏角,結合地形地物確定平曲線半徑及其要素,鑑於時間所限,平面設計長度可取1公里。 直線、圓曲線及緩和曲線爲道路線形的基本組成要素,諸如直線最大長度、緩和曲線最小長度、緩和段長度的規定等均應從行車安全視覺舒順出發滿足要求並通過計算分析確定。平面線形的樁距應按照規定並對地物及地形變化給予加樁。 曲線段的設置影響平面視距,此時應結合縱橫斷面的設計進行視距的驗算,取得視距的保證。

公路路面設計的原則:

在道路設計的各個階段,應運用各種先進手段對路線方案作深入、細緻的研究,在多方案論證、比選的基礎上,選定最優路線方案。

路線設計應在保證行車安全、舒適、迅速的前提下,做到工程量小、造價低、運營費用省、效益好,並有利於施工和養護。在工程量增加不大時,應儘可能的採用較高的技術指標。不輕易採用極限指標,也不應爲了採用較高指標而使得工程量過分增大。

選線應能滿足國家或地方建設對路線使用任務、性質的要求,保證路線能夠加強居民區特別是經濟較發達地區的之間的聯繫,同時也應注意同農田等基本建設相配合,儘量少佔用農田,避免可多的拆遷工程。

在選線過程中,對嚴重不良地質路段,如滑坡、崩坍、泥石流、岩溶、泥沼及排水不良等特殊地區,應慎重對待,一般情況下應設法繞避,如必須穿過時,應選擇合適位置,縮小穿越範圍,並採取必要的工程措施。

三、縱斷面線形設計

1.縱斷面線形要素

(1)坡長的選擇路線坡長應結合當地地形、地物做綜合考慮。路線縱坡以平緩均勻且坡段較長爲好,以避免縱斷面反覆起伏,汽車經常換擋,以保證行車時速和舒適。但坡段太長往往又不能滿足橋樑及構造物的高要求,或增加土石方量,無形中提高了工程造價。另外,必須注意兩反向曲線轉點處,緩和曲線與圓曲線的交點處,緩和曲線與直線的交點處,圓曲線與直線交點處均不能設置變坡點。

(2)豎曲線半徑的選擇對於凸豎曲線來說,主要爲了保證必要的行車視距;對於凹形豎曲線來說,主要是保證汽車前燈照射範滿足要求以及使離心力所引起的超載限制在車彈簧所能承受的範圍之內。依據上述條件得的半徑都是極限半徑,設計中只有在極端困的條件下才能使用。

(3)豎曲線間的直坡段長度的選擇“同向豎曲線間,特別是同向凹曲線間如直坡段不長,應合併爲單曲線或變曲線避免出現斷背曲線”。同向豎曲線間直坡段的長度多大爲宜,從理論上求解是十分困難的,它主要是根據駕駛人員的心理所能承受的程度來確定。影響公路縱斷線形的設計因素很多,以六倍行車時速控制,在設計工作中很難做到,建議當縱坡代數差較小時,以2~3倍行車時速控制爲好。

2.縱斷面線性組合中的幾個問題

(1)應保持線形在視覺上的連續性設計中必須充分考慮縱斷面線形與平曲線形的對應關係。實踐證明,在縱坡很緩時,縱斷面多次起伏並不影響駕駛員視覺上的連續性。有條件時盡力做到豎曲線與平曲線一一對應,確實有困難時,一般以一個長平曲線包2一3個豎曲線爲宜,最多不能超過4個。同時,設計中要儘量做到一個長曲線包住幾個豎曲線,避免豎曲線插入直線、曲線的變坡點。

(2)保持線形在視覺上,心理上的均衡性平縱面線形技術指標應大小均衡,平曲線內豎曲線半徑,一般取平曲線半徑的8~20倍爲宜,同時,若一個平曲線上包了幾個豎曲線,則幾個豎曲線半徑及豎曲線長度也應均衡。

(3)保持線形與周圍景觀的協調性在路線縱斷設計中,應注意縱斷線形要素和平面線形與縱面線形的組合,還應充分研究與周圍環境協調性,並強調公路路線縱斷面設計應充分與周圍環境的協調性。

四、橫斷面設計

道路橫斷面設計的基本要求:

1、公路橫斷面設計應最大限度地降低路堤高度,減小對沿線生態的影響,保護環境,使公路融入自然。條件受限制不得已而出現高填、深挖時,應同架橋、建隧、分離式路基等方案進行論證比選。

2、路基斷面佈設應結合沿線地面橫坡、自然條件、工程地質條件等進行設計。自然橫坡較緩時,以整體式路基斷面爲宜。橫坡較陡、工程地質複雜時,高速公路宜採用分離式路基斷面。

3、整體式路基的中間帶寬度宜保持等值。當中間帶的寬度增減時,應設置過渡段。過渡段以設在迴旋線範圍內爲宜,長度應與迴旋線長度相等。條件受限制時,過渡段的漸變率不應大於1/100。

4、整體式路基分爲分離式路基或分離式路基匯合爲整體式路基時,其中間帶的寬度增寬或減窄時,應設置過渡段。其過渡段以設置在圓曲線半徑較大的路段爲宜。 按照平縱斷面的設計,可取其中l公里左右做橫斷面設計,該段範圍內所有樁號的橫斷面地面線,除規定的路基路面寬度外應照各樁斷面的地形質情況確定邊坡度、邊溝形狀尺寸,繪出橫斷面的設計線,繪出各樁號的橫斷面圖。 路拱的型式應按道路等級、性質及道路寬度,採用直線橫坡或方程式不同的路拱(橫坡)曲線。 高填深挖路段需設擋土牆等防護工程外,應按規定計算或參照標準圖設計

五、路線設計綜合考慮

高速公路平縱路線的組合,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考慮

是否實現了安全的平包豎

在小半徑豎曲線處。豎曲線半徑是否爲平曲線半徑的10~20 倍,是否實現了平曲線與豎曲線的平衡

是否存在小半徑豎曲線與緩和曲線相重疊的路線。在評價過程中。還研究並採用了平縱橫組合的方法,即對長直線、大縱坡、高填方、短直線、曲線過渡、小豎曲線半徑、小半徑、小轉角進行綜合分析。進行綜合分析的基本思想是:在以上對平面及縱面進行分析的過程中,對於每種危險情況的調查都預留了一定的餘量。

六、總結

公路建設有利於周邊的經濟發展,促進文化的交流,良好的路線設計是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的基本保障。以上是筆者工作的總結,以期在工作中有所幫助,但是在實際工作中,公路的各方面設計要根據當地情況來具體分析,比如山區和平原的公路設計,不同路基的公路設計等。

大學生畢業論文 篇三

摘要:隨着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自然環境的逐步退化,環境污染的日漸加劇。人們越來越渴望綠色,越來越注重生活區周圍的植物景觀建造。周圍的植物景觀的建造,主要體現在周邊小公園,居住區的小型公共綠地的營造上。北方居住區與南方是有區別的,主要體現在植物景觀營造的物種選擇上和配置上。本文就北方居住區植物景觀的營造進行了簡單的闡述。

居住區的小型公園,綠化帶是居民休息、遊樂和鍛鍊身體的活動場所,其植物配置須考慮綠地地形、綠化帶設施等。21世紀是注重人與自然環境和諧相處的生態時代。我們的居住區綠化也取得了很多的寶貴經驗。但還需要不斷地完善,同時人們對環境生態觀和居住環境質量要求提高。促使人們更加去關注居住區綠化的綜合效益。北方地區有很多野生植物資源,爲我們提供了一個豐富的綠化寶庫。充分利用起北方的自然資源,將這些植物資源進行合理的配置,必能爲北方居住區的植物景觀營造做出非常出色效果。

一、植物景觀營造的意義

植物景觀營造是組成居住區綠化帶或園林的重要部分。植物景觀的營造需要我們關注居住區綠化的綜合效益,即生態效益。植物景觀的合理營造,能充分發揮其觀賞的'特性、創造出良好的生態環境,進而實現植物與植物之間、植物與環境之間的額最優協調。其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1、植物景觀具有觀賞性和藝術性,不但可以協調人與自然,自然之間的和諧,還能美化環境,愉悅身心,滿足人對自然環境的精神上的需求。植物景觀的合理營造本身就是建立在人的藝術視覺效果基礎上,充分利用了生態學、植物學、美學的理論創造出具有現代氣息的花的園林景觀。

2、植物景觀的營造有利於改善環境的生態環境,可以調節小氣候,防風防塵,減輕噪音,並淨化空氣和水體,維護小環境的生態平衡。人們賴以生存的地球,由於森林的調節作用,我們不用擔心,氣候驟冷驟熱;不用擔心會頻繁受到惡劣天氣的侵襲;因爲有北方的防護林,我們不用擔心沙塵暴的頻繁來襲。這些都是大範圍綠色植物所起的作用。園林內部的植物景觀營造就是大的綠色植物作用的微小化。大量的綠色園林組加起來,就能起到淨化空氣,美化環境,防風防塵的效果,就能減輕噪音的污染從而維護了居住區人們的安靜生活。

3、植物景觀的營造依靠科學的配置,建立具備合理的時間,空間和營養結構的人工植物羣落,爲人們提供了一個可靠的良性生態平衡。自然界地各物種之所以能和諧的相處,全賴整個的大的自然環境的生態處於平衡之中。小的生物圈也需要保持生態平衡,人也是生態平衡中的一環。

沒有生態平衡,人們會面臨很多自然的懲罰。

二、當前北方居住區植物景觀營造存在的不足

1、綠化面積偏小,植物景觀營造觀念不深。人類是生活在地球上的,人類的發展極大地影響了自然世界,通過人爲的改造,自然變得不再那麼自然。人的生活不但需要豐富的物質基礎,還需要精神的享受,與自然和諧相處就是人的基本精神需求之一,人們希望生活在自然的綠色之中。但是由於建築商追求商品樓收益的最大化,使得當初設計建設大型公共工程、商品樓時,給園林綠地留的面積很小。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公共綠化帶發展的空間。這就與人們迫切需求公共綠化帶形成了尖銳的矛盾。人們整天忙碌於自己的生存和生活當中。內心渴望園林綠化給自己帶來精神撫慰和享受,但卻對園林植物景觀的營造又不甚關心,這種矛盾糾葛的心理,也是造成居住區植物景觀營造不能順利進行的原因。

2、植物景觀營造不合理,設計觀念跟不上時代的發展。由於我國長時間對植物景觀設計不太重視,致使現在的植物景觀營造存在很多問題。植物景觀的營造不是將植物簡單的組合,應當在設計中應儘可能的保證原生態的自然植物羣落,同時還要考慮各種羣間的相互聯繫,要體現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還有部分地區的植物景觀營造不能體現地方特色:要麼不切實際的引進名貴品種,要麼不假思索的種植傳統植物,這不能體現出設計的創新意識,也不能滿足現在人們對審美、對原生態的渴望。

三、北方居住區植物景觀營造的建議

1、提高景觀設計人員的專業素質,提高他們的審美意識。植物景觀的營造很大程度上體現了景觀設計人員對周邊環境的把握,對人們心理需求的把握,還有對當地自然物種的瞭解,更考驗了他們對這些因素的合理組合。設計無小事。不能“想當然”的敷衍,要提高景觀設計人員、施工人員的思想意識,不能心存輕視的想法,園林的重要性遠比我們看到的多。園林或綠化帶的植物景觀是應該具備藝術欣賞價值的,設計者也應在自己的作品上充分的體現出“美”的元素。

2、植物景觀營造要充分發揮它的環保功能,體現人與自然和諧共處。植物景觀的作用我們已經做了闡述,在我們選擇植物物種與羣落時,我們要從從生態平衡、原生態、防風防塵、減輕污染、審美角度等多方面綜合考慮植物景觀營造的設計,使我們建造的植物景觀既能體現出適應時代的美,又能起到它的生態功能作用。保護人們少受或避免人們受到自然災害的影響。

3、開發野生植物物種,體現地方特色,適應人們對原生態的需求。我們北方植物種類資源比較豐富。野生的物種有很多都適合馴化成園林植物:比如,連翹、瓦松、八角楓、野葵、王不留行、野菊、南蛇藤、紅蓼、鵝耳櫪等等,這些都是比較適合在園林以及綠化帶應用的野生物種,也能體現北方特色。由於是野生物種較多,能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

四、結語

植物景觀的營造美化環境,滿足人們精神需求,維持生態平衡的重要項目。北方的植物物種與羣落與南方稍有不同。我們要充分發掘北方的優勢自然物種,滿足人們對原生態的需求,同時也增加了人們觀賞的物種,可以在園林中更好的體現植物的多樣性,與自然的豐富性。

大學生畢業論文 篇四

一、內部審計部門積極參與全面預算管理,編制較強操作性的內部審計方案

1、從內部審計的審計目標上看。雖然現在各個企業對於審計目標的定位有着很大的爭議,但是從審計的發展歷程上看,內部審計的目標管理都是服務於企業的總體目標,爲進一步的全面預算管理提供依據,所以說全面預算管理活動爲內部審計部門實現審計目標提供基本要求。

2、從企業內部審計的職能上看。內部審計部門有對工資下屬單位的財務收支及其經濟效益進行監督的職能,隨着企業環境的變化,現在的內部審計的職能正在發生着變化,延伸出了諮詢、評價、服務以及控制的職能,通過與企業管理職能的協調,更好的爲企業的全面預算管理做好服務的作用。

二、全面實施具有內部審計部門參與的預算管理階段

1、內部審計部門爲全面預算管理提供依據。現階段,企業的內部審計組織機構存在着多種模式,內部審計部門通過公司決策層提出的編制原則、預算管理職能部門下達的編制要求、預算管理責任部門編制的預算以及調整部門的部分預算進行監控和考覈,從管理組織的角度看,內部審計部門必須全體系的加入預算管理組織的體系中來,才能在預算管理中真正的發揮作用。通過全國公司決策層的全局性把握和審覈,爲全面預算管理提供平價、諮詢職能,內部審計部門通過預算程序過程中向公司決策層出具審計報告,提出建設性建議。

2、內部審計爲企業全面預算提供實施方針。實施全面預算管理首先要手機內部審計所需的所有資料,主要包括:涉及到全面預算管理編制的管理規定、制度調整方案、批准文件、預算執行報告等相關資料,設計全面預算管理的審計工作的主要內容主要分爲三個方面:

首先,對全面預算編制的審計工作,主要設計的工作有:

第一,業務、財務、資本預算編制內容是否完全,編制的基礎資料是否具備;

第二,是否落實本單位的具體預算目標,是否按照時間進度進行了分解,形成全面的預算責任體系;

第三,收入、成本、費用的預算編制是否按照單位編制原則正常編制;

第四,資本性支出預算是否按照整體的規劃和進度進行了安排。其次,對全面預算執行的審計工作,主要設計的工作有:

第一,本單位是否執行了嚴格的責任制度,按照預期進行了人員之間的順暢溝通渠道;第二,全面預算指標是否按期完成,收入、成本、費用的預算執行情況有無遺漏,是否按照標準定時完成;第三,資本性支出預算以及貨幣資金支出是否按照單位標準執行,又無語扇子對外借款情況等。另外,對全面預算調整的審計工作,主要工作有:

第一,預算調整是否到位,有無多編、少編、漏編的情況;

第二,當單位的經營狀況發生重大變化時,全面預算能否及時的得到調整,以及預算的程序是否合格等。最後,對全面預算的分析與考覈的審計工作,主要有:

第一,建立預算執行的分析情況,制度是否合理;

第二,是否有定期的預算執行會議,能夠對預算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措施;

第三,對於單位是否建立了全面預算管理考覈制度,考覈記錄是否完整,有誤員工預算獎懲措施等。

3、內部審計部門爲全面預算提供審計報告。企業內部審計過程中出現的全面預算管理的漏洞情況,需要公司決策人員從管理的經濟性和效率性方面進行內部審計的評價工作,並適時的提出合理化的建議,出具包括單位具體情況、預算情況、審計問題及評價建議等的全面性的審計報告。另外,審計關注的主要是幾個重要性的動態指標,內部審計活動在某種程度上組要體現的就是公司管理層的經營理念,所以,爲提高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對的水平,公司審計部門不僅要對社會上涉及內部審計風險的管理情況及時關注,適時的進行事前、事中控制,爲內部審計部門進一步出具全面預算的審計報告做準備。最後,要考慮財務部門制定指標的滯後性,在預算管理的過程中注意保證對績效動因的適應性,以便更好地對預算管理的責任部門進行有效控制。

4、及時關注審計熱點問題,爲全面預算提供信息化管理。現代社會是一個信息化的管理時代,對企業管理過程中出現的信息高效採集和信息充分利用的情況,企業審計部門應該及時的控制監督信息的反饋工作,結合內部審計的各種手段以及審計方法,儘可能的減少審計時間的基礎上,對項目做出深刻、清晰地報告,爲全面預算提供增值服務,另外就是對於內部審計部門出具報告的質量應該提高,明確審計報告的層次及範圍,並提出合理化建議,只有提出高質量的審計報告,才能爲企業的全面預算減少風險。

三、結束語

總之,通過開展全面預算管理的內部審計工作,不僅可以促進企業認真貫徹執行全面預算的管理工作,同時揭示和反映了全面預算管理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通過公司管理人員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並提出合理化審計建議,從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企業的全面預算管理效率,提升了全面預算管理水平。

大學生畢業論文 篇五

摘要:農村養老保障制度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和諧社會以及建設新農村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改革完善同農村養老保障制度和農村人口養老問題緊密相連。考慮到我國的計劃生育政策, 加速發展的城鎮化進程,產業結構不斷調整大背景, 面向大多數人的農村養老保障制度如何在新時期防範風險、防止農村老年貧困、調節農村人口年齡和性別結構,就必然持續成爲經濟社會發展中至關重要的政策議題。

一、中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存在的問題

農村養老保險制度的建立健全不僅關係到社會的穩定和國家的長治久安,而且也是中國實現共同富裕目標的保證。目前,我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在實踐上是不完全成功的。

1、法律層次低,缺乏約束力

各地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辦法法律法規層次低,缺乏約束力。特別是對養老保險金流失和挪用等行爲,未規定有效的懲罰措施。目前農村社保基金管理中的違規行爲相當嚴重。正是這種不穩定的制度和屢見不鮮的違規行爲挫傷農民投保積極性,開展農村養老保險工作困難重重。

2、自給來源少,吸引力不足

現行的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是“個人交納爲主,集體補助爲輔,國家予以政策支持”。集體補助不到位或數額少行政管理畢業論文,或只在部分地方或人身上得到體現;國家政策扶持,僅限於通過對鄉鎮企業支付集體補助予以稅前列支,除此,再無其他的扶持政策;地方財政,除經辦機構費用,也沒有其他扶持政策。在缺乏強制性的情況下,僅靠這些政策,難以發揮吸引作用。

3、基金增長慢,難以爲繼

基金增長速度跟不上養老金髮放的增長速速,出現負增長。農保基金增值方式主要是存入銀行和購買國債。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建立之初,國家債券利率和銀行存款率都很高,因而給農民承諾的保險給付率也高達12%,隨着宏觀經濟形勢的變化,債券和銀行存款利率多次下調,致使基金增值緩慢。加上缺乏穩定的投資渠道,農保基金入不敷出,出現負增長。

二、完善中國養老保險制度的對策

在中國城市化進程中,農村養老將呈現出新的格局:新型的家庭養老將居主體地位,社會養老保險將得到新的強化,從而與其他養老保障制度一起共同爲農民養老建立一道比較可靠的屏障。

1、加快法制建設,真正體現公平與效率

市場經濟本身是法制經濟。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必須以法律的形式保證其實施。我們應借鑑西方發達國家的經驗和做法,根據中國實際情況,結合財政、金融和稅收體制改革,儘快制定並健全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有關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法律法規,對資金來源、運用方向、增值渠道甚至保障標準、收支程序等都有明確的法律規定,規範其操作行爲,以法制的形式將這項合法權利確定起來,從根本上解決農民的社會養老問題行政管理畢業論文,促進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2、強化政府責任,加大扶持力度

社會化養老的主體是社會,是以社會運作的方式實現的。而能夠代表社會。管理社會的主導者是政府。在實施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時強調個人應承擔義務是對的,但不能以此爲理由推卸政府應承擔的責任。針對目前集體補助過小,國家扶持微乎其微的狀況,應當考慮如何提高集體補助的比重,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3、發揮家庭養老的優勢,再造土地的保障能力

中華民族素有尊老、敬老和養老的優良傳統,這爲家庭養老制度的實行和鞏固奠定了思想和文化基礎。現階段,由於中國經濟與社會發展中的許多原因,農民養老不可能完全依靠社會,家庭養老仍然是老年保障的主要形式。政府可以從制度上鼓勵農村家庭養老。

三、結語

從農村和整個國家現代化長遠角度看,建立農民養老制度是對農民利益最有效,最全面的保護。嚴峻的人口發展現實、前所未有的複雜局面, 以及有限的可供學習的國外經驗, 都迫使中國不得不用創新的思路、戰略的眼光來審視和構建農村社會養老保障乃至整個社會保障制度, 走出一條城鄉之間相對獨立而又良性互動的、有中國特色的養老保障之路。希望本文能對我國農村養老保險制度的建立健全以及近一步完善,有所啓示並提供借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