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論文 > 論文精選

生態環境保護論文(多篇)

生態環境保護論文(多篇)

生態環境保護論文 篇一

一、社會資本:農村社區生態環境保護的基石

社會資本是區別於物質資本、人力資本等的一種資本形式,是當今學術界關注的熱點話題。許多學者從不同的學科領域進行研究,對社會資本給出的定義各不相同,可謂仁者見仁,作者見智。比較公認的是布迪厄、科爾曼以及布坎南的定義。由於農村社區是一個社會組織,本文采用的是布坎南的定義,即從社會組織角度加以闡釋的定義。在《讓民主有效運轉》一書中,布坎南認爲社會資本是社會組織的特徵,其中包含信任、規範以及網絡等,它們能夠推動協調和行動來提高社會效率(張文宏,2003)。運用布坎南的定義分析,可以看出,社會資本在農村社區生態環境保護中,能夠起到基石的作用。

(一)社會資本可以打破生態環境保護中的“囚徒困境”

生態環境問題之所以難以解決,最大難題主要在“囚徒困境”。“囚徒困境”是拓撲論中的範例,用來說明信息不完全條件下放棄通過合作實現最優目標的現象。兩個囚徒被分開審訊,選擇不認罪是二者的最優選擇,每人將得到最輕的懲罰。但由於彼此缺乏信息,加之不信任心理,每人都選擇了自己認爲的最優選擇:認罪,結果放棄了整體最優選擇,每個人得到了較重的懲罰。“囚徒困境”常用來解釋公共地的生態環境問題,個體的理性導致集體的非理性。而社會資本是打破“囚徒困境”,促使人們合作的有效工具。首先,信任是人們在生態環境保護中合作的紐帶,“相信你能遵守規則,我也就會遵守規則”,是社區生態環境保護中人們的普遍心理,而這其中的基礎就是信任,缺乏信任,人們之間的合作不是不可能,就是成本很高。其次,規範制約着人們之間的行爲,使人們的行爲向着有利於社區長遠利益的方向演進。儘管社區的規範大都不像國家法律法規那樣正式性,但正是一些約定俗成的規範代代相傳,沉澱到成員的心理,內化爲社區成員的自覺行爲。再次,農村社區聯繫人們的紐帶是血緣以及地緣,社區人際網絡重疊率很高,人際網絡具有全面性與實名性特點,不像城市社會中那樣片面性與匿名性,人們之間易於合作,這對社區生態環境保護是有利的。

(二)社會資本可以促使人們遵守生態環境保護的相關規則

在生態環境保護中,社會資本可以促使人們遵守相關規則。市場機制在這方面就存在缺陷。在我國當前,不少污染企業都和政府管理玩“貓捉老鼠”的遊戲,“白天冒白煙,黑天冒黑煙”的情況比比皆是。主要原因就是被發現概率低以及違規成本低,遵守規則的激勵不足。與市場機制相比,農村社區中由於飽含社會資本,在促使人們遵守生態環境保護的相關規則方面,有着得天獨厚的優勢。首先,在農村社區中,人們之間的互動較爲頻繁,互動頻繁本身就是一種監督。很多情況下,監督只是一種“順便”的事情,就像奧斯特羅姆所引案例那樣,在旱年取水,每人分配一定比例的水,當一人在取水時,下一個人就在他後面排隊,多取水馬上就會被發現,這是工作自身的需要,同時也意味着監督,並且成本極低,而違規被發現的概率極高,促使人們遵守規則(奧斯特羅姆,2000)。其次,更爲重要的是,由於社會資本牽涉其中,違規成本是很重的。在農村社區生態環境保護中,違規者所受到的懲罰很少涉及法律與物質利益層面,大多涉及道德與精神層面,這種成本看起來似乎很輕,實則不然。因爲在鄉土社會,信用與聲望等是“社會貨幣”,失去了信用與聲望,也就失去了社會資源,同時也意味着經濟利益受損。在互動性強的鄉土社會,違規的成本無疑是巨大的,這也能夠促使人們遵守生態環境保護的相關規則。

(三)社會資本可以解決人們在生態環境保護中的利益衝突

生態環境問題表象上看是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但本質特徵不在人與自然之間,而在人與人之間,是人與人之間針對自然環境的利益博弈問題。人與人之間關於自然環境利用、分配以及成本攤派等的博弈構成了生態環境問題的主旋律。在生態環境保護與資源利用中,衝突與摩擦無處不在,由此需付出巨大的摩擦成本與磨合成本。而社會資本可以有效解決人們在資源環境利用中的利益衝突,降低摩擦成本。與政府管理相比,社會資本體現爲身份承諾、信任、關係等非正式調控手段,依賴情感、默契、理解等維繫關係。在小規模羣體中,依賴社會資本調節,要比依賴正式手段的政府管理更有效率、更人性化與更有靈活性,同時能夠減少摩擦成本,協調衝突。

(四)社會資本可以抵禦外來污染轉嫁

當前在我國農村社區,生態環境問題大部分是外界社會誘發與轉嫁的。這裏面分爲兩種情況。一種情況是農村社區在外來經濟誘惑的情況下,急於發展經濟,沒有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之間的關係,只要金山銀山,不要碧水青山。另外一種情況是,由於城鄉之間生態不平等,社區遭受外界污染轉移之苦。無論哪種情況,破解的關鍵都在於社會資本。在第一種情況中,由於社區資源環境是社區所有人共同的“命根子”,而且子孫後代的福利都與此息息相關,同時由於信任、規範以及網絡機制的存在,使社區成員從長遠角度考慮問題成爲可能。這使得不少社區能夠抵制市場機制的誘惑,保護好自己的生態環境。我國不少農村社區面臨市場經濟的衝擊,仍然保護好了自身的生態環境,機理正源於此,反之則亦然。在第二種情況中,由於共同的利益,以及固有的信任格局,使社區成員面臨外界污染轉嫁時保持高度的一致,一呼百應,予以反抗,極少出現機會主義“搭便車”行爲。在我國一些農村社區集體反抗外界污染的環境事件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這一點。奧爾森“集體行動的困境”,在這裏沒有發生。

二、社會資本流失:當前農村生態環境惡化的重要原因

社會資本在農村生態環境保護中具有重要意義。社會資本能否恆久甚至增值,取決於以下因素:一是羣體的規模。羣體規模太大,人們之間就形成了匿名性,匿名性使信任喪失,使規範失效,同時也難以保持良好的人際網絡,社會資本也就難以形成與維持。反之,羣體規模適中,人們之間保持很強的互動性,有利於社會資本恆久甚至增值。關於這一點,奧爾森在《集體行動的邏輯》中給出了極好的闡釋。他認爲,“除

非一個集團人數很少,或者除非存在強制或其他某些特殊手段以使個人按照他們的共同利益行事,有理性的、尋求自我利益的個人不會採取行動以實現他們共同的或者集團的利益”(奧爾森,2004)。二是歷史沿革。一個羣體能否形成良好的社會資本,社會資本能否增值,在一定程度上取決於歷史上形成的路徑依賴。由於社會資本需要時間浸潤,一個社區在歷史上社會資本生成的狀況,對以後社會資本的走勢也會產生重要影響。三是人員固定性。信任、規範以及網絡需要一個相當長的時間才能生成,這其中一個重要前提是社區人員相對固定。人口流動過於頻繁,信任、規範以及網絡就會失去載體,社會資本將大打折扣。四是社會結構狀況。社會資本與社會結構狀況是息息相關的。傳統農村社區中人口相對同質,導致社會資本雄厚。

從以上可以看出,社會資本的形成與增值需要一定的條件,傳統農村社區存在着良好的社會資本,與以上條件關係很大。但是目前,隨着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以及市場、政府力量等向社區的滲透,農村社區中社會資本正面臨流失的危險。仍從以上四個條件進行分析,可以看出以下趨勢。其一,農村社區羣體的規模正日益增大。傳統的社區是自然村,當前農村社區是行政村,甚至一些農村社區已經演變成“超級村莊”,社區羣體規模的增大,對社會資本的形成與積累構成一定的威脅。其二,社區歷史沿革的影響日見微弱。隨着國家政權向社區的滲透,衝擊了社區歷史沿革的傳承性,尤其建國後的幾次大的政治運動,如、等,對社區歷史沿革的衝擊無疑是巨大的。而現代教育造成農村社區中“代溝”的增大,在一定程度上也割裂了社區歷史沿革的延續,影響了社會資本的積累。其三,人員流動性加快。目前,適應社會經濟的發展,我國不少農村人口流動加快,尤其在發達地區更是如此。在一個缺乏人員穩定的社區中,居民對社區公共資源的貼現率是非常高的。“我遵守規則,別人不遵守規則,等於我替別人作了犧牲”,信任機制在這裏將大打折扣,而且外來人口不一定認同社區生成的規則,規範開始失效,人際網絡也隨着人員的變動而鬆動,社會資本易於喪失。其四,市場經濟的發展使農村社區社會分化,出現了複雜的社會結構。傳統農村社區人們有着利益一致性,這是建立在人口相對同質性的基礎之上的。社會結構的複雜,帶來了利益需求的複雜性與多元性,削弱了人們對社區的向心力與凝聚力,人們之間的信任與合作都會受到影響。

我國目前農村生態環境狀況不容樂觀,與社區社會資本的流失關係很大。這從以下兩種情況可以反映出來。一種情況是社區的生態公共地遭到破壞。由於社會資本的流失,人們對生態公共地的心理預期變差,公共資源的貼現率變高,個體爭先恐後的透支公共資源,“如果現在不用,等想用的時候,也許就沒有了”,在這種心理預期下,於是我們看到,一個一個公共地悲劇被造出來,公共湖泊、公共山林、公共草場,都在演繹着這方面的悲劇。

另外一種情況是外來污染摧毀了社區的生態環境。在這裏,社會資本流失的後果可以更清楚地體現出來:某些案例中,社區中一些“精英”通過出賣社區公共資源,從外界污染中獲得大量實利。而爲此付出的成本,卻由社區全體成員買單,成本與收益被嚴重割裂。如果社會資本雄厚,人與人之間充滿信任,社區有着嚴格的公共地資源使用規範,這方面的悲劇本應當可以避免。另外一些案例中,在面臨着外來污染威脅之時,社區沒有運用社會資本,進行抗爭。儘管抗爭不總是有效的,但也不乏成功的例子。在這裏,我們運用科塞的衝突理論,可以解釋社會資本在抵制外來污染轉嫁中的作用——當一個羣體面臨與外羣體衝突中,該羣體如果有雄厚的社會資本,已經構建起維護自己結構的核心價值並取得全體成員的認同,羣體整合的較好,就有可能動用更多的資源;反之,在外部威脅的情況下,羣體要麼反映冷漠,要麼加快分歧,要麼走向解體。

三、社會資本的重構與再生:工具理性與價值理性的有機結合

綜上所述,傳統農村社區擁有良好的社會資本,對社區生態環境保護起着重要作用。在歷史上,許多農村社區利用社會資本進行“自組織”,較好地保護了社區的生態環境。社會資本的運用,是農村生態環境得以合理保護的關鍵。但目前,隨着城市化進程加快等因素影響,社會資本在農村社區中有日益流失的危險。由於社會歷史條件所囿,目前就我國大多農村社區而言,我們難以複製傳統的社會資本。但這並不意味着我們無法利用社會資本保護農村的生態環境。我們認爲,當前我國處於傳統農村社區與現代農村社區的過渡階段,社會資本的流失只是一種暫時現象,社會資本在農村社區可以得到重構與再生(當然在一些農村社區中,社會資本並沒有失去),並在生態環境保護中起到重要作用。這種重構與再生,沿襲的是一種價值理性與工具理性結合的路徑。我們詳細解讀與縷析其中的路徑,大體歸爲四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傳統農村社區階段,人們之間的合作是基於價值理性的合作,特徵是社會資本雄厚。第二階段是過渡農村社區階段,價值理性喪失、工具理性尚未成爲人們合作的紐帶,特徵是社會資本衰弱。第三階段是現代農村社區階段,人們之間的合作是基於工具理性與價值理性有機結合的合作,特徵是社會資本重構。第四階段是未來農村社區階段,人們之間的合作是基於工具理性與價值理性有機結合的合作,特徵是社會資本得以積累並日益雄厚。

現代農村社區社會資本重構的起點是工具理性,即在資源利用與環境保護中,人們之間的合作是基於理性選擇的。也就是自私的理性人,爲了私利得以實現,在資源利用與環境保護中選擇了合作,因爲合作要比不合作有利,這是基於理性的判斷。基於工具理性的合作是有可能的,即使在“囚徒困境”模式中,人們之間的合作也要比不合作有利。自私的理性人之間,只要滿足一些條件,也完全可以打破“囚徒困境”。奧斯特羅姆將這些條件歸納爲八點。一是清晰界定邊界;二是佔用和供應規則和當地條件保持一致;三是集體選擇的安排;四是監督;五是分級制裁;六是衝突解決機制;七是對組織權最低限度的認可;八是分權制企業。而阿科瑟爾羅德以及沃塔納波等人以計算機模擬環境“博弈”,其結論也證實了這一點:自私的理性人之間也可以合作。在重複進行的無數次“博弈”中,首先違規不合作的人總是被淘汰,“一報還一報”(你不合作,我也不合作;你合作,我就合作)的人獲利最大。

生態環境保護論文 篇二

[關鍵詞] 循環經濟 生態旅遊 資源 開發保護

一、相關概念分析

1.循環經濟理論的含義、本質及遵循原則

循環經濟就是以環境友好的方式利用資源,按照生態規律規劃、開發和利用自然資源及環境容量,儘可能以可循環利用的資源爲來源,將保護環境與發展經濟並舉,把人類的生產活動納入自然循環過程中,融資源開發、清潔生產和廢棄物的綜合利用爲一體經濟活動,以使所有的原料和能源在不斷進行的經濟循環中得到合理、充分利用,從而把經濟活動對環境的影響控制在儘可能少的程度,並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使得生態負增長轉變爲正增長,實現經濟活動的生態化趨向,實現人類活動與生態的良性循環。

循環經濟中的物質利用模式遵循了生態規律,使得經濟系統和諧地納入到自然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過程中,從而實現經濟活動的生態化,因而循環經濟本質上是一種生態經濟。

在實際操作中,循環經濟遵循的基本原則包括:減量化原則、再利用原則、再循環原則。減量化原則是針對輸入端的,旨在減少物質和能量進入生產和消費過程中,從而達到儘量節約資源及減少廢棄物排放之目的;再利用原則:目的在於儘可能多次或以多種方式地使用產品,延長產品從投入使用到成爲垃圾的時間;資源化原則(再循環原則):就是廢棄物再次變成資源,實現回收利用的最大化,以減少末端處理量。

2.生態旅遊城市的概念

生態旅遊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的國際旅遊新時尚,生態旅遊的主旨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要滿足人們對自然區域的嚮往,保護其資源與環境;二要考慮經營者的經濟利益,使經營者意識旅遊資源與旅遊環境的並重性,從而注重旅遊資源的開發利用與保護相結合,促使旅遊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這與傳統旅遊最本質區別在於實現經濟、社會和美學價值的同時,尋求適宜的利潤和環境資源價值的維護。生態旅遊區的建立則可以同時滿足這兩方面的要求。

根據本課題研究的重點,在此對生態旅遊城市進行如下定義:所謂生態旅遊城市是指運用生態學、經濟學和旅遊學的原理,遵循生態規律與城市發展規律,以生態城市的建設爲基礎,以城市生態旅遊爲主線,以自然生態的良性循環及人與自然、社會的和諧爲核心,以實現城市的可持續發展爲目標,進行規劃、建設和管理的現代化新型城市。

生態旅遊城市是生態系統、旅遊系統、經濟系統、社會系統相互協調、相互促進的動態平衡體系。建設生態旅遊

城市,必須要綜合協調城市及其所在區域的經濟、社會、自然複合生態系統,促進文明、舒適、可持續的人文環境的發展。

二、循環經濟與生態旅遊的內在聯繫

1.兩者都以可持續發展爲核心理論

1992年聯合國環境發展大會簽署了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可持續發展宣言,標誌着一種全新的經濟發展模式――循環經濟的誕生。作爲一種全新的經濟發展模式,循環經濟強調自然資源的低投入、高利用、低排放,它能有效地解決可持續發展的兩大障礙――環境污染和資源短缺。自循環經濟誕生之日起,已成爲許多發達國家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途徑和實現方式,而生態旅遊與循環經濟的關係甚爲密切,早在1983年“生態旅遊”一詞被IUCN生態特別顧問謝貝洛斯理解爲:旅遊對象是自然生態環境,旅遊方式是不對自然生態環境造成破壞。這裏已蘊涵了可持續發展的特質。現今,對生態旅遊的認識已達成了這樣的共識:它是一種以可持續發展爲目標,並將持續發展理論充分體現於旅遊業各個層面的一種全新的旅遊發展模式。可持續發展理論是生態旅遊的核心理論,也是生態旅遊的靈魂之所在,因而,可以說循環經濟與生態旅遊因貫徹可持續發展而聯姻,同時生態旅遊已經在一定程度上走着循環經濟之路。

2.兩者都以生態經濟爲實質內容

相對於傳統經濟而言,循環經濟是一種新型的、先進的經濟形態。其實質是一種生態經濟,它要求遵循生態學規律,合理利用自然資源,充分考慮環境的承載能力,在物質不斷循環利用的基礎上發展經濟,將經濟系統納入自然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過程中,實現經濟活動的生態化。旅遊業作爲經濟產業的一個分支率先觸及了循環經濟的實質――經濟活動的生態化。而生態旅遊無論其核心理論、支撐理論,還是相關理論都體現出其爲旅遊業發展的一個嶄新階段,實質是實現旅遊業發展的真正生態化。

三、生態旅遊城市的循環機制

發展循環經濟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一個重要途徑,同時也是保護環境和削減污染的根本手段。城市是人類文明發展的里程碑,城市化進程的加速標誌着人類文明的進步。由於大規模的工業化和城市化的無規劃,造成了城市環境乃至整個生態環境的破壞。爲改善城市生態環境,促進城市文明及人類文明的進步,必須建設生態旅遊城市,重視循環經濟理論在城市建設規劃中的應用,創造良好的生態循環系統。

生態旅遊城市的建設就是城市生態發展的結果,倡導的就是城市與自然環境、人與生存空間的和諧統一及良性循環。生態旅遊城市建設應該充分認識城市的循環結構系統,並應該借鑑生態系統的共存原理,加強城市系統的內部循環與優化,實現物質與能量的高效利用,儘可能地節約資源與能源,建立城市生態的良性循環,建立城市與自然環境、人與生存空間的和諧統一及良睦循環。

生態環境是承載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可持續發展是人類社會進步的基本標誌,也是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基本保障。循環經濟理論是建設生態旅遊城市取得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在城市規劃、產業佈局上,應該把城市的經濟、社會、資源和城市環境有機結合起來,並實現其內部之間的循環和諧,進行生態環境建設,從而建立生態城市系統,取得城市的可持續發展。

建設生態旅遊城市,要遵循經濟規律、社會規律和自然規律,根據循環經濟理論,以最小的環境資源代價謀求城市經濟社會最大限度的發展,以最小的經濟社會成本保護資源和環境,既不爲發展而犧牲環境,也不爲單純保護而放棄發展。既要創建一流的生態環境和居民生活休憩質量,又要確保城市社會經濟持續健康快速發展,從而走上一條科技先導型、資源節約型、生態保護型和循環經濟型的現代城市發展之路。

四、循環經濟背景下的生態旅遊城市旅遊資源開發與保護

城市旅遊資源是城市居民所共用的自然、社會資源,其開發利用應該在可持續發展的思想指導下,融入循環經濟理論的原則對城市旅遊資源進行系統地、綜合地開發與保護,並將其與城市旅遊的可持續發展融入一體,從而使城市旅遊經濟系統和諧地納入城市系統的物質循環過程。城市旅遊資源的開發與保護,應該基於循環經濟理論的3R原則,系統地減少和避免過多的旅遊資源破壞,進行合理的規劃,從根本上減少和避免旅遊廢棄物的排放,最終實現城市旅遊的可持續發展,更好地促進生態旅遊城市的建設。

1.重視對城市旅遊生態的綜合保護

2.重點保護城市的建築格局和文化遺產

城市是立體的圖畫,流動的風景線。城市建築是“凝固的音樂”,它承載、凝固的不僅是建築藝術,而且是不同時代的社會文化、歷史文化、民族文化、地域文化、政治文化。建築物既是物質產品,也是文化產品,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載體和結晶。大衆的流行文化和心理,鮮明地積澱在城市建築上。不同歷史時期、不同性質的城市名勝古蹟、建築景觀不一樣。建設生態旅遊城市,開發城市旅遊資源時要注重保護歷史遺留的古城遺址、古建築風貌,加強各名勝、景觀、景點的防火、防盜、防腐蝕等安全保護措施,加強人們對保護祖國文化遺產的責任感,同時加強執法監督,杜絕破壞景觀、景點的惡性事件的發生。

3.通過城市現代化建設優化城市旅遊環境

旅遊是一種全方位的體驗和享受,遊客到一個城市首先接觸的是城市的旅遊環境,它體現着城市的物質文明程度和精神文明水平。城市的現代化建設,可以提高人的素質,從而創造優美的城市環境。目前,各城市都在加快建設現代化城市的步伐,並在不斷改善、提高城市的綜合環境質量,如各城市均在努力爭取創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文明城市”、“中國最佳旅遊城市”、“國家衛生城市”等。另外,城市建設的現代化,提供了現代化科學技術,從而提供便捷的交通、通訊,滿足了旅遊者對旅遊城市、旅遊景點進得去、出得來,交通方便、安全、舒適的要求。再次,城市的現代化建設,也加強了城市的法律效力,使得城市旅遊能夠做到依法加強管理,從而保護景點、景區的旅遊設施,以及遊客生命財產安全。

參考文獻:

[1]楊正泰等:旅遊景點景區開發與管理[M].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2]張廣瑞等:2002~2004年中國旅遊發展:分析與預測[M].北京:社會文獻出版社,2003年版

生態環境保護論文 篇三

雖然我國的經濟與社會都始終保持快速發展的狀態,但是相對於發達國家還是有一定差距的,生態旅遊的起步也要比發達國家晚,但是我國極其重視對生態旅遊的發展,在國家法律法規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的措施對生態環境進行保護,使得人們享受旅遊帶來的樂趣的同時也促進自然環境的可持續發展,但是,正是因爲生態旅遊發展迅速,逐漸出現了一些濫竽充數的生態旅遊給我國生態旅遊的法律保護帶來了極大的挑戰。

1.1生態旅遊法律的不健全

雖然我國關於環境保護的法律很多,但是相應的卻缺少一部專門的生態旅遊法,一般的關於我國環境保護的問題,相關的工作人員都是在其他環境保護的法律中尋求依據,而且不是每一部環境保護法中都會涉及到生態旅遊方面的法律法規,只有一些小部分會涉及,缺乏法律的完整性,這給後期相關工作人員處理這類問題時沒有有效的依據執行,使整個管理過程更加困難,另外我國一直都是以“地大物博、資源豐富”爲驕傲,所以在相關環境保護法律中沒有堅持科學發展觀的發展模式,缺乏對環境保護的重視程度,在相關環境法的制定中,一般是由各部委的,立法水平也因立法部門的不同而高低不同,這給相關法律的執行帶來極大的阻礙。

1.2人們環境保護的意識薄弱

不管法律的如何制定,只有法律的有效執行纔算做到起到保護環境的真正目的,這就對執行法律的相關管理機構與工作人員的素質提出了跟高的要求,但是近年來,關於法律的執行工作的機構日益混亂,執行人員專業素質低下、管理機制不夠健全、責任制體制混亂,另外人們的環保意識也是極其重要的,但是現在公民保護環境的意識極差,只是一味的指望行政管理部門的人員的管理,這些都給生態旅遊相關法律的執行帶來了極大的困難。

1.3對法律的執行不全面

對於整個國家來說,不管有多門健全的法律法規,沒有切實有效的執行法律就等於形同虛設,只有讓制定的法律真正起到相應的作用,這樣的法律纔有意義,但是實際上近年來,在環境保護的問題是法律的執行情況並不樂觀,我國的司法部門對法律的執行力度不足,導致法律在執行過程中缺乏其主要的制約作用,阻礙了我國生態旅遊業的發展。

2生態旅遊環境保護的法律中問題的解決措施

2.1完善生態旅遊法律的設立

我國建立法律法規的目的就是通過國家制定的法律法規的手段達到人們預期的目標與結果,一個國家健全的法律與法規是保護環境的基本保障,我國環境保護的法律除了要達到促進人們經濟發展的同時也應該突出對環境保護的可持續發展,自然環境作爲生態旅遊的基礎,自然環境的可持續發展給我國生態旅遊的發展提供了基本的保障,但是自然環境的自我保護能力與再生能力都相對較弱,尤其是近年來人類生產生活的快速發展給自然環境帶來了極大的影響,這使得自然環境的保護顯得尤爲重要,所以我國應該爲生態旅遊行業的管理制定相對比較完善的法律體制,使得人們在對生態旅遊的管理方面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據可循,避免自然環境遭到更大的破壞,促進我國的生態旅遊更加快速發展。

2.2提高人們環境保護意識

人們的環保意識對環境保護來說是極其重要的,所以在自然環境的保護方面我國應該做到合理開發與利用自然資源,在保護自然環境的前提下,促進生態旅遊的發展,在環境保護過程中我們會遇到多種問題,因此我們應該始終堅持可持續發展的思想,以自身全面發展爲出發點,開闢出一條既有利於自然生態整體的利益同時有對人類個人精神生活得到滿足,真正達到共贏的局面。

2.3加強對環境保護法律的執行

所謂的管理機制就是說相關的工作人員按照一定的方法來實現人民預期的管理效果,但是近年來我國生態旅遊業的管理機制相對混亂,人員管理複雜,各個部門之間缺少全面的溝通與交流,對於這種現象國家應該重視起來,按照國家標準建立合理、有序的管理機制,按照相關的法律有序的對工作進行管理,建立合理的責任機制,把一級任務具體到具體的工作人員的身上,增強工作人員的責任意識,真正做到認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並積極的執行。

3結語

生態保護論文 篇四

1.資源破壞嚴重。一是水土流失嚴重。據水利部鬆遼委調查,目前東北黑土土壤侵蝕面積已達27.59萬平方公里,約佔土壤總面積的27%。水土流失的原因一方面是自然因素,主要是水蝕、風蝕和凍融侵蝕。另一方面是人爲因素,主要是過度採伐、開墾、放牧等,這是加劇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目前,東北黑土區的黑土層厚度,由開墾之初的80—100釐米,減少到20—30釐米,土壤有機質含量由12%下降到了1%—2%。據專家估算,黑土地水土流失日益加劇的現狀,如果不能及時遏止,那麼再過半個世紀左右,東北黑土地將不復存在,變成土層瘠薄、植被稀少的荒漠地帶。[1]二是建設用地的侵佔。雖然國家一再要求堅守18億畝耕地“紅線”,明確了各類開發建設活動都要嚴格貫徹儘量不佔或少佔耕地的原則,但實際上,爲擴大生活區域、建設空間而壓縮和侵佔耕地的情況時有發生。尤其是在城市建設中,爲擴大城市居住和公共設施面積而侵佔耕地的情況更是屢見不鮮。被建設用地所侵佔是造成東北黑土急劇減少的一個重要因素。三是土壤質量下降。從耕種時間長短與土壤質量下降的情況看,兩者呈明顯的負相關,耕種時間日益增加,土壤質量日益下降。另外,土壤污染成爲黑土耕地的另一大殺手。農藥、化肥的大量使用,造成重金屬污染的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下降、土壤板結,導致農產品產量與品質下降。按照食物鏈中的富集鏈原理,殘留在土壤或植物體內的污染物也會隨着農產品、畜產品轉移到人體內,危及人的身體健康。[3]環保部土壤狀況調查結果表明,我國目前每年中重度污染耕地在5000萬畝左右,有1200萬噸糧食遭到重金屬污染,直接經濟損失超過200億元,其中東北黑土區佔20%左右。[2]尤其是近年來,土壤污染呈現新老污染並存、無機有機污染混合的特點,東北黑土的生態破壞,呈現出前所未有的嚴重局面。

2.保護修復滯後。從世界範圍內以往的經驗看,對於黑土區域生態破壞的問題,如果採取得當的措施,經過長時間的不懈努力,黑土地可以實現生態修復,已經得到了實踐驗證,涵養、修復耕地最常見的做法就是休耕。上個世紀,美國黑土區由於大面積開墾草原,地表植被被破壞,水土保持功能喪失殆盡。美國主要採取少耕、免耕、套種等技術措施,收到了令人滿意的效果。前蘇聯面對烏克蘭平原的大面積風蝕災害,經過專家科學論證,並在取得試點經驗的基礎上,推廣了保土輪作、保留根茬、套行耕作、無犁壁耕、在地緣種植高稈作物當圍籬等辦法,使土壤得到了恢復性治理。但我國在這方面的實際行動卻表現滯後。一是土壤休養生息不足。由於我國主要糧食產品供求形勢一直緊張,農田休耕難以在東北黑土區域內大規模推行,不可能完全照抄照搬這些經驗,只能採取輪作、深鬆整地、測土配方施肥、秸稈還田等切實可行的措施,修復土壤,恢復地力,對於黑土生態保護與修復所採取的行動與前蘇聯和美國相比,無論規模、力度都小得多。二是土壤污染治理遲緩。對於農藥化肥過度使用造成嚴重後果的情況,1992年世界環境和發展大會上提出了在全球範圍內控制化學農藥的銷售和使用的具體時間表。我國也禁止了40種化學農藥在蔬菜上使用,但實際使用化學農藥總量並未下降,化學農藥在全部農藥中佔95%以上,生物農藥不足5%,這一問題在東北黑土區域內同樣存在。東北黑土污染的另一大“殺手”是重金屬污染。2011年初,《重金屬污染綜合防治“十二五”規劃》得到國務院批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把重金屬污染的防治納入到國家的規劃中,[2]但東北黑土並沒有得到特別的重視。三是水土保持不力。從我國現階段的摸索實踐看,雖然黑土生態保護與修復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還沒有大規模開展,只是局部進行。目前,黑土區域四省區的水土流失率仍然居高不下,內蒙古、遼寧、吉林和黑龍江的水土流失率分別爲67.20%、30.98%、16.49%和21.97%。[4]

3.補償機制缺位。黑土生態保護與修復是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的重要內容,是各級政府義不容辭的職責。但是,多年來,東北黑土資源的生態補償缺位的問題,沒有得到各級政府的應有重視。東北黑土生態保護與修復的資金來源,依據以往政府投資項目的慣例看,主要應依靠政府的財政轉移支付和項目的專項資金兩種方式。從目前掌握的信息看,還沒有專門用於黑土生態修復方面的財政轉移支付。目前已經施行的糧食補貼,是以糧食生產爲目標的,與土壤的修復沒有關係。而以項目工程爲主要載體的補償方式,也僅僅侷限於土地整理項目,與土壤的生態修復也並非完全是一回事。另外,東北黑土生態保護與修復所需投放的財力和時間,也遠非土地整理可比。雖然2002年水利部鬆遼水利委員會曾倡議發起的“黑土地保護行動計劃”,對黑土地進行爲期20年的綜合治理,總投資288億元。但是,這些投入與實際需求相比,無異於杯水車薪。據不完全統計的數據測算,以黑龍江爲例,如果恢復到墾荒初期的水平,大約需要用50年左右時間的持續投入,累計直接投入資金按不變口徑計算需1000多億元,如果全面啓動東北黑土的生態保護與修復,持續投入所需資金規模保守估計也將達到7000億元。

二、東北黑土生態保護與修復的戰略意義

三、東北黑土生態保護與修復的主要路徑

對東北黑土進行生態保護與修復,是一項龐大的系統工程,必須標本兼治、多措並舉。從理論上說,應該採取的措施大概包含以下方面。1.科學規劃,界定主要範圍。東北黑土生態保護與修復,必須堅持規劃先行的原則。一是要按照部署的全局性與發展的前瞻性相結合的原則,在全面普查取得翔實資料和可靠依據的基礎上,沿着世界性土壤生態修復的主流趨勢,制定出適度超前、切實可行、科學完善的實施方案。二是按照規劃的剛性和操作的柔性相結合的原則,對東北黑土生態保護與修復工作中應界定的範圍和對象進行總體安排和控詳指導。三是按照工作的長期性和效果的漸進性相結合的原則,對黑土生態保護與修復工作在實施的起止時間、方法步驟、具體措施等方面進行周密的規劃和科學的設計,確保取得預期的成效。2.建設載體,確定主體項目。東北黑土生態保護與修復的重要前提,是保持現有黑土不再受到新的侵蝕破壞。因此必須積極主動的採取措施,以動態的保,取代靜態的保;以積極的動,取代消極的動等。根據實際經驗,對於東北黑土的生態保護與修復,可以借鑑水土保持的一些典型做法,以項目建設的形式進行。一是加強水利工程建設,完善和強化庫河渠溝水利網絡的防洪、排澇、蓄水、抗旱作用。二是實施天然溝壑河流支岔的小流域治理,確保現有水土流失面積不再擴大。三是在丘陵地帶打造水平梯田,崗坡地帶按等高線改變壠向,防止水土流失。四是小溝渠實行U型溝槽草編網絡覆蓋植被,營造網片帶與喬灌草相結合的防護林體系,減少風沙洪澇災害。這些項目,是東北黑土生態保護與修復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東北黑土面積能夠逐步擴大、厚度逐步增加的具體措施,必須嚴格執行,才能取得預期效果。3.增加補償,防止黑土退化。我國每年產生的農業廢棄物約40多億噸,其中畜禽糞便排放量約26.1億噸,農作物秸稈7億噸,這些廢棄物大約有20%產生在東北黑土區,如果不能及時轉化處理,既污染環境又浪費資源。[2]如果用於造肥還田,則變廢爲寶,使東北黑土得到生態修復,讓黑土的土層厚度慢慢積累,土壤肥力慢慢恢復,有機質逐漸增加和不斷累積。連續施用過腹還田的農肥和適量秸稈還田,可以補充和平衡土壤養分,補充土壤新鮮有機質,疏鬆土壤,逐漸改善土壤理化性狀和提高土壤肥力。依據這個機理,一是通過養殖業實現秸稈與糧食的直接還田和過腹還田,城糞和城市垃圾加工造肥還田,通過沼氣厭氧發酵增肥還田,實現有機質補償需求。二是通過普及推廣無磷洗滌劑,強化社區垃圾分類回收等辦法,解決城糞和生活垃圾下鄉還田脫毒的減害問題。三是通過劃區建廠製備商品有機肥,施行定點收購、以質論價、按田發售的辦法,推進生態農肥積造標準化與實體化,推進生態農肥產業市場化與專業化,推進生態農肥購銷區域化與訂單化,確保有機質補償比例和品質的不斷提高。4.拓展手段,實行綠色種植。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在黑土生態保護與修復工作中,應用先進的農業科技,實行綠色種植,也是保護生態最重要的途徑。在黑土生態保護與修復工程區域內,具有廣泛應用於各種先進的生態生物技術的可能性和現實性,使東北黑土的生態肥力得到生養和修復具有十分可靠的技術保障。一是普遍實行種植業主栽作物玉米、大豆、馬鈴薯和雜糧的四區輪作,利用不同作物對有機質的不同需求,以調節各類營養的吸收與積蓄。二是實行測土配方施肥,一年一測,一土一測,按照科學配方不斷提高生態農肥施用量,逐年減少化肥殘留。三是實施生物滅蟲、水田養殖、蚯蚓改土、磁力復壯等科技手段,綜合運用低投入、低污染、低消耗、高效率的現代措施。四是應倡導由地方政府與農業科學院等權威科研機構聯合協作的方式,投入人力、物力和資金、技術,實施急需項目的科技攻關,不斷研究加速黑土生成和復原的新技術、新方法,並不斷投入到東北黑土生態保護與修復工作的實踐中去。5.強化支撐,壯大企業羣體。企業化管理是現代生產方式的產物,也是在世界範圍內最有效率的管理方式。隨着現代化農業耕作方式的興起,一大批資金雄厚、科技領先的農業企業,將逐步取代小家小戶的分散經營,這將更有利於東北黑土生態保護與修復的實施。這些農業企業發展壯大,遍佈農業產業鏈的各個環節,成爲東北黑土生態保護與修復的主力和支撐。依據這個條件,可以形成分工明確、銜接緊密、協作有力的企業羣體。一是在東北黑土生態修復的領域內,以畜牧業爲良性循環起點,實行規模養殖,配套建立沼氣造肥和生態農肥積造企業,增加生態農肥總量。二是以種植業爲基礎,建立規模化種植業聯合體或種植業合作社。三是以加工業爲增值手段,建立糧油加工、畜禽產品加工、果菜加工和秸稈飼料加工的產業羣體。四是在飼料、養殖、農肥、沼氣四企合一的基礎上,加快黑土生態修復工作進一步分工分業的進程,建立農機、農藝、育種等生產和銷售的實體企業和倉儲、運輸、建工等服務型企業,通過適度規模經營,加快專業化進程,使東北黑土生態保護與修復的整個產業鏈條緊密銜接,並不斷擴展增值空間,形成良性循環。6.構築優勢,打造知名品牌。黑土生態保護與修復如果僅僅是一個只有投入沒有產出的封閉系統,必然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東北黑土在保護和修復中壯大,在壯大中保護和修復,形成具有強大造血功能和自我壯大能力的長效機制的唯一保證就是產品,產品是出路,也是生命。一是突出東北黑土傳統農產品野生、原生、非轉基因的自然屬性,加快繁育和健全糧豆畜禽良種體系,使黑土產品以純天然、純綠色和非轉基因的優秀品質,儘快形成獨特的競爭優勢。二是以具有時代特色的創新理念、審美觀點、營養學說與飲食習慣爲指導,打造出特色鮮明、質優物美的東北黑土知名品牌,以原生戰勝舶來,以質量戰勝傾銷,贏得廣大用戶的認同。在高端市場炒熱叫響,擴大東北黑土產品的知名度與競爭力。三是建立和完善系統化、制度化的東北黑土產品長效宣傳機制,引導食品綠色消費、安全消費的發展潮流,確保持久的旺銷勢頭,以此來及時化解市場風險。四是國家應有計劃、有步驟、有組織地利用國外糧商以低價傾銷爭奪市場之機,大量購入外糧,擴大畜禽養殖;通過延長產業鏈條,強化加工增值,破解境內外設置市場壁壘的風險。五是應通過國家有關部委的牽線搭橋,促成黑、吉、遼、蒙四省區黑土區域聯合經營,協同動作,共同增強抗禦風險的能力。

四、東北黑土生態保護與修復的保障措施

生態環境保護論文 篇五

1.1我國海岸帶生態保護管理取得的成績

(1)關於海岸帶生態環境保護管理的法律法規日益增多。隨着人類對於海洋環境的日益重視,不同層級、不同部門政府都通過制定相關的法律法規來加強對海洋環境的保護(表1)海洋,環境保護的立法層次和立法部門驟增[1],這爲展開海岸帶生態環境保護管理工作提供了保障。

(2)加強對海岸帶生態環境的全面監測。加強對海洋環境監測是進行海岸帶生態環境保護的首要環節。在國家海洋局的主導下,我國逐步建立起從國家、區域、沿海省、市、自治區到基層單位的四級海洋環境監測機構,依靠多種監測手段,全面開展海岸帶生態環境監測工作。針對臨海工業快速發展,帶給海洋生態環境巨大壓力的現狀,我國進一步加強對沿海企業環境監督管理力度,對污染物實行排放總量控制,同時實施排污許可證制度,有效限制向海洋排放污染物。

(3)海岸帶生態環境保護財政支持力度不斷加大。海岸帶生態環境作爲一種資源具有明顯的公共物品性質,單純市場機制往往是無效率的。近些年來,我國高度重視海洋環境保護,對海岸帶生態環境保護治理力度不斷提升。截至2013年,政府共投資3100多億元對重點流域和海域防治污染工程進行治理,完成氮、磷、化學需氧量等總量控制指標入海量計劃削減任務。

(4)積極參與國際海洋生態環境保護行動。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逐步按照國際環境公約和有關協議,建立了各類海洋生態自然保護區[2]。與國際組織先後開展海域環境容量測算試點、陸源污染物入海通量調查和估算、海域環境容量測算模型系統、全球環境基金、南海項目、黃海環境調查、東亞海、保護海洋環境免受陸源污染全球行動計劃(簡稱“GPA”)等專項研究,爲進一步保護我國海岸帶生態環境提供了重要技術支撐。

1.2我國海岸帶生態環境保護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法律法規缺乏完整性和連貫性[3]。我國對海岸帶生態環境保護管理的法律法規的制定往往是“頭疼醫頭,腳疼醫腳”,多是針對專門問題才制定的,缺乏系統性。迄今爲止,我國尚未出臺一部比較完整的海洋環境保護工作管理條例或規定。海洋環境監測、評估工作中涉及的各個環節,缺乏統一的管理制度,尚不能做到規範化管理,嚴重影響了海洋環境保護工作的健康和有序發展。

(2)海岸帶生態環境保護執法缺乏統一協調。由於海水具有流動性和使用多樣性,在海岸帶環境保護中,跨行政區域、跨行政部門管理就成爲一種必然。由於我國海岸帶綜合管理執法體系尚未理順,致使許多具有複雜性、跨區域性的海洋環境保護問題無法有效解決[4]。例如,目前除國家海洋局以外,水產、交通、環保、海軍等部門和行業以及部分沿海省、市、自治區都根據各自的利益和需要進行了海洋環境監測工作。然而,國家海洋管理部門難以進行統一的組織、協調和管理,使得海洋環境監測不能更大地發揮作用,不僅造成海洋環境監測與管理脫節,而且重複監測,造成人力、財力和物力的嚴重浪費。

(3)海洋環境保護資金不到位。國家對海洋環保工作重視程度日益增加,其中投入的資金投入逐年遞增。儘管如此,但還滿足不了我國海洋生態環境保護的現實需求。資金短缺和不到位導致海洋環境監測技術更新較慢,監測體系尚不能做到全面,重點海域整治修復滯後,海洋生態建設舉步維艱,停滯不前。

二、國外海岸帶生態環境管理的經驗總結

2.1制定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可持續發展規劃

1999年12月,韓國製定了《海洋韓國21》來實施國家海洋發展戰略。韓國提出海洋發展要達到四化,其中,提到爲後代要建設舒適的海洋國土,以供子孫後代享用,這從側面反映了韓國對海洋環境保護的重視程度。2002年,加拿大出臺了《加拿大海洋戰略》,提出在海洋綜合管理中堅持綜合管理原則、可持續發展原則和以預防爲主的原則來發展加拿大的海洋經濟。

2.2重視海洋環境保護的科研和技術提升

美國是世界海洋強國,也是海洋世界上海洋科技強國,其先進的科技水平在海岸帶生態保護中起到重要作用,其經驗可以總結如下:①重視基礎研究。該國認爲,基礎研究有助於加強對海洋屬性與海洋現象的認知,這恰好是認識、開發、改進海洋模型、預報模式、觀測系統的基礎。海洋基礎領域研究的突破對所有海洋研究成果的創新起到決定性作用。②加快科研成果轉化爲社會成果的速度。美國注重搭建良好的平臺,促進科研人員與社會各界的交流、合作,爲使他們科研成果儘快轉化成爲提高海岸帶生態環境保護的技術提供良好、寬鬆的社會環境。爲了確保海洋開發能力的持續發展,韓國對海洋科技也十分重視,制訂並實施了海洋科技開發綜合計劃,加強對海洋生物資源開發、海洋環境保護、海洋調查與預報等方面的研究,這爲海岸帶生態環境保護提供了技術支持。

2.3廣泛的公衆參與推動了海岸帶生態環境保護管理進程

1972年,美國國會頒佈的《海岸帶管理法》(CZMA)中明確規定了公衆參與海岸帶綜合管理過程的具體要求,這也是美國海岸帶管理特色所在。爲了保證當地海洋管理規劃不侵害當地居民的利益,獲得當地居民的支持,管理當局往往通過正式的討論會、聽證會、問卷調查等方式向當地的社會團體、企業法人以及其他公衆利益團體進行平等談話,瞭解他們對所實施項目的意見。

三、進一步提升我國海岸帶生態環境保護管理水平的對策

3.1更新監測技術,實現海岸帶生態環境“數字化”管理

海岸帶生態環境“數字化”管理是對海岸帶生態環境管理的一種技術創新,同時也是一種管理創新。在技術上,要求以高速的計算機信息網絡爲基礎,對海岸帶實施以“3S”技術爲核心,通過各種各樣的海岸遙感、遙測、監測、監控技術獲取海岸動態監控的數據。在管理上,它涉及海岸帶生態環境保護的決策、管理、研究、服務的綜合功能,使海岸帶生態環境保護管理工作實現一體化。針對我國當前的海岸帶生態環境管理現狀,我國應該儘快修訂1999年實施的《海洋監測規範》,以適應海岸帶生態環境“數字化”管理的要求。隨着監測手段的不斷更新,監測標準也應該同步加以更新[5],進一步明確難降解有機污染物、赤潮、生物、應急和功能區監測標準。同時完善,海水水質標準、沉積物質量標準、生物殘留量標準、入海污染源排放標準、近岸海域衛生標準、典型生態系統健康評價標準等。

3.2利用好政策制定工具,促進海岸帶生態、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海岸帶生態環境保護管理是一個系統的工作,它不僅涉及自然科學領域,它與該區域的政治、經濟、法律、文化、社會和教育等因素都有密切的聯繫。因此,應該用方位、多視角的戰略眼光來制定海岸帶生態環境保護政策。法律政策方面,細化我國海洋環境保護的實施細則,提高立法的整體調控效能和實施的有效性。經濟政策方面,堅持海洋開發必須以有效保護生態環境爲前提,正確處理當前與長遠、整體與局部、發展與保護的關係[6]。進一步完善海洋排污交易政策。完善競價拍賣、定價出售或無償分配等交易規則,使排污權能夠在交易市場合法交易。社會政策方面,合理控制海岸帶人口數量,實施提升沿海公民環保意識的公益活動等。爭取形成多管齊下,多種政策同時實施的局面,有效促進海岸帶經濟、生態、社會共同協調發展。

3.3強化中央與地方的協調,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效能

2013年,我國重新組建了國家海洋局,這改變了我國長期以來“五龍鬧海”,海上執法力量分散、執法效能不高的現狀的局面。我國海岸帶面積遼闊,開發利用的廣度和深度不斷加深,國家海洋局改組重建有助於海岸帶生態環境保護管理工作的展開。國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門應該在現有的行政管理機構設置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確國家機構和地方機構在海岸帶生態環境保護中的具體職責。中央行政主管部門應該統籌規劃,制訂好海岸帶生態環境保護的年度目標、執行計劃、實施細則,通過佈局合理、裝備先進、功能齊全、全覆蓋、立體化、全天候的“數字化”海洋環境管理網絡對地方海岸帶生態環境保護現狀進行了解。逐步形成中央統一領導,地方多部門積極參與配合的管理體制,最終形成管理有序、資源共享、協調互補[7]的海岸帶生態環境管理局面。

3.4鼓勵社會成員參與海洋環境保護

我國海岸帶面積遼闊,海岸帶生態環境保護任務繁重,廣大公衆的大力支持和積極響應將有助於推動我國海岸帶持續開發與保護。推動公衆參與海岸帶生態環境保護管理工作,要着重解決以下兩個問題。(1)提高海洋環境保護意識。利用電視、廣播和報紙等新聞媒體加大對海洋環境保護法規和政策的宣傳,用典型的事實和例子教育公衆和引導公衆的關心,提高公衆的海洋環保意識,從而增強全民保護海洋資源和生態環境的自覺性[8]。在海岸帶區域建設項目時,政府官員要從單純追求經濟GDP增長,向海洋藍色GDP經濟增長轉變,走可持續發展道路。(2)明確參與海岸帶生態環境保護途徑。公衆參與海岸帶生態環境管理途徑可以通過“自上而下”的政策推動,即政府部門應該儘快出臺公衆參與海岸帶生態環境保護的參與方式與參與途徑。

生態環境保護論文 篇六

1.1要在堅持以“生態平衡”爲主導的前提下,建設城市生態園林

生態平衡是一種處於非常穩定狀態下的生態系統,該系統中的內部結構和功能能夠相互的協調,能量的輸入和輸出之間能夠達到相對的平衡,該系統中的整體效益最好。城市生態園林建設的主要目的就是保護城市生態環境,因此,在建設城市生態園林的過程中,要着眼於整個城市生態環境,合理佈局,把自然景觀、各種植物、江河湖流、地形地貌等因素協調的組織起來,引入到城市生態園林佈局當中,使整個城市既具有生態價值,又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例如天津、南京、合肥等地區就已經開始把園林和生態植物、綠地、森林等相結合,建設具有本城市特色的生態園林景觀。

1.2在建設城市生態園林的時候要遵從“生態位”的原則

生態位指的是一個物種在生態系統中的功能、作用,以及它在時間、空間中的地位。生態位體現了物種和物種、物種和環境之間的關係,決定了城市園林綠化植物的選擇和配置,直接關係到城市生態園林系統景觀的審美價值和綜合功能。因此,在建設城市生態園林的時候要遵從“生態位”的原則。在城市生態園林建設的過程中,要首先充分考慮物種的生態位特徵,選擇最合適的植物種類,避免植物種類之間互相競爭。結構合理、功能健全的復層羣落結構有利於充分的利用環境資源,形成最優美的城市生態園林景觀。要根據不同城市的不同特點,選擇有針對性的植物、樹木,例如對於處在乾旱地區的城市,應該選擇抗旱耐寒的植物。一般來說,具有抗污吸污、抗病蟲害、耐粗放管理的植物能夠作爲大多數的城市的生態園林種植植物。在城市生態園林建設的過程中,要利用不同物種在空間、時間和營養生態位上的差異來配置植物。例如槭樹可以和杜鵑這樣配置,槭樹的樹幹比較高大,可以有效的吸收上層較強的直射陽光以及較深層的土壤肥力,而杜鵑屬於林下灌木,只需要吸收林下較弱的散射光和較淺層土中的礦質養分就能很好的生長。兩類植物在空間、時間和營養生態位上存在很大的差異,因此可以一塊配置,既能保持羣落和生態景觀的穩定性,又能提高城市生態景觀的綜合價值。

1.3在建設城市生態園林時要保持物種的多樣性

生物多樣性不僅反映了環境中物種的豐富度、均勻度,還反映了羣落的動態和穩定性。因此,在建設城市生態園林的時候,要保持生態園林物種的多樣性。多樣性的物種能夠充分的利用空間資源、生物資源,並且它們彼此之間還能夠相互的補充,使得整個城市生態園林景觀呈現出穩定的形態,從而更好地保護城市生態環境,維持城市生態平衡。

2結語

生態環境保護論文 篇七

發展經濟和保護環境,關係到人類的前途和命運,影響着世界上的每一個國家、民族和個人。西方工業社會目睹了二戰以來經濟和社會迅猛發展的人間喜劇,領略了科技革命給人類帶來的空前無限的風光但也親身體驗了環境破壞所帶來的生態危機的切膚之痛。人口急增能源短缺、全球性氣候變暖、臭氧層的破壞、土地的沙化、鹼化和退化水土的大量流失、森林減少、空氣、水等的嚴重污染、物種的滅絕等等一系列嚴重問題隨着經濟全球化的擴張,成爲威脅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全球性重大問題,而在經濟發達國家,這些問題爲害尤烈。中國處於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全面推進的轉型時期,經濟社會的迅速發展,使得環境面臨着巨大的壓力。人們終於認識到,人與自然應當相互依存,經濟與環境必須協同發展。

1.1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含義

從20世紀五六十年代人們對傳統發展觀唸的反思,到上世紀90年代“可持續發展”成爲聯合國有關發展問題一系列專題國際會議的指導思想,已經經歷了半個多世紀。可持續發展的觀念越來越受到重視。一般來說可持續發展包括經濟、社會、生態的可持續發展。這三者之間有着相互促進、相互制約的關係。其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是整個可持續發展體系中的核心。經濟可持續發展是指在鼓勵經濟增長以體現國家實力和社會財富的同時,不僅重視增長數量,更追求改善質量、提高效益、節約能源、減少廢物,改變傳統的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爲特徵的生產模式和消費模式,實施清潔生產和文明消費。

1.2環境、環境保護的含義

關於環境的概念不同的學科領域有不同的定義,這裏主要是指自然環境。自然環境是人類出現之前就存在的,是人類目前賴以生存、生活和生產所必需的自然條件和自然資源的總稱,即陽光、溫度、氣候、地磁、空氣、水、岩石、土壤、動植物、微生物以及地殼等自然因素的總和,也就是直接或間接影響到人類的自然形成的物質、能源和現象的總和。環境保護,就是指採取行政、經濟、科學技術、宣傳教育和法律多方面的措施,保護和改善生活環境與生態環境,合理地利用自然資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使之更適合於人類的生存和發展。也就是人類在實現自己的經濟發展目標的同時,不能以破壞環境爲代價,或者使環境向不穩定和無序的方向運動,特別不能使生命支持系統遭到繼續破壞而使生命之網瓦解。

1.3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和環境保護的關係

環境保護與人類生存和發展有着密切關係,是經濟、社會發展及穩定的基礎,又是重要的制約因素。當前,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已成爲阻礙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威脅人民羣衆身體健康、制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影響人民真正享受發展成果的重要因素和關鍵問題。社會的發展和進步、國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要求人民羣衆的生活質量得到全面改善和提高,不僅要實現經濟上的富裕,更要實現在良好的環境中生產和生活;不僅要保障人們的衣食住行、醫療、教育,更要保障人們能夠健康生活、長遠發展;不僅要維護公衆在個人物質財富上的合法權利,更要維護他們依法享有生態環境等公共資源的權益。惟其如此,才能真正實現又好又快發展,把我國建設成爲一個政治民主、社會公平的國家。由此可見,對於實現國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環境保護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

2.保護環境,促進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由於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是建立在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和良好的生態環境基礎上,所以國家保護整個生命支撐系統和生態系統的完整性,以及生物的多樣性;解決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的重大生態環境問題;保護自然資源,保持資源的可持續供給能力,避免脆弱的生態系統;發展森林和保護城鄉生態環境;積極參加保護全球環境生態方面的國際合作,努力使我國的環境污染得到控制,重點城市的環境質量有所提高,自然生態惡化的趨勢有所減緩,從而逐步使資源、環境與社會的發展相互協調。全球可持續發展戰略,最爲突出的和亟待解決的問題是,由於二氧化碳排放所引起的溫室效應、由於二氧化硫排放的增加引起的酸雨危害、由於大量使用氟利昂所造成的大氣臭氧層破壞等。在這些方面發達國家肩負着更大的使命。因爲這些國家的消費水平按照人口平均量計算遠遠高於發展中國家,所以造成的環境污染也更嚴重。空氣污染如此,其他方面也類似。另外,發達國家需要採取行動,控制它們向發展中國家出口不再被允許出口的有害物質和不安全技術。作爲國際社會中負責任的一員和世界上人口最多的發展中國家,中國深知自己在全球可持續發展與環境保護中的重要責任。中國在發展中,對自身經濟發展所產生的種種資源、環境、問題的困擾,和對因地球生態環境惡化而引起的各種環境問題已有深刻的認識。中國將以/全球夥伴0的精神參與環境與發展領域的廣泛國際合作,認真履行中國加入的全球環境與發展方面的各項公約,不懈地致力於中國所應承擔的義務。爲此,中國政府將繼續以強烈的歷史責任感,高度的重視自然資源和環境保護工作,以更積極、認真和負責的態度參與保護地球環境及追求全人類可持續發展的各種國際合作。從某種意義上講,任何一個生態系統,包括人類生態系統的協同發展,都由四個要素決定:一是環境,即自然界的光照、空氣、水分、土壤等;二是生產者,即植物,它從大氣中吸取二氧化碳,從土壤中吸取水分和礦物質,經過光合作用使太陽能轉化爲化學能和生物能,從而使無機物變爲有機物;三是消費者,即動物和人,保證種羣、環境以及社會平衡運行;四是分解者,即微生物,它把植物、動物殘骸和排泄物分解爲簡單的物質或元素,重新進入環境。所以,要實現人類生態系統的協同發展,就要求保持人類生態系統網絡中各個生態因子之間的協同與平衡,要求物質和能量及信息的輸出與輸入,既在數量上相對接近,又在質量上促進生態系統的適應和演變進化。只有這樣,纔可以通過協同機制,將社會經濟的發展與人類生態系統的發展保持在持續穩定的狀態中。總之,生態系統的建設和保護是經濟發展的前提和基礎,而生態系統保護和建設好了,不但會爲發展經濟打下堅實的基礎,而且本身也會有直接的經濟效益。經濟要發展,生態系統的恢復和建設必須先行,生態系統的建設和保護既是環境保護的中心環節,也是當前經濟發展的基礎和中心環節。儘快恢復遭到嚴重破壞的森林、草場等自然生態系統,是當前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的首要任務。綠色大開發是以生態系統的建設和保護爲主並與經濟發展相輔相成,不能出現爲追求經濟效益而違背自然規律,盲目營造當地不宜的經濟林的現象。森林建成後的開發也要予以必要的限制。只有將經濟、社會的發展與資源環境相協調,走可持續發展之路,纔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前途所在。

論文關鍵詞:生態環境保護可持續發展綠色開發

論文摘要:發展經濟和保護環境、關係到人類的前途和命運,成爲全球普遍關注、亟待解決的重大問題。只有有效地保護生態環境,發展綠色經濟,進行綠色開發,變掠奪式經濟發展模式爲可持續發展的經濟模式,纔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前途所在。

參考文獻:

[1]謝志強。企業污染控制與綠色經營實務全書(第4卷)[M].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00.

[2]王祥榮。生態與環境:城市可持續發展與生態環境調控新論[M].東南大學出版社,2000.

[3]劉思華。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生態創新[M].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