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論文 > 論文精選

社交與禮儀論文【精品多篇】

社交與禮儀論文【精品多篇】

社交與禮儀論文 篇一

自古以來,社交禮儀都是一個國家和一個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標誌,是衡量社會公衆教養和道德水準的尺度,是人類社會爲維繫正常社會生活而共同遵循的最簡單、最起碼的道德行爲規範。

中華民族素有“禮儀之邦”的美稱,爲人類的文明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如今,中國社會經濟各個領域正逐步與世界接軌,人際交往日益頻繁,人們已經把社交禮儀看作是走向社會的名片,是廣交朋友的法寶,是生活和事業成功的基礎。

隨着高校生源擴招,來自不同社會、家庭和經濟背景的大學生越來越多,他們素質參差不齊。

不同的生活和教育環境使他們對社交禮儀知識的掌握差別巨大,有的自小具有良好的家教並受到相關薰陶;有的成長在父母每天奔波只爲維持一家溫飽的艱苦環境中;有的性格開朗,愛好學習,善於交際,能從不同的人和事中學習到更多社交禮儀;有的沉悶自閉,懶惰散漫,反應遲鈍,對社交禮儀一知半解甚至一無所知。

當代大學生社交禮儀知識相當匱乏,在社交禮儀方面還存在着諸多有待改進的地方,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當代大學生在和教師相處時的社交禮儀現狀

大部分學生見面時能向教師問好,但是見到教師卻擦肩而過或老遠見到就改道而行的學生也不少。

他們怕和教師打交道,實在不能避免時也是畏首畏尾,極不自然,能經常和教師交流的學生屈指可數。

數學生進辦公室不懂敲門,不懂向見到的認識或不認識的教師問好,衝進去只招呼自己要找的教師,而對經過身邊的人視而不見,有些甚至穿着拖鞋、吃着零食、帶着耳機就進了辦公室。

當班主任或輔導員去寢室探訪時,熱情相迎並得體招呼的學生越來越少,有的學生招呼一下然後繼續做自己的,有的乾脆沉浸在電腦遊戲中頭也不擡,很少把教師當成客人接待。

學生給教師打電話不分工作和休息時間,往往只按自己的意願,很多都不會主動彙報自己的班級和姓名。

給教師發短信諮詢問題也經常不署名,教師不知道自己回答的對象是誰,從而不願回答。

二、當代大學生在和學生相處時的社交禮儀現狀

除了擔任學生幹部或從事社團工作的學生外,很多學生的社交圈子僅僅限於本班級甚至本寢室。

學生回到寢室就關閉房門,相互串門也只成了偶爾爲之的行爲,大家相互瞭解少。

很多學生是獨生子女,或是受到家庭過多的寵愛而慣以自我爲中心,在和學生相處時往往個性要強,不顧他人感受或是隨意貶低、打擊、侮辱、中傷他人。

學生之間相處常不守時或是不誠信,約好兩點見面結果兩點半還沒出門,不爲自己遲到而愧疚,反而振振有詞編織各種理由搪塞;開班會或學生例會時,等待人員到齊的時間往往比開會的`時間還長,浪費其他學生的寶貴時間和精力。

明明之前定好的事情,有的學生根本完不成,或是毫無緣由地反悔;有的學生借同學物品不還,損壞後也不賠償。

受當下社會風氣的影響,學生之間請人幫忙也越來越功利化和金錢化,請客、送禮、給好處成了必需的手段,過去只需一句“謝謝”就能解決的事情,現在往往還得有附加物。

部分學生提供幫助不再無償,有的甚至借幫忙來賺錢。

由於社會風氣逐漸開放,大學生情侶越來越多,在多數學生正常交往之外,也有一部分學生越來越不文明。

有的情侶在教室上自習時過於親密,影響其他學生的正常學習;有的情侶在教師上課時也公然摟抱,影響課堂教學秩序。

三、當代大學生在其他校園生活中的社交禮儀現狀

上課時,總有學生遲到或中途隨意進出教室上廁所、接電話,也有學生穿着拖鞋、背心、吊帶,啃着麪包饅頭就進了課堂,他們根本不覺得這些行爲是對教師和其他學生的不尊重。

升旗儀式上總能看到帶着帽子、左顧右盼、竊竊私語或低頭玩手機的學生,不知他們的愛國之心體現在何處。

空空的教室裏總是能看到滿黑板的粉筆字、滿抽屜的垃圾和滿教室亮着的燈,不知擦黑板、丟垃圾和隨手關燈這樣的舉手之勞對學生來說有多難。

網絡對校園乃至整個社會的改變都是巨大的,大學生深受影響,交流由人人對話轉變爲人機對話,阻礙了學生之間溝通;“腦殘體”“火星文”“有木有”等在校園瘋傳,學生不好好寫字,也不好好說話,請假條錯別字連篇,QQ簽名盡是看不懂的符號。

對大學生進行社交禮儀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它是完善自我形象的需要,是提高全民族素質的需要,對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具有深遠的意義。

通過社交禮儀教育,使廣大青年學生明確在社會交際活動和各種場合應遵守的禮儀規範,糾正違背禮儀規範的言談舉止,使現有行爲轉變爲應有行爲,自覺養成講文明、講禮貌的好習慣,樹立良好的社會道德意識。

社交禮儀論文 篇二

禮儀的出現代表着人類文明又向前邁進了一大步。由於現代社會的不斷髮展,人們的素質也得到提升,禮儀文化逐漸得到了人們的重視。因此,高職院校不僅僅要注重學生的文化知識的教授,還要注重學生的素質教育。而禮儀歸根結底就是人們的基本行爲,要從言行舉止入手來培養高尚的道德情操。高職教育的目的是向社會輸出一批批高質量的綜合型、應用型人才,由於高職院校的生源來源廣泛,良莠不齊,因此社交禮儀教育顯得尤爲重要。

一、強化高職院校社交禮儀課程教學的作用

(一)有利於提高高職院校學生的道德水平

禮儀是人類文明發展的標誌,是一種行爲規範,可將其列入道德範疇。禮儀簡而言之就是“恭敬辭讓”,其本質就是尊重別人。也就是說禮儀是現代社會道德觀念的化身,是道德的具體體現。[1]高職院校的學生接受的教育較多,對道德有着自己的認識,但是傳統教育一直弱化了道德教育,尤其是最基本的道德素質教育,使得大多數學生並沒有良好的道德習慣。因此,怎樣使得抽象的道德能夠具體化,使學生真正瞭解到禮儀的內涵,將其付諸於實踐,成爲了當今社交禮儀課程的關鍵所在。

(二)有助於增強高職院校學生的生存交往能力

越來越多的條條框框制約着現代生活,而人們的日常社交就是通過禮儀來進行規範的。開展禮儀教育有助於提升高職院校學生的社交能力。禮儀對個人在社交中的行爲提出了“舉止不出格,談吐不失禮,交往不失態”的基本要求。因此在人際交往中,禮儀不僅能夠提升一個人的外在氣質,也能夠使其表現出良好的道德修養和精神氣質,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能夠獲得他人的尊重、敬佩、友好與善意,從而營造出和諧共處、彼此信任、其樂融融的人際關係。[2]

(三)有助於塑造高職院校學生的良好形象

高職院校除了要關注學生掌握文化知識的程度,也應重視學生的文明程度,將其道德素養和文化素質處於同一水平上。利益作爲外向的表徵,能夠表現一個人的內在的素養、情感,並通過行爲、服飾、語言、姿態、表情等最終具象化爲直觀的禮儀。社交禮儀課程的教學目的就是從以上幾個方面向高職院校學生傳授行爲規範,培養他們的審美意識,促進他們的全方位的健康成長。

二、高職院校社交禮儀課程整體設計的構思與改革措施

(一)講好第一堂課,調整教學內容

禮儀是溝通技巧、行爲規範的一種外在表現,其內涵隨着時代的變化也發生了改變。因此教學要從學生心理出發,深挖其內涵,使其能夠主動地融入到課堂中來。社交禮儀課程的第一課非常重要,良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筆者認爲,第一堂課可以總結概括爲八個字:“慎獨、二勿、三省、四非”。這八字箴言能夠強化學生自律自重的觀念。除了要尊重他人,更要獲得別人的尊重,只有強調尊重的相互性,才能真正與他人和諧相處。這八個字容易記憶,通俗易懂,接受性強。雖表述簡單,卻內涵豐富、意義深遠。

(二)調整課程設置,提高禮儀課程的教學地位

首先,高校應該開設專門的社交禮儀課程。第一,對於文科院的學生應該將其納入公共基礎課。在所有專業學生的範圍內開展社交禮儀教育,使得全校師生都對道德禮儀有着充分的重視;第二,增加社交禮儀公共選修課的人數容量,能夠讓更多的學生選擇這門公共課,使得道德禮儀規範在每個人心中逐漸成爲一種共識和通識;第三,通過校園文化的建設來宣揚社交禮儀的重要性。可以開展禮儀知識講座,觀看禮儀錄像、表演,小品,豐富校園生活的同時,也能夠潛移默化給學生帶來認識上的影響。禮儀的重點不應該放在教育上,而是在滲透上,學生將認知內化爲自身的感悟,這樣才能夠更好地實踐。

(三)增強禮儀教育的實踐

社交禮儀課程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在生活中進行實踐。如何讓理論聯繫實踐是每個教師所要思考的。首先就應從課堂教學着手,提升課堂教學的親和力,調動課堂氛圍,培養實踐能力。以服裝禮儀爲例,關鍵知識點在於服裝的三色原則、搭配原則等,若只是紙上談兵,學生必定沒有興趣,且與實踐脫節,導致所學知識只是空談。爲了加強理論的理解,可以將班級分爲幾個小組,進行服裝搭配,後由老師指出其中的不足,加深學習的印象。

社交禮儀課程有利於提高高職院校學生的道德水平,有助於增強高職院校學生的生存交往能力,有助於塑造高職院校學生的良好形象。因此,我們要講好第一堂課,調整教學內容;調整課程設置,提高禮儀課程的教學地位;增強禮儀教育的實踐。

社交禮儀論文 篇三

摘要:“不學禮,無以立。”中國自古就是禮儀之邦,崇尚禮儀是中華民族美德的體現。

良好的禮儀風範在人際交往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僅可以表達對交往對象的尊重,同時也反映出自身的良好修養。

禮儀不僅僅是一種形式,而且是一個人、一個集體乃至一個國家精神文明的象徵。

對於領導幹部來講,良好的禮儀是領導者智慧與人格魅力的體現,講禮儀,不僅關係到自身形象,而且直接關係到集體、事業,甚至關係到民族和國家的形象。

關鍵字:禮儀,領導者,智慧,人格魅力

領導禮儀關乎國家形象。

現代傳媒的迅速發展,使領導者在公衆場合、國際交往中的一言一行、舉手投足都被媒體追蹤,不同舉止往往會引發人們衆多的揣摸、猜測。

媒體的解讀、公衆的理解,使領導者的禮儀舉止成爲社會密切關注的焦點。

領導人物的禮儀舉止是否得當,關係重大。

前蘇聯領導人赫魯曉夫,作爲一個大國的領袖,在一次國際會議發言時,用皮鞋敲桌子,這一不文明之舉頓時讓世界譁然,也引來媒體和公衆指責。

可見,領導者的行爲舉止對社會、對國家的影響不容忽視。

領導禮儀是職場學習的表率。

禮儀昭示着文明素養水平,特別是在政治場合中,一個有親和力、公信力的領導者,禮儀是必不可少的條件。

領導禮儀的本質是一種社會角色對其所做的要求,也應是其職業精神的一種體現。

“尊重上級是一種天職,尊重同事是一種本分,尊重下級是一種美德,尊重客戶是一種常識,尊重所有人是一種教養”,西方學者這段話告訴我們這樣一個道理:一個懂禮儀的領導者必然懂得尊重所有人。

領導者學禮儀,首先要學會尊重別人,謙和待人。

一個禮儀周全的人,其人格的魅力也必然得以提升。

作爲一名領導幹部,是否懂得和運用禮儀,不僅反映着自身素質,而且一舉一動都代表着單位的形象。

所以,不管在什麼場所下,領導者一定要做到約束自己,尊重他人,樹立良好的形象。

其次,領導者學禮儀,必須提高對生活、對文化全方位的理解,同時要加強自身的道德修養,要懂得自制、自律。

第三,要通過運用文明禮儀性的語言和行爲,通過得體的文明儀容服飾和外表形象,通過在實踐中加強對文明行爲舉止的鍛鍊,不斷提高文明禮儀知識和文明行爲的養成。

唯其如此,領導者的禮儀風範才能成爲公衆和部下的表率。

禮儀,作爲一種傳統美德,具有歷史的傳承性,也具有不竭的生命力。

領導者只有學禮儀、懂禮儀、守禮儀,才能體現領導者的無限智慧與人格魅力。

總之,只要我們領導幹部平時多注意觀察,多注意學習,多注意實踐,多注意講究禮儀修養,就會給大家展示出自己良好的形象,進而樹立機關部門良好的形象。

社交與禮儀論文 篇四

我們一直在強調要加強學習社交禮儀,可是爲什麼要學習社交禮儀呢?

(一)學習社交禮儀有利於提高社會心理承受力。

沒有誰能夠與世隔絕,於是就有了交際。

人在社會化過程中,需要學習的東西很多,而社交禮儀教育是一個人在社會化過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內容。

因爲,禮儀是整個人生旅途中的必修課。

任何一個生活在某一禮儀習俗和規範環境中的人,都自覺或不自覺地受到該禮儀的約束。

自覺地接受社會禮儀約束的人,就被人們認識爲“成熟的人”,符合社會要求的人。

反之,一個人如果不能遵守社會生活中的禮儀要求,他就會被該社會中的人視爲“警世駭俗”的“異端”,就會受到人們的排斥,社會就會以道德和輿論的手段來對他加以約束。

一個具有良好的心理承受力人,在交際活動中遇到各種情況和困難時,都能始終保持沉着穩定的心理狀態,根據所掌握的信息,迅速採取最合理的行爲方式,化險爲夷,爭取主動。

相反,一些缺乏良好的心理承受力的人,在參加重大交際活動前,常會出現驚慌恐懼,心神不定,坐臥不安的狀況,有的在交際活動開始後,甚至會出現心跳加快,四肢顫抖,說話聲調不正常的現象。

學習社交禮儀教育,不僅滿足你走向社會的需要;而且,還可以培養你適應社會生活的能力,提高你的社會心理承受力。

(二)學習社交禮儀可以提高人文素質。

文化素質教育主要是指通過人文學科的教育去塑造和培養你的內在品格和修養,也就是塑造你具有高尚的精神境界和高品位的文化境界。

人文教育有明顯的教化功能。

它作用於人的情感狀態,影響和改變人的價值觀、人生觀、個性等,最終目標是較會你學會與他人相處,學會做文明人。

現在一般認爲人文素質教育滲透在文學、藝術、歷史文化、哲學、倫理學等學科中。

而社交禮儀教育涵蓋了中華民族的文化教育和道德教育。

可見,社交禮儀教育更能直接地教會你如何與人相處,如何做文明人。

因此,《社交禮儀》課應完全可以納入高校人文素質教育的課程之列,作爲你的必修課,在高校中推廣和普及,這有助於你的人文素質教育落到實處。

(三)學習社交禮教與有利於強化文明行爲,提高文明素質,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社交禮儀教育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教育體系中最基礎的內容。

因爲講文明、講禮貌是人們精神文明程度的實際體現。

普及和應用禮儀知識,是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需要。

通過社交禮儀教育,讓你明確言談、舉止、儀表和服飾能反映出一個人的思想修養、文明程度和精神面貌。

然而每個人的文明程度不僅關係到自己的形象,同時也影響到整個社會的精神文明。

通過社交禮儀教育進一步提高你的禮儀修養,培養你應對酬答的實際能力,養成良好的禮儀習慣,具備基本的文明教養,讓文明之花遍地開放。

如果人人講禮儀,我們的社會將充滿和諧與溫馨。

由此可見,社交禮儀的根本目標是要教育、引導全體公民自覺遵循社會主義禮貌道德規範以及相應的社交禮儀形式,提高人們的文明意識,養成人們文明行爲的習慣,促使良好社會風尚形成,使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之間達到高度和諧與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