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論文 > 論文精選

透視5G時代下媒體融合前景

摘要:5G技術爲新媒體的發展帶來了更多的機會,文章認爲不僅可以通過VR/AR、雲採編、大數據等技術促進新媒體形態、生態與業態的發展,還可以憑藉多終端發送技術與超高清視頻回傳技術爲媒體用戶提供全新的體驗。文章分析了新媒體在5G時代下的發展前景,提出新媒體在下一階段利用5G技術的發展建議。

透視5G時代下媒體融合前景

關鍵詞:5G時代;新媒體;發展挑戰;發展機遇

2019年被稱爲5G元年,隨着5G時代的到來,指數級增長的帶寬將爲人們的生活、工作以及娛樂提供更多便利。通過互聯網,受衆可以在新媒體終端上以自己最喜歡的形式,更輕易地獲得自己所想要的信息內容,5G將在一定程度上促進新媒體的又一次飛躍式發展。

一、5G概述及其特點

(一)5G及5G媒體傳播的特點

1.5G的特點:

①超高傳輸速率。5G技術的傳輸速度在理論上最高是10CB/s,而4G技術最高是80MB/s,兩者相比,5G的傳輸速度比4G快將近120倍,一部超高清質量的電影在一秒內就可下載完成。

②超大帶寬。當前5G毫米波的頻段主要是26GHz、28GHz兩個,26GHz是指24.5-27.5 GHz頻段,其提倡者爲歐盟;28GHz是指26.5-29.5 GHz,其提倡者爲日韓美。以28GHz爲例,其頻譜寬帶最大爲1GHz。

③高可靠性與低延時性。3G網絡的時延大概爲100毫秒,4G網絡的時延大概爲20毫秒-30毫秒,而5G網絡的時延最短是1毫秒,這一特性可以被更好地應用到導航、工業製造、智能交通系統等終端中去。

2.5G媒體傳播的特點:

5G技術具有超高傳輸速率、超大帶寬、高可靠性與低延時性等特點,這會在極大程度上加快新媒體內容的下載速度與播放速度,提高受衆的VR/AR終端體驗。同時,5G媒體傳播最直接的特點就是視頻內容可以以實時超高清的方式進行傳播。另外,5G新媒體多是以短視頻進行呈現,小視頻、短視頻和長視頻等多種視頻形式都將成爲輕應用,它們的傳播呈矩陣,並且UGC(非專業拍攝)內容也在逐步升級。

因此,進入5G時代後,決定新媒體市場競爭實力的關鍵因素佔比也將發生改變,就其重要性而言,順序將變爲速度>視角>內容。

(二)5G影響新媒體傳播的關鍵技術

5G關鍵技術主要分爲兩個方面,一方面是無限空中接口技術,另一方面是網絡組網技術。

在不考慮交通繁忙的情況下,一條道路的接口越多,必然越方便車輛對該道路的使用。5G無限空中接口技術主要是在4G LTE基礎上,充分利用先進技術,不斷提高空中接口的容量,減小鏈路開銷,主要有高頻段通信、Massive MIMO以及新型多載波。

單一道路再寬敞,也必然有其極限承載量,組建更大規模的路網結構就成爲必然選擇。5G網絡組網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可靠、越來越智能,延時也越來越低,覆蓋面積越來越大,該技術主要有自組織網路、全雙工通信、內容分發網絡、軟件定義無線網絡、超密集異構組網、D2D通信等等。

二、5G時代下新媒體的發展機遇

在當前時代語境下,隨着網絡的爆炸性持續發展,新媒體的發展空間也越來越大。3G時代,新媒體的發展還處在摸索階段,基本上以圖片和文字的形式出現;到了4G時代,圖片和視頻所佔據的比例逐步增加,在此環境下,越來越多的新聞客戶終端開始產生。到了當下,人們越來越熱衷於將自己所拍攝的圖片與小視頻分享到網絡上,視頻直播、新聞快報等終端也越來越多,新聞的媒體來源、渠道以及受衆全部呈現出碎片化或無端化趨勢,即人人都可以是來源,人人都可以是渠道,人人都可以是受衆。到了5G時代,筆者認爲,新媒體的發展將主要有三個典型應用,分別是自媒體、VR以及物聯網。

(一)自媒體發生變化

在5G時代,自媒體的發展會越來越成熟。隨着網速以及移動終端設備的快速發展,自媒體的製作更加簡單方便,傳播更加快速,播放也更加簡單。傳統媒體受傳播手段的限制,用戶將進一步流失。2018年我國有線電視的用戶總量僅2.23億戶,與2017年相比下降了9.5%。而2018年網絡視頻用戶總量爲6.12億戶,相當於電視用戶的三倍,差距十分明顯。隨着5G時代的發展,自媒體短視頻也逐漸向智能化發展。自媒體短視頻的素材既可以是網民用非專業拍攝設備所拍攝的內容(UGC),也可以是專業記者所拍攝的內容(PGC),這就使得新聞素材越來越豐富,彌補了記者在進行傳統報道時存在的時間侷限性與空間侷限性[1]。如央視CCTV5 APP,其在報道里約奧運會的時候新增加了一個模塊:“里約日記”,PGC將里約奧運會的事情通過生活化的角度全面地展現出來,爲用戶提供更多的一線消息,而UGC成爲補充內容,使得“里約日記”內容更加豐富。

(二)VR將會有更好體驗

在5G時代下,不僅自媒體短視頻以高速率的優勢得到快速發展,其低延時性也在VR上得到充分體現。從2015年開始,VR技術成爲各個展會上的熱點話題,雖然“VR+新聞”這個概念已經爲更多人熟知,但在運用過程中受限於網速等因素,其實際作用並不明顯。直至2015年“NYTVR”技術在《紐約時報》中初露頭角,才讓更多人瞭解到VR技術的應用價值與發展前景[2]。《紐約時報》在發佈該消息以後,我國報業的各大媒體也開始積極探索使用該應用製作新聞。可以說,VR技術爲報業媒體增添了更多亮點,推動各家報紙進一步發掘增長點。但是,現階段VR技術在發展中還存在一個嚴重問題——延時性比較高,而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用戶的體驗。

華爲總裁任正非曾經說過,想要解決VR技術存在的“高延時性”問題,必須要將延時性降低到20毫秒之內,這樣才能緩解用戶的眩暈感,增強體驗感。而5G技術的時延最短是1毫秒,徹底有效地解決了該問題。一份日報想要在5G時代得到持續快速的發展,必須要打造堅實的技術基礎與相關平臺,高效利用VR技術,爲報紙邁入5G時代做好充足準備。另外,日報還要不斷創新技術,結合自身傳統優勢技術,將5G技術與新聞生產充分融合,將自身所具有的信息優勢、專業優勢充分發揮出來,從而徹底完成轉型,促使自己轉變爲新型媒體,繼續佔據5G時代媒體主流位置。

(三)物聯網新媒體將更完善

物聯網主要是針對人與物、物與物的通信。隨着5G技術的發展,物聯網得到更加完善的發展,應用範圍也更廣。通過5G技術,無人機、無人駕駛汽車、智能手機以及智能家居等設備可以同時被接入到同一個高速網絡當中,在真正意義上實現物聯。通過物聯網,所有事物都可以實現信息互聯,將互聯網滲透到每一個領域中去。5G時代下的物聯網將得到進一步的普及,這會在極大程度上促進新媒體新媒介的發展,將全新的表現形式以及內容賦予新媒體。透過物聯網,信息的傳播會從“人與人”拓展到“人與萬物”。在5G時代物聯網快速發展的背景下,以下內容都可能成真:

1.具有信息採集功能的智能傳感器與物聯網相結合,可以實現新聞信息的智能化與自主化採集,再加上人與AI智能的結合,形成智能媒體,實現新聞信息的自動播報[3];

2.互聯網將更加準確且更具個性化的素材提供給新媒體,對信息的採集也更加便捷、快速,對信息的發佈也更加準確、快速,並實現一定程度的瞬時發佈,從而形成良好的“物聯社交”。

3.跨越以人爲對象的媒體受衆,形成各類以“物”爲受衆的媒體形態等。

簡而言之,在5G時代,隨着物聯網的發展,新媒體對信息素材的獲取越來越便捷,並且萬事萬物都會被物聯網所記錄、存儲,最終以多元化的形式呈現出來,並傳播給受衆。

三、對5G視域下新媒體融合展望

5G時代到來後,新聞傳播形勢以及格局都發生了一定改變,爲新媒體的發展提供了更多機會,但與此同時,也帶來了較多的挑戰。基於由信息傳播到真實體驗、現實社交向場景社交、“互聯網 +”到“+ 互聯網”的變化[4],新媒體在5G時代的發展對於“融合”這一字眼將更爲敏感。具體展望如下:

(一) 在5G時代下,改變最明顯的就是媒體的視聽形態,用戶在觀看媒體的過程中,不僅能瞭解到相關信息,同時也能獲得仿真體驗。上文提到,VR是5G時代下新媒體的一個發展機遇,到了今天,不管是國內媒體還是國外媒體,都已經開始在重大新聞報道中嘗試採用VR直播、VR新聞等方式。

(二) 報紙等傳統媒介,如今也在利用其具有較強公信力這一優勢,安排新媒體記者進行權威直播重大會議、關鍵民生議題等等,並充分運用無人機、計算機等技術設備,通過AR、VR等手段,讓傳統報紙受衆先於報紙,通過手機端等等即可獲得新聞現場的感受與體驗,並能很好地獲得權威性保障。再加上5G技術有效解決了速度慢、卡頓等弊端,VR新聞有望成爲新媒體下一步發展的必備媒介。新媒體將一些重大事件、重大題材製作成交互式或者沉浸式的VR新聞,可以成倍增強用戶的閱讀體驗,這也是新媒體順應5G時代,實現快速發展的一大着手點。

(三) 5G時代對於新媒體和受衆來說,是一個信息“雙向雙贏”的時代。可以預料到,在當前閱讀體驗逐漸真實化、用戶選擇的媒介從不斷拓寬再到逐漸融合收窄,新媒體將面臨更多的發展難題,基於用戶體驗和閱讀習慣的“嵌入式”推送方式將成爲又一個大的發展趨勢。有鑑於此,在5G時代下,新媒體最關鍵的還是要保持自身的傳統優勢與特長,不斷探索並融合新型媒介和渠道,實現持續發展。

結語:

綜上所述,進入5G時代以後,基於更爲發達和便利的發佈渠道和手段,新媒體必將獲得更多的發展機遇,但是發展和挑戰永遠是並存的。新媒體需要緊跟高新技術發展步伐,窮盡各種手段不斷提供更多與當下受衆需求相符合的資訊,這也是新媒體欲成爲5G時代“主流媒體”的必經之路。

參考文獻:

[1]呂星.5G已來,新時代新媒體新形態[J].中國記者,2019,544(04):39.

[2]阮穎,王冬.5G時代新的媒體生態淺析[J].新聞前哨,2019(8):11-12.

[3]肖立.淺談5G時代新媒體的發展[J].廣播電視信息,2016(10):30-33.

[4]信險峯.基於5G預期廣電媒體如何打造新媒體[J].傳媒,2019,300(07):58-61.

標籤:5G 透視 前景 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