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自媒體時代——品德課堂教學的新契機

自媒體時代——品德課堂教學的新契機

自媒體時代——品德課堂教學的新契機

摘 要:網絡的普及和智能手機的升級,爲老百姓生活提供了手機自媒體運用的便利,隨拍、隨放、隨傳,讓人人都可以成爲媒體的主人,這種“公民媒體”或“個人媒體”時代我們可稱之爲“自媒體(We Media)時代”,自媒體成爲每個人表達自我的平臺和手段。面對這樣的時代新興事物,我們德育工作者不能只是漠視甚至一味地批判、拒絕,因爲德育工作本身就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我們應當充分利用當前熱門的工具和手段,因勢利導,發揮其在德育工作中的積極作用,讓我們的品德課堂更受孩子們喜歡,讓我們的德育更自然地走入孩子們的心田。

關鍵詞:自媒體;國小品德;課堂教學

網絡的升級和智能手機的普及,爲老百姓生活提供了手機自媒體運用的便利,隨拍、隨放、隨傳,讓人人都可以成爲媒體的主人,“秀”上一把,這種“公民媒體”或“個人媒體”時代我們可稱之爲“自媒體(We Media)時代”。作爲品德教師,在這樣的氛圍中,免不了會思考自媒體時代對於我們品德課堂能產生什麼積極作用?如何抓住“想成爲媒體的主人”這一心態,創設恰當的情境,讓學生也能在課堂中自信地“秀”,“秀”出個性,同時獲得情感的體驗、道德的昇華、習慣的養成?

在這樣的思索之下,筆者通過觀察課堂、思考教材、教學實踐和研討,發現自媒體時代還真能爲我們的品德課堂打開另一扇窗,展示出獨特的風景。尤其是低、中年級的品德課程,從內容設置來看,教材中的課文主要是圍繞兒童的健康成長、家庭生活、學校生活展開的,話題更貼近生活,更能在生活中找到拍攝的“腳本”。自媒體時代爲我們的品德課堂帶來了新的契機。

一、突破時空,拓展話題

家庭、學校生活是低、中年級品德課堂討論最多的話題。但由於學生的年齡和認知發展的限制(根據皮亞傑的認知發展階段理論, 7~11歲的兒童處於“具體運算階段”,在這一階段的兒童思維還直接與具體事物相聯繫,離不開具體經驗,還缺乏概括的能力,抽象推理尚未發展),所以學生在課堂上常常不能較好地回顧和描述以往發生的家庭生活或學校班級事件,通常只能對當時當地發生的事情能較真切地體驗、較清晰地表達。但真實的生活不可能“搬”到課堂上供學生觀摩,怎樣才能突破時空,讓學生在課堂上看到真實的生活情境,並有針對性地進行分享、討論呢?

以蘇教版二年級《品德與生活》上冊12課《我的好習慣》的教學片段爲例,以往的教學環節設計,學生會在教師的組織下交流自己的好習慣。學生或自告奮勇介紹自己的好習慣,或小組裏交流自己的好習慣,再推選代表在全班交流。老師們通常發現這樣的交流會讓課堂形式單調,總是以語言描述爲主要形式;氣氛沉悶,因爲由於年齡原因,有的學生描述得不夠清楚,表達不夠流暢,給聽講者獲取和理解信息帶來一定的困難。有的老師爲了體現好習慣帶來的好處,特邀成績優秀的學生交流自己的學習習慣,不僅窄化了習慣的含義,也將我們的品德課堂儼然變成了“優秀學生表彰會”。此時的品德課堂面對的現實是,每個學生都是有好習慣的,但有的學生一時想不好自己的好習慣,不敢說;有的學生會做卻不善於說,不會說。課堂有時無奈地變成了教師與某幾位同學的一問一答。

在一次教研活動中,一位老師做了一些嘗試。課前,她先從習慣談起,啓發學生意識到每個人做事都是習慣的——習慣就是做一件事通常所用的方式。鼓勵學生說說自己的習慣,這時要開闊學生對於”習慣“的認識,既想到學校裏的,也想到家裏的、社區的;既想到學習的習慣,也要認識到生活中也有各種各樣的習慣。接着,老師要肯定每個人都是有好習慣的,鼓勵學生回家後留心自己的好習慣,可以自己發現,也可以在爸爸媽媽的幫助下發現。同時要求學生“說一說、做一做不如邊做邊說”,將你的好習慣拍成照片或錄一小段視頻,拍攝視頻時最好有相應的自我解說,發到老師的QQ郵箱,由老師收集整理後,在課堂上向全班同學展示。這樣的任務引起了大家濃厚的興趣。學生回家後經過充分的思考,在父母的啓發幫助下,發現了自己平時沒有留意和總結的好習慣。有的學生拍了一張照片,告訴大家每逢出遊他一定會帶上垃圾袋;有個學生拍了一段小視頻,記錄了他每天早上吃早飯時都聽英語課文的好習慣;有個學生拍下了他每週日都積極運動的視頻;有個學生拍下了爸爸媽媽回到家,他主動打招呼並遞上拖鞋接過包的好習慣……每一段照片和視頻展示後,都請“主角”向大家介紹自己拍攝的好習慣,分別從“我的好習慣是什麼?我是怎麼做的?這樣的好習慣帶來了哪些好處?”三個方面進行介紹和分享。學生呈現的好習慣真豐富,涵蓋了生活、學習的方方面面!學生呈現的好習慣更真實,老師之前的啓發與家長的幫助,讓他們找到了各自的閃光點!學生呈現的好習慣真精彩,每一個孩子有每一個孩子的特點,每一個孩子都那麼生動活潑自信!

二、帶入情感,真實體驗

對於中、低年段的孩子而言,完整流暢地表達發生過的事情是有一些困難的,異時異地再次體驗產生過的情感就更難了。然而正確的道德認識和道德判斷能力的形成,是以道德情感的體驗爲基礎的,沒有真實情感的體悟,這樣的道德教育將成爲說教。如何運用自媒體激發起學生的真實而深刻的道德情感呢?筆者的團隊以蘇教版三年級下冊第7課《我的勞動感受》一課爲例做了一些嘗試。

課堂上,教師通常會啓發學生說一說在學校和家庭中勞動的經歷和感受。但由於勞動的過程不大可能在課堂上真實地發生,學生對於勞動的經歷可以說出一些,例如是怎樣值日掃地的,怎樣在家整理房間的,但敘述的過程要麼空洞,讓聽者無味;要麼繁瑣,冗長而不得要領。這樣的教學環節設計往往課堂氣氛沉悶,過程說不清楚,最重要的“勞動感受”也只能泛泛而談,因爲當時當地的感受——或辛苦、或高興、或沮喪、或激動,對於三年級孩子而言,大都已經忘記或淡化了。在教學中,爲了在課堂上能夠喚起學生勞動時或勞動後的真實感受,教師週末佈置學生回家做一件家務勞動,並讓家長幫忙用手機拍下勞動時的過程,時間控制在3分鐘以內,通過QQ傳給老師。教師收到視頻後,提前觀看梳理了一遍,挑選出家務勞動中不同的幾項勞動。以下是課堂教學片段的實錄:

老師引入話題:“大家作爲一名三年級的同學,在家裏都或多或少地參與了一些家務勞動,有的相對簡單,比如更換垃圾袋、爲植物澆水,有的稍微複雜一些,比如整理自己的房間、洗一些小衣物,還有的同學甚至會燒幾個菜呢。這個週末,同學們都在家參加了家務勞動,現在我們來看一看幾位同學的表現。”(有一名同學錄制的視頻是喂小弟弟吃飯,這位小姐姐很有耐心也很有辦法,不停地哄着弟弟:“啊,寶寶張大嘴巴。”“小火車要開進小山洞啦。”“再吃一口,長肉肉。”……不知不覺中,一小碗米糊就喂完了。視頻中真情流露,充滿童趣,同學們被她逗引弟弟的話語引笑,也被弟弟吃得滿嘴的“鬍子”引笑。)

笑過之後,老師及時採訪同學:“你們爲什麼笑呢?”

同學回答:“別看她平時在學校蹦蹦跳跳嘻嘻哈哈,喂起她弟弟來還真有一套。”

老師追問:“你說的‘一套’是哪一套?”

同學回答:“她知道跟小弟弟說說話,引他張嘴,還會跟弟弟玩小火車的遊戲。而且我看到弟弟嘴上吃髒了,她還會用勺子把嘴邊的食物刮到嘴巴里去。”

老師又採訪她:“我們看你很會喂弟弟,你是怎麼會這些方法的?“

小女孩回答:“我是平時看媽媽這樣喂的,我也學會了。”

“哦,原來留心看大人是怎麼勞動的,我們也能學會勞動的本領。”老師適時小結。

師:“這是你第一次喂弟弟嗎?弟弟被你喂得很好啊。”

生:“不是的,我在家經常喂弟弟,我第一次喂的時候碗給弟弟扒翻了。”小女孩有些不好意思。

師:“哦,難怪你剛纔總是像在跟弟弟打太極一樣,手不停地讓着弟弟,喂多了就有經驗了是嗎?”

“是的。現在他可夠不到我手裏的碗了。”小女孩很得意地說。

師:“看來,多練習多幹幹,我們就能發現勞動中可能出現的麻煩和困難,就有了勞動的經驗,能做得更好。那你喂弟弟累嗎?”

生:“不累,看弟弟全吃完了我很高興!”

師:“看來,你很愛你的弟弟是嗎?”

生:“是的,他很可愛。”

師:“勞動雖然是辛苦的,但通過勞動我們也感受到,這不僅是付出,也是我們愛的表達,就像爸爸媽媽對我們一樣,對嗎?”

“是的。對!”同學們都露出了若有所思的表情。

另一個男孩爲家人做了一份西紅柿炒雞蛋。視頻中,男孩一邊講解步驟一邊炒菜:“我先炒雞蛋……我現在要把西紅柿放進鍋裏了。要放一些糖,不然會太酸……”結束後,老師先採訪觀看的同學:“你們看到了什麼?”

生1:“我看到他往鍋裏倒菜的時候手縮了一下。”

老師問:“唉,這是爲什麼呢?我們來問問他。”

生:“因爲往熱油鍋裏倒菜,一不小心油就會濺出來,濺到手上很燙很疼。”

師:“你被熱油濺到過嗎?”

生:“嗯,濺過,還起了個紅點。”

師:“所以就學‘精’了,下菜時知道快速地縮回手來。看來,勞動的經驗教會我們不要犯同樣的錯誤。”“你做的西紅柿炒雞蛋味道怎麼樣?媽媽怎麼評價?”

生:“現在還可以了,第一次做的時候非常難吃,可是媽媽還是說好吃。”

師:“媽媽爲什麼這樣說呢?”

生:“媽媽是想鼓勵我,而且媽媽看到我願意做事,非常高興。”

師:“通過炒這道西紅柿雞蛋,你有什麼感受和體會?”

生:“我知道了做一道簡簡單單的菜也是不容易的,何況媽媽每天還要做好幾道菜,有的還是肉,很複雜。可是媽媽還是不厭其煩地這樣天天做,我做得不好還鼓勵我。我很感謝媽媽,以後我還要學更多的菜做給媽媽吃。”孩子的眼中閃爍着激動的光芒。

師:“看來,勞動不僅讓你學會了一項本領,還教會了你感恩。”

三、關注身邊,案例鮮活

在品德課堂上,教師通常採用的方式是典型案例法,即以一個典型的做法或想法爲話題,組織學生充分討論,得出關於道德的正確結論或做出正確的行動選擇。這個話題的主角通常是小兔、小貓(童話故事),或者是小紅、小剛(榜樣人物法)。這個話題的主角能不能是我們身邊的同學、老師?當然可以!尤其是正面的話題和形象,更應當多以身邊的同學、老師爲例,讓學生觀察身邊的道德事件,感受身邊的道德力量,學習身邊的道德榜樣。例如在教學蘇教版三年級《品德與社會》上冊第2課《同學之間》一課時,有心的老師會提前至少一週蒐集拍攝同學之間感人的瞬間:課間有同學不開心,好朋友會有一旁陪伴他和他說話;有的同學作業遇到了困難,熱心的同學會幫助他,細心講解給他聽;有的同學身體不舒服,好心的同學會陪着他或扶着他到校醫室就診……老師平時的抓拍留下了真實而感人的一刻,當上到這一課“美好回憶”環節時,再把這些照片展現出來,採訪照片中的幫助者和被助者,相信都能有真情的流露。也讓學生感受到美好的、道德的生活就在自己的身邊,從而產生認同和嚮往的道德情感。

對於在品德課堂中運用自媒體手段的教學嘗試,參與的老師們有時還存在一些疑惑,供我們討論、啓發我們思考的同時,也在幫助我們明晰這一教學方法的“備註點”。

疑惑1  學生的表達能力是否會減弱?

有的教師表示疑惑,如果原本的課堂上學生描述被小視頻、照片代替了,那麼學生本應當在課堂上得到鍛鍊的語言表達能力,是不是就會因缺少鍛鍊而逐步弱化?其實,學生的表達能力是否能得到鍛鍊,關鍵在於操作的過程。錄製的過程,要鼓勵學生邊演示邊解說,條理清晰地將意思表達清楚。學生在家拍攝錄製的過程中,是有時間重新來過的,也有利於他們將最滿意的自己展示出來,學生非常感興趣,也更樂於表達。

疑惑2  課堂上是否有時間將所有學生拍攝的內容展示出來?

課堂上顯然沒有時間也沒有必要展示出所有的拍攝內容。教師在接收到學生髮送的照片或錄像後,一定要提前瀏覽,梳理準備。由於教學時間有限,必然要進行取捨,取捨的標準一是圍繞教學的主題,二是時長恰當,三是儘量從不同的角度挑選,如習慣方面,不要集中在學習習慣,應當還要引導學生感受到生活習慣的重要性;勞動能力的展示,不要集中在做菜或打掃衛生,照顧弟妹、幫助擇菜、收疊衣物也都是勞動的內容。沒有機會在課堂上展示的學生免不了失落,教師可以恰當地圍繞愛勞動、好習慣等主題開展相應的班隊活動,在更廣闊的德育天地中,再創設機會讓其他的學生展示、交流、分享。

疑惑3  照片、視頻是否代替了學生的交流和體驗?

自媒體時代便捷的照片和視頻爲我們的課堂提供了更豐富的交流話題與素材,拓展了課堂的時間和空間,學生的參與度更高。但教師要避免在課堂上簡單地播放視頻和照片,將品德課堂變成了看一看、笑一笑的“劇場”。教師應當始終明確,生動、豐富的素材其作用是喚起學生對生活的記憶和情感體驗,目的是爲了更真切地體驗,更充分地交流分享。所以,展示完照片和視頻之後的採訪、交流纔是真正的高潮和目的所在。

時代的車輪向前飛奔不可阻擋,科技的發展讓自媒體成爲每個人表達自我的平臺和手段。面對這樣的時代新興事物,我們德育工作者不能只是漠視甚至一味地批判、拒絕,因爲德育工作本身就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我們要充分利用當前熱門的工具和手段,因勢利導,發揮其在德育工作中的積極作用,讓我們的品德課堂更受孩子們喜歡,讓我們的德育更自然地走入孩子們的心田。

參考文獻


 [1 ]  餘佩琴.用視頻資源演繹精彩思想品德課堂[J ] .中國小德育,2016(5).

[2 ]  陳吉君.自媒體時代城市薄弱中學的德育困境及對策思考[J ] .中國小德育,2016(10).

(作者單位:南京市建鄴區教師發展中心

江蘇南京 21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