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新媒體視覺文化時代國中美術教育論文(共2篇)

第1篇:

新媒體視覺文化時代國中美術教育論文(共2篇)

新媒體視覺文化時代國中美術教育論文

無論在學習或是工作中,許多人都寫過論文吧,論文是一種綜合性的文體,通過論文可直接看出一個人的綜合能力和專業基礎。怎麼寫論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新媒體視覺文化時代國中美術教育論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摘要:

新媒體技術的出現,使得人類進入了一個全新的視覺文化時代。新媒體時代的視覺文化具有大衆化、後現代性等特點,在視覺文化衝擊下,視覺媒體成爲人類接受知識的主要方式。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國中美術教學理念和模式都發生了顯著的變化。文章以國中美術教學爲主題,簡述了新媒體視覺文化給國中美術教學帶來的影響,並就新媒體視覺文化時代的國中美術教學策略展開了分析,以期能對國中美術教學有所幫助。

關鍵詞:

新媒體;視覺文化;國中;美術教育

隨着社會發展,我們的生活環境越來越視覺化、圖像化,視覺文化的發展,也改變了人們尤其是青年羣體的生活方式和思維習慣。將多媒體視覺表達方式應用到教育教學中去,可以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對教學的束縛。因此,許多教育工作者都就視覺元素、視覺文化在教學領域的應用給予了高度關注。那麼,從國中美術教學視角來看,視覺文化有何意義呢?筆者在此做出了回答。

一、新媒體視覺文化給國中美術教學帶來的影響

顧名思義,視覺文化指以圖文聲像等視覺符號爲視覺基礎的文化藝術形式。傳統的視覺文化以語言文字和印刷媒介爲支撐,新媒體時代的視覺文化比傳統的視覺文化更加直觀、生動。新媒體時代的視覺文化融合了更多的視覺元素,並且,許多文字化的東西都被轉化爲圖像,這也給傳統的語言文化傳播帶來了嚴峻的挑戰。如今,視覺傳播已經成爲人類最重要的信息傳播形式,從小在多媒體視覺文化影響下長大的青少年,在思想和審美方面也深受視覺文化影響。如與文字相比,國中生更樂於接受多媒體視覺文化。在多媒體時代,多媒體也被廣泛應用到教學中來,依託於校園網建設和多媒體教學,許多視覺元素也走進課堂。國中美術是美育的重要途徑,培養學生的視覺感知能力和審美素養是國中美術教學的重要任務。不過,受應試教育模式影響,傳統的國中美術教學不僅教學內容單一,而且,教學模式單一,美術教學以美術欣賞、學畫和知識灌輸爲主,學生視覺感受和審美情感根本不受關注,美術教學效果也受到影響。將多媒體教學用到國中美術教學中,藉助豐富多樣的視覺元素使美術知識直觀化、立體化,可以增強美術教學的`趣味性和針對性,還可以給學生的視聽覺器官帶來多重刺激,滿足他們的心理需求,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所以,在新媒體時代,許多教師都積極提倡將視覺元素用到美術教學中去,以解決美術課堂教學存在的許多問題。

二、新媒體視覺文化時代的國中美術教學策略

(一)根據教學要求,拓展美術教學資源

美術是培養學生的藝術修養的重要渠道,在素質教育推動下,國中美術教學也逐漸由單一的課本教學向興趣教學轉變,但是,在重理論輕實踐的傳統教學模式影響下,學生的學習興趣始終不高。新課改提倡通過教材權力地方化和教學內容改革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響應新課改要求,國中美術教師在教學中,要立足於現有教材,拓展和豐富教學內容,以開闊學生視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多媒體時代,教師還要根據學生的興趣特點和心理需求,將一些視覺元素廣泛應用到課堂教學中來,以視覺元素、視覺文化爲媒介,使美術課堂教學與時代發展接軌,進而培養學生的視覺感知和藝術審美能力。如在國中美術(湘版)八年級上冊《筆墨千秋》課堂教學中,本堂課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見識中國畫的特點,瞭解中國畫的表現意境,學會運用國畫基本知識分析畫作。在國中生的審美素養和知識接受能力相對較低的情況下,要想實現這個教學目標,教師必須要藉助多媒體教學來展示中國畫獨特的表現形式,講述中國畫的特點,讓學生熟悉、瞭解中國畫。因此,在教學前,教師要認真製作多媒體課件,在多媒體課件中詳細介紹線描、工筆、寫意等中國畫知識,並介紹一些名家畫作,講述中國畫的表現特點和意境。如此這般,將教學內容與視覺元素巧妙結合起來,纔能有效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實現預期教學目標。

(二)創新教學形式,將計算機融入課堂教學

計算機是視覺文化的主要傳播媒介,計算機也是學校教育常用的一種教學手法。計算機教學具有圖文並茂、影像生動等特點,將計算機教學與美術教學融合起來,形成具有視覺文化特色的教學內容,是提高美術課堂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也是當前美術教學努力的新方向。因此,在國中美術教學中,廣大教師要與時俱進,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靈活利用計算機來教學,使更多的視覺元素進入到課堂中來。如在國中美術八年級下冊《詩情畫意》課堂教學中,爲了讓學生充分了解中國古典園林借景的方法、造園藝術的意境,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前,就利用計算機展示北京恭王府、蘇州園林或者上海豫園的圖片,然後以漏窗造型爲引子,引出古典園林空間佈局、園景造型這個話題,講述與古典園林有關的景物對應、襯托等藝術手法。然後,在課堂教學中,再借助圖片講解園林在景物構造上對遠借、仰借和俯借等視角的運用,使學生藉助圖片發現古典園林的詩情畫意和魅力,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

(三)利用視覺文化進行課堂拓展和延伸

在多媒體時代,美術教學的開放性也進一步增強。以多媒體爲抓手,拓展美術教學資源,創新美術教學形式,開展美術教學實踐,是多媒體技術的價值和優勢所在。學生是美術教學的主體,以人爲本是新課改的核心理念。以人爲本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尊重學生的視覺文化習慣,一方面運用多媒體開展課堂教學,另一方面要致力於營造與新媒體視覺文化發展相一致的校園文化氛圍,開展美術教學實踐,使學生在課外實踐中不斷提高視覺感知和表達能力。如在《精美的書籤》課堂教學結束後,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一些課外活動,以通過課堂拓展和延伸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如讓學生參考多媒體視頻,利用硬紙、膠水、彩筆等設計、製作一個精美的書籤。讓學生將自己的設計成果、製作成果帶到學校,由教師和學生一起點評,評出最佳設計獎、最具創意獎等,並讓學生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審美素養。

三、結語

綜上所述,新媒體視覺文化已經成爲一種主流文化。在新媒體影響下,國中美術教學也要與時俱進,藉助多媒體技術和視覺元素構建全新的課堂教學模式,營造富有情趣的教學氛圍,以改善美術教學面貌,提升學生對美術的認識和了解,進而發揮和強化美術教學的育人功能,實現美術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姜兆元.視覺文化時代背景下美術教育的新選擇[N].天津美術學院學報,2015(04).

[2]胡庚申,唐串.芻議視覺文化背景下美術教育觀念的轉變[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3(05).

第2篇:新媒體視覺文化時代國中美術教育論文

猜這篇新媒體視覺文化時代國中美術教育論文範文對你應該有所幫助。

對新媒體時代高校美術教育的認識

(廣東工商職業學院

)

摘要:隨着計算機科技的飛速發展,人類已經迎來了了新媒體時代。新媒體時代的到來,是媒體形態的一次變革。它使更多的新媒體技術走進了人類的生活。另外,新媒體時代爲我國的教育行業也帶來了一次顛覆性的挑戰。目前,國內大多數高校都面臨着在教育活動中融入新媒體的重任。且從現狀來看,傳統的教學在觀念、模式、課程設計等多方面都存在的弊端,過於落後和單一。本文以高校美術教育爲例,探究新時代背景下,高等院校應該在教學方面進行哪些方面的改革。中

關鍵字:新媒體;高校教育;美術;教學觀念

引言:既然新媒體時代下,高校美術教學會出現觀念、模式等方面的變化。那究竟什麼是新媒體呢,傳統的教學觀念與現代教育觀念間的差距又是什麼呢。本文從三方面進行敘述:第一方面,通過對新媒體的認識,探究新媒體下教育的改革趨勢;第二方面,通過分析高校美術教學的現狀,分析其存在的弊端;第三方面,探究新媒體時代下高校美術教育的變革的內容可以包括哪些。

一、新媒體概述

(一)新媒體概念

“新媒體”從字面上解釋,就是一種新的媒體形態,只不過其支撐體系是較爲先進、全新的技術。新媒體被稱爲當今社會的“第五大媒體”,主要是其相對於報刊、圖書、廣播及電視這四大傳統媒體而言具有更多的優勢。例如,新媒體下,受衆羣體接收到的信息更具個性化,信息獲取的方式也不再單一。另外,傳統的媒體方式難以實現傳播者與接受者間的實時交流,信息傳播往往會延遲。新媒體下,因爲其帶來的媒體形態更多,且這些媒體形態都是在先進技術的支持下。因此,受衆羣體的每個成員都能根據所共同關注的內容進行隨時隨地的密切交流。新媒體似乎更適應現代生活,這樣看來,在某種程度上,其已經可以完全超越傳統媒體。新媒體的出現無疑是對信息傳播方式進行了全新的改變。在此基礎上,我們又要認識另一個概念了,即新媒體藝術。所謂新媒體藝術,簡單來說,就是利用新媒體所帶來的技術,對當下的藝術提供發展平臺。新媒體藝術是一門公認的全新學科,其對高校的美術、設計等課程的開展具有指導意義。本文也就是在理解新媒體的前提下,探究新媒體時代下,高校美術教育的改革。

(二)新媒體時代與傳統觀念在教育方面的不同

我們知道傳統與現代的主要區別就是一些先進的技術在不斷的的成熟。故傳統觀念下,教育工作不管是在教學模式還是教學資源、教學工具上,都普遍呈現出落後、單一。因技術而導致的教學觀念上的落後也是傳統教育所呈現的的最大弊端。我們知道新媒體時代的到來,使得我們的世界走向多元化。新媒體時代還可以是“數碼時代”、“網絡時代”的綜合體現,而任何藝術學科的發展都離不開現代科學技術。因此,在新媒體時代到來後,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逐漸被淘汰。新媒體時代下,教學工具呈現多樣化,數字化的拍攝工具逐漸成熟。除此之外,記錄媒體的產生、多平臺的傳播途徑、多重化的創作方法都對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具有重大意義。雖然我們提到技術上的差距是傳統教育與新媒體時代下教育的主要區別,但從總體上看,還包括觀念意識上的差距。傳統的教育觀念使得傳統教育模式上難以呈現出全新的格局。 在傳統的教育觀念中,教學模式是固定的,實踐是必須建立在理論上的。經過長期的教學實踐發現,傳統的教學觀念是淺顯,其無法準確的把握教育活動的發展方向。另外,傳統的教育觀念沒有清晰的把握藝術發展的歷史脈絡,且對於美學在觀念認識上過於膚淺。

因此,站在傳統的教育觀念下,教育者的人文意識嚴重缺失,對藝術認識的淺薄。

二、當下高校美術教育現狀

爲了提高高校美術教育的教學質量,分析了傳統教學觀念的弊端後,還需要對當下高校美術教育現狀進行深刻分析。只有在瞭解教學現狀後,才能結合新媒體優勢進行科學的教育改革。以我國高校爲例,我國主要的綜合性高校在美術專業方面的劃分有若干的分支,但主要包括三類。即美術學專業、繪畫專業,以及藝術設計專業。美術專業的主要教學目標是在專業基礎課教學的基礎上,培育學生美術學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美術專業的設立主要爲社會提供具備美術創作、教學、研究等方面能力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繪畫專業在教學設計上也是以專業基礎課教學爲基礎。其教學目標是使該專業的學生在掌握理論知識的同時具備基礎繪畫能力,在繪畫審美和創新素質方面有一定造詣。高校開設繪畫專業主要向社會輸送具有運用繪畫材料和語言表達藝術觀念能力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藝術設計專業是在通識教育和專業基礎課教學的基礎上,按照視覺傳達設計、平面設計、環境藝術設計、工業產品造型設計、動畫設計、服裝設計與營銷等方向,培養具備藝術設計與創作、教學和研究等方向的知識和能力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從這三個主要專業來看,我國高校在培育美術人才方面,目標還是比較明確的。

總體來說,就是要在保證深厚理論基礎的前提下,以向社會輸送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爲目標。這裏的“應用型高級人才”指的是具有紮實的學科理論基礎,能夠在實際工作中對理論知識予以運用的人。另外,應用型高級人才還需要了解學科的發展方向,清晰的認識到學科的重要性,然而課程設置的目標與現實的差距就存在於此。從目前來看,儘管我國高校每年畢業的美術專業學生數非常大,但真正能稱得上反應用型高級人才的卻寥寥無幾。也許從整體上講,應用型高級人才的培育需要學生自身具備一定的學習能力,能自主適應社會的要求。但另一方面,高校美術教育在教學模式、觀念等方面存在的問題也不容忽視。就目前來看,我國高校美術教育的現狀就非常不容樂觀。例如,隨着社會對於應用型高級人才的需求量上升,高校在美術招生方面,只注重量,沒有考慮質。還比如高校在專業課程設計上考慮不充分,對於高校美術專業的培養目標的理解只是停留在文字層面上的,導致教學質量差,效果不明顯。下面就讓我們具體分析下目前高校美術教育存在的主要不良現象。

(一)學生專業素質低

如果要從學生自身來看,學生專業素質總體偏低是最主要的原因。我們知道,我國大學聯考制度對於藝考生在文化課分數上要求比較低。這就導致一些對美術並無多大興趣的學生爲了跨進高校校園,選擇了藝考途徑。這類學生雖然報考的是美術專業,但由於缺乏學習動力,故在專業學習中無法進步,看不到明顯的而效果。另外,高校的擴招,導致綜合類高校美術專業學生的美術素養普遍偏低,甚至有很大一部分學生連美術基本能力都不具備。在美術教育中,紮實的基礎功比先天具有的天賦還重要。因此,很多學生始終不具備良好的審美能力,各種綜合起來就會導致學生無法學到專業知識。

(二)課程設計存在缺陷

任何學科的教學活動都是從基礎理論課程開始的,高校美術教應該也不例外。然而就我國大多數高校的美術教育來看,並沒有將美術基礎教學放在首位。據調查,很多美術學院的基礎課程只設置了短短几節,且教學內容不完整。這樣發展下去,學生根本不可能有紮實的基礎功,基礎不打好,隨後的專業學習都是空話。除了基礎課程相對較少之外,高校所設置的選修課普遍缺少多樣性與實用性,並不符合社會需要和時代要求。在教學過程中,學生獲取知識的方式單一,多依附教材與教師。這樣的課程設計,勢必會使學生的專業課與創作脫節,其審美能力、綜合素質難以提高。

三、新媒體時代下的高校美術教育如何發展

新媒體時代,高校美術教育的改革已成必然。但如何進行教改,教改應該從幾方面入手卻是個棘手的問題。從以上的分析來看,具體可以從增加基礎課程、完善教學內容、開拓創作實踐課等方面入手。另外,我國高校有專科、本科之分,高校應根據實際擁有的教學資源、師資力量等綜合性考慮自己的教育目標。另外,由高校擴招等帶來的問題,我們應該通過大力增加基礎課程的教學力度,使得學生的基礎能力能普遍提高。高校還要針對性的進行課程設計,對於低年級本科生,需要加大基礎課程的課時量,使學生具備在繪畫、設計或是新媒體等方面具備紮實的美術基本功。最後,新媒體下的課改要體現新科技的優勢,要充分利用多媒體、網絡等工具,使其更好的服務於美術教學。

(一)臨摹課改革

臨摹課的開展使爲了提高學生的模仿能力,在臨摹過程中,慢慢體會怎樣在模仿中創新。雖然現在國內的大多數高校設置了臨摹課,但教學內容卻出現了問題。很多高校都只是讓學生一味地模仿而不去創新,這就違背了臨摹課的設置目標了。因此,在臨摹課的教學中,教師應該將教學重心放在如何激發學生進行自主創新。具體來看,教師應該讓學生理解臨摹畫作的創新之處,使學生能夠真正領悟臨摹的意義。

(二)增加基礎理論課

雖然我們都在提倡要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但這並不代表理論課、基礎課就不重要,相反,在教學初期,應該尤爲注意基礎、理論課的教學。美術基礎。理論課的教學目的是讓學生對美有一個初步的認識,也是培養學生審美能力、思辨能力的關鍵。現在的高校學生對於基礎。理論課的理解過於片面,認爲只是按部就班的學習。其實不然,理論課的教學過程中,高校要爲學生提供良好的好的藝術環境、研究氛圍。在基礎、理論課的教學中,教師要能起到帶頭作用。另外,學生要自主組成研究小組,進行團隊研究,通過交流想法等方式提高創新能力 。

(三)增加“看與想”的課程

新媒體時代下,學生獲取知識的途徑不再單一,可以從網絡、視頻、多媒體等途徑進行信息的收集。故還可以利用新媒體技術,設置“看與想”的課程。具體是通過讓學生欣賞到更多的傑作,然後通過自主總結來收穫知識。“看”可以通過在網上進行搜索,可以是去美術展、藝術館,也可以是電視等多媒體工具。不過“看”不是目的,最終的目的是讓學生在欣賞到優秀作品的同時,能夠從中得到啓發。因此,高校要鼓勵學生多寫鑑賞心得,將自己的所見、所想、所領悟表達出來。另外,教師鼓勵學生勇敢的提出自己的想法,鼓勵學生間相互交流。增加“看”、“想”課程還可以避免教學內容過於單一的弊端,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某種程度上來說,“看與想”的課程也相當於創新,這就使得高校美術教育中的專業課與創作脫節不至於脫節。最後,高校還可以通過新媒體擴展“看”的內容,將其擴大到遊戲、動漫形象設計等上。

(四)豐富教學內容

傳統的教學活動中,由於衆多原因,其教學內容比較單調,且針對性不強,沒有強調培養學生的某方面能力。而在新媒體時代、傳統教學在實踐中早已呈現出弊端。爲了提高教學內容的豐富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高校需要在適應社會需求的前提下進行規劃。傳統美術教學課程體系包括技術方面的課程、藝術方面的課程以及繪畫,具體包括藝術概論、繪畫等。但現在看來,這些教學內容是遠遠不夠的。在課程設置方面,高校可以從兩方面考慮,即理論、實踐。理論方面,可以增加理論知識的知識面,可以涉及藝術人文素養和觀念意識。在實踐方面,可以多開展素拓活動,增加學生課後的美術創作量。豐富教學內容不需要拋棄傳統教學的模式,可以圍繞傳統教學內容,設立全新的課程體系。還可以在舊教育課程體系上進行推陳出新,充分利用各類相關學科的優勢。只有這樣,才能綜合、系統的提高教學質量。

(五)教師知識的更新與完善

新媒體時代,技術帶來的變革雖然重要,但也不能忽視教育者本身對於教學質量的影響。在某種程度上,藝術教育工作者的觀念會直接關係到學生觀念的形成。從教學實踐來看,教育工作者所帶來的影響一直都被忽視了。正因爲如此,纔會導致高校美術教育的發展和新時代脫節、滯後。 目前,在很多高校都存在一些思想觀念落後的老師,他們難以隨着時代的變遷改變自己的教學方式。例如,高校美術教師本身的知識面沒有隨着時代更新,所設置的課程不合理,內容片面。 另外,許多學者雖然是權威教師,但其沒有適應新媒體的發展,教學內容一成不變。這就導致美術理論與新媒體時代理論脫節與停滯不前。還有一些高校過高估計所擁有的師資,過度擴招,使得教學負擔過重,教學質量不斷下降。從上述這些可以看出,新媒體時代,教育工作者知識的更新與完善也具有深遠意義。作爲教育工作者,更應站在時代的前沿,努力的做個開拓者,隨時更新自己的知識庫,爲祖國下一代的建設盡最大的努力。

四、結論

新媒體時代下,高校美術教育的正確變革是實現爲社會輸送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目標的關鍵。相信在不久的將來,美術專業人才會源源不斷的從高校校園涌入社會。 參考文獻:

[1]龔東慶.高校美術教育中人文精神的缺失及其對策研究[J].教育與職業.2006年24期

[2]王德軍.高校美術教師專業化現狀及對策[D].東北師範大學.2011年

[3] 蔣君蘭.影響普通高校美術教師創新能力的因素分析[D].湖南師範大學.2008年

[4] 張錦莉.高校美術教育與中學美術教育如何接軌[J].藝術教育.2005年03期

[5]楊曉坤.淺談高校美術教育中創造思維能力的培養[J].美與時代.2007年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