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論文 > 論文精選

民間藝術論文多篇

民間藝術論文多篇

民間藝術論文 篇1

一、民間藝術的現狀

(一)民間藝術生存空間急劇萎縮

在科學技術並未如此先進的時代,人們生活的節奏屬於一種緩慢悠閒的狀態,那個時候人們的娛樂方式大多來自於民間藝術,空閒時候聚衆去看劇團演出是很正常很普遍的事情。民間也有大量的以演出來傳播文化的民間劇團,但是現今社會生活節奏的轉變,使劇團的生存面臨強大的壓力,幾乎很少的現代人願意浪費工作後難得的閒暇去看劇團演出,劇團失去了觀衆,甚至連生計的維持都變得尤其困難,更別提其他的了,所以有很多的演員都不願意繼續演出下去,各種民族文化的傳承成爲難題,甚至有的已經瀕臨滅絕。

(二)很多傳統技能和民間藝術瀕臨失傳

很多的民間藝術都是一個家族代代相傳的結果,凝聚了大多數人的智慧結晶,具有極高的文化研究必要性。但是現實生活中比如吳村魚燈等民間藝術的繼承人已經年過古稀,世代相傳的技藝找不到適當的繼承人,即將瀕臨滅絕。與此同時,社會上的民間藝術行業也都萎靡不振停滯不前。

(三)建設和開發新城市,破壞了民間藝術資源

長久流傳下來的民間文化除了戲劇等非物質性遺產之外,還有類似於皮影戲,雕塑之類的有形物質性遺產。但是,由於整個社會對這類文化的不重視,在城市的開發建設中不可避免的對一些類似於根雕,石雕等的破壞,另外,不得不說的是,還有部分被利益衝昏頭腦的商人利用民間藝術來謀取錢財,破壞了民間藝術的價值。

(四)缺乏對民間藝術文化的保護、管理

就目前而言,整個社會對於民間藝術的重視程度不夠,沒有樹立起保護民間藝術、保護文化財產的意識,同時,民間藝術的管理部門也受到經費等客觀原因的限制,不能及時有效的對民間藝術實施保護措施,也不能利用現如今社會的現今手段來維護民間藝術,因此,這些部門只能對民間藝術的逐漸消亡束手無策。另一方面,對民間藝術的開發上也存在着各種或主觀或客觀的原因,導致民間藝術的後續進步成爲難題。藝術來源於生活,並高於生活。歷經時間的洗禮最終形成的民間藝術,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每一種民間藝術都有其獨特的歷史文化特徵,可以說時代的精華在民間藝術的靈魂中都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這也是爲什麼一個優秀的時代會孕育出優秀的作品,同時優秀的作品必有一個優秀的時代作爲背景的原因。但是,縱觀現實,民間文化沒落消亡的現狀觸目驚心,所以,當前最主要的任務就是號召全社會都形成民間藝術的意識,同時建立起民間藝術會消亡的危機感。

二、民間藝術的發展對策

(一)制訂民間藝術保護計劃

從現實出發,站在民間藝術的角度,有關的管理部門充分認識到民間藝術的重要性,用專業的方式對民間藝術進行系統全面的檔案統計,並研究出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案,各級政府也要給予全面有力的支持,正確的保護民間藝術,使民間藝術得到繼承和發揚。

(二)加強民間藝術的傳承

管理部門應該充分認識到民間藝術傳承的重要性,刻意的爲民間藝術培養優秀的繼承人,另外,針對一些面臨滅絕的民間藝術,要實行全面的保護,使他們得到有效的保存,鼓勵年輕人從事民族藝術的行業,爲民族藝術注入強有力的新鮮的血液,爲民族藝術的傳承奠定堅實的基礎。

(三)保護、改善民間藝術文化的生存環境

對民間藝術實施保護措施是十分必要的,但是與此同時,還要培養民間藝術的抗打擊能力,即尋找民間藝術在當代社會立穩腳跟的基礎。這個基礎就是創新,但是,這並不是簡單意義上的創新,在創新的同時,還要保留民間文化的根本。不要單純的爲了創新而創新,只有具有民間藝術最本真意義的創新才具有鮮活的生命力。只有不斷的探索民間藝術的改進方法,才能夠使民間藝術得到更加有效的發展。

(四)樹立全民保護民間藝術的意識

衆所周知,民間藝術是千百年來人們從生活中提煉出來的藝術結晶,所以,號召全民對民間藝術進行保護是十分必要的。以全民爲基礎,對民族文化進行宣傳教育,使全民都充分了解到民間藝術的內涵,認識到民間藝術的重要性,在社會上形成全民學習民間藝術的熱潮。

三、總結

藝術是無國界的,但凡藝術,都是屬於民族的精華。那麼究竟如何才能行之有效的發展民間藝術呢?最簡單快捷且有效的方式就是動員全民,讓更多的人認識民間藝術,懂得民間藝術的珍貴价值,只有這樣,這門根植於民間的藝術才能吸引更多人的關注,才能得到廣泛的傳播與流傳。

民間藝術論文 篇2

一、大學生藝術素質教育存在的問題

1.以西方音樂爲核心,忽視中華民族音樂教育

在目前經濟全球化的環境下,西方文化同質化趨向尤爲突出,高校音樂教學內容多以西方音樂爲主,理論知識上重視西方樂理、音樂史,音樂實踐中又以美聲唱法、鋼琴、西方交響樂等更受關注,而關於中國音樂史、民族民間音樂教育內容比較少。這種觀念導向使得學生對中國傳統民間音樂認知有邊緣化的傾向。

2.社會和家庭對傳統音樂文化重視程度較低,未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

歷代封建統治者對民間音樂都持鄙視和壓制的態度,因而其長期以來處於自生自滅的狀態,民間音樂更多是民衆自娛自樂的一種形式。家庭教育也存在諸多問題,在實用功利的驅使下,父母認爲“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而傳統音樂文化對現代社會的適用度不高。長期漠視導致大學生對民族藝術、民間音樂文化缺少認同感,人文素養淺薄,精神家園缺失。

3.大學音樂課程設置單一,缺乏創新性與獨立性

普通高校較少提供民間音樂相關方面的專題選修課程,導致學生對民間音樂認知度較低,感情淡漠。此外,民間音樂因爲缺少與現代音樂的結合,缺乏創新性和獨立性,難以適應學生對音樂欣賞的要求,也是導致學生對民間音樂興趣不高的原因之一。

4.人數衆多的大班授課制,難有教學互動和交流

大學音樂課都以“欣賞”爲主,大班授課學生一般都在80-300人不等,傳統教學方式是“按部就班”進行大量的知識傳授,教師以“我教你學,我講你聽”代替了很多本該學生在音樂實踐中體驗感受、體悟到的審美經驗的積累。忽視了學生的態度、獨立思考和獨到見解,禁錮了大學生的思維,以及自由想象和創造的空間。大學生缺少同音樂的直接交流,很難激發和培養對音樂的興趣,音樂課的魅力也難以展現。

5.學科地位不高,學科屬性不明確

一般高等院校只把音樂課程當作附帶學科,有些理工科學校甚至沒有開設音樂課程,更別說專修民族民間音樂了。爲了應付檢查,也只是作爲選修課或只面向部分專業的學生。並且多數高校音樂教材少有創新性,缺乏本地區風格和特色的音樂作品。

二、民間音樂在高校藝術素質教育中的作用

1.弘揚民族音樂藝術,讓其重新煥發生命的活力是大學生的使命

民間音樂教育是傳承和保護文化遺產的重要方式,通過高校這一有效平臺,開發民間音樂與提升高校學生藝術素養相結合,可以實現地方傳統音樂文化的傳承與高校學生素養提升的互動共贏。每個人都誕生於不同的文化搖籃,吮吸着民族文化精神的乳汁而成長。當媽媽哼唱着帶有鄉音的搖籃曲和童謠輕撫孩子入睡時,民間音樂的甘露便悄悄浸潤着孩子們的心田。而今,民間音樂中的許多品種出現了斷流,瀕臨滅絕。在民間音樂將要失去生態環境的情況下,讓每個大學生都會演唱自己家鄉的民歌,熟悉家鄉的民間音樂,不僅是對民間音樂的傳承,同時也是對文化遺產保護的重要方式。讓民族音樂煥發新的生命力,這是大學生不可推卸的責任和使命。

2.民間音樂是感情真摯、自然美好,最具豐富內涵的音樂形式

民間音樂比起其他傳統音樂來,更具有優美動聽的旋律、豐富多彩的風格、鄉土氣息鮮明濃郁的特點。感人肺腑的藝術表現力以及勃發旺盛的生機,使得民間音樂掙脫一切狹隘審美理想的束縛,而追求真摯的感情、鮮明強烈的表現手段和樸素自然美好的音樂藝術形式,是我國傳統音樂中最具豐富內涵的音樂種類。大學生在民間音樂的學習中,情感得到陶冶的同時,可以培養他們豐富想象力、審美力、創造力,特別有利於提升大學生的藝術素養。開展民間音樂採風還有利於增強師生對民族音樂藝術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樹立理論聯繫實踐的良好學風,提升對知識的感知、理解和實際運用的能力。

3.民間音樂是傳統音樂的核心,學習民間音樂有助於大學生養成正確的審美觀

民間音樂是傳統音樂中最古老最基礎的音樂形式,宮廷音樂、文人音樂和宗教音樂往往是對民間音樂改制、選擇、吸收和精緻化的結果。如宮廷燕樂取材於民間音樂,宗教音樂吸收了民間音樂的成分,中國文人音樂,多以民間音樂素材爲基礎創作發展,其即興性與鄉土性的特徵與民間音樂相同。文人賢士常在直接參與民間音樂的創作和表演中豐富文人音樂的內容,使得有些音樂形式———如崑曲就融匯了民間音樂和文人音樂的特點,備受人們的青睞。西安鼓樂三大流派之一的“俗樂”———何家營鼓樂便是民間音樂與唐代宮廷音樂及道家音樂的結晶。

三、利用民間音樂提升大學生藝術素養的對策

1.完善相關課程設置,創建大學地方藝術特色課程

陝西傳統文化積澱深厚,音樂文化的地域特徵鮮明。目前陝西省的民間音樂研究,已經有許多成熟的民間音樂作品和形式,可以直接運用到高校音樂教學和藝術活動中。如陝北的信天游,酒麴、嗩吶、大秧歌、腰鼓等,關中的秦腔、皮影戲、秧歌、跳戲、曲子等,陝南的號子、山歌、端公、鑼鼓草、佛曲等,以及由五大類十一個曲種組成的陝西曲藝音樂,如絲絃清曲類、說書類、道情漁鼓類、踏歌走唱類等也是陝西民間音樂體系中的一個重要組成。可以開設以陝北民間音樂、關中民間音樂、陝南民間音樂和陝西曲藝音樂專題欣賞課,將本土民間音樂的研究成果引入高校公共音樂課教學,此形成普通高校進行民間音樂教學的一個重要特色。

2.組建大學生藝術社團,並納入課程管理中

民間音樂的學習重在實踐活動,只有欣賞類的課堂教學,難以讓學生真正體驗感受理解民間音樂的魅力。大學生藝術社團是一個學校校本教研的側面體現,藝術社團的組建和其活動的有序開展應納入到學校校本教研和課程管理的範疇。將藝術社團建設與課程觀、教學觀、學習觀聯繫起來,避免將藝術社團和常規意義上的各類興趣小組混爲一談。如本院相繼成立的“大陝北”音樂社團,“秦韻”女子合唱團等。在社團活動時記考勤,表演演出作爲考評成績的一部分。還可以組織高校學生走進社區搭臺唱戲的廣場藝苑,讓學生參與更多的藝術實踐活動。

3.採用靈活多樣的授課方式,以及多種教學方法及評價方式相結合的模式

我國民間音樂文化豐富多彩,而非音樂專業大學生因爲對此瞭解甚少,因而不太感興趣,所以要打破只有課堂授課、以教師爲中心的單一灌輸式教學方法。授課以鑑賞、講座、觀摩等多種方式相結合。鑑賞不能只是單一聆聽,更應加強感受、理解和創造的環節。如對山歌不同地域唱腔的理解,高腔(如陝西民歌)、平腔(如雲南民歌)、矮腔(如江蘇民歌)山歌體現了不同的旋律和節奏特點。陝西民歌以高腔爲主,可以讓學生們演唱陝北民歌,以獨唱、分組對唱等展開。還可以讓學生學習簡單的曲調,借曲填詞,任意發揮創造性演唱。講座式可以聘請當地民間音樂藝人到大學課堂,向師生們傳授知識。讓學生、教師、民間音樂藝人有機互動,加強師生對民間音樂的認識。同時對民間音樂文化的功能、內涵、種類、風格和作品資源有更真切、客觀和進一步的理解。如2005年邀請陝北歌王王向榮在本校進行講學時,校園颳起了陝北民歌風。原生態的民間藝術走進教室,使課堂呈現出了多姿多彩、激情互動的特點。觀摩式指利用地方民間音樂藝術活動,讓大學生觀賞或參加地方民間音樂表演,或組織大學生觀看由文化部門組織專業人員演出的專場“本土民族民間音樂”演出,引導學生從多方面走近民間藝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拓展學生的民族音樂視野,而從中受到感染與薰陶。開放型的課堂、多類型的教師、互動性的教學、原生態的內容催生出絢麗多彩的藝術教育之花。教學形式上還可以將課堂教學與課外藝術社團活動相結合。將學生社團活動的成果引入到高校公共音樂課教學中,新生看到和她們同樣身份的師哥師姐在民間音樂的浸染中享受到音樂的快樂,定能引起強烈共鳴,不但拓寬大學生音樂視野,更激發出他們學習民間音樂的興趣。課堂上採用師生互動爲中心的園丁式、交流式,豐富教學內容,增強教學內容的新穎性、趣味性和綜合性。在傳授本地區民歌過程中,可以結合當地的民間生活,將歌曲與情景劇、表演相結合。評價方式採用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有機結合。形成性評價注重大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自信心的樹立以及學習策略的形成等方面,同時也是檢測教師教學過程設計是否合理,教學手段是否多樣,教學內容安排是否豐富,這是促進教學相長的一個重要方式。將大學生平時課堂上的表現及在音樂社團活動中的學習和實踐狀況結合起來作爲形成性評價,分數可以佔到50%-60%。終結性評價注重考察學生對民間音樂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和運用情況。該評價有利於學生了解自己的學習成效,以及教師瞭解所教學生羣體及個別的差異,進一步完善教學目標的制定,優化或調整教學內容、過程、方法及手段[5]。這一部分佔總評的50%-40%。

4.倡導大學生進行音樂採風和社會調研活動,開展民間音樂教學

長期以來,我國高校教育因爲對民族音樂缺少足夠的重視,所以民間音樂文化的保護和傳承更多依靠民間社團和當地文化館來進行。通過組織師生到各民族各地區進行採風,走訪當地文化館相關音樂研究者,收集、整理當地民間音樂素材,改編爲適合大學音樂教學內容。把這些教學內容編入教材,對民間音樂也起到了保護和傳承的意義。還可以利用當地民間音樂文化資源,邀請民間音樂社團與大學生社團聯誼合作,方式上可以採用“走出去”,讓大學生課餘參與到民間音樂社團活動中,大學生社團成員拜民間藝人爲師學習;或者採用“請進來”的方式,邀請民間音樂藝人來學校做教師,傳授相關器樂的演奏方式,通過與民間藝人零距離對話,開展民間音樂的教學活動。

5.倡導大學生在繼承的基礎上推陳出新,在民族音樂中融入時代元素,發展大衆音樂文化

民族音樂之所以有頑強的生命力,就是因爲它的民衆性和廣泛性。但由於當今信息時代的衝擊,大學生對自己民族音樂藝術陌生了,只有讓他們重新熟悉,喚醒他們對民族瑰寶由衷的熱愛,纔可能繼承和發展。因此可以嘗試,融入時代元素,如民間音樂與流行音樂的結合。

6.加強教師的民間音樂教學能力,完善藝術課師資隊伍建設

民間音樂內容豐富,涉及面很廣,因此要求教師既要有深厚的民族民間音樂文化底蘊、紮實的知識儲備,還得有一定的演唱和器樂技能技巧方可勝任。因此,對於普通高校音樂教師來說無疑是巨大挑戰。這就要求教師們必須在工作中不斷完善自身的知識結構,提高自身文化藝術素養和業務能力水平。除了教師自身刻苦鑽研外,國家教育部門對此應高度重視,藉助社會和地方民間團體舉辦各種各類培訓班。聘請相關專家和民間藝人開設不同專題、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特色的教學課程,對全國高等學校相關音樂教師進修培訓,以此更快更好的提高音樂教師的民族民間音樂素養、能力及業務水平。

7.投入必要的經費,建立健全相關制度,將民間音樂教學管理納入良性循環的軌道

由於音樂課在普通高校長期處於附屬地位,致使教學經費投入嚴重不足,我國部分院校的音樂課程教學沒有形成一種規範的教學體系,音樂課程教學依然沒有很好地與時代的發展以及學生的需求同步,民間音樂教學更是處在一個尷尬的境遇。因此,應該加大對普通高校音樂課經費投入力度,設立專項“民間音樂教學經費”。教務處、學生會、團委、任課音樂教師通力合作,開發民間音樂校本教材,形成規範的教學體系,健全相關制度,如此才能將民間音樂教學管理納入良性循環的軌道。此外,在普通高校開展民間音樂的學習,可以利用板報、櫥窗、宣傳欄,還有廣播站定期循環播出各類相關民間音樂的報道,強化地方民間音樂在同學們心目中的地位,讓學生在不斷的浸染中,熟悉自己家鄉的音樂,提升大學生的藝術素養。同時,通過大學生自我傳播、人際傳播以及利用自身專業優勢在社會各領域中進行民間音樂文化傳播,從而發揚光大我國民族民間音樂。

總之,應建立以新的視角來審視傳統音樂的現代研究思路。中國民間音樂教學不只是專業音樂院校的專有課程,而應該作爲重點內容進入普通高校素質教育課堂,刻不容緩。加強大學生中國傳統文化素質教育,利用民間音樂提升大學生藝術素養,繼承和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既是當代大學生提高自身藝術素養、形成良好人文精神的需要,也是教育者不可推卸的歷史責任。

民間藝術論文 篇3

一、河北民間藝術的現狀

隨着我國由傳統農業國轉型爲工業國,西方現代主義思潮的衝擊將人們的審美價值悄悄轉變,生產生活方式已經不是自產自銷,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傳統模式,因此,民間藝術賴以生存的環境遭遇前所未有的重大變革,讓還在自給自足的傳統民間藝術遭遇醍醐灌頂。民間藝術的傳承不容樂觀,趨於邊緣化、老齡化。一些民間老一輩藝術家的故去使得一些民間藝術瀕臨消亡。當然,也有部分民間藝術品爲自己的生存發展找到一條新型產業化道路,很多成功的.民間藝術都在推陳出新,與時俱進。開闢出一條注重品牌開發的商業化之路,如山東濰坊風箏,無錫泥人大阿福等,已出口多個國家並取得很好的效益和口碑,名揚海外。因此加強河北民間藝術品牌的開發變得尤爲重要。

二、河北民間藝術的品牌開發要重視文化創意產業人才的培養

科技興國,人才強國,人才是創意的源泉。沒有人才,創意產業的發展就無從談起。目前,河北省從事創意產業的人員在數量、隊伍結構、人員素質等方面遠不能適應產業發展的需要,建議多從全國各地成功省市引進優秀人才。在保證老工藝、老技術傳承的前提下,要加強對創意產業人才特別是高端人才、複合型數字藝術人才、營銷人才的引進工作,把民間藝術的精髓繼承並在當下時代加以發展,製造出現代人們所喜愛的民間藝術品。建議有條件、有意向的企業或高校設立專門的創意產業研究組或者院系,着重培養創意產業人員,提高整個行業的整體素質和專業技能,在傳承老一輩藝術的同時推陳出新、與時俱進,發展成文化創意產業項目吸引國內外投資商,走上河北文化創意產業的品牌開發之路。

三、民間藝術品牌發展的產業化之路

“產業化”是指具有同一屬性的企業或組織集合成社會承認的規模程度,以完成從量的積累到質的激變,真正成爲國民經濟中重要組成部分。文化產業化,即是以文化爲載體、爲主要資源,通過生產經營和市場運作贏利,爲消費者提供精神文化產品和服務,爲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文化力量。文化產業化的第一步將文化產品變成商品出售,併爲一系列商品量身制定出營銷策略,最後在進行規模生產投放市場。最近幾年,河北的民間藝術品生產也在尋找適合自己的產業化道路,有些以家庭爲單位的作坊生產正逐步走上正規的產業化生產,節約成本,節省時間,增加產量。如蔚縣剪紙已經形成銷售集散地,製作的掛曆、剪紙、賀卡等選銷四十多個國家和地區。據統計,2013年,河北省人均GDP已超過38651.39元,文化產業增加值值達到950億元,佔GDP的比重3.25%,年均增速在30%以上,比全省GDP年均增速高出20個百分點。產業化成爲民間藝術發展的必由之路。

四、民間藝術發展的催化劑-傳媒

河北民間藝術品要實現品牌開發必須制定行之有效的宣傳策略。用文化搭臺,經濟唱戲的形式進行廣泛宣傳吸引人們注意。傳媒的影響力在互聯網時代已經深入人心,現代經濟是注意力經濟,媒體已經成爲當仁不讓的首席傳播工具,其提供的傳播平臺、輿論氛圍都非常適合河北民間藝術的品牌開發和推廣。其次,其強大的覆蓋力、影響力、滲透力爲民間藝術品牌開發提供了良好的傳播平臺。成爲推動河北藝術品傳播與交流的重要媒介。傳媒也是文化產業發展的產物,它的出現促進了社會經濟乃至全球經濟的發展,併成功地提升了自身品牌價值,藉助傳媒的強大優勢,河北民間藝術的品牌與經濟將實現前所未有的昇華。作爲具有鮮明特色的資源文化大省,河北省應首當其衝尋找一條適合自己的民間藝術品牌開發之路,石家莊的西柏坡,保定的直隸總督府,邯鄲的趙州橋,承德的避暑山莊,秦皇島的海濱,滄州的雜技,衡水的年畫等。然而這些優秀的文化資源並沒有發展成自己的文化創意品牌,沒有引起其他地區人們的關注,沒有找到自己的產業優勢。因此需要藉助傳媒的力量,把河北民間藝術以數字化的形式推廣全國乃至國外,使人們重新重視人類文化遺產並從中獲得新的靈感。在文化創意產業引導下,河北民間藝術實現品牌開發,對本省乃至全國的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推波助瀾,我省豐富文化資源、人文資源的後備力量支撐,吸收借鑑一切先進文化、先進理念和科技成果,注重河北特色與中國特色的結合,傳統和創新的結合,歷史與現代的結合,走出一條體制創新、機制創新的中國特色文化創意產業發展之路。

民間藝術論文 篇4

一、朱仙鎮木版年畫資源特點及開發價值

作爲中國四大木版年畫之首,早在上世紀三十年代就引起了魯迅先生的注意和興趣,並在隨後的時間裏受到薄鬆年教授,馮驥才先生等的高度的讚譽。與此同時,日、法、美、英、德等許多博物館都開始收藏朱仙鎮木版年畫,國際專家學者譽其爲中國的國寶。朱仙鎮木版年畫吸引了衆多的文化藝術界名流,其知名度也越來越高,同時,這也提升了朱仙鎮整體的知名度,吸引了更多普通遊客來朱仙鎮訪古探幽。據朱仙鎮相關負責人介紹,自從朱仙鎮被評爲中國最美村鎮之後,來朱仙鎮旅遊的人比以往多了五倍,而這些遊客大多都是衝着木版年畫來的。

二、朱仙鎮木版年畫旅遊開存在的問題

(一)經濟落後,資金匱乏

作爲中國四大名鎮之一,朱仙鎮衰落成了一個平常的中原農業小鎮,經濟落後。再加上中原地區整體的旅遊發展水平較低,所以朱仙鎮木版年畫隨着朱仙鎮的衰落幾乎滅亡,而朱仙鎮相應的旅遊文化產業又是一個長期性風險性較強的產業,其高回報性在短期內體現不出來,因此當地政府沒有太多財政實力支持,外部投資也很少。資金問題解決不了,旅遊基礎設施的建設更是無從談起,朱仙鎮的旅遊業基本上處在一個長期穩定的停滯狀態。

(二)傳承不足,創新不夠

朱仙鎮的衰落,水患,戰爭,文革的破壞以及市場萎縮的原因,使得朱仙鎮年畫老藝人都經歷了艱苦的人生,如今他們大部分都過世了,卻沒有人傳承下其年畫技藝。另一方面,朱仙鎮木版年畫的傳承受民間文化傳統傳承方式的影響,即“口口相傳,父傳子,師帶徒”的模式,使人才培養模式太單一,而現在的年輕人也吃不了苦,不願學。

(三)受膠版年畫衝擊大,同行競爭強烈

印刷方便且成本低廉的膠版年畫的興起和氾濫,直接導致木版年畫丟失了傳統市場。眼下的春節,人們是已經不再青睞費用過高的水印木版年畫,膠版年畫已完全取代了木版年畫的地位。中國有四大木版年畫流派以及衆多大大小小的地域流派,雖然朱仙鎮木版年畫歷史最悠久,且對其他年畫流派的發展都有一定的影響,但朱仙鎮的沒落和朱仙鎮木版年畫的逐漸消亡,致使其在旅遊市場中並不具有太高的知名度,相反,只有不到三百年曆史的楊柳青和桃花塢木版年畫則名聲更大。當然這與當地經濟文化發達,旅遊產業發展及旅遊市場的成熟是分不開的。

(四)旅遊開發起步晚,市場觀念落後

直到2006年夏,朱仙鎮成爲華北地區唯一入選的“中國十大最美村鎮”,以及2008年的《朱仙鎮木版年畫》特種郵票發行,朱仙鎮木版年畫才漸漸被普通遊客所熟知。在朱仙鎮整體旅遊規劃的過程中,也才明確了朱仙鎮木版年畫在旅遊開發中的重要地位,但目前朱仙鎮各大木版年畫作坊至今都還是前店後坊,半農半商的經營模式。年畫經營者根本就沒有一點市場觀念,不知道改革和創新,只是按照傳統去印製年畫,沒有開發出新的適應現代市場的年畫。因此,朱仙鎮木版年畫的旅遊開發只能算是還處在粗放經營的初級階段,這也直接制約了朱仙鎮木版年畫在旅遊市場中的發展。

三、朱仙鎮木版年畫旅遊開發策略

在大環境的支持下,已經聲名鵲起的朱仙鎮木版年畫旅遊開發和重新振興是一定的事情,但是朱仙鎮木版年畫旅遊開發也並非有了機遇和條件就可以一帆風順地進行了,這個過程需要有着完整的發展規劃和開發策略,下面就朱仙鎮木版年畫旅遊開發的各種情況提出相應的開發策略。

(一)發掘藝術價值,開發朱仙鎮木版年畫旅遊紀念品

旅遊紀念品就是旅遊者在旅遊過程中所購買的,具有明顯地方特色,使旅遊者能夠感受到某種特殊意義的商品。一件好的旅遊紀念品不僅能喚起旅遊者美好回憶,而且能起到對這一紀念品和景區很好的宣傳作用。朱仙鎮木版年畫之所以吸引人,是因爲其飽滿的構圖,強烈的色彩和誇張質樸的形象,因此,傳統的紙,並非其唯一最佳載體。每一個到朱仙鎮旅遊的人,在經過木版年畫研究會大門口的時候,都會被大門兩側牆壁上所繪高大的門神所吸引,這就是例證。所以,朱仙鎮木版年畫完全可以結合河南地區其他悠久的傳統工藝,開發出以年畫爲內容的新旅遊紀念品,如可以結合南陽地區傳統的烙畫工藝,把木版年畫再現在木質、竹質載體上,也可以結合河南地區悠久燦爛的瓷器文化,把朱仙鎮木版年畫再現在瓷器工藝品上,再配以合適的包裝,就可以成爲一種創新與傳統工藝相結合的新型旅遊紀念品,而且這種紀念品深深打有河南、朱仙鎮這些地域性烙印,這樣的旅遊紀念品是絕對具有很強的吸引力的。因此,在吸收外來資金的前提下,還可以開發其它的一些木版年畫衍生紀念品,如生產製作以朱仙鎮木版年畫爲內容的掛曆,甚至可以製作印有木版年畫的撲克,印製木版年畫題材的精美書籤;也可以開發製作一系列各種材質的小掛件,小飾品,上面飾以福壽財等年畫元素,比如有機玻璃小飾物,飾以鍾馗形象,可以滿足某些遊客辟邪求平安的心理需求。

(二)傳承與創新結合,開發適應市場發展的新年畫作品

朱仙鎮木版年畫的旅遊開發,不能僅把印製好的年畫當做商品賣給遊客,其深厚的民間文化氣息使其受各層次人員的喜歡,成爲雅俗共賞的旅遊紀念品,所以也要做好其包裝,打造出不同階層所需的旅遊產品。朱仙鎮目前就有一種比較成功的包裝方式,把印製精美的年畫用中國傳統手法裝裱起來,形成卷軸形式,這樣,就給了木版年畫一個新的展示平臺,木版年畫已不僅僅是過年貼在大門上的“門神”,而成爲一種可以掛得廳堂的高雅藝術品。另外,高檔次綾綢裝裱的年畫還可以配上精美的雕花木盒、錦盒之類,也可以成爲饋贈的禮品。除了裝裱,木版年畫也可以像西方油畫那樣裝框,由於其強烈色彩對比和誇張形象具有很強的裝飾性,這種裝框的年畫就可以被遊客帶回掛在房間裏,起到裝飾作用,同時也可以吸引遊客生活圈子裏的其他人,提高朱仙鎮木版年畫的知名度。不僅如此,還應該開拓木版年畫的題材範圍,拋開“年”字,在中國其它傳統節日,如端午、七夕、中秋、重陽等的基礎上,以其爲題材創作新的木版年畫作品,更可以把梁祝、白蛇傳、牛郎織女這些家喻戶曉的民間傳說以年畫的形式重新演繹,創作成套的系列年畫作品,這樣就能大大提高朱仙鎮木版年畫的表現力,增加其藝術價值和旅遊價值。若如此,朱仙鎮木版年畫這些新鮮而豐富的內容一定會吸引更多的遊客,它的市場也會更加廣闊。

(三)轉換理念,修建新型朱仙鎮木版年畫主題博物館

傳統的博物館往往只是一個文物、藝術品等靜態展示的平臺,無法解決許多遊客感興趣的問題,如某件器物的傳統制作工藝,以及古人如何來利用它等。因此,要轉換理念,建一個不僅僅是作爲木版年畫陳列的博物館,還要讓遊客能參與到木版年畫的製作過程中去,親自感受印製年畫的樂趣,增強木版年畫對遊客的吸引力。據政府文件介紹,朱仙鎮正在擬建一座木版年畫博物館,此舉無疑將對朱仙鎮木版年畫的保護髮展和具體向遊客展示起到巨大的作用。作爲一種傳承千年的民間工藝,對遊客來說,其製作過程本身就充滿了神祕性和趣味性,所以朱仙鎮木版年畫博物館不能僅僅做一個對木版年畫進行蒐集、整理和陳列展示的靜態博物館。該博物館完全可以也應該復原一個傳統的年畫作坊,年畫藝人現場操作,向遊客展示年畫的製作過程,甚至可以讓遊客親自參與其中,印製基礎的墨線胚畫(沒有套印上色的年畫初級成品)。在讓遊客參與的基礎上,還應該進一步深入,對遊客自己印製的年畫作品進行包裝(裝裱、裝框),作爲旅遊紀念品贈送給遊客(收取一定的費用)。根據旅遊者求真、求知、求體驗的心理,大多數慕名而來的遊客都會很樂意親自體驗一把印製年畫的樂趣,並且把自己親手印製的年畫連同自己的美好回憶一起帶回去,與別人分享,這同時也可以起到對朱仙鎮木版年畫的宣傳作用。

(四)辦好木版年畫藝術節,提升朱仙鎮木版年畫知名度

2008年12月28日,首屆(朱仙鎮)木版年畫藝術節在開封朱仙鎮召開,有中央、省、市各級政府官員以及民間藝術家協會、文聯和各大媒體參與,這無疑是一個絕好的機會向全國乃至世人宣傳和展示朱仙鎮木版年畫。地方政府和朱仙鎮應高舉“中國木版年畫鼻祖”的大旗,將“中國木版年畫之鄉”的名號唱響全國,讓大家都認識到楊柳青、桃花塢之外中國更精彩的木版年畫。當然,木版年畫藝術節也不能僅僅辦成一個木版年畫的交流會,朱仙鎮木版年畫生存的這片土地上的歷史、文化、民俗等,也要重點向人們推介,這樣,朱仙鎮整體的知名度和旅遊形象提高了,朱仙鎮的旅遊業纔有可能發展起來,才能給木版年畫一個更好的發展平臺和空間。另外,木版年畫藝術節的舉辦時間選定上,應該考慮與最能體現朱仙鎮民俗風情的傳統節日相吻合,如春節、元宵節等,在這段時間內舉辦朱仙鎮民俗風情旅遊節,同時舉辦木版年畫藝術節,這樣的結合,更能增加朱仙鎮的旅遊吸引力,進而爲朱仙鎮打造好朱仙鎮木版年畫這一旅遊金名片服務。

(五)實施品牌保護戰略,保證朱仙鎮木版年畫的順利發展

21世紀是品牌競爭時代,品牌的背後是文化。朱仙鎮木版年畫這一獨具文化特色的民間藝術,在旅遊開發的過程中,必定會成長爲一個響噹噹的旅遊品牌。但是,在這個信息可以被輕易複製的年代,實施品牌保護戰略,才能保證朱仙鎮木版年畫純粹、順利地走向全國、全球的旅遊者。目前,由於家庭傳承式的手工作坊經營以及商標意識的淡薄,“天成老店”這一擁有百年曆史的老字號於數年前被一鄭州客商搶注,而且近年山東菏澤地區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打着朱仙鎮的旗號大量印刷木版年畫,這些行爲都勢必影響到朱仙鎮木版年畫的形象和美譽度,因此,加強商標意識,實施品牌保護,對朱仙鎮木版年畫來說尤爲重要。朱仙鎮木版年畫在旅遊商品化發展的基礎上,應該整合鎮上的老年畫作坊,統一以“朱仙鎮木版年畫”爲品牌向外推出,這樣不僅有利於朱仙鎮木版年畫的傳承發展,也有利於其在競爭激烈的旅遊市場中獨樹大旗,成長壯大,在打造朱仙鎮木版年畫這一品牌的同時,也有利於對這一品牌實施保護。總之,在如此好的大環境下,再加上朱仙鎮木版年畫自身所獨有的各方面藝術、旅遊價值,通過有效的旅遊開發策劃和營銷,朱仙鎮木版年畫的傳承和保護問題一定會得到解決,朱仙鎮木版年畫也會成長爲一個著名的旅遊文化品牌。

民間藝術論文 篇5

一、拓展傳承基地,培養金銀彩繡繼承人

金銀彩繡民間藝術的傳承僅靠一個藝術館或一個傳統工藝傳習中心遠遠不夠,傳統的老藝人帶徒弟的方式,傳授面窄,見效慢。但如果換一種方式,把老藝人請到各級各類學校,以講座的形式傳習金銀彩繡民間藝術,或者在學校開設相關課程,就可以讓更多的人掌握其工藝,瞭解其精髓。拓展各級各類傳承基地,培養金銀彩繡民間藝術繼承人,具體可從基礎教育、職業教育、大學教育、企業公益教育等不同渠道展開,使金銀彩繡民間藝術的發展更加規模化、系統化。首先要加強金銀彩繡民間藝術在中國小的基礎教育,由傳承人爲中國小生定期上課、傳授技藝,在青少年中逐步普及傳統手工藝文化,培養金銀彩繡愛好者。在職業教育體系中,加大金銀彩繡民間工藝相關課程,融會傳統造物的智慧和情感,重點培養“工藝人才”,使之成爲認祖歸宗的傳統文化課程和文化啓蒙。在大學教育階段,充分利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人才優勢和科研優勢,建立金銀彩繡民間藝術研究中心,健全和完善保護機制,爲保護、發展和研究金銀彩繡提供理論支持、普查指導、諮詢服務、項目研發、人才培養等多方面的服務;同時,以學科交叉與專業融合的優勢,通過社會調研、技術積累、文化理解等角度,藉助數字化技術,對分散在民間的金銀彩繡產品的種類、數量、分佈狀況進行全面細緻的普查、認定和登記,建立完整的數據庫,保證金銀彩繡民間藝術以最爲保真的形式長久地保存下來。此外,還可在企業設立傳承基地,開展公益教育,開拓金銀彩繡的日常生活用品和市場,保持金銀彩繡手工藝的可持續發展。通過以上多層次的傳承人培養格局,強化教育對地方經濟的服務與智力支持,使年輕一代更多、更好地瞭解、宣傳、傳承金銀彩繡民間藝術資源。

二、金銀彩繡民間藝術資源的設計轉化和創新應用

當前,國家正加大扶持與推動設計產業力度。2014年1月,國務院李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具有高知識性、高增值性和低消耗、低污染等特徵。依靠創新,推進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等新型、高端服務業發展,促進與相關產業深度融合,是調整經濟結構的重要內容,有利於改善產品和服務品質、滿足羣衆多樣化需求,也可以催生新業態、帶動就業、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會議主要議題之一是部署推進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的政策措施。同年3月,國務院發佈《推進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的若干意見》,從政策層面將設計作爲創新資源納入經濟和社會發展,從具體舉措上激發了設計對經濟的強勁拉動力。民間藝術形成積聚成產業化態勢,不僅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更需要緊跟時代發展進程進行革新,通過吸納現代元素,進行設計轉化和創新應用,形成嶄新的文化形態,融入現代社會環境中,從而實現民間藝術的可持續發展。山東工藝美術學院院長潘魯生教授也提出,要以當代設計觀念轉化“非遺”資源的傳統文化樣式,用當代設計語言轉化傳統文化元素,通過當代設計創意產業轉化傳統文化產業。寧波金銀彩繡民間藝術具有鮮明的地域特徵、豐厚的文化內涵和獨特的文化價值,有很好的產業基礎,但目前對其產業化研究還只停留在初級階段,創新不足、產品形式單一,嚴重製約了發展進程。金銀彩繡民間藝術的精髓在於一代代的技藝傳承,它超越了有形物質載體的侷限,具有廣闊的開發空間。將投射了地區典型民俗思想的金銀彩繡傳統技藝通過現代設計元素得以展示,文化資源通過設計轉化爲經濟發展的資本,成爲既是宣傳本土精神的載體,又是煥發市場活力的源動力。作爲獨特的文化資源,金銀彩繡民間藝術與相關企業進行產業聯合,加強傳統文化資源的設計創意轉化能力,實現金銀彩繡“文化產業鏈”。比如通過與旅遊產品、生活日用品、手工藝術品等市場進行多層次結合,着眼創意設計,加大文化含量、技術含量和創意含量,使這些旅遊產品、生活日用品、手工藝術品等具有唯一性和獨特性,最大化實現產業附加值。也可以藉助節日的契機,以定期舉辦相關文化節的方式展示和推廣金銀彩繡民間藝術,發掘傳統手藝的藝術價值和文化價值,通過開發禮品、紀念品、收藏品,實現展示功能向實用功能的轉換。還可以結合寧波地區獨特的文化現象,如十里紅妝婚嫁風俗文化等,開發相關的金銀彩繡婚慶用品,形成獨有的文化產業,促進金銀彩繡民間藝術的產業化進程。

三、結語

寧波金銀彩繡民間藝術歷經幾百年的發展,承載了濃厚的傳統文化與地方精神,具有獨特的文化內涵。但在全球化和現代化的雙重衝擊下,金銀彩繡正面臨着失傳的危險。爲了更好地保護和傳承這項民間藝術,對其進行產業化開發是非常有必要的。金銀彩繡民間藝術與現代設計元素重新組合方能獲得“新生”,特別是其中蘊含的無形的觀念、知識、信息等需要傳承與創新開發才能喚醒生機,展現其獨特的藝術魅力。寧波地區金銀彩繡民間藝術的產業化發展,要從當地產業的實際情況出發,尋求發展良方。金銀彩繡的產業化過程就是將民間傳統的“私相傳授”形式轉變成按照市場規律運作的經濟形式,是通過市場化運作實現盈利的過程。尋求適合地方性民間藝術產業發展的規律和路徑,不僅可以更好地保護和傳承金銀彩繡民間藝術,科學有效地促進地區產業化發展的進程,實現創造利潤的目的,也爲其他相似類別的地方性民間藝術資源的產業化發展起到了良好的示範作用。

民間藝術論文 篇6

1.數字技術和民間美術元素的關係

1.1數字技術和皮影戲劇的關係

古代的皮影實物很難保存,在如今也都很難真正見到,但是通過數字化的藝術創作手段能夠有效的將目前現有的文獻信息內容完美的保存在珍貴的圖像當中,並進行數字化的修復工作。然而從這一點上來看,數字化的剪紙能夠對戲曲的剪紙進行有效的保護和傳承,而且在這方面也承載着絕對的優勢,這都是圍繞着數字化剪紙藝術後續發展的主要方向。同時隨着我國動漫產業的不斷興盛,在動畫方面的傳播也開始不斷的發生,大多數傳統的戲曲都爲我國動畫的發展提供了非常廣闊的思路,而且根據相應的生動活潑的體系,直接走進了現代人的現實生活當中,從而有效的完成了古典藝術方面的現代化轉換行爲,並因此而獲得數量更多的現代化的觀衆[2]。皮影在古代一經出現就直接成功的繼承和發揚了中國傳統的線描藝術,通過刀具,能夠分別在紙張及皮革上面刻畫出各種不同的情況,再結合皮影線條方面的自由柔和度,通過各種長短、粗細以及曲直等多種形態來生動的表現出所要塑造對象的具體形態、動態方面的特徵。

1.2數字技術和剪紙藝術的關係

剪紙主要是以紙張作爲材料,通過剪和刻的方式來實現,再通過印染和套色的方式來作爲輔助,通過一種鏤空的效果來促使其產生一種虛實呼應的結果,從而有效的展現出各種生動的形象,促使剪紙的內容情節更加的具有趣味性。剪紙的形式有很多,有染色、套色以及單色等。有些動畫MV經常會受到人們的議論,他們認爲這只是將剪紙的團放在flash當中重新的繪製一遍,如果在這個過程當中只是進行簡單的臨摹,那就只能說明是用一種數字的手段來進行的,這就必須要真正的考慮到剪紙的創作背景、設計思想以及製作的流程等,通過對民間藝術美學的研究以及悠久的歷史文化的沉澱,再結合flash,以此來有效的擴大剪紙藝術所具有的藝術價值,從而實現創作空間的拓展,真正繼承和傳播了剪紙藝術的精髓。

2.剪紙藝術在皮影動畫當中的應用

2.1皮影人物和flash人物的對比

真正的皮影道具的製作有着非常嚴謹的製作工藝流程,而且在製作的過程當中,必須要真正具有皮影製作經驗的製作藝人才能夠完成這個任務。而在數字技術的基礎上就完全可以忽略這個過程,只需要注重皮影繪製的效果,同時也無需鏤刻和施色等操作,只需要通過PS等工具來繪製相應的皮影人物的身體部件即可,同時將此類的部件直接導入到flash當中轉換成各種元件,然後在flash當中進行補間或者是調節骨骼的操作來實現人物的動作目的。

2.2皮影表演方式和flash動畫的對比

皮影戲通常都需要三根竹棍來對人偶進行操縱,其中一根系在胸前或者是背上的主棍,這根能夠有效的保證皮影人偶的穩定重心,保障其整體的運動性。另外兩根則繫於雙手之上,促使其形成一種生動和流暢的表演性動作,當需要加入一些其他的道具時,則通常會將木棍增多,具有非常強的藝術工藝性[3]。而flash動畫當中的補間操作就很好的解決了這一問題,能夠通過關鍵幀的設置來調出主要的動作,再通過補間形成連貫的動畫動作,非常的方便。

2.3圖像繪製創作

Flash當中的圖形都是由工具選項當中所包含的所有繪圖工作繪製而成的,而且所有圖形的形式非常的自由,能夠隨意的對相應的工作進行局部的修改和選取,但是唯一的缺點就是將各自不同的圖形放在同一層時,上面的圖形通常會覆蓋住下面的圖形。而繪製對象就不一樣,因可以對其進行直接的修改,同時也可以雙擊進入到內部來進行編輯和操作,其所具有的最大特點還是在繪製對象的本身基礎上處於一個相對獨立的存在,因此就可以將兩個繪製對象進行相互覆蓋,同時對二者的之間的位置大小以及角度等進行編輯修改,還可以通過筆觸來使用填充的屬性加以修改。

3.結語

綜上所述,數字化技術的研究和開發工作,有效了保護了民間藝術的研發,同時也直接延伸出了更廣泛的行業,並形成一種產業化的發展。

民間藝術論文 篇7

一、獨特的藝術魅力

(一)老楊公

“老楊公”能歷時幾百年而流傳至今,是跟它的地域性特色和原生態特色分不開的。早在2008年,老楊公就被評爲北海市第一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不僅僅是因爲了老楊公的故事反映了人們互敬互愛,教育婆媳和睦相處、夫妻合好,讚頌勤勞勇敢、驅惡行善的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內容。更重要的是它既了保留濃郁的民俗文化色彩和鄉土文化意識又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老楊公”採用廣西合浦地方方言演唱,主要由民族樂器+打擊樂鑼鼓+獨唱、對唱、三人聯唱+舞蹈+順口溜+講故事等多種藝術形式構成,表演形態富有原生性,有着濃郁的地方色彩和鮮明獨特的藝術風格。《老楊公》的音樂是以廉州方言發音音調爲基礎的,富於原生性的民間音樂結構。它的歌曲種類是山歌類歌種。音樂曲調是民族調性sol1adoremi的微調式。從音樂結構來看,“老楊公”以“西海歌”的音樂旋律爲核心,配以其它音樂曲牌如“東海歌”“西海歌”、“撐船調”、“棹船調”、“西江月”、“犯仙調”等,通過重複、變化、交替發展等方法,構成具有濃郁而鮮明的沿海地方特色、曲牌豐富多彩、風格統一的聯曲,“老楊公”的音樂雖然曲牌種類繁多,但一般都是二樂句和四樂句的樂段結構;在四樂句的樂段結構中,第三句往往是第一句的變化擴展,第四句往往是第二句的變化重複。第一句一般結束在調式音階的第三級或第四級上,形成半終止,兩句樂句一起一伏,相互呼應,形成一個有機的統一整體,其曲調優美,親切流暢。“老楊公”的表演有別於北部灣地區其它民歌的藝術表演,它是一種典型的民間歌舞表演形式,是該地區爲數不多的邊唱邊跳的民間歌舞藝術。它能深深紮根在民衆之中,代代相傳,深受廣大羣衆喜歡,是與其豐富多彩的表演形式,反映的是現實生活中的一事一物,並具有較大的包容性、較高的藝術性和廣泛的影響力分不開的。《老楊公》全場表演只需兩個演員,分別表演“老楊公”和“仙姑”,臺下鑼鼓手4~5人以及一名掌板者(兼送白、送歌)來配合臺上的表演。“老楊公”和“仙姑”要唱、跳、演樣樣具備,因此舞蹈動作編配不能太複雜,但是,人物扮相和表演特徵卻十分重要。換句話說,老楊公和仙姑的形象能否獨具一格,從人物扮相和表演特徵來看,它必須更加具有典型性和象徵性。“老楊公”的歌詞采用廉州地方方言來演唱,有着非常濃郁的地方特色。不僅具有原生性發音特點,而且思想內涵豐富。它的歌詞詞牌如同它的曲牌一樣,種類繁多,有“大唐歌”、“東海歌”、“西海歌”、“西江月”、“犯仙調”等。這些詞牌往往運用“比興”、“雙關”、“歇後語”、“諧音”、“比擬”、“析字”、“疊字”等不同的修辭手法,特點鮮明涵豐富,富於哲理,藝術性高,富有魅力。其中的“大唐歌”是北海民歌當中流傳最早的一種詞牌,它強調雙關,重在抒情,意義深遠,屬於賦體歌講究第二第四句壓腳韻。

(二)耍花樓

“耍花樓”也是北海市第一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的一大類,是合浦縣有名的民間歌舞之一,用合浦本地話廉州方言演唱,主要流傳於廉州、黨江、西場、沙崗、石灣、寫家等講廉州話的鄉鎮,具有濃郁的地方風情,不但舞蹈動作多彩,歌調也較多且感人。“耍花樓”主要是一男一女兩人身穿傳統服裝,在舞臺上交叉穿插表演,對歌對舞,動作瀟灑大方而又優美熱烈,舞步多姿多彩。歌舞時男持一把花傘和一把紙摺扇,女持一方絹帕和一把紙摺扇,邊唱邊舞,常用的曲牌有:“花樓調”、“遊山打獵”、“開經調”、“嘆世調”、“插花調”、“採茶調”、“掛金索”、“二環調”等等,其中最主要的是“花樓調”和“遊山打獵”。這種曲調唱詞情調優美,富有浪漫想象的神話色彩。由於這種歌舞極其引人入勝,又被人民羣衆喜聞樂見,解放後,合浦人民對“耍花樓”進行了革命性的變革,改革後的“耍花樓”它已去除了那些迷信成分,多是表現勞動生活的諧趣性,也逐漸成爲慶豐收、迎新春的喜慶歌舞。廣西北海的“耍花樓”很像東北的二人轉,其舞步輕捷、活潑、輕鬆、幽默,如“跑馬步”、“搗碓腳”、“走車盤”、“耍傘花”、“耍巾花”等,音樂節奏明快,動作舞蹈性強,旋律高亢熱烈、語言亦莊亦諧,深受老百姓喜愛,也是當地羣衆喜聞樂見的民間藝術形式之一。

(三)鹹水歌

北海“鹹水歌”幾百年來都是靠口口相傳的方式傳承至今的,它精簡短小,但又富有內涵,以極具地方特色的音樂風格被疍民所喜愛。作爲一種民間歌曲,它不僅體現了該羣體的生活環境和文化風俗的特殊性,還在本質上反映出疍民獨特的水鄉情懷。其演唱形式與我國其他民族民間歌曲有着相同之處,但又因風俗、語言、生活環境等因素的不同而形成疍家獨特的演唱特點。鹹水歌是疍家人廣爲傳唱的口頭文化,在日常生活勞作,特別是在談婚論嫁、喪葬等過程中,觸景生情,隨編隨唱,以歌謠形式描繪不同的情感,所以說鹹水歌的歌唱內容十分豐富。北海“鹹水歌”曲調繁多,歌詞內容涵蓋疍家人日常生活的各個層面。如《嘆家姐》、《鹹水歌調》、《姑裏妹》、《十二月送人歌》、《伴郎》、《伴嫁》、《嘆古人》、《嘆字眼》等。而《嘆家姐》、《鹹水歌調》是最具典型性的傳統的北海外沙“鹹水歌”,它們的曲調親切自然,熱情悠揚,委婉感人,甜美流暢。歌曲常常都是上下兩句的一段體,每句字數不盡相同,句末一般要求押韻,但也有少數不押韻的,每句曲調多是因字取腔,但襯字的音調及句末收音都必須是相同的,並且不管唱多少段,其反反覆覆的基本結構是不變的。“鹹水歌”有獨唱、男女對唱、三人聯唱、小組唱等演唱形式,格調清新,韻律天然,唱、嘆流暢,感情濃郁、親切。工作和休閒時嘆唱兒句,煥發精神。北海“鹹水歌”,因傳唱地域而得名。這種富含海之韻味的歌謠,隨着疍民遷徙漂移,在北海的文化土壤落地生根,既保持原生地同名歌種的血緣關係,又吸收了遷入地土著漁民歌種的養分而不斷髮展成熟,至今已形成了自己的風格特色,是北部灣沿海一帶以船爲家的疍民世代傳承的一個歌種。

二、傳承思考

由於人們的物質生活日益豐厚,文化生活日加豐富多彩,加上疍民的上岸、時代的發展、外來文化的衝擊,會唱、會演、喜歡聽、聽得懂的人越來越少,使得這些傳統民間藝術面臨傳人和聽衆雙雙流失的危險,甚至面臨失傳。因此,我們探討這些民族民間藝術的審美屬性,不能僅僅停留在學術研究的層面上,最終還是要讓研究成果發揮作用而獲取更大的社會效益,此外就是試圖籍此引起人們對它的密切關注以及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目前,當務之急的就是要採取有效措施,把保護傳承落到實處:一是要全面發掘、蒐集、整理相關的文獻資料,包括文字、影像等資料。二是要積極改革、創新,創造一個全新生存環境,賦予它在信息時代新的意義。三是要大力普及、提高,努力提升知名度,擴大影響力,實現經常性,穩定性,持久性。四是要加大教育力度,努力把這些傳統民間藝術引進校園,開展傳承教育。

三、結語

廣西北海民間傳統藝術是中國傳統民族民間藝術瑰寶,它在促進文化交流、加強民族團結,構建和諧社會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對它的研究有深遠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作爲先人留給我們珍貴的遺產,我們有責任在每一個時代中展現它的風采,守望這份財富就是現代的我們應盡的責任。願我們廣大音樂工作者,爲繼承與弘揚我國優秀的民族民間藝術文化,爲繁榮藝術文化市場,奉獻綿薄之力。

民間藝術論文 篇8

中國有着長達五千年的文明歷史,在這片廣闊的土地上,人民通過自己的努力去求生存、求發展,那麼在人類文明的不斷進步和提升的時候,藝術,這個高雅又時尚的產物慢慢被人們所創造、所發覺,那麼自古以來藝術都是來自於民間,再漸漸上升到當今的現代藝術,我們可以發現,在中國,民間藝術的作用可謂起着一個非要重要的作用,它傳承着中華民族的一個文明的演進,它自身所綻放出來的藝術光芒人們不得不爲之嘆服,而且因爲中國其地域遼闊的特殊性,又決定了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那麼每個民族就必然又會有着它自身的一個民間藝術的存在,是獨具特色的,這些一個個的民間藝術可以說是最後組成了整個中國的民間的歷史的一個很大的部分,藝術,作爲一種精神上的享受,在當時來說不僅是豐富了當時的人民的精神生活,更加是爲我們現代人的藝術之根的研究創造了合理的條件和契機,民間藝術是我國自古來以來的人民創造的非常有價值的瑰寶,不管在哪個年代去看,它們都是有着自身的一個美術上的藝術特點的,值得我們去好好的研究和分析。

要提到中國的民間藝術的話,我們就不得不去談一下有關民間藝術的起源問題,衆所周知的是,民間藝術肯定是來自於民間的,那麼民間藝術主要還是來自於最早的那些農耕時期的勞苦大衆人民,其在進行土地的耕種時爲了避免太過於枯燥和乏味,就自編藝術創造,最開始是即興的演唱,把自己心中所想的話用歌詞的形式唱出來,再加上一些適當的曲調,進行音高和音低的轉換。我國最早的旋律音也是由民間的歌曲藝術產生的,當時並沒有一個嚴格的標準去定製相關的音律,只是根據當時演唱的人覺得怎麼唱怎麼好聽,怎麼唱怎麼旋律動人去定製的,久而久之也就成爲大家約定成俗的標準了,成爲了最後音律的一個統一的規定,那麼我們可以發現,民間藝術的一個特點就是它非常具有實用性,非常樸實無華,拿來就能用,而且標準比較低,比較平易近人。因爲人們當時創作民間藝術的初衷也正是爲了更好地服務於每一個人,所以還是比較強調其自身的一個實用性的。因爲有了一個實用性的前提假設,民間藝術才能得到流傳和發展,可不比當今的現代的藝術,雖然有的也是來自於民間。卻不是能夠被每一個人所接受的,有的藝術只針對於一些對藝術有了解的專業的人士,只有他們才能夠去欣賞,去理解。

所以說民間藝術的實用性受到了普通百姓的歡迎,其藝術表現的目的都是爲了讓人們的心情能夠愉快,能夠快樂地過好每一天的生活。當然,古代的民間藝術的創造不僅僅在於一個詩歌的創作之上,它更多的是一個包括內容比較多的事物,不僅僅是一個精神上的方面,還有相關物質上的創作也是屬於中國民間藝術的一部分,那麼,當時的勞動人民在進行相關物質基礎上的藝術創造的時候,也是爲了處於一個實用性的考慮,比如改良的鋤頭、鏟子等這樣的類似的農用工具,都是當時的人民爲了在做事的時候能夠更好地省時、省力而去對那些原本就已經存在的勞動工具進行一個相關的技術上的或者是外形上的一個改良,這樣在進行相關的改良之後,工具變得使用起來更加得順手了,而且從外觀上來看也變得更加得精美了,這些都可以算得上是民間藝術的一種瑰寶,它既可以說是能夠幫助勞動人民更加省時省力的去完成各種農業活動,又能滿足自身的對其審美和欣賞的外觀上的一個需要,可謂是一舉多得。

所以我們可以發現的就是民間藝術,它作爲一個本質屬性上的存在,是來自於勞苦大衆人民的,也可以說是當時的勞苦大衆的人民締造了當時的民間藝術。它從某個方面來說是由勞苦人民所創造的,而且也是被勞動人民所繼續演進和使用改良的,而且這並不是一個簡單的結束,而只是一個開始,一個對民間藝術發現的真正的開始。因爲以後還會有更多的人對這個民間藝術進行改良和挖掘,進行相應的改進和改良,那麼以後又會在以往的基礎上誕生一些新的民間藝術的新作品,這些民間藝術的特點,在剛纔也提到了,是非常具有一個民族地域性的,而且每個民族由於其自身自古以來就有一個相應的民族文化的傳統,所以說可能是同樣的一個藝術工藝品,不同的人去創造,其出來的藝術效果就可能是截然不同的,想要表達的一個寓意也是各不相同的,所以這就直接地導致了民間藝術的成果有一個豐富性和多樣的特點,而且早期的民間藝術可以說是沒有受到一些其他的因素的干擾的,也不會太被一些思想和相關的價值觀念所制約,所以這樣創作出來的藝術作品的價值性還是非常大的,它具有代表性的特點就是非常貼近尋常百姓的日常生活,但是其藝術性又是那麼鮮明。中國民間藝術的另一個特點就是其具有獨創性,雖說其是來自於民間的,因爲在古代不比現在的現代社會,什麼都有,什麼都可以用貨幣去買到,在古代,民間的物資從總體上來說還是比較缺乏的,勞苦人民每天也是爲了生計去工作去生活,所以即便是有一些專門負責賣藝術品的商人,藝術品種類和數量也都是極少的,勞動人民因爲很難買到、或者說是因爲沒有錢買,所以無法能得到一個自己稱心如意的藝術作品,所以在這種情況之下,只好開始自己動手,去完成一些自己滿意的並且能夠完成的作品了。

那麼這些製作人在製作相應的藝術作品時,不僅僅是說要去考慮其一個藝術性的表現的存在的問題,更多的還是在創作時注意到了一個實用性的問題,並且在其外觀和外形上也是進行了一個相應的改良和傳統上的革新,那麼最後製作出來的往往都添加了一些個人的愛好和色彩印象在裏面,例如古代的一些用來裝食物和酒的青銅器,就設計得精美絕倫,雖然只是拿來盛東西,但是其自身的工藝性和藝術性還有審美性上都是美輪美奐的。這些物件雖然經過了時間的變遷和交替,但還是有不少的藝術品保留了下來,供現代人去欣賞,去體驗其中的藝術之美,所以我們可以發現的是,在中國,民間美術不僅僅是一個單純意義上的一個小藝術品,它往往更具有一個相應的實用性,是一個集美觀和實用性爲一體的非常完美的藝術品。當然中國的民間美術不僅僅是侷限於一個勞動人民的使用工具之上,還寄託於人們當時所使用的其他的生活工具之上,比如吃、穿、住、行這幾個方面都要涉及到人民對美術的一個藝術上的欣賞問題。

比如壯族和苗族人民的一些服裝,上面掛滿了各種金銀銅器,這些少數民族的女人通過自己對服裝的改良和重新的裁剪一樣獲得了美麗的民間美術作品,也一直保留傳承了下來。還有對自己生活中的房屋也進行了重新改造,讓其更加堅固,更加防止外面的風吹日曬的干擾。同樣來說,每個地區、每個民族的房屋的構造都是不同的,包括在建築時的朝向、佈局,還有房頂的設計上都是千差萬別的,那麼造成這樣的原因是顯而易見的,地區的文化差異及每個人的生活環境和習慣也是不同的,而且在建造房屋時,不同地區的人使用的建造工具也是不一樣的,有的先進,有的落後,所以說一個房屋的構造不管是從內部設計上來看還是外部結構上,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個人的生活習性和個人的愛好。我們還可以從其建造的材料和方式上推斷出他到底使用了哪些建造工具和建造上的技巧。還有每個民族地區基本都有自身的一個傳統的節日,這個節日是該民族自古以來就有的,是不同於其他古代的傳統節日的,到了這些節日的時候,該民族的人們都會將自己盛裝打扮一番,然後舉行可能簡單或者繁瑣的節日儀式,在儀式上會用到各種具有某種代表意義的器物,這些器物往往都是工藝優良的藝術品,都是經過人們仔細的研究和開發出來的藝術品,都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這些儀器被廣泛運用到各種例會、儀式、葬禮之上,這些形式多樣的祭祀活動都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當地人對民間美術的看法,對民間美術的一個藝術性的欣賞上,那麼這些各種各樣的形式和活動都可以稱之爲民間的美術。

民間美術的一個大的特點就是其構造還是非常簡單的,在簡單中又沒有失去其實用性,它是由勞動人民開發出來的,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滿足大部分勞動人民的需要,這個民間美術是蘊含於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的,它存在於人民的日常的一個衣食住行之中,所以不是我們常人理解的民間美術是一個非常高深的事物,它來自於民間,自然也是該運用到民間去的。民間美術是非常重視自身的情感的精神上的表達的,也就是說它在展現其自身美麗的時候是沒有任何功利性的,它的存在完全是爲人民服務的,其存在是爲了將人們的精神領域帶上一個全新的臺階。但是,不得不說的是,雖然民間美術的優點很多,但是也不乏一些粗俗陋習在裏面,一些雖然可以稱之爲美術,但是卻不能爲人們帶來任何幫助的美術,這種民間美術其存在的時間不是很長,一般都是轉瞬即逝,相忘於人們的腦海之中,但有的民間美術還是很好地保存和傳承了下來,它比我們現在的當代的美術往往都還有着更高的美學價值和欣賞的價值在裏面。

我們可以看出的是民間美術是非常具有自身的特點的,其自身的特點的來源又是因每個民族、每個地區的人民的文化和環境上的差異性所造成的。這些藝術特點都是蘊含於整個民間美術之中的,我們只有堅持這些民間美術,挖掘出隱藏在民間美術中的藝術特點,才能更好地讓中國的藝術文化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