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論文 > 論文精選

剩餘價值理論論文精品多篇

剩餘價值理論論文精品多篇

經濟剩餘和剩餘價值概念 篇一

摘要:保羅·巴蘭和保羅·斯威齊在他們合著的《壟斷資本》中,明確界定了經濟剩餘這一關鍵概念,並對經濟剩餘理論進行了系統闡述。

而剩餘價值則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一個核心概念,經濟剩餘和剩餘價值二者具有辯證統一關係。

經濟剩餘是剩餘價值的基礎,剩餘價值不同於經濟剩餘,它是經濟剩餘在資本主義社會的一種特殊表現形式。

探析經濟剩餘和剩餘價值概念有利於進一步研究資本主義經濟規律。

關鍵詞:經濟剩餘 剩餘價值 壟斷資本

經濟剩餘

“經濟剩餘”這一概念由美國當代激進派經濟學家保羅·巴蘭在《成長的政治經濟學》(1957年)中最早提出。

他把經濟剩餘分爲實際經濟剩餘和潛在經濟剩餘。

他認爲,社會現有的物質產出和社會現有的消費之間的差額就是實際經濟剩餘,也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儲蓄或積累;而在現有的自然環境和科技條件下,社會可能的產出和可能的消費之間的差額稱爲潛在的經濟剩餘。

此後,保羅·巴蘭和保羅·斯威齊在他們合著的《壟斷資本》中,給經濟剩餘下了一個明確的定義,即“一個社會所生產的產品與生產它的成本之間的差額”。

在該著作中,他們還詳細闡述了經濟剩餘理論—經濟剩餘的產生和吸收理論。

該理論成爲他們分析壟斷資本主義理論的一個核心理論,同時,該理論也成爲美國激進政治經濟學派的指導理論。

“經濟剩餘”的要素包括“全部財產收入(利潤、利息、地租等),買賣過程中的浪費,某些其它廣告費用,金融與法律服務部門從業人員的報酬,以及由政府吸收的剩餘”。

巴蘭和斯威齊認爲,在壟斷資本主義條件下,商品成本日益降低意味着利潤邊際的不斷擴大,而利潤邊際的不斷擴大又意味着利潤總額不僅在絕對數上而且在所佔國民總產值的份額上增長,即存在着“剩餘增長趨勢規律”,他們還聲稱,這是壟斷資本主義的基本經濟規律。

因此,他們主張用“剩餘增長趨勢規律”代替馬克思的“利潤率下降趨勢規律”。

實際上,保羅·巴蘭和保羅·斯威齊的“剩餘增長趨勢規律”與馬克思的“利潤率下降趨勢規律”本質上是一致的,是壟斷資本主義經濟發展趨勢的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

利潤率是剩餘價值和全部預付資本的比率,即p`=m/c+v(p`表示利潤率;m表示利潤,實質上就是剩餘價值,剩餘價值是相對於可變資本而言的,利潤是相對於全部預付資本而言的,剩餘價值是利潤的內容,利潤是剩餘價值的表現形式;c表示不變資本;v表示可變資本。

也就是說c+v=全部預付資本)。

隨着資本的不斷積累,競爭日益激烈,“不變資本”的增長就快於“可變資本”的增長,必然引起資本有機構成的提高。

因而在剩餘價值率不變的條件下,平均利潤率就會趨於下降,即m的增長速度低於c的增長速度,就會出現:“剩餘增長趨勢規律”和“利潤率下降趨勢規律”。

其中利潤率下降,但利潤還是上升的,即“剩餘增長”。

因此,保羅·巴蘭和保羅·斯威齊的“剩餘增長趨勢規律”與馬克思的“利潤率下降趨勢規律”並不相矛盾,它們本質上具有一致性。

這是資本主義經濟發展同一種趨勢的兩個不同方面,即他們是從不同視角來分析壟斷資本主義的經濟發展規律。

保羅·巴蘭和保羅·斯威齊的“剩餘增長趨勢規律”的結果就是,“經濟剩餘”的總量會越來越多,而壟斷資本主義沒有提供更多的'“消費和投資”出路,因而就會使“剩餘吸收”困難問題日益凸顯,致使資本積累停滯。

這樣一來,壟斷資本主義將會出現經濟危機,從而阻礙資本主義的進一步發展,進而危及資本主義的存在。

而馬克思的“利潤率下降趨勢規律”也會導致資本主義社會生產停滯,進而危及資本主義的存在。

剩餘價值

(一)剩餘價值的內涵

剩餘價值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一個核心概念。

馬克思認爲,剩餘價值規律是資本主義的基本經濟規律,資本主義生產的實質就是剩餘價值的生產,它決定着資本主義的一切矛盾和全部發展過程,它決定着資本主義生產的高漲和危機,決定着資本主義的發展和滅亡。

剩餘價值的內涵,具體來說有兩種。

第一種內涵,是從價值創造者的視角來說,“剩餘價值”是相對於“自用價值”而言的,它是指由勞動者創造的超過自身及家庭需要的那部分價值。

如果某勞動者創造的價值不夠或僅夠滿足自身及家庭的需要,而沒有一點剩餘,那他就沒有創造剩餘價值。

如果某工人創造的價值不大於(低於或等於)其工資,那麼他沒有創造剩餘價值,因而,只有當他創造的價值高於其工資時,他才創造了剩餘價值。

馬克思認爲,剩餘價值是由僱傭工人勞動創造而被資本家無償佔有的超過勞動力價值的價值。

這裏的勞動力價值就是“自用價值”,它是由維持勞動工人生命及其生產和再生產所需要的生活資料的費用決定的,它包括勞動者本人的生活、培養教育費用以及維持其家庭成員生活的費用。

因此,從根本上說,剩餘價值是由僱傭工人勞動創造的超過其勞動力價值的那部分價值。

顯然,此時,馬克思是站在批判資產階級維護廣大無產階級立場上來闡釋剩餘價值本質內涵的,這也是對資本主義生產本質的深刻揭露。

第二種內涵,是從價值的載體視角來說的,它是相對於“已用價值”而言,指物品經利用後所剩的價值。

這種含義沒有第一種含義常見,例如,筆記本電腦原來價值是3800元,用了一年後,其價值還有2000元(當然,假設這一年沒有通貨膨脹現象),那麼這個2000元就是電腦的剩餘價值。

不過,這種關於剩餘價值的說法並不多見。

因此,通常所說的剩餘價值就是馬克思所理解和界定的剩餘價值。

(二)剩餘價值生產的分類

剩餘價值生產又分爲絕對剩餘價值生產和相對剩餘價值生產。

1、絕對剩餘價值生產。

由於工人的勞動日可分爲必要勞動時間和剩餘勞動時間,恩格斯曾指出:“每一個被資本家僱用的工人都在做雙重勞動。

他的工作時間的一部分用來償還資本家所預付給他的工資,這一部分勞動,馬克思稱爲必要勞動。

但在此之後,他必須繼續勞動,在這段時間內,他爲資本家生產剩餘價值”。

可見,工人在必要勞動時間內創造的價值是其工資收入,而在剩餘勞動時間內創造的價值就是剩餘價值。

因而,資本家在工人必要勞動時間不變的情況下,通過延長工作日,從而使剩餘勞動時間增加而多生產的剩餘價值,就是絕對剩餘價值。

例如,如果工人每天工作12個小時,其中必要勞動時間是4小時,那麼剩餘勞動時間就是8小時,但是,如果資本家把工人的總勞動時間延長到每天工作15小時,那麼資本家就獲得了11小時的剩餘價值。

由此可見,絕對剩餘價值生產是以危害工人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爲代價的,因此,絕對剩餘價值生產直接嚴重地摧殘了工人的身心健康。

2、相對剩餘價值生產。

在工人的勞動日不變的情況下,通過縮短必要勞動時間,從而延長剩餘勞動時間來獲得更多剩餘價值的生產,就是相對剩餘價值的生產。

例如,工人每天工作時間還是12小時,如果把工人的必要勞動時間由原來的4小時縮短到2小時,那麼剩餘勞動時間就由原來的8小時增加到10小時,因此,資本家所得的剩餘價值,就由工人原來8小時生產的價值增加到10小時生產的價值。

當然,相對剩餘價值生產是建立在生產力水平不斷提高、新的機器設備和科學技術不斷應用於生產的條件下進行的。

一般來說,在資本主義初期,由於生產力水平不高,這時的剩餘價值生產主要是絕對剩餘價值生產;隨着生產力的迅速發展,科學技術廣泛應用以及工人階級覺悟的不斷提高和鬥爭的不斷深入,到了資本主義中後期,剩餘價值生產主要是相對剩餘價值生產。

但是,這時也存在絕對剩餘價值生產,只不過處於次要地位,主要是相對剩餘價值生產。

當然,在資本主義社會,剩餘價值的存在由資本的本性所決定,即榨取最大的剩餘價值。

經濟剩餘和剩餘價值的關係

(一)經濟剩餘和剩餘價值具有統一性

其一,經濟剩餘是剩餘價值的基礎。

從發生學的角度來看,隨着生產力的發展,出現了剩餘產品,這個剩餘產品就是經濟剩餘的一種表現形式,它爲私有制的產生準備了物質條件。

只有到了資本主義社會,纔出現了剩餘價值,它是由工人勞動創造而被資本家無償佔有超過工人所得工資的那部分價值。

剩餘價值是資本家發財致富的祕密所在,也是資本積累的源泉。

剩餘價值和經濟剩餘的產生都離不開生產力的發展,並且經濟剩餘是剩餘價值的前提和基礎。

其二,在資本主義社會中,剩餘價值生產有利於經濟剩餘的積累和擴大。

資本主義生產的實質就是剩餘價值生產,剩餘價值生產是資本家發財致富的祕密所在,剩餘價值生產越多,資本積累就越多,社會中的經濟剩餘也就越多。

因此,剩餘價值生產就能促進經濟剩餘的進一步積累和擴大。

(二)經濟剩餘和剩餘價值具有對立性

其一,剩餘價值這個概念具有強烈的階級性和濃厚的感情色彩,經濟剩餘是個中性概念,不帶有階級性和感情色彩。

剩餘價值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一個關鍵詞語。

剩餘價值實質上指由工人勞動創造而被資本家無償佔有的超過勞動力價值以上的那部分價值,它是僱傭工人剩餘勞動的凝結,體現了資本家和僱傭工人之間剝削和被剝削的關係。

剩餘價值生產是資本主義生產的目的和動機,它是資本主義得以存在的根基。

然而,一般來說,經濟剩餘是社會現有的物質產出和現有的消費之間的差額,也就是通常人們所說的儲蓄或積累,經濟剩餘是個中性詞不帶有感情色彩。

其二,經濟剩餘不涉及分配問題,無論怎樣分配,經濟剩餘始終存在,而剩餘價值則涉及到分配問題。

如果工人在剩餘勞動時間內所創造的價值全部歸工人所有,那麼剩餘價值就無從談起,但是,這時的經濟剩餘依然存在。

其三,在存在形式上,剩餘價值一般採取價值形式,而經濟剩餘既可以是價值形式存在,也可以是物質財富形式存在。

其四,剩餘價值是個歷史範疇,經濟剩餘與人類共存。

剩餘價值只存在於資本主義這一特殊的歷史時期,而經濟剩餘則與人類共存,即便是在原始社會也有部分的經濟剩餘,它是人類社會存在與發展的前提。

到了未來的共產主義社會,剩餘價值必然要退出歷史舞臺,但經濟剩餘依然存在,它是人類得以生存、發展的前提和基礎。

衆所周知,馬克思提出的人類社會發展的三個階段理論,即人的依賴關係佔統治地位的階段;以物的依賴關係爲基礎的人的獨立性階段;個人的自由全面發展階段。

實際上,這三個階段都有經濟剩餘,而剩餘價值則僅存在於第二個階段,即僅存在於資本主義社會中,它是一種嚴重的異化現象。

隨着生產力的進一步發展,進入個人自由全面發展階段,即共產主義社會,一切異化現象將被摒棄,剩餘價值也將會消失。

“共產主義是對私有財產即人的自我異化的積極的揚棄,因而是通過人並且爲了人而對人的本質的真正佔有;……它是歷史之謎的解答,而且知道自己就是這種解答”。

因此,剩餘價值是個歷史範疇,它僅存在於資本主義社會。

資產階級經濟學家認爲,剩餘價值具有永恆性,這根本上是錯誤的,它具有很強的意識形態性,這實質是肯定了資本主義社會的永恆性。

總之,本文通過探析經濟剩餘和剩餘價值概念,從理論上釐清了二者之間的辯證關係。

經濟剩餘是剩餘價值的基礎,剩餘價值不同於經濟剩餘,它是資本主義社會的特殊產物,它是一個歷史範疇,而經濟剩餘則與人類共存,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現實基礎。

剩餘價值和經濟剩餘概念探析對於進一步研究資本主義經濟規律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美]保羅·巴蘭,保羅·斯威齊。壟斷資本[M]。南開大學政治經濟學系譯。商務印書館,1977

2、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M]。人民出版社,2003

3、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M]。人民出版社,2001

4、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人民出版社,2009

5、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2009

剩餘價值理論論文 篇二

摘 要:剩餘價值論是馬克思經濟學說的基石,是貫穿《資本論》始終的一條紅線,是市場經濟理論的核心。

從前人對剩餘價值理論的研究馬克思剩餘價值理論學說的主要內容、馬克思剩餘價值論的理論意義及現實意義三個方面來闡述馬克思的剩餘價值理論,以幫助我們更好地學習和運用馬克思的剩餘價值理論。

關鍵詞:馬克思;剩餘價值;意義;剩餘價值理論

一、馬克思剩餘價值理論的主要內容

剩餘價值理論的主要內容:剩餘價值是在生產過程中所創造的被資本家無償佔有的超過勞動力價值的那部分價值。

其主要內容是勞動力成爲商品時剩餘價值生產的基礎;剩餘價值的生產過程是勞動過程與價值增值過程的統一;資本主義生產的實質是生產剩餘價值,剩餘價值體現資本家對工人的剝削關係;可變資本是剩餘價值的真正來源;增加剩餘價值的方法是提高剩餘價值率,基本方法是相對剩餘價值與絕對剩餘價值的生產。

(一)剩餘價值的生產

爲了分析剩餘價值的生產過程,馬克思從對勞動過程一般的分析入手,考察了勞動過程的簡單要素,指出了勞動過程是人和自然之間進行物質變換過程,是生產使用價值的過程,這是一切社會所共有的。

任何社會生產過程都具有二重性,它既是生產要素(勞動力和生產資料)互相結合,生產使用價值的過程,又是生產要素的社會形式(勞動者和生產資料所有者)互相結合的過程。

這二重性的關係是生產過程的物質內容和社會形式的關係,是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關係,也是手段和目的的關係。

資本主義生產過程,是商品生產過程,但不是簡單商品生產過程,它是在簡單商品生產過程基礎上擴展了的資本主義商品生產過程。

因爲簡單商品生產過程是勞動過程和價值形成過程的統一,而資本主義商品生產過程,是勞動過程和價值增值過程的統一。

資本主義商品生產過程,也是勞動二重性生產W’二重性的過程,勞動過程是具體勞動創造使用價值的過程,在這個過程是價值增殖的手段;價值增值過程,是抽象勞動創造價值並使資本增殖的過程,這個過程體現着資本主義生產目的。

生產過程的二重性,還是內容和形式的關係。

如果說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關係,是內容和形式的關係的話,那麼,勞動過程則是生產過程的物質內容,價值形成過程從而價值增殖過程,則是生產過程的社會形式。

(二)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

勞動過程的三要素,在價值形成過程從而在價值增殖過程中以什麼形式存在呢?馬克思用勞動二重性原理,對此問題作了科學的分析。

價值形成過程從而價值增值過程主要與抽象勞動有關。

商品中包括的生產資料的價值,可以看作是生產它時所耗費的抽象勞動的凝結。

由於勞動過程中的具體勞動,生產資料只能轉移自身的舊價值,而不能創造新價值。

所以,這個生產資料的價值的資本形式是不變資本C。

商品中包含的新價值V+M是抽象勞動創造的。

勞動力在使用過程中,不僅創造了自身的價值,而且創造了剩餘價值。

因此,勞動力A的資本形式,就是可變資本V,資本家把購買的勞動帶到生產過程生產剩餘價值,然後通過出售W’,他預付的貨幣也就變爲資本了。

這樣,同一勞動作爲具體勞動轉移了生產資料的舊價值C,作爲抽象勞動又創造了新價值V+M,一個商品的價值就等於C+V+M。

馬克思根據勞動二重性的原理,按照資本的不同部分在價值增值過程中所起的不同作用,把區分爲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說明只有可變資本,纔是產生剩餘價值的來源。

(三)剩餘價值的分配

剩餘價值生產出來後,還要在資本家間進行分配。

剩餘價值的分配理論是馬克思剩餘價值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中,呈現在人們面前的利潤和剩餘價值是一回事,利潤掩蓋着剩餘價值。

因爲剩餘價值只同可變資本有關,利潤則表現爲資本家全部預付資本的比例。

這也就使剩餘價值轉化爲利潤,剩餘價值率轉化爲利潤率了。

隨之而來的是利潤轉化爲平均利潤,價值也轉化爲生產價格,其結果,利潤的真正性質和起源就完全被掩蓋起來,價值決定的基礎也被掩蓋起來。

馬克思在揭示了平均利潤和生產價格規律的基礎上,進一步探討了利潤的分割問題。

由於商品資本獨立化爲商業資本,所以作爲剩餘價值轉化形式的利潤便分割爲產業利潤和商業利潤,這種形式的分割是受平均利潤率支配的。

作爲職能資本家,由於借用貨幣資本而以報酬形式支付給借貸資本家的一部分利潤則表現爲利息。

馬克思在闡明瞭利潤的分割之後,還考察了資本主義在農業中的發展和地租問題。

他指出,資本主義地租不過是租佃資本家交給土地所有者的超過平均利潤的那部分剩餘價值,體現土地所有者和農業資本家共同剝削農業工人的關係。

馬克思揭露批判了“資本—利潤、土地—地租、勞動—工資”這樣所謂的“三位一體”公式,指出這是現實社會經濟關係的異化,是資本主義分配關係的轉化表現形式,從而馬克思完成了他的剩餘價值理論。

二、馬克思剩餘價值理論的理論意義

馬克思的剩餘價值理論,萌芽於19世紀40年代,成於19世紀50年代,問世於19世紀60年代。

它是與時俱進的理論,不僅對當時的資本主義經濟有重大意義,而且對我們今天更好地建設社會主義經濟提供理論指導。

第一,他批判地審查了古典經濟學的價值理論,抽象出價值概念,研究了勞動形成價值的特性,第一次確定了什麼樣的勞動形成價值,爲什麼形成價值,以及怎樣形成價值的命題,研究了價值形態的歷史發展。

馬克思開創了科學嚴密而完善的勞動價值論,爲分析剩餘價值的問題,奠定了理論基礎。

第二,他區分了貨幣和資本,研究了貨幣向資本的轉化,指明資本產生的經濟條件是資本或剩餘價值,既不能在流通中產生,又不能脫離流通產生。

他分析了勞動力商品的特點,闡明瞭勞動力成爲商品的條件,說明了勞動力成爲商品是貨幣轉化爲資本的前提。

馬克思對勞動力和勞動的區分,爲在勞動價值論基礎上說明剩餘價值的產生,並解決使古典派遭到瓦解的第一個理論難題,提供了邏輯起點。

第三,他根據勞動二重性學說,分析了資本主義生產過程的二重性,揭示出資本主義的生產過程,是勞動過程和價值增值過程的統一,從而深入到資本主義生產過程的內部,揭示了剩餘價值產生即資本主義剝削的祕密。

特別是,他通過區分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進一步揭示了剩餘價值產生的祕密和資本的本質,併爲解決資本主義政治經濟學一系列複雜問題,提供了一把鑰匙。

第四,馬克思開創性地抽象出剩餘價值率的範疇,區分了剩餘價值生產的兩種形式即絕對剩餘價值生產和相對剩餘價值生產,把對資本主義剝削的分析從定性分析轉向定量分析即轉向關於剝削程度的分析,從而進一步揭示出剩餘價值增值的內在機理。

結合資本主義形成與發展的歷史,馬克思探求了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的形成與發展軌跡。

第五,他在區分勞動力與勞動的基礎上,在揭示剩餘價值生產和增值祕密的基礎上,創立了經濟思想史上第一個科學的工資理論,揭露了工資假象,說明了剩餘價值的真實起源是怎樣被掩蓋的,標誌着狹義剩餘價值理論的完成。

三、馬克思剩餘價值理論的現實意義

正確理解和運用剩餘價值有深刻的意義。

消滅私有制並非是單純地建立公有制,也並非把社會主義生產關係解讀爲實現傳統的全民所有制,而是要實行社會所有制。

馬克思認爲實行國家所有制是共產主義的第一階段,即社會主義階段,實行社會所有制是共產主義的高級階段,在社會主義階段只能建立公有制,只有共產主義社會纔有可能和必須實現社會所有制。

因爲只有在共產主義社會,生產才能實現完全社會生產,這種社會生產要求社會佔有生產資料,作爲國家所有制主體的國家也就消亡了,國家所有制也不存在了。

在存在國家的條件下,所實行的只能是公有制,而不可能是社會所有制。

中國現在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還沒有建立共產主義社會及實行社會所有制的能力,只能在市場經濟中把握社會主義方向,實行以公有制爲主,多種所有制並存的經濟體制。

非公有制中必定存在剩餘價值。

科學地運用剩餘價值理論來分析我們可以發現,並不一定要說這就是剝削,並不是這樣就背離了社會主義消滅剝削的本質。

因爲剩餘價值在社會主義國家中被我們集中起來了,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關係國計民生的大的工程項目的開發和發展都是離不開這些集中起來的資金。

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

這是對馬克思剩餘價值理論的豐富和發展,也說明了剩餘價值論是社會主義本質論的理論基礎。

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是最終達到共同富裕的前提;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是最終達到共同富裕的途徑。

馬克思在剩餘價值理論中指出利潤全部被生產資料的佔有者獨佔了,工人僅獲得作爲勞動力再生產的補償的工資,這就是資本主義剝削存在的原理。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剩餘價值理論需要活學活用,我們可以發現社會主義社會承認勞動者對勞動力資本的所有權,工人的勞動力資本也參與到了利潤的分配中,並且在不同的所有制制度下利潤也不僅僅是隻被生產資料的所有者所獨佔。

通過理論的內在邏輯推導可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資本和剩餘價值等經濟範疇仍然存在,並對發展社會主義經濟起促進作用。

與資本主義條件下的資本家剝削僱傭工人的關係不同的是,在社會主義國家、集體和勞動者之間是在根本利益一致基礎上的平等合作關係。

參考文獻:

[1] 邱颯爽,塗金坤。馬克思剩餘價值論的當代價值[J]。河北學刊,2008,(5)。

[2] 《資本論》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M]。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1998.

[3]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 資本論:第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6]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6、26、42、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責任編輯 劉嬌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