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論文 > 論文精選

內科護理論文(新版多篇)

內科護理論文(新版多篇)

護理內科論文 篇一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收治的心血管病患100例,隨機地劃分爲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50例。對照組中,男性32例,女性18例;年齡43-79歲,平均年齡(61.5±2.3)歲;高血壓12例,冠心病16例,急性心肌梗死12例,心力衰竭10例。觀察組中,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齡41-80歲,平均年齡(60.8±2.5)歲;高血壓13例,冠心病15例,急性心肌梗死9例,心力衰竭13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和病症類型等對比,差異不具備統計學意義,以P>0.05有可比性。

1.2人性化護理方法

對照組行基本常規護理法,操作相對簡單,主要包含藥物變更,維持病房衛生整潔有序,物品整齊擺放等。觀察組行人性化護理,具體如下:

1.2.1心理護理

觀察組患者的平均年齡爲(60.8±2.5)歲,大都爲老年羣體,不論在生理還是心理方面均有一定的特殊性。例如,老年患者前往醫院就診,極易出現更復雜的精神反應,產生抑鬱、焦慮及高度緊張等消極情緒,嚴重時脾氣易怒,極可能發生患者頂撞醫護人員的事情。鑑於老年患者對入院治療較爲排斥,護士要始終以溫和耐心的態度對待每位患者,與其主動交談,儘早瞭解患者病情進展狀況及主治醫師的治療方案,弄清患者出現各種心理問題的原因,詳細解答患者提出的護理或治療中的每個問題,使患者逐步驅散疾病所帶來的心理陰霾,端正患者的心態,以優質的服務贏得患者及其家屬的信任。

1.2.2營造人性化的住院環境

對於心內科患者而言,良好的住院環境會加速病症治癒及康復的進程。醫院方及護士要千方百計搞好病房內硬件設施的改造和更新,同時營造舒適的住院環境,護士每日定點徹底打掃衛生,做到病房內一塵不染,保持室內外通風及空氣暢通,完成室內的滅蟲及消毒任務,爲患者創設溫馨、和諧的住院環境。

1.2.3藥物護理

心內科患者多數爲老年人,記憶力每況愈下,常會發生錯服或漏服藥物的問題。爲此,護士要嚴加管理患者的用藥,對不同疾病類型的患者,要做好相應的服藥監督及服藥護理工作。例如,服用降壓藥物易造成體位性低血壓,則要提醒患者起牀及變換體位時動作要輕柔;服用催眠類藥物會造成頭暈或精神不振等症,護士就需讓患者臥牀休養,切忌運動。另外,護士要依照每位患者排便的時間特點,科學安排瀉藥的服用時間,避開夜晚排便,防範患者晚間病情突變。

1.2.4構建和諧的護患關係

良好、和諧的護患關係是人性化護理的有機組成部分,對於減少或避免護患糾紛的發生有着重要作用。護士態度要隨和,語氣要柔和,話語要平和,所選用的時機還要恰當,以儘快贏得患者的尊重和信任,與患者將心比心,提供更優質的人文關懷,使護患融洽相處。

1.3療效判定標準

觀察並比較兩組患者的住院時間;以調查問卷的方式對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進行調查,護理滿意度的指標包含:非常滿意、滿意和不滿意,護理滿意度=(非常滿意例數+滿意例數)/本組總例數*100%。

1.4統計學分析

運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完成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通過(平均數±標準差)表示,並經t檢驗,計數資料經X2檢驗,以P<0.05表明差異具備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實施人性化護理後,對照組患者的住院時間爲(17.5±2.3)d,觀察組患者的住院時間爲(9.9±2.1)d,顯著短於對照組的住院時間(P<0.05)。對護理的滿意度:對照組中,非常滿意11例(22.0%),滿意28例(56.0%),不滿意11例(22.0%),護理滿意度爲78.0%;觀察組患者中,非常滿意18例(36.0%),滿意31例(62.0%),不滿意1例(2.0%),護理滿意度爲98.0%。觀察組對護理的滿意度顯著高於對照組,P<0.05表明差異具備統計學意義。

3討論

內科護理論文範文 篇二

1.1方法:對實驗組患者採用常規的護理方式,對其進行傳統的護理管理,對照組患者的護理則在此基礎上加入風險管理,即進行護理中風險因素的評估、實施相應管理措施等。內科護理中風險管理的具體措施如下:

1.1.1對患者的管理:首先,在患者入住我院後,要保證其不發生意外傷害。可以通過在醫院洗手間或走廊設統一扶手、保證地面乾燥、安裝夜間照明燈等措施來避免意外傷害的發生。其次,要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對初入我院的患者介紹我院的具體情況以及其病情狀況,讓其擺正心態,增強自信心,緩解甚至消除焦慮、悲觀的情緒,進而提高在治療過程中的積極配合度。

1.1.2對疾病的評估:護理人員每日進行病房巡視,對患者的病情、生命體徵、心理狀況進行評估和記錄,對於潛在的風險因素事先制定相應的對策,在此基礎上,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使其減輕心理壓力,保持平穩情緒,積極配合治療。對於那些存在安全隱患的患者(瘋癲症、智障、短暫性腦缺血患者等)要進行重點監控。

1.1.3對醫護人員的管理:首先,要對護理人員進行相關知識和技能培訓,通過培訓使護理人員瞭解相關理論知識,熟練掌握日常操作程序(無菌消毒、靜脈採血等),提高心理素質及對意外事件的處理能力。對於那些剛進入醫院,沒有任何實踐經驗的新護士,就採取“老帶新”的制度,讓有多年豐富實踐經驗的護理人員指導新護士工作,幫助新護士成長。

1.1.4對相關護理制度的管理:完善內科護理人員日常工作準則,對內科護理的相關制度進行完善,要求護理人員有高度的責任意識和職業道德。使其意識到風險管理的重要性,提高風險意識,提升自身護理水平,避免風險的發生。

1.1.5對醫療器械、環境的管理:對於治療藥物和醫療用品要進行定期檢查,及時補給,確保資料設備運行正常、急救藥物準備充分。同時,還要保持病房內的整潔衛生,護理人員應定期進行打掃,爲患者提供良好的就醫環境,降低疾病的感染率。

1.2觀察指標:此次兩組對比的指標有風險事件發生率、患者對護理滿意度、投訴率等。

1.3統計學方法:運用SPSS14.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處理,P<0.05即代表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經過常規護理管理的實驗組的風險事件發生例數爲15例,發生概率爲30%,而經過常規護理和風險管理後,對照組風險事件發生的例數爲4例,發生的概率爲8%;實驗組中對護理服務感到滿意的有38例,滿意度爲76%,對照組中對護理服務感到滿意的有患者48例,滿意度高達96%;實驗組患者中進行投訴的有10例,投訴率爲20%,對照組中進行投訴的有1例,投訴率爲2%。以上數據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內科護理論文 篇三

1.1基本資料選取

我院2012年7月~2014年3月期間收治的80例呼吸內科重症患者,其中男性患者44例,女性患者36例;患者的的平均年齡爲(47.9±13.5)歲,患者多爲支氣管擴張、支氣管哮喘、慢性支氣管炎或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將這80例患者,採用隨機分組的方式,將患者平均分成觀察組(n=40)和對照組(n=40)。兩組組患者在性別、年齡和病情病因等基本資料上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護理方法

對照組患者,按照呼吸內科的護理要求並綜合患者的實際情況,給予患者常規基礎護理;觀察組患者,除了基礎護理以外,還給予綜合護理干預,具體方法爲:(1)對患者的病情進行密切的追蹤和監察,工作的重點爲呼吸頻率和深度,對患者可能出現的比如咳痰、咳血等症狀做好詳細的監察和記錄;(2)保證患者呼吸順暢,及時清理患者的呼吸道;(3)根據患者病情的變化和過敏藥史,合理用藥;(4)進行必要的心理健康輔導,保證患者能夠積極配合院方的治療;(5)環境護理:呼吸內科重症患者,對於環境的要求相比之下要高於其他疾病患者,具體應該在日常中定期爲患者清理病房,對病房進行全面的消毒,保證房間的通風換氣以及溫度和溼度的控制。

1.3療效判定標準治療

效果分爲四個等級:(1)痊癒:病情得到遏制,患者開始恢復;(2)好轉:患者在接受系統的治療和護理後,病情有了明顯的減輕;(3)未好轉:治療前後,患者的病情沒有明顯的變化,且有加重的跡象;(4)死亡。

1.4統計學方法運用

SPSS.17.0統計軟件加以分析,使用(x±s)表示本實驗的計量資料,並應用配對t檢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2.結果根據我院的研究治療,80例呼吸內科重症患者在接受不同的護理之後,有40例患者痊癒,25例患者的病情有所好轉,13例患者的病情無好轉跡象,2例患者死亡。

2.討論

隨着醫學水平的整體發展和模式的轉變,最大程度的提高藥物治療的效果並改善患者護理干預的模式已經得到了社會各界的關注和認同。呼吸內科重症患者,受疾病及自身身體情況的影響,普遍存在反應能力和活動能力下降等情況,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活水平,以外事故的發生機率較之常人或其他疾病的患者也有比較明顯的增加。

1心理護理組呼吸

內科重症患者,往往是年齡較大的老者,我院的研究中有很多這樣的患者由於病情加重,生活自理情況就受到了影響,如果在護理過程中沒有有效的進行心理疏導很容易產生抑鬱、焦躁、偏激等負面情緒。心理護理是醫護人員對患者進行的精神支持和心理溝通,這對於患者的恢復來說是非常有必要的,雖然相對的來看,心理護理的效果不及機械護理。但是,我認爲不管用什麼樣的方法,都應該在其中加入對患者的心理疏導,給予患者信心和良好的治療氛圍,這樣才能最大程度的提高臨牀治療效果。

2環境護理

前文已經提到了,呼吸道疾病相比於其他疾病來說,具有一定的傳染性,有可能會對患者造成二次傷害。環境護理就是要保證患者有一個良好的治療和恢復的環境。

3.總結

綜上所述,觀察組的護理方法相比於傳統的護理方法,治療效果更佳明顯;其次,觀察組中具體使用到的方法也並不是獨立存在的方法,它能夠根據患者的不同情況進行科學的整合,這樣治療效果將更爲明顯;結合我院對患者的實例研究結果來看,在呼吸內科重症患者中展開科學的護理方法,有較好的治療效果,值得借鑑並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