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論文 > 論文精選

談環境保護問題與建議論文(精品多篇)

談環境保護問題與建議論文(精品多篇)

談環境保護問題與建議論文 篇一

摘要:

隨着人口、工農業生產和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 ,環境和環境問題已越來越引起人們的普遍關注和重視。面對世界範圍內的環境危機的嚴峻挑戰 ,開展並加強環境保護工作已迫在眉睫。本文主要介紹了以現代微生物選育及培養技術和新型高效生物反應器爲基礎的環境生物技術在水污染治理、城市垃圾填埋、工農業污染源等方面的應用,最後還討論了環境生物技術的應用及發展前景。

關鍵詞:

環境生物技術;污染治理;城市垃圾填埋;廢水;應用前景;MBR技術;環境保護

前言

環境生物技術(EnvironmentalBiotechnology) 是指直接或間接利用生物的生理活動 ,建立降低或消除污染物的生產工藝 ,或能夠高效地淨化被污染的環境以及將污染物轉化爲資源的人工技術,是現代生物技術與環境科學結合產生的一門新興交叉學科, 是從傳統的廢水生物處理技術起始, 通過應用現代微生物選育和培養技術和新型高效生物反應器, 而逐步發展起來的一種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俱佳的、解決當前日益嚴重的包括水污染在內的“三廢”問題的最有效手段之一。

通常,日常生活中較普遍的污染源就是“三廢”。“三廢”指的是廢水、廢氣和固體廢棄物,這三大污染源嚴重污染了人類的生存環境。將環境生物技術應用於“三廢”問題的治理 ,主要是指利用微生物原理將污染物質進行生物降解和生物轉化 ,從而提高環境質量 ,達到環境污染治理的目的。

環境生物技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一百多年前的活性污泥工藝的發展 ,其理論和實用技術在此一百多年來不斷髮展和進步 ,並得到廣泛應用 ,對控制環境污染和改善環境質量起到了重要作用。而從全世界範圍來看,環境污染至今還沒有得到有效控制,特別是對發展中國家而言。在我國,隨着經濟的迅猛發展 ,環境污染現狀也依然嚴峻 ,並有加劇的趨勢,近年來 ,我國的環境污染治理力度不斷加大 ,進入了一個新的高速發展時期 ,對環境污染治理新技術的要求也日益迫切。隨着現代生物技術的發展 ,尤其是現代分子生物學技術的出現 ,爲環境科學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現代環境生物技術就是在這一形勢下形成的。它是現代生物技術在環境科學領域中的應用 ,是現代生物技術與環境科學緊密結合而形成的新興交叉學科 ,是一種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俱佳的、解決複雜環境污染問題的有效手段 ,是當代環境科學研究發展的主導方向之一。

目前生物技術應用於環境保護中主要是利用微生物,少部分利用植物作爲環境污染控制的生物。生物技術已是環境保護中應用最廣的、最爲重要的單項技術,其在水污染控制、大氣污染治理、有毒有害物質的降解、清潔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廢物資源化、環境監測、污染環境的修復和污染嚴重的工業企業的清潔生產等環境保護的各個方面,發揮着極爲重要的作用。應用環境生物技術處理污染物時,最終產物大都是無毒無害的、穩定的物質,如二氧化碳、水和氮氣。利用生物方法處理污染物通常能一步到位,避免了污染物的多次轉移,因此它是一種消除污染安全而徹底的方法。特別是現代生物技術的發展,尤其是基因工程、細胞工程和酶工程等生物高技術的飛速發展和應用,大大強化了上述環境生物處理過程,使生物處理具有更高的效率,更低的成本和更好的專一性,爲生物技術在環境保護中的應用展示了更爲廣闊的前景。下面將簡單介紹一下環境生物技術在環境保護方面的應用:

1.廢水生物處理技術

由於環境中的污染物無論是氣體、液體或固體, 經過在自然界中的遷移、轉化, 其最終歸趨大多數是水體, 因此, 水污染的問題尤其突出。我國的水污染十分嚴重,高濃度有機物廢水的處理是我國水污染治理的重點難題。污水中有毒物質的成分十分複雜,包括各種酚類、氰化物、重金屬、有機磷、有機汞、有機酸、醛、醇及蛋白質等等。微生物通過自身的生命活動可以解除污水的毒害作用,從而使污水中的有毒物質轉化爲有益的無毒物質,使污水得到淨化。應用遺傳工程技術構建符合人們需要的微生物高效菌以及具有降解多種污染物功能的超級菌 可以提高對污,染物的降解能力、加快降解速度,以增強淨化污水的效力。如微生物高效菌能夠將氰化物 (氰hua鉀、氰氫酸、氰化亞銅等)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氨;利用專門分解硫化物的微生物可以從廢水中回收硫磺;利用能夠降解石油烴的超級菌以清除油對水質的污染等。還可以將大量的微生物高效菌凝聚在泥粒上形成活性污泥,用來分解和吸附廢水中的有毒物質,污水淨化後沉積的污泥中存在豐富的氮、磷、鉀等元素,是很好的有機肥料。目前應用到廢水治理中的生物技術主要有:

(1)生物強化技術;

(2)生物反應技術;

(3)生物發酵技術。

2.大氣污染的生物處理

隨着現代工、農業的發展,大量有毒、有害氣體被排出,嚴重污染環境。微生物對污染物能較快地適應,並可使廢物、廢氣得到降解和轉化。同傳統空氣污染控制技術如活性炭吸附、溼法洗滌和燃燒等相比,微生物法以其處理效果好、投資及運行費用低、易於管理等優點,逐漸應用於空氣污染控制中。

3. 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復

重金屬污染是造成土壤污染的主要污染物。重金屬污染的生物修復是利用生物(主要是微生物、植物)作用,削減、淨化土壤中重金屬或降低重金屬的毒性。其原理是:通過生物作用(如酶促反應)改變重金屬在土壤中的化學形態,使重金屬固定或解毒,降低其在土壤環境中的移動性和生物可利用性,通過生物吸收、代謝達到對重金屬的削減、淨化與固定作用。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復過程可以增加土壤有機質的含量,激發微生物的活性,由此可以改善土壤的生態結構,這將有助於土壤的固定,遏制風蝕、水蝕等作用,防止水土流失。

4.生物監測

傳統的環境監測以化學分析,即用成熟的儀器和生物分析 (如魚的毒性測試)爲主,當代生物技術的發展有望增加相關的新手段,如通過測定微生物的酶和細胞基團等來監測環境的變化。目前研究較多的有生物發光菌 (Bioluminescentbacterium)、氰菌 (Cya2nobacteria)、鹵素呼吸菌 (Halorespiringbacterium)、苯乙烯降解菌和蘭貽貝 (Bluemussels)等,主要監測水體中的有害物和海水藻類的爆發。ManBockGu和 Ge2unCheelGil應用生物發光細菌開發出了兩階段多頻道毒性連續監測系統。每個頻道含有一個兩階段生物反應系統,其中含有特定的生物發光菌株。使用該系統可連續監測同一樣品和分別確定不同類型毒性。通過分析,從每個頻道獲得的資料,可得到總體毒性和各類單項毒性的數據。

5.固體廢棄物的生物處理技術

固體廢棄物主要包括工業固體廢棄物和城市生活垃圾。傳統的固體廢棄物處理方法主要有固積、垵埋、焚燒 ,這些方法會造成二次污染。生物技術的介入可將固體廢棄物進行無害化 ,資源化 ,減量化 ”處理 ,處理過程達到了真正的清潔有效 ,還可優化生態循環;若把處理後的產物作爲有機肥料投入農業 ,又可爲人們提供高品質、高產量的綠色食品 ,構成食物鏈意義上的又一良性循環 。20世紀 60年代以來 ,研究人員就開始進行有關高效、快速堆肥方法的研究。至今 ,歐美各國及日本已開發了 10多種機械快速堆肥工藝 ,其中最著名的是達諾式迴轉圓筒型發酵倉工藝。國外還發展用蚯蚓牀處理有機垃圾和糞便。大型化的固體廢棄物填埋場技術可靠 ,處理效率有保證 ,適合環境要求。目前 ,生物反應器式填埋場已在美國獲得廣泛的重視 。

6. 環境生物技術在城市垃圾填埋場的應用

城市生活垃圾的處理是目前我國環境污染控制的最重要課題之一。城市生活垃圾的人日均產生量 ,因地而異 ,但必須按日運出城市作適當處理。處理的目的是使垃圾資源化、減量化和無害化。當前發達國家中城市生活垃圾中作爲資源再利用的分率高達40 %,其餘的部分 ,最通用的方法是衛生填埋法 ,堆肥法和焚化法。然而將環境生物技術應用於垃圾填埋場,可以改善垃圾填埋生態環境,實現垃圾資源化綜合利用,美化垃圾場自然景,減少垃圾場對周邊環境的不良影響,加速垃圾分解,使垃填埋場地可以重新被利用,有很高的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常適合我國垃圾處理的現狀和我國的經濟發展水平具有廣闊的推廣應用前景。其應用主要包括三個方面:利用環境生物技術將垃圾填埋場地轉化爲建設用地;利用植物改善垃圾填埋場生態環境;利用垃圾填埋場地和垃圾腐熟土種植草坪。

城市生活垃圾的最新處理技術是生物反應器式 持;日覆蓋層設置;沉降以及穩定期的結束。生物反應器式填埋場的操作要點包括:垃圾的分揀及預處理;水分控制;LC迴流;微生物活性的保持;日覆蓋層設置;沉降以及穩定期的結束。生物反應器式填埋場已在美國獲得廣泛的重視。美國 EPA於2000 年 4 月發出徵求意見的聲明中說“: BL 已被承認可能是對固體廢棄物處理的一個革新。

結束語

現代生物技術是解決環保問題的強有力手段 ,它是一種能產生巨大效益的高新技術 ,與物理、化學技術相比,生物技術具有顯著的高效廉價的特點。目前國際上有許多環境生物技術成果已進人商品化、產業化發展。另外,由於我國是一個污染嚴重的國家,因此建立一個有利於現代生物技術在環保中應用的良好環境規劃、法規和資金投入是必不可少的,同時要鼓勵和資助環境生物技術的研究和創新。我們也應充分利用我國的資源優勢 ,借鑑國外的先進技術和先進經驗 ,根據我國的國情有重點地加強環境生物技術的研究與開發。

參考文獻

環境科學與現代生物技術的完美結合———評《現代環境生物技術》作者柳萍,女,清華大學出版社理工一編室,副編審,主要研究方向爲環境、化工;

E2mail: [emailprotected] tsinghua. edu. Cn 《江西化工》 2003年第3期“環境生物技術在“三廢”治理中的應用”。

談環境保護問題與建議論文 篇二

摘要:

本文主要介紹了遙感監測技術在水體污染遙感監測以及土壤污染遙感監測等方面的技術發展以及主要應用情況,同時也對遙感監測技術在環境保護的發展中做出了簡要的展望以及概述。

關鍵詞:

環境保護;論文

1、遙感監測技術的概述

遙感監測技術(remotesensingmonitoring)是基於空間技術,現代物理學和數學方法基礎上建立和發展的科學技術,其作爲一種實用和先進的檢測技術,及時快速的提供了更多種類的測量數據方法,實現對地監測的新階段。根據專業領域的劃分,遙感平臺在根據監測高度的不同可以分爲三種類型:航空遙感,航天遙感和地面遙感。根據電磁波中使用的光譜段,微波遙感和反射紅外遙感是其主要的類型。大部分的遙感都是採取的直接從地面上的高空監視事物,這種方式,可以充分利用時空和頻譜方面的獨特優勢,避免大量信息由於地面限制條件的而產生遺漏或錯誤。遙感監測技術和全球定位系統(GPRS)與地理信息系統相結合統稱爲“3S”綜合監測系統,除常規監測分析系統外,還加大了重大災害事件的快速評估綜合能力,形成了時間和空間整合的完整監控技術體系。

2、遙感監測技術在水體污染以及土壤污染的綜合應用解析

遙感監測技術在水體污染以及土壤污染的綜合應用上,可以利用地面、航空、航天等遙感平臺對河流、湖泊以及水庫進行監測,診斷水體的狀況變化,從而實現快速確定水污染的分佈狀況。常見的水污染探測儀器包括紅外掃描儀以及微波系統等。監測對象主要是水中懸浮物以及污水排放。而植被的反演,土壤監測,是遙感監測技術中土壤污染研究方式主要的兩個方面。土壤重金屬含量可以由植被光譜數據檢索,從而間接的去評估重金屬污染程度。另外,可以通過重金屬對土壤的波特特徵和評價,判定土壤光譜數據監測重金屬的含量和特徵。

3、遙感監測技術在水污染監測的應用

3.1水體富營養化現象

一般來說,當水體富營養化發生時,由於“陡坡效應”,即浮游植物葉綠素對紅外光具有明顯的反應,水中植物和水分的光譜特徵都在紫外或紅棕色的譜段上更加明顯。遙感監測技術中可以選擇針對長江口特點的葉綠素濃度遙感破譯方法,選擇總磷,總氮,葉綠素相關的技術特徵,獲得適合長江河口特徵的富營養化評價結果。

3.2水體熱污染以及廢水污染

由於廢水和懸浮物在水色和性狀上存在較大差異,因此反射峯的位置和強度在特徵曲線上會出現較大的差別。我們可以通過多光譜合成圖像對廢水污染進行檢測,也可以使用熱紅外法根據溫差進行測量。大多數熱污染是由工廠排放的廢水造成的,不僅不利於作物的生長,也威脅着水中的生物的安全。熱紅外傳感器可以輕鬆監控熱污染程度。利用多光譜合成圖像可以顯示熱污染的流動方向,排放強度以及溫度分佈等情況。

4、遙感監測技術在土壤污染的應用情況解析

4.1地面污染監測

遙感技術的應用不僅可以預防地面污染,還可以檢測到在煤炭污染區中的地面污染分佈,對其進行圈定或預防。現在已經有了遙感技術在煤炭自燃隱火監測中的先例。煤的自燃不僅浪費了大量的煤,還造成了大面積的空氣污染,水質污染等。而紅外線掃描儀和紅外線溫度計就針對這種污染類型工作,從隱藏區域的微妙差異的表面溫度對污染區進行圈定,並分析了蔓延的規律以及方向,爲解決煤炭隱患提供新的經驗和方法。

4.2遙感監測技術在土壤污染監測中的應用

有機物污染和重金屬污染是土壤污染最重要的兩個方面。農藥和化肥的濫用極有可能造成的農田污染叫做有機物污染,而重金屬污染則集中在由於工業廢水灌溉和工業垃圾的排放所造成的污染環節上。土地污染指數是今天城市可持續發展程度和區域環境質量的重要參照數據,因此利用新興的技術對土壤污染的治理顯得尤爲重要。通過分析和比較土壤光譜信息,分析土壤光譜信息的差異,不僅可以確定土壤污染的時空分佈,也可以確定和分析土壤污染的時空分佈趨勢、特徵和污染水平,起到傳統的地面採樣分析難以發揮時空監測的作用。我們在利用遙感監測技術對土壤污染進行監測時,有以下兩種主要的方法,一是可以直接測量土壤中出的固體廢物的數量,金屬的分佈情況以及難分解的重金屬影響範圍,並且分析潛在的污染物和污染程度。二是經受污染土壤的土壤環境複雜,其生長的作物和正常種植的作物相比,具有不同的光譜表現。可以利用光譜確定作物的土壤污染分佈情況,分析污染評估的程度。由於土壤污染監測的機制主要集中在不同的物體具有不同的反射和輻射的光譜特性上,所以當光譜範圍越窄時,不同特徵之間的區別就越有效。因此,高光譜遙感監測就可以在土壤污染監測中發揮最大的作用。高光譜遙感監測將傳統圖像尺寸和光譜信息組合成整體,在獲取地表空間圖像的時候,也得到了每個地物的連續光譜信息。該監測技術在土壤污染監測中的應用,就是利用農作物的光譜響應來識別土壤污染的程度。

5、感監測技術在環境保護方面的前景

遙感技術的應用表明,未來的環境監測觀測系統應由航天,航空和陸地三方位觀測站等一系列子系統組成,充分發揮定性,定向和定量數據的能力技術系統的巨大優勢,讓全球定位系統可以提供更準確的實時定位系統和地面高程模型。

參考文獻

[1]萬餘慶,張鳳麗,閆永忠。高光譜遙感技術在水環境監測中的應用研究[J]。國土資源遙感,2003(3):10-14.

[2]李遠,王曉霞。我國農業面源污染的環境管理:背景及演變[J]。環境保護,2005(4):23-27.

談環境保護問題與建議論文 篇三

全世界都在高速發展的今天,人類對水的需求量正逐漸地增加,而與此同時,水資源的浪費,水土的流失,水體的污染,也正威脅着人類的生存與發展。這其中,尤以水體污染最爲嚴重。

水體除了水本身外,還包括水生生物和底泥等。天然水體本身所具有的淨化污染物的能力,稱爲水體的自淨作用。按淨化的機制,水體自淨可分爲物理淨化、化學淨化和生物淨化。水體的自淨作用過程進行得相當緩慢,自淨能力也是有限的。當污染物進入水體後,其含量超過水體的自淨能力,引起水質惡化,破壞了水體的原有用途時稱爲水體污染。

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爲19世紀英國工業革命後,一方面工業化和城市化的迅猛發展,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排出的污染物數量大大超過水體的自淨能力,而使地球上的江河湖海受到日益嚴重的污染;另一方面,隨着科技和生產力水平的發展,各種人工合成的化學新物質日益增多,許多新物質具有突變、致畸、致癌作用,一旦污染水體,將長時間滯留在水中,水體的自淨作用無法分解這些人工合成的化學新物質。

水體中的主要污染物按其存在狀態可分爲懸浮物質、膠體物質和溶解物質三類。

懸浮物質主要是泥砂和粘土,大部分來源於土壤和城鎮街道徑流,少量來自洗滌廢水。

膠體物質主要是各種有機物,水體中有機物的生物部分,總大腸菌羣是檢驗致病微生物是否存在和水體污染狀況的指標之一;水中溶解氧濃度是衡量水中有機物的非生物部分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標之一,溶解氧濃度DO越低,有機物污染越嚴重,當DO≤4時,魚類生存就會受到影響,甚至死亡。有機物污染的另兩種更常用的指標是化學需(耗)氧量COD和生化需(耗)氧量BOD。COD表示利用化學氧化劑氧化水樣中的有機物所需(耗)的氧量,單位是mg/L。BOD表示利用微生物氧化水樣中全部的有機物過程所消耗的溶解氧的量,單位是mg/L。這兩種指標越高,表示水體污染程度越深。

溶解物質主要是一些完全溶於水的鹽類(氯化物、硫酸鹽、氟化物等)和溶解氣體(二氧化碳、硫化氫等)。

我國水體污染量大而廣的主要污染是耗氧的有機物,危害最大的是重金屬和生物難降解的有機物。

前不久,曾取樣杭州西溪河水做了實驗,測得水樣中COD(Mn)=28.07,超過正常標準將近一倍(詳見文後所附實驗報告)。環境污染是當前全球所面臨的一個重大問題,水體污染已成爲了問題的重中之重。西溪河能有今天的狀況,絕不是人們在短時間內所爲,而必然是因爲沿岸居民對其長達數十年的不間斷的污染所致。高達28.07的耗氧指數,令人心悸,幾十年前清澈見底的小河,如今卻連魚也無法生存,這是何等的可怕,又是何等的可悲!幾年前,沿河的工廠每年向河中排放的工業廢水數以億計,垃圾處理場每年向河中傾倒的生活垃圾又何止萬噸?再加上週圍居民無限制地向其中排放生活廢水,使清水終於成了污水、臭水、死水。如今,杭州市政府雖然爲改良西溪河的水質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財力,關停了沿河的所有工廠和垃圾處理場,但是隨着居民小區的增多,使生活廢水的排放量較從前又大大地增加了,以致於水質無法從根本上得以改善。這一切,使得所有的“始作傭者”飽受煎熬。尤其是夏季,河水散發出陣陣惡臭,引得沿河地區蚊蠅滿天。每當河道的水閘關閉時,成片的垃圾堆積於河面,此情此景與“全國十佳衛生城市”的美名是何等的“相配”啊!

然而,作爲地球上最聰明的動物,人類卻一定要見到這一幕慘劇發生,甚至一定要這一幕慘劇有所發展,方肯痛下決心來治理。這是何必呢?這不僅對水體、對環境、對自然造成了極大的污染和破壞,也極大地浪費了財力、物力和人力,也在一定程度上減緩了一個地區乃至一個國家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1992年,當時的水利部長楊振懷曾發佈過全國各類水土流失情況的報告,上載:截至1992年6月,全國各類水土流失面積爲492萬平方公里,相當於全國國土總面積的51.15%。如此驚人的數字,已告訴人們,中國是當今全世界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國家之一,可見水資源在中國的可貴。

儘管如此,卻仍有許許多多的河流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杭州的西溪河早已是“臭名遠揚”,另外,杭城的運河、古新河也早與西溪河“齊名”。

在泰國首都曼谷,號稱泰**親河的楣楠河,如今河水似墨般黑,泛出的臭氣,也絕不亞於西溪河,拿根棒子隨手一攪,沼氣便不斷涌出。楣楠河落到如此地步,是因爲沿岸賓館向其中排放大量生活污水以及貨船排放的廢油所致。98年亞運會前夕,更有甚者將成車的建築垃圾傾倒入河。這一切的一切,終於使得泰國的“母親河”面目全非。

大量事實再一次地向人類證明:水體污染是人類自己所爲,而這一切後果,都必須由人類自己來承擔。

嚴重的水體污染已引起了各國政府的高度重視。如何保護環境,如何保護有限的水資源已是一個刻不容緩的問題了。

在中國,太湖流域內所有的排污單位均在1998年12月31日前實現了達標排放。這也足以說明我國政府對水體保護的重視程度了。

現在,一切的行爲,都只是治標而不治本。要想徹底解決這一世界性的難題,決非三五年便可完成的,必須在治理已污染水體的同時,保護未被污染的水體,並從根本上提高人類的素質,增強人類的環保意識,爲造福子孫萬代而做出貢獻。

大自然需要人類,人類更需要大自然。環境被污染,生態平衡被破壞,遭災的還是人類自己。爲了自己,爲了一切生物,更爲了地球,人類必須解決環境問題。從小事做起,還空氣以清新!還天空以碧藍!還河流以清澈!還山巒以綠色!還地球以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