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論文 > 論文精選

人生哲學論文新版多篇

人生哲學論文新版多篇

人生哲學論文之道德思想 篇一

人生哲學論文之道德思想

我們現在試圖思考道德。當這個簡單的詞語被不假思索地混跡於衆多句子中的時候,可以讓人想到許多道德理論或說教;而作爲一個光禿禿的題目,它從它的熟知用法中被疏離出來,成爲一個陌生者,成爲被打量的對象,或者更準確地說:它打量着我們,以它陌生的眼光透過層層熟悉的面具。它光禿禿地站在那裏,對於我們來說僅僅成爲一種開啓的可能性:一個揚起的手勢或一個張開的口型。

我們於是爭取到一種微弱的可能性,得以聆聽道德的聲音,在它的突兀站出所撕裂出來的寂靜裏。所以膽敢用而且僅用這兩個簡單的字來作爲標題,既是出於對語言的失望與無奈,也是出於對語言的絕對意義上的尊重和依賴。尤其對於這樣一個簡單的原詞語,更多的是出於後者。因爲作爲揹負着沉重文化遺產的後來者,我們本來是沒有權利僅僅以這樣一個簡單的原詞語來作爲一篇文章的題目的;但這說的只是我們,而就一個原詞語本身來說,恰恰是它揹負着沉重的文化遺產這種狀況本身賦予它一種理由和責任去重新簡單地站出來,迫使人們重新思量它的意義。

因爲所謂文化遺產終究是歷史的“我們”所創造的,而一個原詞語在一種絕對的意義上講是任何文化創造的一種被給予的語言上的條件。所以,就“我們”而言,或者說出於對語言的失望與無奈,這個題目說的是:它可以是在思考任何別的東西,但不是道德;而就道德這個原詞語本身而言,或者說出於對語言的絕對尊重和依賴,這個題目試圖說的是:它只思考道德,而不是任何別的東西。

現代人經常談論現代人或現時代的道德淪喪,並因此而沮喪。然而真正堪憂的不是現代人或現時代的道德淪喪,而是道德本身的淪喪。道德淪落到倫理道德,因而喪失了它的真義,這是現時代和現代人道德淪喪現象的根本原因。

倫理道德關注的只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在人際交往中,一個人可以是“有道德的”,也可以是“沒有道德的”,道德是一種“品性”,擁有或者不擁有它被描述爲與人交往的兩種倫理狀態,就好象有錢沒錢是經濟交往中的兩種狀態。

而且對它的擁有還可以有量的區別:有的人擁有較多的道德,有的人擁有較少的道德;某件事體現較多的道德,某件事體現較少的道德。停留在這個層面上,有一種收集整理道德規範的倫理學,它把道德按照日常的方式理解爲現成固有的、不會改變的東西,它以故事、寓言、諺語等等文學方式使其自身成爲日常倫理道德理解的語言表達:這種表達或者是把抽象的道德原則形諸具體的情境和行爲,或者是把生活中的道德經驗提煉爲簡約抽象的道德原則與規範,前者成爲膾炙人口的教化故事,後者成爲有口皆碑的倫理準則,這兩者往往是同時進行的。隨着這種道德語言的成型與習慣化,道德越來越被倫理化,隨之而來的是人類生活的倫理化,乃至世界的倫理化,也就是說自然越來越被理解爲人的世界,而且世界越來越被當作人與人發生x系的舞臺與背景,甚而至於只被當作空洞的時間和空間。所以,道德以一種“最富有道德的”方式被倫理化的過程,倫理道德取得它強大的教化力量的過程,也就是本真的道德被淪喪和本真的自然被遺忘的過程。道德世界的建立,也就是自然隱退和道德淪喪的開始。

另一方面,倫理道德世界的主流文化出於對道德倫理化進一步深化的需要,也開始對倫理道德視道德爲事實、從而只對它進行加工整理這樣一種狀況開始不滿,這種不滿導致了對道德的根據、來源或本質的尋求,這種尋求表現爲兩種互相爭奪支配權力的共生同謀:宗教的與哲學的道德闡釋。

如果說樸素自然主義是隱退的自然的殉葬品,或者說它對道德的倫理化所做的抗爭是以一種隨自然的隱退一起隱退的話,那麼可以說宗教是第一個試圖從正面衝破倫理道德世界的力量。然而由於這種力量原本就是在倫理道德世界的溫牀上孕育出來的,它既沒有見證到道德的倫理化,也沒有經驗到自然的喪失,它只是對這個倫理道德世界感到不滿,但它並不真正知道它的不滿究竟來自何方,所以它僞造了一個彼岸世界作爲倫理道德世界的對立面,這個世界是超自然超道德的,它是自然和道德的來源和根據。但是宗教不知道它所要超越和爲之尋求根據的自然已經是隱退了的自然,道德已經是淪喪了的道德,所以它對所謂自然和道德的超越和奠基實際上加劇了自然的隱退和道德的淪喪。

一方面,彼岸世界的無限權威以及人親近甚至達到這種權威的可能性極大膨脹了人類的自我中心幻想,助長了人對於自然的忽略與蔑視;另一方面,道德的倫理化不但沒有從根本上被揚棄,反而被神聖化爲通往彼岸世界的津樑,所以雖然宗教本來是作爲倫理道德之世俗權威的挑戰者面目出現的,而且雖然倫理道德世界的權威知道在宗教的極端空虛和傲慢的核心裏道德並不佔有任何重要地位,宗教還是被倫理道德世界引以爲最親密的同盟。

但是對倫理道德根據的尋求並不一定要以一種假裝蔑視和企圖超越倫理道德世界的神聖面貌出現,它還可以表現爲一種堅持在倫理道德主體自身內部尋求根據的崇高形態,這被叫做哲學的道德觀。由於這種道德觀是道德倫理化的直接的和正面的結果,而它也將它的思想觸角深入到宗教的領域,所以它不象倫理道德世界本身那樣直接以宗教爲親密的同盟,而是以與宗教相互爭執對倫理道德世界的解釋權的方式在倫理道德世界的屋檐下與宗教共生同謀。

作爲自我根據的道德觀,哲學道德有兩種形態:據理的自律道德或從心的自律道德,分別以客觀的理或者主觀的心作爲倫理道德的根據或基礎,以之爲道德的倫理化作出解釋和提供論證。它們不停地互相批評,但實際上它們至少在兩點上是一致的:一是都強調自律:從心的道德固然是自律,據理的道德也強調道德之理雖然客觀,但也是人心之客觀,與物理之客觀有別,與宗教彼岸之不可以人心思議亦有別。

二是它們共同的興趣不在於記錄整理倫理道德的“老人言”,而在於爲倫理道德提供理論基礎或根據;它們從不同的方向去思考日常倫理道德如何才能被合理地論證和建立起來,也就是問:人爲什麼要遵守道德規範?人的行爲或者人的內在品性爲什麼是要符合道德的?論證、建立、遵守、符合這些詞表明它們沒有問到更根本的問題:道德首先是否應該被理解爲或被規定爲倫理道德?這個問題本應優先於倫理道德的合理性問題。

但是這兩種道德觀實際上取消了道德。無論在科學性的道德策劃裏,還是在藝術化的價值創造裏,倫理道德或哲學道德的消極的客觀限制固然被打破,但同時任何積極的限制也被取消了,也就是說原來以倫理化的道德形式曲折地殘存下來的一點本真道德的遺蹟也被徹底地拋棄,於是道德完全成爲一個無足輕重的多餘的詞彙:在嚴格的社會科學用語裏它與風俗習慣、人情世故等等放在一起成爲有關法制結構、經濟結構、政治結構等等標準考察之外的非常規變數。

在這種科學策劃指導下的社會工程實施中,它被用作精密的標準技術手段如法律條文、經濟預算之外的輔助性的民間調解手段,而且科學社會確信這種輔助手段的需要僅僅是暫時的,因爲按照“社會進步”也就是科學化的要求,道德的原則最終都要被全部轉寫爲可操作的、可控制的、可廢立的、無歧義的精確形式。所以無論在社會工程實施中出於操作性的技術細節原因是否還暫時被利用,它在科學策劃的眼裏只不過是一種原始的遺蹟、落後的象徵,如果說除了暫時之用外還有什麼價值的話,那便是一種觀賞價值或文物價值,是一種有趣而且無害的古蹟旅遊資源一類的東西,這種東西在越落後的'地方越豐富,而在一個充分進步發達的社會裏,也就是說在一個充分數字化、精確化、機制化的現代性社會裏,這個因素在嚴格的社會的算計、策劃和工程實施裏是完全可以被忽略不計的。

類似地,在藝術創造式的道德理解裏,或者說在爲自己創造道德的自我癲狂的藝術活動裏,道德實際上成了一個貶義詞,一個笑話,一個現代派的搞笑的藝術品。在這個時代我們看到一種科學和藝術的相爭-同謀,因爲在科學技術操縱的世界裏,據說對美的熱愛、對詩意的感受、對藝術的虔誠是現代人唯一可能用以抗拒科學權威、抵制技術統治的稻草,是人類最後的救主,但實際上對純粹美感的狂熱追求正如對精確控制的無限提高一樣,是現代人徹底喪失了本真道德尺度之後的痛苦而麻木的、瘋狂而冷漠的、清晰強烈而盲目愚鈍的自我膨脹。這個膨脹的自我可以表現爲審美的主體,也可以表現爲算計的主體,而這兩種主體相互爭執的可能條件在於:就其根本而言,二者都是追求控制和創造世界之權力的意志。

這種意志本身除了什麼都不是之外並不是任何東西,它是無限吸附和無限膨脹的自身虛無的旋渦,以自己爲中心瘋狂而冷漠地旋轉,在這個旋渦中自然被脫水甩幹、被震裂粉碎、而且以“進步發展的加速度”離心而去。除了服務於它的控制、創造和同化,這種自身旋轉從不真正尊重任何異於自身的他者,它只在乎它自己的感覺:美感或者感覺材料的當下主觀確定性,是現代美學和實證科學共同的第一原則。接下來便是表達、創造或者參數設置與結果控制。

當然從外觀看起來,現代科學和藝術作爲一個權力意志的兩種表現還是有所區別的:可以說前者是在冷漠掩蓋下的狂熱,後者是在狂熱掩蓋下的冷漠;或者說前者是打着客觀旗號的主觀,後者是打着主觀旗號的客觀棗當然主觀客觀這樣的詞語是宗教-哲學相爭-同謀時代的用語了,而現代科學-藝術的相爭-同謀則主要不再是“觀”點上的相爭-同謀,而是行動上的了。行動也是現代科學和藝術的共同原則。兩種貌似不同的行動表現着同一個意志,兩種實質相同的行動爭搶着同一個權力。在它們的爭搶所營造出來的權力制衡假象裏,危險被最大限度地掩蓋、擴大和蔓延。

在它們的爭搶所營造出來的虛假自由裏,選擇實際上是一個騙局:無論崇拜藝術還是迷信科學,個人都被迫捲入現代性的人類膨脹過程中,成爲人類這個病菌羣落中的一杆菌體棗對於本真的自然來說,人類豈不是已經成爲一個病菌羣落了麼?!至於那些左右大腦半球同樣發達,科學與藝術並尊的“健全”現代人,就該是病菌羣落中的杆(幹)將了。

所以當奄奄一息的人呼籲要發展環境科學、實施環保規劃、發掘環境之美以拯救自然的時候,人的盲目自大還是那麼驚人地大,人的自轉還是那麼不可厄制地快!只要那以精確和控制爲導向的現代科學技術和以自我表現和自我創造爲特徵的現代藝術仍然停留在互相攻訐或者狼狽爲奸的現狀,而不是各自反思乃至從根本上一併加以揚棄,那麼任何環境科技、規劃或者美學都不過是病急亂投醫、治標不治本,一時的止痛只能換來更大的陣痛乃至最終的崩潰。

這就是爲什麼一定是道德問題,而不是政治、政策、經濟、立法、環保科學、環境美學等等問題,與當前的危機有最根本的聯繫。上面已經分析了科學迷信和藝術崇拜作爲現時代的意識形態,其本身正是危機之源,根本不可能依靠它們來解決問題;至於現代政治和經濟,也沒有希望以某種調整或策略來解決問題,因爲現代政治和經濟生活的基礎並不是別的,而正是科學迷信和藝術崇拜。

現代政治和法律制度起源於人有權力主宰自己、而且應該促進更大限度的主宰自己這樣一種觀念;現代經濟制度起源於人有權力製造、加工和利用一切自然物、而且應該不斷髮展擴大這種加工利用這樣一種觀念。於是民族國家的自治、公民的人權或對人類本性權利的佔有成爲“進步”的代名詞,而這種意義上的進步則被視爲最終極的政治價值;在經濟方面,則生產力的發展、經濟增長速度的提高、產值的翻番、財富的累積成爲唯一的和最後的經濟價值。

總而言之,帶有強烈侵略性和驅迫性的“進步”、“發展”本身成爲最高的和唯一的價值。“更快、更高、更強”,“just do  it”是這個時代的典型口號,在其根底上正是藝術崇拜和科學迷信的意識形態。“可持續性發展”這樣一種口號似乎表達了對發展價值觀的某種反思和節制,但這種反思和節制是遠遠沒有觸及問題之根本的,而且它本身甚至就是問題的表現:作爲現代政治和經濟的一個策略與規劃,它說話的落腳點還是發展,而且是“可持續的”發展,這意味着暫時的放他一馬是爲了今後持久的征服,而從根本的價值觀層面來看,一切並沒有改變:從長遠來看,自然終究不過是勞動的對象,是等待人去賦予他價值的,雖然現在他太累了,人們呼籲說讓他歇歇吧;人的勞動則是價值之源,因爲人永遠是最高和最後的目的,所以勞動是絕對合法和永遠光榮的;勞動帶來財富,所以追求和創造越來越多的財富也永遠是合法和光榮的。

其它的嘗試:面對人類失去了限制的自我膨脹所帶來的危險,有人主張重新請回已經死去的宗教、哲學或者倫理道德觀念來作爲一個他者以制約現代人的審美型和技術型的自我感覺良好。但是正如我們上面已經分析過的那樣,這所有一切由於都是建立在道德倫理化的基礎之上的,所以它們毋寧就是導致今天人類自我中心極度膨脹的直接歷史原因,更遑論解決今天的問題!

今天問題的關鍵在於認識到,包括上述種種形態在內的道德淪喪是導致自然隱退和人類危機的根本原因,所以重新理解道德的含義將是可希望的解救途徑。可是到現在爲止我們還沒有說道德的真義是什麼,但是至少我們可以肯定的是,在上面對種種道德淪喪形態的剖析批評當中我們已經展現出了一些什麼,否則上述剖析批評就是不可能進行的,也是不可能被理解的。現在的問題在於如何從正面“直截了當”地告訴人們說:喂,聽着,道德就是……但是如果我們能做到這一點的話,上面的剖析批評就是不必要的了。

人生哲學名言 篇二

人生哲學名言

人生哲學名言

1、時間對善用者親切。

2、世上的每一朵玫瑰花都是有刺,如果因爲怕扎手,就此舍之,那麼你永遠也不能得到玫瑰芬芳。

3、友誼就好像傳說中的海怪,大家繪聲繪影,可是卻仍有待證實。想要擁有一位如聖經所言比親兄弟更親的朋友,可能比一睹尼斯海怪的身影還呢!

4、其實,每一個泥人都有這樣一顆心,就像我們每一個人都可能獲得自己的天堂。關鍵是你想不想去獲得,敢不敢去獲得,會不會去獲得,最後,怎樣去理解和認識這種獲得。

5、做學問是目的不是手段

6、因爲熱情依靠一種錯覺,這種錯覺把只對種族有價值的東西認爲對個人也有價值,所以在達到種族的目的之後,造化的騙術必然消失。個體發現自己已經成爲了種族欺騙的對象。

7、許多人完全知道要成功他們必須做什麼,但他們遲遲不願採取正確的行動。成功的祕密是這樣的:不要只是想着採取行動,而是要”採取正確的行動!“

8、人生最初的四十年會給我們教科書,而後的三十年是對教科書給予註解。

9、愛默生告誡我們:”當一個人年輕時,誰沒有空想過?誰沒有幻想過?想入非非是青春的標誌。但是,我的青年朋友們,請記住,人總歸是要長大的。天地如此廣闊,世界如此美好,等待你們的不僅僅是需要一對幻想的翅膀,更需要一雙踏踏實實的腳!“

10、如果我們懷疑一個人說謊,我們就應該假裝相信他,因爲他會變得愈來愈神勇而有自信,並更大膽地說謊,最後會自己揭開自己的面具。

11、讀書是讓別人在我們的腦海裏跑馬;思考,則是自己跑馬。

12、我們的不幸往往由於我們對於幸福的追求!我們做事之初喜歡抱着一種信念:我們一定能在世間找到某種幸福

13、如果生是夢、死是醒,那麼我把自己看成是--從兩者之外被個別劃分出來的存在。事實上,這也不外乎是夢幻。

14、等待,是偷懶的藉口,怠惰的推託。

15、一個人的精力有限,時間有限,在有生之年,把握住自己真正的志趣與才能所在,專一地做下去,纔可能有所成就。不但要有魄力,而且要有判斷力,擺脫其他外務的誘惑,不爲一切名利權位等等虛榮而中途改道。這樣,才能促成一個人事業的輝煌。

16、如果你有了強烈的願望,就要積極地邁出實現它的第一步,千萬不要等待或拖延,也不必等待具備所有的條件。記住:你可以創造一些條件!

17、歷史上有影響的人物都是能果斷做出重大決策的人。一個人如果總是優柔寡斷,在兩種觀點中游移不定,或者不知道該選擇兩件事物中的哪一件,這樣的人將不能很好地把握自己的`命運。他生來就屬於別人,只是一顆圍着別人轉的小衛星。果斷敏銳的人決不會坐等好的條件,他們會最大限度地利用已有的條件,迅速採取正確的行動。

18、35:現實生活中,人人都有夢想,都渴望成功,都想找到一條成功的捷徑。其實,捷徑就在你的身邊,那就是勤於積累,腳踏實地,積極肯幹。

19、一美元折射出良好的素質和高尚的人品。而人品和素質有時比資歷和經驗更爲重要。在求職的時候,與其爲自己的資歷所遺憾,不如多動腦筋使自己顯得與衆不同,引起招聘者的興趣。

20、明確的目標和執着的精神幾乎可以讓你實現任何理想,達成任何目標!

21、一個衆人和萬物都不曾在他眼裏時時顯得僅僅是幻象或幻影的人,是沒有哲學才能的。

22、人一生要做的兩件事就是防患於未然和豁達大度。前者是爲了使他避免遭受痛苦和損失,後者是爲了避免紛爭和衝突。

23、人生就是痛苦,我們可以把痛苦轉化成幸福

24、理智有時似乎可以引導意志,但是僅僅象一個想到引導他的主人而已;意志是一個勇猛強壯的瞎子,他揹負着一個能給他指路的亮眼的瘸子。

25、慾望過於劇烈和強烈,就不再僅僅是對自己存在的肯定,相反會進而否定或取消別人的生存。

26、時間是無限的,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人爲了用有限的時間去抗衡無限的時間而採取了繁殖這一手段,讓自己的生命時間得以延續。這是人類繁本能。

27、人們爲一個人的死亡感到恐懼和悲傷,因爲死亡意味着對世界上發生的事情將無法再去經歷感受,將會對一切失去感知,活着的時候發生的一切將會歸化爲零!

28、風格是心靈的外觀

29、目光遠大,目標明確的人往往非常自信,而自信與人生的成敗息息相關。

30、人類徹頭徹尾是慾望和需求的化身

31、真正的成功者能令一個家庭、一所母校、一家公司、一個城市、一個國家乃至整個人類以他爲榮。但,他靠的往往不是後者給他的榮耀和給他提供的優越條件,而是靠個人奮鬥!

32、小人常爲偉人的缺點或過失得意

33、劣書是損害我們精神思想的毒藥

34、事物本身是不變的,變的只是人的感覺!

35、普通人耗神於如何打發時間;精幹的人卻耗神於如何有效利用時間。

36、成功者從來不半途而廢,成功者從來不投降,成功者們不斷鼓勵自己,鞭策自己,並反覆去實踐,直到成功。爲了使你成功,要練習表裏如一的行動。在睡覺前練習,在醒來後練習,在廣場上練習,在汽車中練習,讓成功成爲你的習慣吧!

37、一個人能做他想做的,但不能要他想要的。

38、“美”是高級的“善”,創造“美”是最高級的樂趣。

39、“所有的愛戀激情,無論其擺出一副如何高雅飄渺、不食人間煙火的樣子,都只是植根於性慾之中”、“這種強勁的動力,僅次於對自身生命的愛”。

40、生命是一團慾望,慾望不能滿足便痛苦,滿足便無聊,人生就在痛苦和無聊之間搖擺

41、智者,總是享受着自己的生命,享受着自己的閒暇時間;而那些愚不可耐得人總是害怕空閒,害怕空閒帶給自己的無聊,所以總是給自己找些低級趣味的遊戲,給自己一點暫時的快感。

42、財富、興趣、幸福、榮譽和成功是幾乎每個人都想追求的。當你必須作出唯一選擇的時候,自己的興趣往往比名利更重要!

43、一個人照鏡子時,永遠不會以陌生人的眼光來審視自己,他的自我意識只會不停地低聲提醒自己:'我看到的不是另一個自我,而是我的自我。

44、36:”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這是一句熟得令人生厭的話,但是儘管大人們一再提起,多數青少年卻並沒有懂,甚至於聽而不聞,實在可惜。因爲這一條話,不知是多少前人,在試煉多少次失敗後,所凝聚的一句真理。

45、如果你的計劃太詳細,並且你要求嚴格地去實現,你的生活將成爲一幅定格畫。當你頑固地在尋找好的顏色時,你將很難對整幅畫進行整體把握。你失去了動態中對畫面進行調整的機會,並且如果某種顏料用完的話,你可能被迫停止工作。

46、在文學中,有無數的壞書,像蓬勃滋生的野草,傷害穀物,使它們枯死。它們原是爲貪圖金錢,營求官職而寫作,卻使讀者浪費時間、金錢和精神使他們不能讀好書、做高尚的事情。因此,它們不但無益,而且爲害甚大。

47、慾望是人的痛苦根源,因爲慾望永不能被滿足。我們離理相越遠,自然就會離慾望越近。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常常迷失在理想與慾望之中,將慾望的東西當作理想,這是因爲它們有時實在太近,近到只有一線之隔。或者說慾望是感性的,而理想是理性的。

48、在追求某個人生目標的過程中,人們常常會被那些並不重要的細枝末節和毫無意義的雜事分散精力,忘記自己的初衷,甚至走到岔路上。所以要時刻提醒自己”土撥鼠哪去了?"

49、疲勞象疼痛一樣,它的位置在大腦;與大腦不聯結的肌肉(如心臟)決不會疲勞。

50、生活中許多人是習慣性羚羊思維的犧牲品。通常,問題並不是在他們朝目標努力的過程中犯錯,而是他們沒有堅持繼續向目標努力。

51、一個人如果對自己的事業充滿熱愛,並選定了自己的工作願望,就會自發地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工作。如果一個人一生當中沒有任何目標,那他最終就會迷失自己。

52、不要四處亂撞,每天做好一件事,在遇到挫折的時候,坦然微笑地面對生活,這樣就可以享受到成功的境界。

53、人就像寒冬裏的刺蝟,互相靠得太近,會覺得刺痛;彼此離得太遠,卻又會感覺寒冷;人是必須保持適當的距離過活

人生哲學經典語錄 篇三

1) 心理學顯示,好感最多存在4個月。一旦超過,那就是愛了。

2) 我從不去思考自己到底喜歡什麼類型的人,因爲很多的標準,都會被你遇到的那個人推翻。

3) 書讀得越多而不加思索,你就會覺得你知道得很多;而當你讀書而思考得越多的時候,你就會越清楚地看到,你知道得還很少。--伏爾泰

4) 在這個光怪陸離的人間,沒有誰可以將日子過得行雲流水。但我始終相信,走過平湖煙雨,歲月山河,那些歷盡劫數、嚐遍百味的人,會更加生動而乾淨。時間永遠是旁觀者,所有的過程和結果,都需要我們自己承擔。

5) 葉散的時候,才明白歡聚;花謝的時候,才明白青春。

6) 當愛不再像胎兒似的朦朦朧朧地母體內部痛苦地涌動,而是能呼吸有嘴脣,敢於自己命名、敢於自己承認的時候,這才真的變成愛情。儘管這樣一種感情如此執著頑強地僞裝起來,這個迷亂的幽靈,總有一個時刻會突然打破屏障,然後從九天之上跌進萬劫不復的深谷,以加倍的重量落在猛然驚醒的心上。--茨威格

7) 你隨便的一說,我卻認真的難過。

8) 什麼叫做理想生活?不用吃得太好穿得太好住得太好,但必需自由自在,不感到任何壓力,不做工作的奴隸,不受名利支配,有志同道合的伴侶,活潑可愛的孩子,豐衣足食,已經算是理想。--亦舒《理想生活》

9) 再等一等,再忍一忍,我們想要的未來都會到來的。

10) 幸福是什麼?幸福就是你愛上一個人時,這個人也恰好愛你。幸福就是你口渴時,有人替你斟上杯茶。幸福就是你想旅行時有玩伴,你想工作時有夥伴,你想流淚時有陪伴。其實幸福並不需要奢侈和豪華,有時要的越多反而越難幸福。小人物,小慾望,小滿足,纔是大幸福。--陸琪

人生哲學的論文 篇四

一、人生價值是人生的自我價值和社會價值的有機統一

關於價值,馬克思曾指出:“價值,這個普遍的概念是從人們對待滿足他們需要的外界物的關係中產生的”[1](P406),那麼,價值總是客體對於主體來講的。從這種意義上說,顧名思義,人生價值就是作爲客體的一個人的人生對於主體需要的滿足,但人作爲一種社會存在,其人生的所作所爲不可能只滿足於自我的需要,同時還應滿足社會的需要。因此,主體就有兩個,即主體的個體自身和主體的社會,人生價值的涵義就是一個人的人生或人生的所作所爲對個體自我需要的滿足和主體社會的需要滿足。

人生價值就是人生的自我價值和社會價值的統一。個體和社會是主體存在的兩種基本形式[2](P287)。“全部人類歷史的第一個前提無疑就是有生命的個人的存在”[3](P67)。“第一個需要確認的事實就是這些個人的肉體組織”[3](P67)由此可見,個體總是客觀存在,在現實生活中總要體現爲自己的生存和發展而存在,因爲人的生存和發展是人的最基本的需要,從而人生的自我價值是客觀存在的,個體追求人生自我價值無可厚非;從本質上說,人生的自我價值就是人的一生對人自身的生存和發展需要的滿足。然而,社會是由個人組成,個體離不開社會,社會的需要與個體的需要總是有着內在聯繫,社會的需要從本質上看也是人的需要,個體的生存與發展需要在本質上就具有社會生存與發展的性質,個體的人生自我價值在本質上就是個體的人生社會價值[2](P287),因此,人生價值是人生的自我價值和社會價值的有機統一,沒有個體的人生自我價值,就沒有整個社會的發展,忽視個體的人生自我價值就會失去爲社會創造價值的源泉;漠視人生社會價值,整個社會也就無法形成一股奮發向上的凝聚力。

實踐是人生自我價值與人生社會價值有機統一的根本路徑。馬克思曾指出“動物只生產它自己或它的幼仔所直接需要的東西;動物的生產是片面的,而人的生產是全面的”[4](P273)可見,人是一種有意識的存在,人能在實踐中通過創造勞動滿足自我的生存與發展的需要,實現人的本質力量的確證,同時也滿足社會的需要,促進社會的發展。換言之,人在實踐中既能實現人生的自我價值,又能實現人生的社會價值,並把兩者進行有機統一。人生價值的實現就是人在實踐活動中,經歷着人生的自我成長,滿足人和社會的需要,實現人的本質力量對象化的過程。

二、自我評價的兩大功能發揮及其對人生價值的意義

自我評價就是主體對自身的評價活動,可分爲個體主體的自我評價活動和羣體主體的自我評價活動[5],自我評價是一種重要的評價形式,在自我評價活動中,主體兩重化,即主體對作爲客體的主體的評價活動。自我評價不僅具有獨特的自我功能,而且還具有重要的社會功能[6].

自我評價首先體現在它的自我功能上,它促進人們進行自我驗證、自我證實和自我完善,爲人的自我發展、自我實現提供動力。根據心理學的有關研究成果,一旦人們有了關於他們自身的想法,他們就會努力證明這些自我的觀念;一旦人們對自己形成了相對完整和定型的評價,就會想方設法通過證實自己的能力來減少對這種自我評價有威脅的各種負面影響,人們希望他人對自己的認識、理解與自身的自我認識保持一致[7].也就是說,人們會不斷地反思自我,並證實自己的價值;在人們形成自我評價後,當感到自我評價的某方面受到威脅時,人們會加倍地完善自我、提高自我;那麼,自我評價的自我功能還表現在有利於主體的自我完善上。因此,自我評價的自我功能對人的發展有着特殊的意義。其次,自我評價還有它的社會功能。自我評價的社會功能體現在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一個人對待他人的態度,以及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係。心理學和社會學的研究發現,人們的評價決定態度,而不同的態度就必然有不同的行爲,從而導致不同的人際關係[8],那麼,一個人的自我評價往往能夠折射出這個人對於人生自我價值和人生社會價值的態度。正確的自我評價會使主體對自我、他人以及對待社會關係有正確的態度,能夠使主體勇於承擔社會的責任,具有擔當精神,從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使整個社會充滿人生的正氣。

自我評價的兩大功能對於人生價值的選擇和實現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要克服自我評價可能的負面影響,充分發揮自我評價的兩大功能,合理地利用這些功能來促進個體的自我發展和社會的良性發展,使之爲人的發展和社會的發展服務。自我評價的兩大功能對人生價值的重要意義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有助於個體人生價值的選擇和實現。自我評價的自我功能促進個體進行自我驗證、自我證實,自我審視人生,並不斷完善自我,合理地選擇自我人生價值並實現它;從自我評價的積極性質上看,自我評價能夠成爲人發展的一種內在驅動力,使人的主體性得到提高,激發人生奮發進取的精神,從而獲得更多的發展機會,並通過創造性的勞動來實現人生的價值,這也是人的本質力量的確證。二是促進良好社會關係的形成,使整個社會充滿人生的正氣,爲個體人生價值的實現提供良好的社會氛圍。一個能正確評價自我的人,一般會正確地評價他人;自我評價影響着人的交往方式,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係。發揮自我評價的社會功能促進良好社會關係的形成,促進人際友善,使社會充滿了人間的友愛、蓬勃的生氣以及人生的正氣,從而爲個體人生價值的實現提供良好的條件,同時,也有利於社會成員樹立正確、合理的人生觀、價值觀。三是減少“我”對人生價值的自我評價與社會對“我”的人生社會價值評價的偏差,正確地看待偏差,更好地進行自我評價活動。在自我評價活動中,我對“我”的評價常常會出現偏差,社會對“我”的評價會出現偏差,以及我對“我”的評價與社會對“我”的評價之間也常常會出現偏差或不一致的情況,這是題中應有之義。因此,自我評價的自我功能和社會功能的有效發揮,在良好的社會關係和正確的自我評價下,從某種意義上說,能減少“我”對人生價值的自我評價與社會對“我”的人生社會價值評價的偏差,並使個體正確地看待偏差所產生的原因,以便能更好地進行自我評價活動,更好地實現人生的價值。

三、自我評價論視域下人生價值實現的思考

人生價值的實現是個人主觀努力和社會客觀條件的共同結果。在當今社會,對人生價值的自我否定而導致人生意義失落以致採取自殺行爲的人畢竟是少數,而存在不同程度的人生無意義感的人則很多。那麼,如何由人生的自我否定轉化爲人生的自我肯定,如何對產生人生無意義感的社會因素進行改造,這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現實問題。從自我評價論視域來思考,人生價值的實現既需要個體的自我人生憂患意識,也需要社會對自身予以反思。

1.個體:在人生的憂患意識中自覺地進行人生塑造

憂患意識與安樂意識相對應,即不滿足於現狀的意識,往往通過理性反思總結經驗教訓,或通過積極批評揭露錯誤,或從對事物的肯定中發現潛伏的矛盾,期冀推動社會更加健康地向前發展。從內涵上看,憂患意識是一種責任意識和局安思危意識,凸顯了社會主體的精神自覺,是社會發展的精神動力,對社會的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個人具有自我人生的憂患意識則體現了個體對自我人生責任感的自覺意識。一個具有憂患意識的人,必定是一個自強不息、勇於拼搏的人,對自己的人生、對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的深切擔憂和關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