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論文 > 論文精選

語言論文(新版多篇)

語言論文(新版多篇)

語言論文 篇一

一。審美性的語言,更多的彰顯美學價值

高中語文教師的語言還應當具有審美性,有比一般人的語言更高的美學價值。這一特點是很重要的。許多產生巨大藝術魅力的教師語言範例, 都是富於審美性的。例如於漪老師在講《春》、《海濱仲夏夜》、《香山紅葉》、《濟南的冬天》等一組寫景散文時,設計了這樣一段導語:

法國雕塑家羅丹說:“美是到處都有的,對於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我們生活在大自然中,美幾乎是無處不在。當然,大自然的美不同於巧奪天工的工藝美,不同於繞樑三月的音樂美,也不同於充滿青春活力的人體美。然而大自然的美又似乎融合了所有的美,尤其是我們偉大祖國的錦繡河山,真是美得令人陶醉。在不同的地點,不同的季節,展現出不同美的姿態。今天我們要學一組文情並茂,描寫四季景色特徵的散文,來領略祖國大自然的美景。

這段導語通過精當的詞句和引用、排比、對照、誇張等修辭手段,表達了富於哲理的美學思想和熱愛祖國大自然的美好情懷,烘托渲染了一種美的氛圍,正與教材的風格相吻合。可以說,這段話無論內容還是形式都是美的。無怪乎她的學生要說,聽於老師的課是一種藝術享受了。

二。美的語言,能達到深入學生心靈的效果

學生的心靈是最敏感的,他們能準確捕捉到教師語言中“情”的信息,進而領悟“情”中之“理”。教師要以美的語言作爲美的品德的載體,深入學生心靈,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效果。比如講述《江南的冬景》和《西地平線上》這兩篇課文時,我帶領同學們挖掘文中的美景,深情的感受溫潤柔美的江南冬景,感受那氣勢雄渾、撼人心魄的西部落日,把她想象成正如中國的山水畫和西方的油畫,一種是含蓄朦朧的美,一種是濃墨重彩的美。在課堂上熱烈的討論之後,同學們終於明瞭,無論是哪一種,都是大自然賜予人類的瑰寶,我們應該珍惜。同時對羅丹說的“生活中不缺乏美,缺乏的是發現美的眼睛。”這句話有了切膚的體會。因此,很自然的,我做出有力的揮手狀:“讓我們走進自然,諦聽天籟,感受大自然散發出來的迷人魅力。”用大家都熟悉的語言來描述江南美景的真實存在,讓學生心中被一種深情所填滿,然後再聲情並茂的泛讀課文,分析課文,語言上深情打動了他們的心,就達到了很好的效果,也使課文永留心中,使語文教學達到了更高的層次。

三。形象和富有感染力的語言,才能點亮學生的心靈之火

教師的課堂語言,不但要規範,還要形象。李燕傑教授曾經說過:“講到最典型的人物,最生動的事例,最感人情節,要繪聲繪色,細緻刻畫,使聽衆如臨界其境,如見其人,如聞其聲。”語言生動形象,就能將抽象的化爲具體,深奧的講得淺顯,枯燥的變風趣。魯迅在講《“硬譯”與“文學的階級性”》一課時,用煤油大王那會知道北京撿煤渣老婆子身受的酸辛,飢區的災民,大約總不去種蘭花,像闊人的老太爺一樣,賈府上的焦大,也不愛林妹妹的這樣一些生動淺顯的比喻,來闡明“文學的階級性”這一抽象的理論問題。語文課就是這樣,有時一個例子,一句比喻就能使學生的理解變得更具體,更深刻。正如《學論》中所說:“君子之教,喻也。”

語言論文 篇二

本文試着從語文的言語特徵這個角度,對語文教學中一些令人困惑的教學現象和問題,談談自己的思考,希望能把它們講得清楚。

一、從言語呈現的典範性和優美性看課文選用、課堂語言和學生作文

所謂言語呈現的典範性是指語文學科中展示給學生的言語材料應該要合乎漢語語法和使用習慣,能給學生起示範、學習作用。這是語文工具性的體現,也是對語文言語的低級要求。優美性則是說言語材料應該是有美感的,能讓學生覺得它們從佈局謀篇到遣詞造句都是優美的而令人喜歡的,這是語文人文性,尤其是文學性的體現,是對語文言語的高級要求。這就決定了語文中的言語材料只能是“滯後”的,在較長的時間考驗後,在廣大讀者的認可後纔可以的。比如課本所選的文言文,現代文中如魯迅等人的作品。都是典範而優美,足以用來當作學生學習言語的榜樣的。隨着教學改革的深入,教材將逐漸變得“開放”,但我認爲無論如何,作爲語文課文,在言語質量上一定要精益求精纔好。除了課文,課堂言語無疑是學生接觸得較多的材料了,有句話說“語文的外延和生活相等”,但生活中的言語卻不應該都是語文的,而教師作爲語文學科的“代言人”,尤其應該注重自己有課堂上的言語。而現實情況可能並不容樂觀,不少老師的言語是粗糙的、無組織的、乾巴巴的,甚至會存在這樣那樣的語法毛病,或者帶進一些不甚規範的方言口語用法。這可能是老師們沒有把課堂言語講得規範而優美的意識,過於隨便,不假思索,張口就來的原因。這樣固然不能給學生做出好的榜樣,同時也失卻了最好的教學機會。咬字準確,吐字清晰,表達流暢優美,實在是語文教師課堂言語的必要素質。語文老師的課堂言語應該和政治老師、英語老師、數學老師們不同。另一方面,當然是對學生言語的關注和重視,在課堂上論文格式糾正學生錯誤的表達,使之典範而優美應該成爲教師重要的教學內容。語文很可能是和生活聯繫最密切的基礎學科了,所以它受社會的影響也最大、最快、最直接,比如網絡言語、港臺流行語、卡通化言語、韓日影視中的對白、無厘頭言語等就不可避免的影響了學生,然後學生就會在作文中表現出來,如gg、mm、in、恐龍、菜鳥、暈、巨、好好吃、哇噻、……這是頗值得關注和研究的一個問題,雖說言語是開放和不斷創新的,但作爲語文的言語,卻不應該是網絡文章、港臺劇臺詞、鄰居李大媽的講話等,也就是說,要遵從“約定俗成”,更不可忽視它的典範和優美,對其中一些語法欠通、表意古怪的詞句,還是加以剔除爲好。

二、從言語傳遞的間接性和模糊性看教學方法和教學測評

言語傳遞的間接性是指言語所攜帶的信息並不是可見可聞可觸摸的,它是要經過認識的轉化才能被識別的,即言語傳授、接收的非直接性。這就如文學區別於音樂、繪畫、雕塑等藝術形式一樣。這是從傳遞的過程來講的,如果從結果來看,無疑,它因此也就有了模糊性的一面,因爲在信息的傳接過程中,由於人腦主觀的加工和加工後的再表達,就很可能會增刪、改變其內容,即我們對言語內容理解、表達的非同一性。而這一點很可能是最被廣大教師所認識不到位的:即語文的言語傳遞是必須要有主觀的理解、想象才能完成。語文的教學,就是要在言語傳遞的過程中做文章,在這個“間接”中,讓每位學生有充分的時間去展開思維。而這正是言語的間接性所表現出來的魅力,是聲音、圖像、視頻等信息載體所沒有的。近幾年,又熱衷於把教學和“網絡”進行“整合”。我聽過一堂課,內容是對蘇軾詞的學習,讓學生們上網,輸入關鍵詞,搜索,找到相關文章,剪,貼,很快,就有了各種各樣的評介內容。這是語文課嗎?是語文學習的方法嗎?這樣在信息載體上雖然還是言語,只是這樣的理解體悟卻把傳遞的“間接性”給省略了,快則快矣,可那麼快乾嘛呢?所以,我想,在語文教學方法上,如果省略了這個言語體悟的“間接過程”,而直接給學生結果,不允許學生獨立思考、想象,並形成自己獨特的見解、看法的,都應該倍加警惕。回到言語,回到體悟,回到思考和想象,回到間接上來吧。而語文測試手段的客觀、量化是已被人詬病多時了。“雪融化了是春天”,是語文的言語;“雪融化了是水”,則應是自然科學的言語。這應該就是兩者孰好孰壞乃至孰是孰非的根本所在吧。言語傳遞的間接性決定了結果的模糊性。這些年來,我們的語文教學已較充分地看到了這一點,也已做出了相當“寬容”的姿態,這無疑是值得慶幸的。因爲正是有了這種模糊,纔有了多義,纔有了多姿多彩,纔有了文學的美麗、語文的美麗。

語言論文 篇三

東北“鄉土油畫”藝術語言的形成與中國當代油畫的發展是密切相關的。在八十年代大文化背景的影響下,中國當代油畫多以寫實主義的鄉土題材爲主。受到當時文化背景的影響,東北油畫的創作題材自然而然也與鄉土結合在了一起,然而在內容上卻有着自己的創新,能夠深入的對社會問題的思考和反思,用獨特的視角去表現現實。藝術家易英曾說:“東北的鄉土畫風實際上是傳統現實主義對鄉土題材的發現,但同時又接受了現代觀念。於是發生了現實主義與現代主義的困惑,這種變體的現實主義既是現實主義的延續,也是對前衛藝術運動的補充,甚至是現代藝術觀念在現實主義藝術上的反映出的積極成果。”(易英,2004)

二、東北油畫的創作和發展

黑土地大氣的滿蒙文化賦予了東北油畫創作源源不絕的精神源泉。東北地區的主要經濟形式以農業生產爲主,相對於南方的快速發展,這裏自有一種固守的踏實感。樸實的農民、遼闊的黑土,豐厚的物產,給油畫創作提供了無窮無盡的天然題材。這裏冬季時間長,實際耕作的時間較短,因而農民的業餘生活十分豐富:看大戲,扭秧歌,殺豬宰羊,種種豐富的活動躍然紙上,極具畫面感。再加上東北是一個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在這裏,滿族、蒙古族、朝鮮族、錫伯族、鄂倫春族等少數民族的文化相互融合,各民族豔麗的服飾,獨特的習俗也賦予了油畫創作豐富的語言。因此,當我們在欣賞東北油畫的時候會發覺,其地域特徵明顯,色彩飽滿,題材樸實,表現手法大膽,敢於創新。東北油畫的藝術家們本土意識濃厚,觀念敏銳,思想活躍。藝術語言上多強調力度,量感,大氣和飽滿度。儘管沒有紛繁複雜的色彩,但卻更能突出所要表現的主題,正所謂簡約不簡單。早期的東北油畫代表人物包括韋爾申,王巖,劉仁杰等,這些在當時畫壇嶄露頭角的藝術家們,其畫作卻在各類比賽中屢屢獲獎,引起了人們對東北油畫的關注。這個時期的東北油畫多以農村題材爲主,用寫實的手法,反映了當時農村的現狀。

隨着90年代多元化藝術思潮的興起,東北油畫有了一定的創新和改變。這一時期農村生活面貌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農民生活水平提高,新農村題材更爲突出。這個時期的東北油畫變得更理性現實,一些東北鄉土油畫家們開始深入對民族藝術和文化的思考,更注重自身的藝術發展面貌和藝術形態語言,開始摸索體現本土油畫語言的形式。這個時期的代表人物有鄭藝,宮立龍,陳樹中,周衛等。他們的作品都以東北的新農村建設爲題材,通過不同的切入點抓住了當時中國的“大事件”,讓東北鄉土油畫呈現出多樣並舉的精神風貌,用更現實的親和力和感染力反映了東北地區的地域風貌和人文傳統,促進了東北油畫的發展。近年來,隨着一批年輕的80後,90後畫家的成長,東北油畫的創作呈現出了更加多元化的發展。傳統的題材和現代思潮的碰撞給東北油畫開闢了更爲有趣的發展方向,同時也需要畫家們對於藝術本土精神有更深的理解。新一代的畫家們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充分利用當下的電子工具作爲自己的繪畫創作媒介,打破傳統繪畫的構圖理念和表現形式,更多的追求自己的個性,追求時代感。他們喜歡將新的藝術符號加入自己的畫面,以調侃,幽默,詼諧的漫畫式繪畫來表現“現實”。甚至將人物和動物有機的嫁接、重構,把一些看似不太合理但又合情的元素融合到畫面中來,有着很強的裝飾味道和“海報”感。這樣創作出來的作品給人一種極強的象徵寓意,具有一定的時代感和戲劇性。然而,這樣的創作方式給傳統的藝術題材帶來了很大挑戰。東北油畫的傳統特徵和表現形式中的精華是需要我們去堅持和傳承的。一味地去追求時代感,完全脫離了本土特徵,將是一種巨大的損失。如何在保持與時俱進的同時與傳統很好的融合,或許是很多藝術家們日後要思考的。

三、渤海畫派的興起

渤海畫派是近年來隨着東北繪畫的繁榮發展衍生出來的又一分支,其主要藝術羣體集中在遼寧省錦州市,以及葫蘆島,盤錦,營口、丹東、大連等五市,分佈於山海關以北環繞渤海灣的所有地域。渤海畫派藝術研究所坐落在渤海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近年來,在國家對遼寧沿海經濟帶發展規劃的大環境下,渤海畫派的發展也呈現出多元性的特徵。在創作題材和內容上,不再單純針對鄉土題材,而是秉承東北藝術的優良傳統,一方面挖掘具有東北特色的新題材,一方面將東北油畫的表現形式運用到更廣闊的創作中去。渤海畫派的藝術家們開始更多地注重精神層面的表現,爲東北油畫的發展注入了新鮮血液。許多青年畫家近些年來積極的活躍在油畫創作舞臺上,如王雷,趙越,李春峯等。從他們的作品中,能夠看到新時代大背景下的更多題材,然而細細品味之後卻不難發現,這些作品無一例外的展現着東北傳統油畫的精髓。以渤海大學美術系主任王雷教授的作品爲例,早年在魯迅美術學院的學習經歷使得他對東北油畫創作有着極爲深入的研究。他的畫風延續了東北鄉土油畫的特徵,多以大氣的色彩表現東北大地的美麗風貌和鮮明性格。他在色彩的使用上十分大膽潑辣,在創作細節上又十分細膩考究,善於找到獨特的切入點來突出作品的主題。值得一提的是,渤海畫派的青年藝術家們一直在找尋東北油畫創作手法的新形式。

他們大膽地在題材選擇上進行突破創新,不再侷限於黑土地、老農民這樣鄉土氣息很強的題材,而是不斷開闊眼界,將東北油畫的創作手法應用在更廣闊的題材上。從長遠的發展角度,這對東北油畫的繪畫語言和繪畫技巧是一種新的傳承。而這種新的傳承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因爲繪畫語言和技巧永遠是服務於繪畫創作的,不能將其限定在某一種單一的創作題材中。任何一種創作手法,都只有通過不斷地創新,纔能有長足的發展,永葆藝術生命之活力。王雷教授大膽地將東北風的繪畫技巧應用在了題材的創作中,蒼茫神祕的青藏高原和東北大地有一種相通的氣派,但在文化、歷史、信仰方面有着不同的韻味。這樣一個極具魅力的地方一直吸引着不同畫派的藝術家。但一個作品的靈魂,不僅僅在於顏色、佈局、技巧這些外在的手段,而是在於藝術家內心的沉思和作品的語言。王雷在色彩的運用上延續了東北油畫的創作精髓,用相對單一、暗色系的色彩勾勒出恢弘的氣勢,賦予作品一種莊嚴、厚重的底蘊。在局部大膽地用對比色和撞色,給作品增添一種靈動的感覺,讓人感受到一種靈魂的衝擊。王雷教授選擇題材來做東北油畫創作的一種突破絕非偶然,是一個虔誠的地方,一片能帶給人信仰的土地。仔細想來,每一個藝術創作者的創作之路何嘗不是一種朝聖,“通過繪畫,虔誠地表達自己的宗教情感並由此上升至對人的存在景象的認識。”(周景雷,2008)每一個渤海畫派的青年畫家也帶着同樣的情懷,他們繼承東北傳統繪畫的同時,又不斷地創新和實踐,沿着民族化的鄉土油畫精神實質,推動自我的藝術走向現代,面向未來。東北油畫創作的濃濃“鄉土”氣息已經深深地融進了他們的藝術血液裏,在他們的作品上刻上烙印。而他們孜孜不倦追求的,是賦予這樣的血液新鮮的氣息,讓藝術脈搏跳動的更爲有力,藝術生命生生不息。

四、總結

油畫創作作爲藝術表現形式的一種,在爲人們傳達美的同時,更能傳遞一種文化精神。多年來,東北油畫一直秉承這種精神,活躍在東北這塊肥沃的土地上。近年來,隨着時代的飛速發展,東北油畫的發展呈現出了多元化發展的勢頭,新的創作手法、題材和元素不斷涌現。尤其渤海畫派作爲東北具象繪畫的一個分支,秉承了東北“鄉土油畫”的基本創作手段和技巧,但在其內容和題材上進行了大膽的創新,極大地豐富了東北具象油畫的創作語言,爲東北地區的油畫發展提供了一定的啓發和動力。

語言文字論文範文 篇四

做好標題,使電視新聞的“眼睛”靚起來。首先,要概括提煉,把標題做真。確定題目的過程,是揭示新聞內容、提煉新聞主題、凸現新聞價值的過程。要在認真分析新聞事實的基礎上,抓住新聞的重點,把新聞事實中最重要、受衆最關心的信息提煉出來,讓受衆看了標題就能大致瞭解新聞的主要內容。其二,要合理揚棄,把標題做精。要想讓標題簡短扼要,就要“有所爲有所不爲”,要在認真分析新聞事實的基礎上,抓住重點,突出一點,不貪大求全,不說空話、大話、套話。其三,要精雕細啄,把標題做準。真實是新聞的生命,當然也是新聞標題的生命。新聞標題首先要真實準確,要尊重新聞事實,對新聞事實既不能誇大,也不要縮小。要按照新聞事實的原貌去概括、提煉標題。其四,要畫龍點晴,把標題做實。標題雖然簡短,一定要把意思表述清楚,儘量把話說透。要用通俗易懂的詞彙,不用生僻的、讓人費解的字詞。否則,就會讓受衆如附雲霧之中,甚至產生歧義。

電視新聞標題是一門綜合藝術,只有苦練基本功,多動腦筋,勇於創新,精益求精,才能贏得受衆的青睞,但是我們也不能夠忽略了內容的重要性,在這裏我簡單的談一下我的兩點意見。

一、真實準確、簡潔明快。真實是新聞的生命。離開真實,新聞就沒有存在的價值。電視新聞“視聽合一”的特性有效避免了新聞失實,但語言文字不準確卻成了它屢見不鮮的通病。這種通病所帶來的不良影響遠比報紙、廣播等其它傳媒要嚴重的多。電視新聞應該真實準確地反映客觀事物的本來面目,不允許任何誇張、擴大,更不允許隨意撥高或“合理想像”。由於電視新聞具有“轉瞬即逝,不留蹤影”的劣勢,因面它的文字語言在準確的基礎上還必須簡潔明快,高度凝練,要多用短句,不用或少用長句,它只需要對畫面上沒有明顯反映出來的內容進行解釋、補充和說明就行了,凡畫面上反映出來的內容就沒有必要再用文字解說,更不需要刻意修飾。電視新聞的文字語言要多用名詞和動詞,少用形容詞,只有這樣,才能讓播音員播起來朗朗上口,給人一種自然流暢、簡潔明快的感覺。

語言論文 篇五

在這一背景下,上海會考語文試卷中,文言文閱讀所佔的分值近年呈現着不斷上升的趨勢:2001年,在滿分爲120分的會考語文試卷中,文言文爲20分,2002年爲23分,2003年爲28分,今年則上升至30分,佔試卷總分的四分之一!

除了分值的變化,隨着會考文言文閱讀試題難度的逐年遞增,考點也逐步由偏重簡單識記類的積累向積累、認讀、理解、鑑賞與評價並重的方向轉變。順應這種變化,同學們在新學期中除了要在文言文學習上投入更多的時間與精力,還應該調整學習方法和學習重點。

第一階段:背誦名句名段名篇

文言文背誦在升學考試中是以默寫的形式來考查的,評分要求很嚴格,整句中錯一字就不得分,因此在平時學習中,除了準確的背誦之外,還要在準確無誤的默寫上多下工夫,在動口的同時也要重視動手,避免因寫錯字而失分。

會考文言文默寫題型主要有二種:⑴識記填空題;⑵理解填空題。識記填空題一般給上句要求續下句,或給下句要求填上句,如今年會考第1題“---------,清泉石上流”;第2題“夜闌臥聽風吹雨,----”;第3題“----------,------,怡然不動”。這類試題測試的是機械記憶,考生只要能熟練背誦,不寫錯別字就能解題。理解填空題一般有明確的答題指向,要求按提示填出所要求的內容。如今年會考第4題A組“《書湖陰先生壁》中描繪山水美景的詩句是------,----”;B組“《別董大二首(其一)》中,詩人給友人以勉勵與自信的詩句是,”。這類題雖然同是默寫填空形式,但它只提示默寫課文的篇名和指示默寫語句的內容,沒有給出默寫語句的上下文。這已不是單純地測試背誦基本功的問題,同時也檢測學生對課文的理解程度,是記憶與理解運用的結合。做此類題首先要能準確理解提示,然後調動積累才能正確填寫答案。

《課程標準》要求同學們國中階段背誦的文言詩文總量在2萬字左右,並瞭解著名作家的生活背景、創作特點及相關的文化常識。而近年會考,命題相對集中在30餘篇名作上。爲了提高學習效率,同學們可將主要精力放在名句名段名篇以及相關的文化常識的理解記誦上。在國中階段學過的文言詩文中,有些文章可稱爲經典,是中華民族文化寶庫中的燦爛明珠,如《桃花源記》、《小石潭記》、《曹劌論戰》、《出師表》等,對這類佳作必須將全文熟記於胸。也有些詩文,流傳於世主要是因爲其中某些句子或段落特別出彩,學習這類詩文,就要在整體理解的基礎上把重點放在名句名段的積累上。如陸游《遊山西村》中的“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趙翼《論詩》中的“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數百年”;文天祥《過零丁洋》中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

第二階段:積累實詞熟悉句式

《課程標準》要求國中階段的實詞積累在150個左右;能瞭解常見的文言虛詞的意義和作用;積累一定量的文言句子,能結合語境理解常見文言句式的意思。

如2004年會考卷第5-8題,解釋句中加點的詞語:親賢臣,遠小人;其兩膝相比者;半山居霧若帶然;爾輩不能究物理。第13題,用現代漢語解釋文中畫線的句子“夫菱生於水而曰土產,此坐強不知以爲知也”等。九年級學生要想具有“藉助註解與工具書讀懂文言文和理解其內容的能力”,關鍵是要積累一定數量文言字詞及常見句式的知識,所以學習文言文應該重視對字詞句的基本含義的瞭解和積累。所謂基本含義這裏有兩重意思,從字詞的角度說,任何一個字詞都有它的本義與引申義,文言文學習應重視常見實詞的本義及主要引申義的認讀,如2004年會考第5題中的“遠”、“比”、“究”,它們的釋義分別爲“疏遠”、“靠近”、“研究”,是這三個常用實詞的本義或主要引申義,積累這一類知識,有助於提高我們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這是語文學科工具性特點彰現之處,也是文言文學習的目標之一。

在文言字詞的認讀中,還要注意一些特殊的語言現象。比如,文言課文中有些詞語的意義,由於時代的發展,在現代漢語中發生了變化,認讀時要注意這些詞的古今詞義差別,決不能用今義去釋古義。古漢語中,還有一種我們稱之爲“通假字”的現象,即古人用此字來代彼字,通假字的讀音和詞義,一般都同於假借的字,如“臥右膝,詘右臂支船”中的“詘”同“屈”,解釋爲“彎曲”,學習文言文時,也要重視這類通假現象的認讀。

在句的認讀方面,除了要通過多讀熟悉文言常見句式,如表判斷的“……者……也”;表疑問的“何……有”,還應重視詞性活用的現象。在文言文中,詞性活用是較爲普遍的一種語言現象,由於關鍵詞詞性的改變,句義也就跟着變化,遇到這種情況,就不能根據這個詞原來的詞性去理解了,如《黃生借書說》中“汗牛塞屋,富貴家之書”的“汗牛”就不能解釋爲“出汗的牛”,應解釋爲“使牛出汗”。平時學習中要對這種詞性活用的現象勤加總結。

從句的角度說,把握基本含義的意思是理解句子表達的主要內容,九年級學生認讀文言語句,不必拘泥於語法句式等知識,也不必拘泥於字字落實,能把握句子的主要意思,能用現代漢語闡述句子的基本內容即可。

2003年開始上海會考語文卷中出現了課外文言語段,這一考試內容今後仍將延續下去,落實《課程標準》關於九年級學生“能獨立閱讀課外淺易的文言詩文。能結合自己的已有積累,藉助註釋、工具書和有關資料,大體讀懂文言詩文的內容”的要求。但是在命題中會堅持兩個原則:選文淺顯易懂和注重課內知識與能力的遷移。

今年文言課外選文《北人食菱》淺顯易懂,所有試題解題所需要的知識與能力都能在課文中找到依據,也就是說,課外文言的考點仍是課內知識以及建立在課內學習基礎上的文言閱讀能力:第12題⑴“下列與‘席上食菱’中的‘食’意思相同的一項是------”;⑵“下列與‘欲以去熱也’中的‘去’意思相同的一項是------”,命題者分別列出4個課文選項供選擇,⑴A.衣食所安B.謹食之,時而獻焉C,設酒殺雞作食D.退而甘食其土之有;⑵A.今日存,明日去B.去死肌,殺三蟲C.乃記之而去D.俸去書來。第13題用現代漢語解釋句子“夫菱生於水而曰土產,此坐強不知以爲知也”,句式“夫……也”在課文中多次出現過(句中的“坐”課內文言中沒有學過,命題者特意提供了註釋“坐:因爲”)。

第三階段:把握作者思想情感

我們學習文言詩文要重在理解詩文內容和把握其中蘊含的思想感情,這也是歷年會考文言文閱讀考查的重點。

國中階段學習的文言詩文,有的描繪了祖國名山大川的壯美景色,有的揭示了社會人生的豐富哲理,有的表現了一代偉人的英雄氣概,有的寄寓了仁人志士的高風亮節,閱讀這些詩文能夠提高我們的文化修養,能使我們樹立民族自豪感,培養健康高尚的審美觀和愛國主義精神。如2004年會考語文卷第10題“《黃生借書說》第①段作者以自己的親身經歷論證了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