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論文 > 論文精選

就業創業論文精品多篇

就業創業論文精品多篇

參考文獻: 篇一

[1]卡瑪。誰說本科生找不到好工作[M]。中國青年出版社,2008.

[2]吳翔。大學生就業難的原因分析及對策[J]。中國校外教育,2009(S3)。

[3]蒲昕豔。應對危機調整心態——淺析大學生就業心理問題[J]。科教文匯(中旬刊),2009(7)。

就業的論文 篇二

摘要

本文結合教學實踐,對舞蹈專業大學生就業現狀進行了分析,並在此基礎上,通過文獻和實踐研究,分析了舞蹈專業大學生的就業特點,從社會宏觀、學校以及學生自身提出了促進舞蹈專業大學生就業質量的相關策略。

關鍵詞

舞蹈專業大學生就業形勢分析

隨着我國高等教育的快速發展,舞蹈專業的辦學規模而不斷擴大,隨着擴招而來的是越來越多舞蹈專業畢業生,他們都面臨着沉重的就業壓力。如何應對這一系列問題,是社會、學校以及舞蹈專業大學生自身不可迴避的。本文結合我院實際情況,對舞蹈專業大學生就業形勢進行分析

一、舞蹈專業大學生就業現狀

從我院實際情況來看,根據舞蹈表演、舞蹈學、舞蹈編導、藝術教育等不同專業大學生畢業後去向,主要可分爲以下幾種:

第一,進入文藝團體。表演專業的學生通常身體素質和專業僅能都很好,外在形象較好,可以從事相關表演工作。我院在擴招以前,學科建設和培養目標都不完善、較單一畢業生很大比例都在從事該類工作。

第二,從事教育工作。該類學生通常爲舞蹈學專業理論成績較好的學生。教育崗位對學生的文化素質要求相對較高,但是對於學生的外在形象要求相應的比較低一些,但由於學生選擇教育行業必須要有教師資格證,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學生從事教師的難度。

第三,編導專業社會需求量相對其它專業較少,通常有較大面積的改行或者該專業的現象。

第四,藝術教育專業,是一個有較大就業空間的新增專業,主要針對中國小藝術教育師資的要求培養,專業輻射面較廣,但是不需要高精尖的專業技能。

第五,繼續深造。由於就業面廣度的限制,部分家庭條件較好的舞蹈專業大學生畢業後會選擇考研或通過其他途徑繼續深造,這方面主要對學生的文化素質要求較高,且由於我國現在對考取碩士學位的要求較爲嚴格,學生選擇繼續深造也有一定的阻力。

第六,自主創業。由於舞蹈專業的侷限性,目前選擇自主創業的學生不多,但是隨着我國國民文化層次和欣賞水平的提高,和中、國小美育教育的普及,將爲舞蹈專業大學生自主創業提供更多的機會和條件,預計幾年後我院自主創業的人數將大大增加。

第七,轉向其他行業發展。有一些舞蹈專業大學生畢業後會選擇轉行。這些人會通過各種關係作一些其他行業的工作,如參軍入伍、進入事業單位、企業做一些簡單的文職工作或考取其他專業的研究生等等。

二、舞蹈專業大學生就業特點分析

通過結合實際工作,我們抽樣問卷調查了我院舞蹈專業本科畢業生,並結合文獻研究,對當前舞蹈專業學生就業特點進行了分析和研究。

(一)學歷因素淡化、性別差異突出。

由於舞蹈類專業多爲應用型的專業,就本、專科階段而言,人才的選拔特點與文史理工類專業“學歷越高就業率越高,學歷越低就業率越低”的特點不太一致。用人單位在用人的標準上主要還是注重畢業生的專業技能與實際操作能力。在部分專業,專科學生的就業率甚至高於本科學生,除了學生的就業期望有所差別外,也與舞蹈類的專科畢業生有着較爲豐富的實習、實踐經歷不無相關。總體來說,本科學歷的畢業生與專科學歷的畢業生的就業率差別不大。

在此次調查中顯示:女性畢業生的數量遠遠大於男性畢業生。但是從簽約率上看,女性畢業生的就業難於男性畢業生。另外根據其他相關研究也顯示,在相同條件下,女性畢業生就業機會只有男畢業生的83.2%,女性畢業生初次就業率比男畢業生低9.5%。由統計結果反映出:在舞蹈類畢業生的就業過程中,男性畢業生的就業空間和就業率相對比女性畢業生佔優勢。女生的就業呈現就業率低,就業質量低於男生的特點。

(二)就業思想理性、就業目標明確。

在針對舞蹈類畢業生的職業理想、就業準備、就業地域選擇等問題的調查結果顯示:四成以上本科畢業生在大三就確它了自己的目標,即希望通過考研等方式繼續深造,以提升自己的就業籌碼和專業素養;90%以上的畢業生有過較爲正式的實習經歷,並且大部分表示實習的經歷對目前的工作有所幫助;以往的學生通常是讀大三以後纔會考慮這些問題。在大部分學生看來,考上大學不是終點,自己的人生髮展才剛剛起步,表現出了較強的自我規劃意識。同時,大學生職業發展目標明確,呈現出更加務實化的傾向,許多畢業生在大一、大二就開始在媒體的相關行業如電視臺、社會藝術培訓機構、平面媒體或廣告策劃公司實習。到大四已經有了較爲豐富的實踐經驗,具備了快速上手的專業技能。

(三)專業對口程度低、就業選擇多樣化。

從調查中我們注意到大部分畢業生更多關注的是能否順利實現就業,就業能否促使其個性的發展和自身價值的實現,大多畢業生在就業、擇業時越來越不強求所從事的職業是否專業對口。在對被調查畢業生問及在確定工作單位首要考慮的因素時,選擇是否有利於個人的發展與晉升的佔50%以上;選擇是否能提供好的工資水平及福利的佔40%以上;僅有20%不到的畢業生擇業時強調專業必須對口。大部分被調查者認爲只要所學專業與就業崗位相關即可,甚至只要能就業即可專業是否對口無所謂。由此可見大部分畢業生對於專業不對口的接受態度理性和務實。

三、提高舞蹈專業就業率手段

在日益嚴峻的就業形勢下,怎樣提高學生的就業率,讓更多的學生能找到工作,是我們學校和教師必須要思考的問題,以下幾點措施僅供參考。

(一)宏觀層次:爲學生就業提供堅實後盾。

從宏觀層面上來講,政府和社會要重視藝術、舞蹈類畢業生的就業問題,並採取一定措施,這主要可通過如下兩方面執行。

一方面,制定相關就業政策,保障弱勢學生利益。立法部門需要根據我國目前的國情,就勞動力市場上存在的突出問題,在立法中強化對有關問題的規範力度或者針對畢業生就業專項立法,比如要配合立法機關做好加強有關畢業生就業的立法工作。我國現有的就業政策和立法在內容上比較全面,但如果將這些規範或政策放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來分析,則需要進一步完善。應當根據現行的法律法規和政策,結合就業工作中存在的現行法規的盲區和誤區,查缺堵漏,配合有關立法機關制定操作性更強的就業法案。從而更好解決舞蹈類畢業生中弱勢羣體就業難的問題,幫助和扶持舞蹈專業學生順利就業。另一方面,發展文化創意產業,提供廣闊就業平臺。目前第三產業的相關行業已成爲吸收大學畢業生的主要途徑,而以商務服務業、休閒娛樂軟件產業、動漫業、影視廣播產業、文化藝術業、傳媒產業和研發設計產業等爲代表的文化創意產業則是舞蹈類大學生就業的最佳去處。我們應當進一步將文化創意產業的勞動力吸納能力發揮出來。政府可以通過鼓勵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的方式,來爲舞蹈類學生的就業提供良好平臺。

(二)學校層次:調整工作重心保障學生就業。

從學校來看,應多方面出發,保障學生就業。

首先,學校要正確對待學生就業適應性問題。當前對舞蹈專業學生就業適應性問題,在一定的程度認識上還存在一些誤區,應該做出如下調整。其一招生和就業並重。在擴招的前提下,學校的重點工作不僅僅應該圍繞招生來制定計劃,安排工作,也應該把學生的就業問題納入整體佈局;其二是加強對舞蹈專業學生的就業指導,平時可以加強有關就業課程的指導,並在學生臨畢業前強化指導;其三是將舞蹈專業學生就業適應能力的培養問題當做工作目標之一,提供學校教育與社會實踐有機結合的培養模式,以促進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通過這些觀念的轉變,舞蹈專業學生的就業適應能力培養就能夠取得理想的效果。

其次,教學改革應以就業適應爲依據。當前高校的教學改革有三個基本特徵:一是在課程設置和教學內容上強調要儘量體現學科發展的前沿,重視基礎學科;二是在教學方式上強調要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特別是創新精神與創造能力;三是重視現代化教學手段的使用,強調教學效率的提高。這樣的方式忽略了對就業適應性至關重要的實踐技能、人際交往能力的培養,因此學校應該從育人目標上確認重視培養舞蹈專業學生的就業適應能力,在安排舞蹈課程和開展教學質量評估時,還應該注意通才與專才的結合,舞蹈基礎理論和舞蹈實踐的結合,並注意鍛鍊舞蹈專業學生的學習能力與社交能力,並在課程和專業設置上也應該充分考慮今後畢業生就業的需要。

此外,教學計劃中應該強化社會實踐環節。在校期間缺乏社會實踐的機會,幾乎是衆多學生的一致意見。爲了加強在校期間的社會實踐環節,建議採取以下措施:第一,教學計劃中應該加強社會實踐課,並安排一定的學分,列入對學生的考覈指標;第二,學生工作中應適當安排社會實踐的內容,利用假期組織一些力所能及的社會實踐活動;第三,加強對實習工作的組織與指導,爭取實習單位的支持,提高實習的實效性。

(三)學生角度:加強自身素質培養。

從學生自身來說,也應該爲就業問題早考慮,早打算。

一方面,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念,培養獨立的創業能力。畢業生要明確發展方向,擺正自己的心態,正確認識自己,積極地面對就業。舞蹈類大學生的專業比較小衆。所以更加需要服從社會需求,調整就業期望,樹立“先就業後擇業”的思想。畢業生應全面客觀地給自己的人生價值定位,不單純地追求既得利益,要有社會責任意識,將自身的發展和社會的需要結合起來。在校期間,舞蹈類學生不僅要學習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還要多參加實習、實踐活動,提高自身綜合素質。

另一方面,利用就業指導機構,做出專業職業規劃。對於本科學生來說,在大一、大二階段,可通過學校幫助,瞭解專業特點,發現自己的興趣和職業傾向;在大三、大四階段,可逐步對自己的社會實踐、求職技巧、職業道德等方面進行學習,確定自己的職業目標,有針對性地培養自己的職業技能。

總之,社會各界包括學生自身都要本着負責的態度,爲舞蹈專業的可持續發展考慮周全,在這種情況下。只有加強舞蹈教育工作者的溝通和交流,打破原有的各自封閉狀態,儘量控制人才市場;在學科設置、專業理論上互取長短;在教育學生的問題上糾正學生不正確的思想認識、就業觀念。才能真正從根本上解決舞蹈專業大學生的就業問題。

參考文獻:

[1]張莉,李曉紅。高校舞蹈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平原大學學報,2005,(05)。

[2]湯娟,向炯。形體舞蹈選修課與大學生氣質的培養[J]。西昌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03)。

[3]潘濱。高校舞蹈教育現狀的原因及對策分析[J]。武漢科技學院學報,2006,(06)。

[4]李大。試論舞蹈人才培養與社會的需求[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版),2010,(7)。

[5]張金英。大學生全面素質的提高與舞蹈藝術的教育功能[J]。山東省青年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03,(05)。

就業創業論文 篇三

一、引言

獨立學院作爲原有高等教育資源的補充形式,着力於培養應用型、創新創業型人才,深入實施新穎有效的創新創業教育,不但有利於提升獨立學院自身的綜合競爭力,更可在本科院校與高職院校的夾縫中爭得一席之地,突顯出自己在人才培養上的鮮明特色,使得學生在激烈的競爭中得以生存和發展。

二、創新創業教育的現狀

第一,上世紀90年代,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表《21世紀的高等教育:展望與行動世界宣言》報告第一次正式提出了創業教育的概念,認爲21世紀的青年應當接受學術教育、職業教育以及創業教育。歐美國家最早推行創新創業教育,已將其納入基礎教育的體系,並且涵蓋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全過程,其高校已普遍開設了創新創業教育相關課程及專業,並且培養從事創新創業教育教學研究的專業人才,美國大學生創業率達25%。總體上,國外的創新創業研究還未獨立成爲一門學科,但該項教育的課程體系健全,實踐體系完善,創新創業型人才不斷涌現,成功經驗豐富,創新創業教育普及率高且效果顯著。

第二,1980年前後,創業教育的思潮傳入中國,與此同時國家確立“科教興國”和“可持續發展”兩大戰略,促使高等教育事業在人才培養上作出重大改革。教育部挑選出9所高等院校作爲創新創業教育的試點院校,9所高校結合自身優勢、吸收西方創新創業教育精華,逐漸形成了幾種典型模式:一是以中國人民大學爲典型,圍繞創業意識的培養、創業知識結構的建構和學生綜合素質的完善爲重點;二是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爲典型,幫助學生豐富創業知識、提高學生創業技能,通過商業實戰,爲學生創業提供物資和技術服務;三是以上海交通大學爲典型,重創新,以創新教育爲基礎,結合專業知識,提升學生基本素質,同時建立全天候開放的實驗中心和創新創業基地,爲學生的創新創業提供必要的場地、資金及技術諮詢。近年來,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已成爲教育教學改革的熱點話題,但其發展仍處於初期階段,並未形成完整的理論體系與實踐模式,而專門針對獨立學院的創新創業教育更是存在許多問題。

三、如何解決獨立學院創新創業教育存在的問題對策

(一)定位存在誤區

獨立學院在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的過程中,重點培養學生的創業技巧、技能,造成創新創業教育侷限於操作層面,把創新創業教育等同於開展創業實踐活動。另外,獨立學院將創新創業教育用於減輕學生就業壓力,這與創新創業教育的系統性、完整性的過程和本質相違背。[1]獨立學院的創新創業教育需要走出這些誤區,就必須與知識教育和專業教育形成聯動機制,必須依賴知識教育和專業教育,必須對現有的教學內容和教育體制進行改革,這樣才能將獨立學院的創新創業教育定位得長遠而準確,並收穫應有的成效。

(二)課程體系單一

分析目前獨立院校設置的有關創新創業課程的狀況,大部分學校存在着課程數量設置較少、授課時間安排不合理、類型單一、缺少系統性,大部分只是表面性的開展活動、舉辦講座,課程以選修課的形式把創新創業課程變成了就業指導課程中一個章節或輔助內容,學生只能選擇與自己的實際需求相關的課程內容。[2]豐富健全創新創業課程體系要堅持與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聯繫輔導員、思政教師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合創新創業教育,幫助同學們在樹立正確得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同時樹立正確的創新創業觀念,在創新創業過程中體現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理想信念,實現個人在職業生涯的人生價值;堅持專業思想教育相結合,將專業基礎知識和專業實踐經驗的傳授與打造專業創新創業的實戰氛圍和平臺相結合,明確學生的學習目的,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堅持與就業創業教育相結合,將創新創業教育觸及學生的擇業、就業、創業教育,通過目標定位引導同學們在創新創業教育中汲取自身創新創業所需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堅持與心理健康教育相結合。創新創業是一個艱苦摸索的過程,必須具有過硬的心理素質和調節心理狀態的技能,才能以良好的心態戰勝創新創業過程中面臨的困難與挫折。

(三)師資力量薄弱

創新創業教育需要基礎培養和社會實踐相結合,不僅要注重創新創業基礎知識的傳授,更要注重激發創新創業意識、培養創業實踐能力。因此創新創業教育成功與否與教師的水平密切相關。[3]因此,獨立學院應利用好目前轉型的優勢,採取有效措施解決創新創業教育專業師資缺乏的問題,這將是影響獨立學院創新創業教育成敗的重要因素。一是有效利用社會資源,利用所在地區企業優勢,建立校外創新創業校外指導教師隊伍,從創新創業教育的實踐角度激發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鍛鍊創新創業技能;二是有效利用母體學校的師資力量,通過教育部對獨立學院的整合,大部分獨立院校都具有強大的母體學校的師資力量,應制定相關的政策,吸引母體優秀的師資力量參與到獨立學院的創新創業教育建設;三是招聘獨立學院自有師資力量,獨立學院屬於高等學校的潛力股,能爲年輕優秀的青年教師提供更好的發展機會,這也是吸引更多優秀青年教師加入的重要因素,只有建立起自有教師隊伍,才能更穩定的開展獨立學院的創新創業教育。

參考文獻:

[1]黃勇。大學生創業教育探析[J]。安徽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xx(03):116-118.

[2]許德濤。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研究[D]。濟南:山東大學。20xx.

[3]葉明海,翟慶華,段存廣。大學創新創業教育關鍵在形成特色--以同濟大學爲例[J]。創新與創業教育,20xx,24(05):76-79.

就業創業論文 篇四

就業是民生之本,是人民改善生活的基本前提和基本途徑。就業問題是一個世界性的課題。我國的經濟當前處於轉軌時期。就全國來講,勞動者充分就業的需求與勞動力總量過大以及勞動者素質不相適應的矛盾比較突出。就高校畢業生來講,數量大幅度上升,就業壓力持續增長。這就要求我們進一步深化改革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制度以新的理念宣傳、指導、服務大學生自主擇業、適應市場經濟發展需要,徹底改變國家的統包統分、畢業即就業的政策。 高等院校畢業生能否充分就業,關係到我國高等教育所培養的人才能否充分發揮作用,以自己的聰明才智服務於社會,關係到人民羣衆的切身利益和社會穩定;關係到國家的科技發展、經濟發展、文化發展,富國強民;關係到教育事業的深化改革和持續發展問題。高校畢業生就業問題已經提上了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議事日程。我們需要進行深刻的思考,回顧我國普通高等院校畢業生就業制度的歷史沿革,可以明確發現,確實存在了不少的問題。大學生多唸了幾年書,沒增加也沒有減少勞動力總量。就這一點講,和就業壓力沒有什麼直接正相關關係。

俗話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發展高等教育事業是興邦濟世的根本途徑之一。雖然目前的就業形式非常嚴峻,但是我們還是以發展的眼光來看待問題,大力發展教育事業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必須長期堅持下去。就業難的現象也會改變。隨着我國社會主義經濟的快速發展,就業問題一定會妥善解決,高等教育事業也一定會得到長足的發展。 我國大力發展教育事業,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在有條件的地方普及十二年義務教育,開展各類在崗和在職培訓,着力提高我國勞動者的就業水平和業務素質。爲我們國家的現代化建設提供更多的應用型人才。 積極引進外資,實施“走出去”戰略,推動了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

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會給國家帶來無限的商機,所以早在剛剛申請承辦成功以後就有更多的大學來開設國際商務和國際貿易,也就是說國家的政策決定了人才的培養方向。 經濟發展教育先行,教育是發展的基礎,但是年輕人完成了教育以後幹什麼呢?應該鼓勵青年一代去參與創業。事實上,我們這些與改革一起誕生的年輕人有着強烈的創業渴望,在目前階段來說只是苦於必要的創業扶持和引導。我們有火一樣的創業熱情,希望政府部門應該積極鼓勵我們去自主創業,通

過有關的政策扶持和資金支持,降低創業的門檻、創業成本和創業的風險,讓我們大學生的創業精神得到弘揚和落實。 大學畢業生的就業是人力資源管理中最原始的也是最重要的環節,這一問題的解決的好壞直接關係到學校和個人的生存和發展以及整個社會的穩定。 大學畢業生的就業工作不僅僅是學校的本職工作,還需要社會各界的廣泛參與和關注。隨着高等教育體制改革的逐步深入發展,大學畢業生的就業工作就顯得尤爲突出了,我們廣大的大學畢業生們還是應該以火一樣的熱情,大膽創新,爲我們大學畢業生的就業去開闢一片屬於自己的天空!年輕就是資本,年輕就是財富,我們年輕,我們就有活力。我們要以火一樣的熱情,來點燃我們的青春,也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成爲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精英式”人才,我們的國家纔會興旺發達!

就業創業論文 篇五

《創業教育與就業輔導有機結合之路徑探討》

【摘要】創業教育已成爲世界教育界的共識,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將其認定爲“第三本教育護照”。就業輔導是我國大學生就業前的準備性教育,是緩解就業壓力,促進畢業生順利就業的重要措施。

高校如何將二者有機結合是我們實踐探索的重要課題。本文結合安徽工貿職業技術學院實際和課題要求,探索二者有機結合之擴展體系與實踐活動體系,建立示範促進機制,從而產生最佳效果。本文謹予闡述,與同仁切磋。

【關鍵詞】創業教育;就業輔導;擴展體系;示範促進機制

一、我國的創業教育與就業輔導工作

創業教育系開發青少年創業素質,培養具有開創型個性和能力的現代人才的教育。就本質而言,是一種新興的高級生存教育,發展教育和創新教育。加強高校創業教育,已成爲各國教育界的共識。

我國創業教育理念普及較晚,至20xx年教育部才召開推進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和促進大學生自主創業視頻會議,提出“以創業帶動就業”的戰略方針。溫xx要求把創新創業教育和自主創業內容納入《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把創業教育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

我國高校開展創業教育,對造就時代發展要求的合格人才,緩解就業壓力具有現實和深遠的意義。教育部近期強調,各高校要根據本校實際,抓緊制訂實施創業教育教學計劃、創業教師隊伍建設計劃、大學生創業實踐基地建設計劃和針對畢業生的創業指導服務計劃等四個計劃,全面開展創業教育、實踐培訓和指導服務工作。

同時呼籲全社會將大學生創業工作作爲國家大事、民族大事、青年大事,攜手奮進,全力以赴,努力形成一套完善的促進大學生創業的政策體系,建立一整套有中國特色的創新創業教育模式和機制,營造一個全社會共同支持和促進的大學生創業社會環境,培養和造就一大批大學生成功創業的典型人物。

自主創業只是大學畢業生的一種選擇,目前就業依舊是主流取向。就業是畢業生的人生髮展需求,也是從求知學子向社會職者轉換的重要抉擇。

就業輔導旨在使畢業生做好就業準備,確立正確就業觀,調適心態,端正態度,瞭解形勢,掌握應聘技巧,順利與單位雙向選擇。高校就業輔導承擔着比以往更迫切的歷史責任。如何做好就業輔導,是高校就業工作能否取得成效的關鍵因素之一。

就業是民生之本,創業是發展之基,就業之源。大學生是亟待就業的龐大羣體,也是潛在的創業力量。就業是人生必走之路,而創業則只是一種選擇,二者是必然與或然關係。必然中含或然,或然數量與質量制約着必然。

如何使二者有機結合,相互促進,營造大學校園濃郁的創業與就業文化,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探討兩者有機結合,相互促進的有效機制和操作模式正是我們亟待探索的課題。

本文旨在從深與廣兩個維度,探討創業教育與就業輔導結合之路徑,以期推動就業與創業持續發展。

二、創建創業教育與就業輔導有機結合之擴展體系

創業教育與就業輔導有機結合,相互促進,在實踐中實行怎樣的操作模式和方法。筆者以爲,建立二者結合之擴展體系,做到六個結合,就能提高結合之實效性、全員性與整體性,產生增效作用。

1、創業教育、就業輔導與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培養學生正確的創業觀、人才觀和就業觀。對形勢有正確認知,對自身綜合素質正確評價,樹立遠大理想,畢業後順利就業或自主創業。

2、創業教育、就業輔導與加強學風建設相結合,提高學習積極性和自覺性,提升培養質量和就業競爭力或創業專業實力。加強學風建設要求完善課程體系,改革教學方法,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採取有效管理措施,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3、創業教育、就業輔導與引導學生參加社會實踐相結合,使學生得到創業體驗和鍛鍊,增強創業意識和就業創業技能,培養創業、創新能力和就業變通性、職業適應性。學校應創造條件和機會,在時間、地點、引導、經費、組織等各方面予以支持和落實。

4、創業教育、就業輔導與心理素質教育相結合,及時疏導就業或創業時的心理困惑,消除心理障礙,保持樂觀自信心態,增強心理素質和抗干擾能力。調適就業壓力帶來的自卑、焦慮、急躁、盲目、依賴等消極心理。

5、創業教育、就業輔導與教學改革相結合,明確改革方向和目標,發揮高職教育以就業和創業爲導向的原則,探討適應性、科學性更強的教學模式,以便加強學生的內涵建設,提升培養質量和綜合素質,應對就業壓力帶來的挑戰。

6、創業教育、就業輔導與拓寬就業渠道,鼓勵自主創業相結合。學校應建立長期穩固的實習就業基地,主動尋求與大企業聯合辦學,採取“訂單式培養”,創造更多就業機會。有條件的可建立創業孵化基地,設立創業資助基金,鼓勵畢業生自主創業。

高校創業教育與就業輔導開展十幾年來,由點到面,由淺入深,由普適化指導到個性化指導,由注重實踐操作到關注理論研究,已形成一定特色的理論體系和操作模式。創業教育與就業輔導如何有機結合,相互促進,創建統一的有效機制,還需做深入研究和探索。各校要結合自身特點,採取靈活形式,把此項工作貫穿於整個大學教育和人才培養全過程。

三、創建創業教育與就業輔導有機結合之實踐活動體系;

創業教育是爲增強學生的創業意識,培養創業素質和能力,創造條件,待畢業或就業後走自主創業之路。就業輔導是爲激勵畢業生積極學習,提高就業技能和就業競爭力,瞭解國家就業政策和有關就業信息,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和價值觀,掌握求職應聘技巧,調適就業心態,樂觀面對人生選擇。二者都需要正確理念,完善人格,良好心態,較強的知識和技能儲備,都要有面對社會,經受考驗的意志和品質。因此,將二者有機結合,統一進行,建立共同的實踐活動體系,在實踐中鍛鍊,在活動中感悟,讓畢業生迅速成長,早日成熟,面對社會,迎接挑戰。這一實踐活動體系基本操作方式可包括:

1、校史教育。以安徽工貿職業技術學院23年從無到有,從小到大,艱苦創業的實踐歷程與創業精神感召學生,開展校史教育和展覽,促使學生體味、領悟,引發心靈震撼,接受潛移默化的影響。

2、課外活動。持續開展廣泛的與創業、就業相關的課外活動,讓學生得到鍛鍊,加深認知,提高就業與創業素質和能力。

3、社團創業。支持和扶植學生創業社團,提供相應經費,積極引導進行校園創業活動。如“藝繡”繡品社和電子維修社就是榜樣。其繡品和維修服務已走向社會,呈現創業雛形。

4、參觀考察。組織學生到本院畢業生開辦的企業參觀考察,學習學兄學姊的創業榜樣,吸取創業或先就業再創業經驗,瞭解創業甘苦,以便及時規劃職業人生。

5、自編教材。結合本院創業歷程,充分調研學院先行創業成功典型,聯繫畢業生創業與職業規劃設計,自編校本教材,製作課件與光碟,利用多媒體進行現代化教學,使創業教育與就業輔導形象生動,深入人心。

6、規劃大賽。開展校園職業規劃設計和創業設計大賽,提高畢業生就業或創業意識,明確今後實訓、實習、實驗的目標性和方向性。

7、演講報告。邀請往屆優秀畢業生來校演講,報告,舉辦座談會、訪談會等,介紹就業經歷與體會,創業歷程與成果,充分發揮榜樣示範作用。

8、創業園區。組織學生積極參與本院畢業生創業園設計和建設活動,讓他們在活動中得到鍛鍊和教育。有條件的可藉助創業孵化基地自主創業。

9、工學交替。積極組織在校生在學習專業課前參加“工學交替”活動,學校與企業對接,課堂與車間合一,讓學生感受企業文化,瞭解產品製作流程,熟悉企業文化和勞動特點,認識社會和市場,建立一定的人脈關係,爲回校後學習專業知識和將來就業、創業打下基礎。

10、實習鍛鍊。學校實行“2+1”培養模式,學習兩年後,到企業實習鍛鍊,掌握技術,瞭解工廠和工人,檢驗學習知識和技能,鍛鍊能力和素質,完善人格和品質,做好就業和創業準備。

11、模擬應聘。畢業生在參加正式應聘前,可參加學校組織的模擬應聘,鍛鍊實戰能力,練習應聘技巧,認識自身不足,補缺補差,以便將來能順利求職應聘。

12、聯合創業。畢業生與在校生聯合創業,畢業生爲主導,在校生勤工儉學一起參與,藉此培養創業能力,瞭解社會,熟悉客戶,爲就業或創業打下基礎,鋪平道路。

13、積極實訓。實訓中心有先進設備,有富有(下轉第32頁)(上接第30頁)經驗的指導師傅,學生可根據自己專業,利用課內外時間積極參加實訓,學習操作技能,掌握關鍵技術,努力使自己成爲熟練的技術骨幹,應用型高技能人才。

14、假期打工。學生利用寒暑假按自己規劃或安排,到相關企業、公司打工鍛鍊,提前與企業聯繫,建立人脈關係,學習技術,熟悉公司業務流程,對將來應聘或自主創業大有裨益。

15、心理諮詢。就業辦心理諮詢室,負責日常心理輔導與諮詢工作。畢業生求職應聘前,開設心理輔導講座,個別諮詢隨時進行。疏導心理,調適心態,讓學生保持樂觀態度,勇敢面對競爭。

開展上述活動要鼓勵學生髮揮創造性,主動性,以主人翁態度參與。自信、自強、勇於拼搏,敢於成功永遠是創業者的品格。就業壓力雖大,卻壓不垮勇敢者,不經風雨,永遠不會成功。

四、建立創業教育與就業輔導有機結合之示範促進機制

學院自身是創業典型,自20xx年始,連續六年被評爲全省高校就業先進集體、就業標兵,20xx年被評爲安徽省創業教育示範校。20xx年又被評爲全國就業典型經驗50強高校。院長創業的感人事蹟,給學生一種無聲而深刻的教育,先創業的學子,行業雖各不同,但創業動機和力量卻都來自母校。先行創業的畢業生有的已成行業鉅子,企業成爲行業龍頭,他們又成爲後畢業學生的榜樣,發揮着示範效應。學院發揮這一優勢,形成一種創業教育與就業輔導有機結合的示範促進機制,持續發揮促進與社會助長作用,有效推進後續創業教育與就業輔導工作,同時也帶動學院發展。這一機制主要包括:

1、學院自身創業典型事蹟,通過校史教育和展覽,對每一屆學生髮揮示範效應和榜樣作用,潛移默化地影響和教育學生,教育背後,學子心潮澎湃,暗潮涌動,一顆創業的種子即刻埋入心田,待機發芽、生長。

2、先畢業學生創業成功,涌現大批創業典型,對學弟學妹發揮直接的示範效應。身邊榜樣,激勵與啓發勝過千遍說教。典型帶動,學有榜樣,有效促進創業教育與就業輔導工作。

3、創業成功學子,心懷感恩之心,慷慨解囊,捐資助學,援建母校,對學弟學妹成長和母校持續發展發揮助長促進作用,同時激勵在校學子,爭走創業之路。

4、畢業生創業典型,應邀返校現身說法,開講座,作報告,舉辦座談會和訪談會,說服力強,感人之深,勝過老師教誨,發揮巨大促進作用。

5、早期創業學子,企業規模較大,爲擴大生產,每年來校招聘,促進學院的就業工作。

6、學院領導每年都到企業考察,探望聯誼,加強交流,增進感情。畢業生在不同地域,不同行業,將有關信息提供母校,作爲學院教學改革,修訂課程體系,安排就業,規劃創業的依據。

五、保證擴展體系與實踐活動體系效果的措施

創建創業教育與就業輔導有機結合之擴展體系、實踐活動體系和示範促進機制,使創業教育和就業輔導融爲一體,不斷深化和擴展,可成爲全院工作的導向盤和助推器。

1、聯動運作。此項工作是一個複雜系統,僅靠一個部門難以完成,必須調動全院各部門各系的智慧和力量相互協調,聯動運作。

2、措施保證。創業與就業,靠的是實力,學院必須以加強內涵建設,大力改革教學,探索新的培養模式,提升教師素質,加強管理水平,建立綜合評價體系等措施予以保證。

3、內化機制。創業教育與就業輔導有機結合擴展體系和實踐活動體系,對畢業生而言,僅是外部施教與施助,他們能內化到何種程度,則取決於其自身內化機制。因此,要提高實際效果,主要靠啓發其自覺性,激勵內部動機,自我學習,自我加壓,使外因與內因有機融合,促進效益最大化。

基金項目:本文系安徽工貿職業技術學院申報的安徽省高等學校省級重點教學研究項目“‘六個結合,全面滲透’創業教育模式的探索與實踐”課題的子課題(項目編號:20101660)。

作者簡介:

尹良成(1966―),男,講師,安徽工貿職業技術學院就業辦主任,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就業與創業教育等。

劉賢利(1957―),男,副教授,安徽工貿職業技術學院心理諮詢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就業與創業教育等。

就業創業論文 篇六

在經濟環境的發展變化下,高校學生就業形勢日益嚴峻,很多高校學生開始轉變就業發展方向,在原有出國、工作、深造“三步”發展基礎上多了一項創業的選擇。基於這種社會形勢和學生就業需求,很多民辦高校結合最新的素質教育理念,利用學校資源開展了大學生就業創業教育,着重開發和提升學生創業素質和創業能力。爲此,文章對民辦高校學生創業教育發展展開研究。

一、民辦高校學生就業創業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內部原因

1、高校學生

學生是教育活動的主體,民辦高校學生在成績、基本素質、個人能力等方面和本科學生相比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由此導致民辦高校的大學生在大學學習上存在認識的偏差,表現爲一些學生認爲創業課程開展的不必要。加上很多畢業生認爲創業需要大量資金、人力、經驗的支持,久而久之失去了創業的熱心、信心和激情。學生思想上的認識導致民辦高校學生就業創業教育發展存在問題。

2、高校教師

高校教師在學生就業創業教育中起到重要主導作用。但是一些民辦高校是由輔導員、行政人員擔任學生創業教育課程教學。他們缺乏就業創業的知識,無法爲學生提供完善化的就業創業信息。

3、高校

民辦高校受自身性質的影響,沒有爲大學生就業創業教育提供有效的支持。民辦高校資金全部依靠學校自身解決,雖然在思想上認識到學生創業就業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受資金的影響,很難在真正意義上開展有效的大學生就業創業教育。民辦高校很難引進高級職稱師資指導學生的就業創業教育工作。另外,民辦高校雖然在政策的號召下爲大學生就業創業提供了良好的社會環境支持,創設了各種形式的創業園區,但學生在實施創業活動過程中缺乏規範化管理和支持,制約了創業園區應用價值實現。

(二)外部原因

1、國家政策

在社會競爭日益激烈下,國家和地方政府部門認識到畢業生創業就業的重要意義,也出臺了相應對文件支持學生創業就業發展。但是在實際操作上卻沒有讓學生感受到國家和政府部門的支持,學生也不瞭解國家爲大學生就業創業頒佈的一系列優惠政策,由此導致高校學生就業創業發展效果不理想。

2、社會組織

受我國教育體制影響,各類型企業、事業單位在招聘畢業生的時候存在輕視民辦院校的現象,導致民辦院校學生的就業創業存在更大的壓力。

二、完善民辦高校學生創業就業教育的建議

(一)將大學生創業教育融入高校課程體系中

民辦高校發展具有靈活性的特點,爲此,民辦高校發展需要根據社會發展變化調整課程他體系和課程教學模式,在民辦高校體系中增加創業教育課程,形成能夠提升學生綜合素養和創新能力的新型教育教學模式。民辦高校要形成完善化的創業教育課程體系,結合學生學習需要和社會對人才的需求開設以創業學及企業管理、產品開發、市場營銷、企業策劃等基本知識爲主要的選修課程,並實現課程和專業體系的配套。在學生創業教育中融入創業指導、創業心理訓練、創業技能培養、綜合經營管理課程,在課程教育教學中加強學生對創業理論的瞭解。

(二)爲民辦高校就業創業提供多元化的經濟保障

民辦高校開展創業教育的首要問題是資金,民辦高校創業教育經費不僅要依靠學生的學費,而是應該從社會、政府、企業等多個方面爲民辦高校就業創業教育謀取經費。政府部門需要對民辦高校的就業創業教育開展予以正確的認識,即認識到民辦高校開展的創業教育可以最大限度地緩解現有的就業壓力,促進社會發展。在清醒的認識之後,政府部門對民辦高校就業創業教育發展提供資金和配套設施的支持。另外,政府部門要適當加大對民辦高校的發展投入,在民辦高校創業發展的時候爲他們提供必要的支持,加強民辦高校和企業之間的合作,在真正意義上做到“引進來、走出去”。

(三)整合資源,爲大學生就業創業教育提供更多實踐平臺

民辦高校一些是實體企業出資經辦的,爲此,高校大學生就業創業教育可將高校豐富的教育資源與出資人主業有機結合起來,打造產學研一體的創業實踐教育平臺。對於一些發展成熟的民辦高校,可專門設立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通過創業孵化基地的建設爲大學生就業創業教育提供重要的實際演練平臺,激發大學生就業創業熱情。(四)轉變創業就業理念,爲民辦高校學生營造良好的創業就業社會氛圍民辦高校要加強對學生創業就業教育思想的宣傳,提升學生對民辦高校創業就業的認識。同時,民辦高校還需要結合自身發展實際和學生學習需要爲他們提供更廣泛、多樣的創業政策和創業制度,積極鼓勵大學生開展創業就業。

綜上所述,創業教育我國高等院校改革發展中的創新教育理念,是社會競爭和時代發展變化的一種必然趨勢,民辦高校開展創業教育將有利於創新型社會的發展。但受民辦院校辦學體制有其自身特點和學生特殊性的影響,使得民辦高校創業就業教育的開展存在較多的問題和障礙。爲此,需要民辦高校更新原有教育觀念,加強對高校學生就業創業教育工作的重視,建立專門的創業教育培訓和管理機構,健全高校就業創業教育隊伍建設,從而更好地促進我國民辦高校就業創業教育發展。

參考文獻:

[1]牛三平。民辦高校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探析——以山西工商學院爲例[J]。教育理論與實踐,20xx,(28):33-35.

[2]林鼕鼕,陳月玲,張婷。高校創業教育促進學生就業創業的途徑和機制研究[J]。勞動保障世界,20xx,(11):5-6.

[3]孫一平,孟沙沙。民辦高校輔導員在學生創業教育中的角色定位[J]。信息化建設,20xx,(03):176.

就業的論文 篇七

【摘要】

在全國畢業生大幅增加就業壓力加大與電子商務快速發展的背景下,網店創業成爲了當代大學生解決就業壓力的有一個途徑。本文立足於大學生網店創業的這一現象,分析大學生網店創業存在的問題並對此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議。

【關鍵詞】

網店創業;創業政策;創業平臺

據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XX年全國大學畢業生人數將創歷史新高,有680萬人,再加上往屆遺留下來的大量已畢業未就業的大學生,20XX年的就業形勢異常艱鉅。各地方爲鼓勵大學生就業,出臺了許多鼓勵以創業帶動就業的優惠政策。

近幾年來,電子商務發展呈井噴勢態,網民增長較快,民數量達到5.38億,互聯網普及率爲39.9%。而商務交易類應用的快速增長,使得絡應用更加豐富,經濟帶動價值更高。其中,網上支付用戶年增幅80.9%,在所有應用中排名第一,旅遊預訂、網絡炒股、網上銀行和網絡購物用戶規模分別增長了77.9%、67.0%、62.3%和45.9%。據淘寶網數據顯示,2009年的網上交易額超過2000億元,同比翻番,佔國內社會消費零售總額的2%;2010年網購額達5231億元較2009年實現翻番增長,網購市場交易額佔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例提升至3.3%;2011年網購額達6100.8億元;預計3年內網上交易總額將超萬億元,佔社會消費零售總額比提高至6%。

以上數據可以發現,中國互聯網應用正顯出網絡消費快速增長的顯著趨勢。但是和美國相比,民在互聯網應用結構上仍存在較大差異:美國互聯網在網絡消費指數上得分幾乎是中國的三倍。從另外一個方面說明,我們中國的網絡消費增長還有更大的空間,大學生電子商務創業是可行的。

一、大學生以網店創業帶動就業的優勢分析

1、創業環境非常有利

民數已經達到5.38億,網購交易額已達到7849億元。2010年以來國家先後出臺了一系列扶持和規範電子商務發展的政策措施各地政府也不斷加大對電子商務發展的扶持力度促進了網購市場規範性的提升推動了網絡購物市場的健康有序發展。

同時,現在很多大學生選擇網上開店創業,也得到了學校以及家長的支持和鼓勵,大大的增強了大學生創業的信心。對大學生人生觀、價值觀也具有積極影響,對大學生職業素養和綜合能力提升、豐富校園文化內涵、促進畢業生就業和拉動經濟等也都具有較大影響。

可見,無論是行業發展前景、國家政策、學校家長支持力度等各方面,都爲大學生的創業營造了一個十分有利的大環境。

2、網店門檻較低,易於操作

開網店的前期投入並不大,首先只要有一臺電腦和一根網線硬件條件就可行了,其次網店是虛擬的不存在水費、電費和店鋪租賃費用等費用的支出,第三網店開店本身是免費的,電子商務模式目前是最先進的營銷模式,按訂單組織貨品,收款發貨,幾平不存在任何風險。

網上開店基本不受時間和場所這些因素的限制,給大學生創業者一個很自由的經營空間。網店的開設是在已有的平臺上進行經營,由平臺運營者來維護網站的正常運作,可以一天24小時、一年365天不停地運作。網上開店也不存在經營場所的限制,網店是虛擬的,只要創業者有足夠的商品,可以擺上成千上萬種商品,而無需考慮營業面積的問題。

對於大學生自身來說,具有文化水平較高,對新生事物有較強接受力的特點。特別是電子商務專業的學生,經過幾年的專業學習,已經對電子商務理論知識,以及一般的操作流程比較熟悉,思維也較靈活。這爲開網店打下了一個紮實的基礎。

3、積累經驗,爲就業創造有利條件

在校大學生最缺乏的就是工作和社會經驗,而用人單位往往最看重這一點,所以說社會經驗是非常重要的就業條件。對於大學生網上開店來說,從進貨到營銷,再到成本覈算、完成交易,每個步驟都能使學生們把書本上的理論用於實踐,這將爲同學們積累大量的工作和社會經驗。同時也爲將來的就業打下一個紮實的基礎。

二、大學生開設網店的建議

1、選擇一個好的經營平臺是成功的開始。

同學們不能盲目地建立自己的商品銷售網站。建立自己的網站需要較大的前期投入,還需要懂得一定的網絡技術,而且經營過程中的宣傳推廣成本也非常高。同學們可以選擇入駐大型運營平臺,如淘寶網、網易商城、新浪商城、易趣網等,這一模式的優勢是人氣很旺,也不需要很多前期投入,可以以較少的投入獲得較高的收益。我們本學院的同學大約90%使用淘寶網購物平臺,淘寶網在國內C2C市場的市場佔有率高於80%,裏面網店經營配套的系統軟件也很多。

2、貨源是成功的關鍵

貨源是個重要問題,很多同學難以找到穩定可靠的貨源,這成爲了創業網店開設過程中最大的麻煩。貨源可以由以下幾個渠道解決:①進入當地的批發市場,從中尋找到自己滿意的貨源;②直接從廠家進貨,可以拿到更低的價格,更具有競爭力;③尋找當地的實體企業,爲其做網絡代理商;④在淘寶網中尋找網絡代銷貨源;⑤通過自己的親戚朋友幫忙,尋找到一些市場上不足的緊俏商品;⑥利用自己的創意,自己動手製作個性化商品。

3、服務是成功的保障

作爲店主而言,如果將網店做爲自己的一番事業,哪麼做好網店服務,提高顧客的購物體驗是網店成功的保障。網民對網店總體來說還是比較挑剔的,除了貨品本身外,還希望網店做得美觀漂亮。第一印象對於我們的認知還是十分重要的,在網店中商品的所有信息都是通過眼球來獲得,所以在美觀上下一些功夫是店鋪興旺的制勝法寶。

解決好物流配送問題也是我們網店提高服務質量的途徑。和實體店鋪比較,網絡店鋪不可避免要更多地運用到物流系統。無論在商品的採購過程還是零售過程中,好的物流夥伴都能爲自己的業務開展提供很好的保障。作爲商家更加應該主動和快遞公司搞好關係,通過與快遞公司的合作降低單件商品的物流費用,同時增加自己的銷售量,最終達到和快遞公司共贏的目的。消費者對一個賣家商品的評價往往不僅指商品本身的質量,還包括所選用快遞公司的服務質量。

三、結束語

總之,大學生選擇網店創業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而且就業壓力的越來越大也迫使大學生們去找到新的就業方式和途徑,最終解決自身的就業問題。目前的大學生是在互聯網環境下成長起來的一代,他們對網絡的熟悉和知識的掌握,使的網店創業形式更適合他們。大學生開網店,只要在行動中慢慢積累經驗,注重實踐,找到好的渠道和方式,就會取得創業成功。

就業創業論文 篇八

【摘要】

調查結果顯示,咸陽師院學生自主創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經驗不足、能力欠缺、資金缺乏和信息不暢等。加強自主創業教育的對策一是幫助學生正確樹立創業觀念,強化創業意識;二是全方位構建創業教育體系,提高學生創業素質;三是積極宣傳國家政策,爲學生創業提供全方位支持。

【關鍵詞】

咸陽師院;大學生;自主創業;問題;對策

大學生創業是社會創業的組成部分,創業的大學生中很大一部分是中國現在和未來民營企業的生力軍。大學生成功創業,除了解決自身的就業與生存問題,還能提供更多的社會就業崗位。大學生結合自身的知識和專業背景進行自主創業是實現其人生價值的重要渠道。

咸陽師範學院爲了更好地促進在校生和畢業生自主創業,爲大學生自主創業開展更加有針對性的創業教育和提供更多的支持,組織了咸陽師範學院大學生自主創業情況的調查。此次調查由教務處資助,政治與管理學院組織實施,進行了爲期三年的調查與跟蹤。調查初期,在咸陽師範學院不同年級、不同專業學生和部分畢業生中發放問卷1200份,回收1139份,其中有效問卷1072份,佔總回收問卷的94.12%。隨後,調查組與其中部分同學保持聯繫,跟蹤其對自主創業的認識與實踐的變化,同時對新入校學生的創業意識和創業情況進行調查,深入瞭解學生對學校創業教育的需求和建議。

一、大學生對創業的認識

在調查過程中,發現學生對創業話題大多很感興趣,但較少有人對創業主動進行深入瞭解,付出實踐者更少。調查數據顯示,在調查初期,只有11.6%的學生表示沒有過創業打算,其餘88.4%的學生對創業都或多或少有些想法。相比較而言,來自於就業機會相對較多的大城市學生的創業意願明顯不如來自小城鎮和農村的學生強。但是有創業想法不代表真的會創業,有能力去創業。其中,大多數學生並不能說出創業到底是什麼,以及怎樣去創業。把想法付諸實踐或正在準備創業的學生只佔到有想法學生的15.2%,在有過創業實踐的學生中也只有五分之一左右掘得第一桶金。後期的跟蹤調查發現,由於感受到學校對學生創業工作的重視,部分學生更加關注創業問題,主動加深對創業的認識,積極開展創業實踐的學生人數也有小幅提升。可見學校對學生創業積極性的發揮有着重要的作用。

咸陽師範學院學生創業的目的不盡相同。有近70%的學生認爲創業是一種養家餬口的手段,13.6%的學生把創業當作是一種生活方式,其餘一小部分學生渴望通過創業實踐理想,“成爲一個對社會更有用的人”。越是來自生活環境單一、經濟條件較差的農村和中小城鎮家庭的學生持“養家餬口”觀點的越多,可能是因爲就業機會相對較少,所以認爲創業可以賺錢,可以避開嚴峻的就業壓力。這些學生的創業行爲往往也就越具有盲目性,成功率也相對很低。他們多是選擇啓動資金少、風險小的創業領域,比較注重短期收益,缺少長遠考慮,比如,有學生想要開火鍋店、服裝店及在學校周圍開辦培訓班等。這種創業往往在初期新鮮感強,但不容易持之以恆,在創業過程中遇到挫折也容易放棄。持創業是一種生活方式或爲了實現理想的學生多是來自於就業機會較多、經濟條件較好的大城市家庭。由於對金錢的需求不是特別迫切,一旦做出創業的決定相對會有一個比較清晰的思路,大多會認真思考創業的目標、需要哪些資源和能力,以及如何去實現的問題。如果第一次創業失敗了,大多能在總結經驗教訓的基礎上,重新整合資源,等待下一次創業的機會。

二、學生自主創業存在的主要問題

此次調查顯示,經驗不足、能力欠缺、資金缺乏和信息不暢等因素是制約學生創業的主要問題。大學生創業要想成功,必須具備較高的專業知識、良好的溝通能力和人際關係能力、較強的心理素質,以及挑戰精神、創新意識和適應能力等。在調查過程中,學生普遍反映沒有創業的經驗,感覺知識儲備也不夠充分,更不能有效地運用理論知識去指導創業實踐。53.3%的人都認爲他們的創業經驗不夠,作爲學生基本以學業爲主,很少參加社會實踐活動,與社會接觸少,真要創業的話覺得手足無措。另外,良好的心理素質是大學生創業成功的一個基本條件,而有33.5%的學生表示他們對風險的心理承受能力不足,不會應對創業中將要面臨的壓力與挑戰,也很難接受創業失敗。

資金缺乏是制約大學生創業的又一主要瓶頸。64.1%的受調查學生認爲創業存在的主要障礙是缺少啓動資金。其中來自於農村的學生佔到一半以上,只有12.4%的大城市學生認爲資金是障礙。可見,咸陽師範學院學生創業的資金主要來自於家庭,家庭的經濟條件影響了學生創業活動的實踐,政府投入的相關資金有限,且很難惠及所有有創業意願的學生。由於缺少風險評估機制,創業學生缺乏財產抵押擔保,獲得社會融資也極其困難。許多學生坦言,如果家庭條件不寬裕,還是先找個工作解決生存問題,等有了一定的基礎之後再考慮創業才比較現實。

另外,據調查顯示,多數大學生對於國家出臺的扶持大學生自主創業的相關政策、法規不是很清楚,甚至一點都不知道。這是由於學校教育仍是管理型、封閉型爲主,對國家的相關方針政策宣傳力度不夠;也可能是因爲國家出臺的相應政策法規,在執行過程中可能出現“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情況,讓學生不能感受到實惠;或者是學生本身缺乏瞭解的主動性。所以,雖然較多大學生有創業意願,但持觀望態度多、採取行動的少。

三、加強自主創業教育的對策

咸陽師範學院學生創業中普遍存在着一些共性問題,這些問題困擾和阻礙着學生自主創業的開展。學校作爲教育的主體,創業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一個方面。首先,應該從上到下重視創業教育,把創業教育滲透在日常教學工作中。幫助學生正確樹立創業觀念,強化創業意識。學校應定期組織自主創業報告會,使學生在正確認識社會的基礎上了解社會需求,從思想上認識到創業本身就是對創新能力、挑戰精神、心理素質及適應能力的提高,認識到創業既可以爲社會做貢獻,又能夠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其次,全方位構建創業教育體系,提高學生創業素質。大學生創業必須具備相關知識、技能、經驗以及心理素質等,這些都是創業成功的基石。學生對學校能夠提供的創業教育和創業指導抱在很大的希望。所以,學樣應該開設與創業相關的教育課程,主要針對創業基礎、實務知識和創業選擇的培訓與教育;並開設一些專門的管理能力、人際關係能力、適應能力等培養課程。另外,組織一些實踐性很強的社會實踐活動和創業實踐活動,全方位立體地提高學生創業素質。在調查過程中,60.6%的學生認爲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有利於自己的創業。還有31.3%學生覺得做兼職也能幫助自己創業。學校開展各種實踐活動,進行模擬創業,讓學生在社會實踐、創業實踐等活動過程中融入所學知識,真正感受到創業過程中有可能遇到的困難,增強心理承受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從而提高自主創業的成功率。

第三,學校還應積極宣傳國家政策,爲學生創業提供全方位支持。學校除了是教育主體,還是學生與政府、學生與社會的中間人。爲了給學生創業做好服務,學校應大力宣傳國家有關創業的政策法規,讓學生更多瞭解,更加有效地利用國家好的政策,在創業中少走彎路。學校也可以聯繫成功企業家來校演講和進行創業輔導,以及幫助學生聯繫政府和企業的資金支持,爲學生創業提供更廣闊的平臺。在成功企業家和成功創業人士的協助下定期組織創業大賽,並對優勝者的成功方案提供獎金和資金扶持,鼓勵學生把創業的想法變成現實。創業成功的學生也可能在有條件的情況下資助學弟學妹們,形成良性循環,既培養了學生的創業能力,又很好地解決了學生創業資金缺乏的問題。

就業是民生之本,創業是高質量的就業。鼓勵和扶持大學生自主創業是擴寬大學生就業渠道的重要途徑,也爲大學生實現自我價值提供一個多彩多姿的舞臺。

就業的論文 篇九

摘要:

近年來,隨着高校的擴招,大學生就業形勢也越來越嚴峻,其中來自經濟困難家庭的畢業生其就業壓力則更爲突出,貧困大學生處於相對劣勢的地位。面對着就業競爭的加劇,高校貧困畢業生就業工作開展的特殊性和針對性也日益突出,貧困大學生就業是一個十分需要關注的問題。

關鍵詞:

貧困大學生;就業難;就業政策

一、貧困大學生就業現狀

一方面,貧困大學生是指家庭條件難以支付學費及生活費用的學生,日常生活和學習的經濟來源不穩定,按其貧困程度分爲特困生和困難生。當前,由於國家政策的實施和高校的擴招,貧困大學生入學和在校學習已經不是十分困難的事情。相關調查顯示,就業是在校大學生最爲困擾的一件事情,貧困大學生要比普通大學生更加憂慮和擔心。

另一方面,目前我國每年有將近百萬的貧困大學生在就業方面出現問題,主要表現在:貧困大學生就業崗位偏差,與用人單位簽訂合同時間上比較滯後,簽約率偏低。貧困生由於家庭經濟比較困難,因此更傾向於分擔家庭重擔,爲家庭出一份力。他們中的絕大多數人在大學畢業後選擇了直接就業,根據有關調查資料顯示,應屆貧困畢業生考研比例明顯低於非貧困畢業生。同時在就業地區的選擇和職業的選取上,功利主義色彩表現明顯,他們往往不願到基層單位、經濟發展一般或較落後地區,而是傾心於大城市、大企業、大機關和高待遇、高福利、高地位。同時由於本身經濟狀況的侷限,所以更傾向於工作、收入比較穩定的政府機關和事業單位。因此,和普通大學畢業生相比,貧困大學畢業生就出現了上述就業問題。

二、貧困大學生就業難形成的原因

(一)社會整體就業形勢嚴峻

據統計,20XX年全國高校畢業生人數爲680萬,20XX年高校畢業生達到699萬,20XX年高校畢業生達到727萬,由於當前我國就業形勢比較嚴峻,國有企業改革,社會新增勞動力顯着增加,高校畢業生人數創歷史新高。因此,我國的就業壓力空前大,大學生特別是貧困大學生就業困難。

(二)綜合素質較弱

大多數貧困大學生教育基礎比較薄弱,在音樂、體育、美術方面沒有得到良好的早期教育,這一點是不應否認的。

同時由於思想的侷限性,其家長也不太可能對他們的社會交往能力,見識增長能力和實踐能力進行系統的培養。在大學期間,大多數貧困大學生集中精力學,他們的知識面往往比較狹窄,只是讀一些專業課以及相關書籍,不太願意參加社團活動,失去了許多鍛鍊的機會,致使其語言表達,組織管理,實踐創新能力的培養受到了限制。同時爲了節省開支,他們中不少人往往會降低食宿標準,導致了營養不良,身體素質偏差等現象的發生。

(三)社會資源缺乏

社會資源往往對一個人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而對於還沒走出校門或者剛剛走出校門的大學生來說,其家庭狀況和學生自身的人際交往關係往往決定着他們所能利用的社會資源狀況,絕大多數貧困大學生幾乎沒有任何家庭背景,讓他們的家庭在其就業過程中發揮一些送禮、走關係的作用是不太可能的,同時由於經濟實力薄弱和由此產生的自卑心裏,造成他們往往性格內向,不願和不擅於與他人交往,這使得他們在就業過程中不太容易得到老師、同學的幫助。

三、解決貧困大學生就業難的有效途徑

解決貧困大學生就業問題迫在眉睫,我們應從政府、社會環境和個人三方面入手,實行切實可行的措施。

(一)政府完善相應就業政策

就業政策體現了國家對畢業生擇業的政策導向,直接影響着畢業大學生的崗位選擇和職業傾向。因此,必須緊跟時代的脈搏,以便大學畢業生就業工作順利進行。近年來,貧困大學畢業生的就業環境與形勢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然而有關部門和專業人士對貧困大學生就業中出現的新形勢的認識還不夠深刻,導致了人們在認識上對貧困大學生的就業存在着誤區,對貧困大學生的就業產生了消極的影響。因此,國家應順應時代的發展潮流,充分分析貧困大學生就業的狀況和形勢,找到存在的具體問題和潛在原因。然後,制定、出臺促進貧困大學生就業的政策,科學理解和認識。例如,政府相關部門加大財政支持力度,義務爲貧困大學生提供職業介紹,就業指導,崗位培訓,就業推薦等服務,降低其就業成本。

(二)優化社會就業環境

當前畢業生就業市場主要有政府人事部門組織的勞動力市場,有教育行政部門組織的人才市場,有各高等院校組織的校園招聘市場,也有許多私企性質的就業中介機構。雖然包含的職業範圍廣泛,形式多樣,但並沒有形成政府主導下各部門相互配合,相互協調,規範管理的市場氛圍,各個就業市場間各自爲政,各行其是,分散經營缺乏溝通和互動。

特別是有些私人創辦的人才中介服務機構沒有可靠的行業信譽和工作安排保障,打着推薦畢業生的幌子,以盈利爲目的,使得正常的就業市場秩序被嚴重擾亂,良好的就業環境被破壞,對大學畢業生,特別是貧困大學畢業生的就業造成了消極的影響。爲此,全社會應共同營造和諧規範的就業氛圍,使貧困大學生在公平合理的環境下參加工作,實現充分就業。

(三)貧困大學生提高自身實力

改變貧困大學生就業難的現狀,需要貧困大學生本身提高綜合能力。在招聘時,招聘單位不僅關注大學生在校學習期間的學業成績和專業素養,還會考察他們的綜合素質。用人單位往往青睞社會活動經驗豐富,實踐能力強,並且能適應社會需要的大學生。因此,貧困大學生要抓住機會,努力適應社會需要,做到未雨綢繆,堅持不懈,從而爲自身發展創造條件,實現充分就業,實現人生價值。

參考文獻

[1]張佳。貧困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與解決對策[J]。新課程學習(綜合),2010,(12):108-109.

[2]黃建美,蔣林。經濟困難大學生就業狀況分析與對策[J]。湖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03):121-123.

[3]王琴琴。所有人都在打就業戰,中國大學生就業[J],2010,(01):9.

就業創業論文 篇十

[摘 要]微觀創業是勞動者不靠政府創造或提供就業機會而靠自尋資源、自找機會來自主創業、自行致富及自我發展的自力更生的活動,適合於農民工、畢業生和城市下崗待業人員實現自我就業,有利於緩解當前就業壓力、克服國際金融危機帶來的困難。政府對此要提供政策支持,要通過繼續改善宏觀經濟成效來提供良好的基本環境。

[關鍵詞]微觀創業;就業;

經濟增長國際金融危機給我國帶來嚴重就業問題。四萬億投資計劃具有重大戰略價值,相應就業舉措也成效顯著。但因就業條件不同,就業基數過大,全面解決就業問題仍然極爲艱鉅微觀創業對保增長、保民生具有重大意義微觀創業是所謂“草根經濟”的核心概念;是指社會勞力在不直接依賴政府資源和社會外力的情況下自求生計、自謀出路的謀生興業活動;實質是勞動者不靠政府創造或提供就業機會,而靠自尋資源、自找機會來自主創業、自行致富和自我發展的自力更生活動。實踐上,微觀創業主要指勞動者個人根據身邊存在的謀生條件和可能來幹小活、掙小錢、逐步增加收入並積累財富的個體經濟過程;也指在個人財富、經驗、知識和技能積累到一定程度時實現諸如發展成小企業、小產業乃至小規模經濟等更大創業的飛躍,即私營的塊體經濟過程。其中, 個體經濟過程適合於每個勞動者,可使人人獲得就業機會, 具有最廣大的就業容量,是產生塊體經濟過程的基礎,是 “保民生”的最重要方面之一;而塊體經濟過程則適合於小有成就的勞動者,可帶動更多的人進行就業,是個體經濟過程的昇華,是民營企業之母、民營經濟之源、國民經濟發展的最重大方面之一。

微觀創業在我國既有的民生政策實踐中已有多種表現和有益探索:諸如提倡和幫助下崗工人再就業和自主創業, 提倡、甚至適度資金支持大學生在校開始自主創業,變救助性扶貧爲開發性扶貧,鼓勵和支持民營企業的創辦與發展, 發展和繁榮鄉鎮街道企業,倡導和鼓勵公司加農戶的經濟運作模式,倡導和扶助個體農機聯合跨區運作,等等。這在東南沿海地區已有十分廣泛而成功的經驗,即使在中西部地區也有成功的典範和重要的啓示。有一種情況是,農民在原來見慣不慣的地方發現可市場化的資源,並把它變成謀生的機會。譬如,湖南竹產區有一農民發現竹鼠是美食,可藥用,還有優質毛皮,幾乎全身是寶,具有很大的市場價值;便着手飼養開發,取得了良好效益,逐漸形成了一個小產業。同在湖南,有農戶發現山雞好養好賣,就着手開發了山雞養殖,幾年下來就變成了百萬富翁。竹產區的另一種資源是竹纖維,比棉花、亞麻等傳統纖維和現代化纖更綠色、更舒適、更高品質,在國內外市場頗受歡迎,價高勢暢,潛力無限。雲南臨滄地區就有人甚至比精明的浙江人還先看到並開闢這一商機,形成了“工廠帶農戶”的模式,不僅直接創造了工廠就業,還把荒山野地變得價勝良田。

另一種情況是,以某一傳統生產爲中心,順應市場,略有調整,自然而爲,即改變了生產方式,擴大了生產品類,實現了生產升級,形成了多圈產業,創造了多層收入,帶動了多村致富,形成了大面積就業。安徽碭山縣一梨農幾年前發現碭山梨越來越不好賣,只好爛掉或倒掉;原來是化肥農藥用多了,味道很不好,名果已不名了。於是,他決心只用有機肥。結果,梨品極佳,當年不僅賣得好價,而且很快脫銷;這使他發現了重大商機。他與鄰居合議,共種有機梨, 全由他包銷;這使他來年獲得巨大收益。周圍各村農家看在眼裏,癢在心裏,做在手裏,都跟着種起有機梨來;由他包銷。爲穩定有機梨生產,他又大規模養豬,確保有機肥的市場化供應。這樣,他不僅成了最大的有機梨種植戶和養豬專業戶,而且還成爲周圍農戶的義務指導、豬糞供應商和果品收購商,年收入超千萬。其他也學着種梨養豬的農戶年收入三四百萬的比比皆是,一般致富的就更多。還有一種重要情況是,城市失業或無業居民發現農村天地廣闊、大有可爲,而跑到農村去謀生創業。北京市有市民到郊區去承包山地搞種植養殖的,有的甚至不惜把城市戶口變成農村戶口來獲得農業生產資源以謀求自主創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