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論文 > 畢業論文

農業畢業論文(精品多篇)

農業畢業論文(精品多篇)

農業碩士畢業論文提綱 篇一

摘要 5-7

ABSTRACT 7-8

第一章 導論 12-32

1.1 選題背景 12-15

1.1.1 農產品市場的激烈競爭促使合作社縱向拓展業務領域 12

1.1.2 農業現代化需要農業合作組織創新發展 12-13

1.1.3 解決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需要合作社加強縱向控制 13

1.1.4 發達國家合作社朝縱向一體化方向發展趨勢明顯 13-14

1.1.5 我國農民專業合作社縱向一體化發展實踐需要理論指導 14-15

1.2 研究目的及意義 15-16

1.2.1 研究目的 15

1.2.2 研究意義 15-16

1.3 國內外研究現狀及評述 16-28

1.3.1 國外研究綜述 16-22

1.3.2 國內研究綜述 22-27

1.3.3 國內外研究現狀的總體評價 27-28

1.4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數據來源 28-31

1.4.1 研究思路及技術路線圖 28-29

1.4.2 研究方法 29-30

1.4.3 數據獲得 30-31

1.5 論文主要創新之處 31-32

第二章 農民專業合作社一體化理論基礎 32-44

2.1 縱向一體化理論 32-36

2.1.1 縱向一體化的概念及類別 32-33

2.1.2 縱向一體化與範圍經濟:古典經濟學視角 33

2.1.3 縱向一體化與交易成本:制度經濟學視角 33-35

2.1.4 縱向一體化與社會分工:分工視角 35-36

2.2 農業的一體化理論 36-40

2.2.1 農業的基本特性 36

2.2.2 農業一體化概念的提出 36-37

2.2.3 農業一體化的主要形式 37-38

2.2.4 農業一體化的經營組織模式 38-40

2.3 農民專業合作社縱向一體化 40-43

2.3.1 農民專業合作社縱向一體化的概念 40-41

2.3.2 農民專業合作社縱向一體化的類型 41-42

2.3.3 農民專業合作社縱向一體化作用 42-43

2.4 本章小結 43-44

第三章 農民專業合作社縱向一體化發展現狀分析 44-53

3.1 國外合作社縱向一體化經營情況 44

3.2 國內農民專業合作社縱向一體化現狀 44-51

3.2.1 農民專業合作社及其縱向一體化情況基於宏觀數據 44-46

3.2.2 農民合作社縱向一體化的主要形式——基於調研數據 46-50

3.2.3 農民專業合作社縱向一體化取得的基本成效 50-51

3.3 本章小結 51-53

第四章 農民專業合作社縱向一體化水平測度 53-64

4.1 縱向一體化測度理論與方法 53-55

4.1.1 價值增值法 53

4.1.2 主輔分離法 53

4.1.3 投入產出法 53-54

4.1.4 里昂惕夫指數 54

4.1.5 Davies-Morris 指數法 54-55

4.1.6 定性評價法 55

4.2 基於層次分析法的指標體系構建、權重確定及測度模型 55-60

4.2.1 指標體系構建 55-57

4.2.2 指標權重確定 57-60

4.2.3 測度模型 60

4.3 數據整理及實證分析 60-63

4.3.1 數據整理 60

4.3.2 實證分析與結果討論 60-63

4.4 本章小結 63-64

第五章 縱向一體化對農民專業合作社經濟績效影響分析 64-72

5.1 合作社經濟績效影響因素研究假設 64-66

5.1.1 縱向一體化與合作社經濟績效 64-65

5.1.2 合作社治理與合作社經濟績效 65-66

5.1.3 理事長特徵與合作社經濟績效 66

5.1.4 政府支持與合作社經濟績效 66

5.2 影響合作社經濟績效的理論模型構建及計量方法選擇 66-68

5.2.1 理論模型構建 66-67

5.2.2 計量方法選擇——二元 Logistic 模型 67-68

5.3 影響合作社經濟績效的變量統計性描述及實證分析 68-70

5.3.1 變量統計性描述 68-69

5.3.2 實證分析 69-70

5.4 本章小結 70-72

第六章 農民專業合作社縱向一體化影響因素分析:基於合作社角度 72-84

6.1 合作社縱向一體化影響因素研究假設 72-74

6.1.1 農產品質量安全與合作社縱向一體化 72-73

6.1.2 交易成本與合作社縱向一體化 73

6.1.3 自身特徵與合作社縱向一體化 73-74

6.1.4 外部環境與合作社縱向一體化 74

6.2 合作社縱向一體化影響因素理論模型及計量方法選擇 74-75

6.2.1 理論模型構建 74

6.2.2 計量方法選擇——Tobit 模型 74-75

6.3 合作社縱向一體化影響變量統計性描述及實證分析 75-82

6.3.1 模型變量及統計性描述 75-77

6.3.2 計量結果與討論 77-82

6.4 本章小結 82-84

第七章 社員參與合作社縱向一體化的影響因素分析:基於社員角度 84-95

7.1 研究假設 84-87

7.1.1 社員個人及家庭特徵 85

7.1.2 社員信息化特徵 85

7.1.3 社員生產特徵 85

7.1.4 社員入社特徵 85-86

7.1.5 農產品質量安全生產意識 86

7.1.6 交易成本 86-87

7.1.7 村莊特徵 87

7.2 理論模型構建及計量方法選擇 87-88

7.2.1 理論模型構建 87

7.2.2 計量方法選擇——有序 Probit 模型 87-88

7.3 變量統計性描述及計量結果分析 88-93

7.3.1 變量統計性描述 88-90

7.3.2 估計結果分析 90-93

7.4 本章小結 93-95

第八章 農民專業合作社縱向一體化模式比較和邊界討論 95-111

8.1 基於產業角度的農民專業合作社縱向一體化模式比較 95-103

8.1.1 合作社不同縱向一體化模式比較原則 95-96

8.1.2 基於產業角度的農民專業合作社典型縱向一體化模式及案例分析 96-103

8.1.3 基於產業角度的農民專業合作社典型縱向一體化模式比較 103

8.2 農民專業合作社縱向一體化演進路徑 103-105

8.3 農民專業合作社縱向一體化模式選擇的原則 105-109

8.3.1 與合作社所經營農產品的產銷特性相適應 105-109

8.3.2 建立在合作社自身實力基礎之上 109

8.4 農民專業合作社縱向一體化邊界討論 109-110

8.5 本章小結 110-111

第九章 研究結論與政策建議 111-117

9.1 研究結論 111-113

9.2 政策建議 113-115

9.2.1 提高對合作社財政扶持的有效性和針對性,促進合作社發展 113-114

9.2.2 促進合作社管理規範化,嚴格監督各項法律、政策的落實 114

9.2.3 合作社應制定縱向一體化發展規劃,建立有效風險規避機制 114-115

9.2.4 更加重視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着重培育農產品知名品牌 115

9.2.5 加強宣傳和培訓,提升合作社負責人和社員的素質和水平115

9.3 本文研究不足及展望 115-117

參考文獻 117-124

附錄 1:合作社理事長調查問卷 124-131

附錄 2:合作社社員(農戶)調查問卷 131-138

致謝 138-140

作者簡介 140

拓展閱讀:畢業論文提綱擬定步驟

(一)大綱的寫作需要先確定論文寫作提要,適當融入相關材料,確定全文概要

確定論文的寫作提要,就大致確定了論文的雛形,提要就是能夠讓讀者第一時間瞭解文章內容和寫作方向,對於論文的寫作極爲必要,因此,在寫論文大綱的時候,一定要將論文的題目,論文的大標題,論文的小標題羅列出來,爲下一步論文的寫作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論文內容的分配

論文的大綱,就是對論文的寫作內容進行整體的分配,根據將要寫的論文要點佈置論文的全局規劃,考慮各部分的內容及長短,以便於資料的整合和內容的安排,使工作更有計劃,更有效率。

(三)確定論文的寫作大綱

論 文的寫作大綱也分爲簡單的大綱和複雜的大綱,簡單的大綱具有高度凝練性,只需要點到論文所要提及的要點寫出來即可,如何展開不進行詳細敘述,但是這種簡單 的大綱並不是容易的。,需要經過深思熟慮和具體考察,是思想的結果。詳細的大綱與簡單的大綱相比較而言,更爲詳細,更爲具體,不僅寫明論文論點,還會根據論 點點明具體的開展方法和開展流程,以便後續論文寫作的順利進行。

總之,簡單大綱和複雜大綱各有優劣,選擇哪一種方式需要結合具體情況具體要求,如果能夠考慮很全面,很周到,用簡單大綱即可,但是,如果思維不是特別縝密,考慮不是很周全,最好使用詳細的大綱,以免後期寫作論文的時候出現不必要的麻煩。

(四)畢業論文大綱的擬定

擬定畢業論文大綱需要掌握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1.確立全局觀念

擬定畢業論文大綱,確立全局觀念很重要,用全局的眼光審查每個論點在論文中所佔據的地位和作用,並熟悉掌握各部分的比例,把握各部分的長短,並考慮是否有相關的理據支撐,這是極爲必要的,這是正確寫作論文大綱的基礎。

2.從中心論點出發

擬定畢業論文大綱,需要結合中心論點確定材料的取捨,與論文無關的,與主體脫離的,與主題無關的資料都捨棄,才能提高論文寫作的凝聚性和中心突出性,否則,資料數據過大,不協調地融入只會使論文中心不突出,導致論文整體質量和水平的降低。

3.合理把握各部分間的邏輯關係

論文的寫作,極具邏輯性,在寫作論文大綱的時候,一定要將其邏輯性考慮在內,論點論據之間缺乏邏輯關係會使論文整體表現凌亂,論點分散,缺乏說服力,論點不明晰,沒有例證的論文沒有可讀性的,因此,在寫論文大綱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這一點。

農業經濟學畢業論文 篇二

摘要:農業在我國的經濟發展中佔有很大的比重,因此建設信息化的農業經濟管理對我國農業的整體發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農業經濟;信息化;管理;信息資源

一、農業經濟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農業經濟管理人員對農業信息化不夠重視在我國目前階段的農村中,許多村幹部甚至是負責農業經濟的會計人員對農業信[]息化管理都不是很瞭解,更加談不上實施和建設農業經濟信息化管理體系了。我國農村中農業經濟的發展重點也不在信息化建設方面,甚至一些地方政府的領導和會計人員簡單地認爲使用計算機就等同於農業信息化管理,這也導致了地方政府的管理人員缺乏對農業經濟信息化管理的熱情和主動性。

2.農業信息資源的開展受阻當前,我國農民對農村經濟信息化管理的概念還比較陌生,這就導致我國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的建設工作遲遲未取得成效,雖然一些地方政府在國家的號召下建立了農業經濟信息化管理的專門部門,但缺乏對其運行的管理意識和管理經驗,使得這些部門和管理機構都十分缺乏專業性,也導致了農業發展中的經費得不到充分的利用。在我國農村中還無法全面實現農業信息的共享,使得我國農業信息的數據庫建設受阻,無法指導農民獲得最新的農業市場信息。

3.審計人員對信息化技術的瞭解不夠專業我國基層農業中的從業人員,甚至是政府部門的一些政府職員的綜合素質水平都較低,沒有受過專業的教育和指導,這就使他們對工作中的一些問題無法充分解決,尤其是一些新的事物和新的技術。在我國農業經濟管理中,地方政府的一些審計人員沒有經過專門的經濟管理培訓,缺乏信息化的管理意識和管理知識,甚至對計算機的知識都不是很瞭解,這就導致他們在工作中無法充分的應用信息化技術,也無法獲得高效、有用的信息,這也是阻礙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建設的一個因素。

二、農業經濟信息化建設中的。要點

1.增加對農業信息化的重視程度向地方政府充分宣傳農業經濟信息化建設的相關知識,引起他們的學習熱情,並糾正他們對農業信息化認識的錯誤觀點。然後加大政府部門的宣傳力度,讓農業經濟信息化建設走進農民當中,推動農業經濟信息化管理的建設,提高農民的經濟收入,爲我國的農業經濟發展做出貢獻。

2.對農業經濟信息化進行整合和共享建立全面科學的農業信息共享平臺,對農業信息制定統一的發佈標準和規則,進而推動農業信息系統、網絡平臺的建設和農業信息資源的整合與共享,充分實現全國範圍內的農業信息共享。同時採用多種信息化傳播平臺進行農業信息的傳播和分享,將通信、電視廣播、新聞報紙等多個媒體平臺充分利用起來,提供更好的農業信息共享途徑。

3.加強對農業經濟信息化建設人員的培訓農業信息化管理的整體建設水平取決於農業信息化的建設人員和管理人員,隨着信息化技術的迅猛發展和農業經濟信息化管理手段越來越多樣,對農業經濟信息化管理人員的專業素質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要定期對地方政府的政府職員進行信息化技術的培訓,尤其是涉及到農業經濟管理部門的審計和會計人員,以更好地建設我國農業經濟的信息化管理。

三、結語

農業在我國的經濟發展中佔有很大的比重,因此建設信息化的農業經濟管理對我國農業的整體發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義。

農業論文參考文獻 篇三

[1]浙江省農業標準化“十二五”發展規劃。浙發改規劃(2012〕209號,2012.

[2]李蘇。關於農業標準化問題的思考[J].農業現代化研究。1995(04) : 12-14.

[3]張洪程。農業標準化面臨的新問題與對策[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2.

[4]楊漢明。論中國農業標準化體系建設[J].中州學刊,2001(4) :46-50.

[5]孫曉康。現代農業標準化[M].北京:中國計量出版社,2013.

[6]閻壽根。標準化:農業和名牌戰略的基礎[J].中國農村經濟,2000(9):24-26.

[7]張靈光。我國農業標準化的現狀與對策[R].國家標準管理委員會網站,2002.

[8]劉兵。農業標準化及其在農業發展中的作用[J].湖南農業科學,2007(6) :21-23.

[9]王林楓,譚學智。從“永胡”和“嵩胡”的`興衰談農業標準化的重要性[J].大衆標準化,2008(3) :51-53.

[10]章家恩,陳建軍,駱世明。我國農業標準化面臨的機遇、挑戰及其戰略[J].農業現代化研究,2004 (3) : 157-159.

[11]陳紅金,何樂琴。浙江省農業標準化現狀、存在問題與對策[J].浙江農業科學,2007 (4) :368-371.

[12]金仁耀,汪剛。浙江省農業標準化發展現狀與對策建議[J].浙江農業科學,2011(2) :231-235.

[13]虞軼俊,白玲,王健,吳聲敢,楊桂玲。浙江省加快推進現代農業標準化工作的實踐和思考[J].農產品質量與安全,2013 (5) :30-33.

[14]駱浩文。廣東省農業標準化研究與評價[M].北京:中國農業科學技術出版社,2011.2.

[15]周潔紅,劉清宇。基於合作社主體的農業標準化推廣模式研究一來自浙江省的實證分析[J].農業技術經濟,2010 (6) :88-97.

[16]曾建民。發迖國家農業標準化發展及其效果評價[J].農村經濟,2003(9) :45-47.

[17]杭州市農業概況。杭州市政府站一杭州農村經濟情況一杭州市農業概況。

[18]關於加快推進杭州農業現代化的實施意見。中共杭州市委[2013]3號文件。

[19]趙敏。杭州市實施農業標準化提升農產品質量探討[J].杭州農業科技,2012(增刊):7-11.

[20]楊敏。杭州農業發展現狀和轉型升級持續發展對策[J].農業現代化研究,2012 (11): 705—708.

[21]朱時建,潘賢春,楊歡歡。杭州市構建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問題研究。杭州農業科技信息網一杭州市構建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問題研究。

[22]王小剛。戰略績效管理最佳實踐:實戰案例解析[M].中國經濟出版社,2013.

[23]Zahara Merican. The role of government agencies in assessing HACCP—theMalaysian procedure. Food Control,2000(11):371-372.

[24]陳曉丹。我國農業標準化問題研究[D].博士學位論文,浙江大學,2005.

[25]管志剛。常州市農業標準化現狀及發展分析[D].碩士學位論文,南京農業大學’ 2007. 12.

[26]郭學考。成都市農業標準化建設研究[D].碩士學位論文,四川農業大學,2012. 6.

[27]熊明華浙江省發展農業標準化的對策研究[D].博士學位論文,浙江大學,2004. 4.

[28]林蘭瀘州市農業標準化建設狀況的調查與思考[D].碩士學位論文,西南交通大學,2011. 5.

農業經濟類畢業論文 篇四

摘要隨着我國農業的不斷髮展,農業區域經濟的發展更是明顯加快,農業區域經濟發展至關重要,對於我國的農業經濟發展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需要全面瞭解其發展的特點歷程以及面臨的問題等。基於此,探討農業區域經濟發展戰略,並且提出了相應的農業區域發展策略。

關鍵詞農業區域;經濟發展;戰略

現階段,可持續發展理念已深入人心,爲了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目標,相關部門在農業資源利用、綠色產業以及生態環境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明確了農業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性,及其在我國整體經濟上的戰略地位。全面瞭解農業區域經濟理論及其特點等,針對當前農業區域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時制定科學合理的策略,才能促進農業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

1我國農業區域經濟的發展階段

1.1農村經濟階段

農村經濟一直是農業區域的核心內容,農民的種植與養殖是農業區域注重的關鍵要素,然後確定收購與繳納的明細內容。在這一階段中出現了很多國營性組織以及合作性的企業,其規模不大,技術缺乏先進性,產生的經濟總額在區域經濟中所佔的比重較少,因此在這一階段中區域經濟不會拉開很大的差距。

1.2鄉鎮企業大發展階段

改革開放之後,農業區域經濟將發展的重點轉移到了各個鄉鎮企業,銷售渠道逐漸完善,提高了經濟效益,但資本的投入較少,政策的限制以及侷限性對企業的建立帶來了一些影響。在這一階段,鄉鎮企業的主體性作用在擴大,區域之間的農業區域經濟發展的差異也越來越顯著,尤其是沿海城市、發達城市下的鄉鎮企業的發展速度較快,遠遠領先於其他區域,這也是必然的一種現象,而由此便形成了農業區域經濟向城市經濟的發展的一些城市,如浙江溫州、江蘇無錫等。

1.3三化階段

隨着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以及完善,農業科技發展也不斷地加快,農業實現了全新的發展態勢,農產業與加工業等快速興起,農民的經濟收入提高了,生活質量也提升了,城鎮化越來越明顯,向小康社會邁進了巨大的一步,深化了農業區域經濟發展的內容。在這個階段,農業區域經濟的發展實現了很多目標,一些城市在競爭中發展起來,併成爲了區域重點的城市,形成了區域經濟中心,如廣東東莞、廣州等。

2我國農業區域經濟的發展特點

2.1農村化

農村化是我國農業區域經濟發展最基本的特點,農業經濟的發展離不開農村與農業,如果脫離了它們,農業經濟也將不會存在。農村與農業是農村經濟重要的核心內容,因此需要加以重視,發揮它們的優勢,積極開發資源,實現農業區域經濟的市場化發展。

2.2地域化

地域化也是農業區域經濟的發展特點之一,具體而言,農業區域經濟是在規定的空間範圍中發展的,包括地理界限以及行政劃分等。以縣城區域經濟爲目標,進行社會再生產,其中涉及生產、劃分、消費等活動,在一定的地區內開展,某些職能權限都在所規定的區域之中。

2.3結構化

結構化是指在一個特定的區域中所有經濟的總和,其中包括各項產業、市場經濟所有制,農民經濟收入,政府支出與收入,從某種程度上來講,農業區域經濟體現出來了顯著的結構化特點。

2.4綜合性

農業區域經濟是較爲完善的體系,可以將它作爲國民經濟的一種寫照,體現出與國民經濟相對應的各個行業、領域和機構。農業區域在運行中將生產、製作、經營、管理以及銷售等爲一體,因此能夠顯現出較強的綜合性。

3農業區域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3.1城市化發展停滯不前

城、鄉分別管理的體制,使得無法發揮農業區域經濟的主體性,其自身的發展缺乏獨立性與空間性,使農村的基礎設施投入力度不夠,無法較快地實現城鎮化的目標,城鎮區域較小的凝聚力也會較低,除此之外,在交通與通信方面嚴重落後,整體的'發展必然會嚴重落後。因此,應採取相應的對策,積極尋求市場,以市場性的發展爲目標,遵循市場性原則。只有形成開放性的經濟,纔會突破各種限制性的因素、適應市場的發展,要轉變思想,實施走出去的戰略,緊貼市場,提升區域經濟水平。

3.2資源整合不足

農業區域經濟相對於城市經濟來說存在着較多的不足,且自身的資源有限,涵蓋自然資源、地理資源、天氣資源、生產資源要素等,缺乏先進的人才、科研、設備等。農村當地人們的教育水平不高,也會在很大程度上制約着經濟發展,缺乏人才等問題非常突出,進而對農村勞動力向城鎮轉移產生不利的影響。隨着農業區域經濟的發展,其自身的經濟、環境、生產將會全面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也會逐步得到提升,因此需要縱觀全局,把握整體的意識,積極尋求市場經濟交接點,瞭解全球區域經濟發展的具體情況,積極地整合市場資源,將自然資源、地理資源、天氣資源等等有效的整合起來,以便於更好地完善農村產業結構,實現農村城鎮化的目標。只有完善農業區域經濟發展模式,發揮政府的職能,合理進行規劃,提高服務意識,將有限的資源整合起來,才能發揮主體性作用,增加農業區域經濟總值,提高農業的財政能力。

3.3產業結構缺乏合理性

當前,農業區域經濟的產業結構存在較多的問題,如產業結構不合理、層次較低,現代化農業停留在初始階段,第二產業中產品的技術含量以及產品質量不高,第一、二、三產業在發展中比例嚴重不協調,傳統產業仍佔絕大多數,創新的產業屈指可數,各個產業之間的對接性不強,工業也不能及時爲農業提供幫助。針對此問題,需要優化產業結構,嚴格管制農產品的品質,根據不同地區的實際情況來開發適合的養殖業及林業等,逐步形成較爲完善的產業結構佈局。

3.4政策體制的侷限性

我國農村人口衆多,財政在農村農業的投資與支出隨着發展在增加,但仍遠遠不夠,無法滿足絕大多數人的需求。因農業區域的地理、氣候等因素,我國的較大項目產業都會建立在大城市中,農業區域無法依賴較大的項目產業,進而不利於農業區域經濟發展。針對這一情況,應完善政策體制,如不斷完善稅收政策、加大扶持優惠力度、增加資金的投入、制定補貼制度,以提高人們的積極性;建立借貸綠色渠道,避免融資困境,從政策上的角度出發,實現農業區域經濟發展戰略目標。

4結語

農業區域經濟發展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內容,因此需要嚴加重視,本文闡述了農業區域發展階段與發展特點進行,全面分析了在發展中遇到的問題,並提出了有效的對策,促進農業區域經濟的穩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