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論文 > 論文精選

繪畫鑑賞論文【多篇】

繪畫鑑賞論文【多篇】

繪畫鑑賞論文 篇一

於是,我忽然想起了餘秋雨先生筆下的“文化苦旅”,想起了那座東方佛國,也曾是生我養我的那片神聖的土地敦煌“莫高窟”,想起了此生的頗多經歷和坎坷。於是,那一片始終在我心中記憶猶新,卻並不莊嚴和巍峨的塔林,便突然間又變得鮮活起來。

那片塔林坐落於“莫高窟”的大門外,從遠處眺望,它處於離窟羣並不遙遠的地方。那裏有一條河,那是一條並非常年奔騰的河。趟過那淺淺的小溪般的河水,便可見一片空地。正是那片空地上,高高低低地建着一片僧人的圓寂塔林。

那些塔呈圓形,狀似葫蘆,外敷白色。從幾處坍弛的塔跡看,幾乎每座塔心均豎有一根木樁,四周均以黃泥塑成,基座一律壘以青磚。從這裏可以看出,或可以就此作爲佐證,歷史上,曾在這裏住持莫高窟的僧侶們,均不富裕。

彷彿就成了一種佛教和文化的“定義”,或曰一種“禪宗”文化的宿命吧。正是出於這樣的緣由,註定了古今僧侶和文人,就必須脫離名疆、利鎖;必須以出世而做入世之事;必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或自度、度人,自覺、覺人;或“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衆生”。從而將所有遇到的艱難困苦和挑戰,變成一個個自我修行的過程,將所有艱辛的文化研究、探索、藝術表達,成爲一種“文化的苦旅”。

或許真的就是由於這種文化的玄學,文化的精神,文化的影響所致吧。否則,半個世紀過去了,那夕陽下,凜冽寒風中,那個破落羣體的無比悲涼記憶,爲何依然深深植根於我的腦海,每每重要當口,十分關鍵時刻,便會清晰地映現在我的眼簾。否則,儘管時令變幻,人生轉折,生活有了頗多的變故,塵世有了更多的喧囂與紛擾,我卻依然能夠保持着一種苦心孤詣,一種不倦於歲月的筆耕,一種從容的人生境態。既爲歷史、文化、世間滄桑而詠,又爲生活新知、藝術新知而贊。每每於一種豁達的心境之中,在一種歷盡坎坷卻頗能積極的心態之中,心到何處,筆便也能到了何處。進而以一種禪的修煉意境,去品味歷史、品味文化、品味藝術、品味人生。努力書寫一段如歌的歲月,表達一種翰墨真情,擔起一份歷史和社會的責任。

一部藝術哲學史,早已清晰地標明,中國畫是充滿人文精神的藝術作品,中國畫的創作歷來是以人文精神爲主體的。“外師造化,中得心源”,這一概述雖講的是客觀與主觀的兩個方面,揭示的卻是以人爲主體的藝術行爲,是畫家主動挖掘與表現藝術之美的行爲。中國畫將詩、書、畫、印、論有機地融合,實際上是中國文化孕育出來的綜合藝術,而畫家往往又是詩人、思想家、書法家、理論家。他們往往有着深厚的國學修養,是一個個具有豐富文人精神的社會特殊羣體,諸如坡的詩文、書畫皆佳,齊白石的詩、書、畫、印、山水、花鳥、人物皆精,而遍閱宋元明清諸多大師的作品,則無一不是這一個個羣體中的優秀代表。

當然,中國書畫藝術歷來屬於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爲民族文化藝術的瑰寶,尤其是繪畫藝術,遠在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先民們就能以礦物作顏料在陶器上繪成精美的紋飾。考古發現,最早的卷軸畫,是湖南長沙出土的戰國龍鳳人物及人物御龍圖兩部帛畫。漢代以壁畫人物爲主,稍後,出現了山水畫。唐代是中國繪畫的繁盛時期,名家輩出,遺存了很多作品。此時,繪畫的技術不斷出新,題材種類日益豐富,除人物畫外,還出現了花鳥、馬、牛等繪畫品種。表現的技法有工筆、寫意,其中工筆又有白描、重彩、淡彩之分,寫意又有大寫意和小寫意之別。王維獨創的水墨淡彩山水,提出了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繪畫理論,開闢了文人畫的新天地。宋代各種畫科有所發展,題材更加廣泛,畫派林立,盛極一時。元、明、清三代繪畫,沿襲了宋代院體畫與文人畫的畫風,涌現了諸多名家和名作。近代則出現了海上畫派、金陵畫派、嶺南畫派、京津畫派。其中海上畫派對近代美術史影響最大。近現代畫家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多注意吸收西方藝術之長,發展創新,從而使畫壇上出現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局面。在長期的發展演變中,中國書畫藝術、繪畫藝術,逐漸形成了一種民族文化的精髓,成爲中國文化學的一個重要分支。

歷代皇家和官宦階層的書畫鑑賞、鑑定和收藏活動一直就很早,民間的此項活動則稍稍要晚一些,但真正發展起來之後卻並不遜色。

到了封建社會的晚期,中國書畫的品鑑和收藏活動,愈來愈成爲一種關乎理想、價值、情感、身份、趣味的生存方式。時至明清兩代,書畫鑑賞、鑑定 、收藏,甚至已經成爲社會地位與階級、階層的象徵,而對於某些所謂“高雅”書畫作品的品鑑、欣賞、鑑定和收藏,則成爲進一步衡量社會個體或羣體的知識、門弟、價格高下的具體“標準”。

如今的中國社會,已將書畫鑑賞、鑑定和收藏,將古今書畫作品的整體,視爲了全人類的文化遺產而精心保護。事實上,正是由於鑑賞者的珍惜,鑑定者的保護,收藏者的關愛,使得書畫作品具有了非凡的生命力量,具有了延續存在的可能;使其可以穿越漫長的時間隧道,通過遙遙的空間承轉,生命彼此的流注,使精神古今貫通。

然而,並非所有的投資均那麼簡單,一帆風順。書畫藝術不同於普通商業、產業的投資,其獨具的專業性與學術性,已令許多熱衷於此的人們望洋興嘆,不着要領,敗下陣來,嘗足了慘痛的教訓。

如何將一種基本的書畫理論概念,傳統而淺顯易懂的書畫欣賞、品鑑、鑑定常識,書畫欣賞、品鑑、鑑定實踐經驗,有效地傳播給廣大的受衆;如何將一種直接的對古今書畫名家、大師、作品和風格的具體賞析和品評,形象而直觀地傳達給廣大讀者和愛好者。尤其是將生活在我們同一個時代,相對家喻戶曉的當代名家及其作品,立體地進行介紹,較爲準確地進行評論,全面地普及性地將他們的人生閱歷、藝術追求、藝術風格、藝術貢獻,儘可能有效地、生動地展現給廣大觀衆和讀者,是我撰寫這部六十多萬字的書畫、美術、評論、鑑賞、鑑定專著《翰墨情緣》的初衷,也是繼2005年作家出版社爲我出版美術、書畫、評論專著《歲月如歌》之後,出版的又一部新著。在這部專業的新著中,經過不斷的改進和努力,與第一部相比,我在努力做到內容更加廣泛、豐富,內涵更加精確、深邃,知識更加系統、全面,時間空間跨越更加久遠、完整、合理,進而以突出知識性、普及性和當代性爲重點;兼顧古代、近現代流派、大師和代表畫家;尤其對元、明、清以來作品存世量較多的畫家,多次親眼目睹其精品佳作的古代、近現代畫家及其作品,重點作了賞析和品鑑;同時又兼顧與當代畫家們之間的藝術交流、文化共鳴、真情與友誼。經過長期的不懈努力,從收集到的該著相關的一百五十多位古今畫家的五千多幅作品圖片中,精選出了三百多幅,作爲配圖和插圖,以供讀者欣賞、鑑識、認定、掌握,以便於讀者全面提高對不同時期書畫珍品的欣賞層次,辨僞辨仿能力,收藏鑑賞水平。

在該著的創作過程中,北京畫院資深老畫家、劉海粟大師磕頭關門弟子、北京湖社畫會原老會長王揮春先生,爲本書提供了封面繪畫,題寫了書名和長篇題詞。近代繪畫大師陳少梅先生之子陳長智、兒媳林慶萍夫婦,爲該著精繪了封底作品。恩師周宏興先生,著名老畫家林心傳、馮向傑、衣惠春、臧煥年等衆多名家朋友,先後爲該著題()詞、繪畫,均付出了一份份友情與真誠。我的師妹、著名作家、冰心文學獎獲得者、北大學者樑賓賓,文化藝術評論界、電影、文學界的著名評論家曲麗萍女士,再次爲我的新著寫序。攝影記者潘鬆剛,同事羅鋒、莫麗霞、魏瑞亮、石雅茗,還有許多文化界、出版界的朋友、領導、編輯、照排、校對,爲我聯繫出版,提出建議,解危助困,真誠相助,儘量壓縮開支和降低成本,以保證和不斷提高這本新著的設計和編輯質量。特別使人感動的是,時隔六年,作家出版社又一次爲我編輯出版新的美術書畫評論、鑑賞、鑑定專著,藉此機會,我一併表示真誠的感謝。

儘管該著在撰寫的過程中,經多年的刻苦努力,我已做過精心的學習準備和知識儲備,但在如此浩瀚紛繁的信息傳達中,由於種種原因,定會有失誤和紕漏,望廣大讀者批評和原諒。好在書畫藝術的目的在於傳播一種文化,《翰墨情緣》的靈魂在於傳達一種藝術精神,在於謳歌藝術家的一種良知、道德和精神修養。

一個好的藝術家,就是一個經典藝術文化的傳播者,一件好的藝術作品就是藝術家靈魂和血肉的一種結晶,乃至成爲一個民族的精神和經典文化。畫家的人生價值不僅僅在於畫出一幅幅精美的作品,更在於畫出一個個精彩而又精美的藝術人生。欣賞、收藏也是一種文化,一段歷史。常言:“高賞、高藏者儒,低俗、低藏者丐。”離開了文化,鑑賞與收藏也就失去了原有的意義,離開了歷史,任何賞家、藏家便失去了應有的價值。

繪畫鑑賞論文 篇二

[中圖分類號]G633.955[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004―0463(2012)05―0076―02

美術鑑賞是運用感知、經驗對美術作品進行感受、體驗、聯想、分析和判斷,獲得審美享受並理解美術作品與美術現象的活動。前蘇聯美學家莫・卡岡認爲:“在藝術中,經過藝術加工的語言只是體現藝術內容的許多具有同等價值手段中的一種手段,而詩意地把握世界――用思想感情去把握世界,較之理性的、理論的認識更爲豐富,更爲複雜和多面。”繪畫與詩歌具有共通之處,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是中國古代文人創作的傳統,詩歌所體現的意境爲畫家創作提供了靈感,而畫家筆下的形象則爲詩人提供了描繪對象。爲此,在美術鑑賞教學中,教師巧妙地運用中國古典詩歌,引導學生在感受詩歌意境的基礎上對所鑑賞的美術作品進行聯想、分析,這樣不僅能夠增強學生的藝術素養,而且可以提高教學質量,使美術鑑賞教學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畫中有詩

黑格爾認爲,“思考能引起”。學生只有對美術作品進行深入體驗、聯想、分析和判斷,才能感受到其魅力。繪畫與詩歌具有共通之處,兩者很大程度上都是一種客觀事物的主觀反映,意境則是繪畫與詩歌能打動和喚起欣賞者對作品形象展開積極想象的源泉。中國古代大多數畫家和詩人都有畫中題詩,託物言志的習慣:既追求對景物的再現和認識,也注重通過一些獨特的表達方式來反映自身的思想感情和追求。如,在鑑賞《板橋竹》時,首先,利用多媒體單獨展示畫中所題寫的詩句並指導學生進行朗讀:“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其次,在學生對該詩意境有所體驗的基礎上,教師進行提問:詩中所描寫的竹子非常特別,你能夠從詩中的哪些字句中看出來?有學生回答:竹子是不會“咬”的,“咬定青山”顯然是擬人的修辭手法。也有學生說:“千磨萬擊還堅勁”應該是用來形容人的意志品格。再次,充分運用詩歌創造的意象爲學生提供想象對象,把學生對詩歌的感覺遷移到對繪畫作品的認識上來:大家能否想象一下,有這樣一首題詩的畫所表現的形象應是怎樣的?鼓勵學生通過動手畫、動手寫或藉助語言來描繪形象,讓他們通過鑑賞來印證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確。最後,再借用“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的詩句來引導學生猜想該作品是何人所畫。這樣做,不僅營造了良好的教學氛圍,而且激發了學生的想象力,促進了學生良好品格的養成。

二、詩中有畫

縱觀中國文壇畫史,不僅有一些畫家在詩歌創作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就,而且有一些詩人在繪畫方面也表現得卓爾不凡。這些詩人將氣韻是否生動、立意是否深遠作爲評價繪畫作品藝術價值高低的一個重要標準,並將這一評價標準用於詩歌創作,進而創作出了很多描摹景物、立意深遠、情景交融的詩歌作品。如,王維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這是一首五言律詩,只有八句四十個字。詩歌的篇幅雖然短小,但詩人因選擇了富於表現力的自然景色和山村風光作爲描寫的對象,並充分利用了律詩對仗的藝術功能,從而簡潔而又生動地描繪出一幅山村晚景圖。“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這兩句表現了美麗的自然景色,“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則表現了動態的山村風光。“明月鬆間照”,是寫詩人所見,是靜態;“清泉石上流”,除寫所見之外,更着重寫聽,是動態,一見一聽,一靜一動,錯落有致而又樸素自然。“竹喧歸浣女”是寫所聽到的聲音,“蓮動下漁舟”是寫看到的景象,也是一聽一見,但側重於動態描寫,兩聯形成了靜和動的對照。詩人眼耳並用,把視覺和聽覺形象有機地結合起來並融於筆下,既有優美的景色,又有動人的音響。看明月高照,松林一片,清泉汩汩,流於石上;竹林叢中嬉笑的姑娘們在走動,荷花晃動處漁船在穿行。這不是一幅詩意盎然的山水畫嗎?在美術鑑賞教學中,教師一邊讓學生觀畫,一邊讓學生讀詩,使學生感受“詩中有畫”的意境,這樣能夠有效提高他們的鑑賞能力。

三、詩畫合一

繪畫鑑賞論文 篇三

不用說,這一方面是受到歐美文化的影響,另一方面也是中國社會分工的

最近一百年,中國繪畫總體上也經歷了從『鑑賞到『觀看的巨大轉變。

旅行的途中常去看博物館,有個印象特別深刻的事情,就是同樣是古典繪畫,意大利等歐美國家的繪畫就是一張畫面,最多有個作者簽名,而中國古典繪畫出了繪製的圖形,邊上往往會有題字乃至題詩,有章、印,有後世藏家的鑑賞印等等。這一點差別不是小事情,說明了在中國“文字文化”的發達――這裏不用“書法文化”,蓋因不僅僅關係字寫得如何好、如何有風格,而是題字、題詩與圖畫構成的互動關係要比“書法”深入。

題字、題詩或者是對繪畫的點題、深化、拓展,或者是對畫法的稱頌,是對古賢的追慕,總之,是要讓繪圖與更大的文化背景建立正向的關聯,這是一種習慣成自然的“文化習性”。這或許也是中國近古的“鑑賞文化”與歐美近代的“觀看文化”的區別的表現。“觀看文化”主要是直接觀看繪畫,從主題和技法進行解讀,而“鑑賞”則是一種有益的旁及社會文化背景、社交關係的反覆對話、品賞。再往上說,歐美中世紀大盛的宗教藝術則不是“觀看文化”,而是“說明文化”或者說“宣傳文化”,是佈告古賢事蹟,引導信徒向善信教。這倒是與中國古典的宗教繪畫的主旨一致,說明在古代其實繪畫文化的進路是差不多的。

分歧是在近代才發生的。這個近代在中國是指元明以後,也就是所謂文人畫漸趨主流的時代。在歐美,則是文藝復興以後的,他們由文化復興和啓蒙時代,思潮迭起的同時,也是商業機制擴展、社會分工細化,圖像繪製專業工作者――畫家作爲一種社會身份的正式確立,有供有需,所以可以獨立自足。

反觀中國,文人畫興起的一大背景就是世人業餘畫畫――有的人幾乎是全職畫畫,但也要裝作是偶爾把玩,因爲中國文人的總體文化信仰是“齊家治國平天下”。這似乎與畫上的幾座山、幾處水、幾支梅拉不上關係,就需要文字來給予闡發、說明,至少也關乎天地理氣,只是寫實臨摹就顯得局面太小。按理說,到明清時候,隨着都會商業的發展,不僅官僚、文人,就連富足之戶也會買畫欣賞了,但是諸如揚州八怪之類商業畫家還是有點扭扭捏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