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論文 > 論文精選

風險識別論文(精品多篇)

風險識別論文(精品多篇)

風險識別及應對措施 篇一

1信息系統項目風險管理的進程和主要內容

信息系統項目具有不確定性,在開發過程中會遇到許多風險。因此,要對項目中的各個環節進行風險管理,以確保項目的實施。有效管理信息系統項目中的風險,首先要制定相應的管理計劃,然後進行風險預測、識別等,最後對風險進行定性、定量分析,以確保後期解決措施的有效實施。

1.1制定風險管理的計劃制定風險管理計劃是防範項目風險的前提。制定風險管理計劃,不僅能準確識別風險,還能有效防範風險,並制定有效解決風險的措施。由於風險具有不確定性,因此,在項目實施的各個環節,都需要制定嚴謹的計劃,以應對風險的發生。風險管理計劃的制定,需要管理人員、客戶代表、相關專家等,以召開會議的方式共同制定出項目風險管理計劃,計劃內容主要包括,風險管理步驟、風險管理負責人和主要管理範圍、項目的投入和預算、風險分類,風險的解決措施等。在項目實施過程中,還要針對具體風險,適當修改和體徵風險管理計劃,確保風險管理計劃更符合項目的實際情況。

1.2風險的識別風險識別是風險管理的基礎。風險識別是指在風險事故發生之前,人們運用各種方法系統的、連續的認識所面臨的各種風險以及分析風險事故發生的潛在原因。信息系統項目風險具有複雜性、動態性和不確定性,因此,需要分析、識別風險,並對識別出來的風險進行歸納和分類,並記錄和認知風險。在整個項目中,認真分析影響項目風險的不確定因素、風險的來源及風險可能造成的後果。此外,相關人員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對風險進行分析,以發現和識別項目中存在的潛在風險和可能引發的後果。

1.3風險的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對風險進行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能使相關人員採取針對性、目的性的措施對項目風險進行防範和控制。因此,要對風險進行排序,以預測風險的潛在性和隱蔽性。爲防範風險的發生,首先要對識別出的風險進行定性分析。定性分析是指首先根據危害的大小進行排序,然後再對風險的類型進行定性分級,以提高風險預測的準確性和可操作性。通過定性分析,根據影響信息系統項目的嚴重程度進行風險排序,確定風險級別,以制定具有針對性的風險處理方案。風險的定量分析主要是指在特定風險分析過程中,定量地分析每項風險存在的概率和可能造成的後果,爲風險管理提供可靠的數據資料。在實際分析項目風險的過程中,一般將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結合使用,以使管理者採取更加有效的風險管理措施。

2應對風險的措施

2.1針對項目中頻繁變更的風險的解決措施針對項目中頻繁變更的風險,首先,管理者要制定項目合同,管理人員與技術人員要參與項目的簽訂,雙方要了解相關信息,明確項目的目標和範圍等;其次,針對不符的問題,若需要變更,則要按照相關部門的規定進行合理控制。爲更好地進行控制變更,可在項目中設定相關部門,統一處理變更;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如果用戶提出變更,首先要提出申請,在申請中要說明理由、具體內容、變更原因、申請人等,並需要雙方人員的簽字,加蓋企業公章,並由相關部門進行討論,根據對項目影響的大小決定是否變更;最後,要是做好對用戶的宣傳與溝通工作,以保持雙方的合作關係,做好項目的配置管理及文檔建設,防止版本混亂等。

2.2系統功能和質量達不到要求而產生的風險的解決措施第一,相關人員要與用戶更好地進行溝通,瞭解用戶存在的問題。此外,要盡最大要求滿足用戶需求,雙方協定達成共識;第二,在項目實施過程的每個階段,要對項目進行評審,做好系統的質量保證和質量控制,通過評審然後進行下一階段;強化測試,嚴格控制質量,對發現的問題,要立即查找出原因,並及時妥善解決;第三,瞭解用戶,加強相關人員的培訓,以提高工作效率,持續改進質量問題。

2.3團隊配合較低產生的風險的解決措施第一,爲工作人員提供相應的工作機會,並使其能在崗位上發揮才能。項目中的成員,要發揮自身才能,使項目團隊達到高效能。第二,對工作人員進行績效考評,以激勵其更好地工作,約束其在工作中的不當行爲。第三,加強團隊間的溝通與交流,加強對項目人員的選拔和培訓。

3結語

風險識別及應對措施 篇二

關建詞 風險管理 風險審計應用模型

一 、引言

隨着當今技術經濟的飛速發展,企業面臨的經營環境日趨複雜,其面臨的風險也日趨多樣化,風險對企業持續經營及發展的影響也日趨嚴重。與之相對應,企業管理層對於企業的風險管理也越來越重視,建立風險管理系統( ERM)應對經營過程中的各類風險,已經成爲國際上大型企業的普遍管理行爲。內部審計作爲公司治理的基石之一,將促進企業的風險管理作爲自身的主要職責。但是,如何在風險管理流程中履行監控和評價的控制職能,通過評估運營風險管理,提示運營風險,大多數企業的內部審計人員仍然處於摸索階段。

二 、風險審計與企業風險管理的關係

21世紀以來,隨着企業戰略管理的實施,風險戰略決策的啓用,風險審計成爲決定內部審計發展的方向。理論與實踐已經證明,經營戰略、風險管理和內部審計三者之間協調一致,對企業經營目標的實現有着至關重要的影響。因此,爲了內部審計這一職業的成長,內部審計的主要職責應該與企業的戰略目標、風險管理措施結合起來。

三、內部審計在風險管理中的作用及流程簡述

風險管理是企業的決策層及經營層的職責,制定什麼樣的內部規章及程序來識別風險、評估風險、應對風險,是企業管理當局在業務流程中應該予以事前明確規範。具體來說,內部審計在風險管理中的作用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鑑別風險;二是區別可控制的風險;三是指出缺乏控制或過度控制的區域並提出建議。

四、風險管理審計的具體應用

1、建立內部審計信息平臺,廣泛收集風險因素

要確定風險管理審計的重點及要點,掌握豐富的信息資源是必須的前提條件。具體的做法是針對公司及下屬分、子公司、以審計對象爲單元,建立審計信息平臺,按季度定期收集相關風險信息。信息平臺由四部分構成:

(1)基本信息欄

(2)歷史審計信息欄

(3)當前信息欄

(4)風險管理信息欄

2、確定風險管理審計重點和要點

在掌握被審計對象的大量風險信息的前提下,我們通過因素分析,確定權重,逐一評分,按重要性原則確定公司風險審計的重點及要點。

(1)根據風險因素企業整體風險的重要性程度,確定每一個風險因素的權重,並對每一個風險因素確定具體的評分標準。

(2)給各種分析因素評分。在對各種風險因素評分時,主要是利用審計人員的專業判斷,參考標準,確定該風險因素處於評分標準的哪一個區間,給出相應的分值。

(3)風險排序。將每個審計對象包含的各項風險因素的分值與相應的風險權重相乘並加總,得出每一審計對象所得風險分值。按所得分值從高到低進行風險排序,以確定風險審計對象的重點及要點。

3、風險管理審計的測試

對被審計單位風險管理的測試共分六大模塊,旨在明確需要測試的內容,建立相應的測試標準。

六大測試模塊分別爲:

(1)全面風險管理體系的建立情況模塊:主要包括風險管理組織體系的建立情況,職責的落實情況,具體的措施情況。

(2)戰略風險識別、分析、評估及應對模塊:主要包括戰略、計劃、目標的制定依據測試,被審計單位對外部環境的分析程序測試,被審計單位對自身的優劣勢的分析情況。

(3)市場風險識別分析評估及應對模塊:主要有被審計單位產品分析程序的測試,競爭對手分析程序的測試,客戶及供應商的分析程序測試

(4)財務風險的識別分析評估及應對模塊:主要包括對財務預警體系的建立情況的測試,預警作用的實際發揮情況的測試。

(5)運營風險的識別分析評估及應對模塊:主要包括公司治理的測試,組織機構職能及其履行的測試,產品結構及技術能力等風險管理程序的測試,各項資源管理中得風險識別評估應對能力的測試

(6)法律風險的識別分析評估及應對模塊:主要包括測試被審計單位對法律風險的分析、研究及把握能力,測試應對法律風險的措施執行效果。

4、風險管理的審計評估

(1)評價被審計對象風險管理範圍的合理性

對於被審計對象在風險管理範圍的確定方面是否全面和合理,通常是利用以下幾種方法:PEOW分析、SWOT分析、KSF分析、核心競爭力分析、財務收益分析、會計比率分析等方法。

(2)評價被審計對象風險評估標準的合理性

被審計單位應該根據風險管理對象的不同,建立相應的風險因素評價標準。若被審計對象沒有相應的風險評價標準,則應認爲是一種缺陷。

(3)評價被審計單位的風險識別、風險分析、風險評價功能

結合企業的經營戰略,通過對審計單位的識別、分析、評價的職能分工、機構設置和具體業務流程進行檢查,測試風險控制流程,評價被審計單位是否能完成風險管理的使命與目標。

(4)被審計單位的風險管理措施

現代企業應對各種風險的措施一般有五種,分別是:規避、控制、保留、轉移和利用。每種措施的應用對應於一定的條件,否則就可以認定爲不恰當。

①規避措施的評價。被審計單位採用規避措施,應該具備如下條件:風險的發生不可避免或雖可避免但將產生另一新的更大風險;採用規避措施最經濟。

②控制措施的評價。如果被審計單位採用控制措施,審計人員應該對控制措施的健全性和有效性進行測試,並評價措施是否能將風險控制在審計單位可以接受或承擔的範圍內。

③風險保留措施的評價。當被審計單位採用風險保留措施時,審計人員應審覈該風險是否是不可轉移與不可避免,審覈處理風險的成本是否大於承擔風險所付出的代價,風險可能發生的損失單位是否可以承擔的範圍內。

④轉移措施的評價。如果被審計單位採用保險或財務性非保險等風險轉移措施,審計人員應審覈其保險條款及保險範圍與風險的適應性,財務性非保險轉移措施是否存在的法律風險。

⑤風險應用措施的評價。如果被審計單位採用利用措施,審計人員應該對利用風險可以帶來的收益與承擔風險所付出的成本是否匹配進行,對風險利用措施的系統性及未來效果進行預測並作出評價。

5、評價被審計單位風險監管系統的功能

一個完整的風險監管系統,一般有四個基本要求,即風險管理政策、風險管理的支持結構和資源、實施的方案、持續的評估和審覈。

6評價被審計單位風險預警功能

風險評價指標與風險臨界點構成風險預警系統的兩大支柱。內部審計人員應該審覈被審計單位是否根據不同的風險類型建立了標準的風險臨界點,主要根據風險的性質(最好是能夠定量)、發生的概率、發生的頻率,計算出風險數值(風險度),與風險管理的經驗層制定的臨界點進行對比,以判斷被審計單位的風險預警系統的合理性與有效性。

風險識別及應對措施 篇三

【關鍵詞】機電安裝;工程項目;施工安全;風險管理

1機電安裝工程項目施工的特點

1.1綜合性較強

機電安裝工程項目施工涉及到大量不同類型、不同功能的設備及裝置,並且對於安裝工藝技術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同時也要應對各類不同的施工環境,專業、學科跨度較大,涉及範圍廣,且要接觸到大量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等,因此具有很強的綜合性。

1.2施工要求較高

機電安裝工程規模隨着工業發展與建築規模的擴大而不斷擴大,施工中所涉及的大型機電設備與裝置的安裝逐漸增多,對設備吊裝施工的要求也隨之不斷提高,且許多大型精密設備的組裝,對現場裝配技術與檢測技術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3技術含量較高

近年來,機電設備控制系統不斷的改良與優化,更新速度較快,這也使得機電安裝工程的技術含量不斷提高。

2機電安裝工程項目施工安全風險管理中存在的不足

2.1風險識別資料不足

風險識別對於風險管理工作而言至關重要,要實現有效的風險識別,需要以大量的資料總結與分析作爲基礎,而目前我國的機電安裝施工企業在對以往項目風險的總結方面缺乏重視,所形成的資料十分稀缺,難以有效支持風險管理水平的提升。

2.2風險管理意識薄弱

目前我國機電安裝企業大都已認識到安全防範的重要性,但對於風險管理的認識仍存在不足,風險管理意識較爲薄弱,完善的風險管理體系難以形成,這也不利於企業安全風險管理工作的開展。

2.3施工人員整體素質亟待提高

機電安裝工程的一線施工人員大都缺乏專業系統的培訓與教育,安裝作業憑藉經驗進行,安全意識與風險控制能力都存在不足,部分項目中還存在着施工操作不規範的問題,導致企業整體風險控制能力較弱。

3加強機電安裝工程項目施工安全風險管理的有效措施

3.1加強風險的識別與評價

一般機電安裝工程項目中的風險可分爲五大類,分別爲人員、技術、材料、設備及環境,並根據實際情況將可能出現的各類風險性因素歸納到以上五大類中,對各類風險因素及可能造成的危害性進行科學的分析與預測,並採取針對性的措施加以管理。常見風險因素包括:設備擺放與歸位不規範;未按照標準規定進行材料擺放與儲存管理;施工人員無證上崗,安全培訓不到位,違章操作;未對易燃易爆品進行隔離放置,帶電施工防護措施不到位等。風險評價可分爲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兩種類型,其中定性風險評價的主要方法包括:安全檢查表的方法、作業條件具體危險性的相關評價方法、一般綜合評價的方法、模糊綜合評價的方法。在定量分析風險的時候一般採用的是概率風險評價,從而將五級風險等級確定下來。

3.2項目風險管理的有效措施

(1)迴避風險

當風險評價結果表明某一風險因素風險係數極大,且無法找到有效的方法對其進行控制時,則需要採取風險迴避措施,來規避風險所造成的巨大損失,一般採取的方法是主動放棄項目,或對項目實施方案進行更改。迴避風險措施實質上具有一定的消極性,雖然通過這一方法可以有效的避免巨大風險所造成的損失,但同時由於工程項目的被迫放棄或停工,在規避風險的同時也會伴隨着較高的代價,需要慎重選擇。

(2)轉移風險

轉移風險措施不同於迴避風險,其對於風險的處理策略主要是將自身在機電安裝工程項目施工中可能面對的風險因素,通過一系列合法化的手段,局部或全部轉移給其他的單位或個人,以此來有效的降低自身需要承擔的風險量,實現風險的有效分攤或完全轉移。實際應用過程中常見的安全風險轉移措施可分爲財務性保險類風險轉移措施以及非財務性風險轉移措施兩大類。前者主要是通過保險的購買,以簽訂保險合約的形式,將部分或全部的風險轉移給第三方保險公司承擔,以有效地實現風險轉移的目標,但由於我國保險行業發展仍不夠成熟,保險機制仍不健全,所售險種相對有限,不能完全滿足企業風險轉移的所有需求,還有待進一步的完善。後者主要是通過一系列的非財務性的手段,實現風險轉移的目標,主要方法包括出售、發包、分包以及合同條件的有效運用等。

(3)預防風險

預防風險是一種積極主動應對機電安裝工程項目施工中的安全風險的策略,通常是針對項目施工過程中所面對的風險因素以及可能造成的影響,積極主動的採取各類有效措施,最大限度的杜絕風險的發生,從而避免風險所造成的損失,在可行的情況下,是最有利於保障施工安全順利進行的風險管理策略。常見的預防風險措施可分爲有形措施與無形措施兩大類,有形措施包括防止風險因素增加、減少已有風險因素、隔離風險因素等方法,以規避風險發生()對項目的不利影響;無形措施則主要包括教育法與程序法兩種方法,即通過加強培訓及加強制度化管理的方式,來預防風險的發生,並實現有效的損失控制。

(4)儲備風險

這一風險應對策略主要是在對工程項目施工中的安全風險因素進行全面細緻分析,掌握風險的規律與特點的前提下,預先制定行之有效的風險應急預案,以實現風險發生時的有效應對與處理,從而控制風險所造成的損失,並確保工程項目的整體安全性與可靠性,較爲常見的儲備風險措施包括費用後備措施與技術後備措施兩種形式。

(5)監控風險

監控風險就是對機電安裝工程項目施工期間的結構風險狀況的監視和控制,採取一定的措施跟蹤及識別機電安裝工程項目施工過程中各風險因素的變化,進而動態掌握各風險因素的風險水平,並及時採取措施進行控制的一種風險應對策略。

4結語

機電安裝工程項目施工本身所具有的一系列特點,決定着機電安裝工程項目施工安全風險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複雜性,同時,基於安全風險管理在機電安裝工程項目中的重要性,施工企業必須採取有效的措施,加強自身風險識別的能力,併合理運用風險管控策略,以提高自身風險管控的能力與水平,減少企業所面臨的損失,從而保障企業的效益,並促進企業的長期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