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論文 > 論文精選

中國近代史綱要論文 中國近代史綱要論文2000字精品多篇

中國近代史綱要論文 中國近代史綱要論文2000字精品多篇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4100字論文 篇一

《論孫中山的民族和諧思想》

摘要:孫中山的思想和業績是中國近代發展史上的一座豐碑。在處理國內民族問題時,孫中山和諧思想正是基於對中國社會不和諧的原因而形成的。他贊成“五族共和”,反對民族歧視,主張各民族和諧共處,促進各民族發展,不僅對中華民族共同體的統一的自覺認同意識具有積極意義,而且對當前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有着重要的借鑑作用,也是構建大陸和臺灣和平統一的重要思想基礎和解決民族、宗教問題的參照標準,同時是中國特色社會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

關鍵詞:孫中山;民族和諧;和諧社會

翻開歷史,不難發現人類古往今來所有世俗的、宗教的思想學說,以和諧理念爲其終極與歸宿,以和諧社會藍圖爲目標和旗幟,號召人們爲之實現而努力奮鬥。回顧並總結孫中山的民族和諧思想,對於21世紀如何對待民族和諧問題無疑具有參考和借鑑意義。

一、孫中山的民族和諧思想的形成與發展

(一)形成的背景

孫中山民族和諧思想誕生於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大動盪的年代。在此期間,帝國主義列強對中國的侵略日益擴大。孫中山之所以認爲“中華民族作爲一個自覺的民族實體,是近百年來中國和西方列強對抗中出現的,但作爲一個自在的民族實體則是幾千年的歷史過程所形成的。”[1]正是孫中山對社會的不和諧認識基礎上提出的。這不和諧表現在以下方面:

第一,在政治方面,孫中山痛感“中國現行政治,可以概括之曰:無論爲朝廷之事,爲國民之事,甚至爲地方之事,百姓均無發言或與聞之權。”[2]第二,在經濟方面,針對因中國的生產力落後、區域經濟不協調、經濟結構畸形、經濟秩序混亂等我國社會經濟發展不平衡因素而造成的中國經濟現代化的障礙,孫中山提出建立生產發達、區域協調、公平正義、充滿活力的和諧經濟。第三,在文化方面,東方與西方、傳統與現代的文化形成衝突,多元文化和各民族的精神文化存在現實差異。不同的人文及文化背景,多元化的價值取向,不同的行爲方式,都需要創新文化和主流價值觀進行對話、融會、整合與引導。最後,在個人經歷方面,與孫中山的民族和諧思想的形成是密不可分的。孫中山學習中國經史,不但對孔孟的忠恕之道和仁義思想情有獨鍾,而且完全繼承了孔子所述:“大道之行也,天下爲公。”早年在海外學習、流亡,受西方民主思想的影響,崇尚西方民主。他爲了民族和諧,一生爲之奮鬥。

(二)孫中山的民族和諧思想的發展過程

1894年11月,孫中山成立資產階級早期的革命團體——興中會,提出要“驅逐韃虜,創立合衆政府”的口號。孫中山在東京《民報》創刊週年慶祝大會上的演說中指出,“這樣看來,我們並不是恨滿洲人,是恨害漢人的滿洲人。”[3]他明確地提出要推翻封建君主專制統治,就必須推翻滿洲貴族的統治。但這一時期孫中山的民族主義思想還是處在狹隘的排滿狀態。1905年同盟會成立,同盟會的章程中規定“驅逐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4]爲盟會的政治綱領,同盟會成立以後,“驅逐韃虜,恢復中華”的思想已經漸爲人知、深入人心,在《民報發刊詞》中孫中山把這個政治綱領概括爲民族、民權、三民主義,後來統稱三民主義。民族主義則是孫中山解決國內民族問題的基本綱領和原則。“滿洲以一民族宰割於上”的民族壓迫制度,實現漢、滿、蒙、回、藏“五族共和”,完成祖國的統一和“中華民族自求解放”,實現“中國境內各民族一律平等”[5]。由狹隘的革命的民族主義變成民族同化的民族主義。

新三民主義時期,孫中山的民族觀產生了新飛躍,在反帝爲首要任務和民族自決原則上,同中國共產黨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綱領基本上達成一致,成爲國共合作的政治基礎和國民革命時期的旗幟。孫中山先生高舉起民族主義的大旗,從“民族自治”到“必須喚起民衆,聯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奮鬥”[1]。爲促進中華民族的覺醒、爲克服民族自卑感、爲增強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二、孫中山的民族和諧思想的主要內容

孫中山的和諧社會思想依據中國國情而形成並不斷髮展的,並經常將其作爲論證和諧社會的依據。

(一)政治領域

政治領域分別體現在政黨和政權方面:第一,政黨問題。孫中山不僅領導資產階級爲代表的人民推翻了封建君主專制,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是仿效了西方政治,他指出“要知文明各國不能僅有一政黨,若僅有一政黨,仍是專制政體,政治不能有進步。吾國帝皇亦有聖明之主,而吾國政治無進步者,獨裁之弊也……要皆爲利國福民者也”[6]“夫法久必弊,施行者終有不適之時,學勤益精,研求者自有特優之點”[6]。力圖把政黨政治引入到中國的軌道,推進了中國資產階級的政治現代化進程,以促政治日日向上。第二,政權問題。孫中山抨擊了其黑暗現狀,專制政體的種種弊端。他對民國的政治藍圖作了精心規劃,高舉“廢除專制,實行共和”的大旗。通過權力的分解、制約而達到社會和諧,是其核心部分。

(二)文化領域

中國古代的思想家們很早就具有了“和諧”的意識。道家宣揚的“天人合一”說是其最高理想境界,古代人們嚮往和追求友善、和睦相處、平等對待,社會財產爲公共所有,孫中山先生“天下大同”的社會,對以後國家政治生活和民族性格的形成,均有廣泛的影響。與我們今天所倡導建設的和諧社會,在本質上有許多相似之處。在民族共和下,在這個意義上,“民族共和”類似於現代人們所說的文化(宗教信仰)多元主義體制,就是說,在同一個體制下,各種文化和宗教和平共處。文化多元主義的本質不是讓各種文化的載體居住在特定的空間,而是在同一空間裏,各種民族或者族羣共同生活和互動。各民族之間的日常互動會發展出一系列的行爲規範,有助於和諧狀態的達成。因此,繼承發揚孫中山民族主義思想,應當與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現代國家有機結合起來。

三、孫中山的民族和諧思想的歷史貢獻以及借鑑意義

(一)正確理解孫中山的民族和諧的內涵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重要的思想文化資源

孫中山的民族主義在中國近現代歷史上產生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從“民族自治”到“中華民族爲統一體”等這些民族和諧思想。孫中山先生提倡的“民族必須獨立”、“祖國必須統一”、“天下爲公”等思想文化,爲我們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提供了豐富的思想文化資源。這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打下了堅實的理論基礎。中共十六屆四中全會把“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作爲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從文化層面講,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是對孫中山文化思想在新時代的理論創新和實踐發展。

(二)民族和諧的內涵是構建大陸和臺灣和平統一的重要思想基礎

民國建立以後,孫中山更是重視一個和平的環境對於國家建設的重要意義,多次呼籲各方力量“以和平方法促成統一”,表示自己一定要盡心竭力,實現敦促和平統一,並倡導南北議和,以實現祖國的和平統一。但是,恰在祖國大陸迅速崛起的時候,在海峽對岸“臺獨”勢力最爲猖獗的時候,“臺獨”不但不承認自己是中華民族,甚至不承認自己是中國人,我們必須從正反兩面提醒中國人。在對待“臺獨”的態度問題上,中國共產黨從構建和諧世界的大視野出發,本着兩岸的互贏共生,用和平的手段,極大地改進了兩岸關係的生態。對等、對話、對流,代替或部分代替了對立、對抗、對壘。因此,孫中山的民族和諧思想,是構建大陸和臺灣和平統一的重要思想基礎。

(三)民族和諧思想是解決民族、宗教問題的參照標準

孫中山在就職演說中莊嚴宣告:“國家之本,在於人民,合漢、滿、蒙、回、藏諸地爲一國則合漢滿蒙回藏諸族爲一人,是曰民族之統一。”[7]民國成立,他強化民族和諧,依法打擊民族分裂勢力。這對中國共產黨處理民族問題提供了借鑑意義。新中國成立以來,在黨的民族政策指引下,我國少數民族、民族地區、民族關係的面貌都發生了歷史性的轉變,以雄辯的事實印證着中國共產黨民族政策的主旨:在統一的中華民族大家庭裏,進行多民族間的多維交流與對話、健全民族和諧的制度保障,尊重差異、包容多樣的觀念將有助於我們實現民族和諧,促進各民族的共同發展。中國各民族和睦相處、和衷共濟、和諧發展,充分發揮民族政策對民族和諧發展的促進作用。

考慮民族問題的同時,不能無視宗教。《中華民國臨時約法》規定:中華民國領土,“爲二十二行省,內外蒙古、西藏、青海”,中華民國人民“一律平等,無種族階級宗教之區別”[7]。這對中國共產黨處理宗教問題提供了借鑑意義。1957年1月,周恩來同__在印度新德里談話時明確表示:“我們歡迎發展宗教聯繫,不但和印度,而且和東南亞各佛教國家均要發展這種聯繫。但是,我們反對那種以宗教爲外衣而以政治爲內容的活動。……如借宗教名義向我們進行顛覆活動,那我們就要堅決反對。”中共十六屆六中全會再一次提出,全面貫徹黨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務,發揮宗教在促進社會和諧方面的積極作用。

(四)民族和諧思想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

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爲根本、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爲指導、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爲前進方向,繼承“和爲貴”、“和而不同”的民族優秀文化傳統,借鑑人類有益文明成果,倡導和諧理念,培育和諧精神,形成全社會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規範,確立牢固的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鬥的思想道德基礎,是社會和諧的精神紐帶和思想基礎。孫中山崇尚以人爲本,重視人生價值,倡導自由、平等和人與社會及人與自然的和諧,“天下大同”、“中華民族和諧統一”等文化思想傳承了五千年中國傳統文化與智慧文明,是民族的、科學的、大衆的文化,是一種不斷地豐富發展、兼容的文化集合。它的內在含義與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等先進理論有着衆多不謀而合之處,是以科學理性精神、人文價值精神爲支撐的現代文化精神主流,是社會主義和諧在思想文化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

參考文獻:

[1]孫中山選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2]孫中山選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75.

[3]孫中山選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475-527.

[4]致公堂重訂新章要義[M]//孫中山全集。北京:中華書局,1981:259-626.

[5]孫中山。建國方略之一:孫文學說——行易知難[C]//孫中山選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187.。

[6]孟慶鵬。孫中山文集(上)[M]北京:團結出版社,1997.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讀書心得體會 篇二

作爲一名中學歷史教師,在應對繁忙的工作之餘,能靜下心來看書的時間實在是少之又少。但若只是一味的停留在讀死書,死讀書的階段,那對於教學工作來講是十分不利的。要想在教學中做到遊刃有餘,我想只有通過涉獵羣書,多思多想才能不斷地提高自己,才能在教學中有效的傳達信息,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使學生想學歷史,愛學歷史,會學歷史。

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國中歷史需要學習從古代史到現代史這六本書的內容,其中中國近現代史離我們時間最近,學生接觸的也較多,而與此同時,存在的問題也是最多的。在近幾年的教學中,每每遇到此處,我總是心裏有所畏懼,在教學中遇到的問題也頗多。如何去解決在日常教學中遇到的這些問題呢?我想到了讀書。在廣袤的知識海洋裏遨遊,去尋找解決問題的真諦所在,讀書一定會解決我的問題。

記得幾年前求學之時,曾翻看過《中國近現代史綱要》這本書,書中對中國近代、現代的歷史做了詳盡的講述。時至今日,再去翻閱這部著作,感慨良多。

“鴉片戰爭”的歷史讓我們清楚地認識到關注世界形勢、交流思想文化的重要性。清政府的閉關鎖國暫時地鎖住了他人,卻永久的封住了自己。缺乏對世界形勢的正確認識,盲目崇拜自己,夜郎自大,昏庸愚昧。清政府當時就如同一隻蹲在井裏的青蛙,不知道天空有多麼廣闊,不知道在他坐着沉醉在天朝上國的迷夢中無法自拔的時候,先進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早已通過一次次的思想、政治、經濟變革,完成了一次次質的飛越。在被資本主義的堅船利炮驚醒後,一下子就暴露了它的軟弱無力,以及賣國求得苟安的腐朽性格。

一隻被關在鳥籠的鷹,不能稱之爲真正的雄鷹,長期的安逸無憂會使翅膀變得軟弱無力,只有將之放飛蒼穹,不斷經歷風雨飢餓,才能使其啄鋒爪利,成爲真正的強者,鴉片戰爭之前,在清政府統治之下的中國就是一隻被關在籠中的鷹,臃腫無力,鴉片戰爭打破了其閉關鎖國的牢籠,將之放入殘酷的現實中去,不斷地打擊,不斷地經歷風雨,終於使其掙脫了在以清政府爲代表的封建專制獨裁統治之下的牢籠。因此,殘酷的史實告訴我們:只有緊跟世界形勢,與時俱進,不斷將自身投入到現實的殘酷競爭中去,才能更好的提高國家的綜合實力,才能使我們的民族立於世界民族不敗之林!

“抗日戰爭”讓我們清醒的認識到“落後就要捱打”,不論你是世界國土面積第三的大國,還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都不例外。當一個僅相當於中國普通省份面積大小的日本在近代的歷史上,通過發動一次次的侵華戰爭,通過一個個不平等條約的簽訂,使中國一步步的墮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尤其是1937年到1945年的全面侵華戰爭,我們花費了八年的時間,付出了慘重的代價纔將其徹底的打敗,這是一種怎樣的實力對比?!這更可突出國力的重要性。我們渴望和平;我們厭倦戰爭,但我們不能將和平的希望寄託在他人身上,靠他人“心情”的好壞決定我們的命運,自己的地位,自己的生活處境要靠自己來爭取。

因此,近代史上中國所遭受到的血淋淋的史實告訴我們:必須加強我們的實力,用自己的實力來保護自己纔是最可靠的。

“解放戰爭”讓我們看到了人民的力量,只有切實地爲人民着想,才能得其擁護。代表大地主階級,大資產階級的南京國民政府爲了維護自身的利益,進行獨裁統治,雖然擁有優勢的兵力,優良的武器,佔據着國內重要的城市,在戰場上卻是節節敗退最後退守至臺灣,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卻是越勇,最終取得這場力量懸殊的戰爭的勝利。原因在哪?我認爲關鍵是中國共產黨代表了廣大人民羣衆的根本利益,解決了農民關心的根本問題——土地問題。不論是抗日戰爭時期的“減租減息”政策,還是解放戰爭時期的“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都是以農民的利益爲主要目的,極大地鼓舞了廣大人民羣衆進行武裝鬥爭的積極性,使廣大人民的心凝聚在一起,最後在劣勢情況下取得勝利。

回顧中國的近現代史,殘酷的史實告訴我們:弱國無外交!落後就要捱打!在今天的信息高速發展的時代,只有不斷增強自己的實力,才能立於世界民族的不敗之林!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實踐教學計劃 篇三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實踐教學計劃

一、指導思想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是一門知識性、理論性、實踐性都較強的課程,通過實施實踐教學,把理論學習與實踐活動結合起來、把課堂教學與生活體驗結合起來、把思想教育與社會鍛鍊結合起來,使大學生在參與實踐的過程中加深對鴉*戰爭以來中國人民救亡圖存和強國富民探索的認識,增強愛國主義與歷史責任感,並幫助大學生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立場觀點去分析實際問題,解決實際問題,提高其學習能力、思辨能力和實踐能力,堅定“選擇馬克思主義、選擇中國共產黨、選擇社會主義道路、選擇改革開放”的信念。

二、實施原則

歷史與現實相聯繫的原則;課堂理論教學與課外實踐活動交替進行的原則;任課教師負責與學生自我管理有機結合的原則;學生個性塑造與團隊協作精神相互促進的原則。

三、課時分配與形式要求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總計32課時,其中課堂理論教學28課時(佔總課時87.5%),課外實踐教學4課時(佔總課時12.5%)。

由於課外實踐教學不進課表,可根據教學實際情況在課後時間選用以下一種形式:1、在一些重要歷史事件或歷史人物的`紀念日,開展相關的紀念、徵文或精品微課堂等活動。2、開展課外專題調查。事先由任課教師佈置實踐調研的選題如“四個選擇”(歷史和人民爲什麼選擇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共產黨、社會主義道路和改革開放),要求學生根據選題組建調研小組,撰寫小論文或調查報告,交由任課教師批閱。3、就近自主參觀考察。組織學生參觀市內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或實踐教學基地等,提高學生了解社會、接觸實際,提高服務社會的能力。

課內及課外實踐教學活動都要做到主題明確,全員參與,事先有活動策劃,事後有活動總結,並提交成果材料,交由任課教師批閱,作爲其實踐教學成績的考覈標準。

四、考覈辦法

實踐教學的成績佔期末總成績的20%。任課教師可根據具體的實踐形式和取得的實際效果採取不同的考覈方式。如,課堂表現,學習態度,學習成果展示情況等。主要考覈學生觀後感的質量、觀點結論的真僞、虛實、自主學習參與度與收穫情況等,進一步考覈學生對課程理論知識的理解和運用,以及團隊協作能力、材料蒐集與調查實踐能力等。

爲了鼓勵爭優創先,樹立榜樣作用,可在各教學班級內進行相關的學習成果競賽,表現較好的學生,平時成績亦可酌情加分,部分優異的學生可免試本課程期末考試。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教學模式研究述評論文 篇四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以下簡稱《綱要》)自開設以來,各高校對其教學模式進行了積極探索,提出了許多教學模式。目前世界和中國都發生着巨大變化,爲了更好地適應這一變化,對這些教學模式進行總結,探索未來努力的方向,顯得非常必要。

一、各種教學模式的探索

(一)教學組專題教學模式

北京大學採取的是這種教學模式,首先將《綱要》的教學內容依據教學大綱和教材要求,設置成教學專題。每個教師承擔自己最熟悉的3至5個專題。除了課堂專題講授,還開展了其他的教學環節,豐富教學內容,活躍教學方式。學生成績主要由平時考勤、期中論文和期末開卷考試構成。這種模式教學風格多樣,增強了課堂的吸引力,同時減輕了教師的教學負擔,達到教學、科研的統一。

(二)“MSD教學模式”

這種模式是指以現代化爲課程主線,採用基礎課專題化的方式,發揮“綱要”多樣化教學的羣集優勢這是以現代化爲主線構建中國近現代史的教學模式,表明了教師的學術傾向,即認同“現代化範式”。

(三)專題式講授、學生參與式教學、案例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的教學模式

專題式講授是把內容分成若干專題由教師講授;參與式教學是採取多種教學形式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案例教學,就是通過對典型事例加以分析、講解、討論,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的理論去指導實踐。實踐教學就是藉助參觀探訪各種紅色革命資源引導學生由抽象走向感性。

(四)互動式教學模式

互動式教學模式是指教師根據教材內容設計多種活動,系統地利用教學中動態因素之間的互助,促進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合作,以達到教學目標,提高教學效率的一種教學模式。綱要課互動式教學模式以教師的“先動”爲基礎,以學生的“主動”爲關鍵,以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爲重要環節。互動式教學對於改變大學“綱要”課堂單一、沉默的狀態,提高教學效果有重要的作用。

(五)研究型教學模式

這種模式要想法設法讓學生主動參與教學過程,通過以研討的方式學習中國近現代史的基本史實和理論,學會用馬克思主義史學觀去理解、分析歷史和現實問題,並形成對中國近現代史的正確認識。包括以專題講授構建研究型教學內容、實施教學相長、雙向交流的研究型教學方法、改革傳統考覈方式。

(六)“整合式”教學模式

這種教學模式以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爲基礎,將知識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爲完整的教學過程,將教師指導與學生自主學習整合爲完整的教學過程,將課堂教學與社會實踐活動整合爲完整的教學過程。

(七)八環立體教學模式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是以歷史教育的形式承載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育功能,由講、聽、看、讀、做、談、走、寫八個環節相結合,形成立體教學模式,該模式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增強了綱要課育人的效果,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實效性。

(八)“1+1+5”教學模式

這一模式包括:走出一個誤區——對這門課的特殊性質和功能的認識誤區,體現一個原則——“學馬列要精、要管用”的原則,創新五種教學方法,採用體驗式教學法、史論結合教學法、歷史人物教學法、影視教學法、情理交融教學法相結合。

(九)立體化教學模式

這種模式是在《綱要》的教學中建立以課堂教學爲中心,自主性學習、實踐性學習、創新性學習“三位一體”的立體教學模式。自主性學習是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依託圖書館和網絡對自己感興趣的課題深化學習的過程;實踐性學習是指以“歷史劇”爲基礎,以紅色資源爲依託,結合校內校外的資源延伸學習的過程;創新性學習是師生之間和學生相互問交流探討,探索新問題,形成新觀點。

(十)“劇情式”教學模式

這種模式是將戲劇情節運用於教學中,使教學活動產生戲劇效果,從而提高教學質量的一種模式。即通過結合本土歷史文化教學,穿插名人名言、家世、典故,插播電教短片,講解時事,開展課堂討論等教學興奮點,形成“劇情”高潮,使學生感受到聽課的樂趣,在快樂中學習,在學習中獲得快樂,在快樂中獲得了思想昇華。“劇情式”教學模式要求專題教學,每個專題一次課,如同戲劇上、下集,其內容邏輯完整、前後連貫。

(十一)開放式教學模式

開放式教學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的內容:把課堂開放給學生,使學生充分參與教學過程;把課外開放給學生,使學生的疑惑及時得到解答;把考試開放給學生,使學生不再爲分數而死記硬背。 (十二)“設問一探求一反思一創新”四位一體教學模式

這種教學模式,是通過創設問題情境,啓發學生思維,引導學生探究,在教師的“導”與學生的“探”的有機結合中,完成教學任務,使學生對歷史有所感悟、思想有所昇華,以培養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爲終極目標的教學活動形式。

(十三)體驗教學模式

這種模式要求教師結合“中國近現代史綱要”學科的特點,從課程教學的整體目標出發,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以豐富多彩的`教學方法和教學實踐使學生全方位的觸摸歷史,接受精神文化的薰陶,實現知識與認識的內化。包括以情動情的課堂教學體驗模式、在歷史中體驗歷史的實踐教學體驗模式和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增強教學效果。

(十四)“因材施教”教學模式

這種模式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根據不同院系不同專業的學生羣體特點,採取多種形式,調動所有學生的積極性,共同探討、研究、回答並解決時代、社會、人生中不斷碰到的難點、熱點問題。課堂教學實行個性化教學,課外注重加強實踐環節,實行課內課外兩個課堂相結合。

二、對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教學模式探索的思考

(一)關於專題式教學模式

根據調查,現在多數高校採用專題式教學模式。

專題式教學模式又有兩種形式:一是專家專題型,即每個教師主講最擅長的幾部分,幾個老師輪流授課;二是內容專題型,即把內容轉化爲若干專題,有一位老師通講。這種模式有利有弊。優點在於這種教學模式解決了課時少與教材內容多的矛盾,突破了教材原有的章節結構,具有靈活性和針對性,教師可以有限的課時內完成教學任務;突出了教學重點,主題明確,注重宏觀把握和多維度分析,可以及時追蹤學術前沿,培養學生多維度分析問題的能力。

弊端也是顯而易見的。一是課程的前後聯繫疏離,有脫節的危險。二是高估了大學生歷史知識水平,不利於教學目的的實現,弱化了教書育人的作用。高校實施專題教學模式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爲了減輕教師教學負擔,以便讓教師有更多時間搞科研,但這樣做付出的代價卻是,本來就少得可憐的師生交流機會更加減少。三是專題設置不當,有的學校設置了23個專題,不知道在32個學時內如何完成這麼多的專題任務。

(二)關於評價體系

不少學校配合教學模式,對於評價方式和手段上也做了不少探索。一般實行平時考覈和期末考試相結合,平時成績主要由學生出勤、平時作業和課堂討論等組成,權重不高,期末考試權重大,採用開卷方式,注重考查學生理論聯繫實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這種模式重點還是在期末考試,還是容易造成學生背教材的局面,不利於達到教學目的。應該加大過程考覈的權重和增加考覈方式,弱化期末考試的重要性。

(三)實踐教學不足

在《綱要》課中採用實踐教學可以改變以往單純傳授思想的方式,促進學生積極思考,促進思想內化。目前實踐教學方式主要有觀看歷史題材的視頻、參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請老革命作報告、組織學生演講學習心得等。這些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一定作用,但有兩個問題需要克服,一是時間問題,給予綱要課的學時有限,如何安排?二是資金問題,這需要學校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

《綱要》課教學的根本目的不是考試,而是對大學生進行國情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培育具有創新能力和富有個性的公民。因此,綱要教學模式的探索不僅需要教師的努力和付出,更需要學校的真正重視和投入以及社會環境良性化。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配套選修課教學探索及啓示 篇五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5-4634 (2012) 06-0055-03

從中宣部、教育部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意見》和實施方案以來,全國各高校相繼開設了“中國近現代史綱要”(簡稱“綱要”)、“思想道德與法律基礎”(簡稱“基礎”)、“馬克思主義原理”(簡稱“原理”)、“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簡稱“概論”)四門必修課程,方案同時要求設立“當代世界經濟與政治”爲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選修課,但並沒有明確提出開設其他選修課的要求。但爲了提高大學生學習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興趣和實效,增強對四門必修課的理解認識,加強通識教育,以四門主幹課程爲中心,開設相應配套選修課是一種較爲有效並值得探索的方法。

1 關於開設配套選修課的相關研究

一些從事思政課教學的教師已經認識到開設思想政治理論課配套選修課的必要性,如華東師範大學孫健將其必要性進行了總結:第一,可對主幹課程內容進行有益補充;第二,開設比較靈活,適應學生所具有的知識背景、結構及培養目標的差異性;第三,有利於吸收學術界最新研究成果;第四,解決教師學科專業背景與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衝突問題;第五,可以利用各地的人文歷史資源,更好地突出地方特色Ⅲ。應該說這五點相當全面地概括了開設配套選修課的必要性和優勢。

也有研究從國內外高校公共選修課的設置情況分析中,對配套選修課的課程定位和操作提出建議,如應以價值導向、心智培育的教育理念爲主導,課程形式應以經典解讀、專題分析、互動研討等爲主,而不應是概論式、通論性的,着重啓發學生的自主思考,深化他們對世界、社會、人生和自我的認識,提升其人文素養。

這些研究爲在高校開設思想政治理論課配套選修課提供了宏觀指導,但未能從某一具體配套選修課的教學來分析,使研究缺乏一定實踐基礎。筆者擬以上海中醫藥大學連續六年的“綱要”醌套選修課教學實踐爲基礎,結合6月課堂上作的一次問卷調查(共發放問卷100份,回收98份,均爲有效問卷)對如何進一步完善思想政治理論課配套選修課教學談一些粗淺的看法。

2 “綱要”配套選修課的教學改革實踐

相對“綱要”課,“綱要”配套選修課更具靈活性,可根據學生興趣開設專題式研究。上海中醫藥大學“綱要”選修課共12學時,1學分。教學過程由三部分組成,首先由教師選取中國近現代歷史上有重大影響的人物,如李鴻章、袁世凱、孫中山、陳獨秀等,以專題形式進行評述;其次邀請史學專家進行人物講座,幫助學生開闊視野;最後以PBL教學方法,變被動學習爲主動學習。受訪的學生中,89.7%學生表示喜歡這門課程多樣化授課形式,其中非常喜歡佔30.6%,比較喜歡有59.1%。

2.1採取多教師合作開設和專家講座等多種教學形式

配套選修課由於課時少,目的不在於全面具體地介紹某一學科的知識,而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拓寬知識視野,課程的專題性、個性化比系統性、同一性更能體現選修課的優勢和特點。爲更好地發揮任課教師的研究專長,上海中醫藥大學“綱要”選修課採取多教師合作開設的形式,分別就各自的研究領域對某一歷史人物進行專題講授,這不僅有利於保證教學質量也有利於促進教師的教研相長。

由於上海中醫藥大學是醫學院校,人文社科師資力量相對薄弱,爲此選修課上分別從華東師範大學、上海師範大學、上海社科院等邀請了史學專家進行了諸如陳獨秀研究、建國前民主黨派人物研究、中共建黨人物研究等一系列講座式教學。(教育論文 )這些講座內容豐富,引進了大量學術研究新觀點、新視角、新動態,爲學生把握學術前沿提供了幫助,更關鍵的是學生在學術講座的氛圍中人文素養得到培養,思維和視野得以拓展,進一步探索的興趣被激發。問卷調查中,對“是否喜歡專家講座的授課形式”的問題回答,選擇“非常感興趣”和“比較有興趣”的學生共佔96.9%,3.1%的學生表示“不知道”,而明確表示“沒興趣”的則無,這表明這種授課形式頗受學生們歡迎。

2.2採用PBL教學,發揮學生自主性

PBL (Problem-Based Learning)是以問題爲基礎的教學法,最早起源於20世紀50年代美國西餘大學醫學院的綜合課程教育,1969年由美國的神經病學教授B arrows首先引入了醫學教育領域,目前己成爲國際上一種十分流行的教學方法,並逐漸被應用到醫學教育之外的課程教學中。該教學方法以教師提出問題作爲學習起點,學生以小組形式查找資料、設置方案進行自主學習,然後分組討論與陳述,最後再進行自我評價和小組評議、教師總結。整個教學過程以學生爲中心,教師的角色是幫助學生掌握學習方法,是解決問題的指導者和引導者。此方法與傳統教學模式相比較,在培養創造性思維和對學生的能力發展及終生學習習慣的養成等方面都具有優勢。PBL教學方法因而被證明是對提高大學生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全面推進素質教育較爲有效的教學方法。上海中醫藥大學作爲醫學院校,相當多課程己採用了PBL教學形式,多數教師也接受過PBL教學培訓,師生都對這種授課方式較爲熟悉,同時選修課內容的靈活性和人數相對較少的特點,使採取PBL教學具備一定可行性。

在教學中首先由教師設定一些問題,如學術界對某一歷史人物有不同評價,有哪些評價,爲什麼有不同看法,然後再據此制定自主學習的選題範圍,讓學生分組自學,收集資料、製作課件,最後將學習成果進行課堂彙報。這有利於學生對歷史人物有更深入的瞭解,變被動學習爲主動學習。在回答。是否喜歡課程中學生自主學習環節”,92%的學生表示喜歡,儘管如此,但在“你是否會上臺陳述你的觀點”的問題回答中,只有36.7%的學生表示“我會發言”,另有40.8%表示“想發言,但不敢和不好意思”,16.3%表示“想發言,但沒時間準備”,這表明大多數同學都有發言的想法與需求,這需要課程中給予學生機會,教師進行有效引導和鼓勵。從教學效果來看,PBL的教學方式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學生收集的史料、圖片、視頻、學術觀點十分豐富,學習潛力得到極大發揮,課堂彙報有一人演講式、兩人對話辯論式、小組情景表演式等多種形式。同學之間的互動交流也相當熱烈,有提出質疑、有進行補充、也有發表不同意見,課堂氣氛因而十分活躍。

從學生髮言中也發現一些問題,如誇大傑出人物歷史作用的英雄史觀、厚古薄今的偏激觀點以及帶有個人感情色彩的主觀唯心史觀。這些問題是傳統“一言堂”式教學所不能發現的。針對暴露的這些問題,教師在點評總結中要及時給予糾正,引導學生客觀公正地評價歷史人物。

2.3注重“過程考覈”和“多維考覈”

在“綱要”選修課上,最終成績包括課程論文和課堂表現。由於作爲“結果考覈”的課程論文,學生從網絡和傳記書籍上摘抄較爲普遍,難以體現學習態度和知識把握方面的差異,因此蒐集資料、課堂發言、小組合作能力等“學習過程”成了考覈的重要方面。課程論文和過程考覈分別佔最後成績的50%和40%比重,另有10%是學生互評的內容。

學生互評突破了教師考覈學生的單一考覈模式,每一小組發言後,其他各組也參與點評和評分,他們的評價將在發言小組成員的成績中佔10%比重。這種學生既是參加者也是評判者的多維考覈模式容易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活躍課堂氣氛,增加課堂主體意識。

從教學實踐看,注重過程考覈和多維考覈的考覈方式有助於保證考覈的客觀性和公正性,也有效地消除了選修課中容易出現的弊端。如選修課中學生選課目的有三種:對課程內容有較強興趣,希望對此進一步瞭解,佔到被調查者的63.3%;有5.1%的學生表示選修目的是湊補學分,以畢業班學生爲主;另有32.6%的學生以授課時間方便和課程容易取得學分而選修。課程中通過將結果考覈和過程考覈兩者並重,注重學習的自主性和參與性,增加學生之間互評等措施,經過幾輪的教學實踐後,有效地杜絕了學生“避難就易”、“方便易得”的投機心理,持有後兩種選課目的的學生逐漸減少,使真正對課程內容感興趣的學生有機會選修。

3 “綱要”選修課對開設思想政治理論課配套選修課的啓示

3.1 把握配套選修課的設立原則

從“綱要”與“綱要”選修課的關係來看,兩者相輔相成,“綱要”爲“綱要”選修課奠定前期知識基礎,使學生對中國近現代以來的發展脈絡和時代背景有整體認識;“綱要”選修課以近現代歷史人物評述爲主題,讓學生對這些人物所處的歷史背景和社會情景有一個更爲深刻而具體的把握,有助於深化學生對近現代史相關內容的理解。因此,就配套選修課的設立原則而言,應處理好兩對關係,即配套選修課與一般選修課的關係,以及配套選修課與主幹課程的關係。思想政治理論課配套選修課有其區別於高校其他選修課程的特殊本質,而其“配套”地位決定了其指導思想需與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主幹課程保持一致,是對主幹課程內容的深化、拓展與補充。但配套選修課不能是主幹課程簡單的'重複和補充,而應在共性基礎上體現個性,在思想性的基礎上體現內容趣味性、視角新穎性。

3.2加強師資培訓和交流

從上海中醫藥大學“綱要”選修課採用PBL的教學實踐來看,其作爲一種開放式的教學模式,需要教師具有較好的知識儲備、學術素養和教學技巧,不僅對近現代歷史人物較爲熟悉,還需引導學生客觀公正地評價歷史人物、闡發歷史人物的遭遇對當代社會及個人的啓示。因此,開設思想政治理論課配套選修課對師資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在對課程內容、本專業知識熟練掌握的基礎上,還應具備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嚴密的邏輯思維能力,以及善於調動學生積極性的課堂控制能力。學校應對任課教師教學水平和科研水平進行考覈,對教學過程和質量進行跟蹤監測。同時建立師資培訓機制、課程研討機制,提高教師的授課水平。

聘請專家和外校教師是解決配套選修課師資問題重要途徑。從長遠建設出發,應將配套選修課納入學校的通識教育體系進行長期建設,一方面對邀請專家給予資金支持,並由學校牽頭組織建立專家庫;另一方面要建立廣泛的校際合作機制,由省市教委協調,確立校際間教師代課流動體制,鼓勵和支持優秀教師跨校開設配套選修課Ⅲ,這對充實配套選修課的師資力量,促進校際交流大有裨益。

3.3發展選修課羣、開設體現學校專業特色的選修課

從問卷調查的反饋意見看,學生對“綱要”選修課開設近現代歷史人物評述十分歡迎,佔92.8%,但有84,7%的受訪者希望選修課能圍繞重要歷史事件或幾本歷史著作而展開,23.4%的受訪者希望開設貼近學生專業的選修課程,如近代歷史上中西醫之爭、近代社會變遷視野下的西醫傳播與近代中醫等。因此,配套選修課建設可根據學生的不同需求,圍繞主幹課程設立一系列選修課程,形成一門主幹課+數門配套選修課的課程羣,這有利於增加學生選擇的多樣性,充實通識教育體系。

實現通識教育是目前高校特別是醫學高等教育積極致力的方向,作爲中醫院校的配套選修課,在教學中應結合學校專業特色,將中醫方面內容引進教學中,克服目前醫學院校中普遍存在的通識教育課程與醫學專業教育缺少必要聯繫的問題,達到既介紹人文社會科學的理論和方法,又與醫學專業相聯繫的目的。如從近代歷史人物如陳獨秀、胡適等五四文人對待中西醫的態度上,讓學生對新文化運動的新舊文化之爭、中西文化之爭,以及存在的全盤西化的偏激之處有更深刻認識,進一步深化對“綱要”課程的認識。

因此,就上海中醫藥大學的特點來說,如能在配套選修課中將中醫、醫學、衛生、醫療、健康等與學校專業特色相關的內容引入“綱要”、“概論”、“原理”、“基礎”等課程的選修課上,將有利於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也對學生的專業學習有所幫助,從而有助於培養具有深厚人文底蘊的中醫藥人才。

個人近現代史綱要學習心得體會 篇六

這個學期我學習了《中國近現代史綱要》這本書,短短几個月的學習與積累,我收穫頗多,也深有感觸。收穫的是更加深刻地瞭解了中國近代的這段歷史,感觸的是知道了如今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使我倍感珍惜。我覺得在我的大學期間學習這門課程是十分必要的,以下是本學期我對這門課程的學習心得和體會。

中國近代社會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西方列強通過對中國進行的侵略戰爭,迫使清政府簽訂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條約,取得了在華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多方面的特權,深深地操縱着中國,中國的命運掌握在他人手中,中國的天是黑暗的,地也是黑暗的,老百姓門處在水深火熱之中。就在此時,光榮而偉大的中國共產黨誕生了,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走向了勝利,結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建立了新中國,並進行數十年的社會主義改造與建設。就在八年的抗戰勝利後,中國共產黨爲謀求人民生活幸福、安穩,提出了與國民黨和平建國的方針,但是,由於蔣介石的不甘,挑起了全面內戰,人民又一次陷入了水深火熱之中,但是,俗話都有說:“得民心者得天下”。

國民黨明知道在失去民心的情況下毅然發動內戰,歷史是人民創造的,人民的力量是強大的,國民黨不是軍事力量不及共產黨,而是忽略了廣大的中國人民,也忽略了早已經厭倦戰爭的國民黨士兵,其失敗的結果是必然的。在經過艱苦的鬥爭之後,中國共產黨帶領着廣大的人民從此站起來了,的一句話凝結了中國幾億人的夢想,有多少戰士和多少無辜的民衆何曾不盼望着這一天的到來,但是他們卻再也盼不到了,但是他們是不該被遺忘的人羣,他們爲了新中國做出了犧牲,做出了偉大的貢獻!

從新中國成立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這段期間,中國共產黨艱難的探求社會主義建設的道路,在一次次成功與喜悅、一次次失敗與淚眼中,艱難前進,只爲了能讓中國更加強大更加富強,人民生活水平更加好,雖然經過了十年的“”,使我們深刻的領悟階級鬥爭已經不再是我們國家的主要矛盾,主要矛盾應該是關於國家富強與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有關的,收穫了十年的慘痛教訓,讓中國共產黨深刻的認識了自身的不足與缺點,但是,知錯能改,善莫大焉,或者說,禍悉福之所倚,一次次的打擊與挫折打敗不了中國人民,在鄧小平同志的領導下,中國人民從此富起來了,改革開放至今猶存,正是因爲改革開放,使得我們國家日益強大起來,人民生活水平日益好轉,並不斷提高,試想,如果沒有改革開放,會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嗎?會有如今中國的國際地位在世界中提高的情形嗎?答案是否定的。

通過更深刻的學習了中國近現代史,聽老師生動地講解和觀看老師播放的影像資料,我對中國近代的屈辱和艱辛有了更加深刻的印象,對現代的生活倍感珍惜,也爲從屈辱和艱辛中提現出來的民族精神而幹到自豪。對於我來說,現在能做的就是永不遺忘中國恥辱的歷史,珍惜如今的美好生活,並好好學習,將來畢業了,有機會爲國家而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爲日後建設更加強大更加富強更加現代化的祖國打好基礎。作爲一個大學生,肩負的不僅僅是個人、家庭和社會的期望,更肩負着國家的期望,試想,一個大學生總有一種反正我不做總有人做的態度,那麼成千上萬的大學生都是這樣的心態,那我們國家的未來該往哪個方向發展。

一個學期過得很快,複雜繁多的歷史僅僅濃縮在幾個月的學習中,我覺得是遠遠不夠的,日後我必將加強自我學習,到圖書館等地方加深學習,將來我一定要用馬克思的思想來鞭策自己,並把它作爲我行動的指南。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讀書心得體會 篇七

剛剛進入大學,我們學習了《中國近現代史綱要》這門公共課。通過一學期的學習,我更進一步瞭解了國史、國情,也更加深刻地領會了歷史和人民是怎樣選擇了馬克思主義,選擇了中國共產黨,選擇了社會主義道路。

近代以來,中國人民在屈辱和苦難中奮起,爲了爭取民族獨立、自身解放和實現國家的繁榮富強、人民富裕,進行過長期的英勇奮鬥。正是這些鬥爭,粉碎了外國侵略者的陰謀,推動了中國的發展和進步。

古人有言:忘記歷史等於背叛。唐太宗也說:“以銅爲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爲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爲鏡,可以明得失。”中國近現代史連接過去和現在,起着承前啓後的紐帶作用。英國哲學家培根曾說:“讀史使人明智”,大學生是祖國未來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各條戰線的生力軍,要勇敢地擔負起建設祖國的重任,我們必須瞭解中國的國情,不僅要了解中國的今天,還應當瞭解中國的昨天和前天,這樣我們才能以清醒的態度、嚴謹的唯物史觀更好地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

中國的近現代史是指1840年以來的中國歷史。其中,從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到1949年中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的歷史,是中國近代史;從1949年中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的歷史,是中國現代史。

中國近代史,是一部列強侵華的屈辱史,它警醒國民,“落後就

要捱打”,敬告青年學生“勿忘國恥,振興中華”;是一部人民堅決的抗爭史,它告訴我們,中華民族是自強不息、不畏強暴的民族,中國人民具有不屈不撓的鬥爭精神;更是一部艱辛勇敢的探索史,地主階級、農民階級和資產階級由於自身的階級侷限性,都不能提出科學的革命綱領,不能改變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救中國,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

中國近現代史,就其主流和本質而言,是中國仁人志士和人民羣衆爲救亡圖存和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英勇鬥爭、艱苦探索的歷史;尤其是全國各族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進行艱苦的鬥爭,經過新民主主義革命,贏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歷史;經過社會主義革命、建設和改革,把一個極度貧弱的舊中國逐步變成一個繁榮昌盛、充滿生機和活力的社會主義新中國的歷史。

“歷史終究是歷史”,輝煌和恥辱都已流逝而去,但歷史的精神和寶貴的經驗教訓是我們必須深刻理解並銘記於心的。雖然中國近現代史在國中、高中階段我們也曾學習過,但每次學完都會有不同的認識和感悟,畢竟不同層次的知識結構和生活閱歷就我們自身對歷史的把握和理解而言是有差別的。通過大學的進一步學習,我也形成了新的思想。

我終於弄明白了:1840年鴉片戰爭後,中華民族面對着兩大歷史任務:一個是求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一個是要努力實現國家繁榮富強和人民富裕。前者在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得到了解決,而後者正是我們正在以及將來一直努力解決的問題,我們這一代年輕人必然

要扛起這副擔子,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這就要求我們勿忘國恥,轉變思想,振興中華!

首先,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保持黨的先進性”。從鴉片戰爭起,中國開始慢下了發展的步子,在世界的地位也一蹶不振。雖然當時也是疆域遼闊,人才濟濟,但清政府的統治模式已被歷史的車輪所趕超,思想守舊的清政府統治階級還以“量中華之物力”而沾沾自喜,“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後得一夕安寢”,終於“起視四境,而‘豺狼’又至矣”。中國從成立以來,也遇到過挫折,走了許多彎路,但勤勞、勇敢的中國人民不斷努力地開闢、前進,在黨中央的領導下,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綜合國力不斷增強。

其次,正如詩人朱熹說:“問渠那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所以在現代化建設中,我們要用先進的思想理論武裝自己,要高瞻遠矚、未雨綢繆,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堅持理論聯繫實際,大膽試驗,開拓創新,創造性地開展工作,不斷研究新情況,總結新經驗,解決新問題,在實踐中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還要堅持“以人爲本”的工作方法,“從羣衆中來,到羣衆中去”。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反抗外敵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誠然中國共產黨在全民族抗戰中起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但全國各族人民的大團結纔是中國人民戰勝一切艱難困苦、實現奮鬥目標的力量源泉。可以說沒有中華民族廣泛的統一戰線,沒有人民的力量,就沒有抗日戰爭的勝利。人民解放戰爭也是如此,中國共產黨選擇了人民並依靠人民的力量戰勝了依靠美國、軍隊卻拋

棄人民的國民黨,最終建立了新中國。

因此無論何時何地,尤其是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中,做什麼事情都必須堅持羣衆觀點,走羣衆路線,堅持發展爲了羣衆,發展依靠羣衆,發展成果有人民共享。因爲人民羣衆是時間的主體,是歷史的創造者,不僅是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創造者,還是社會變革和歷史發展的決定力量。

更要堅持“讀史,學史,明史,用史”的原則。毛主席說過,“歷史的經驗值得注意”。他還多次發出過“學一點歷史”的號召。鄧小平同志說:我是一箇中國人,懂得外國侵略中國的歷史。“要懂得些中國歷史,這是中國發展的一個精神動力”。所以作爲大學生,不僅要認真學習歷史,還必須緊密結合中國近現代史的歷史實際,通過對有關歷史進程、事件和人物的分析,提高運用科學的歷史觀和方法論分析和評價歷史問題、辨別歷史是非和今後社會發展方向的能力。

縱觀人類歷史發展進程,每一代人都肩負着獨特的歷史使命。21世紀是一個充滿機遇和希望,充滿風險和挑戰的世紀,是一個決定中國未來前途和命運的關鍵性世紀。青年是國家的未來,事業的希望,“青年興則國興,青年強則國強”。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信息革命的飛速前行,經濟政治的競爭較量,思想文化的交流碰撞,使當代青年的視野更加寬闊,信息更加豐富,思想更加解放,面對的問題和矛盾更加複雜,承擔的社會責任也更加重大。

因此當代大學生“務必繼續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學風,務必繼續地保持艱苦奮鬥的作風”,珍惜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出色

地完成學習任務,高效地掌握最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和建設社會主義的實際本領,認清世情國情,明確自身的歷史使命。走出校門、步入社會以後,深入羣衆,投身實踐,與工農相結合,與實踐相結合,自覺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在各自所承擔的工作中和崗位上刻苦錘鍊、頑強拼搏,爲國家的繁榮和人民的富裕貢獻自己的力量。長路漫漫,勿忘國恥,振興中華,靠你靠我,靠當代大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