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論文 > 論文精選

地理論文(新版多篇)

地理論文(新版多篇)

地理學論文 篇一

1.課程內容缺乏系統性

《自然地理學》具有較強的系統性,雖然多媒體教學相對普遍,但課件內容與課本內容脫節、課件表現形式豐富卻內涵不足等現象較多;其次,大部分高校更多注重學科內的學術性和理論性,課程之間內容重複,缺乏全面和系統的綜合研究,不能反映學科的最新動向和最新研究成果。

2.教學方式缺乏研究性

當前高校雖然在教學方式上做出了很大改革,但照本宣科、灌輸式的教學方式普遍存在;教學內容基本以書本內容爲主,很少對教材外相關知識進行討論;課時計劃沒有創新性,教學過程與教師本身的研究課題不相符,不利於教學的全面化,也缺乏研究性。

3.實踐教學缺乏創新性

當前的《自然地理學》課程教學主要表現爲重視理論知識、忽視實踐教學,且兩者之間聯繫不緊密。注重對《自然地理學》各部門學科原理和方法的普遍理解,忽視利用現代技術對自然地理綜合性進行調查與分析,各學科內容條塊分割,內容重複或疏漏,學生創新能力培養受到限制,實踐教學效果不理想。

二、課程改革創新的策略

1.加強理論教學

(1)多樣化輔助教學手段。加強信息技術與教學的融合,有助於推動教學現代化發展。《自然地理學》可適當採用網絡教學方法,延伸課堂教學。教師可藉助微信、QQ以及網絡課堂等交流平臺進行網上交流學習;教師建立一個討論羣,在羣裏提出問題,引用案例對該專業的最新研究成果進行分析;學生也可在羣裏討論交流和學習。其次,學校方面可採取一定措施,創辦一個開放性、透明化的網絡交流平臺,設立專門網站管理人員;由各學科的專業教師及學科帶頭人撰寫專業方面的稿件並上傳至平臺;學校對網站進行管理,及時更新國內外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學生也可以儲存自身需要的知識稿件,在網站上自由進行交流學習;同時也要求每個學生提交學習交流心得,由各專業教師具體負責;國內外教師也可參與專業知識的解答和交流。

(2)多途徑培養教師素質。提高教師素質是學校提高素質教育的關鍵所在,也爲學生各方面能力的發展起着推動性作用。在此方面,學校可多與其它高校合作,舉辦教師之間的交流會、學術研討會,以促進學術能力的發展、教學方式的交流;校內教師也可舉行相關活動。加強與社會工作者之間的合作交流,以提高教師對社會形勢和學科新動態的及時瞭解。與此同時,學校還可以與校外有實力的企業進行合作,爲其提供優秀學生,吸引企業和知名商人對學校教學建設的支持,對教學積極、研究成果卓著的教師設立專項基金,以激發其研究和教學的積極性。最重要的是,教師自身應不斷轉變教育觀念,更新教育思想,加強實踐反思,構建終身學習體系,以身作則感染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

(3)多層次開展研究性教學。研究性教學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要求充分利用教材資源,將探索性問題、研究性學習課題與課本知識相結合,充分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可結合具體實際在《自然地理學》課程教學中實施研究性教學。教師可將自己的研究項目與學生進行交流,以調動學生積極性,激發其對科研的熱情、提升科研能力;多引用身邊實例解釋相關現象,激發學生研究性思維,讓學生自主觀察身邊的事物和現象,並能對該現象做出合理的猜測和解釋。同時,也可讓學生自己製作與課程相關的多媒體課件,上臺講述對該現象的認識和對相關知識的拓展;給學生提供參與社會實踐的平臺等。

2.加強實踐教學

(1)加重開放性實驗教學。開放性實驗教學應包含三個方面:時間和空間開放、實驗內容開放和教學環境開放。整個教學中,除必修的實驗外,學生在開放性實驗室中自行選做實驗,自行安排時間,學校提供基本器材,具體實驗工具學生可向學校申請也可自行解決;同時,學校可將開放性實驗課作爲專業公選實驗課,學期結束時檢查學生的具體實施情況。選做實驗教學內容應以綜合性、設計性實驗爲主,充分反映《自然地理學》課程應用性、靈活性和前沿性的要求,加深各學科之間的聯繫。

(2)加快實習與科研結合。在當前教學中,不僅要培養學生紮實的理論知識,更要注重其實踐能力、科研技能和創新思維的培養。傳統的實習模式不利於學生實踐能力和思維能力的培養。爲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野外實踐能力,《自然地理學》課程實習中應強調學生對實習內容和實踐方法的主動探究學習,同時輔以教師的引導和答疑。可建立以科研項目爲引導的野外實習模式,主要表現爲兩方面:首先,提前做好準備工作,對學生進行分組,教師向學生說明實習目的和任務,然後學生據此查閱相關資料,並且與帶隊教師相互討論,結合實習地點的具體狀況,讓各小組共同確立感興趣和可行的研究專題,在實習中開展相應的研究工作。其次,轉變觀念,即從以往的驗證性觀念轉變爲探索性和驗證性相結合的思維觀念,改變傳統的實習模式,結合之前學生和教師共同擬定的專題和學生自身的基礎知識,以科研的方法讓學生去調查研究,學會辨別野外地形、地貌、水文、氣候,教師對學生不懂的地方進行鍼對性的解答,讓學生明確實習的重要性。

(3)加強實習與實踐連貫性。實驗和實習之間具有很強的聯繫性,正確合理地將實驗和實習兩者系統化,對學生理論知識的鞏固、創新實踐能力的培養具有很大幫助。當前大多數高校的實驗和實習運行模式都呈相互獨立狀態,這不僅容易中斷兩者之間的具體聯繫,也會導致學生知識點的欠缺。以廣西師範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爲例,《自然地理學》課程中的實驗課時不僅相互分開,而且實驗與基地實習也相互獨立。因此,爲加強聯繫性,可將實驗與實習均放在假期進行,將之前的課時實驗集中在同一時間進行;將實驗節省出來的課時安排在學期結束的前兩週,讓學生熟悉實驗與實習的任務,查閱相關文獻資料,並且自行進行分組;每個小組擬定相關計劃並確立研究專題,將成果上交教師,再由教師根據學生上交的材料結合實際情況設定實驗和實習的總路線。在整個實踐過程中,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同時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答疑。最後可對學生進行抽查,目的是檢驗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抽查方式由教師自行設定,同時要求每位學生上交實踐報告。

三、總結

《自然地理學》是一門綜合性較強的課程,不僅融合了“天、地、水”等自然要素,對當代社會的發展也有推動性作用,所以《自然地理學》課程的改革和實施是一項複雜而又艱難的過程,從信息化教學、教程編寫到開放式教學、實習基地的建設都需要大量的人員與資金的推動和高校及當地政府的支持。加強對《自然地理學》課程的改革,可爲國家未來專業人才的培養、促進自然科學的發展打下紮實的基礎,對學生的主動性、創造性和創新能力的培養起着推動性的作用。

地理論文 篇二

摘要:我國對教育的重視程度隨着社會的發展不斷加深,高中階段的地理學習能夠拓寬學生視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通過課堂瞭解、實踐探究與小組合作來發現並解決問題,逐漸增強學生的主動研究能力,使學生在地理學習過程中不僅獲取相應知識,還能夠掌握適合自己的學習技能與方式方法。

關鍵詞:高中地理;地理教學;研究能力

一、引言

高中地理教學的目的不僅是讓學生對地理知識充分把握,也重在鍛鍊學生實踐創新能力,將研究性學習貫徹到學生的思維模式中,提升學生研究能力,在知識、方法以及學習態度上都能有所轉變,獲取思想以及情感上的最佳體驗,所以高中地理教師要創新以往教學模式,扮演好引導者的角色,鼓勵學生主動發現問題並自行解決,這樣的教學形式能夠幫助學生在更好地接觸社會的同時感悟人生,擁有一段相對完整的求學經歷,教師能夠從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實踐力、綜合能力等角度展開任務,逐漸將研究能力融於其中。

二、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研究能力在高中教學中理應逐漸有所體現,爲學生更好地過渡到大學生活以及社會做準備,而在地理教學中的研究能力無非是要求學生自行從課本中學習相關理論,再通過社會實踐尋找共同點。教師能夠在課堂結束時提出一些實踐性問題由學生在課下自行商討,結合自己的社會生活作出結論,像一些當地的環境污染、資源受限以及工業設置等問題均值得深化探究,鼓勵學生對所在地的地理問題產生興趣,仔細觀察周圍生活的方方面面,真正將所學變爲所用。觀察能力的形成是研究能力培養的前提。高中生已經具備獨立思考的能力,在看待問題的角度上有一套自己的價值觀念,因此教師要善於引導而不是直接將思維觀念強加於學生。地理課堂上,教師能夠通過多媒體來展現國家地理常識,讓學生從課件中尋找興趣點,經過自身的整合分析理解圖片以及視頻所蘊含的知識,觀察教材中的大量文字數據與圖表信息,將間接形象與直觀圖表進行展示,在一定時間後提出細節性問題,比如在觀察鐵路地形之後讓學生回答鐵路的位置選擇原理以及沿線的河流、工業場地,藉此訓練學生的觀察能力。

三、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實踐能力的訓練除了要求學生在課下自主完成作業之外,還要發揮出教師的引導功能,在課堂之外的時間協助學生完成各種地理實踐,類似於這樣的社會實踐能夠有效擴大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範圍,補充課堂中沒有了解到的知識點,對提升學生實際操作能力也有很大益處。另外,社會實踐注重學生的興趣培養,潛意識下增強了科研能力,同時還養成了良好的道德品質,懂得團結合作與互幫互助,地理教師能夠帶領學生到自然風景區觀察不同地勢產生的不同現象,發現事物最原始的樣貌,透過現象看本質,激發學生內心深處的好奇心與求知慾。

地理教師要對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有一個全面的瞭解,避免在實踐過程中出現意外,在儘量要求所有學生都參加課外實踐的同時也要考慮到不同學生的體質問題。教師在實踐開始前要對研究的課題進行整體概括,讓學生清楚地明白自身任務,無論從前期準備、課題設計還是成果展示都要求學生主動參與,從中感受學習帶來的改變,手腦並用去探索地理知識的奧祕,教師要根據現場工具的配置來安排相應的實驗,讓學生真切感受到理論與實踐的不同,徹底轉變枯燥單一的學習形式,有利於學生對知識的詳細瞭解。例如在學習“土壤”一課時,教師能夠將課堂搬到室外,讓學生在自然環境下觀察土壤的不同種類,繼而選取有所差別的土壤進行實驗剖析,必要時能夠聯合化學課程一起探究土地中的肥料情況,然後做好實驗記錄,方便後期做實驗報告時查詢數據,最終形成地理實踐成果。

四、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高中生在日常的學習之餘能夠根據社會現狀來進行綜合評價,結合上課所學的地理知識來與同學相互交流,從中發現不一致的觀點而引發獨立探索。教師在地理課堂中要不斷督促學生觀察生活,形成自己的獨立人格,在事情的發現解決中依靠自己的力量,無論是查找資料還是詢問老師同學的意見,最終還是要綜合分析問題的原因才能最終決斷,這樣一來,學生在解決問題時必然會從其他平臺尋找依據,通過多種途徑的選擇能夠讓學生了解豐富多彩的世界,對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也大有幫助,加強了主動學習的意識,在學生針對地理問題作出討論時,教師能夠對學生所研究的項目進行評價,引導學生向與主題相關的軌道前進,讓每名學生都有自主發揮的慾望與空間,當然,一些地理問題較爲複雜,學生在研究過程中可能會遇到不同程度的挫折打擊,教師要不斷鼓勵學生,給予一定的信心與勇氣,加強學生綜合分析的耐力。

五、培養學生的團結合作

當前社會的發展程度已經不同於以往,單靠個人的努力很難完成大量的研究工作,學生階段也是如此,因此在鼓勵學生獨立思考的同時還要增強學生的團結意識,同學之間相互溝通交流想法,加快地理研究項目的完善。現在的科學研究已經開始橫向延伸,不再侷限於單一學科的管理,但是需要多方面知識的相互聯合,教師要鍛鍊學生的團結合作技能與人際交往能力,在增強學科間聯繫的同時考慮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交流,學會妥善地表達自己的不同意見,以一種平和的方式完成科研項目,也在合作中逐漸學會傾聽別人的建議。學生在團結合作的氛圍中展開社會調查以及資料文獻的查閱,能夠於無形中發現自己未被激發的潛能,繼而積累更多的社會實踐經驗,對培養自身嚴謹的科學態度有一個很好的平臺。

六、結語

總之,高中階段的教師在地理課堂中培養學生的研究能力要從不同角度着手,培養學生強烈的學習興趣,在對課本教材深入挖掘的同時延伸知識面,主動從社會生活中尋找突破口,鞏固對知識的掌握程度,讓學生的地理探索能力不斷得到提升。

參考文獻:

[1]王麗.高中地理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J].學週刊,2016,(26):160-161.

[2]晏煽.高中地理教學依託下的學生創新思維能力培養研究[D].貴州師範大學,2015.

[3]李亮奇.高中地理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J].中國校外教育,2016,(02):127.

[4]劉海強.高中地理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J].學週刊,2015,(22):71.

地理地理論文 篇三

1.集體備課。

(1)制定教學計劃。根據學科特點及教學要求,認真研討教材的知識體系,結合本校本年級組的實際情況,制定詳細、具體可行的學科教學計劃,認真分析各單元的重點、難點,提出破解方法。

(2)教學案的研討、編制。教學案是教學內容的重要載體,是對教材內容的重組再現、補充或刪減,也是教師上課的重要依據,更是學生學習、複習的重要參考。所以教學案的質量關係到每一個班級學生學習成績,備課組長尤其要把好教學案的出口關。

(3)備教學流程、教學模式。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師教育教學思想和觀念都發生了重大變化,課堂教學中更加註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集體備課過程中我們要根據不同的課型,設計不同的教學模式和流程。對於新授課,我們的一般做法是:?→?→?→?→課前檢測情境創設提出問題合作學習?→教師點撥課堂檢測,以便於更好地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2.聽課、評課。

聽課是備課組活動的重要內容之一,我們的做法是每週一節公開課,每位教師必須參加,每位教師每週聽課至少兩節,鼓勵教師相互聽課,相互學習,取長補短,甚至是跨年級、跨學科,這些對教師的發展都是有益的。開設公開課的教師要精心準備,儘可能運用多媒體教學,提高地理教學的直觀性和有效性。評課是對聽課的進一步延伸,我們要求每位教師參加評課都要發言,對所聽的課進行點評,尤其是年輕教師更要積極參加。我們力爭做到評課不流於形式,不走過場,客觀公正,實事求是。這樣對於上課的老師也是一種促進、提高。

3.論文撰寫與課題研究。

我們備課組活動的另一項重要內容是教師之間交流討論如何進行論文撰寫和課題研究的學習。例如我們這學期教研活動的中關於課題研究的討論主題是高效課堂的研究,課題組成員和組內教師踊躍發言,積極討論,對於教師的專業發展和理論水平提高起到了很好的推動作用。

二、加強過程管理,注重示範引領

首先,備課組長要敢於管理。集體備課、聽課、閱卷等教研活動並不是每一位教師都能夠自覺參加的,這個時候備課組長要敢於拉下臉來,嚴肅認真,明確紀律,保證每一位教師在統一時間、統一地點準時參加教研活動,如果有特殊情況的,必須事先請假。要把責任意識、質量意識、整體意識、合作意識滲透到每一位教師的心中。其次,備課組長要科學管理。備課組長也只是一名普通的教師,絕對不能夠居高臨下,甚至盛氣凌人,備課組長與組內教師之間是平等的,注重組內的和諧,營造組內積極向上的氛圍,這樣更有利於發揮每一位教師的潛能,以達到備課組最佳的整體“作戰能力”。再次,備課組長要率先示範。備課組長在教育教學的各方面都要起到帶頭示範作用。要求組員做到的事情,備課組長首先要做到,更要做好。例如,學校規定每位教師每週至少聽課兩節,備課組長至少聽三節,並且帶頭在教學改革、課題實驗等方面一起與組內教師合作完成。

三、發揮集體智慧,提高活動實效

1.重教學質量,輕教學研究:

主要表現爲備課組內教師只關心分數和名次,在課題研究、、論文撰寫、課程改革等教學研究方面,投入的時間和精力太少。造成組內教師的的教學理念和專業技能長時間得不到提高。

2.重活動形式,輕活動質量:

在有的備課組活動中,活動只是流於形式,走走過場就可以了,是備課組活動的質量得不到保障。

3.重組內和諧,輕相互交流:

備課組內教師往往顧及同事之間的面子,在涉及到教育教學的問題時,一部分教師的發言有所保留。例如,公開課的評課,大家的發言都是一片好評聲,具體的不足之處只是輕描淡寫,甚至是避而不談。長此以往,無論對於聽課教師,還是被聽課的教師,都得不到提高。

4.重組內奮戰,輕前後傳承:

地理學科論文 篇四

無論是旅遊學術界,還是政府的旅遊行政主管機構,或是教育行政主管機構的人士,如果稍加註意便會發現,旅遊學科多年以來始終處於一種十分尷尬的境地,而且近些年來,這種尷尬局面似乎越發明顯,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其一,自旅遊學科萌發以來,始終沒有自己獨立的地位,而總是從屬於或被劃入某一門傳統學科。例如,在中國20世紀80年代早期的學科分類目錄或圖書館文獻目錄中,旅遊被劃入經濟學科,以“旅遊經濟”子學科命名。與此同時,旅遊研究中的一些內容會被劃入歷史類或文化藝術類。1997年國務院學科目錄調整後,旅遊被納入管理學科,列爲工商管理之下的二級學科,以“旅遊管理”命名,一直持續到現在。總而言之,始終未能自成一體。然而耐人尋味的是,被歸入工商管理中的旅遊管理有相當一部分內容卻與工商基本上沒有什麼聯繫。其二,旅遊研究在國外已有了將近一個半世紀的歷史,在中國也走過了30多年的歷程,但尚未形成一套獨立的理論學說和理論體系,而更多地是利用或借用其他學科的理論和方法論研究旅遊問題。這種借用在很多情況下甚至成爲一種套用,或像國內某些人的做法,淪爲一種簡單的“貼標籤”工藝,例如旅遊經濟學、旅遊地理學、旅遊文化學等。此外,一些較爲成熟的學科都會有一些支柱性子學科,例如經濟學中的“經濟學原理”、“經濟史”、“經濟學說史”,法學中的“法理學”、“法制史”、“法律思想史”。又如歷史學中的中國通史、世界通史、斷代史、國別史以及政治、經濟、文學、史學和法制等專題內容的歷史。然而旅遊學科卻始終缺乏這類支柱性子學科,給人以“發育不全”的印象。其三,以學科爲存在基礎建立的本科院校旅遊專業(此處暫且不談以實業運作爲基礎建立的高職院校的旅遊專業)的畢業生在就業上越發面臨困難,被用人單位指爲“理論脫離實際”、“高不成低不就”、“不好用”等。圍繞上述旅遊學科的尷尬局面,人們不可避免地會提出一些質疑:旅遊作爲一種綜合性的社會現象,涉及的關係和問題如此複雜,能否可以有一個學科獨立地擔當起對之加以深入研究的功能?旅遊現象中的問題涉及衆多不同學科的理論,旅遊學能否成爲一門獨立的學科?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麼,體現這一學科內在規律性和特點的理論基礎、基礎理論、方法和方法論是什麼?旅遊學的根本研究對象是什麼?既然旅遊運行中出現的各種問題用現有學科的理論幾乎完全可以解決,爲什麼一定還要有獨立的旅遊學科?筆者首先十分願意肯定這些質疑者的探索精神,科學研究就是從對有關問題的疑問開始的。但筆者同時以爲,對上述質疑似乎不能簡單地做出結論,說旅遊學難以成爲一門獨立的學科,或者說旅遊學就應當成爲一門獨立學科。質疑是科學研究的開始,卻不是它的全部,我們需要以實事求是的態度,以理性思維,從這些質疑提出的出發點切入,一步一步深入研究:我們需要追蹤國內外旅遊學術研究的軌跡,需要探討旅遊學科得以建立的基礎,如果旅遊學科的建立在邏輯上是可行的,那麼,我們需要科學地構建它的理論框架,形成它自身的方法論。此外,還有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這就是旅遊學科建設者的科學素養。

一、旅遊學術研究軌跡

一種自然現象或社會現象的出現,通常會引起學者們的興趣,對之加以研究,通過研究發現問題,探討規律,提出假說,形成理論以至創建學科。旅遊現象也不例外。旅遊作爲市場經濟發展的產物,自19世紀中期在歐洲出現以來,也引起了各科學者的廣泛興趣,他們從不同角度、不同範圍、不同深度和廣度研究旅遊問題。既然科學研究是創建學科的開始,因此,我們似應首先追蹤國內外旅遊學術研究的軌跡,瞭解學者們的工作和成果。

1.國外旅遊學術研究毫無疑問,國外旅遊學術研究早於中國,因爲作爲真正意義上的旅遊,本身就是舶來品。國外整個旅遊研究進程大體上分爲三個時期,即認知時期、確立時期和發展時期。一個不容忽視的現象是,國內學者始終十分關注國外旅遊研究動向,試圖從國外研究中吸取有用的成分。例如,南開大學申葆嘉教授1996年在《旅遊學刊》發表系列綜述《國外旅遊研究進展》。申葆嘉教授認爲,國外旅遊研究的重要問題包括旅遊經濟學研究、旅遊社會學研究、旅遊人類學研究、旅遊的環境和生態學研究、發展中國家旅遊研究以及旅遊研究方法和方法論[1]。華東師範大學學者張立升以AnnalsofTourismResearch1995~2004年10年內的382篇文獻作爲樣本,從研究熱點、研究新視角和研究的薄弱環節三個方面綜述了國外旅遊研究動向[2]。文獻資料表明,國外旅遊學術研究的一個突出特點,就是學者們從自身研究興趣,從不同學科背景、不同角度進行旅遊研究,並非出於一個統一的組織,爲了特定的目的而進行,因此,其研究成果是一個自發形成過程。儘管從表面上看顯得較爲鬆散,但是如果用心去觀察,依然能夠對研究範圍、研究熱點、學術研究活動的規律有一個較爲清晰的瞭解。

2.國內旅遊學術研究國內旅遊學術研究如果用如火如荼來形容,絲毫沒有誇張之嫌。應當說,國內的旅遊學術研究幾乎和旅遊事業同時起步。經過30年的努力耕耘,用成果卓著來形容也不過分。2010年,中國旅遊出版社出版了《中國旅遊研究論文集》,包括“30年研究評論”和“旅遊科學年會論文”兩個部分,共收錄了154篇論文,計106萬字,第一部分分爲旅遊綜合研究、旅遊產業經濟、區域旅遊發展與規劃、其他旅遊研究等四個欄目,第二部分內容主要涉及旅遊教育、旅遊產業、旅遊經濟與管理、旅遊資源規劃與開發、地方旅遊實踐等五個領域。論文作者所代表的學科包括旅遊經濟學、旅遊地理學、旅遊管理學、旅遊人類學、旅遊社會學、旅遊市場學、旅遊公共管理學和城市旅遊等[3]。從國內旅遊研究總的情況看,旅遊產業研究、旅遊資源規劃與開發、旅遊教育、旅遊基礎理論和旅遊經濟管理等方面的論文所佔比例較大,反映出國內學者研究領域的集聚程度。相對而言,應用性研究較多而基礎理論性研究較少。但是,近些年來出現了一個值得注意的趨勢,這就是基礎理論性研究的數量和研究質量都在提高。其原因在於,越來越多的研究人員逐漸意識到,不能長期停留在就事論事的研究層次上,應用研究需要基礎理論的指導,需要從理論研究中找到根據。此外,中國的旅遊研究還有一個與國情相關的特點,這就是由於中國當下實施的是政府主導型旅遊發展戰略,因此,包括旅遊研究內的各項旅遊工作都是在政府的規劃和管理機制下進行,遂使旅遊研究中有相當部分是爲政府的旅遊發展政策服務的,而且政策導向和相關的激勵措施十分明顯,例如研究課題經費方面的支持、研究成果評獎以至研究人員的職稱晉升等各個方面。毋庸諱言,會有一些功利主義現象存在和發展,會有一些研究工作及其成果事實上未必建立在科學理論和方法論基礎上而成爲政府旅遊發展政策的註解。最典型的例證就是一些區域性旅遊產業發展規劃中,不顧實際情況,千方百計地論證旅遊可以成爲當地國民經濟的支柱性產業。

3.旅遊學術研究與旅遊學科的建立在旅遊學術研究中,特別是在國內的旅遊學術研究中,都在探討旅遊學科的建立問題。其關鍵性內容有:旅遊究竟能否成爲一門獨立的學科?其框架結構如何?旅遊學科在整個學科體系中處於什麼位置?關於這些問題,筆者首先注意到,國內外研究的關注點似乎有較大區別:國外學者更多地是出於自身研究興趣,更多地關注其所研究問題本身,而國內學者則更多地關注旅遊學科在整個學科體系中的地位。這種現象可能與中國文化中更重視整體而非局部、更重視綜合而非分析的傾向有關。已有多名學者在其論文或著作中提出了明確的觀點。例如,石培華等在《旅遊學科的自省與超越》一文中認爲,“旅遊學科在不斷的反思中自我超越,逐漸形成一個具有中國特色的、多學科支撐的綜合性旅遊學科羣,並逐漸在社會科學研究領域中佔據一席之地。”“成爲一個不斷成長、潛力無限的新興學科”。“針對獨特的研究領域,已經發展成爲一門相對獨立的學科,並逐漸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理論研究模式和方法體系”[4]。胡善風等在《關於加強旅遊學一級學科建設的幾點思考》一文中認爲,“設立旅遊學一級學科是我國高等教育學科建設中具有戰略意義的一件大事”,並且將建立旅遊學一級學科的客觀根據總結爲政府對旅遊在國民經濟發展中作用的重視、旅遊學科和專業建設取得的成就、旅遊學研究的深入和研究水平的提高以及學術交流的增強等[5]。曹詩圖在《試論旅遊學科的構建》一文中認爲,“旅遊學科這一綜合性的社會人文科學應是獨立的一級學科,不應該從屬於管理學科或經濟學科”。“在旅遊學科體系構建上可以分爲基礎層次、應用層次和哲理層次等三個層次”,並且認爲,“旅遊學科要想成爲一門真正的學科和獨立的學科,必須在組織機構、概念體系、學科理論、研究方法和研究規範等幾個方面都達到學科所要求的標準”[6]。杜江、張凌雲等在《解構與重構:旅遊學學科發展的新思維》一文中認爲,“改變現有的將旅遊學科設置在工商管理項目下的不合理格局,構建一個面向未來的、前瞻性的、跨學科、多維度、多層面的旅遊學研究體系框架已日趨成熟”[7]。上述學者的研究及其結論有幾個共同點:第一,對旅遊學科的前景充滿信心,這種信心行將成爲鼓勵學者繼續從事旅遊研究的較強動力;第二,看到了旅遊現象運行固有的自身特點,並將其認同爲旅遊學科從邏輯上得以成立的重要基礎;第三,清醒地認識到旅遊學科的建立和發展完善尚有許多工作待學者們繼續努力。筆者以爲,從旅遊學術研究的開始到旅遊學科的建立是一個受其內在規律性制約的、水到渠成的,並且很可能是一個十分漫長的過程。往日經濟學、社會學、史學和法學等學科上百年的建立和發展歷程已經很能說明問題。對一門學科發展的信心能夠促進但不能代替其發展過程。我們需要以科學的態度,以理性思維構建旅遊學科。這就需要我們科學地確認其建立基礎和客觀地評價其發展現狀,學科的理論框架更多的是遵循科研規律的形成過程,而不是刻意設計策劃的過程。在百家爭鳴和大浪淘沙的過程中,有一些具有事實根據和科學根據的學說和學派逐漸得到公認從而被確立,並且在實踐中不斷得到修正和發展。殊途同歸是一個十分有趣的現象:不同國家的學者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研究條件下,會得出相同或十分類似的研究結論或研究成果,這是由於他們遵循了共同的旅遊運行和旅遊研究的客觀規律。在學術研究上不能人爲地、刻意地追求共識和統一,更不能借助行政手段將旅遊理論統一到某一名或某幾名學者的學說上,否則必然是樹立學霸。方法論也是在研究過程中逐漸總結和提煉出來的,能夠從本質上反映出該學科的自身規律。最後,學科建設者的科學素養是一個不可或缺的必要條件,而這一科學素養的成就過程也只有在學術研究中才能實現。

二、旅遊學科建立的三大基礎

學術發展規律表明,一門學科的建立和發展需要具備三大基礎,這就是文獻基礎、理論基礎和人才基礎。在這一點上,旅遊學科和其他許多學科在本質上沒有明顯區別,這是各學科的共性。但是,某一學科之所以能夠區別於其他學科而獨立存在,一定有其個性,而且這一個性經常是起着決定性作用。由此看來,我們需要緊緊圍繞旅遊學科的個性,討論其文獻基礎、理論基礎和人才基礎問題。需要注意的是,旅遊學科的研究對象是旅遊現象及其運行的形態、結構和規律,因此,旅遊現象運行的個性從根本上決定着旅遊學科及其存在基礎的個性。

1.文獻基礎作爲旅遊學科建立基礎的文獻主要分爲三大類。第一大類是學術研究文獻。這是最重要的一類,因爲建立學科主要依靠學術和理論方面研究。學術研究文獻有兩個突出特點。首先是文獻的積累和積澱從數量和質量上看都是一個自然而然的成長過程,這個過程是受旅遊現象運行和發展進程及規律制約的,因此很難人爲地擴張和拔高。舉一個極端的例子:中國的旅遊業是從1978年正式開始的。假設政府當年爲了促進旅遊業的發展,要求科研機構研究理論問題,一年必須產生3000項研究成果。這種要求即使從形式上有可能做到,所謂研究成果的質量卻是可想而知的。除了口號、空談和脫離實際的“研究結論”之外,不會有任何有意義的東西。其次是文獻之間有一個傳承、繼承和不斷深化發展的關係。新的理論和研究成果總是在原有成果的基礎之上,根據事實的發展變化提出,這裏所稱基礎可以涉及數據、思路、假說、研究方法以至研究靈感各方面。新理論在原有理論基礎上形成的過程,從哲學上看,經常是一個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螺旋式上升過程。第二大類是旅遊實業界的經營管理運作文獻。這類文獻之所以重要,主要是由於旅遊學科並非是一個純理論學科,它與旅遊業務有着十分密切的聯繫。而且,從事研究和建立學科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爲了有效地促進旅遊業務發展。實業界的文獻涉及範圍會很廣,可包括統計數據、經營管理流程設計方案、業務運作情況記錄、典型案例描述和分析等。這些業界的文獻爲旅遊學術研究提出要解決的問題,提供素材,啓發思路。第三大類是政府的相關法律政策文獻。各國政府通常都會對通過法律和政策手段對旅遊事業發展實施宏觀調控。因此,這類文獻對旅遊事業本身和與此密切相關的旅遊研究產生重要影響。尤其在中國這樣實施政府主導型旅遊發展戰略的國家,政策法律文獻對旅遊研究的重要影響更是不容忽視。

2.理論基礎旅遊學術研究和旅遊學科的建立是以一定的科學理論爲基礎、科學學說爲指導進行的。特別需要注意的是,由於旅遊是一種綜合性的社會現象,因此作爲旅遊研究和旅遊學科建立的理論基礎不可避免地會涉及多種學科的理論。至於旅遊學科的理論基礎具體會涉及多少學科,目前尚難以最後確定,隨着旅遊研究的不斷深入總會有新的發現。但是筆者根據目前的研究成果認爲,主要涉及以下幾方面:其一是哲學基礎。這不僅因爲哲學是衆多學科之母,不僅因爲旅遊研究需要哲學思維的總體指導,也由於在旅遊研究和旅遊學科建立的過程中的確有一系列屬於哲學層面的問題,例如,旅遊發展中各要素、各變量之間的邏輯和辯證關係、旅遊發展規律。其二是社會學基礎。鑑於旅遊是一種綜合性社會現象,對社會現象的研究和規律的發現,需要社會學的相關理論作爲基礎和指導。根據筆者的理解,社會學中的社會交換理論、衝突理論、符號互動理論等對旅遊現象的分析和研究都有十分重要的指導作用。其三是經濟學基礎。在旅遊運行中會出現大量經濟現象,而旅遊產業問題本身就是經濟學問題。因此,相關經濟學理論應作爲旅遊經濟問題研究的重要基礎。例如,市場供需理論、產業經濟理論、制度經濟學理論。其四是人類學理論,特別是文化人類學、旅遊人類學理論。這主要是由於旅遊運行中會出現不同文化類型和作爲其核心的不同的價值觀和意識形態之間的接觸、碰撞、衝突和交融。人類學理論正是研究和解決這類問題的主要理論。其五是環境科學理論。這一理論的核心作用就是用以指導旅遊發展中必然會出現的環境問題的研究和解決。最後是美學和藝術方面的理論。人們的旅遊需求屬於一種高層次的文化需求。隨着人們旅遊經驗的不斷積累,旅遊質量的不斷提高,必然會有一系列審美問題和藝術問題被提到日程,除了引起旅遊學者新的興趣之外,也會引起旅遊學者的研究和探討。筆者之所以將上述幾個學科的理論作爲旅遊學研究和旅遊學科建立的理論基礎有兩方面原因:一是根據目前國內外學術界對旅遊的研究和認識水平推測,上述問題是旅遊運行所涉及的幾個關鍵性、實質性問題;二是從國內外旅遊學術研究的現狀看,也主要是從這幾個方面對旅遊現象展開研究並取得了較爲明顯的成果。筆者以爲有兩種情況值得特別注意。其一,關於哪些學科是作爲或應當作爲旅遊研究的理論基礎問題,這裏有一個不斷深入的認識過程。例如,申葆嘉教授最初在旅遊研究中主要以邏輯實證主義作爲其理論基礎,但是隨着研究的深入,他發現,自20世紀60年代以後,西方社會逐漸進入所謂後現代主義時期,一些社會現象,尤其是價值觀和意識形態方面的問題,單純用邏輯實證主義很難得到有效的解釋。因此,他注意研究和吸收西方社會在哲學和社會科學研究中的成果,例如結構功能主義、新實用主義、現象學、符號互動等方面的理論學說,用於其旅遊學術研究,後來發現許多問題從這些成果中找到了理論依據和較爲滿意的答案[8]。其二,在旅遊學科自身的理論建立之前,學者們主要是從其他有關或可能有關的學科出發,利用這些學科的理論研究旅遊問題並作爲旅遊研究的理論基礎,但是隨着研究的深入,這些作爲旅遊學研究和旅遊學科建立的各學科理論之間會圍繞着旅遊現象的規律發生整合,形成能夠更爲有效地分析、解釋和說明問題的新理論。走完從借用到直接應用的過程,類似生物化學和生物物理學等理論在生物研究中的形成過程。

3.人才基礎

以理性思維從事旅遊研究和建立旅遊學科還必須有堅實的人才基礎,對人才基礎有數量和質量兩方面的要求。從某種意義上說,沒有數量就沒有質量。旅遊學術研究和旅遊學科的建立需要有一支穩定的隊伍。這不僅指從形式上有足夠的人員,更重要的是這些人能夠堅持不懈地從事旅遊研究和學科建設工作。這些人應當有合理的分工,例如理論研究和應用研究之間的分工、專職研究人員和兼職研究人員之間的合作。人才質量問題當然更是實質性問題。旅遊研究的多學科性、綜合性、複雜性,對研究人員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是高尚的學術道德和爲學術研究工作熱誠奉獻的職業精神。其中,學術道德是一個合格的學術研究工作者必須始終堅持的第一要務。第二是科學素養。旅遊學術研究工作的性質和特點要求從業人員必須具有寬廣的知識面,必須受過社會科學研究工作的系統訓練,具有堅實的社會科學理論基礎和與此密切相關的研究方法論基礎。能夠始終如一地做到從事實本身出發研究問題和思考問題,儘量堅持價值中立,較少受個人主觀臆斷或個人價值觀和意識形態的影響,堅持邏輯思維。第三是文化素養。此包括旅遊科學研究工作者的個人文明素養和對旅遊研究所涉及的文學、藝術等相關學科的興趣、知識和能力。最後是悟性潛質。悟性潛質在很大程度上建立在知識面和理論功底的基礎上,並經常與之呈正相關關係。此外,還包括對旅遊中異文化事物和因素的好奇心、興趣和分析理解能力,而這一能力對旅遊研究來講是至關重要的。

三、旅遊學科的理論框架和研究方法論

旅遊學科要成爲真正科學意義上的一門學科,不僅要有體現自身特點的理論,而且這些理論之間不應是各自獨立,相互無關的學說單體,必須構成從某些共同規律和原則出發,相互之間有着內在邏輯關係的理論框架。目前,國內已有部分學者在嘗試研究和提出旅遊學科的理論框架。這是一項很有意義的工作。但是筆者以爲,旅遊學科畢竟尚未正式形成,畢竟是一個發展中的新學科,因此,不宜過早地做出結論。較爲妥當的做法是學者們可以根據自己的研究提出一些觀點和假說,經過一個百家爭鳴,大浪淘沙的過程,最終使符合科學規律的結論自然形成並被公認和接受。根據筆者的理解,旅遊學科的理論框架可以分爲基礎理論、專業理論和應用理論三個層次。

1.基礎理論基礎理論是旅遊學科的核心性、根本性理論,其研究對象是整個旅遊現象運行的結構、形態和基本規律,其適用範圍爲整個旅遊學科。旅遊學基礎理論爲本學科中各個分支性專業理論提供依據、原則和指導思想。首先是旅遊學基本原理。需要說明的是,旅遊學基本原理並不簡單地等同於目前在各旅遊院校使用的教科書《旅遊概論》,後者從總體上看只是對旅遊或旅遊業的一般性介紹,並未在學科意義上成爲系統理論。迄今爲止,國內嚴格的學科意義上的旅遊學基礎理論有三部著作:其一是謝彥君教授1999年所著《基礎旅遊學》,其二是申葆嘉教授1999年所著《旅遊學原理》,其三是申葆嘉教授2010年的新作《旅遊學原理》。兩位學者在理論體系、方法論等方面有較爲明顯的不同,而申葆嘉教授1999年和2010年的兩部《旅遊學原理》儘管同屬於旅遊學基礎理論範圍內的著作,但2010年的新作與1999年的作品相比,有了很大的進展。它是作者十餘年來對旅遊現象及其運行規律進行系統研究的成果。正如該書的副標題所稱,是旅遊現象運行及其規律的系統理論陳述。第二是旅遊發展史。旅遊發展史之所以列入旅遊學基礎理論範圍,在於它並不是旅遊發展過程的簡單描述,而是運用經濟史、社會發展史、歷史唯物主義等方法論對旅遊現象產生和發展演變過程進行縱向研究,並且從這一研究過程中探索旅遊發展規律,預測旅遊發展趨勢,從而對各國和全球的旅遊事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指明方向,提供指導性理論。第三是旅遊學說史。旅遊學說史的作用在於對學者和學術界關於旅遊問題的各種理論學說進行梳理。從這一梳理過程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學術界是如何對旅遊問題進行研究和探討;各種學說是在什麼背景下提出的,在當時起到了什麼作用,特別是如何有效地指導了當時的旅遊發展實踐;各種學說又是在什麼背景下進行了修正、完善,或者是在什麼背景下失去作用而被擯棄。在旅遊學說史的研究中可以發現旅遊學術活動自身的規律,指導學者科學地從事旅遊學術研究和旅遊學科的建立。

2.專業理論

專業理論是在旅遊學基礎理論的指導下,關於旅遊現象及其運行的各個分支性專業領域的理論學說。筆者根據旅遊現象運行的實際狀況認爲,旅遊的專業理論包括旅遊經濟學理論、旅遊宏觀管理理論、旅遊法學理論、旅遊社會學理論、旅遊人類學理論、旅遊環境與生態學理論、旅遊文化藝術理論等。旅遊經濟學理論的研究對象是旅遊運行中出現的經濟現象和經濟問題。例如旅遊的需求與供給、旅遊產業和產業鏈的形成和演變、國際旅遊中的外匯收支平衡。需要說明的是,旅遊經濟學並不是旅遊和經濟學的簡單疊加,由於旅遊現象本身所具有的文化性、無形性等特質和規律,使旅遊運行中經濟問題與有形物質產品中的經濟問題呈現出較爲明顯的區別。雖然學者們最初是運用一般經濟學原理研究旅遊中的經濟問題,但最終形成的科學的旅遊經濟學將是旅遊理論和經濟學理論的“化合物”而非“混合物”。旅遊宏觀管理理論的主要作用在於爲國家和政府相關主管機構對旅遊活動、旅遊業以至整個旅遊事業實行宏觀調控提供理論依據。目前,無論在發達國家抑或發展中國家,政府都在越發重視對旅遊實行宏觀調控。這種調控的目的固然是出於各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但也必須是建立在科學和理性的基礎上,這就需要理論的指導,否則很有可能違背旅遊發展的客觀規律,使該國旅遊發展遭遇挫折和損失。旅遊法學理論主要用於指導旅遊現象運行和旅遊事業發展中必然存在的法律關係和法律問題的分析和解決。之所以認爲必然存在是由旅遊現象性質決定的。其思路如下:旅遊是市場經濟的產物,而市場經濟是法制經濟,因此,旅遊的有效運行必然要求法制,需要通過立法手段規定旅遊活動和旅遊業各主體的權利義務和責任。與旅遊經濟學類似,旅遊法學也不是旅遊和法學的簡單疊加。同樣由於旅遊的文化性質,使旅遊法上的權利義務責任與普通的民事法律關係或經濟法律關係呈現出明顯的區別,遂使旅遊法學成爲專業色彩較濃的法學。旅遊社會學理論重點用於研究和解決受旅遊現象和旅遊發展影響已經出現和行將出現的社會結構、人口、勞動力、家庭等方面的變遷問題。較爲典型的例證是:一些原先的農業地區建設爲旅遊區,原先的農民離開土地甚至離開家園,與此同時,外來的大量旅遊者和旅遊開發商涌入,人口和勞動力的結構發生明顯變化,並由此會引起一系列連鎖反應,這些都是旅遊社會學需要重點研究和解決的問題。旅遊人類學是旅遊學基礎理論和文化人類學理論有機結合的產物,其研究對象是旅遊運行中不同文化類型以及作爲文化問題核心和靈魂的不同價值觀和意識形態之間的接觸、碰撞、衝突和融合。在旅遊過程中,主人和客人往往出自完全不同的文化背景,而來自不同地區的客人所屬的文化背景又不相同。如何有效地協調相互之間的關係,使旅遊順利發展,並在旅遊發展中實現不同文化之間的相互吸收和交融,促進各自的和相互的文化發展與進步。此外,還有旅遊接待地的文化商品化問題、道德規範變遷問題等都是必須認真解決的課題,旅遊人類學在此類問題的解決中能夠發揮重要的指導作用。旅遊環境生態學理論側重研究和解決環境和生態與旅遊發展的相互關係和相互影響問題。目前,此類問題在一些旅遊接待地,尤其是發展中國家的旅遊接待地已十分明顯,旅遊污染甚至不亞於工業污染,從而構成對當地居民正常生活和生存的威脅,已經引起世界各國政府和國際組織的密切關注。發展旅遊環境生態學理論,有效地指導各國和整個國際社會解決旅遊環境問題也是當務之急。最後,旅遊文化藝術理論是隨着旅遊現象的出現和發展,從一般文化藝術理論中衍生出的新的分支,其內容涉及文學、美術、音樂、舞蹈等各方面。旅遊文化藝術理論對於豐富文化藝術理論的內容,促進新的藝術形態和形式的產生,指導作品的科學創作具有重要價值。

地理論文 篇五

在國中地理學習過程中,不同學習程度的學生都有。有一部分學生地理基礎差,在學習地理過程中,經常遇到困難,學習缺乏動力,信心不足,自卑心理嚴重,對地理課望而生威,影響地理課的學習,成績的提高,有些同學甚至學業水平測試都不能通過,因此影響了學生學業的進步。如何提高地理學困生學習動力,在國中學習中非常重要。

一、首先學困生要掌握地理學科的特點

地理學是研究地理環境以及人類活動與地理環境相互關係的一門科學。地理學的研究對象,決定了它具有兩個突出特點:第一,綜合性。上至宇宙空間,下到地球內部,還有我們生活的人類社會,這些都是地理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也都屬於地理學的研究範疇。所以我們說,地理學是一門兼有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雙重性質的綜合性科學。第二,地域性。不同地區,地理環境是不同的。地理學研究的正是地理環境的差異、分佈規律及其成因。除此之外,地理學還具有極強的實用性。地理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我們可以在生活中觀察到許多有趣的地理現象,在生活中學到許多有用的地理知識;反過來,我們還可以運用所學的地理學理論指導我們的實踐活動。掌握地理學科的特點,學習過程中就會有的放矢,目標明確,提高地理學習動力。

二、培養空間概念,學會正確的讀圖、用圖方法

種類繁多、數量巨大的地圖是地理課區別於其他學科課程的突出特點,於是有人說,"沒有地圖就沒有地理學"。只要掌握了正確的讀圖方法,培養良好用圖習慣,形成基本的地理技能,就掌握了學習地理課的最重要的工具。

首先,養成良好的讀圖、用圖習慣。要知道地理知識不僅存在於課本的文字當中,也蘊含於地圖之中。在地理學習中,我們要做到左圖右書,注意隨時運用地圖,查閱地圖,善於從地圖中發現地理知識,尋找地理規律。長期堅持下去,就能夠做到眼中有字,心中有圖,文字和圖像有機結合在一起,形成正確的空間想象。

其次,要掌握正確的讀圖方法。讀圖要注意先後順序,先看圖名、圖例、比例尺和方向,知道該圖表現的主要內容、範圍等,再觀察圖的具體內容。觀察要仔細全面,不要漏掉每一個信息。只要我們掌握了這些學習方法和技巧,我們就會學得既簡單又有趣。

三、尊重地理學困生人格,善於發現他們的閃光點

首先要掌握他們脆弱的心理,在政策上多傾斜,生活中多幫助,感情上多交流。細心觀察留意他們的閃光點,抓住其閃光點讓其優點更優,給他們創造適合他們發展的小天地。經常與他們談心溝通、問寒問暖,以解決他們心裏思想上的包袱,解決生活中的困難,了卻他們的後顧之憂,讓他們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中去。在教學中優先,多給予幫助和肯定,即使是一點滴進步,微不足道的一點兒,都應該給予肯定和表揚;在學校或在班級裏設進步獎,給予鼓勵。

四、要善於培養地理學困生的自信心

培養學困生自強、自立、自信,正確認識自己,在課堂上,提問時可以用一些簡單的問題讓其回答,同時在作業的佈置上分層佈置,給他們佈置一些難度較小,容易完成的,對作業佈置上要有計劃,有步驟,一步一個臺階,一步一個腳印,按循序漸進規律,他們就會很快獲得一種成就感,找回自信。作爲教師應該肯定他們的進步,正如"好話一句寒冬暖",多鼓勵表揚少批評;有時甚至要對他們學習上開小竈多輔導,不斷的耐心的幫助,使他們迎頭趕上;有時通過座位安排上結對子,一幫一,讓他們進步的更快;在全班同學面前對學困生採取友好態度,善意的幫助,使他們感到班級的溫暖,克服消極情緒,不良習慣,找回自信,提高學習熱情,培養積極向上,踏實進取的品質。良好的心理品質,是戰勝困境而獲取成功的關鍵,

五、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我順應學生的心理,課堂上針對每一堂課的內容和特點組織對抗性、趣味性強的綜合競賽,競爭中學生一個個成爲緊張、興奮的參賽者,課堂成爲賽紀律、賽學習、競爭角逐的遊戲場。好勝不甘落後的心理、集體的榮譽、答題的成功、滿意的分數、同伴的讚賞、老師的表揚,激勵着每一個學生全力以赴、全神貫注地投入各項競賽,參與教學的全過程,成爲學習的主人。活動中嚴要求,善引導,多表揚,多鼓勵,及時評價、強化,使每個學生都體驗到競賽過程和結果的樂趣,從而對地理課產生極大的興趣。

要善於創設問題的情境,圍繞教學的重點、難點提出一系列富有思考性、啓發性的問題,刺激學生的求知慾,促進學生認識興趣的發展水平不斷提高。如教學《黃河》一課,在學生了解了黃河源流概況和上中下游特點後提問:歷史上黃河成災的禍根在哪裏?禍害在什麼地方?根治黃河的關鍵在哪裏?假如你是水利工程師應該怎樣綜合治理?請各位"工程師"提出新的設想,拿出高見。課堂氣氛頓時熱烈起來,把學生的思維推向高潮。

地理課是一門綜合性的學科,具有很強的實踐性。針對教材的特點,不失時機地放手讓學生到實踐中去接觸事物、主動認識事物,可以培養他們對地理課的直接興趣。如講地球的經緯線一課時,讓學生用陀螺、乒乓球等器材自制模型,動手畫出經緯線,分析經緯線分佈的特點和規律,增強了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並把學生帶到操場,利用竿子在日光陰影下測定出學校所在地的經線,這些實踐性教學活動可以使學生的學習興趣迅速產生和形成。

地理學科論文 篇六

能力是人們成功地完成某種活動所必須的個性心理特徵。它是身體的生理機制與心理機制的綜合體,包括 體力、智力和心力(非智力因素)。其中,智力是能力的靈魂,因而成爲學科能力的核心。根據現行課程方案 和中學地理教學大綱對中學地理教學的要求,以及學生心智(心力和智力)發展(階段性)特點,我們認爲中 學地理學科能力可分爲下列三個層次。

一、掌握知識的能力

知識的增長是以能力爲媒介的,而能力的發展又以知識爲基礎,二者相輔相成,一定條件下,還可相互轉 化。由於基礎知識是地理教學大綱中規定的最基本的教學內容,因而培養學生掌握基礎知識的能力,也自然成 爲地理學科能力最基本的成份。按照思維發展由簡單到複雜的順序,掌握基礎知識的能力又可分爲三級:

(一)識記地理知識的能力

從本質上講,知識屬於認識範疇。識記地理知識,即對要求識記的地理知識獲得感性認識。具體要求是: 第一,對要求識記的地理事物及其空間分佈等,獲得初步的認識,即能說出它的要點、大意。第二,對於大綱 中列出的地名(包括山脈、河流、城市等名稱)能夠準確地寫出,並能在地圖上填注或從地圖上找出。第三, 寫出大綱中列出的常用地理數據,並在有關問題中識別它們。

識記是理解的前提,是學習其它知識的支撐點與“遷移基地”,是發展高一級層次能力、領悟教材思想觀 點的必要條件。義務教育國中地理教學大綱中規定的589個知識點中,有約70%的屬記憶性知識。 因此,依據 大綱,加強識記知識教學是中學地理教學最基本的任務之一。

地理考察、模型、錄像和圖片是幫助學生提高識記能力的有效教學媒介。

(二)理解地理知識的能力

理解知識是在識記的基礎上對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地理事象特點、成因、分佈和變化規律獲得理性認識 ,並能用自己的語言解釋其含義或現象。

根據理解對象與要求的不同,我們將“理解”分爲三個不同的層次:

第一層次。認識(認得或看到)某種關係,即看出單個事實、概念與一般原理之間的關係。例如,“國家 ”、“地中海氣候”等都是“名詞”,它反映的是事物的屬性。

第二層次。看到某個事實、概念的工具作用。即看到(認識)一個物體、過程、思想、(包括概念)能夠 用來達到某種意圖、目標或者用來解釋某種現象。例如,看到“烏雲”,能意識到暴風雨的來臨;知道某地位 於板塊邊界地帶,就能推測到這個地方可能多地震。顯然,這種理解對人的活動有一種預見的意義。

第三層次。領悟到原理及其構成過程及方法。有人把這一層次的理解,稱爲“流動的頓悟”,並提出一系 列關於理解原理的標準:①能夠用自己的語言陳述它;②舉出關於它的例子;③在各種各樣的情況下(認)識 (區)別它;④辨別可能代表它的行爲或不能代表它的行爲;⑤瞭解它與其它原理之間的關係;⑥明白它可能 有的用途;⑦在各種各樣的情況中運用它;⑧預料應用它的結果;⑨陳述一個與它相反的原理。

只有理解了的知識,才能牢靠地記住它;同樣,也只有理解了的理論,才能靈活地加以運用。所以,理解 知識的能力在地理學科能力中佔居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搞好理解層次知識教學直接影響學生地理思維能力 的發展。大綱中列出的屬於理解層次的知識點有140多個, 約佔知識點總數的24%。

(三)建立地理知識結構的能力

該能力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能夠運用歸納、分類辦法將獲得的地理知識按其內在聯繫,把它系統化 (列出知識結構)。如教學“中亞概述”一節時,按教材順序完成教學內容後,小結時可列出下列知識結構:

附圖{圖}

“中亞概述”知識結構

二是按照一定的認知規律,將獲得的知識按一定的方式總結出來。例如:學習西亞石油資源時可以“一、二、三、四、五”爲線索將有關的知識形成一條知識鏈。所謂“一”是指一條以波斯灣爲中心南北延伸的石油 帶,所謂“二”是指陸上和海上石油運輸線,所謂“三”是指 1/2、1/4、90%三個數字,所謂“四”是指四 大產油國, 所謂“五”是指五大輸油路線。

美國著名教育心理學家布魯納(er)早在本世紀中葉就認識到,“除非把一件事情放進結構好的 框子裏面,否則,很快就會忘記。”“詳細的資料是靠表達它的簡單方式來保存在記憶裏的”,並提出了著名 的學科結構理論。結合我們的教學實踐,學習結構主義理論,我們深刻認識到,培養學生整理知識結構的能力 ,不僅能大大提高知識教學效率,而且還爲發展學生思維能力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運用地理知識的能力

即運用已獲得的地理知識分析、綜合、比較地理事象、解決地理問題的能力。根據思維方式的不同,這一 層次的能力可分爲下列兩個級別:

(一)分析判斷能力

指通過對複雜的地理事象的分層、分類剖析,認識各個組成要素之間的聯繫和特徵。例如,根據非洲大陸 大河流向的分析可初步判斷非洲地勢的傾斜方向。

(二)綜合(概括)能力

思維的一大特點是高度概括性。人通過思維,就可以認識不能直接感知的事物,能夠透過現象抓住事物的 本質,掌握事物之間的規律性聯繫,並由一事物的發展變化經推測另一事物的發展變化。培養學生的綜合(概 括)能力就是要在認識地理事象的基礎上,善於揭示他們間的本質聯繫和發展規律,擴大學生對地理事象認識 的廣度和深度,增強其認識能力和創造力。如,通過對資源、交通、

勞動力、市場、環境、技術等影響工業布 局因素的分析,明白了德國的魯爾地區爲什麼會發展成爲一個重要工業區,就能夠對其它任何一個地區(特別 是自己家鄉)工業發展方向提出自己的設想。

綜合(概括)的結果要用語言文字表述,加強國中學生地理表述能力的培養也不可忽視。近幾年,我們發 現有所50%的九年級學生不能順利地將地理思維的結果表述出來,有的錯別字還很多。

第二層次的能力是國中地理思維能力的核心,它直接體現出學生地理智能的高低。因而培養學生這一層次 的能力是各級各類初級中學地理教學的重要任務。 三、形成地理觀念的能力

觀念,即思想。“感性認識的材料積累多了,就會產生一個飛躍,變成了理性認識,這就是思想”(毛澤 東)。地理思想是人們對地理事象和地理問題的本質的認識,是對地理內在規律的理性認識,也是對地理知識 和地理方法的高度概括與總結,它規定和約束着人們地理思維的方向,從而保證了地理思維的有效性。幫助學 生健全基本地理觀念是中學地理教學在認知領域的根本目標。

我們認爲,只有在形成和發展第一、二兩個層次的地理能力的基礎上,全體學生都樹立與健全基本的地理 觀念,並養成良好的地理行爲習慣,其地理教學纔算是全面完成(認知領域)地理教學任務,纔算是成功的地 理教學。也只有這樣才能真正體現出中學地理學科在培養21世紀合格公民偉大事業中的價值,才能進一步提高 地理學科的社會地位。立足課程計劃和教學大綱,綜觀社會、經濟發展,我們認爲當前國中地理教學要着重培 養下列基本地理觀念:

(一)整體觀念 地理環境的整體性是最基本的地理觀念。地理環境每一要素的變化都會引起該系統中其 它因素的相應變化。例如,在大江大河上游修建大壩,不僅會影響河流下游的水文特徵,還會影響到該區及其 下游地區的大氣溫度、溫度等要素,從而影響到農業生產。

(二)生態觀念 人作爲自然界中的一種生物,必須將自己融於自然,而不能與自然樹立,要保護野生生 物,維護生物種類的多樣性;要尊重自然規律,逐步適應自然規律;要有節制、有計劃地利用自然資源;人類 利用自然資源的同時必須做好相應的保護工作;人類利用一種自然資源的同時不能破壞其它自然資源和自然環 境,同樣,保護其它自然資源時也要考慮不要引起其它災害。

(三)人口觀念 正確認識“人口”與“人手”的辯證關係。正確認識提高人口素質對我國社會主義現代 化建設的重要意義;樹立人均資源觀念,從小養成儉樸、節約的良好習慣;正確認識與評價計劃生育政策。

(四)時空觀念 “一切存在的基本形式是空間和時間”(恩格斯,《反杜林論》,人民出版社,1970年 版,第49頁)。因此,時空觀念是最基本的地理觀念之一。中學地理教學中,時空觀念包括變遷觀念和空間觀 念。變遷觀念是唯物辯證觀在地理教學中的具體體現,它要求我們在學習、研究地理問題時要用聯繫、變化及 轉換的方法。空間觀念,即具有對地理事物和現象的空間結構、空間分佈和空間聯繫的觀念。中學地理教學要 幫助學生建立下列三個不同層次的時空概念,一是二維平面空間。在一定的範圍內,地表的地理事物可以看作 分佈於一個平面上。二是三維立體空間。實際上地球表面一切事物都存在於球形立體空間之中。三是存在於球 形立體空間的一切事物都在沿時間維不斷演變。

(五)評估與預測觀念 自然資源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原動力,地理環境是社會發展和經濟發展的基礎。一 定意義上講,地理位置、地理環境和自然資源決定着經濟發展水平。因而,學習地理應該具有評估一個地區地 理環境的初步知識與能力,並能初步預測該地區經濟發展的方向與潛力。

地理學科論文 篇七

[關鍵詞]歷史民族地理;區域歷史地理;歷史人文地理

我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對歷史民族地理的研究十分活躍。而歷史民族地理這一概念的提出,始於著名的歷史地理學家史念海先生,在他的代表性著作《中國歷史地理綱要》一書中,專闢有“歷史民族地理”一章,把歷史民族地理視爲與歷史政治地理、歷史城市地理、歷史交通地理、歷史人口地理、歷史文化地理、歷史軍事地理等並列的歷史人文地理的分支學科。[1]史先生“歷史民族地理學”概念的提出意義重大,直接引發了以後對歷史民族地理學和民族歷史地理學的重視及對此項研究工作的展開。之後郭聲波先生和安介生先生,進一步探討了歷史民族地理學的基本概念與科學性質、研究現狀、研究方法、研究的地域範圍與內容劃分、研究的基本資料等諸多問題。[2]

在史念海先生提出的“歷史民族地理學”概念的基礎上,黃盛璋先生首先提出了“民族歷史地理學”的概念,並把民族歷史地理學作爲一門獨立的學科來看待。[3]對於這一觀點,劉錫濤、李併成、朱聖鍾等先生表示贊同,並針對民族歷史地理學的學科屬性、研究對象、研究內容、研究方法等進行了探討,推動了該學科理論建設體系的不斷完善。[4]

到目前爲止,學術界關於歷史民族地理與民族歷史地理的討論方興未艾,其是否能夠成爲一門獨立學科也並無定論。筆者認爲,不管是歷史民族地理還是民族歷史地理其實質並無區別,徐強在《論歷史時期民族地理研究的學科屬性》[5]一文中已有論述,故將歷史民族地理另行稱爲民族歷史地理沒有必要, 將其上升爲一門獨立的、新興的學科是不妥當的。但按照傳統的學科體系劃分方法,把歷史民族地理作爲歷史人文地理的分支也不盡合理,從研究內容來看,歷史民族地理不僅研究人文地理現象,而且研究自然地理現象,所以簡單的把歷史民族地理作爲歷史人文地理的分支有失偏頗。事實上,在歷史地理學的學科體系中,除了包括歷史自然地理和歷史人文地理外,區域綜合歷史地理學、歷史地理學理論、歷史地圖學、應用歷史地理學,[6]而把歷史民族地理作爲區域綜合歷史地理學的分支更爲合理。

所謂歷史民族地理學,就是研究歷史時期少數民族地區的歷史地理狀況的學科。如果說歷史地理學是研究歷史時期地理環境及其演變規律的學科,那麼歷史民族地理學就是研究少數民族地區歷史時期地理環境及其演變規律的學科。而從古至今,少數民族的分佈都呈現出區域性特點,故將其作爲區域綜合歷史地理學的分支。

一、歷史民族地理不應屬於歷史人文地理的分支

在早期的研究中,歷史民族地理主要是研究歷史時期不同地域上民族的起源、發展、分佈與變遷的歷史過程以及分析產生這一變化的原因。但隨着近年來研究的深入,研究內容有所擴大,例如朱聖鍾先生《一萬年以來涼山地區氣候變遷》[7]一文,屬於歷史民族地理範疇,卻不屬於歷史人文地理範疇。經初步整理可將目前的研究分爲以下幾部分:(1)歷史民族地理民族學的理論與方法,包括學科屬性之討論、研究對象的確定、歷史地理學方法、民族學方法等。(2)民族地區歷史人文地理研究,包括民族地區歷史政區地理、歷史經濟地理、歷史人口地理、歷史交通地理、歷史軍事地理、歷史文化地理、歷史聚落地理等分支。(3)民族地區歷史自然地理研究,包括民族地區歷史氣候變遷、歷史水文地理、歷史動物地理、歷史植物地理、歷史礦藏地理、歷史時期自然災害情況等。(4)民族地區歷史地理文獻研究,包括漢文資料如《蠻書》、《華陽國志》、正史地理志、各類遊記、碑刻等,以及少數民族文字資料。

綜上,歷史民族地理學的研究內容相當豐富,既包括理論體系的探討,也包括具體問題的研究。歷史民族地理學既研究民族地區歷史時期的自然地理現象,同時也研究民族地區歷史時期的人文地理現象。故不能將其作爲歷史人文地理的分支。

二、將民族歷史地理學上升爲獨立學科是不合理的

黃盛璋、李併成、劉錫濤、朱聖鍾等先生將歷史時期民族地理的研究稱爲民族歷史地理學, 並主張將其上升爲一門獨立的、新興的學科。但看完幾位先生的論文後,將民族歷史地理學與前面提到的歷史民族地理學對比, 不難發現二者的研究範圍都限於歷史時期, 研究對象都是民族實體, 研究內容都是與民族實體有關的地理問題, 因此我們可以得出結論二者是基本一致的, 沒有明顯區別。既然二者沒有明顯區別, 那麼將歷史時期的民族地理研究另稱之爲民族歷史地理學就沒有必要了。

某一學科的獨立存在總是建立在與其他學科相區別的前提之下, 黃盛璋先生把民族歷史地理學上升爲一門獨立的學科是基於三個方面的原因, 他指出:1. 當前各方的需要, 日益要求提到討論日程上來;2. 重視民族歷史地理記載與研究, 是中國學術傳統;3. 中國具有一定的研究條件和基礎。[8]但僅憑這三點將民族歷史地理學上升爲一門獨立的新興學科, 是難以令人信服的。歷史地理學是否是一門獨立的學科,還得從研究對象和內容、研究理論和方法等方面界定。

儘管歷史民族地理的研究對象和內容豐富,但其不足以構成獨立的學科體系,歷史民族地理的研究對象和內容均屬於歷史地理學的範疇。

再從研究方法來看,歷史民族地理的研究方法主要有:

文獻分析法:這是歷史學研究的基本方法,同時在歷史民族地理學研究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中國豐富的歷史文獻是獲取民族歷史地理信息的一個重要途徑,雖然歷代正史地方誌對民族地區記載較爲簡略,但各時期的總志、地方誌、筆記、遊記等記載了豐富的民族歷史地理信息,是我們進行研究的主要資料來源。

民族調查法(或稱之爲實地考察):是進行歷史民族地理研究的方法之一。歷史民族地理雖說是談歷史上的東西, 但歷史是延續的。其次,由於歷史久遠,許多文獻的記載多有出入,這要求從事歷史民族地理學研究的工作人員深入到民族地區,對民族居住地(包括歷史時期的民族居住地和現在民族分佈地區)的自然環境與人文環境進行詳細的考察,獲取研究所需的第一手資料,然後進行分析研究。早在建國初期,許多的民族工作者深入到民族地區進行社會歷史考察,撰寫了大量的民族、民俗調查報告,這些民族調查材料也是從事民族歷史地理學研究不可多得的珍貴資料。[9]

各類圖表法:地理學家巴朗斯基曾說過:“地圖是地理學的第二語言, 並且應該說它永遠是更經濟, 更容易瞭解的語言。地圖能使人很容易地瞭解許多在正文裏往往必須用很多篇幅來敘述, 但完全得不到充分效果的東西”。可見, 充分利用圖表, 是民族歷史地理學不可或缺的方法之一。[10]

考古學方法:在歷史民族地理學的研究中,更多的是使用考古資料,進行直接現場挖掘的情況較少。

現代技術手段的運用:隨着社會、科學技術的發展, 在研究民族歷史地理學過程中,除採用傳統的研究方法外, 還應採用經濟論證法、電子計算機、遙感遙測等新技術手段。這些都會使我國的民族歷史地理研究達到一個新的水平。

儘管歷史民族地理學的研究方法多樣,但這些都借鑑了歷史地理學甚至是歷史學、民族學的方法,歷史民族地理學自身並無特有的研究方法。

三、歷史民族地理應作爲區域歷史地理學的分支

歷史地理學是研究歷史時期地理環境及其演變規律,以及與人類關係的科學。對於歷史地理學的理論體系, 國內外學者多按其研究內容分爲兩大類, 即歷史自然地理與歷史人文地理。除此之外, 還有把歷史自然與人文地理各要素綜合起來進行研究的論著, 比如著名歷史地理學家於希賢主編的《滇池歷史地理》, 則屬於區域歷史地理學研究的範疇。

根據李令福觀點,歷史地理學主要研究歷史自然地理、歷史人文地理、區域綜合歷史地理學、歷史地圖學以及歷史地理學理論等方面的內容。[11]所謂區域歷史地理學是指以特定的地域爲對象,揭示該區域環境條件(包括自然環境、人文環境或其總體)的發展與演變。區域歷史地理學的研究內容主要包括區域歷史自然地理、區域歷史人文地理、區域歷史地理專題研究和區域歷史地理綜合研究。[12]由上可知,歷史民族地理的研究內容屬於歷史區域地理的範疇。

四、小結

總之,某一學科的獨立存在總是建立在與其他學科相區別的前提之下,所謂的民族歷史地理學與歷史民族地理學, 無論是在研究範圍、研究對象還是在研究內容上都沒有區別, 因而將歷史時期的民族地理研究另稱之爲民族歷史地理(下轉第26頁)(上接第10頁)學沒有必要,故以歷史民族地理學爲基礎,提出民族歷史地理學的概念,並將其作爲一門獨立學科,是不太成熟的。

事實說明,歷史民族地理學既研究人文地理現象、也研究自然地理現象,而把歷史民族地理單純的歸爲歷史人文地理的分支,就會不盡全面,綜合各方面因素,將其作爲區域歷史地理學的分支較爲合理。

參考文獻:

[1]史念海。中國歷史地理綱要(上).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

[2]郭聲波。歷史民族地理的多學科研究――以彝族歷史地理爲例。南方開發與中外交通――2006年中國歷史地理研討會論文集。西安地圖出版,2007;安介生。略論中國歷史民族地理學。歷史地理第二十輯。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3]黃盛璋。論民族歷史地理學的基本理論問題。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化,1995(5).

[4]李併成。西北民族歷史地理研究當議。甘肅民族研究,1997(1);劉錫濤。中華民族歷史地理學的幾個理論問題。喀什師範學院學報,2000( 1);朱聖鍾。論民族歷史地理學研究的若干問題。廣西民族研究,2005(1).

[5]徐強。論歷史時期民族地理研究的學科屬性。貴州民族研究,2008(5).

[6]李令福。中國歷史地理學的理論體系、學科屬性與研究方法。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000(3).

[7]朱聖鍾。一萬年以來涼山地區氣候變遷。雲南地理環境研究,2007(3).

[8]黃盛璋。論民族歷史地理學的基本理論問題。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化,1995(5).

[9]朱聖鍾。論民族歷史地理學研究的若干問題。廣西民族研究,2005(1).

[10]劉錫濤。中華民族歷史地理學的幾個理論問題――兼談新疆民族歷史地理。喀什師範學院學報,2000(3).

地理學科論文 篇八

關鍵詞:資源環境科學;文獻計量學;發展態勢;

作者簡介:王雪梅(1976-),女,重慶永川人,副研究員,主要從事科學計量學、GIS與文獻計量學集成研究。

資源與環境科學以人類生存和發展所依賴的地球系統特別是地球表層系統的特徵和變化規律爲主要研究對象,研究內容涉及地球科學及其分支學科,以及生命科學、化學、工程與材料科學、信息科學及管理科學的諸多分支學科領域。經濟快速發展對資源環境科學提出了巨大需求,中國科學院圍繞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問題及其相關的資源環境與地球科學問題,在資源環境和地球科學領域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1~3]。利用WebofKnowledge平臺SCI-E數據庫,對2009—2014年中國科學院SCI論文及地球科學與資源環境科學領域論文產出進行統計,並與全球及中國論文產出相比較,瞭解中國科學院在地球科學與資源環境科學領域的研究產出及其發展狀況。

1數據來源與分析方法

從WebofScience的251個學科分類中遴選出與地球科學、環境/生態學相關的學科,根據學科分類在ScienceCitationIndexExpanded(SCI-E)數據庫檢索資源環境科學領域的相關論文,應用美國湯森路透公司的ThomsonDataAnalyzer文本挖掘軟件進行數據分析和製圖,對全球和中國的資源環境科學領域產出進行統計分析。

地球科學(Geosicence)領域包括:能源與燃料(Energy&Fuels)、地質工程(Engineering,Geological)、石油工程(Engineering,Petroleum)、地球化學與地球物理學(Geochemistry&Geophysics)、地理學(Geography)、地質學(Geology)、地球科學多學科(Geosciences,Multidisciplinary)、湖泊學(Limnology)、氣象與大氣科學(Meteorology&AtmosphericSciences)、礦物學(Mineralogy)、礦產與礦物加工(Mining&MineralProcessing)、海洋學(Oceanography)、古生物學(Paleontology)、遙感(RemoteSensing)、水資源(WaterResources);環境/生態學(Environment/Ecology)領域包括:土壤科學(SoilScience)、生態學(Ecology)、海洋工程(Engineering,Marine)、環境科學(EnvironmentalSciences)。

2015年2~3月在SCI-E數據庫對全球、中國、中國科學院的SCI論文產出進行檢索和統計,中國科學院檢索範圍包括署名中有“中國科學院”的論文,包括中國科學院各研究所及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不包括未署名“中國科學院”的中國科技大學論文。

2中國科學院論文產出總體態勢

2009—2014年期間,SCI-E共收錄論文955.6萬篇,其中署名中國的論文有113萬篇,署名中國科學院的論文有15萬篇。圖1反映了全球、中國、中國科學院2009—2014年年度論文產出量變化。全球、中國、中國科學院的SCI論文分別以年均2%,14%和10%的速度增長。2014年與2009年相比,全球SCI論文增長近11%,中國增長約爲93%,而中國科學院增長了62%,由圖2可見中國SCI論文增長速度遠高於全球論文增長速度。

圖3統計了中國SCI論文佔全球百分比和中國科學院SCI論文佔中國百分比,表明中國論文佔全球的份額持續上升,而中國科學院論文佔中國的份額則逐步有所下降,但中國科學院資源環境類研究所發表的SCI論文數量佔中國科學院的份額穩中有升。從圖2也可見,中國科學院資源環境類研究所2014年與2009年相比,SCI論文增長了約92%,與中國SCI論文的增速很接近,高於中國科學院整體的論文增長速度。

將2009—2014年環境/生態學和地球科學領域各年論文按照被引頻次高低統計TOP1%,TOP10%,TOP20%和TOP50%論文的數量,以及中國和中國科學院相應級次TOP論文的數量,並統計中國佔全球的比例和中國科學院佔中國的比例(圖4)。

根據論文全部著者統計的結果表明,中國在全球資源環境科學研究領域各級次TOP論文中的比例基本爲15%~20%,中國地球科學領域TOP論文數佔全球的比例高於環境生態學領域,並且地球科學領域TOP1%的高水平論文比例很高。中國科學院在中國資源環境科學研究領域各級次TOP論文中的比例爲26%~32%,中國科學院環境/生態學領域TOP論文數佔中國的比例高於地球科學領域。

3資源環境科學領域的重點研究方向

基於SCI學科分類,分別對2009—2014年全球SCI論文最多的20個學科領域的論文數佔全球SCI論文總數的比例、中國SCI論文最多的20個學科領域的論文數佔中國SCI論文總數的比例,以及中國科學院SCI論文最多的20個學科領域的論文數進行統計。結果顯示,全球各學科領域中,生物學與生物化學發文最多,發文最多的20個學科領域主要側重於醫學和生命科學等,相比之下,中國產出偏重於材料科學以及化學、物理等相關學科領域,中國科學院在環境科學方面論文產出數量比例較高。

資源環境科學領域論文產出佔全球自然科學領域論文產出的8%左右,中國該領域論文產出佔中國SCI論文比例接近10%,中國科學院該領域論文產出佔中國科學院SCI論文比例約爲20%(圖5)。

2009—2014年,中國SCI論文佔全球比例約爲12%,而資源環境科學領域中國SCI論文佔全球份額超過14%。其中,環境科學是全球、中國和中國科學院資源環境科學領域論文產出的最主要的領域。此外,中國在能源與燃料、遙感、地質學等方面論文產出佔全球比例相對較高,而在生態學、古生物學等方面所佔比例較低。中國科學院關於古生物學方面的SCI論文在中國資源環境領域論文中的比例最高,達到54%;此外,在土壤科學、地理學、湖泊學、生態學、氣象與大氣科學等方面的論文佔中國的比例也較高,但在石油工程、海洋工程等方面所佔比例較低,不足10%(圖6)。

圖7中,氣泡的大小表徵資源環境各子領域佔全球資源環境科學領域論文產出份額的大小,即點越大,該子領域論文數在全球資源環境領域中的比例越高;X軸表示資源環境子領域中國佔全球論文的百分比,值越高表明該子領域中國佔全球的比例越高;Y軸表示資源環境子領域中國科學院佔中國論文的百分比,值越高表明該子領域中國科學院佔中國的比例越高。氣泡大的那些子領域(如環境科學等)是全球資源環境科學研究比較多的熱點方向;右下角的那些子領域(如能源與燃料等)是中國資源環境科學相對比較有優勢的研究方向;左上角那些子領域(如古生物學等)是中國科學院資源環境科學相對比較有優勢的研究方向。

中國科學院資源環境類研究所2009—2014年發表的SCI論文主要涉及的學科領域包括:環境科學、生態學、地質學、工程學、氣象與大氣科學、農學、地球化學與地球物理學、化學、水資源、科學與技術、海洋與淡水生物學、地理學、植物學、海洋學等。

4主要研究機構的科學貢獻

中國科學院幾乎所有的研究機構都在SCI資源環境科學領域期刊發表過論文,2009—2014年根據全部著者統計超過100篇的研究所有50多個,在資源環境科學領域發表SCI論文較多的前10個研究所見表1,這些較多的研究所都屬於中國科學院資源環境類研究機構。

2009—2014年中國科學院27個資源環境類研究所以第一著者發表的SCI論文共有22032篇,其中,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海洋研究所、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大氣物理研究所、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南海海洋研究所、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等較多,第一著者的SCI論文數都在1000篇以上(表2)。

中國科學院資源環境類研究所論文的篇均被引次數爲6.03次/篇,表2中的“表現不俗的論文篇數”統計的是這些研究所高於基準值的論文篇數,即當前總被引次數除以從年至2014年的累積年得到的年均被引6次及以上的論文[4]。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的表現不俗論文都在150~200篇。

中國科學院資源環境類研究所被引頻次位於前10%的論文篇數,即研究所2009—2014年被引16次及以上的論文篇數,也是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最多,都在260篇以上。

參考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科學前沿分析中心設計科學貢獻指數[5],定義:

式中:Ci爲中國科學院資源環境類第i個研究所科學貢獻指數,P10%i爲第i個研究所被引前10%論文數量,Citedi爲第i個研究所論文被引總頻次,n爲中國科學院資源環境類研究所的數量。結果顯示,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海洋研究所、大氣物理研究所、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的科學貢獻指數較高,都在0.1以上。

5結論與建議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1)2009—2014年,中國科學院SCI論文增長了62%,高於全球11%的增長率,低於中國93%的增長率,但中國科學院資源環境類研究所的SCI論文增長了約92%,與中國論文增速相接近。

(2)中國在全球資源環境科學研究領域各級次TOP論文中的比例基本爲15%~20%,中國科學院在中國資源環境科學研究領域各級次TOP論文中的比例爲26%~32%,中國科學院環境/生態學領域TOP論文數佔中國的比例高於地球科學領域。

(3)中國SCI論文佔全球比例約爲12%,在資源環境科學領域中國SCI論文佔全球份額超過14%。中國科學院關於古生物學、土壤科學、地理學、湖泊學、生態學、氣象與大氣科學等方面的SCI論文在中國資源環境領域論文中的比例較高。

地理地理論文 篇九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動力。地理課堂如果做到“教有趣、以趣促學”,那教學效果是事半功倍的。筆者在講七年級下冊《美國》時,發現有很多學生喜歡看美國的NBA比賽,課前佈置學生任務,要求課中展示,讓學生根據NBA的30支球隊的分佈,做一個球隊的分佈圖,並且觀察各個球隊所在城市的位置,瞭解其名稱的由來。如姚明以前所效力的休斯頓火箭隊,爲什麼叫“火箭隊”?因爲該市是美國的航天城,是美國航天局所在地;而底特律活塞隊的由來是因爲以前的汽車城,老闆是從事活塞製造業的。通過在地圖找出這些城市的位置,學生比較感興趣,這有利於加強教材的直觀性,使學生樂於學習。又如筆者在緒言“與同學談地理”一課中,啓發學生思考: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男子100米、200米的雙料冠軍是拉丁美洲牙買加的博爾特,爲什麼美洲和非洲高原的黑人選手,在國際中長跑中,常能取得好的成績?學生積極思考,得到結論:“高原上的選手,因爲適應了缺氧的環境,在缺氧耐受力方面有優勢。”然後進一步啓發學生思考:那麼我國的中長跑運動員的訓練,能不能仿效美洲和非洲高原運動員的做法呢?讓學生展開討論,暢所欲言。通過創設情境,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學生能夠主動參與和學習,教學效率提高了。

二、引圖識圖,獲取新知

學習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地理位置、地形、氣候、農作物、交通、城市等內容,利用地圖學習,要比讀課文更直觀、形象,更容易形成空間概念,學生更能感知和理解知識。比如,筆者在講八年級《疆域》中的中國地理位置及優越性時,就以課本插圖爲核心,讓學生結合文字讀圖,讓學生找出緯線讀出,我國位於52°N~4°N之間,判斷出我國位於赤道以北的北半球,大部分在北溫帶,一小部分在熱帶,沒有寒帶。這樣的緯度位置導致我國熱量充足,跨緯度大,有利於農業生產和多種經營。還通過經線讀出,我國位於70°E~135°E之間,判斷出我國位於在20°W以東、160°E以西的東半球。然後讓學生熟悉圖中註記,讀出我國是位於亞洲東部和太平洋西岸,是個海陸兼備的國家。再讓學生在地圖上找到俄羅斯、加拿大和巴西等國家的位置,加以比較,說明我國地理位置更加優越的原因。

三、圖文轉換,鞏固知識

四、創繪地圖,增強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