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相約星期二》讀後感

讀後感1.24W

你想象過自己會如何死去嗎?你計劃過生命的最後階段會如何度過嗎?你是否對死亡心生恐懼?我那時的答案是我從未想過“死亡”這件事。在我讀了《相約星期二》後,對死亡有了許多和以往認知不同的感悟,也從面對死亡這件事學到一些生活的道理。

《相約星期二》讀後感

《相約星期二》是一本關於人傷感悟的書,也是一位臨終的老教授向他親愛的學生講授的最後一堂課。我想一個臨終的老人,一個樂觀幽默又博學的教授,他的感悟向很多“身在人生而矇昧於人生”的讀者展示了一個看待人生的態度典範。

我不多的十多年的生活經驗告訴我,輕易說出“死”是不詳的。記得高中時我拒絕坐晚上的大巴回家,並告訴媽媽夜路不安全,我怕死在路上回不了家,我媽媽生氣地打斷我的話,不再理我。其實每個人都會死去的,可沒人願意相信,相較“怕死”這個詞,我更願意把它稱之爲不捨,是對深愛的人和終身從事的事業的留戀,還有未完成心願的遺憾但莫里說:

“意識到自己會死,並時刻做好準備。這樣做會更有幫助。你活着的時候就會更加珍惜生活。”

“像佛教徒那樣。每天放一隻小鳥在你的肩膀上問,是今天嗎?我準備好了嗎?能生而無悔,死而無憾了?”

我讀到此,設想了一下,感嘆這是怎樣一種富有儀式感的生活,像是基督教徒每日虔誠地祈禱。當每天都準備好面對死亡,就會爭分奪秒去過自己想要的生活,當然這樣做需要一份坦然和豁達,而非日日深陷於死亡的恐懼之中惶惶不可終日。我自己認爲這與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有些異曲同工之處,都是對自我的反思甚至是自我拷問,你做好該做的每一件事了嗎?你的今天是有意義的嗎?你勇敢地去做了每一件想做的事了嗎?這也是一種生活態度。

當我們學會正視“死亡”,也許死去、離開人世的那一瞬是短暫而無畏的,但我想身體的衰老和病痛才真正讓我們哭訴命運的不公。所以想象自己死去的方式時,我說,自然死亡,安詳地寧靜地離開,我想要那樣死去。“做最隱私、最基本的事情的權力也被剝奪——上廁所,擦鼻涕,擦洗自己的身體,除了呼吸和咽食,幾乎一切都得依賴於別人”,這對一個獨立的人是很難堪的,彷彿失去了最後的尊嚴。我深刻意識到是在看到我的奶奶,中年守寡,獨自撫養四個孩子長大成人,可想她是個多要強的女人,她說話聲音很大,做事雷厲風行,即使已經在漫長的艱難歲月裏失去許多,老去後命運也沒有寬待她,因爲患癌症做手術而出現併發症半身癱瘓,我們小輩去看她,她總是無聲地扭過頭去掉眼淚,誰勸也沒用;幫她擦洗,總是不吭一聲地轉移視線;也會因爲肌肉萎宿,姑姑爸爸偶爾的弄疼她而發脾氣,指責他們欺負她。失去了身體的支配權是一件很痛苦的事,無力和軟弱盡顯人前,毫無隱私。因爲目睹奶奶的痛苦,我爲身受病痛、無法自理以及掙扎與死生之間的人們深切地難過着。

而關於這一點也是書中最能打動我的,莫里也說出他不一樣的感悟“我感受到了依賴別人的樂趣”“這就像回到了嬰兒期。有人給你洗澡,有人抱你,有人替你擦洗”。他在享受被愛與被呵護,保持一個樂觀的心態是很重要的,我們總能聽到一些勵志故事:同時患絕症的病人,享受自己餘生的人比那個每天抱怨命運而等待死亡的人多活了很久。當然這是有科學依據的。且不論會在人世停留更久,一天就擺在那裏,開心地過和傷心地過都只是一天啊。

毋庸置疑,生命是寶貴的,每個人都只有一次,且美好時光一去不復返。但是有一個詞,“生不如死”,對一些人來說生活有時候更加讓人絕望,活下去本就是很難的事情。在我看來,這些人分爲兩類:住在天橋底的流浪漢,每天撿拾垃圾爲生,挨餓受凍;患上重病,家人苦苦籌錢,壓垮整個家庭……這些艱難維生的人,爲了活下去而拼命掙扎,這何嘗不是別樣的艱辛。這是一類人。而另一類人是情感上缺失,覺得世界毫無讓人留戀之處,甚至有一部分人選擇放棄生命。

如果我們關注,其實選擇放棄生命的人羣中,後者的人數是大於前者的。我想,心中的愛與信念纔是生活的支柱。書中講到莫里的一些話:“人生最重要的是學會如何施愛於人,並去接受愛。”“沒有了愛,我們便成了折斷翅膀的小鳥。”這是莫里在患病以後最大的體會。我們愛誰?誰愛我們呢?父母和兄弟姐妹,血濃於水,遇到任何事情都可與他們分享;知心朋友,與他們朝夕相伴,一起哭一起笑,度過最難忘的時光;校園裏每天都可以看到的那棵可愛小樹、暖洋洋的陽光灑在手心……其實愛很簡單,只要用心去感受,肯付出心中的小歡喜給身邊小小的事物。莫里可以爲半個地球以外遭受苦難的人而流淚,爲何我們不去爲身邊美好的事物而感動呢?

我要講一個我自己的故事,高二時候的國慶假期,我在沙發上開心地講着學校的趣事,老朋友打電話和我說“小A跳樓自殺了,你知道嗎?”“怎麼可能,別開玩笑了,今天又不是愚人節!”這是我下意識的反應。後來我誇張的笑臉一下子僵在那裏。我國中時代最最好的閨蜜,曾一起在大街上瘋瘋癲癲地奔跑大笑。她有抑鬱症,她會抱怨親生母親對她的嚴厲、對她心理的忽視和繼父的漠不關心,她說沒有人愛她,她說她很絕望,我也曾安慰她嚴厲也是愛的一種表現,她還有朋友,有我。以上我們的交流只是在QQ的聊天軟件上。我很多次後悔,爲什麼沒有專門去找她,也不必笨拙地安慰,只需給她一個緊緊的擁抱,也許就不會有這樣傷心的永別了。後來很多我們的同學詢問我她這樣做的原因,我沉默不語,可我想是因爲活着對她太難了吧,就算說出口也無人可懂的孤獨與悲傷。

當無法感受到愛,生活充滿絕望,也許死亡是一個好的歸處。但是死亡不等於消失,因爲那個人永遠都活在愛他的人心裏,哪怕只是偶爾想念或在某一時刻驟然憶起,但這些都是存在過的痕跡,時光也無法磨滅。在北美的北極地帶有個部落,他們相信世界上的一切生靈都存在着靈魂。它是一種縮小了的依附在軀體內的原我。當大的軀體死去時,小的原我依然活着,它會投胎到誕生在附近的某某生物裏,或者去天空的暫憩處——偉大女神的肚子裏,等待月亮把它送回地球。有時候,他們說,月亮因忙於新的靈魂的降世,於是便從天空中消失了,所以有的夜晚沒有月光,但最終月亮是要回來的,就像我們每個人一樣。這是他們的信仰。這是一個美麗的童話,我也願意去相信着,願每一個沒有月光的夜晚,都有美好的靈魂載着月亮去向他們的歸處。

“學會了怎樣去死,就學會了怎樣去生”,這是書中我印象深刻、又覺得自己無法理解透徹的一句話,似乎不能勘破其背後的深奧。以上就是我一些淺見:當你考慮死亡這件事,就會珍惜每一個今天,保持樂觀的心態,去感受愛、接受愛和給予愛,“相愛,或者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