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新版魯迅傷逝讀後感(精品多篇)

讀後感2.97W

新版魯迅傷逝讀後感(精品多篇)

《傷逝》讀後感 篇一

我原是沒資格對魯迅的《傷逝》發表任何感慨的。從前沒有,那是因爲十二、三歲的年齡還不懂得涓生的的矛盾和子君的悽然;現在不應有,那也是因爲太過體驗他們的思想弱點,感嘆魯迅先生的細膩描寫,而慚愧自已不知該如何表達? 從昨晚掌燈時分,一口氣讀到凌晨,一遍一遍,再逐字剖析着,就恍若文中的涓生和子君就是現實中的他和我。早上上班時,我還拉住一個同事,不管她願不願聽,也強硬將整個故事的心理情節給她複述一遍。不知是我講的字句不漏還是她也有觸語生情的心態,總之,她聽得入神,連連稱這與現代的愛情婚姻沒有什麼區別。我便說,也許愛情原本就是沒有時代沒有年齡沒有國度的吧。但一想到現實中的他,那個連“因爲,因爲我已經不愛你了!”都不敢說的他,我心裏便黯然了。.。.。.再回到電腦邊,我怎麼也坐不住,我聽到我心裏仍然在不停地訴說着。.。.。.

《傷逝》是魯迅先生唯一以青年戀愛和婚姻爲題材的作品,這是一篇悲情小說。作者以“涓生手記”的形式,回顧從戀愛到感情破滅這一年的經歷,用涓生的切身感受來抒發他曾有的熱烈的愛情,深切的悲痛和願入地獄的悔恨。

雖然涓生的故事發生在“五四”年代,在那個黑暗社會裏,戀愛和婚姻問題不可能是一個獨立的問題,他們感情的破滅似乎還可以歸罪於社會解放的過程。那麼現在呢?21世紀的愛情,創造在一個更進步更自由的時代,他們不會再經歷涓生的社會迫害,不必爲“人必生活着,愛才有所附麗”的苦惱,也無需爲求生而象涓生那樣“向着這求生的道路,是必須攜手同行,或奮身孤注”的決擇。但是,我們今天的愛情,卻因更加自由,一任的夢想還是重複着涓生的故事,一樣的愛了,逃了,最後拋棄他們曾經深愛過的女人,任她們自生自滅。.。.。.

從涓生的個性心理描寫,我真實地感受到相愛至分手的殘酷,而血淋淋的愛情正是那個提倡愛情必須時時更新、生長、創造,最後卻爲了求生而離開子君的涓生親手埋葬的。涓生因爲尚未忘卻的翅子的扇動,這在文中多處提到,而他又以爲他的翅子又因子君“只知捶着一個人的衣角”而比先前頹唐得多。.。.。.於是決定“那便是雖戰士也難於戰鬥,只得一同滅亡。”在決定着他們只有分離才能開闢新的道路時,他又意識到“----我突然想到她的死,然而立刻自責,懺悔了。.。.。.”這個時候他有一絲不捨,其實,他早預到子君沒有了他,只有死。因爲子君“她自始自終,還希望我維持較久的生活。.。.。.”就算這樣,涓生還是因爲早晨的時間多,而計劃在閒談中,故意提起往事,似一個隱形的壞孩子,把那翻在心裏折騰過的“所謂不虛僞的真話”對子君說了出來,而子君聽後“她的臉色陡然變成灰黃,死了似的”。直到“子君卻不再來了,而且永遠,永遠地!。.。.。.”,涓生這才意識到當初以爲“將真實說給子君,她便可以毫無顧慮,堅決地毅然前行,一如我們將要同居時那樣。”恐怕是錯誤了,因爲子君“她當時的勇敢和無畏是因爲愛”。涓生最後雖然也悔恨和悲哀了,但卻只能換來子君永遠的空虛,歡欣、愛、生活已經全都逝去了。這個時候,我想人只有在失去時才感到存在的可貴,這句話便是真理了。

再回顧涓生對待子君愛情的過程,這裏可以看出他矛盾自私的陰暗面。追求子君的時候“照見我含淚握着她的手,一條腿跪了下去。.。.。.”,如此經典的場面在21世紀已經視爲珍寶,更何況在那個世俗的年代。也難怪日後竟成了子君溫習的必修課,“我的言辭,竟至於讀熟了的一般,能夠滔滔誦。”。而涓生後來卻只當作是淺薄可笑的電影一閃。如此純真熱烈的求愛形式,竟被涓生自已踐踏了。其實我也不懷疑那個場面的真實,只是很明顯,涓生衝動的,甚至是不負責任的浪漫熱情,只能維持到得到子君的愛時,就成了“被質問,被考驗”的負累了。

他們相愛的時候,涓生是這樣形容的,“去年的暮春是最爲幸福”,但就算如此愉悅時,他們走在路上,他仍會覺得到時時遇到別人的探索,譏笑,猥褻和輕蔑的眼光。.。.。.可見,子君給他的幸福並沒有堅定他的愛情,他的勇氣在很早時段都已經暗地裏隱藏着不穩定性。可恨的是,這個時候涓生並沒有顯示出在分手時“所謂真話”的勇氣,我想倘若涓生真是那種“是的,人是不該虛僞的”,那麼他當時更應該對子君講出他的心態,似乎在後來的描述中,他的各種對子君不滿情緒他都有所隱瞞,當然除了分手那一次來了個真實的。如果在當時尋住所的路上,他也來個真實的表白,或許會讓子君明悟一些,或許將不會有後面的草率同居,更不會淹沒子君死的悲劇。因爲當時境態的子君卻是“大無畏的。.。.。.坦然如入無人之境”,子君的愛是那樣的純真,那樣的執着,她的眼裏只有他,她的世界唯有愛情。

於是,他們的愛情走向在開始就已經有了明顯的差別。子君是義無反顧的,從他們最初交際半年時的對話,她分明地堅決地沉靜地說“我是我自已的,他們誰也沒有干涉我的權利”,直到面對涓生熱烈地追求,她果斷地捨棄家人,將整個社會拋在身後,毅然地跟着涓生。這是一種對社會的背叛,是不符合大衆化的,是當時那個時代不相容的,但子君卻堅強地選擇了那樣沒有退路的愛,其中的勇改和無謂又豈是你我能體會的?但涓生最後卻用“所謂的真話”把她推向地獄,雖然文中沒有交待子君的死因,但我們完全可以想象,在當初他們同居時,她的叔子已經不認她做侄女,可見家庭反對之強烈。那麼子君被涓生“逼”回到足以被唾沫淹死的家族中,私訂終身、未婚同居,這諸多罪狀,還不夠她死一百回嗎?這便是涓生悔悟時說的“我沒有負着虛僞的重擔的勇氣,卻將真實的重擔卸給她了”,這重擔也便真的“壓”死了子君,毀滅了涓生贖罪的機會,完全破滅了他們的愛情。從而更加突出了涓生的不負責任,自私陰暗,這也正是魯迅先生的一慣寫法,不同的是,這次揭示的是人性弱點的陰暗面。

繼續進入他們的同居生活中,我們可以看到,在涓生“漸漸清醒地讀遍了她的身體,她的靈魂,不過三星期。.。.。.揭去許多先前以爲了解而現在看來卻是隔膜”的心理描寫中,文中用了一個情態副詞“漸漸”,寫出了時間的流動性,這裏似乎也暗喻着涓生的愛情觀隨着時間而變化着,也意味着激情過後浪漫不再的趨向必然。於是,在鍋碗瓢盆的真實生活中,涓生不滿子君“管了家務便連談天的工夫也沒有,何況讀書和散步”,這樣的生活似乎與涓生想象的全然不同,其實就現實來說,這只是婚姻的必然,是家庭生活的前提,可見涓生同居之前並沒有細想過,只是更加突出他的草率和衝動以及不負責任。而子君本身也甚至爲着“和那小官太太的暗鬥”而不樂。環境總是會改變著一個人,在那個時代的婦女終是不能完全獨立出來,之所以在今天的社會中,也依然適合那些不滿“全職太太” ,認為老婆被家居生活薰得“庸俗不堪”的男人們的真實寫照。爲什麼現代女性總是要走出家庭,要走入社會,是否她們都曾猜透過子君的悲劇起源呢?人原本是一個個體,即使你是多麼地愛對方,你也不能將自身溶納入愛人的骨髓,只有愛的不失去自我,你才能應付不變中的萬變,纔不會走入象子君一樣,一旦失去愛情就失去自已的可憐境地。

在涓生失業的心態變化裏,他因爲子君頻頻催他吃飯,而“在坐中給她一點怒色”,而委婉地經過說教讓她明白之後,卻又因不定時吃飯,菜冷而苦惱,甚至想着“自覺我在這裏的位置,不過是叭兒狗和油雞之間”。讀到這裏,我有些爲涓生悲哀,情由心生,我以爲人最大的敵人,莫過於自已。在我看來,子君愛他的心以及家居的煩碎依然是那麼可愛,即使他微有怒色,她也溫婉地表現出“可是沒有說”。反倒是涓生自已以爲子君“大約很不高興吧”,涓生因爲失業環境的改變,因爲生活的節拮据,而自以爲是地猜想着子君的變化,這在後面的日子突出地更爲明顯。“我終於從她言動上看出,她大概已經認定我是一個忍心的人。”“但子君的認識似乎只是淺薄了起來”。這裏面的“大概”、“似乎”都是涓生的澺想,所以,這也便是他親手毀滅的過程,因爲他沒有戰勝他自已。

以至於後來,只有逃出家門,“終於在通俗圖書館裏覓得了我的天堂”,而這天堂原來也只是爲着“裝着兩個鐵火爐”,並非爲了看書的高尚。更說他出走的心態,“逼迫我不能在家庭中安身,但是往哪裏去呢?”這又一次體現了他的自私,他在回到家中“領略冰冷的顏色”,在意識到子君“很帶些恐怖的神色”時。難道他沒有想過,他的出走只會讓子君更爲痛苦,而他尚且可以去找“天堂”,那麼他的子君呢,那個拋棄一切跟他走的女人呢?她又往哪裏去呢?深愛着涓生的子君面對男人的變化,依然溫順地守着那個家,“近來也間或遇到溫暖的神情,但這卻反而增加我的苦痛”,憑着子君對涓生的愛,這小小苦痛變化又怎能逃過她的眼睛,於是“已經引起她的憂疑來”。(1)(2)(3)

這一長段有許多涓生的心理描寫,雙方一直按照心裏的猜測來對待對方,看似溫情,你爲我想着,我爲你想着。其實他們犯了一個嚴重的錯誤,無論涓生心理活動是多麼矛盾、掙扎、無奈,但他卻一直未向子君交流過,他們已經缺乏了最重要的關係──勾通。以至於後來涓生考慮著“我覺得新的希望就只在我們的分離”,而且認爲子君“她應該決然捨去”。在這裏他又是用了“認爲”二字,他一向只是單方面地考慮了他的立場,仍是自以爲是地代着子君去“安排”與她分手後的生活。“。.。.。.況且你已經可以無須顧慮,勇往直前了。.。.。.但這與你倒好得多,因爲你可以毫無掛念地做事。.。.。.”而結果的事實卻是子君只是勇往直前地奔向死亡。

可憐的子君面對這變故的到來,也“只有沉默”,我想在這個時候,以子君的聰明,她已經看出了分手是涓生希望的,要她勇往直前地離開他,也是涓生希望的,所以她選擇了沉默,以慣有的溫順成全了涓生的“偉大”,儘管她“瞬間便又蘇生。.。.。.在飢渴中尋找着慈愛的母親,但只在空中尋求,恐怖地迴避着我的眼”。她“尋求”着卻不敢看涓生的眼睛,因爲她一方面想着曾經與涓生的恩愛,似乎還幻想着會有轉變的奇蹟;另一方面卻對涓生的絕情失望,恐怖地不敢相信,不敢直視這殘酷的真實。令到涓生在最後時刻也再次逃避“我不能再看下去了”,也只有在這裏,涓生似乎還存着一些良知,最後卻也被小品文的登出給擠兌了。

而子君在默然中成全了涓生翅子的扇動,離開了。涓生卻只沉浸在“我預感到這新生面便要來到了”,這是多麼鮮明的對比和諷刺啊,一個是死,另一個卻是新生。涓生這種近乎輕鬆的心態,令到我認爲他後來對子君死的懺悔都含着虛僞的成份。再則,在子君活着的時候,他已經看到了子君的死。而當有人告訴他子君確實死了時,他卻驚得沒有話,還不自覺地問是否是真的?可見子君離開他後,他並沒有真正爲她的處境爲她對他的全部的愛分析過。

文中描述子君的心理活動很少,我們只能從涓生的想象中來尋找她的影子,但她的形象卻是鮮明無比的。尤其是於她的死對涓生全部的愛更是做了一個永恆,“子君總不會再來的了。.。.。.她的命運已經決定她在我所給與的真實的---無愛的人間死滅了!”而這種美好東西的毀滅,才更激起讀者隨之而來的悲情意識,也許這正是揭示出悲劇人物形象的實質吧,令到我不免再次爲之噓唏心痛了。

天,漸漸發白了,脖子有些酸,手敲得有些僵硬。這篇讀後感寫得特別慢,寫着寫着總是會停下來出神地體會一下他們的意境。我在個人感情裏似乎偏向着子君,更多的是在遣責着涓生,我腦子裏一直閃現著最近一部電視劇的題目《與愛同生》。而子君在她離開人世的那一瞬間,是否也念過這個詞呢?與愛同生!多麼富有震憾力的堅強。

而涓生的愛情用現代化簡單的詞來概括,那就是,由衝動的愛開始再由理智的現實來結束,如此看來,在今天這個社會似乎也無可厚非呢?

但我們應該值得借鑑的是,既不能象子君那樣愛得失去了自我個性,也不能象涓生那樣輕率地開始。還是那句老話:沒有足夠的水,就不要走進羅布泊。既然兩人決定了相愛,就應該相互扶持,共同進步,哪怕結局是一同滅亡,也要與愛同生。

《傷逝》讀後感800字 篇二

愛就堅強,不愛就瘋狂

涓生說:“如果我能夠,我要寫下我的悔恨和哀傷,爲子君,爲自己。”

很多人認識魯迅,僅限於從國中書本上學的幾篇《孔乙己》、《阿Q正傳》等課文。一說到魯迅,就知道他是一名文學巨匠,認爲魯迅是一名以筆作匕首作投槍刺向敵人心臟的戰士。以往魯迅的小說卻都有一個宏大的主題,像反映時代和社會、抨擊禮教吃人、記錄知識分子的艱難選擇,讀了魯迅的《傷逝》,方知道,戰士的另一面,是怎樣的孤獨敏感的靈魂。

雖然,《傷逝》採用了手記的文體,子君的想法以及社會的真實,我們無法得知,但我們通過隱含作者和局部真相,我們仍然能看出那個敘述者儘管滿心懺悔,卻並沒有在道德上和感情上,公平地對待被他拋棄的子君,他並沒有特別說謊卻都沒有充分反映事實,也沒有真心憑良心說話。

我認爲子君在整篇小說中是一個受“五四”新思潮解放的知識女性,但她又沒有完全擺脫封建思想的束縛。在文章中,子君和涓生因爲思想而產生愛情。而她,爲了愛情,不顧家族的反對。她說:“我是我自己的,他們誰也沒有干涉我的權利。”她以此爲思想武器,爲自己的戀愛婚姻自由而奮鬥。她敢於爲自己的自由而與家族與社會鬥爭,不顧社會的藐視,捍衛自己的愛情、權利。

但是,在婚姻裏,她卻將自己的心思自己的熱愛投身於自己的小家庭中,享受着家庭的狹小世界。她的世界從追求新思想變成了照顧自己的丈夫,照顧油雞和阿隨。在這裏我們可以看出她的思想的落後。我們不否認她是熱愛知識的,但是,她的熱愛,是淺顯的。她因爲現實的殘酷放棄了自己本身,她缺少對於自己人生的理想和目標。她以爲實現了婚姻自由就是實現了她的理想。她只不過,從封建家庭走出,又走進自己的小家庭。這裏我們可以看到她的思想沒有完全被解放。

立身以立學爲先,立學以讀書爲本。疫情期間防禦病毒的最好藥物就是“不出門”和“多讀書”,不出門是爲了隔離,多讀書卻是爲了溝通。書籍給予我們知識的力量,給予我們分辨的智慧,也給予我們共情的能力。希望同學們能夠多多利用宅家的課餘時間,多讀書,讀好書,用閱讀傳遞信心,用精神凝聚力量。

《傷逝》讀後感 篇三

《傷逝》是魯迅唯一一篇以青年男女戀愛和婚姻爲題材的作品,它講述了一個醒者與未醒者的悲哀故事,全文描寫得細膩、細心、細事無非,尤其結尾那句“我要向着新的生路跨進第一步去,我要將真實深深地藏在心的創傷中,默默地前行,用遺忘和說謊做我的前導……”更是提綱挈領、發人深思。

在《傷逝》描述的故事裏,涓生是醒者,他雖然不致於象“狂人”那樣受衆多不醒者的排斥和貶損,但他也同樣有“狂人”般醒者的痛苦。子君是個未醒者的代表,“阿隨”雖然是子君的寵物狗,但它是子君未醒的象徵,老觀念不就是“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嗎?所以,做爲醒者爲未醒者療救病痛,自然不可能“真話”就有效果的,有時適得其反。這樣,也就不難理解在小說《傷逝》中的結尾了。魯迅先生通過涓生的手記說:“愛情必須時時更新,生長,創造。”他還沒說的話是:愛情如果不時時更新、生長和創造,那就必定“傷逝”。聽說魯迅先生寫這篇小說的時候,正是和他的學生許廣平結合的時候,這在某種意義來講,小說對社會、對先生、對許廣平都是個警示。

魯迅說過,“女人幸福生活的最大敵人是無聊”事實上我一直覺得自己是個幽默大方、自信陽光、身體健康、相貌堂堂的男生,但這些優點在缺乏物質基礎的支撐下顯得那麼無辜無助和無力。確實,“沒有房子,我讓愛情住在哪裏?沒有車子,生活又如何運轉?”生活的現實讓大多女孩在選擇對象時不得不把男方的物質基礎放在首位,但從《傷逝》中我們可以清楚看到,如果過分依賴男人,那便會使自己走向脆弱……

其實找對象就和炒股一樣,必須分散投資,決不能孤注一擲,而且選擇的類型要多樣化,不能只關注“基本面”好的績優股,或者急功近利地做“短線”,最好能今天買,明天就漲停;所謂“長線是金”,有時候找對一直潛力股將來可能獲得的收益會遠遠超乎想像!

如果把女人的相貌、身材、個性、人品等綜合起來用數字來表示其水準的話,那找一個60分左右的對我而言可能就是“實惠”,而70分左右的則是“現實”,80分左右的叫“理想”,85分以上的,就是“夢幻”了。

我這一生都在追求“理想”,但或許最後還是不得不面對“現實”吧。

魯迅《傷逝》讀後感 篇四

《傷逝》是魯迅探索運用內心獨白的敘事方式寫作的一篇小說,這在魯迅的兩個主要的小說集《吶喊》和〈彷徨〉中可謂是獨一無二的。在這篇文章的寫作過程中,籠罩着作者對於現實最痛苦的揭示,呈現出一種深沉的悲劇性色彩。

《傷逝》是收在魯迅小說集《吶喊》中的一篇作品,也是他取材於現實小說藝術探索的後期作品。在這篇作品中,作者以深沉的筆調爲“新青年的自由愛情”唱了一曲輓歌,對人性的殘酷真實給予了清醒的揭示。

魯迅曾經在《再論雷峯塔的倒掉》一文中說到“悲劇將人生的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喜劇將那無價值的撕破給人看。”如果從魯迅給悲劇所下的定義來看,《傷逝》無疑是一部真正的悲劇。

《傷逝》在魯迅的小說中具有特殊的意義。他是作者第一次以愛情爲主題寫的小說,也是唯一的一次。在這之前,作者曾經在1919年1月的《新青年》上發表了《隨感錄四十》在那篇小文章中魯迅指出“中國的男女大抵一對或一羣————一男多女—————的住着”,可是“愛情!可憐我不知道你是什麼”。中國人向來是不知道什麼是愛情的,作爲“中國人靈魂的孤獨探索者”,魯迅在文章結束時指出要讓“勾銷舊帳”,則必須“完全解放我們的孩子!”在魯迅看來,從孩子開始似乎還不至於讓人徹底對愛情絕望。但是到了《傷逝》中,兩個青年人涓生和子君,以極大的勇氣爭取到愛情,卻最終只有“悔恨和悲哀”,這未免讓人心生寒意。

如果說魯迅的《隨感錄》是一篇啓發愚昧的國人擺脫舊的傳統,勇敢的去追求真正的愛情的話,那麼《傷逝》無疑就是在這個基礎之上,揭示出一個更加殘酷的現實:鬥爭之後的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