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系統之美》讀後感(精選多篇)

讀後感3.22W

第一篇:系統之美讀後感

《系統之美》讀後感(精選多篇)

平衡、和諧的真義

——《系統之美》讀後感

生活、工作中往往會出現一些讓人糾結的問題,例如:到底是將自己手邊的錢拿來存入銀行,還是買入現在價格下跌的黃金?工作往往剛解決中出這個紕漏,那邊卻又“着起火”來,難道我天生就是“救火員”?等等諸如此類的問題,在這快節奏發展的社會中無端地增加了人們頭上的白髮,卻始終沒有很好地辦法去解決、減少這些困擾。

當我剛拿到《系統之美》這本書後,並沒有以很認真的態度去研讀它,只是當做自己睡前的枕邊讀物。可隨着翻看頁數的增加,作者對我們身邊事物站在系統層面深度地、毫無爭議地分析深深吸引了我。作爲有着近30年的工作生活經驗的我,被作者的智慧所折服。很多以前感覺不可思議的事情、問題也如撥雲見物般豁然開朗。

《系統之美》以深入淺出的事例向我們描述出各種系統,生活系統、工作系統、管理系統發展的必然規律。我比較愛喝咖啡,沒想到書中恰恰就以喝咖啡習慣的養成來說明人們對系統事物認知不恰當的地方。每每在系統工作中出現“疲軟”、“滯後”現象時,我們常態化心理就是及時加入“刺激性”手段,就像人們在出現疲勞時需要從咖啡中獲取咖啡因來讓神經興奮起來一樣。其實,萬事萬物都有其發展規律,就像人的精神,總會有“高潮”有“低谷”,出現精神“低谷”需要的是補充能量或者美美睡上一覺就能再次飽滿起來。同樣,當工作中出現“低谷”時,咖啡因式的刺激只會帶來短期成果,而這種成果是建立在對事物前進發展原始能量的透支,嚴重的甚至會導致“系統崩潰”。這一原理的認識使我明白了工作中自己爲什麼常常成了“救火員”,正是因爲我的一些工作方法違背了事物系統發展的規律。

《系統之美》對我們解決問題也指出了幾點重要思路。第一:對任何工作開展之前一定要建立一個“大容積”的系統體系,就像水在河道中,遇到大雨天就會四處流溢氾濫,但如果水在湖泊中,只會滿而不溢。所以,工作中要建立有包容性的工作體系,要有一定的容錯性,這樣才能保證事物發展有良好空間。

第二:對應事物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一定要找到根源性解決辦法,就像人生病了,吃藥、打針只能是臨時對策,是防止病情惡化的手段。想要徹底改變

身體健康情況還得靠加強運動鍛鍊,增強自身免疫力。就像我們推行的現場管理,針對發生的問題要從源頭對策是非常有道理的。

第三:關注系統的管理不是對結果的管理,要注重過程,尤其要注重事物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反饋”性問題。例如人口管理,人口多了,平均資源分配少了,生活水平就會下降,在相同的生產力下,降低人口,平均資源分配多了,生活水平就會提高。管控的重點是要考慮人口下降生產力是否也在下降,如果不把握這種過程反饋,一味地爲降低人口而去降低人口,會對整個國家經濟系統帶來災難性後果。結合我們工作中常常提到的“省人化”管理一樣,想要真正減少作業人員,首先要保證在不降低生產節拍的情況下才能實現。

通過對《系統之美》這本書的學習,讓我不但對現有工作、生活體系有了更深的認識,同時增加了自己看待事物、看待問題的角度,這樣可以避免一些習慣性思維所帶來的錯誤,能以正確的態度面對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問題。以更成熟、更理性、更穩健的方式來面對人生中各種困難與挑戰。

所以,作爲一名衝壓車間老資歷的黨員,我對學習——進步有了更深的感悟,在今後工作中,要以自己學習的經驗積極鼓勵車間年輕員工們多花時間投入到學習之中,只有這樣才能理解人生平衡、和諧發展之路的真義!

第二篇:系統之美讀後感

《系統之美》

以我這種感性、隨性的人,竟然會去看《系》這本書,連我自己也很驚訝。

但這是一個好的開始。起碼說明我能夠意識到自己的侷限,願意去接觸另外那個我不熟悉的世界。

書裏面一些類似反饋迴路之類的詞我基本上第一次聽說,不過這並不妨礙理解書的內容,因爲作者並沒有故弄玄虛,內容還算通俗、甚至有趣。但這並不表示你看一遍就能融會貫通,因爲“系統”...真的是一個很複雜的東西。

我想這本書適合各種不同職業的人來讀,我相信他們都能夠從中找到自己需要的東西。當然,也很適合hr來讀。因爲沒有比人和人的組織更系統、更動態、更有持續發展性的結構了。

很慚愧,我一天中絕大多數工作時間的角色基本上類似於服務員、統計員、監督員、保姆?與系統性思考毫無關係。我可以把它歸結於環境、客觀條件的限制,但難道我自己沒有麻痹甚至沉溺於此嗎?我想到過主動去改變嗎?

拿人員流動來說,我們都默認製造型企業的員工流失率高是普遍現狀,但如果系統分析一下人員流入量、存量、流出量這三個變量,會從中發現規律性的東西,以及相互起作用的因素。我們滿足於只要保證一定的員工存量就可以,但考慮過這個動態平衡的代價是什麼嗎?我們計算過一個崗位的員工週轉率以及它對產品質量帶來的影響嗎?考慮過未來的員工結構趨勢嗎?書裏有一個很形象的蓄水池的模型,我們認真思考過怎麼更好地利用手中的注水閥和出水閥嗎?同時,還有哪些hr管理職能可以用這兩個閥門來調節嗎?

書裏有一句話:“在非線性的世界裏,不要用線性的思維思考”。但我們不總是在用線性思考約束自己和理解他人嗎?如果薪酬的作用是線性的,爲什麼員工漲了工資仍然對企業不滿意;如果培訓是線性(我們一定會做的更好:)的,爲什麼上了課員工仍然犯同樣的錯誤?我相信最高端的管理一定是非常簡單的,但在簡單的管理手段背後,一定隱藏着對系統縝密的思考和對人性立體的洞悉。因簡就簡和因繁就簡是兩個不同的境界。做人也是一樣。

如果仔細琢磨,“系統”是一個很精妙、有趣的東西,而且也許它並不總是冷冰冰的、機械地運作。正因爲它的動態性,它也會有偏差、出意外,甚至會因爲這些“意外”形成另一個系統。而我們能做的,在被動接納之餘,也應該冷靜而客觀地觀察、分析,纔有可能去主動地駕馭。

一個人,一個組織,一個社會,只看腳下、不看長遠,是短視的;只見樹木,不見森林,是片面的;只看現象,不究本質,是盲目的。系統思考,不只是一種思維方式,也是一種心智模式。任何行爲以及由行爲所產生的結果都是由其心智模式所決定的。能夠認識到自己心智模式的侷限,是一種進步,但更爲重要的,是去勇敢的改變。

這本書沒有叫系統的智慧或者系統的本質之類的名字,而是叫《系統之美》,我想是因爲系統如同藝術般美妙地存在,而美,是人類最高層次的追求。

第三篇:《系統之美》讀後感

《系統之美》讀後感

這本書的主題是系統思考,圍繞這個主題,重點講解了什麼是系統,系統有什麼特點,以及我們怎麼去系統思考。這本書最難得的地方是它在最後的一部分勇敢的承認系統思考的不足,指出系統思考也只是我們認識世界的一種方法和觀點,各種模型只是對客觀世界的一種近似,永遠無法取代真實而豐富的現實,我們要做的就是通過系統思考提供的方法去更好地理解我們的世界,把握它的特性和趨勢,順勢而爲,而不是妄圖控制系統。

一、系統

及組成

什麼是系統?

我發現越是按照事物本身的特徵去認識和感知事物的方法越是有效。簡單的例子就是學習知識的時候,因爲知識本身就是相互聯繫的,所以當你以聯繫的觀點去打通各種知識的時候,你的學習效果就是最佳的。而系統思考的觀念也符合這個道理,因爲我們現實的世界本身就是相互聯繫的,但是爲了科學研究的方便,我們將研究對象拆分開來,這種拆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我們的研究難度,但同時這種拆分有時也會破壞各個系統間的連接,而系統的特性往往和部分間的連接密切相關。系統思考的由來便是從整體上去研究事物,核心就是研究系統各個部分間的聯繫,以及各種聯繫對系統特性的影響,而這種觀點更加符合現實世界的特徵。

爲了研究系統思考,我們必須先認識什麼是系統?系統指的是指具有一定的功能或者爲實現目標由不同的部分相互聯繫總成的具有一定結構的整體。有定義可知,系統由三大部分組成:功能或目標、要素或部分、聯繫,接下來我們分別談談這三個部分。

系統要素

部件

與系統對應的就是部件或部分,它是系統的組成部分,這個很好理解,比如將一顆樹看成一個系統,它的根、樹幹、樹葉便是他的各個組成部分。

目標或功能

任何一個系統都是有一定功能或目標的。比如一隻由若干球員組成的球隊就是一個系統,這個系統的目標就是要贏得比賽。一輛汽車也是一個系統,它具有的一個典型功能就是代步。

連接

這可以說是系統的核心。我們以前就聽說過,系統功能大於部分的總和,直覺告訴我們的確是這樣。但是系統怎麼實現其功能大於總和的一直是個問題。其實核心便在於連接。通過連接,各個部分可以有效的結合起來,從而實現特定的功能。

涉及到連接,本書重點談到了連接的形式和功能,但連接同時還涉及到媒介。就我的理解,媒介通常可以分爲三類:物質、能量、信息。

我們講到血緣關係,其實就表達了物質作爲媒介的連接,我們稱其爲物質流。能量連接的一個代表就是我們騎自行車的時候,人和車就組成了一個系統,當你掌控方向,同時給踏板施加力量的時候就是將人的生物能傳遞給自行車,通過這種能量流就建立了人和車間的聯繫。信息流就更不用說了,可以說它在我們現在的社會無處不在,互聯網就是一個典型的代表,通過網絡中的信息的快速流動,可以形成各種系統,比如各種社羣,“羅輯思維社羣”就是一個典型的代表。

結構

同樣的部分,同樣的物質連接物質,爲什麼效果或特性會完全不同呢。一想到這裏,你會想到哪個例子?我想到最典型的就是石墨和金剛石。現實中有很多這樣的例子,同樣的球員,當採取不用的戰術或反應策略,結果可能完全不同。而這種不同的戰術就體現出了結構的作用。

二、系統特徵

前面我們談到了系統的概念和組成,懂得了系統就是爲了實現某種功能和目標,由各個部分通過一定的方式連接起來,從而形成的具有一定結構的整體。而裏面的核心是連接,我們介紹了連接的介質,但是沒有介紹連接將會產生的效果。下面將重點介紹連接產生的效果以及系統的一些特性。

兩種迴路——調節迴路和增強迴路

系統各個部分間的聯繫導致的最典型的結果就是迴路,或者叫反饋。什麼是反饋呢?簡單的將就是系統中某個部分變化的結果反過來會影響該部分的變化趨勢。比如在一個草原中,當羊羣中羊的數目增加時,可能會導致它的天敵——狼的數目的增加,而狼的增加又會反過來限制羊羣中養的增加,從而使羊保持在一個穩定的量,這種迴路我們稱之爲調節迴路。與之相對應的是另一種迴路,就是增強迴路,顧名思義,就是變化的結果會導致變化本身的加劇,比如在學校裏,某個學生一門課程學得很好,那麼他這門課的成績就會比較高,老師肯能就比較喜歡他,從而導致他更喜歡這門課,學習更加投入,從而使成績更好,從而形成一個上升的螺旋結構。再比如在機械振動中存在的自激振動,某個問題振動的結果會導致振動的進一步加劇。但是,一般這種加劇不會無限制的,因爲在一方面系統中會存在各種迴路,會有迴路調節它的增加,從而使其增加漸漸變成一個穩定的狀態,而這就會導致我們常見的非線性,在後面會談到這個概念。

兩種量——存量和流量

前面提到了兩種迴路,這裏介紹另一個重要的概念對——流量和存量,一方面進一步理解迴路,另一方面爲我們後面的解釋做鋪墊。存量指的是系統中元素的量,比如羊的數量,流量(流入量和流出量)表示流入或流出系統的元素的量,比如出生和失去的羊數。再比如一個人在擁有的存款可以理解爲存量,收入和資產可以理解爲流量。很容易理解,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收入的增加會導致存款的增加,而存款增加反過來導致利息收入的增加,從而形成一個增強回。

而支出一般會導致存款的減少,但如果支出中包含了投資,那麼投資的收益會導致存款的增加,即在流出中,它可以同時包含兩種迴路。

三大特徵

以上重點介紹了系統的連接,其中包括連接的媒介——“三流“(信息流、能量流、物質流),也介紹了連接後常見的效果——迴路。下面將介紹各種連接綜合起來後賦予系統的一些特性。

總體大於部分

這個不做過多描述,大家都好理解,只需指出,系統大於部分總和的根源在於部件間的連接。

動態

系統是動態變化的,這個也比較好理解,在振動中指的就是一個系統的時變特性。

開放性

這裏的開放性指的是系統和周圍系統或者外界環境間的聯繫和流動。

適應性

如果形容一個物體,適應性可以指它在受力後恢復原狀的能力。

如果形容一個人,適應性指的是快速恢復的能力,比如體力、精神狀態等。

而對於一個系統而言,適應性指的是系統在多變的環境中保持自身的存在和運作的能力,而這就是之前看到的另一部很有意思的書——《反脆弱》中的核心觀點,而與之對應的是脆弱性或剛性。

自組織

還記得我曾經寫過的另一個日子——《黑客帝國的可能性-混沌和進化》,裏面專門提到了自組織這個概念。這裏強化一下:系統通過學習和進化使其使其結構更爲複雜的能力稱爲自組織。比如生物的進化過程就是一個自組織的體現。這裏特別指出,導致系統自身複雜話的底層代碼往往並不複雜,它的組成元素類別可能很少,元素間的連接規則也可能很簡單,但是通過這些簡單的元素和規則可以形成複雜的事物,最後甚至導致不可預測的混沌現象。比如科赫雪花,它的原則就是在一個等邊三角形的邊上再起一個等邊三角形。

層次性

層次性用來表達系統中包含系統這個概念。就像一部汽車,整個來看,它是一個系統,分解來說,它又可以分爲動力系統、轉向系統、制動系統等。而每個系統由可以再分解,直至各個零件。很多系統都具有這樣的特徵,比如一個公司裏面會有部門、部門下會有科室,科室下面還會有項目組,項目組下面就是個人了。這種層級結構會產生很複雜的系統結構,過多的層級有的時候反而不利於整個系統的運行,典型的表現就是反應慢。比如在一個層級過多的公司中,市場有變化的時候,有的時候一線的人員要通過層層結構才能將信息反饋上去,而要採取行動又要層層審批,這些過程導致週期長,而市場可能又發生了另外的變化。這也是羅胖一直強調的大組織的弊端,而互聯網下的個人直接連接也會使系統複雜,但這種複雜是因爲連接的多樣性導致的,它反而有利於系統內部的三流,從而更好地發揮效果。

六大誤區

其實這六大誤區中的一些其實也是系統的一些特徵,只是人們在思考的時候,有時容易走入誤區,所以將其放到誤區中。這裏我們用六個詞彙對信息進行壓縮,便於記憶。

表裏

透過現象看到本質,這個不用多講,大家都清楚。我們不要被表面的現象誤解,要多去思考內在的結構和深層次的原因,多問幾個爲什麼。

曲直

這裏的曲直想說明是系統中的線性和非線性問題。典型的線性關係,比如你在超市購物,你買一斤肉是20元,那麼你買10斤就是200,依次類推(排除量多價低的情況)。但是現實中還有很多的現象不是非線性的,比如商業中的複利效應。此外,這種曲直還包括看待問題不能直線思考,即單一性思考,常見的是單一的因果論。而在機械振動中也存在線性振動和非線性振動之說,前者中一個有效的原理就是疊加原理,但是在非線性系統中就不能這樣。

邊界

我們研究系統的時候通常都是研究在一定邊界下的系統,因爲一個系統通常不會孤立的存在,它總是和周圍的環境,周圍的系統之間存在着“三流“。所以,我們在劃分系統的時候,要考慮到邊界的範圍。而很多時候,邊界上的情況也是很複雜的。比如工程中的流固耦合問題,你怎麼去處理流體和固體的邊界,怎麼實現邊界上力、溫度等量的流通和反饋。

延時

你採取一個行動,很多時候不會立馬產生效果,這就是延時。比如你想減肥,你今天節食和運動,但是你不會今天一下就瘦下來,身體這個系統需要一定的反應時間。對於機械系統,一個激勵源通常不會立即就有相應,而是會存在一個滯後,這是由於系統的慣性和阻尼造成的。在系統中,前面的存量會導致滯後,或者說是一個緩存作用,比如一個人失業了,如果它有足夠的存款,那麼短期內它的生活不會受到太大的影響。而延時效應也告訴我們做事需要耐心,因爲整個系統的響應需要時間,我們要學會推遲滿足感也是因爲這個道理。這就類似於中醫中的調理的道理,短期不一定有效,但是對於長遠效果是有利的。在後面的系統基模中還會重點談到延時效果。

有理

這裏的“有理”不是“有道理”,而是指“有限理性“。亞當斯密提出了”市場無形的手“概念,每個人只需要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無形的手“會引導市場增加集體的福利。這在一定的程度上是有道理的,但同時世界銀行經濟學家赫爾曼。戴利也提出了”看不見的腳“,或者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赫伯特西蒙所說的”有限理性“,因爲人們通常只會根據個人掌握的信息進行決策,而每個人掌握的信息不應是全的,甚至是錯的,而每個人的決策最後導致的不一定是系統的最優。而且,亞當斯密的理論有個前提”經濟人“——每個主體都是基於完備的信息和理性做決定的人。

有限

有限表示現實世界的系統一般都是多輸入多輸出,系統的發展會受到很多的因素的影響,特別是當系統發展到一定的階段。比如一個公司發展迅速,爲了增加銷量,僱傭了很多的銷售人員,於是訂單增多,導致產能跟不上訂單數,產品質量下降,導致一部分的客戶流失,於是又考慮建立新的工廠,僱傭了大量的新人,對新人要進行培訓,但是新人的技能提升速度跟不上設備的籌建速度,導致質量又下降,客戶流失,經過一定的時間,人員素質提高了,質量又上去了,於是訂單又增多,當訂單數再次超過產能就出現類似的現象。這個例子也說明,當解除了系統的一種主要的限制因素,系統會得到發展,同時它也會調整系統中的限制因素的強弱關係,從而導致其它限制因素強弱關係的對比。

三、系統基模

系統的基模是作者綜合前面的理論和知識,在觀察顯示世界的現象中總結出來的基礎模型,在《第五項修煉》中彼得聖吉給出了九種基本模型,再次我只簡單的談論其中的幾個典型的代表。

飲鴆止渴

這個模型說明的是,當一個問題出現的時候,通常會有不同的解決辦法,當根本的解決辦法比較困難,人們傾向於尋找“捷徑”,但是往往這種捷徑在緩解症狀後,在一定的時間延遲後會反過來使症狀惡化。比如一個人精神不好,網上喜歡熬夜,於是爲了提升就喝大量的咖啡,在短期內精神的確變好,但會導致睡眠不佳,進而使得第二天的精神更差,於是又通過增加咖啡的量來改善,形成惡性的循環。我認爲這跟人的心裏有關,就像《自控制》裏面提到的,人們對眼前的誘惑更難抵擋,人們總是渴望立竿見影的解決辦法,所以這類的東西往往具有很多的誘惑力,但是這種創口貼式的解決辦法,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就像前面提到的,如果要精神狀態好,最根本的解決辦法就是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雖然這類措施很多不是立馬可以見到效果,但卻是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軍備競賽

這個模型說的是相互惡性競爭導致的結果。比如冷戰時的美俄兩國,一方爲了在軍事上壓過對方,就生產比對方多的核武器,當對方得知這個消息後,也採取相應的措施,如此循環,直到有解決的方案出現。

目標侵蝕

這是我很喜歡的一個模型,其實它和《第五項修煉》中提到的自我超越以及幸福課中講到的幸福提升的方法有很強的聯繫。前者提出的一個重要的概念是“創造性張力”,即現實和目標的距離會導致兩種結果:要麼提升現實到目標,要麼降低目標到現實,這兩者都體現了反饋的調節作用。而在幸福課中,tal給出的理由是,人們不喜歡“不一致性”,就是頭腦的東西和現實不一致。他也指出了傳統的提升人們幸福感的方法是告訴人們減低標準和期望,比如你以前的目標是90分,到只考了85分,心情不愉快,爲了使自己高興,就告訴自己沒必要要求那麼高,於是將標準降爲80分,這樣就可以使自己的情緒變好。這也是現實中我們常見的情形,就是安慰別人不要期望太高,免得失望越大。但是你會發現習慣性的妥協,不斷的減低目標,表面上滿足了心理需求,但是它卻在侵蝕自己,使的標準越來越差。而幸福課中強調,我們要設定一個目標後,在評估這個目標合理後,就不要輕易的改變,而是要敢於面對問題,克服困難,提升現狀。《少有人走的路》也是這樣的一個思路,在克服困難中提升心智,雖然這個過程會有難免的痛苦,但有時這是成長必須的,就像鍛鍊肌肉,一些痠痛是必要的。在《系統之美》中,作者還指出,人們傾向於接受壞消息(人類進化的結果),更容易相信壞消息是真實的,而忽略和過濾掉好的,這樣主題的感知到的狀態要比實際的糟糕,而目標會受到這個狀態的影響。所以,當我們設定目標後,要保持一定的樂觀態度,允許自己犯錯,將其當做墊,從錯誤中學習,做一個樂觀的現實主義者。兩點措施:定的目標不要輕易變化;回想自己打到的最好的狀態,以此爲目標。

馬太效應

不多講,增強迴路導致的強者愈強,富者愈富,除非到一定程度受到限制或者外在的干預措施,比如政府。

四、系統應用

前面介紹了系統的基模,本書難能可貴的是作者不經給出瞭解釋,而且對每一種模型都給出瞭解決的方案和措施,也就是落腳到了方法論了,這也是我讀書的意義,爲了更好的實踐,而接下來我們就重點談談在系統思考的基礎上,我們怎麼去更好地實踐,這也是我們學思行的落腳點。

與系統共舞

書中作者指出她之前也陷入了一個嚴重的誤區,認爲通過系統分析,可以認清系統中的相互聯繫和複雜糾葛,那麼是不是可以藉助計算機強大的力量,最後找到系統預測和控制的鑰匙呢?不幸的是這是一個錯誤,而且來源於根深蒂固的工業思想。其中的一個原因就是系統的反饋、自組織、非線性等本質上是不可控的,我們只能以最一般的方式去理解它們。

我們不能讓風起雲涌,變化萬千的世界變得四平八穩,毫無意外,一切盡在掌握,但我們可以從各種意外中學習,從中收益,而這也是《反脆弱》的一個重要思想——從不確定性中獲益。我們不能把我們的意志強加於系統,但是我們可以聆聽系統的聲音,聽她們告訴我們什麼,並順應系統的特徵,使我們的價值觀更好地與之匹配,從而創造出更好的事情來,而這些都是無法只靠意志力來實現的。我們無法控制系統,或者將其徹底搞清楚,但是我們可以與之共舞。

系統中的槓桿點

在與系統共舞的同時,作者還給出了與系統共舞的一些技巧和方法,那就是槓桿點,就類似於武術中的命門,也像中醫中的鍼灸,也好比減振降噪中的模態調整。

作者更具系統的特徵,將調節方式歸結爲12大變革方式,我們只給出其中她認爲效果的幾個:

信息流

信息作爲一種連接媒介,也是重要的系統槓桿點,因爲它可以形成反饋,而且成本較低,效果顯着,這也是古人講求三省吾身的意義,就是通過不斷的信息反饋來調整自己的姿態和行爲。

目標或功能

在不改變系統結構,元素,甚至連接的時候,只是調整一下系統的目標,就會使得系統的表現完全不一樣。典型的代表就是里根總統設定的登月計劃。這是讓我們深思的一個方面。

超越範式

這個部分和中國的無爲思想和切合。這是最高的層次,就是放棄任何範式的控制,保持靈活性,意識到沒有範式纔是真實的。每個人在認識世界方面都有巨大的侷限性,這個世界太大,太複雜,遠遠超出了我們的理解力和認知範圍。即使那些不斷調整自己世界觀的人也無法對這個世界有完整的認識。

總體而言,我們瞭解了系統的一部分的特徵,這些觀點也是一種範式,甚至可能是錯誤的,我們最好的方式就是學會順應系統的特徵,聆聽它的聲音,順勢而爲。

第四篇:系統之美

本書作者德內拉?梅多斯,是世界上最偉大的系統思考大師之一,師從系統動力學創始人傑伊?福瑞斯特,是知名的“世界模型ⅲ”主創人員,也是 “學習型組織之父”、《第五項修煉》作者彼得?聖吉的老師。

系統思考泰斗10年手稿首度出版,幫助大家提高理解和分析身邊系統的能力,更積極地投身於各種變化,用新的方式去管理、決策,並在這個充滿各種複雜系統的世界裏更好地生活。

書中詳細陳述了系統的3大特徵、8大陷阱與對策、12大變革方式以及15大生存法則,是一部深入淺出地啓迪人們系統思考的經典之作。

一本書,引領社會觀念變革的先河,促使人們覺醒,改變看待這個世界和系統的方式,以此改變當今社會的發展進程。

本書寫的是世界的複雜性,也獻給世界的複雜性。系統思考是你應對複雜性挑戰、做出睿智決策、與複雜世界共舞的核心技能。

跟隨作者的腳步,你將驚歎於系統之美、系統之奇、系統之危與機、系統之槓桿點,並最終與系統共舞!

內容簡介

《系統之美》是一本簡明扼要的系統思考入門指南,也是認識複雜動態系統的有力工具,幫助大家提高理解和分析身邊系統的能力。小到個人問題,大到全球性複雜挑戰,本書都可以爲你提供睿智的解答和洞察。

作爲一本實用的入門指南,本書不僅講解了系統動力學的基本概念、列舉了常見的系統結構,還詳細陳述了複雜系統的3大特徵、8大陷阱與對策、12大變革方式以及15大生存法則。作者把系統思考從計算機和方程式的世界中解脫出來,以各種真實的案例,闡述了系統思考如何應用於各種現實問題,向讀者展示瞭如何提升和應用系統思考技能——這一項普遍被認爲是21世紀全球領導力的核心技能。作者認爲,系統思考將有助於我們發現問題的根本原因,看到多種可能性,從而讓我們更好地管理、適應複雜性挑戰,把握新的機會,去打造一個完全不同的自我和一個嶄新的世界。

一本書,引領個人、組織與社會變革的先河,促使人們覺醒,改變看待這個世界和系統的方式,以此改變當今社會的發展進程,讓大家在這個充滿各種複雜系統的世界裏更好地生活。

作者簡介

[美] 德內拉·梅多斯

世界上最偉大的系統思考大師之一,師從系統動力學創始人傑伊?福瑞斯特,是知名的“世界模型ⅲ”主創人員,也是 “學習型組織之父”、《第五項修煉》作者彼得?聖吉的老師。

1972年,作爲暢銷書《增長的極限》的第一作者,她引領了社會觀念變革的先河,引發了全球對地球承載能力和人類選擇的大辯論,另著有9本關於全球建模和可持續發展問題的著作,並於1996年創立了可持續性發展協會。

她始終處於環境與社會分析研究領域的最前沿,1991年被授予環境保護領域的“皮尤學者獎”,1994年又榮獲“麥克阿瑟天才獎”。

從1972年直到2014年去世,她一直在達特茅斯學院環境研究項目任教,致力於在經濟學、環境和社會變革等領域應用系統思考和組織學習的方法。

[譯者簡介] 顯示全部信息

目錄

前言

引言 系統多棱鏡

第一部分 系統的結構和行爲

第1章 系統之基礎

總體大於部分之和

從關注要素到透視遊戲規則

理解系統行爲的動態性

反饋:系統是如何運作的

自動洄游的魚:調節迴路

脫繮的野馬:增強迴路

第2章 系統大觀園

單存量系統

雙存量系統

第二部分 系統思考與我們

第3章 系統之美

適應力

自組織

層次性

第4章 系統之奇

別被表象所迷惑

在非線性的世界裏,不要用線性的思維模式 恰當地劃定邊界

看清各種限制因素

無所不在的時間延遲

有限理性

第5章 系統之危與機

政策阻力:治標不治本

公地悲劇

目標侵蝕

競爭升級

富者愈富:競爭排斥

轉嫁負擔:上癮

目標錯位

第三部分 改變系統

第6章系統之槓桿點

12. 數字:包括各種常數和參 數

11. 緩衝器:比流量力量更大、更穩定的存 量

10. 存量-流量結構:實體系統及其交叉節 點

9. 時間延遲:系統對變化做出反應的速度

8. 調節迴路:試圖修正外界影響的反饋力量

7. 增強迴路:驅動收益增長的反饋力量

6. 信息流:誰能獲得信息的結構

5. 系統規則:激勵、懲罰和限制條件

4. 自組織:系統結構增加、變化或進化的力量

3. 目標:系統的目的或功能

2. 社會範式:決定系統之所以爲系統的心智模式

1. 超越範式

第7章 與系統共舞

跟上系統的節拍

把你的心智模式展現在陽光下

相信、尊重並分享信息

謹慎地使用語言,並用系統的概念去豐富語言 關注重要的,而不只是容易衡量的

爲反饋系統制定帶有反饋功能的政策

追求整體利益

聆聽系統的智慧

界定系統的職責

保持謙遜,做一名學習者

擴展時間的範圍 打破各種清規戒律 擴大關切的範圍

不要降低“善”的標準 附錄

系統術語表

系統原理概要 常見的系統陷阱

採取干預措施的槓桿點 系統世界生存法則 模型公式

譯者後記

第五篇:《數學之美》讀後感

確切的來說,《數學之美》並不是一本書,它是谷歌黑板報中的一系列文章,介紹數學在信息檢索和自然語言處理中的主導作用和奇妙應用,每一篇文章都不長,但小中見大,從看似高深的高科技中用通俗易懂的案例展示了數學之美,深深的吸引了我。

這一系列文章的作者是google公司的科學家吳軍。他畢業於清華大學計算機系(本科)和電子工程系(碩士),並於1993-1996年在清華任講師。他於1996年起在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攻讀博士,並於xx年獲得計算機科學博士學位。在清華和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期間,吳軍博士致力於語音識別、自然語言處理,特別是統計語言模型的研究。他曾獲得1995年的全國人機語音智能接口會議的最佳論文獎和xx年eurospeech的最佳論文獎。

吳軍博士於xx年加入google公司,現任google研究院資深研究員。到google不久,他和三個同事們開創了網絡搜索反作弊的研究領域,並因此獲得工程獎。xx年,他和兩個同事共同成立了中日韓文搜索部門。吳軍博士是當前google中日韓文搜索算法的主要設計者。在google其間,他領導了許多研發項目,包括許多與中文相關的產品和自然語言處理的項目,並得到了公司首席執行官埃裏克.施密特的高度評價。吳軍博士在國內外發表過數十篇論文並獲得和申請了近十項美國和國際專利。他於xx年起,當選爲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計算機系董事會董事。

正是他在信息檢索與自然語言處理領域中的一系列工作,使他講述了我所看到的內容-數學之美。

看了數學之美,立即聯想到了金庸小說中的武林高人,總是把一套大多數人都會的入門功夫使得威力無比,擊潰衆多敵者。東西放在那,它的威力如何,並鍵在於使用者,武術如此,數學同樣如此。

於我而言,語音視別是一類高科技,作爲非專業人土,深覺高奧。但看完數學之美之後,頓感驚詫,原來如此深奧東西的解決方法自己也學過,並且理工科讀過大學的人都學過,那就是統計學中的條件概率p(a/b),即b事件發生條件下a事件發生的概率。

如果s表示一連串特定順序排列的詞w1,w2,…,wn,換句話說,s可以表示某一個由一連串特定順序排練的詞而組成的一個有意義的句子。現在,機器對語言的識別從某種角度來說,就是想知道s在文本中出現的可能性,也就是數學上所說的s的概率用p(s)來表示。利用條件概率的公式,s這個序列出現的概率等於每一個詞出現的概率相乘,於是p(s)可展開爲:

p(s)=p(w1)p(w2|w1)p(w3|w1w2)…p(wn|w1w2…wn-1)

其中p(w1)表示第一個詞w1出現的概率;p(w2|w1)是在已知第一個詞的前提下,第二個詞出現的概率;以次類推。不難看出,到了詞wn,它的出現概率取決於它前面所有詞。從計算上來看,各種可能性太多,無法實現。因此我們假定任意一個詞wi的出現概率只同它前面的詞wi-1有關(即馬爾可夫假設),於是問題就變得很簡單了。現在,s出現的概率就變爲:

p(s)=p(w1)p(w2|w1)p(w3|w2)…p(wi|wi-1)…

(當然,也可以假設一個詞又前面n-1個詞決定,模型稍微複雜些。)

接下來的問題就是如何估計p(wi|wi-1)。現在有了大量機讀文本後,這個問題變得很簡單,只要數一數這對詞(wi-1,wi)在統計的文本中出現了多少次,以及wi-1本身在同樣的文本中前後相鄰出現了多少次,然後用兩個數一除就可以了,p(wi|wi-1)=p(wi-1,wi)/p(wi-1)。

也許很多人不相信用這麼簡單的數學模型能解決複雜的語音識別、機器翻譯等問題。其實不光是常人,就連很多語言學家都曾質疑過這種方法的有效性,但事實證明,統計語言模型比任何已知的藉助某種規則的解決方法都有效。比如在google的中英文自動翻譯中,用的最重要的就是這個統計語言模型。去年美國標準局(nist)對所有的機器翻譯系統進行了評測,google的系統是不僅是全世界最好的,而且高出所有基於規則的系統很多。

這就是數學的美妙之處了,它把一些複雜的問題變得如此的簡單。

看到《數學之美》,在感嘆數學的美妙與神奇之處時,自然而然聯繫到自己專業(地質工程而或岩土工程)中的數學應用。

現在找文獻,搜索期刊一大堆基於數學的專業文獻,灰色數學的、模糊數學的、非線性的、系統的,等等,這麼多的數學的使用,促進了一大批的文章,但這些數學方法的應用究竟是發現了哪些問題?還是解決了實際問題嗎?還是僅發了文章,滿足了需求?現實是文章好發,用着難用,解決問題還得傳統的方法,那麼是這些數學方法不行,還是用的太膚淺,根本沒發揮其威力來?如果沒有發揮出威力來,那怎麼用?怎麼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