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被討厭的勇氣》讀後感精品多篇

讀後感2.79W

《被討厭的勇氣》讀後感精品多篇

《被討厭的勇氣》讀後感 篇一

1、爲何選這本書?

刷知乎時,看到有人提問人的一生中最值得看的幾本書,該提問下,幾個高贊回答都提及了《被討厭的勇氣》,書名和我以往認知不太一致,出於好奇,我就立刻選擇了這本書。

2、我對這本書的評價

這本書是我第一本關於心理學方面的書籍,案例很接近生活,讓大家能更好的理解心理學家阿德勒的理論。通篇都是採用青年和禪者辯論的形式展開,一人一句,你來我往,我們彷彿就是那個青年,在被禪者說服和質疑中產生自己的思考。由於是對話的形式,很快就能看完,但我覺得如果要深思下去,解決自己的困惑,還是應該多讀幾遍。

3、一些不成熟的想法

本書有太多觀點值得深究,由於我不是研究心理學的,只能憑直覺覺得部分觀點太過主觀,比如阿德勒否定過去經歷對現在的行爲造成的影響,他認爲現在你的行爲只是爲了達到某個目的而以過去的經歷爲藉口。

以我自身爲例,我現在不想出去工作,是想找一份自己喜愛的工作,在過去的幾份並不愉快的工作中發現自己不擅長與許多人打交道,於是想找一份喜愛的,又沒有太多人際交往的工作。如果按照阿德勒的說法,我的目的可能是不想工作、不想承擔社會壓力等等,由此找出我不適合和別人打交道的原因,那麼問題來了,我的那些所謂的目的難道不是受過去影響嗎?

阿德勒認爲幸福的主動權掌握在現在的自己手中,關注自己能改變的,而不是不能改變的過去,如果能那麼容易捨棄過去,世界的確很簡單。

其實對我產生啓發的是下面這個觀點。

阿德勒提出,我們應着眼於“此時此刻”,而“此時此刻”是指認真而謹慎地做好現在能做的事情,如果能聚焦於“此時此刻”,就會忽略過去和未來。由此,阿德勒還表示,一直想着“真正想做的是這樣的事,等時機到了就去做”,這是一種拖延人生的生活方式,只要在拖延人生,就會無所進展,在達到目標前的每天都很枯燥乏味,人就會認爲”此時此刻“只是準備階段和忍耐階段。

再結合自身例子,之前我一直想着等經濟實力了,或者等工作穩定了,我就去利用休閒時間學畫畫,但這一天什麼時候能到來,誰也不知道,於是畫畫的種子一直埋藏心底。我想可能就是自己太過寄託未來,而忽略了”此時此刻“,此時此刻,雖然我沒有錢,沒有工作,但只要熱愛,總會有千萬種方法去學畫畫。當然,我不會承認,我不夠熱愛畫畫噠。我只是懶以及寄託於未來。

《被討厭的勇氣》讀後感 篇二

《被討厭的勇氣》終於讀完了,在讀它的過程裏,我寫了好幾個萬曆的事兒,看了好幾個電影並寫了觀後感,還寫了好幾個隨筆。歷時兩個多月,纔讀完。

是它不好看嗎?

不是的。《被討厭的勇氣》屬於那種讓我無法一口氣讀完,但也無法放下的書。

這本書一開篇提出了“人的煩惱皆源於人際關係”的主張。

說真的,開篇的很多內容,並不能一下子讓人產生共鳴,雖然難以說對阿德勒的主張不認可,但也難以立馬就融會貫通的說認可。

然而,隨着閱讀的進度,書中的內容越來越深入,當論點淺顯時,反而難以理解,待論點越來越深,反而越來越容易理解了。

特別是,遇到這本書的時候,恰逢我父親腦出血術後恢復階段。

我從起初滿懷信心的認爲父親完全可以恢復到能夠自理,到現在父親的身體完全沒有起色,我漸漸接受了父親很可能會癱瘓臥牀的結果的心理過程。這本《被討厭的勇氣》給我對生活重新建立信心,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特別是當書中提出“課題分離”的論點。那一刻,我真的明白了,無論如何,無論我多麼愛我的父親,他所受的苦所遇到的難題,我其實根本就無法替他承受,那些都是他的課題。

我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樣,會有恨不得替自己愛的人去受苦的心情。讀了《被討厭的勇氣》一書,我明白了,無論我的心情如何,他們的困難是現實發生了的,那些都是他們課題,不會因爲我的苦悶而改變,於是我想與其我一直糾結在他們的課題裏,導致我自己陷入苦悶的心情裏,不如我先從我做起,把讓自己平靜下來,把遇到的困難做弱化處理,就當做普普通通的一件事,把生活儘量的往歲月靜好的樣態去轉變,把讓自己高興起來幸福起來當做自己的課題,這樣困難即使還存在,生活的味道也不顯得那樣苦了。

果然,我們的生活又重新步入了正軌。即使父親的身體與健康時完全不一樣了,但是至少我們的生活又進入到了一個正常運轉的狀態,父親也並沒有表現出悲觀的樣子,很多時候還會開一開玩笑。

《被討厭的勇氣》裏提出把關注點放到宇宙中去,這個論點儘管看起來很虛,但其實正像書裏說的,眼前的困難不過是“杯中風暴”,把關注點放到宇宙中,曾經的風暴不過就是微風。就像我父親的病,在眼前,它確實是一場風暴,但其實把關注點放在未來,它真的是一場微風,因爲無論如何,不管是爲了父親,爲了母親、弟弟,還是爲了我自己,我們都應該繼續好好的生活下去,不能被眼前的風暴打敗,既然父親可以樂觀的開玩笑,我更應該拿出輕鬆的姿態,不可以被眼前的風暴所困住。我知道,我父母最想看到的,其實是我們做孩子的能夠幸福。

《被討厭的勇氣》看過半的時候,就已經非常讓人放不下了,越來越想一口氣讀完。

書中後來的論點越來越像佛教中放下“我執”的觀點,不再執着於“我相”,不在意別人如何評價自己,而是自己去接受平凡的自己,而自己也放下對別人的控制慾念,放下對別人的課題的干涉。

幾年前,大約從做了媽媽開始,我逐漸明白了一件事:我其實是一個特別平凡且平庸的人。

這在曾經,尤其是青春期,是我絕對不會認同的事情,因爲“天生我材必有用”嘛,彷彿我生下來就該是去改變世界的人。然而,漸漸的,我發現原來我真的真的如此的平凡,就像億萬粒大米中的一顆——誰會從自己手中的一把米粒中,找出一顆天選大米呢?

不會的,沒有人會去選什麼天選大米,米的位置就是電飯鍋,能被幸運的吃下去,而不是成爲剩飯粒子被掃進垃圾桶或者衝進下水道就已經是米盡其用了!

當我接受了自己的平凡,我發現我的生活越來越不一樣,我越來越容易遇到各種小確幸,哪怕僅僅是拍照的時候遇到了飛鳥,也覺得開心的不得了。

所以說,接受自己,不迎合任何人而活,也不干涉任何人而活,不陷在任何人的課題裏糾結,就會發現生活真的很簡單。而生活的簡單,會讓人哪怕在困境中亦能體會到幸福感。就像父親雖然生病了,但是每週都能夠看到他,隨時可以和他通話或者視頻,這依然很讓我覺得幸福呀。我發現父親雖然消瘦了,但他略有胡茬的臉其實非常帥氣,顯得很年輕呢!所以,幸福感真的在於自己的主觀感受。

《被討厭的勇氣》裏面雖然沒有直接提到夢想這件事,但我覺得關於人生是一條直線還是一個點一個點的剎那的問題,其實就是在說夢想。

書裏提到,人生是一個點一個點的剎那,而不是一條直線的“在路上”,它讓人“活在當下”,其實活在當下聽起來是一件很空的概念,但書裏面論述的其實非常好。

對於人生目標這件事,根本不在於什麼遠大計劃,因爲人生其實充滿了不確定性,所以把每一個當下都用盡全力的過好,也就無所謂什麼遠大不遠大的目標了,因爲畢竟“越努力,越幸運”,往往好的結果常常會與有準備的人不期而遇。

任何的眼高手低都不配談遠大目標,而真正的腳踏實地又不需要談遠大目標。所以,遠大目標在我看來,本身就是一個僞概念。

我想大約,目前而言,《被討厭的勇氣》確實是改變我的一本書。

我記得9月15號中午才寫了匆匆那年的那種小感嘆,傍晚就接到了父親病發的通知。然後我整個人在之後的時間裏,陷入了一種消沉悲觀的情緒裏,我突然意識到今後的人生將都是減法,我不知道如何去調節自己,更不知道如何去幫助我的家人。

《被討厭的勇氣》讓我想通了“我怎麼樣才能幸福起來”這個問題。我把我的課題和父親的課題分離開;我儘量去分析什麼是我在干涉人和什麼是人干涉我;我去把關注點擡高,放到時間線裏,去產生自己的歷史眼光,去想以後的生活(我還無法去想宇宙的事情);我去尋找“最好的自己”的感覺,以便把最好的樣態放在每一天……

我想,我不能奢求生活溫柔待我,但我可以溫柔待她,常常微笑,常常感恩,幸福感總不會離我而去的。

《被討厭的勇氣》不是一本故事書,甚至看起來非常像一本雞湯書,但其實它自有其深刻處,我很喜歡亦非常感謝這本書,就算它是雞湯,我也要先乾爲敬!

讀《被討厭的勇氣》有感 篇三

如何成爲一個自由的人,如何在社會關係網中協調自己和他人的關係的同時能夠保持自己的自由意志,如何做一個幸福的人,這是我一直以來思考的問題,最近讀了岸見一郎《被討厭的勇氣》對幸福有了一些思考。

岸見一郎認爲,在阿德勒個體心理學中獲得幸福人生具體路徑就是從“課題分離”到“共同體感覺”。首先,“課題分離”就人際關係的`入口,人際關係的矛盾就是起源於別人干預自己的課題或者是自己干預別人的課題。比如對於孩子的教育來說,學習應該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因爲學習不好最後找不到好工作等後果是由孩子自己承擔的,因此學習是孩子的課題,家長不應對其過分的干預。只有孩子向你尋求幫助的時候纔可以給出自己的建議。

對於自身來說,我一度對自己的臉非常不滿意,導致自己無法用敞開的心胸去接納和別人的關係。但是認識到課題分離,我感受到似乎只有自己纔是最在乎自己臉的人,因爲別人如何評價我的臉那是別人的想法,別人的課題,我無從左右,因此不要爲自我不能控制的事情耿耿於懷。我能做的只有選擇做自己認爲的最好的自己,展現自己認爲最美好的一面。

此外,我和父母的關係不是很融洽,我總是覺得他們不能理解我的想法,但是想到課題分離,認識到我和父母擁有融洽關係最重要的是我又沒有下決心去修復和他們的關係。因爲主動權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當我下決心去修復和父母的關係的時候,父母如何看待我的生活,是否支持我的想法都是他們的課題,這些都與我無關,即使他們不理解我也無所謂,問題是我又沒有下決心去修復關係。

課題分離並不是教人們只注重自己的感受,和別人處於一種分裂的狀態。它只是人際關係的入口,人要獲得幸福必須到達人際關係的終點即“共同體感覺”。共同體感覺是把他人看做夥伴,並且能從中感受到自己有位置的狀態。人只有在“我對共同體有用”的時候才能感受到自己的價值,這種感覺不是別人對你的評價,而是自己內心的主觀感覺。但是人都是利己的,如何才能把對自己的執着轉變爲對他人的關心,這就需要我們做到以下三點。

第一,自我接納,我們要真誠的面對自我,分清“能夠改變的”和“不能改變的”,不執著於不能改變的事情,拿出勇氣用自己的力量去改變可以改變的。第二,他者信賴,我們要對他人寄於無條件的信賴,根據課題分離的原理,決定是否信賴他人是你的課題,決定是否背叛是別人的課題,我們只需要考慮我該怎麼做。如果爲了避免背叛就不去信賴別人,那麼與任何人都不可能建立親密關係。第三,他者貢獻,對建立深厚關係的他人給與影響作出貢獻,因爲幸福即貢獻感。

瞭解了阿德勒關於人生活獲得幸福的路徑,我感受到了思維前所未有的通透,內心緩緩升起和別人建立親密關係的勇氣和改變生活態度的決心。它像一顆引導之星,指引着我獲得幸福的路徑,我知道我做什麼都可以,即使被討厭自己的人討厭着也可以自由的生活,也有獲得幸福的權利。

《被討厭的勇氣》讀後感 篇四

最近剛看完《被討厭的勇氣》,書中有兩個點,我覺得有點難以理解。

01、過去的經歷對人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取決於當事人如何看待。

阿德勒的理論是不看過去,不看未來,關注於當下。不要因爲過去的生活影響甚至限制你現在的生活。

因爲過去的已經過去,你無法改變。對於過去你要如何定義,完全取決於當下的你。

看到這裏的時候,我就不住地感慨,這個對很多人來說是不是有點殘酷呢。因爲它不認可環境會對人產生影響,全依賴於當事人自己怎麼去看待這件事。

忽然想到電影《素媛》中的主角,明明發生在她身上的事情,對她產生了非常惡劣的負面影響。但按照阿德勒的理論,應該與過去的事情分離,那已經過去無法改變,應該積極地看待這件事,如果因此而苦惱,那是因爲你還沒有勇氣與過去隔絕。

雖然這個道理是正確的,但對於當事人來說很殘酷啊!已經遭受了殘酷的事情,還要靠自己積極地走出來,如果沒有,那是因爲你不想走出來,可能有其他的目的。

可能對於一般經歷的人來說,這個理論蠻好的。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關注現在,活在當下。但是對於那種經歷過比較深的痛苦,比如經歷過X侵,家暴,童年虐待的人來說,完全靠自己的力量解脫出來,比較難。主要是這個理論認爲,如果不能從過去的經歷中解脫出來的話,那是因爲當事人有其他可能自己都不清楚的目的。這點有點殘酷。

也就是如果你遭遇不幸,但要能自己走出來,不然就是自己不想走出來。

02、他者信賴。無條件地相信別人。

“請你想象一下這種情況。在某個家庭裏,晚飯結束之後,餐桌上滿是餐具。孩子們回了自己的房間裏,丈夫坐在沙發上看電視。只有妻子(我)在收拾。而且,家人都認爲這是理所當然的,沒有一個人打算幫忙。如果按照常理考慮,這種情況下,妻子(我)就會產生“爲什麼不來幫我?”或者“爲什麼只有我幹?”之類的怨言。

但是,這時候即使聽不到家人的“謝謝”,也應該一邊收拾餐具一邊想“我對家人有用”。我們應該思考的不是他人爲我做了什麼,而是我能爲他人做什麼,並積極地加以實踐。只要擁有了這種奉獻精神,眼前的現實就會帶有截然不同的色彩。”

“也許會被欺騙、被利用。但是,請你站在背叛者的立場上去想一想。如果有人即使被你背叛了,也依然繼續無條件地相信你,無論遭受了什麼樣的對待依然信賴你。你還能對這樣的人屢次做出背信棄義的行爲嗎?”

這個觀點也是無法認可。屢次做出背信棄義行爲的人是存在的。而且對於上文中提到的案例,當妻子在收拾餐盤時,應該樂觀地想,我是在爲這個家庭做貢獻的。而不要去想“爲什麼總是我?”這樣就會有價值感。

但是如果確實承擔了更多的家庭義務,可以這樣安慰自己,但另一方面也會不會助長了對方偷懶的意識呢。並不是所有人都會主動看到你的付出而感動,而有可能把別人的付出當做理所當然。

信賴他人,才能贏得別人的信任。但這個假設的前提是每個人都是善良的。阿德勒也確實這樣認爲,他認爲沒有人想做惡。

以上是兩點我有點不能接受和認可的地方。

總體來說,這本書對於我是優點大於缺點的。讀完收穫還是蠻多,甚至幫我解決了一個心魔。簡單地羅列一些阿德勒理論的一些觀點:

1、重要的不是被給予了什麼,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給予的東西。

2、人的一切煩惱皆源於人際關係。

3、無論是走在前面還是走在後面都沒有關係,我們都走在一個並不存在縱軸的水平面上,我們不斷向前邁進並不是爲了與誰競爭。價值在於不斷超越自我。

4、在戀愛或夫妻關係中,過了某個時期之後,有時候對方的任何言行都會讓你生氣。吃飯的方式讓你不滿意,在房間裏的散漫姿態令你生厭,甚至就連對方睡眠時的呼吸聲都讓你生氣,儘管幾個月前還不是這樣。

這是因爲那個人已經下定決心要找機會“結束這種關係”,繼而正在蒐集結束關係的材料,所以纔會那樣感覺。對方其實沒有任何改變,只是自己的“目的”變了而已。

5、在賞罰式教育之下會產生這樣一種錯誤的生活方式,那就是“如果沒人表揚,我就不去做好事”或者是“如果沒人懲罰,我也做壞事”。是先有了希望獲得表揚這個目的,所以纔去撿垃圾。並且,如果不能夠得到任何人的表揚,那就會很憤慨或者是下決心再也不做這樣的事情。很明顯,這是一種不正常的想法。

6、學習是孩子的課題。與此相對,父母命令孩子學習就是對別人的課題妄加干涉。如果這樣的話,那肯定就避免不了衝突。因此,我們必須從“這是誰的課題”這一觀點出發,把自己的課題與別人的課題分離開來。

7、爲了滿足別人的期望而活以及把自己的人生託付給別人,這是一種對自己撒謊也不斷對周圍人撒謊的生活方式。

8、不畏懼被人討厭而是勇往直前,不隨波逐流而是激流勇進,這纔是對人而言的自由。

9、表揚這種行爲含有“有能力者對沒能力者所做的評價”這方面的特點

10、以前有位作家曾引用過這樣的話,“上帝,請賜予我平靜,去接受我無法改變的;給予我勇氣,去改變我能改變的;賜我智慧,分辨這兩者的區別。”來自一部小說。

11、無論你過着怎樣的剎那,即使有人討厭你,只要沒有迷失“他者貢獻”這顆引導之星,那麼你就不會迷失,而且做什麼都可以。即使被討厭自己的人討厭着也可以自由地生活。

共勉!

讀《被討厭的勇氣》有感 篇五

在週末的一個晚上,心情不佳,因爲在生活上的一些瑣事,找到我的高中同學湯振森聊了差不多好幾個小時,我向他吐訴最近生活不順,煩事擾心的種種情況,他便向我推薦了一本書,書名便是——《被討厭的勇氣》,他說看完這本書肯定會對我有所幫助,我已經很久沒有認認真真讀一些這種感覺類似於心靈雞湯的書,可讀完之後發現它並不是我想象的這樣,它只是在講一些很普通的道理,只是我們常常很容易忽視了,下面我就簡單介紹一下這本書。

該書主要講述瞭如何能夠在繁雜的日常瑣碎和複雜的人際關係中用自己的雙手去獲得真正的幸福,它的中心思想主要是阿德勒思想——目的論思想:所謂目的論就是事物的一切都與其原因無關,它關注的現在,是現在應該怎麼去做,它是一種與先天論完全相反的思想,正因爲如此,它是一種非常積極向上的思想,是非常適合做我們年輕人的航標。

書的內容首先分析了我們生活中的“不幸”的最終的起因:人們通常自己下定決心“不改變”,舉個例子:一位年輕人他自卑,性格內向,對自己的容貌和學歷都極度的不自信,因此,他每天都把自己關在屋子裏,不管怎麼樣,他都不願意出門,那是什麼原因導致他這樣的呢?是因爲他自卑,不自信嗎?不,正是因爲他不願意出門,不願意接觸他人,不願意改變自己,所以導致了自卑,不自信。這裏就牽扯到了人際關係問題,人際關係在這個世界是很複雜的,書中提到了人際縱向關係與人際橫向關係,人際關係如何做到平等:於是需要儘量的發展一些橫向關係,即使你與他人之間可能存在縱向關係,那怎麼去讓人覺得是橫向關係呢?舉個例子:一位媽媽因爲頭髮亂了,需要梳子,而她的小寶寶知道後便幫 她拿了一把梳子過來,有的媽媽便會對孩子說:“你真棒,你最厲害了。”這種誇讚方式就會給孩子覺得是一種上下級的縱向關係,拿梳子這件事媽媽也會做,而且很輕易就能做到,但是她卻對孩子這種類似較誇張的稱讚,這就會給孩子產生一種縱向關係的感覺,如果把稱讚改成:“謝謝你了或者感謝寶寶幫媽媽拿梳子”這種話語,便會存在一種橫向關係,一種雙方地位平等的感覺。

書的最後還講到了人要在生活中找到自己的價值,人生的意義由我們自己決定,追尋價值要從現在做起,要活在當下。我記得有一位日本馬拉松隊員在一次世界大賽上奪得了冠軍,賽後記者問他是怎麼做到的,他說很簡單,我每跑一段都會給自己定一個小目標,比如跑到哪個路口,然後再跑到哪個路口,跑的過程我的目標不段地實現,這樣我就覺得輕鬆多了,正如我們人生一樣,不需要給自己定一個非常遠大的目標,先給自己定個小目標,然後從今天做起,從現在做起,朝着這個小目標前進,這樣便能切身體會到自己的價值,自己人生的意義。

其實這本書裏面也有很多內容我自己並沒有認同,我覺得它描述的有些思想並不是一種樂觀,積極向上的思想,所以我在這篇文章裏也沒有提到。我想表達的是,我們要獲得別人的愛,首先要學會愛自己,要自己給自己信心,人生路很長,它並不是百米賽跑,它是一場馬拉松,跑累了,就停下來走一走,喘口氣,只要不倒退,你就是成功的,你便能從中感受到你的價值,感受到屬於你的幸福。

謹以此文用來勉勵自己,勉勵正在奮鬥的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