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風箏》讀後感---被換掉的心(精選多篇)

讀後感1.47W

第一篇:《風箏》讀後感---被換掉的心

《風箏》讀後感---被換掉的心(精選多篇)

《風箏》讀後感---被換掉的心

聽說,人教版語文教材裏魯迅的《風箏》被換掉了,理由是"偏深奧"。這個理由似乎很充分,錢理羣先生不也說過,魯迅不是"過去式"的作家,而是"現代正在進行式"的作家,他的表達是"預言式的表達",也就是說他說的話早了一些,所以大家不理解。是啊,他說的話,從上個世紀二十年代開始,差不多橫跨了一個世紀,我們還是不理解,或許,他的深奧不僅僅是對於學生們,就連那些教材的編寫者們,那些神聖的語文教授者們,應該也是不理解的,所以纔會覺得深奧,覺得學生理解不了,覺得不適應再放在七年級教材裏。

看到這個新聞的時候,我突然覺得悲哀,悲哀過後,卻不由自主地想到魯迅的《論睜了眼看》。本來孩子一出生,他就睜着眼睛看世界了,但是在中國,要真正落實到常識--睜了眼看,是非常困難的。因爲中國的文化,中國人,對於社會採取的態度,常常是閉着眼看。所以,對於這些可愛的國中生們,對於這一輪輪初升的太陽,對於這一朵朵稚嫩的"花蕾",我們不要求他們去思考、去創新、去反省、去反抗,只需要他們閉着眼看,像阿q一般沉入各式美妙的幻想,於是一切都很單純很圓滿。魯迅說,閉了眼就可以"無問題、無缺陷、無不平、無解決、無改革、無反抗",所以,纔會有老人倒地後無人肯扶的漠然;所以,纔會有小悅悅被撞後反覆被碾的慘況;所以,纔會有"我爸是李剛"的盲目囂張……

魯迅的文章真的太深奧嗎?誠然不是。就我個人來說,十幾年的語文學習,記憶最深刻的還是《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裏那充滿童趣的溫暖輕喚;《孔乙已》裏辯論着讀書人的事"叫竊不叫偷"的荒誕低喊;《祝福》裏反覆訴說着"我真傻"的愚昧低喃;《藥》裏爭搶人血饅頭時的瘋狂嘶吼--這一切,都是鐵屋子裏的吶喊,雖然不一定所有的人都聽得見;雖然聽見了的人不一定都會跟着喊,但是,他起碼用生動入骨的形象,引我們睜了眼看。我們不能寄希望於孩子們一眼便看到盡頭;也不能強求他們一眼看到真相;可是看不透澈,看不通透難道就一定要叫他們閉了眼不聞不問不思不想?連課文都要簡單輕鬆好教好學好看好玩?

九十幾年前的魯迅何苦清醒透徹。過去了九十餘年,這個社會仍然故我。故我,卻再也沒有了魯迅,沒有了人來吶喊,吶喊着讓我們,讓孩子們--睜了眼看。

(**縣委統戰部唐輝)

第二篇:風箏讀後感

風箏讀後感

讀《風箏》有感今天老師教了《風箏》這一課,風箏讀後感。這篇散文中,有魯迅的兄弟之情,有遊戲之於兒童的意義,有魯迅的自省精神,有魯迅對小兄弟身受“虐-殺”卻無怨恨的深沉感慨。文章說的是小時候不許小兄弟放風箏,不準小兄弟弄這種沒出息的玩藝,行爲十分粗暴。待到明白遊戲之於兒童的意義,魯迅醒悟過來,自己當年的行徑,簡直是“對於精神的虐-殺”。雖然事隔久遠,魯迅還是一心想補過,然而小兄弟卻全然忘卻,“我”的沉重的心只得一直沉重下去。從手足之情上看,當年不許小兄弟放風箏,是爲小兄弟有出息,那氣恨,是恨鐵不成鋼。一旦明白自己錯了,雖是幾十年前的往事,雖爲兄長,也要討小兄弟寬耍同胞手足之情溢於言表。從遊戲的意義上看,“遊戲是兒童最正當的行爲,玩具是兒童的天使”,遊戲實在出於兒童天性,遊戲使兒童活潑、健康、聰明。因此不準遊戲,無異於虐-殺兒童天性。魯迅看到外國的兒童教育主張,認識了中國舊式教育的落後,願中國的兒童教育改變落後的偏見,願兒童精神從此不受壓制,從此能夠健康成長。從魯迅的自省精神看,魯迅是嚴於解剖自己的,嚴於自省的,往事,小事,都一絲不苟,知錯必改,鄭重其事,這種精神非常可貴。 從小兄弟身受“虐-殺”卻毫無怨恨這種現象上看,魯迅的感慨尤其深沉,文章就落腳在這一點上,留下無盡的悲哀和發人深思的問號。小兄弟爲什麼全然忘卻?原來他偷做風箏,自己也並不認爲正當,以爲兄長該管,因此並不耿耿於懷。 這篇課文告訴我們要多學習魯迅先生的優點,從中得到啓發,這樣人才會有進步,讀後感《風箏讀後感》。 更加要學習魯迅先生的寫作方法,本文以一分一總的形式來寫這篇文章的。

我看了《風箏》這篇文章後,知道了這篇文章的主要內容是講了魯迅認爲風箏是沒出息的孩子才玩的,所以他很不喜歡風箏。魯迅還有一個十歲的小兄弟。小兄弟非常喜歡玩風箏,而魯迅又不讓這一個小兄弟玩;每一次這位小兄弟想玩時,只好看一下天上的風箏。小兄弟不能玩風箏是還有一個原因的,就是他買不起。有一天,小兄弟在看風箏的時候,看見遠處的蟹風箏突然落下來了,他驚呼;兩個瓦片風箏的纏繞解開了,他非常高興。而魯迅卻把這些行爲看成笑柄,可鄙的。

有一天,魯迅忽然覺得似乎多日沒見這位小兄弟了,但記得曾見他在後花園拾竹。魯迅恍然大悟,便跑去很少人去的堆積雜物的小屋裏,推開門,果然在什物中發現了他,他正在做風箏,魯迅看到了馬上把風箏給踏壞了,把小兄弟伶仃地留在了小屋裏,後來他怎樣,魯迅也沒有留心。

然而,魯迅的懲罰終於到了,他不幸地看到了一本外國的講論兒童書。才知道遊戲是兒童最正當的行爲,玩具是兒童的天使。魯迅又想起二十年前那一件事,而魯迅的心也彷彿同時變了鉛塊,很重很重地墜下去了。在那時候,他們又見面了,談起了童年的往事,魯迅正想求他的寬恕,小兄弟卻說什麼都忘記了,魯迅的心從此只得沉重着。

我看了這篇文章,覺得魯迅是一個很不喜歡風箏的人,認爲風箏只是沒出息的小孩才玩的,最後,魯迅明白了一個道理,就是遊戲是兒童最正當的行爲,玩具是兒童的天使。魯迅那時很後悔,因爲魯迅以爲玩是浪費時間的行爲, 那是有原因的:就是因爲魯迅小時候家庭很困難,常要拿東西去當鋪,每天都要幹家務,所以他認爲玩是很浪費時間的,他自己不玩,還很固執,不讓自己的朋友玩,所以他長大後後悔了。

我以後不能學魯迅那麼固執,對人要寬容。

第三篇:風箏 讀後感

風箏 讀後感

今天老師教了《風箏》這一課,風箏 讀後感。這篇散文中,有魯迅的兄弟之情,有遊戲之於兒童的意義,有魯迅的自省精神,有魯迅對小兄弟身受“虐-殺”卻無怨恨的深沉感慨。

文章說的是小時候不許小兄弟放風箏,不準小兄弟弄這種沒出息的玩藝,行爲十分粗暴。待到明白遊戲之於兒童的意義,魯迅醒悟過來,自己當年的行徑,簡直是“對於精神的虐-殺”。雖然事隔久遠,魯迅還是一心想補過,然而小兄弟卻全然忘卻,“我”的沉重的心只得一直沉重下去。

從手足之情上看,當年不許小兄弟放風箏,是爲小兄弟有出息,那氣恨,是恨鐵不成鋼。一旦明白自己錯了,雖是幾十年前的往事,雖爲兄長,也要討小兄弟寬耍同胞手足之情溢於言表。

從遊戲的意義上看,“遊戲是兒童最正當的行爲,玩具是兒童的天使”,遊戲實在出於兒童天性,遊戲使兒童活潑、健康、聰明。因此不準遊戲,無異於虐-殺兒童天性。魯迅看到外國的兒童教育主張,認識了中國舊式教育的落後,願中國的兒童教育改變落後的偏見,願兒童精神從此不受壓制,從此能夠健康成長。

從魯迅的自省精神看,魯迅是嚴於解剖自己的,嚴於自省的,往事,小事,都一絲不苟,知錯必改,鄭重其事,這種精神非常可貴。

從小兄弟身受“虐-殺”卻毫無怨恨這種現象上看,魯迅的感慨尤其深沉,文章就落腳在這一點上,留下無盡的悲哀和發人深思的問號。小兄弟爲什麼全然忘卻?原來他偷做風箏,自己也並不認爲正當,以爲兄長該管,因此並不耿耿於懷。

這篇課文告訴我們要多學習魯迅先生的優點,從中得到啓發,這樣人才會有進步。更加要學習魯迅先生的寫作方法,本文以一分一總的形式來寫這篇文章的。

《風箏》是魯迅先生的一篇回憶性散文,回憶自己兒時殘酷地將小兄弟的風箏弄壞的事情。魯迅先生的本意是通過這件事來揭示舊的倫理道德下的社會面貌,從“我”對兄弟家長式的管理,反映出神聖的長幼尊卑秩序是何等殘忍,愚昧無知。

文章由回憶引起,看到風箏,“在我是一種驚異和悲哀”引發了作者的記憶深處的往事。自己不愛風箏,甚至“厭惡”風箏,“以爲這種沒出息的孩子所做的玩藝”,看到了小兄弟因風箏而“驚呼”“高興得跳躍”,認爲是“笑柄,可鄙的”——這些情感導致了他接着下來對小兄弟的一次精神虐-殺——當“我”恍然大悟,發現他偷偷地做風箏時,“憤怒地”“折斷了蝴蝶的一支翅骨,又將風輪擲在地下,踏扁了”,面對“我”的“傲然”,小兄弟先是“很驚惶”,“失了色的瑟縮着”,最後“絕望地”留在小屋裏。這些人物描寫,僅寥寥無幾,就刻畫了人物的個性特點,神情呼之欲出。“我”爲兄長,小弟“多病,瘦得不堪”,“論長幼,論力氣,他都是敵不過我的”。所以當自己驕橫地踏碎他的夢想時,他毫無反抗之力。

時間逝去,再見到風箏時,作者敘述道:“既給我久經逝去的兒時的回憶,而一併也帶着無可把握的悲哀”,因爲中年後的他發現年少時犯下了不可饒恕的錯誤,讀後感《風箏 讀後感》。 “遊戲是兒童最正當的行爲,玩具是兒童的天使”,但自己卻把它沒殺了。“我的心已彷彿變了鉛塊,很重很重的墮下去了”。“我”虐-殺兒童的思想根源,來自當時封建思想的束縛。舊思想無視孩子的天性,認爲守規守矩的纔是好孩子,文中用“肅殺的嚴冬”暗示了當時的社會環境,使文章含蓄又帶有深意

作者簡約的幾筆,就將他進行正當遊戲的願望遭到虐-殺後,那種驚懼、絕望的心情,極其形象地揭示了出來,這些描寫完全符合兒童的特點。與小兄弟的形象想對照,突出了“我”的粗暴、兄長的威嚴。

每一個孩子都有愛玩的天性,讓他自由自在,就像藍天下飛翔的風箏,魯迅文集——吶喊》

《吶喊》是魯迅1918年至1922年所作的短篇小說的結集,作品真實地描繪了從辛亥革命到五四時期的社會生活,揭示了種種深層次的社會矛盾,對中國舊有制度及陳腐的傳統觀念進行了深刻的剖析和徹底的否定,表現出對民族生存濃重的憂患意識和對社會變革的強烈渴望。

這部小說集於1923年8月由新潮出版社推出,集中有《狂人日記》、《藥》、《明天》等十四篇小說,出版後得到很大回響。

在《吶喊》序中,魯迅談到他棄醫從文的經過和目的。他於1898年到南京江南水師學堂肄業,第二年改入江南陸師學堂附設的礦務鐵路學堂,1902年畢業後即由清政府派赴日本留學,1904年進仙台的醫學專門學校,1906年中止學醫,回東京準備從事文藝運動。是一次課堂上看畫片的經歷使他棄醫從文的。他回憶道:‘有一回,我竟在畫片上忽然會見我久違的許多中國人了,一個綁在中間,許多站在左右,一樣是強壯的體格,而顯出麻木的神情。

據解說,則綁着的是替俄-國做了軍事上的偵探,正要被日軍砍下頭顱來示衆,而圍着的便是來賞鑑這示衆的盛舉的人們。’他‘便覺得醫學並非一件緊要事,凡是愚弱的國民,即使體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壯,也只能做毫無意義的示衆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爲不幸的。所以我們的第一要着,是在改變他們的精神,而善於改變精神的是,我那時以爲當然要推文藝,於是想提倡文藝運動了。’

魯迅又談到他把《狂人日記》等小說投稿到《新青年》的經過。他曾問辦《新青年》的朋友:‘假如一間鐵屋子,是絕無窗戶而萬難破毀的,裏面有許多熟睡的人們,不久都要悶死了,然而是從昏睡入死滅,並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現在你大嚷起來,驚起了較爲清醒的幾個人,使這不幸的少數者來受無可挽救的臨終的苦楚,你倒以爲對得起他們麼?’那人答道:‘然而幾個人既然起來,你不能說決沒有毀壞這鐵屋的希望。’於是他便寫了《狂人日記》,此後還陸續推出了另外十餘篇。魯迅是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叫醒‘鐵屋’中的人,使國人得救。談到《吶喊》的名稱,他說:‘在我自己,本以爲現在是已經並非一個切迫而不能已於言的人了,但或者也還未能忘懷於當日自己的寂寞的悲哀罷,所以有時候仍不免吶喊幾聲,聊以慰藉那在寂寞裏奔馳的猛士,使他不憚於前驅。

至於我的喊聲是勇猛或是悲哀,是可憎或是可笑,那倒是不暇顧及的;但既然是吶喊,則當然須聽將令的了,所以我往往不恤用了曲筆,在《藥》的瑜兒的墳上平空添上一個花環,在《明天》裏也不敘單四嫂子竟沒有做到看見兒子的夢,因爲那時的主將是不主張消極的。至於自己,卻也並不願將自以爲苦的寂寞,再來傳染給也如我那年輕時候似的正做着好夢的青年。’

第四篇:風箏讀後感

揮之不去的小愧疚

——讀《風箏》有感

魯迅的《風箏》出現在五年級語文教科書上,那時我十二歲,背誦了整篇課文。如今八年過去了,依然清晰的記得文章裏面的情節,這是兄弟之間關於風箏的故事。

文章裏講述的是,在那個思想封建的年代,小孩子的天性被大人們的所謂的規矩所殘酷地泯滅了。十歲的弟弟瘦弱、多病,最喜歡風箏。又因爲沒有錢買不起風箏,哥哥認爲放風箏是沒出息的事,就不許弟弟放風箏。有一天,哥哥發現弟弟自己偷做的風箏,便無情地當着弟弟的面前折斷風箏,憤怒的離去,留下弟弟絕望的站在小屋裏面。每當回憶到這個情節,心中某個地方在隱隱作痛。在童年時期,經歷了哪些,有很多事情我都忘記了。但總是覺得自己和故事中的哥哥、弟弟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也許,在生活中,我曾經擔當文中“弟弟”的角色,也許,我也曾經扮演過“哥哥”的角色。或許,兩個角色我都演過。我忘記了,但冥冥之中又能想起。那種感覺就好像,你停在某個路口,或者看見了某個人的笑容忽然想起此時的情景在很久以前夢見過。

文中的哥哥在中年時期才知道自己年輕時對弟弟犯下的過錯,於是想盡各種辦法彌補。如果得不到弟弟的原諒,他會一直愧疚下去。當他對已經長滿鬍子的弟弟講述小時候關於折斷風箏的事情時,卻發現弟弟已經忘記了。那種愧疚,那種愧疚帶來的沉重的痛再也得不到釋然了。我想我能夠明白哥哥的痛。我想這種痛無論是親情愛情都被體現了,就像高二那年,喜歡過一個人,並很大膽的表白,很努力的對他好,對那個人好到忘記了對自己好的程度。那個人也一直接受着我的好。當時,不懂事、不成熟的我誤以爲這就是戀愛,整天沉浸在幸福的幻覺裏。可是有一天,那個人離開了我所在的城市,在離開之前最後一次見面,他對我說:“其實,我從來沒喜歡過你”。這並不是什麼善意的謊言,對我來說,我一開始就猜到這個事實。當事實驗證了心中的事實,心還是會痛。兩年過去了,那個人突然在qq上找到我,對我說當年因爲他不懂事,每次想起我都覺得愧疚,求我原諒他。我笑着回覆他說:“早就不記得了,沒什麼的。” 時間是解藥,也是毒藥,就文中的弟弟一樣,再難過的絕望也會被忘掉。曾經被傷害的人忘記了,去傷害的人卻耿耿於懷。我想,他和文中的哥哥一樣,愧疚永遠沒辦法得到釋懷,這纔是最大的懲罰。

每個人這一輩子都會做過像文中的哥哥這樣的事,在不懂事的年齡犯下了錯誤,等在長大成熟了悔悟,愧疚卻無法釋懷。比如在叛逆時期做出了傷害父母的事,比如欺負了弟弟妹妹,如此的小事。當這些回憶被想起,因爲歉意,從此,這些回憶在腦海裏揮之不去。時隔幾年,時隔十幾年,你再去追尋,當事人卻微笑着對你搖搖頭說忘記了,沒準還會罵你想太多。我想,每個人都有這樣的小愧疚和小歉意,全部有機會得到原諒是很難的。每個人出生在這個世界上,就與各種生命有着千絲萬縷的關係。就讓這些年輕的小歉意和小愧疚留在心裏,當做是回憶中的調味劑。

第五篇:讀後感風箏

《追風箏的人》讀後感

爲你,千千萬萬次——

“這本小說太讓人震撼,很長一段時間,讓我所讀的一切都相形失色。文學與生活中的所有重要主題,都交織在這部驚世之作裏:愛、恐懼、愧疚、贖罪……”這是伊莎貝拉〃阿蓮德於《追風箏的人》(the kite runner)人一書的評價,幾乎也囊括了我對其的感受——這本書,讓我愛上了一個民族。

這本書中有這樣一句話:阿富汗有很多兒童,但沒有童年。而作者卡勒德〃胡賽尼 (khaled hosseini)的後一部作品《燦爛千陽》(a thousand splendid suns)似乎奠定了阿富汗這片土地的絕望。但卡勒德〃胡賽尼大獲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他寫出了這樣一句話:即使在最黑暗的夜空,依然有最璀璨的星星在閃爍。這片土地因保守的思想令人壓抑,又因對宗教不移的信仰讓人明朗;這片土地因戰爭令人絕望,又因古老的傳統讓人希冀:這片土地明顯的階級觀念令人沉重不堪,又因美好、單純的思想讓她的兒女義無反顧地堅守着這片“災難深重的土地”。這本書一直在傳遞這樣一個思想:珍惜愛,珍惜和平。——在作者創作這部小說的六個月後,美國世貿大廈倒了。這本小說讓其作者於06年獲得聯合國人道主義獎,受邀擔任聯合國難民署親善大使,因爲這位拿着美國綠卡的醫生,原爲阿富汗移民。

書的封面很唯美,在一片火紅的晚霞下,一隻風箏飄蕩空中,遠遠的,甚至看不清它是什麼顏色?也不知道它預示着什麼?這是《追風箏的人》的封面,一幅讓人捉摸不透的畫面,那長長的風箏線後面到底是什麼呢?我翻開華麗的封面,開始走進那一片火紅的晚霞,頭上風箏獵獵作響,耳畔傳來了那句真摯的諾言:“爲你,千千萬萬遍。”

聽着它,宛如一個天真的玩笑,愚弄着生命中多少愛恨情怨。讀着它,有如讀一個久遠而苦澀的夢,夢裏的那片祕土,上演着昔日的繁華與安寧,今日的苦難與戰亂。

生命竟是一點點幸福,一片片心碎,一絲絲悔恨,一縷縷無奈所組成的複雜的耐人尋味的情感集合。就在阿米爾與哈桑曾經生活的那塊土地上,我小心翼翼的感悟着生命帶給我的那薄如蟬翼般易碎的感動。

風箏是什麼?阿米爾和哈桑一直在追逐的是什麼?

在小說的開始,作者用溫和的筆調勾勒出一份幸福和諧的阿富汗生活,在一個個讓人不知所云阿富汗地名中,我們體會到的是阿米爾和哈桑無比親密的友誼,沒有無病呻吟,沒有故弄玄虛,作者筆下的感情簡單,真摯,甚至讓人無法與後來殘忍的結局聯繫起來。然而,這樣的幸福生活卻被一隻風箏無情地劃出了一條讓人一生無法禰補的傷痕。

在阿富汗,一直都有冬天賽風箏的傳統,並且按照慣例,那些被擊落的風箏可以被看作是勝利者的獎賞,哈桑聰明機靈,是個追風箏的能手。 在一次風箏大賽上,阿米爾爲了贏得冷漠父親的注意,他奮力競爭,榮獲冠軍,但正想拿着風箏去領獎時,風箏卻被猛風吹遠了。

哈桑堅持要爲阿米爾追回那隻已經得獎的風箏,“爲你,千千萬萬遍”,全書中最重要的這句話起於僕人哈桑爲少爺阿米爾追風箏時所說,中間經過阿米爾另一位朋友法裏德之口,後又接於阿米爾爲身心遭到重創的哈桑遺子索拉博追風箏時所說。前者出於對朋友真摯的愛及對主人的忠心,法裏德也是出於對朋友無私的感情,而後者則出於領悟、解脫、贖罪與愛。不變的主題:愛。作者涉及到了友情、愛情、親情、愛國之情。但我最感慨的,仍是書中所述這段美麗而又殘忍的友誼。

許多年前的一天,他們說出了人生中的第一個詞,一個是“爸爸”,而令一個則是“阿米爾”,之後所有的故事,似乎早已在這五個字埋下根源。他們所放的風箏——阿富汗的民俗之一,象徵了他們脆弱的友誼。而兩位主人公截然不同的性格:一個常常在感情和道德上不知何去何從,搖擺不定;另一個單純、忠誠,生性純良正直,直接註定了他們友誼暗淡的前景。

“爲你,千千萬萬遍”,很美好,不是嗎?哈桑爲他的主人,或者說他的“朋友”追風箏去了,然而,老天不會這麼慈善。“我看着哈桑被欺負”,此時的阿米爾除了愧疚只有悔恨。他恨自己的懦弱,他恨自己的自私,他甚至還恨哈桑對他無比真摯、無私的奉獻。然而在山丘的石榴樹上,還有小刀的刻痕:阿米爾和哈桑,喀布爾的蘇丹(統治者)。

阿米爾終於趕走了哈桑父子,這是他唯一能做的事情——至少能讓哈桑免於受辱。他懷着極大的不安與痛苦誣陷了哈桑,然而哈桑最後一次救了他。阿米爾明白了:“他知道我看到了小巷裏的一切,知道我站在那兒,袖手旁觀。他明知

我背叛了他(本文來自本站:),然而還是再次救了我,也許是最後一次。那一刻我愛上了他,愛他勝過愛任何人,我只想 告訴他們,我就是草叢裏面的毒蛇,湖底的水怪。”哈桑走後不久,由於蘇聯的入侵,阿米爾也隨父親逃往美國加利福尼亞,並於舊金山取妻定居。

“那兒有再次成爲好人的路。”電話那端遠在巴基斯坦的拉辛汗說道,拉辛汗,那個促使他走上文學之路的人。兒時的一幕幕在眼前重演:美麗繁華的喀布爾街道、薔薇簇擁的父親的廣廈、櫻桃水和烤羊肉、《赤膽屠龍》和《七俠蕩寇志》、查爾斯〃勃朗森、《羅斯坦和索拉博》、還有滿天飛舞的斑斕的風箏。當拉辛汗告訴阿米爾哈桑是他同父異母的兄弟時,阿米爾應早有所感:父親對哈桑超於主僕間的愛及他們之間超越一切的友誼。

阿米爾回到了阿富汗,回到了喀布爾,然而此時的喀布爾已面目全非——隨便踏一腳就可能踩到地雷的土地及到處示威的俄軍坦克充斥着這個城市——喀布爾,賜予他愛的地方。他親眼看見男人出賣自己的義腿;美貌的普什圖女人——他的族人被獰笑的俄軍帶走;曾經的大學教授在乞討;及一對通姦的情侶在足球場上被塔利班活活砸死。阿米爾從塔利班頭子阿塞夫手裏救回了索拉博——哈桑的兒子。音樂的終止,被打扮的像雜耍猴子般的索拉博舉起了撣弓,一如當年的哈桑......但阿米爾仍未完全 解脫那個可怕的夢寐,他甚至看見阿塞夫站在病房門口朝他冷笑:你和他(哈桑)是喝同一個女人的奶水長大的,但你和我,纔是同一種人。”畢竟,贖罪並不等同於幸福。諷刺的是,傷後的阿米爾被打成兔脣——一如哈桑——那個追風箏的人——永遠在微笑。應該承擔的責任,我們無法推卸;應該克服的困難,我們無法逃避;應該面對的人生,我們無法選擇。

這就是生命,它要求我們在風風雨雨中勇於前進,敢於承擔,在點點滴滴中細細回味每一份苦與甜,慢慢體會每一份情與怨。

合上書本,封面上的景色再次映入眼簾:在一片火紅的晚霞下,一隻風箏飄蕩空中,遠遠的,甚至看不清它是什麼顏色?那長長的風箏線後面,是一份對人生命運深深的信服與感激。

很多人把目光聚焦在阿米爾的自我救贖之上。其實每個人的生活很平淡,可能沒有那樣的事情讓你來面對與阿米爾類似的困境:犯一個禁錮着自己一生的錯

誤,爲此感到遺憾,難堪,讓我們總是爲此耿耿於懷。也沒有人太多的人回象小說裏的阿米爾那樣,在自己犯了錯的多年以後,還能有重新贖罪的機會。這種太過巧合的事在小說中讀來自然流暢,但現實中並沒有太多機會去體會,也不會有太多的人願意有這種機會來體會。

但是,在現實生活中,你也許會像阿米爾童年的時候那樣,有一個親如弟兄的人,可能你們身份不同,職業不同,甚至是國籍不同。當他們全心全意對你的時候,你是怎麼想的,你是覺得這是必然的呢,還是這是你應得的,你有沒有好好想過自己應該如何珍惜這樣的一個人。而不是在自己犯錯之後找個藉口與這個人斷絕關係呢?

也許很多人會說:我也一樣對他的阿,我也一樣爲他着想,也一樣願意盡我的一切力量去完成他的願望。但是真正當一件足以影響你們一生的事情發生時,你是否會毫不猶豫地選擇放棄你那個最親的人。

人們往往會忽視那個永遠躲在角落,但是卻是永遠對你最親的人。覺得他們都跟我那麼親了,根本用不着費力來維持這種關係,而是隨隨便便,馬馬虎虎的對待他們,比如說我們的父母。曾經有人當面對我說過:“爲什麼所有人的意見你都能耐心聽取,唯獨你父母的意見你卻一點也聽不進取。”想想以前,無數次爲了一點小事跟父母擺臭臉,難道我這樣做的資本就僅僅是父母總是無條件的支持你,在我最不開心的時候,本想來開導的卻最後總是成爲我的出氣筒,事後又總是來噓寒問暖,我們卻爲了自己那一點小小的自尊而不理不睬。我們就是這樣對待那些對自己全心全意而又別無他求的人的嗎?雖然長大後象阿米爾一樣儘量找機會彌補,而父母也像阿哈桑一樣仁就毫無怨言的和我們生活在一起,但是當初爲什麼要爲了自己那個小小的風箏,那個現在想來毫無價值的自尊心而忽視自己身邊的人。

每個人生命中都有一隻風箏,我們在命運的安排下義無反顧地追逐着,在幸福與痛苦的反覆交替中漸漸地感悟着生命的真諦。

08外譯1班黃雅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