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讀《做最好的班主任》有感多篇

讀後感2.62W

讀《做最好的班主任》有感多篇

讀《做最好的班主任》有感 篇一

去年,我作爲班主任代表,去鄭州學習全國優秀班主任論壇。到那以後,我看見賣很多關於班主任的書籍,最醒目的就是李鎮西的《做最好的班主任》一本書,我大概看了一下,就愛不釋手的買了回來,結果我就在晚上熬夜用心的看。看着看着我就把結合我的事例記下來。有人感覺這位主任的工作是既煩瑣又累人,但也有人將做這份工作當成了“嗜好”,即使是做校長還要擔任三個班的副班主任,他就是——李鎮西。捧着他寫的《做最好的班主任》,跟着他去尋找做班主任的幸福。作爲一名年輕班主任的我,也許還不能做最好的自己,但我願尋着李鎮西老師的腳步,做更好的自己,做一名更好的班主任。

一、捧着一顆愛心做這班主任。

讀着李老師的這本書,從頭到尾一直都被他那博大的愛心深深地感動着。在《愛心:對孩子的依戀之情》一文中就有這樣一段話:“判斷自己是不是真的愛學生,其實有一個很簡潔的辦法,就是問問自己:我是不是依戀學生?或者說我是不是常常在週末或節假日情不自禁地思念學生?千萬別小看這種思念,蘇霍姆林斯基說:‘對孩子的依戀之情——這是教育修養中起決定作用的一種品質’”。

當對學生的愛已成爲一種依戀之情,這又將是一種多麼深的情感呢?“依戀”——那是對自己的親人才會有的感覺呀!哦,明白了!班級對於我們班主任來說,就好比是自己的孩子,誰能不愛自己的孩子呢?誰能不依戀他們呢?!當我們以這樣一種心境去看待班上的孩子時,那麼他們犯下的錯誤都已不值得去計較,他們取得的點滴進步都能讓我們感到驕傲,所謂的優生差生也都能一視同仁,再多的辛苦與付出都變得甘之如飴。

二、扛上一份責任心做這班主任。

一直覺得教育工作是一份良心工作。我們做多做少,做到怎麼樣個程度,的確沒有一個規定的硬性指標,全憑自己的良心。當看到李老師寫的《責任心:爲共和國培養公民》一文時,我突然意識到自己肩上的責任重大。同時對“責任心”也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既是班主任在日常點點滴滴的工作中,認真細緻和絕不敷衍地做每一件事,更是着眼於未來培養學生良好的人格品質和行爲習慣。”這責任心就是要讓班級走可持續發展之路,要讓班裏的每個孩子走可持續發展之路,更要讓我們的教育爲學生的終身發展去考慮。

讀《做最好的班主任》有感 篇二

病了一場,所以今年我的假期格外長,也許是太久沒見到同事和同學們了吧,我對如此辛苦的教育事業有了一絲想念,對從不讓我享受安靜的孩子們也有了一絲想念。2月11日返校日,讓我心生感慨:還是咱的學生最真實、最可愛,也最值得我們愛。不用說初見時的驚呼,也不說臉上那燦爛的笑,且來聽幾句實話吧:我班的胡憶安與我同住一棟樓,春節時跑去我家給我拜年,因爲很久沒見了,我問她我有沒有什麼變化,她看了看我,認真地說了倆字:老了!返校那天,我又逗她:今天老師和那天一樣老嗎?她擡頭看了看,毫不猶豫地點頭,一個字:嗯!儘管我想聽她說我比那天好看點,但這就是孩子的真實。相比之下,大人的世界總是要莫名地多那麼一點兒虛僞。一位孩子的奶奶在接孩子時問我:尚老師,這回你的學習都完事啦?(手術前和學生說去學習)聽起來語氣很是關心,但着實讓我的心裏很不是滋味。說實話,不如不問。想想咱的職業多好,孩子美也罷,醜也罷,靈也罷,拙也罷,畢竟我們每天面對的是他們的真實。這種真實,真的引起了我的思考:孩子們哪,你們是如此真實可愛,可是,我拿什麼來愛你,我的孩子們?此時,李鎮西老師的《做最好的班主任》一書,適時地走入了我的視線,更走入了我的心靈。

這本書,通過一個個鮮活的實例介紹了班主任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讀着他的文章,感覺像是在網上看連續劇一樣,不知不覺已經看了幾個鐘頭。李老師以一個語文老師的優美文筆與才華讓我折服,以一個班主任的細膩與認真讓我感動。做一名教師真好!多一些書卷氣,多一些書香氣,多一些天地之靈氣,遠離塵世的喧囂浮躁,讀懂學生,讀懂自己,生命何嘗不是一種精彩?

李老師說:在學生從幼年、童年、少年到青年的成長過程中,我們應該給他們的心田依次播下三粒人生的種子:善良、正直、機智。教師要善待學生,才能使學生善良之心逐漸佔據主要位置。教師要用自己的人格積極影響學生,讓學生成爲正直的人。教師要引導學生學習文化科學知識,才能使學生成長爲有智慧的人。他不僅是學生的老師,更是學生的朋友,而且是知心的朋友。正因爲他知道學生的心,所以他贏得了教育引導的主動權,同時也贏得了學生對他的尊重。

我們常說從孩子的角度來考慮問題,但真的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學生的眼光、學生的情感與日漸成熟甚至在學生眼裏已經老了的我們,真的越來越遠。記得去年的教師節,纔剛剛入學幾日的孩子們興沖沖地拿着一枝枝鮮花送給我們,不知道大家是怎樣處理這些鮮花的。我是當時收下,爲了表示我的重視,還讓它們在我的講臺上盛開了一整天。那天是週五,我怕花枯萎,又不想往家拿,所以在放學前,自作聰明地把一枝枝鮮花當獎品,送給了這一天我認爲表現最好那些同學。拿到鮮花的孩子坐得更直了,我的心裏更美了。可是這其中的一個送花的男孩,當着我的面沒怎麼樣,在媽媽接他回家的車上卻哭得稀里嘩啦、悲悲切切。第二天是週六,我聽說這件事後先是一愣,然後簡單猜測:一定是沒得到老師給的鮮花才哭的。週六、週日這兩天,我幾次想起這件事,越想越覺得沒那麼簡單:如果我是那個孩子,飽含心意的禮物,被老師一轉手就送給別人了,我會覺得老師沒有珍惜我的感情,一定是這個原因。所以下一週開學一見面,我馬上和那個男孩道歉:老師很珍惜你送的鮮花,你的心意我收下了,那枝花對於我來說很寶貴,爲了獎勵表現好的同學,我就把寶貴的鮮花送給他了,但是你的心意已經留在老師的心裏了,你能理解嗎?看到男孩認真地點頭說理解,我一顆懸着的心才放下。想起王秀蓮校長帶領大家學習的時候說過:誰把小孩當小孩,他比小孩更小孩。說得多有道理!孩子的世界五彩繽紛,卻又簡單明瞭。也許我們看起來不可饒恕的錯,從孩子的角度去看其實沒什麼,只是年齡小,自控力差而已。也許我們大人都理解的一種說法,在孩子的心裏就是一個大大的問號。

還是2月11日返校那天,還是那個送花的男孩,很正式地問了我一個他認爲很嚴肅的問題:老師,你走的時候說是去學習,可是後來我聽媽媽和瑩姨嘮嗑,說你去做手術了,你爲什麼不說實話呢?我心裏一驚:完了,這孩子一定覺得我撒謊了。我連忙解釋:老師真的是去做手術了,手術是很痛苦的事,我怕大家擔心,所以才說去學習,這樣你們就不會擔心我了,對不對?如果我的解釋他不滿意,說不定他會從心底裏給我貼個標籤:說謊的老師!那該多麼可怕,以後我該怎麼教育他?

當了20多年班主任後的今天,從容端詳我從事的這份職業,我依然迷戀於學生的成長,並試圖探尋其中的奧祕,我仍然執着於在自己小小的班級裏做着自認爲偉大的事。我做的事似乎越來越小,關注的視點越來越微觀,但是我自己卻覺得越來越接近學生的成長。那些瑣碎而看似普通的工作,並不只是一種簡單的重複或堆砌,它最終會促成一個人的發展。我們今天工作的意義不止於今天,而可能體現在遙遠的未來!

書看完了,我的耳邊時時聽到這樣的聲音:永遠不要對你的學生揚起你的拳頭,永遠不要用刻薄的語言對你的學生說話,寧可讓學生欺騙十次,也不要冤枉學生一次,因爲這一次也可能就是一輩子!無論你的教育遇到了多麼大的難題,都千萬不要對學生說:你是不可救藥的!

做班主任的感覺,不去親身經歷,是永遠無法說清楚的。希望有一天,我們大家也可以像李鎮西老師那樣說:班主任,讓我們的生活如此精彩!願各位同事都能在自己的崗位上尋找到屬於自己的幸福感!

讀《做最好的班主任》有感 篇三

閒暇之餘,我有幸品讀了李鎮西老師的《做最好的班主任》一書,剛開始是強迫自己擠時間讀,但是,讀着讀着一種感覺在悄然而生,被迫變成了主動;不耐煩變成了心潮澎湃,我深深的被李老師的才華和他的師愛所折服。他關愛學生、尊重學生,真正的還學生民主,他的學生纔是幸福的,快樂的,他向我詮釋了什麼纔是真正的“師愛”。

從上班的那一天起,我的原則就是用“師愛”去感化學生,讓他們自己體會到老師是愛他們的,進而好好學習,好好生活,所以,我一直感覺自己是“愛”學生的。當讀了這本書後,我在深深的思索:我是真正的愛每一位學生嗎?我對學生的“愛”真的是無怨無悔嗎?我對學生的“愛”是平等的嗎?現在,我無法從內心深處給以肯定的回答。正是李老師讓我對學生的“愛”有了全新而深刻的理解:愛學生,不僅僅是隻對自己所教的這一年或幾年負責,而是“對學生的成長以至未來一生的負責”;愛學生,不單單是欣賞優秀的學生,而是“懷着一種責任把欣賞與期待投向每一個學生”;愛學生,不應是對學生的錯誤嚴加追究,而是“博大的胸襟”“對學生的寬容”……

記得有一次下課,當我正要走出教室時,我們班一個很乖巧、學習也很好的女生淚眼汪汪的對我說:“老師,我今天心情很不好”。我問她:“怎麼了。”她的回答令我很驚訝——“我覺得你很煩我”。我一愣,說道:“你平時表現這麼好,我怎麼可能煩你呢,我很喜歡你呀。”她破涕爲笑道:“老師,我不煩了,我現在很高興”。但是我的心卻很沉重,我明明是愛她的,可是怎麼會出現這種結果?這是一個班主任的嚴重失職。後來,我和她交流,她說她感覺我不太重視她,太重視比她學習好的,上課提問她的次數也很少。我這才發現原來我的“師愛”這麼的不平等。

一個學生平時不寫作業,上課不聽講,被逼的緊了,他就抄抄作業完事,我和他的父母交流過,但是無濟於事。當他又一次抄作業時,我在班上狠狠的批評了他,不留一點情面,結果他比我更“厲害”,當着我的面揚長而去。我不解,我這樣做是對他好,爲什麼他不買帳?爲什麼理解不到我的苦心?現在我明白了,愛的基礎是“尊重”,尤其是大一點的孩子,他們需要的不是牢籠,而是尊重和平等交流下的制約。

通過李老師對“師愛”的詮釋和我在教學中的點滴往事,我明白了真正的“師愛”是關愛、民主和尊重,在以後的工作中我要從以下幾點做起:

一、和學生做朋友。放下老師的架子,俯下身去,和學生民主、平等的交流,用心去傾聽孩子們的想法,共同探討班級建設中的各項問題,共同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二、課堂中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以生本教育爲依託,課堂上關注學生學習的過程,讓他們暢所欲言,尊重他們的交流,讓他們獲得成功的體驗,從而激發學習的興趣。

三、把愛和公平撒向每一個學生。不但要關注學習好的、聽話的學生,更要給那些中等生和後進生更多的關注和“愛”,幫他們找到自己的閃光點,不以分數論英雄,讓每個學生都能在學校獲得重視、獲得成就感。

四、講究批評的藝術。當學生犯錯時,在尊重他的基礎上,給予慰藉或激勵,然後分析他的行爲,讓他自己意識到自己做的不當的地方。這樣,不僅使學生受到了教育教訓,也不傷害學生的自尊心。

在以後的工作中,我會孜孜不倦的爭取進步,願我的“師愛”能給每一個孩子溫暖,陪伴他們度過快樂的國小時光,這樣,我纔會有教師的幸福感和成就感。

讀《做最好的班主任》有感 篇四

最近拜讀著名教育家李鎮西先生的《做最好的班主任》一書,讓我受益匪淺、心潮澎湃!讀李老師的書猶如觀看一部讓人回味良久的電視劇,裏面有各種生動的人物形象,他們共同向我們展示出一個個鮮活的教育案例,發人深省,作爲一名班主任是幸福的,這是我們終生難忘的一筆財富。我也是一名班主任,幼兒園大班班主任,35個娃娃的“賈爸爸”,現將讀書點滴感悟與大家分享。

因爲愛所以愛:

這個世界正是因爲有愛所以美好,人與人之間也正是有愛才顯親近,作爲一名班主任,對教育的愛、對學生的愛、對班級的愛,缺一不可,當然這種愛是相互的,班主任的愛會時刻影響着他的學生們,學生們在潛移默化中學會愛自己、愛他人、愛學習、愛社會,這是一種無形而有力的教育力量。

愛,是教育行業永遠談不完的話題,雖然有些老生常談,但我一直認爲這是一個教師、一個班主任最基本的師德,因爲愛,李老師贏得學生的喜愛、贏得家長的認可、贏得社會的褒獎、贏得了一般教師體會不到的幸福。

經常有同事說:“下輩子再也不做老師了,做老師也不當班主任了。”爲啥?因爲班主任工作辛苦呀!要管理班級,要上傳下達,要做學生工作,要做家長工作,還有教研工作等等。可我們可以轉變角度來想:正是因爲做班主任,我們有更多的機會與時間和孩子們在一起,相互瞭解、心靈相通,曾經被借調在國小帶一年級,說實話,國小老師很少自願主動做一年級班主任,因爲一年級的學生規則意識、集體意識都不強,同學之間很容易發生矛盾,而他們又不會用正確的方式去處理,這時班主任的身份又成了法官,帶一年級瑣事很多,我經常開玩笑說,做這個班主任是既當爹又當媽,可爲以後自己的子女教育打下基礎了。想起給我印象最深的一件事,一天學校領導臨時通知我去市裏聽課,等我下午回來路過班門口時,班裏的孩子立即沸騰起來,嘰嘰喳喳地爭相喊着“賈老師,你去哪了?”“ 賈老師,我們都想你了”。說實話,當時我進班板起臉假裝生氣,批評他們不該活動課上亂喊,但事後心裏還是偷着樂,能夠被孩子們喜歡、掛念是一種真切的幸福,這就是我的孩子們、可愛的孩子們!現在迴歸幼兒園,更是多重身份:教師、警察、醫生、法官、修理工、爸爸等等,一直享受這份獨特的職業幸福!

愛一個人,可以是無緣無故、無拘無束的;愛班主任崗位,也是不需要理由的,當問自己理由時,這已經不是發自內心的愛了。一份對教育和孩子的愛,足以讓生活充滿陽光!還有什麼比孩子回饋的愛來得更爲純淨呢?

術業有專攻

想成爲一名優秀的班主任,必定首先要成爲一名優秀的任課教師。班主任都是從任課教師做起的,教育是一件很實實在在在的事情,來不得半點浮躁。李鎮西老師是一位語文教師,他又是一位聰明的老師。我想他的學生們真是幸福!聽他的課一定是一種享受,正是擁有這樣的人格魅力,學生喜歡他這位老師,必然喜歡他的學科、他的課堂,學習成績自然不言而喻!

寫到這裏突然想到上高中時的一位語文老師,他上課從不帶教案,輕輕來,輕輕去,不帶走一片雲彩,因爲他的頭腦就是詞典,而且是一本百科全書,上他的課彷彿在聽相聲,談古論今,旁徵博引,不知不覺四十分鐘在意猶未盡中過去。上這位老師的課,誰能捨得錯過每一個細節?這就是古人所說的“術業有專攻”,專家型教師也應該成爲我們的榜樣,專業是永遠不可放下的!

感悟家的溫暖:

科學民主的班級管理理念,這種方式是具有藝術性的,是最受學生歡迎的,也是現在教育界最提倡的。李鎮西先生之所有能贏得學生們的愛戴,班級氣氛之所以如此和諧,是因爲他對學生總是一視同仁,真正可以放低姿態走到孩子中間,去和他們做真心朋友。反思自己的班級管理,我平時自作聰明以爲帶班很民主,但現在我清晰地看到我根本沒有科學地把握好“度”,有時是過分的民主,有時又是簡單的專制。

腹有詩書氣自華,最是書香能致遠

作爲一名教師,我們應該過一種愛閱讀、會閱讀的生活,終身學習是成長道路上的法寶。要想給學生一杯水,教師就要擁有一桶水、而且是一桶流動的活水,這桶活水從哪來?從學習中來,從讀書中來,從寫作中來。教師的成長是什麼?是閱讀+反思+寫作+實踐。記得一位前輩曾經這樣告誡我:一個老師堅持寫讀書筆記、教育隨筆,即使成不了名師,也已經具備了名師的必備潛質。李鎮西老師對一些教育名言能夠信手拈來,這無不是閱讀積累的結果。

從今天開始,準備一支筆、一個本子,經常把自己的靈感、心得隨手記錄,那樣我們的教育生活將是多麼豐富多彩!這將是我們班主任成長進步的見證!當我們退休後,這又是一份多麼溫馨的回憶!

教育戰線,我是一名年輕教師;班主任崗位,我是一名新人;在目前這個有35個娃娃的班級,我感到由衷地幸福!同時,又深感壓力之大,因爲作爲“一班之長”,我要對得起孩子們口中的“賈爸爸”!幸好,我今天遇到了李鎮西先生,遇到了《做最好的班主任》,真心希望有一天,我會遇到更好的自己!

親愛的園長、老師們

下期將要發佈本年度“新年寄語”,一起分享新年到來的喜悅和過去一年中一起走過的歲月,敬請關注!

相關文章:史記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