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變形記讀後感(精彩多篇)

讀後感2.59W

變形記讀後感(精彩多篇)

變形記讀後感 篇一

小豬變形記是一本繪本書。它向我們講述一隻小豬突然覺得一點意思也沒有,它就想體驗別的動物那有趣的生活。於是,他滿腦子奇異的想象,然後用各種辦法模仿長頸鹿、斑馬、袋鼠、小鳥等動物。但遺憾的是,這些創舉都以失敗告終。正當小豬被一連串失敗打擊得失去信心時,它又受到另一頭豬啓發,找到了真正屬於豬的樂趣。這本書利用一種奇妙的方式爲我們展示了一隻豬“認識自我、認識他人”的過程。

這本書與其說是一本兒童讀物,不如說是一本哲學書。它通過孩子的視角,用最簡單易懂的方法告訴我們一個深刻的哲學道理:學別人很累,做自己最幸福,最快樂!

小豬和我們的學生多象!他們成長的`世界正在變化着,一切正目不暇接的在眼前涌過,這個時候我們應該告訴學生作自己,是我們認識世界中重要的一步,小豬最終發現作自己最快樂,我們要正確認識自己,評價自己。

變形記讀後感 篇二

卡夫卡是現代派文學的開山祖師,《變形記》是他最重要的代表作,是西方現代派文學中描寫人被異化的傑作。

主人公格里高爾一覺醒來就變成了一隻巨型甲蟲。小說的開始就是如此的直接,直接得讓人沒有準備思考的時間,這樣的開始讓人有些難受。一件看起來多麼令人難以置信的荒唐事,人怎麼可能變成甲蟲呢?這一開始便產生的疑問一直在我的頭腦中盤旋。

然而,小說就在這不可思議卻又理所應當中進行着,隨着小說情節的發展,能夠體會到格里高爾的變形其實是他潛意識的總爆發。因爲在他的潛意識裏,他厭惡自身,根本不願再繼續以前的生活和工作,艱難的生存處境早已壓得他無處可逃:當他早早起來取訂單的時候老闆們才吃早飯;公司祕書時刻監督着每一個員工的行動,兩個小時不上班就找上門去,醫生也會說你好吃懶做;每天4點鐘就得起牀趕火車,成年累月在外奔波,飲食惡劣,友情淡薄。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中,人逐漸變得麻木異化成爲“非人”,他對外部世界已無能爲力,沒有辦法改變自己的命運。爲此他不得不選擇一條逃脫的路,這就是“變形”。與其說是社會讓他“變形”,不如說是他自己選擇了“變形”。擺脫自己的人形,逃離人的世界,從人變爲非人——蟲,這在格里高爾而言完全是爲了不再繼續昨天的噩夢。於是,格里高爾異化了。可是這種方式並沒有使得格里高爾的命運走向期待的幸福,走向光明,相反加速了他的滅亡。格里高爾也和甲蟲一樣,只能無奈地面對這悲慘的結局。他們講述着痛苦,闡釋着痛苦,逃避着痛苦,然後陷入到更深的痛苦中。越是生存得痛苦,就越是不知道反抗,只想躲避,隱藏自己。在這樣不能滿意的環境裏,選擇了最弱的方式——逃避,來求得暫時的心理安寧。

其實,這樣的變形在現實生活中又何嘗沒有存在呢?當今社會無形的而又是巨大的競爭壓力,同樣也是很容易讓人產生對人生的倦怠和對前途的失望。又有多少人曾經或者正在有類似格里高爾的“潛意識”啊!一條寵物狗可以而且能夠享受VIP的待遇,但此時又有多少人還在貧困線上掙扎着生活,感嘆還是狗狗活的瀟灑!有學生不能承受考試殘酷的競爭,無法面對現實,竟然喪失了美好的記憶,忘記了老師,忘記了同學,躲進深山裏過着“桃源生活”,羨慕小鳥展翅飛翔的自由。電視中報紙上類似的新聞依然時不時的報道着。於是乎就有成千上萬的人報名參加唱歌比賽的選拔,爲的就是有朝一日可以實現自己的明星夢,過“人上人”的生活。於是乎老套的灰姑娘的電視連續劇依然人氣很旺。這究竟是夢想還是幻想,而這又究竟是對還是錯呢?

格里高爾在完成了他的反抗後,最終選擇了擺脫人世的煩惱,悄然遠去了。該爲他的解脫而高興嗎?也許吧!因爲死亡纔是他幸福的歸宿!然而,現實生活中有着格里高爾類似遭遇的人們,是否也“解脫”了呢?曾幾何時在大街上看見的也許因爲某些變故乞討爲生的人們,不知他們是否依然過着漂泊的生活。又有多少現代人仍然因爲生活的巨大壓力發出痛苦的呼喊啊!

“一天早晨,格里高爾·薩姆沙從不安的睡夢中醒來,發現自己躺在牀上變成了一隻巨大的甲蟲”,就是這樣看似普普通通的一句話,已經讓人感到命運的無常和不可預料。可家人對待格里高爾的厭惡和冷漠,卻不僅使我震驚,更讓我感到心寒,因爲親人之間的關係竟然只能是用金錢和物質來作爲媒介,即使是血脈相連也不能保證親情的堅不可摧!本來在我的推想中,格里高爾的家人一定會悉心照料他,愛護他,那畢竟是他的家人,是他的精神支柱,而小說的結局是他在家人無微不至的照看下,一夢睡醒又恢復了人形,重新開始工作和賺錢,重新成爲了一家人的經濟支柱,可以贍養父母,驕寵妹妹,把妹妹送到音樂學院去學她夢寐以求的小提琴!可是,卡夫卡並沒有滿足我的期待。在金錢和私利面前,以妹妹爲代表的親人也異化了,他們的人性扭曲,親情的冷漠,在格里高爾變成甲蟲,失去工作能力,成爲累贅之後完全顯示了出來。他的母親喊着要見可憐的兒子,可看見兒子的時候,卻又昏了過去。父親由驚奇而憤恨又轉爲狂怒,用手杖把他趕回屋裏去,然後無情地拿蘋果砸向曾經“引以爲榮的心愛的”兒子,慈父之愛消失殆盡。妹妹年紀小,開始還同情他照顧他,後來轉爲厭惡,並號啕大哭要把他弄走。格里高爾從此失去了其中心人物的地位,所謂的翻臉不認人在小說中得到了淋漓盡致的發揮。而當格里高爾死後,他的家人竟然可以如釋重負,談笑風生,迎接新生活的到來,彷彿一切的一切只是一場惡夢而已,什麼都不曾真正發生過。這一家子真讓人感覺必須用“厭惡”二字來形容。

卡夫卡的《變形記》是成功的。在日常生活中,一家人平平淡淡,溫情脈脈,矛盾、人性也許顯示不出來,但是在《變形記》中你看到的卻是無情地被撕破的資本主義社會家庭表面脈脈溫情的面紗,看穿的是人際關係的自私、冷漠和殘酷以及赤裸裸的金錢關係,資本主義社會唯利是圖的社會本質暴露無疑。它做到了讓讀者的感情在起伏變化,讓讀者感受到卡夫卡所要表達的內心世界和當時的社會現實。

這不禁使我想起了《麥琪的禮物》中的男女主人公,他們之間純真的愛情,可以使彼此爲了對方放棄自己最心愛的東西。這樣的家庭親情關係讓人感到非常溫馨。不久前看到一則新聞故事,講述的是一個馬蹄女孩在出生時被親生父母遺棄又被一位一貧如洗的七旬老人收養,在十二載的相依爲命中,老人做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徒步將女孩帶到北京治病的故事。故事的結局是美麗的,在社會上許多有愛心的人們的幫助下,相信小女孩在手術之後一定能夠像正常人一樣站起來。可是,老人對於小女孩付出的愛,僅僅只是簡單的“愛心”二字可以包容的嗎?這是一份怎樣的愛啊!我要說,與女孩的親生父母相比,老人是善良的,是偉大的!我不知道假如格里高爾生活在這個時代,會不會羨慕小女孩。在感嘆人與人之間的差別怎麼會這麼大的同時我又想,如果人們在格里高爾正在痛苦之時給予他善良的同情,如果他一直得到家人和其他人善良的同情和關懷,或許它始終都是他,從來都不曾發生過變化呢?但卡夫卡始終都是卡夫卡,他之所以要對人情世事進行嘲諷和譏笑,“是他不會按俗人的思緒延續他的筆觸,他就是要讓我們這些俗人看到更多不願看到的東西吧”!

讀《變形記》讓人痛苦,但在痛苦過後是絕望中的驚醒。當代社會物慾橫流,同樣存在着人性的淡化甚至是缺失。有美麗也總存在着醜陋,善良的人們啊,真的不該同流合污。在此我呼喚善良,再多一些的善良!

變形記讀後感600字 篇三

《變形記》是古羅馬作家奧維德的經典之作。該書用六音步詩行寫成,全詩共15卷,包括約250個神話故事。全書以編年體的形式,從創世寫到凱撒之死,奧古斯都繼位。故事人物有神話中的神,男女英雄和歷史人物。第一部分(第一卷)講述宇宙的創立及黃金、白銀、青銅、黑鐵四個時代。第二部分(第二至十一卷)是神話英雄故事。第三部分(第十二至十五卷)爲歷史故事。作品集希臘羅馬神話之大成,每一個故事都生動有趣,穿插巧妙,而所有故事都始終圍繞“變形”的主題,以闡明“世界一切事物都在變幻中形成”的哲理。作者把神、人一視同仁,對他們採取了不恭不敬的態度,旨在借神的變形表達事物不斷變化的道理,表達世界從混亂走向文明、羅馬從建城到帝國強盛、人類在不斷進步的深刻內涵,從而表明凱撒的統治不能永久,奧古斯都的登位纔是順應時代的需要。

《變形記》的對文學的主要貢獻在於把古代世界的神話傳說總集在一起。作者把這樣豐富的材料變成了一部有機的,一氣呵成的詩作。把故事按照時代安排出場次序是奧維德的一大創舉,並且作者想盡一切辦法使故事串聯的自然而不顯得牽強,故事線索沒有因爲種種原因二中斷。

在《變形記》中,所有的故事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變形。這些傳說中的人物不是變成獸類,便是變成鳥形,或樹木,或花草頑石。通過變形,作者也說明了一個道理,這也符合古羅馬哲學家盧克萊提烏斯的樸素唯物思想,即一切萬物都在變異。

雖然由於歷史久遠造成語言閱讀上的些許障礙,但是《變形記》仍不失爲在思想上,文學上都有建樹的時代鉅作!

變形記讀後感 篇四

當人變成了累贅,周遭一切都發生着變化,家人們迫不及待格里高爾離開這個家庭,不要再連累他們,起先格里高爾努力工作供養其他家庭成員,其他家庭成員不需要工作;而格里高爾無法工作,其他家庭成員不得不出去工作時,家人們表現出對他的憤怒、厭惡、冷漠和遺棄;格里高爾死時,依然思念、惦記着家人;格里高爾死後,母親對妹妹的笑,父親的`“感謝上帝”,繼而他們對未來美好的憧憬形成鮮明的對比,只能說人性如此涼薄。

摘抄:

1.他便一直處於這種空洞和平和的沉思狀態中。

2.他嚴肅認真而過分緩慢地向她求過愛。

3.阻止家裏人搬遷的主要原因其實是那種完全絕望的情緒以及他們受到了在整個親戚和熟人圈裏誰也沒有遭受過的一種不幸的打擊的這個念頭。

4.世人要求窮人所做的一切,他們正最大限度地盡力去做。

5.這一片晨霧實在難以讓人產生信心和樂觀的情緒。

6.人必須要有足夠的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