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蒲柳人家》讀後感【精品多篇】

讀後感8.32K

《蒲柳人家》讀後感【精品多篇】

《蒲柳人家》讀後感 篇一

作品的重心在於放筆爲古運河邊的民俗風情和父老鄉親畫像,爲他們的多情重義、除奸助良、扶危濟困的美德立碑。作者以高超的藝術表現手法,通過一幅幅民谷畫,運用語言、動作、外號等描寫,生動地刻畫出那些淳厚朴實的勞動人民的音容笑貌、喜怒悲樂,使人讀來如聞其聲,如見其人。

主人公何滿子是奶奶一丈青大娘的心尖子,當時有六歲,剃個光葫蘆頭,天靈蓋上留着個木梳背兒;一交立夏就光屁股,曬得兩道眉毛只剩下淡淡的痕影,鼻樑子裂了皮,全身上下就像剛從煙囪裏爬出來,連眼珠都比立夏之前烏黑;他最喜歡到河灘上玩耍。光着屁股浸入河汊,撈蝦米,掏螃蟹,摸小魚兒;鑽進葦塘裏,搜尋紅脖水雞兒,驅趕紅蜻蜓滿天飛舞,更是有趣,他淘氣可愛,無拘無束,給人印象深刻。

一丈青大娘大腳板,青銅膚色,嗓門亮堂,罵起人來不倒嗓子,打起架來三五個小夥子也不是對手。這很容易使人聯想起《水滸傳》中的女英雄,實際上“一丈青”本來就是《水滸傳》中扈家莊武藝高強的扈三孃的綽號;她有一雙長滿老繭的大手,種地、撐船、打魚都是行家。她還會扎針、拔罐子、接生。接骨、看紅傷。這個小村大人小孩有個頭痛腦熱,都來找她妙手回春;全村三十歲以下的人,都是她那一雙粗大的手給接來了人間。

對風土人情的描寫有:拜月乞巧的風習,雖然迷信,卻很優美。那是在七夕之夜,年已及笄的姑娘,半夜時分悄悄找個僻靜角落,給垂掛中天的月牙兒焚香叩拜,然後掏出一根銀針,一條紅線,在月色朦朧中穿引;如果一穿而中,今年必能跟自己心愛的人兒結成美滿良緣。

何滿子的於姑姑望月蓮童年的命運是那麼不幸,後拜一丈青大娘爲乾孃纔好轉,她與周檎的愛情是那麼純真,讓人感動不已。

牽牛兒給大地主董大師家扛小活兒,他是個憨頭憨腦而又蔫蔫糊糊的子,常常挨小管家的打罵。他不喜歡說話,可是小孩子怕冷清,牲口們都很服他管,撒在河邊並不亂跑,他就來到吉老秤的釘掌鋪,看吉老秤給牲口釘掌≤≥。他坐在一邊,也不多言少語,也不礙手礙腳,只是兩眼直勾勾地盯着吉老秤的一招一式,默默記在心裏。

在書中勞動工人民的形象都描寫的栩栩如生,俚語鄉音運用自如,那纔是真正的濃郁的鄉土氣息散漫迷人的味道;我今天上網一查才知作者已於1997年去世了,再也不能看到他的佳品,深感痛心疾首各無比挽惜!

讀《蒲柳人家》有感 篇二

王素豔

大運河流水湯湯。和風淡掃蛾眉,看漁火在狼煙背後開花。槳聲像安靜的馬達,頭頂魚菱風景,懷抱山楂村的歌聲,緩緩走過花街,去找尋夢中的蒲柳人家。

《蒲柳人家》是劉紹棠先生的中篇小說,也是我久久不願離開的夢鄉。夢裏,我看見文弱書生周檎棄文從戎,在抗日救國的戰鬥中成長爲鐵骨錚錚的漢子;看見一丈青大娘和何大學問拉着小孫子何滿子的手,站在黝黑的土地上,巴望着東方紅彤彤的太陽;看見美麗的望日蓮擎着青枝綠葉,衝破貧苦女子的命運藩籬,駛向心中幸福的彼岸……我喜歡這個夢,它讓我聞到了泥土香花草香大運河的水香,還有多少年來浸潤國人靈魂的說不出來的一種香。

《蒲柳人家》儼然一幅卷軸,運河灘上的。男女老少悠然過往悄然變遷如花兒一星半點時隱時現,愛恨情仇家長裏短民族大義……透過何滿子和身邊人巧妙地串成一條紅線;又似一曲京東大鼓,聲震長天,餘音嫋嫋,流淌着那段真實的歲月和說不盡的悲歡。我頂喜歡何滿子,因爲他機靈可愛,彷彿辛棄疾筆下"溪頭臥剝蓮蓬"的"無賴小兒",又愛憎分明,一片無瑕的赤子之心令人感動。我最心疼的是望日蓮,她身世悽苦,卻像運河灘上遍地開放的死不了花,"灑滿在河邊、路旁、柳蔭下,不怕風吹雨打,不怕曝曬乾旱。一連多少日子不下雨,土地龜裂,禾苗枯黃,可是小小的死不了花卻更鮮紅,更豔麗,葉子也更翠綠"。——死不了花別名"太陽花",跟"望日蓮"有一比。我想,望日蓮和死不了花其實是當年受苦受難的中國人的縮影,也是不屈不撓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投射。此外,我欣賞並敬重周檎吉老秤鄭端午等人,他們是土生土長的蒲柳松柏,卻心繫國家安危民族存亡,從默默佇立到默默守護,再到並肩前行,沒有豪言壯語,也無多少驚人之舉,然而,一顆顆滾燙的心彷彿疾馳的星火照亮了保家衛國的路。何大學問說,"寒門出將相,草莽出豪傑,蒲柳人家出英才",此言不虛。

跟劉紹棠其他作品一樣,《蒲柳人家》似起伏的波浪豐收的麥浪,精細的水紋間麥穗裏隱藏着"大運河之子"豪爽的笑。詩人艾青說,我是"大堰河"的兒子;劉紹棠說,我是大運河的兒子。的確,即便是最超然的靈魂,也會感恩母親,眷顧自身的原生地。劉紹棠深愛着腳下那片土地,深愛着生命中那片激盪的河水——黑土地賜予了他豐富的內涵,大運河激發了他飛揚的靈感。劉紹棠終其一生都在寫大運河,人稱"‘荷花澱派’鄉土文學作家",然而,跟孫犁不同,他眼裏心裏惦着念着的不是迎風招展的荷花,而是養育水中物、滋潤岸上人的無形無色無慾無求的河,在這河水的澆灌下,他養成了率直天真的性格,形成了不拘一格的寫作風格。他的文字剛柔相濟,亦莊亦諧,鄉村的景象農家的風俗自在的風光飽滿的人物形象悉數遊走期間。劉紹棠曾寫道:"我要以我的全部心血和筆墨,描繪京東北運河農村的二十世紀風貌,爲二十一世紀的北運河兒女留下一幅二十世紀家鄉的歷史、景觀、民俗和社會學的多彩畫卷,這便是我今生的最大心願",我想,他做到了——在"劉紹棠現象"餘熱不減的今天,越走近他,便越能感受到古人所言"蒲柳之姿,松柏之質"的真義。

2017年10月14日

《蒲柳人家》讀後感 篇三

小說人物衆多,但主線情節並不複雜。故事背景發生在20世紀30年代,花鞋杜四家的童養媳望日蓮與周檎相愛,可陰險邪惡的杜四夫婦另有打算。半路又殺出巡警麻雷子,勾結杜四,要把望日蓮賣給董太師做小,並要以“抗日”的罪名把周檎抓走。於是,矛盾激化,以何大學問、一丈青大娘、柳罐鬥、吉老秤等爲首的父老鄉親一齊出面,挫敗麻、杜陰謀,檎、蓮順利完婚。全篇小說共分12節,但這個主線故事只佔不到2節的篇幅,其餘10節隨意分杈,記述了運河邊十來個鄉間人物的逸聞趣事。由此可以看出,作品的重心在於放筆爲古運河邊的民俗風情和父老鄉親畫像,爲他們的多情重義、鋤奸助良、扶危濟困的美德立碑。

這也是一篇洋溢着濃郁的鄉土氣息的小說。它就像一幅幅風俗畫,將20世紀30年代京東北運河一帶農村的風景習俗、世態人情展現在讀者面前。無論是何滿子的光葫蘆頭木梳背兒,還是一丈青大娘專門爲他準備的`大紅肚兜、長命鎖;無論洗三、百家衣,還是何大學問的走西口,都別具魅力,強烈地吸引着讀者的興趣。

可以說,大量的鄉土風俗已經成爲這部作品的有機組成部分,這種濃郁的地方色彩又增加了作品的民族氣息,構成了劉紹棠作品獨特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