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孔雀東南飛》讀後感(多篇)

讀後感8.36K

《孔雀東南飛》讀後感(多篇)

《孔雀東南飛》讀後感1

現在世俗的愛情讓我有點看不大懂,現在更多的愛情是建立在經濟基礎上的,也許在朋友之間,談起真愛還真有點不好意思,最近看了《孔雀東南飛》一書,去找一下傳說中的愛情。在看之前,還特意瞭解了一番:此書是我國文學史上第一部長篇敘事詩,也被人稱之爲古代史上最長的一部敘事詩,是我國古代民間文學中的光輝詩篇之一,它講述了發生在廬江郡的一樁婚姻悲劇。歷代傳唱,成爲藝術創作不竭的源泉。

如果問愛一個人需要什麼?也許我會想半天,轉着眼珠還想不到一個讓我堅定的回答。在看完這本書後,給我的感覺是主人公似乎在回答我,這份愛情需要全身心的付出,致死不渝的信念書中的主人宮身邊發生種種事端全都被一樣東西所驅動和主宰,也許那就是人性中陰暗的一面,懷疑、猜忌、誤解,一波沒停一波又起的興風作浪,這些滲透進了他們的愛情中,出現裂縫,一定要及時補全,不及時修復這後果根本無法想像。文中由於男母的極度冷眼,嫁入才兩年的妻子無奈之下回了孃家。對此,男主人宮卻無能爲力,在孝字當頭的社會裏,他斷然選擇了妥協。縱使男主人宮極力的保護着自己愛的人,無奈之下送了愛人回了孃家,也許在他看來,這是一個兩全的辦法,公務纏身的他實在無法顧及家中變故,也許當初只想緩和一下局勢的他,根本不會料想到由此而引發的後果,從此人隔兩地的同時也隔絕了兩顆相愛的心。按照當時的風俗,媳婦被婆家趕回家也就相當於被休棄了。在這種風氣的時局下,經過了漫長而又消沉的歲月中,男主人宮當時鑑別時給她的誓言和希望,猶如殘留的燭光一樣越來越暗。在家人的再三勸說讓她重新再嫁下,與處在當時環境的她心裏萌生的懷疑,種種的疊加之下,她終於還是支持不下去了。心神不定的她糊里糊塗的答應了家裏人說的再嫁一事。也許當時的她只僅僅爲了知道他還是愛她的,他馬上就會來接她的,她是在爲了確定什麼還是在試探什麼呢,在我看來,這場愛情皆因此而暗淡下去。如果那個熟悉的聲音再次傳來時,那種雨過天晴、心花怒放的心情怎麼能不使她欣喜若狂,此時的他們深情對望着,她的心結不復存在。但男主人宮的話卻深深的刺痛了她,當日勝貴,吾獨向黃泉。這時後悔不已的她面對另外一個誤解,她無能爲了了。在她認爲只有死以證明她對他的愛之深,愛之烈。結局是美滿的,他們完成了他們認爲最能保留這段愛情的唯一方式。在最後他們臨死前,心中不再疑惑什麼,不再猜忌、沒有誤解。那些曾經讓他們嚐盡心酸的事情將永遠不會再撼動他們的愛情了。他們可以相愛到永遠。

《孔雀東南飛》讀後感2

《孔雀東南飛》爲我們講述了一個悽美哀怨的愛情故事。在封建禮教的束縛中,使一對追求真愛追求幸福的人,放棄了對生命的執著,本應雙宿雙棲的比翼鳥訂下了“黃泉下相見,勿違今日言”的殉情決心。最終,劉蘭芝在太守府“攬裙脫絲履,舉身赴清池”;焦仲卿自家院裏“徘徊庭樹下,自掛東南枝”。千百年來,文人騷客莫不唏噓,掬一把同情淚“時人傷之,爲詩云爾”。

讀罷此文,我在傷感的同時,也不免產生疑問:難道封建禮教下的社會就不允許蒲草“韌如絲”,磐石沉重而不轉移嗎?即使答案是否定的,我們就可以“寧爲玉碎,不爲瓦全”了嗎?要知道,生命對我們只有一次,生命是一個不容置疑的單方向的存在;心若在,夢就在,但我們的生命不能從頭再來。

古人云:“身體髮膚,受之父母。”我們沒有權利毀壞它——即使你歷盡磨難,雙手佈滿老繭;即使你歧路彷徨,山窮水盡;即使你失去前路,天空塌陷。朋友,我記得《讀者》有這樣一篇文章,一個青年在又一次遭受愛情打擊之後,他絕望了,他回憶自己人生中的種種不幸:父母早逝,學業不成,工作無着,愛情又如此不景氣,他質問上帝命運的不公,覺得失去了生存的意義,決定了結自己的一生。當他走上懸崖,忽然想到:我連死都不怕,難道害怕活嗎?於是他又決定活下來。我深深佩服這個小夥子活下來的勇氣,陽光總在風雨後——其實人生總免不了風風雨雨、坎坎坷坷,如果因了一點點不如意就怨天尤人就呼天搶地就尋死覓活,那麼生活會是多麼單薄與脆弱。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沒有人能夠隨隨便便成功。在焦仲卿周圍有老母的愛,有妻子的愛,有兄妹之間的愛——生活給予他的已經夠多的了。可惜,他親自扼殺了自己的生命——他無緣看到那風雨中的彩虹,那風雨過後的鏗鏘玫瑰!

常常由衷讚歎傲霜鬥雪的豔豔紅梅,她的生命代表了一種執著與頑強;常常敬佩韓愈筆下的遙看而近卻無的“天街小草”,她的生命來自一種對生存的強烈渴望;常常因爲讀了《安妮日記》爲小主人公——那個猶太小女孩安妮掬一把同情的淚水,她的離去是多麼無奈、恐懼,她曾經是那麼熱愛生命,那麼渴望生存。古往今來,綜觀歷史,凡有所作爲的偉人,凡頂天立地有本事的大英雄大豪傑,無一不是熱愛生活熱愛生命的人。列寧即使在彌留之際,還要求夫人科魯蒲斯卡亞爲他朗誦歐·亨利的《熱愛生命》,這位偉人臨終前還要與病魔鬥爭,贏得微弱的生命。曾經是“垮掉的一代”作家海明威,在哈瓦那聽說漁人桑地亞哥勇斗大魚的故事後,激起他那久違的激情創作了《老人與海》,那一句名言:人,可以被消滅,但不可以被打敗!是的,人是不可以被打敗的!苟活者會看到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會憤然而前行!

熱愛生活吧。宜將剩勇愛生活,不可沽名學焦劉。 。

《孔雀東南飛》讀後感3

鳴蟬放棄了對往日青春的堅守,一聲蛙鳴蒼涼了秋夜冰釋的溫度,一個人孤孤單單坐在窗前,依然還在爲焦仲卿和劉蘭芝的纏綿的悲劇愛情而感嘆,一段多麼美麗的佳話就那樣匆匆結束了,走的那麼倉促、那麼悽婉……

當春去夏來,夏去秋又來,蘭芝的淚水從無斷流,也許匯成一條小河了吧,讀後感《《孔雀東南飛》讀後感300字》。而她卻還在堅強的等着、盼着、守候着…

“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因爲愛情,卓文君奔向了司馬相如;因爲愛情,孟姜女哭倒了萬里長城;因爲愛情,林黛玉含恨焚詩稿;也是因爲愛情,祝英臺忍悲赴清泉;同樣是爲了愛情,劉蘭芝和焦仲卿又演繹了一段人間悲情,譜寫了一曲命運悲歌。

《孔雀東南飛》讀後感4

一把辛酸淚,鑄就了愛情的至死不渝;淚眼問天,抒發了內心的激憤;舉身赴清池,執着見證愛情的誓言;哭號百轉,只爲仲卿獨守閨房……

誰的旋律,將誰纏繞?誰的淒涼,讓誰斷腸?縱有萬般真情,都會瀰漫在暗淡的黑夜中。當思念化成灰燼,我彷彿看到了蘭芝的無奈,當世界依然縈繞在你的臉頰,一切的一切,都將從順入流。於是乎,我感慨道:曾經滄海難爲水,除卻巫山不是雲。也許仲卿與蘭芝的“蒲葦韌如絲,磐石無轉移”在後人眼裏不過是過眼雲煙,什麼山盟海誓,什麼至死不渝,都是一席空話。

如果說西方的愛情故事《羅密歐與朱麗葉》是愛情的史詩,那麼中國的《孔雀東南飛》將是愛情追逐的絕唱。孔雀東南飛,飛到天涯縱不回。千般的纏綿愛戀,柔情的相思,只爲彼此能夠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劉蘭芝舉身赴清池,焦仲卿自掛東南枝,義無反顧反抗對不公平命運的束縛。爲愛情,爲自由,他們不惜一切,這是何等的倔強啊!應該說,這是對愛情倔強的追求。但無情的偏見,蠻橫的剝奪了一個柔弱女子愛與被愛的權利。

一朝爲情死,萬念皆下情啊!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爲連理枝的癡心,都將成爲虛無。即使是虛無,也要固守愛情的忠貞不渝。“人世間有百媚千紅,我獨愛你哪一種”今生今世的諾言,亙古不變。

蘭芝啊!汝何所懼?即使黑暗中的愛情,我相信,真情的曙光會驅逐一切。從古至今,“此婦無禮節,舉動自專由”諸多都是在形容你,但我相信你的堅強,只要自己做過的,都會無怨無悔。千般戀愛萬種情,一切盡在不言中。縱然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飲,你寧死不再嫁,只爲仲卿對你許下的承諾,你的專情,你的專一,讓我欽佩。

仲卿的愛,枝頭空。似乎又重演了《梁祝》的悽慘。你愛蘭芝,愛的無怨無悔。你對她許下的“山無棱,天地合,纔敢與君絕”的誓言,讓我置身在封建社會看到了你的執着,看到了你對愛情的追求。但在當時,你的“孝道”未免對蘭芝有些殘忍吧!你尊你的老母,但又將蘭芝置身何處呢?我也許不是你,不能體會你的心情。蘭芝只是一個女人,作爲一個女人,最不能承受的便是自己最愛的人手裏的一紙休書。如果在現代,我相信你對蘭芝,一定是不離不棄,對嗎?

但求真心以對今生何懼何悔?時間在老去。那時的花開,那時的剎那芳華,我們目光集聚,沒有別離!青山依舊在,真情萬古存。棒打鴛鴦,說到底就是一種現實的罪過,這種罪過拆散了多少有情人!我,來不及陪你一世,來不及問你是永恆,甚至還來不及哭泣,你就這樣悄然而走,頭也不回……

君淚盈,妾淚盈,

羅帶同心結未成,江頭潮已平!

《孔雀東南飛》讀後感5

仲卿和蘭芝兩情相悅,不能長相斯守,便有了“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的蒼涼。爲了擺脫獨自徘徊的悲涼,他們選擇了共同殉情。留下了“蒲葦韌如絲,磐石無轉移”的千古盟誓。終究,他們還是走在了一起,好不令人掬淚的悲涼——“生不偕老”,好不令人慨嘆的幸福——“死求同穴”……

對於蘭芝爲焦母不容而致使夫妻分離的緣由衆說紛紜,各執其辭。我雖不才,也還想置喙幾句。在我看來,還有兩大可能:

《禮記內則》中說:“子甚宜其妻,父母不悅,出。”仲卿“甚宜其妻”,這無疑問――當焦母堅持遣蘭芝走時,只聽到仲卿絕望而悲愴的呼喊:“今若遣此婦,終老不復取!”從前噓寒問暖,無所不談,可謂母子深情矣。現在小夫妻暱喃燕語,忘乎所以。巨大的落差,強烈的失落感猛然襲向焦母,她踉蹌失措。試問向來都把全副精神寄託於獨子身上的她,情何以堪?於是,悲劇的序幕被拉開……此或爲其一。

其二,焦母守寡多年,獨獨地守着這麼的一個寶貝兒子。深閨一貫孤獨寂寞,自己的日子不好過,也便見不得別人比自己幸福。時下,卻忽然地瞧見兒與媳的卿卿我我,如膠似膝,好不恩愛。不論是嫉妒也好,忌恨也好,反正,她憤怒了!

你聽我說,這並非謬論。張愛玲的《金鎖記》裏,主人公七巧就是翻版焦母。七巧出身低微,嫁入豪門。丈夫卻是患有骨癆,離不得牀半步的。且豪門是非多,這樣的生活,儘管七巧非善男信女,與幸福大概也沾不上邊吧。守到大女長安長大了,要嫁人了,七巧還困着女兒不放。別人以爲是愛女心切吧。推掉了幾個忠實信徒,長安步進了尷尬的年紀,終於遇了那麼的一個男人,她以爲幸福就要到來了!這時,七巧卻輕手輕腳地從陰森的木梯上吱吱地走下來。面對着準女婿,她也許只要輕輕地問候一聲,甚至僅是牽動嘴角的一絲笑就可以了。然,她沒有,輕輕地張口,微微地笑道:“長安還在上面吸着煙呢,再等一下吧,或是……”幸福的水晶蘋果讓七巧輕輕地一抹,碎片散落一地。天知道,爲了這男人,可憐的長安早已戒掉煙了!

曹七巧,這母親,她到底怎麼了?難說不是仲卿的母親心裏懷的鬼胎在曹七巧身上還魂了。

終究,蘭芝還是穿着新娘妝向清池赴身而去了。這與祝英臺葬身梁山伯的墳裏不是有着異曲同工之妙?!一身的嫁妝,漫天的通紅,本該都是洋洋喜氣的一片,然而這輕輕的一躍,那“生不偕老,死求同穴”的追求卻教這一切都於瞬間停止了,這美麗舉動如流星被定格,在數千年的時間荒野裏,數億人的心靈深處,是瞬間,也是永恆!

看完《孔雀東南飛》,心中一片戚然,“君當作磐石,妾當作蒲葦,蒲葦韌如絲,磐石無轉移”那堅定悽楚的誓言穿越了時空,時常回響於耳畔。

《孔雀東南飛》讀後感6

近日重讀,有所感,與諸位共賞之:

1、焦仲卿的爸爸那裏去了?若其還活着。則焦母如此專橫,怎又能反映“封建社會婦女社會低下”?若已亡,則焦母一婦道人家把倆孩子撫養成人,難道不能說明她的偉大?

2、到底是什麼讓焦母看焦妻(蘭芝)“彆扭”:“此婦無禮節,舉動自專由”是焦母的“正詞”。但證人焦卻說“女行無偏斜”。蘭芝本人則講“奉事循公佬”,“晝夜勤作息,鄰頻營苦心”。蘭芝母說該女“十三教汝織,十四...蘭芝見了焦妹則“淚落蓮珠子”,說明姑嫂關係也不錯。看來問題是在焦母。但什麼原因呢?我認爲可能是“無後”的緣故。焦已結婚時間不短:“共事二三年”。在漢末,避孕大概也只能靠安全期。在這二三中,焦妻仍無“事”,的確有點兒問題。這大概讓沒了老頭,全心全意等着報孫子的老太“怒火中燒”!在人前人後,街坊鄰居中覺得擡不其頭來。兒子當然不能罵了。於是所有的火都發在了焦妻的身上。

3、蘭芝父在那裏,從文章中感覺到也不在了。要不然也不會輪到其兄講話!不只各位看過美國一個叫《lucky club》的反映華人的電影沒有,大漢的老爺們兒咋都象那裏頭的貨?

4、蘭芝本身的性格也有些問題:其兄也不過說了句“先嫁得府吏,後嫁得郎君,痞泰如天地,足以榮汝身。不嫁義郎體,其往欲和雲?”這樣的話。可能人家不懂妹妹的“心底祕密”,但不管從什麼角度說,這是很“有理有據”的“貼心話”。別忘了蘭芝也說其兄“性行暴如雷”。但這樣一個急性子卻在這時候也如此的對妹妹“曉之以理”。我是一點兒也看不出有逼迫蘭芝的意思。蘭芝的心理可能太敏感了。

5、到底是什麼讓蘭芝在縣令,府君如此“搶手”?文章中未提縣令。但府君則顯然受了縣丞的“進言”:“說有蘭家女,承籍有宦官”。即蘭芝出身好。哇塞。這難道就行啦!也太隨便了吧。

6、蘭芝到底想不想嫁給府君的“第五郎”:親事應下之後,府君送禮上門,訂於次日迎親。蘭芝母對蘭芝說“適得府君書,明日來迎汝。何不作衣裳,莫令事不舉。”蘭芝便“左手持刀尺,右手執凌羅,朝成素夾裙,晚成單羅衫”。從此處看她還是有嫁給府君“第五郎”的想法的。事情的急轉折發生在與焦見面後。焦的話“...卿當日勝貴,吾獨向黃泉”強烈的刺激了蘭芝那本來就非常敏感,非常脆弱的心裏。偏致的想法立刻產生,他們要“黃泉下想見,勿違今日言!”。再後來,就是兩個19,20歲的男女青年走向了人生的終點,一個“舉身赴清池”,一個“自掛東南枝”。由此可見這場悲劇的核心是焦與蘭倆人的脆弱心裏。也是。20歲,能承受多大的壓力?

結論:晚婚好!!!嘿嘿

《孔雀東南飛》讀後感7

讀了《孔雀東南飛》讓我對愛情有了更深的理解。它通過描寫焦仲卿和劉蘭芝的婚姻悲劇,以血的事實有力的控訴了封建禮教的吃人罪惡,寄託了青年一代對幸福婚姻的熱烈嚮往。詩中的情節主要圍繞劉蘭芝而展開和發展。隨着故事情節的發展,作者從多方面、多角度展現了她的形象。可見,愛情需要時時更新,否則就有可能破裂。

其實,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總是習慣把最刻薄的話留給最親愛的人;心中的關愛脫口而出時,卻變成了埋怨;對愛的渴望也總是以指責對方的形式出場;愛人的一個小缺點,我們總是習慣上綱上線,最後竟然以人身攻擊而收尾。導致家庭的破裂。

因爲生活不是童話,而婚姻,只有愛是遠遠不夠的。

《孔雀東南飛》讀後感8

“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整理書櫃時,我無意間看到了自己高中時的讀書筆記,而這篇《孔雀東南飛》則被自己工工整整的抄在了第一頁。至今仍記得自己初讀此文時眼淚潸然、泣不成聲的樣子。

其實故事也很簡單,人物也很平常,情節也不像現代小說那樣跌宕起伏,扣人心絃,一切是那麼的平淡,文章以樸實無華的語言講述了一雙情篤伉儷殉情於世的故事。然而我每每讀之,總會傷感至極。世界上真的會有如此美好的愛情嗎?我不信,我不敢相信。

“人世間有百媚千紅,我獨愛你那一種”、“縱然是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飲”、“曾經滄海難爲水,除卻巫山不是雲”。這些千古名句不管是甜言蜜語的搪塞還是應詩應景的做作,着實讓人揪心的感嘆、羨慕了一番。而文中焦仲卿與劉蘭芝的“君當做磐石,妾當做蒲葦。蒲葦韌如絲,磐石無轉移”,則有過之而無不及地讓我們真正領略了一番感情的忠貞與聖潔。

俗話說,“動情容易,守情難”,焦仲卿面對母親讓其休妻再娶的想法卻以“結髮共枕蓆,黃泉共爲友”、“今若遣此婦,終老不復取”與母諍言,以示反抗。試問普天之下會有幾人與之同耳?在這燈紅酒綠、流光溢彩的社會中,真正能做到坐懷不亂者能有幾人?

“阿兄得聞之,悵然心中煩,舉言謂阿妹,‘作計何不量!先嫁得府吏,後嫁得郎君,否泰如天地……不嫁義郎體,其往欲何雲?’”蘭芝兄長無不所言極是。從田間村婦到太守家的貴婦,無異於一步登天。不必“雞鳴入機織,夜夜不得息”,此等好事焉有不施爲哉?

傻,真的很傻。在今天這種物慾橫流、金錢至上的社會中,充斥我們視網膜的大多是那些用青春在男人這座金山上蹭下絢爛的粉末,等待着聚沙成塔的嬌豔女人;或者是打着愛情的旗號,盯着男人的腰包,不惜橫刀奪愛、鳩佔雀巢的第三者,與劉蘭芝的完全不必煞費苦心便可名正言順的坐享其成,卻不去享受,簡直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攬裙脫絲履,舉身赴青池”、“徘徊庭樹下,自掛東南枝”、“生不同衾,死同穴”,這就是他們的選擇,一個無奈而不悔的選擇。他們用生命捍衛了感情的忠貞,他們用生命拒絕了私慾的誘惑,他們用生命寫下了如歌如泣的悽婉愛情。

這樣的感情對於今天的我們是多麼渺茫啊。可以執子之手的不少,然而能夠真正與子偕老的卻有幾人?對於他們的選擇,我能夠說的只有羨慕,讓我在這個感情廉價的社會中又重溫了花季時節的純真,不過那些對我來說似乎是很遙遠的了。

曾看到過李碧華的一段話:愛情是有的,不過大概一千萬人之中,只有一雙梁祝,纔可以化蝶,其它的只化爲蛾、蟑螂、蒼蠅、金龜子……

如此看來,焦仲卿與劉蘭芝已是不幸中的萬幸,因爲他們不但情結連理,而且身化鴛鴦,這比梁祝的化蝶似乎更高一籌噢。

你以爲那?

《孔雀東南飛》讀後感9

我不知道焦仲卿與劉蘭芝相繼赴死時的心中所想,但我總覺得他們並沒有真正冷靜的思考。我們每一個人都不是僅僅爲自己而活,我們有親人,有家庭。在做一些重大決定時,是不是應該考慮一下家人的'感覺呢?焦劉二人固然情深意長,情意綿綿,打但他們都太自私了,劉蘭芝的母親疼愛了她十幾年,她可曾真正爲她想過;焦仲卿的母親更是獨自一人辛苦將他撫養長大,他可曾真正爲他想過。

是,焦仲卿徘徊過,猶豫過,但他終究放棄了責任,他是否真正想過,他的離開要讓母親獨自一人帶着小妹如何過下去?他們成全了彼此的愛情,但維繫在他們身上的親情又作何而論?

《孔雀東南飛》讀後感10

自漢樂府中“君既爲儂死,獨活爲誰施”到梁祝化蝶,再到西方的羅密歐朱麗葉,殉情似乎成爲了證明愛情的絕佳方式。

而當我第一遍讀完《孫雀東南飛》時,亦曾以爲這只是一首描寫愛情衝破封建束縛的敘事詩,內心頗爲不屑。畢竟,我更向往《泰坦尼克號》中爲了愛情而活下去的人生態度。

而當深度解讀到蘭芝後,我爲我第一次的淺薄感到愧疚,也並非是殉情,而是“殉義”。

“纖纖作細步,精妙世無雙”美人之美,美在風骨。作爲世家貴女,她自國小婦功,習儀態,守禮節。手如蔥根,口含朱丹。蓮步微移間如青蓮破浪,流風迴雪。

蘭芝的美,在於她的莊重。世人常道女爲悅己者容,可即使焦仲卿不在,蘭芝仍然盛裝打扮。無關張揚,無關妖媚,只是出於對自己的尊重。無人悅己,我自悅己。丈夫不在,亦要鄭重對待每一天。即使將回孃家,內心荒涼千瘡百孔,也要梳洗四五道,自身地高傲地漂亮地離開這裏,而非發如蓬草,哭紅了雙眼後落魄收場。

蘭芝之美,在於她的真摯。本爲天之驕女,卻爲焦仲卿走下神壇。本有無數鮮怒馬的少年郎可供選擇,她卻偏偏愛上了僅爲府吏的焦仲卿,“死生契闊,與子成說”。“生者同寢,死當同陵。”她的愛,濃烈似火,一往直前。他人再好,終不是你。蘭芝信奉着對焦仲卿的愛,真摯純潔。

蘭芝之美,在於她的決絕。她愛焦他仲卿,卻不願爲改變自我,忍受壓迫,任勞任怨並非善良,而是懦弱。她自請下堂,不是不痛,只是不遠被腐去棱角。她知與焦仲卿再難相見,亦曾有過放下過往的念頭,譬如陸游唐婉的《釵頭鳳》令多少人潸然淚下,其間真情自是不假,可唐婉不也嫁作她人婦?不是不愛,只是不能繼續了。最後一次,蘭芝走到街頭試圖埋葬自己的脆弱,她本想將深情吞嚥入喉,卻又見到[]那人踏馬而來,日瞑,馬鳴悠悠,多少深情說不盡,只留詩,一聲嘆,她以爲這會是相忘於江湖的最後一面,卻不料焦仲卿竟撕碎她的尊嚴。她本就是極其固執的人,更不許他人折辱她的尊嚴,尤其是當被她最愛的人質疑是,魯迅以血存軒轅,劉蘭芝便以死證清白。

“黃泉下相見,勿違今日言!”何其決絕。她凜然赴死,毫不遲疑。以她的血,全了她的尊嚴。

古今容貌出衆者,不知幾許也。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絕美外表下是脆弱的靈魂。可美人之美,美在風骨,如劉蘭芝般鐵骨錚錚者,可謂美人。

《孔雀東南飛》讀後感11

半殘輪迴半無圓,滄月猶現那時涼。望絕望月絕望月,空白離合轉成空。

在這個蒼涼的夜裏,獨剩她一個人在回憶。她是多麼希望他能理解她啊!但是她現在只會對着清澈的池水發表感慨。

她十三能紡織,十四會裁衣,十五善箜篌,十六懂禮儀,十七爲人婦。但她還是被休回到孃家。她在想他說過他會像磐石堅固沉穩,不管什麼都不會使他動搖。她曾經也說過她會像蒲葦柔軟結實,如絲一樣不斷裂。但事與願違,有些事她自己也不能l左右。上天也給過她一段真摯的感情,她也心滿意足了。今晚的月亮真圓啊!她的命在今天也即將完結。“池水清清,悠悠我心”她縱身跳進清冷的池水中,在陰間去與他相會。那聲音令人心碎,迴響在池水中,消失在蒼涼的夜晚。

《孔雀東南飛》讀後感12

仲卿和蘭芝兩情相悅,不能長相斯守,便有了“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的蒼涼。爲了擺脫獨自徘徊的悲涼,他們選取了共同殉情。留下了“蒲葦韌如絲,磐石無轉移”的千古盟誓。終究,他們還是走在了一齊,好不令人掬淚的悲涼——“生不偕老”,好不令人慨嘆的幸福——“死求同穴”……

對於蘭芝爲焦母不容而致使夫妻分離的緣由衆說紛紜,各執其辭。我雖不才,也還想置喙幾句。在我看來,還有兩大可能:

《禮記內則》中說:“子甚宜其妻,父母不悅,出。”仲卿“甚宜其妻”,這無疑問――當焦母堅持遣蘭芝走時,只聽到仲卿絕望而悲愴的呼喊:“今若遣此婦,終老不復取!”從前噓寒問暖,無所不談,可謂母子深情矣。此刻小夫妻暱喃燕語,忘乎所以。巨大的落差,強烈的失落感猛然襲向焦母,她踉蹌失措。試問向來都把全副精神寄託於獨子身上的她,情何以堪?於是,杯具的序幕被拉開……此或爲其一。

其二,焦母守寡多年,獨獨地守着這麼的一個寶貝兒子。深閨一貫孤獨寂寞,自我的日子不好過,也便見不得別人比自我幸福。時下,卻忽然地瞧見兒與媳的卿卿我我,如膠似膝,好不恩愛。不論是嫉妒也好,忌恨也好,反正,她憤怒了!

你聽我說,這並非謬論。張愛玲的《金鎖記》裏,主人公七巧就是翻版焦母。七巧出身低微,嫁入豪門。丈夫卻是患有骨癆,離不得牀半步的。且豪門是非多,這樣的生活,儘管七巧非善男信女,與幸福大概也沾不上邊吧。守到大女長安長大了,要嫁人了,七巧還困着女兒不放。別人以爲是愛女心切吧。推掉了幾個忠實信徒,長安步進了尷尬的年紀,最後遇了那麼的一個男人,她以爲幸福就要到來了!這時,七巧卻輕手輕腳地從陰森的木梯上吱吱地走下來。應對着準女婿,她也許只要輕輕地問候一聲,甚至僅是牽動嘴角的一絲笑就能夠了。然,她沒有,輕輕地張口,微微地笑道:“長安還在上方吸着煙呢,再等一下吧,或是……”幸福的水晶蘋果讓七巧輕輕地一抹,碎片散落一地。天明白,爲了這男人,可憐的長安早已戒掉煙了!

曹七巧,這母親,她到底怎樣了?難說不是仲卿的母親心裏懷的鬼胎在曹七巧身上還魂了。

終究,蘭芝還是穿着新娘妝向清池赴身而去了。這與祝英臺葬身梁山伯的墳裏不是有着異曲同工之妙?!一身的嫁妝,漫天的通紅,本該都是洋洋喜氣的一片,然而這輕輕的一躍,那“生不偕老,死求同穴”的追求卻教這一切都於瞬間停止了,這美麗舉動如流星被定格,在數千年的時間荒野裏,數億人的心靈深處,是瞬間,也是永恆!

看完《孔雀東南飛》,心中一片戚然,“君當作磐石,妾當作蒲葦,蒲葦韌如絲,磐石無轉移”那堅定悽楚的誓言穿越了時空,時常回響於耳畔。

《孔雀東南飛》讀後感13

半殘輪迴半無圓,滄月猶現那時涼。望絕望月絕望月,空白離合轉成空。

在這個蒼涼的夜裏,獨剩她一個人在回憶。她是多麼期望他能理解她啊!但是她此刻只會對着清澈的池水發表感慨。

她十三能紡織,十四會裁衣,十五善箜篌,十六懂禮儀,十七爲人婦。但她還是被休回到孃家。她在想他說過他會像磐石堅固沉穩,不管什麼都不會使他動搖。她以前也說過她會像蒲葦柔軟結實,如絲一樣不斷裂。但事與願違,有些事她自我也不能左右。上天也給過她一段真摯的感情,她也心滿意足了。今晚的月亮真圓啊!她的命在這天也即將完結。“池水清清,悠悠我心”她縱身跳進清冷的池水中,在陰間去與他相會。那聲音令人心碎,迴響在池水中,消失在蒼涼的夜晚。

《孔雀東南飛》讀後感14

偶然一次聽到一首歌《江南》,聽一次就深深被裏面悽美的歌詞吸引住,當時就下載在手機上,反覆聽了好幾次。裏面有幾句特別深刻:不懂愛恨情愁煎熬的我們,都以爲相愛就像風雲的善變。還以爲殉情只是古老的傳言,離愁能有多痛,痛有多濃,當夢被埋在江南煙雨中,心碎了才懂!是哦,在不懂情愛爲何滋味的時候,總以爲愛情只有浪漫與美好。可誰知,美好的愛情,也許會成爲一把雙刃刀,既讓人愛也會讓人恨。

聽着這首《江南》,腦海中就想起了,在讀書的時候,語文老師曾經給我學習過一篇課文《孔雀東南飛》,十六七歲仍是懵懂不知情愛爲何滋味的年齡,還無法理解愛得生死相隨的感受。老師當時分析課文的全部內容都已經記不清,但是卻不知爲何,老師講到兩人相愛卻無法相守,愛恨交織的心情的哪一句話,卻牢牢印在了我的心中:有愛才有恨,有愛才會恨;愛和恨交織,愛與恨交錯;恨到深處仍深愛。也許是當時老師愛得沉醉,恨得切齒的表情和語調讓我的印象太深刻的緣故吧。哪個時候年輕,沒有經歷過感情,還真不懂仲卿和蘭芝爲何能愛到雙雙殉情。直至經歷了自己的戀愛和婚姻,直到有一天爲了生活,與愛人不得已的分居兩地,才慢慢開始理解並體會到哪種相愛無法相守的相思苦。

學習這篇課文正處在嚮往美好,憧憬愛情的年齡。那時最喜歡的課餘活動就是去租愛情小說來看,小說裏面的女主角,經歷了一番磨難和折騰,最後總能找到又帥又多金,更是專情不二的白馬王子相伴左右。但是現實世界裏的愛情卻並不都是一對一,歷史裏記載的古代帝皇三宮六院七十二嬪妃,普通男人也有三妻四妾。我看到的聽到的現代男人,只要有成熟的條件就會有二奶三奶,被生活中活生生的事實當頭一棒才恍然大悟,哪些太純粹太美好的愛情小說是有毒的。真實世界裏的灰姑娘很多,但只有一個有南瓜車,而這世上也並沒有哪麼多有玻璃鞋的白馬王子,更多的,是食色性一體的二師兄。當然,還剩下一個美女坐懷不亂的,但哪是唐僧。

或許是現代社會發展太快了,快餐面,快餐飯,就連愛情都發展成了快餐式的。試婚,同居,不停上升的離婚率。生死相隨,矢志不渝的愛情故事,終究還是成爲了一個神話。願得一人心,相隨到白頭,又是多少人嚮往並尋找的,但是得到的,經過了歲月的洗禮,卻又有幾個人能一直保持初心,始終如一。

《孔雀東南飛》讀後感15

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

一把辛酸淚,鑄就了愛情的至死不渝;淚眼問天,抒發了內心的激憤;舉身赴清池,執着見證愛情的誓言;哭號百轉,只爲仲卿獨守閨房。。。。。。

誰的旋律,將誰纏繞?誰的淒涼,讓誰斷腸?縱有萬般真情,都會瀰漫在暗淡的黑夜中。當思念化成灰燼,我彷彿看到了蘭芝的無奈,當世界依然縈繞在你的臉頰,一切的一切,都將從順入流。於是乎,我感慨道:曾經滄海難爲水,除卻巫山不是雲。也許仲卿與蘭芝的“蒲葦韌如絲,磐石無轉移”在後人眼裏不過是過眼雲煙,什麼山盟海誓,什麼至死不渝,都是一席空話。

如果說西方的愛情故事《羅密歐與朱麗葉》是愛情的史詩,那麼中國的《孔雀東南飛》將是愛情追逐的絕唱。孔雀東南飛,飛到天涯縱不回。千般的纏綿愛戀,柔情的相思只爲彼此能夠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劉蘭芝深赴黃泉,焦仲卿自掛東南枝,義無反顧反抗對不公平命運的束縛。爲愛情,爲自由,他們不惜一切,這是何等的倔強啊!應該說,這是對愛情倔強的追求。但無情的偏見,蠻橫的剝奪了一個柔弱女子愛與被愛的權利。

一朝爲情死,萬念皆下情啊!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爲連理枝的癡心,都將成爲虛無。即使是無 ,也要固守愛情的忠貞不渝。“人世間有百媚千紅,我獨愛你哪一種”今生今世的諾言,亙古不變。

蘭芝啊!汝何所懼?即使黑暗中的愛情,我相信,真情的曙光會驅逐一切。從古至今,“不守婦道,紅杏出牆”諸多都是在形容你,但我相信你的堅強,只要自己做過的,都會無怨無悔。千般戀愛萬種情,一切盡在不言中。縱然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飲,你寧死不再嫁,只爲仲卿對你許下的承諾,你的專情,你的專一,讓我傾佩。

仲卿的愛,枝頭空。似乎又重演了《梁祝》的悽慘。你愛蘭芝,愛的無怨無悔。你對她許下的“山無棱,天地合,纔敢與君絕”的誓言,讓我置身在封建社會看到了你的執着,看到了你對愛情的追求。但在當時,你的“孝道”未免對蘭芝有些殘忍吧!你尊你的老母,但又將蘭芝置身何處呢?我也許不是你,不能體會你的心情。蘭芝只是一個女人,作爲一個女人,最不能承受的便是自己最愛的人手裏的一紙休書。如果在現代,我相信你對蘭芝,一定是不離不棄,對嗎?

但求真心以對今生何懼何悔?時間在老去。那時的花開,那時的剎那芳華,我們目光集聚,沒有別離!青山依舊在,真情萬古存。棒打鴛鴦,說到底就是一種現實的罪過,這種罪過拆散了多少有情人!我,來不及陪你一世,來不及問你什麼是永恆,甚至還來不及哭泣,你就這樣悄然而走,頭也不回。。。。。。

君淚盈,妾淚盈,

洛帶同心結未成,江頭潮已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