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巴金的作品《家》讀後感3000字(精品多篇)

讀後感2.53W

巴金的作品《家》讀後感3000字(精品多篇)

巴金的作品《家》讀後感 篇一

《家》,是巴金影響最大,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它以“五四”時期四川成都爲背景,描寫了一個封建大家庭的沒落、崩潰的全過程。

在《家》中巴金成功地刻畫了一系列性格鮮明的人物形象,並且真實地寫出了這些人物思想性格的複雜性及其發展變化性。

濃烈的抒情色彩是《家》的主要藝術特色。巴金的創作從來不是爲文而造情,而是爲情而造文,是因“情動於中”才執筆的。他的生活經驗和他的要求變革的激情都在作品中得到了積極地發揮。他對於三位女性角色的把握和憐愛無比表現出他細膩而獨特的抒情手法,深入到人物的內心世界,表現出她們平凡之中的偉大。

小說還以“家變”寫“世變”,通過家庭反映社會。高家這個封建大家庭就猶如當時封建制度下的舊中國,而其中的代表人物,如高老太爺、覺新和覺慧就代表了舊社會中三種不同的生存狀態——專制、保守和反抗。這也體現了作品的現實主義。

巴金說,他寫《家》的目的,就是“宣告一個不合理的制度的死刑,我要向一個垂死的制度叫出我的J’accuse(我控訴)”。這句話概括了他對舊制度憎恨的心情和基本思想,而它也正是巴金熱情寫作的動力。 我認爲,整部作品的人物形象可以這樣分:

一。3位男性

若說到《家》中男性的代表人物莫過於高家的三兄弟了。 大少爺覺新是我很欣賞的一個人物,他是家裏的長房長孫,過於重要的地位註定他無法逃離被囚禁的命運。就像巴金先生說得那樣:“他被人玩弄着,像一個傀儡;又被人珍愛着,像一個寶貝。”他也有過理想,有過抱負,有過愛情,但他更有責任感。這種責任感讓他不得不放棄前面的一切,包括與梅的感情。這一放棄害死他生命中第一個重要的女性。他又是一個感情豐富的人,他愛自己的家人,爲了弟妹甘願委屈自己。但他的犧牲並沒有得到弟弟們的理解,反而成了他們仇恨他的根源。就如他奉行的“無抵抗主義”和“作揖主義”一樣,不僅無法使他維繫住整個家族,而且還害死了他生命中第二個重要的女性。正如魯迅先生說的那樣“沉默啊,沉默啊,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最終,命運將他逼上了爆發這一條道路。

二少爺覺民在三兄弟當中是個相對來說不是很鮮明的人物,但他與琴之間的愛情以及爲愛所做的鬥爭對整個故事的發展起到了很大作用。他同三少爺覺慧一樣,也是一個進步青年,但他又不像覺慧那樣激進。然而面對愛情即將失去的現狀,又使他不得不站起來進行反抗。他也是幸運的,他愛的人恰好也愛他,他們的鬥爭又有覺慧在幫忙,而且又恰逢老太爺病重,無力再對他進行干涉。於是,佔盡天時、地利、人和的他們暫時勝利了,成就了與覺新和梅完全不同的命運。雖然這與他們不懈的鬥爭是分不開的,但這其中難免有僥倖的成分存在。

三少爺覺慧在書中可以說是第一主人公了。他可以說是一個完全意義上的進步青年,對一切舊的事物進行抵抗,參加學生運動,辦報紙,幫二少爺抗婚,同情下層人民。他是有勇氣,有決心,有毅力的,他信奉一句話“我們是青年,

不是畸人,不是愚人,應當給自己把幸福爭過來。”所以他去努力爭取自己的一切。 但他所有的鬥爭都是激進的,現在看來,不免有“憤青”的嫌疑。而且,三少爺的地位使得他不需要承擔像大少爺覺新那樣大的壓力,這讓他無法理解兄長的痛苦,還一味地責怪大哥已經失去了勇氣。他是一個典型的理想主義者,除了舊的制度讓他壓抑之外,幾乎不需要承受任何生活帶來的痛苦。所以,他無法看到整個社會造成的氛圍,而只是一味地仇恨家族中的舊勢力,甚至遷怒到愛他的人身上。而作爲一個少爺,也使他養成年少輕狂的個性,他曾經給過鳴鳳幸福的承諾,但最終卻因爲要專心鬥爭的藉口而放棄了鳴鳳,所以,當得知鳴鳳第二天就要嫁人的時候,他也並未加以制止。而當鳴鳳自盡後,他也只是經歷了短暫的哀傷,通過對“我是青年”這一信仰的重新理解之後,便又重新振作起來了。從對待愛情這一角度看,大少爺覺新反倒是一個性情中人,而口口聲聲要革新的三少爺反倒是一個冷漠的人了。而從另一方面來說,即使鳴鳳最後不是因爲要抗婚而自盡,恐怕也會因爲失去賴以生存的三少爺的愛而像梅一樣鬱鬱而終了吧。而三少爺對琴存在的另一番感情,不得不又讓我們感覺到他實在是一個多情的人,不知他是愛琴,抑或是鳴鳳,或是兩個都愛?由此看來,對於鳴鳳的愛可能真的就是一時糊塗了。可憐鳴鳳還爲他失掉了性命,不知是不是值得。 雖然他在感情方面是如此的不負責任,但這也許是年紀還輕的緣故。對於他努力與舊勢力鬥爭的事實,還是不能抹煞的。

二、2個配角

書中出現的另外一個新青年就是與高家三兄弟有親戚關係的陳劍雲。書中對他的描寫並不多,他是屬於一個落魄家庭的,靠教書養活自己,可以說從家境方面來講,與高家三兄弟是不可同日而語的。而且,他是一個憂鬱的青年,身體又不好。但是,他是有自知之明的,他也愛琴,可他知道自己無法與覺民競爭,又或許是認爲自己無法給琴帶來比覺民更多的幸福。總之,他放棄了,甘心把琴交給覺民,自己只做一個默默的祝福者,爲自己愛的人默默祝福着。從這個角度講,他可以說是覺民和琴愛情下的犧牲品。而更廣來講,也是門第財富下的犧牲品,是這個黑暗社會下的犧牲品。第二個值得提一下的配角是高家的小姐淑貞。她可以說是配角中的配角,但她又是另一類人的代表。她是高家的小姐中唯一一個纏足的,她不是長房的小姐,而且是小姐,不是少爺,從小自卑就籠罩着她,這樣的情況讓她怕了,所以她讓母親爲她纏足來避免將來可能因爲天足而產生的悲劇,是她自己選擇了做舊制度的跟從者。但現實讓她迷惑,她不知道自己用殘疾換來的出嫁時的榮譽是否值得,她的殘疾註定她只能做高門大戶中的小姐,無法出去外面,像琴一樣的鬥爭了。目睹過太多悲慘的現實讓很多人如她一樣對眼前的一切感到迷惑,不知道何去何從,他們是在徘徊中游蕩的人。

三、一個助推器

書中曾提到過一個特別的人物,他從沒有正面出場過,卻對情節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他就是馮樂山。他和高老太爺一樣是舊勢力的代表,而且是個純正的配角,但是,他所起的負面作用要遠遠超過高老太爺。他曾涉及過高家的三段婚姻。第一段是他要娶鳴鳳做妾,直接導致鳴鳳投湖自盡;第二段是要給覺民做媒,使得覺民離家出走;第三段只是略帶了一下,說是給小姐淑華做媒,這個不作爲重點。前兩段婚姻都是整部小說的轉折點,可見這個馮樂山的重要之處。如果說書中有反面人物的話,他實在可以算是一個了。他的存在

加速了高家解體的過程。所以說他既是社會轉型的助推器,也是整部小說情節發展的助推器。

四、一個高高在上的老人

整個高家得以維繫這麼久,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高老太爺的存在。雖然家中的事一直由三叔克明和覺新負責,但遇到重大的事件時,這位很少露面的高老太爺就會出場主持局面了。他是一位守舊的官僚大家長,但他又是開明的,不然三兄弟不會上洋學堂,更不會出現膽敢反抗他的覺慧了。可是傳統的觀念使得他極其重視維持自己的權威地位,才導致與覺民、覺慧兩兄弟的對峙,這其實並不是他所想要的局面。他同時又是一個極其重視家庭觀念的人,他極力想維持住這個大家族,不希望它破碎;或許他早已預示到這個家族最終破裂的命運,所以纔想盡一切辦法保住它,即使是隻保住一個完整的假象。最後,他發現他失敗了,這個家族其實早已經從內部腐爛了,不可能再像他想象中那樣“子孫帝王萬世之業也”了。於是他放棄了,放棄通過改造覺民、覺慧來達到這樣的目的了,所以,他在臨死時說:“馮家的親事不提了。你們要好好讀書。”這是一箇舊的家族大家長對新局面的妥協,或者是期待吧。只可惜,剩下來的守舊的人們無法理解他最後的含義,依然朝着錯誤的道路走下去。這可能也是高老太爺生前所沒有想到的。

整部作品塑造了數不清的人物,這裏僅是舉幾個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巴金先 生通過對人物等的細節描寫,再現了一箇舊的官僚大家庭的全貌,從而映射了整個社會。

最後我想借作者的一句話,“《家》自然不是成功的作品,但是我請求今天的讀者寬容地對待這本27歲的年輕人寫的小說。我自己很喜歡它,因爲它着少告訴我一件事情:青春是美麗的東西。我始終記住:青春是美麗的東西。而且這一直是我的鼓舞的泉源。”

作品中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很多,有許多值得反思的東西,是一部難得的優秀作品,值得推薦。

家巴金讀後感2900字 篇二

《家》是一代文學巨匠巴金寫的一3部關於批判迷信,舊制度,舊禮教,鼓舞人們勇敢地向腐朽與落寞作鬥爭的影響深刻的小說。書中大膽地刻畫了鳴鳳,琴,梅,瑞珏,許倩如等諸位性情迥異的女性形象,在這幾位女性中作者又用獨運的筆端讓鳴鳳,梅,瑞珏以及其揪心的悲劇收場,在其中我對鳴鳳這個人物形象印象極深。

從第二回鳴鳳出場到二十九回爲止,作者比較細緻地刻畫鳴鳳的筆墨不過十三處,但這僅有的十三處筆墨卻讓我合上書久久也不能忘卻鳴鳳及和鳴鳳類似的這些女子們,下面重點圍繞作者的筆墨展開我眼中鳴鳳人物形象之剖析

一、鳴鳳出場

在第二回裏作者就安排鳴鳳出場,在此之前僅交待了覺民覺慧二人。鳴鳳在覺民覺慧下課後喊他二人去吃飯,作者接着就來個人物肖像描寫。瓜子臉龐,苗條的身子,明亮的眼睛,臉頰上的兩個酒窩。簡單幾句就刻畫出了一個純情少女的形象,接下來,作者又加了句覺慧笑了笑,看見她的背影在上房裏消失了,才走進自己的房間這是作者的暗示手法,上來就給讀者一個提示,提示覺慧與這位婢女的不同尋常。

鳴鳳第二次出場是在這天夜裏,琴和覺民在房間裏談心,覺慧在堂屋裏自我發泄,他不自覺地叫鳴鳳去倒茶,然後在鳴鳳端茶前後就有了二人精彩的相遇。覺慧在鳴鳳出門時故意將兩隻腳放開站在門中央堵住她的路,三少爺,讓我過去三少爺,太太要我去做事,去晏了要罵的鳴鳳低聲說。你告訴太太你在我這裏有事要做覺慧笑着淡淡說。笑字在這裏用的太妙了,一位三少爺爲何要對一位普通的婢女言笑,爲何又逗她開心?爲何爲了安慰恐懼的婢女用了淡淡地一詞?作者經過兩次出場,一次暗示,幾句細節描寫已經向讀者坦白:三少爺喜歡上了婢女鳴鳳!

三少爺喜歡上了鳴鳳,那鳴鳳是什麼態度那?是欣喜,是恐懼,還是什麼?接着讀下去,作者又安排第四回用全篇的筆墨採用鳴鳳自述身世和精細的心理細節描寫又向讀者進一步描繪出她的善良,她對主人的忠心,甚至她的屈從,還有她迷人的身體,加之她對自己的擔憂。到此回結束時鳴鳳又想起了覺慧,她一想到他心靈就舒展開來,內心也感到了一絲溫暖,她甚至在盼望覺慧向她伸手,但她似乎又意識到有些不太現實,她意識到她的婢女身份,她有些退縮,但畢竟是她也已經喜歡上了三少爺了!

二、花園折梅

作者第十回之安排之描寫是最浪漫最精彩的部分,作者十分巧合地讓覺慧和鳴鳳在早晨的花園裏相遇,又巧妙的只安排他二人相遇,於是最令人動情和羨慕的情景戲劇般的到來了:覺慧先是湊上去幫她折梅花,在鳴鳳將要離去時覺慧鼓足了勇氣把她叫住,接着鳴鳳十分羞澀乖巧的跟着他到了不受外人打擾的花園的山洞裏,他們開始面對面坐着只用眼睛望着彼此,鳴鳳因恐懼被人發現而意欲離去,覺慧大膽地抓住她的左臂使她坐下,並說我不讓你走,他接着說是不是現在你不喜歡我了?後來鳴鳳傷心地哭了起來,且邊哭別說自己的心裏話說給覺慧聽,覺慧把她的手拿到自己的膝上人撫摩這些都是作者獨到的細節描寫,覺慧愛上了鳴鳳,覺慧爲了表示自己的真心也說了下面的話我有辦法,我要太太照我的話做,我會告訴她說我要接你做三少奶太精彩了,這是兩人愛的宣言,這是兩顆熱烈的心碰撞的擊鳴。我感嘆作者有如此細膩之筆端,運筆安排之神力,在此時或許只有淙淙的山洞溪流在靜靜的爲他們作證吧,讀到這裏不禁拍手叫好!鳴鳳又說了一些,所有這些都是她爲了三少爺的一個承諾,爲了她的那份期待已久的愛情。鳴鳳已經深深深深的陷進去了她認爲只有他可以救他,她認爲他可以接她去做三少奶她美麗背後還帶着些許的單純

三、窗前立誓

再有對鳴鳳比較細緻的描繪時已經是第十六回了,晚上鳴鳳聽婉兒說要在她倆中間挑一個去給馮老太爺做姨太太,兩個人你一言我一語的在房間裏探討起來了,恰巧覺慧經過鳴鳳窗下時給聽到了這件事情,覺慧按捺不住內心的衝動想問個究竟,就在跪在鳴鳳窗下的椅子上小聲的跟鳴鳳探討起來。覺慧激動的問假使有一天人家當真把你選去了,那又怎麼辦?覺慧想要鳴鳳的一個誓言,看作者是怎麼寫的鳴鳳癡癡地望着她,半晌不說話,忽然眼裏淌下淚來,她也不去擦它們,卻把心一橫,十分堅決地說道:我不去!我決不去跟別人。我向你賭咒!

嗚呼,這就是我們善良的鳴鳳,淳樸的鳴鳳,她已經抱定要和覺慧永遠在一起的信念了,她已經可以爲了愛情大膽的說不了,她在那夜給了覺慧這麼一個承諾,這輕輕的一諾,包含了這個柔弱的女子多少的勇氣和愛戀,包含了這個多情單純的女子多大的信心和意念真爲之動情

四、投湖殉愛

當作者的筆勾勒到第二十六回,我知道悲劇終於要來臨了。她被周氏給喚去並被告之她被老太爺選中了要去給馮樂山做小老婆去了,鳴鳳傷心地哭,絕望的哀求周氏希望能放過她。周氏同情她但又幫不了她,因爲周氏也是老太爺的一顆棋子而已。到最後鳴鳳不哭了,她累了,她無力去哭了,她希望平時待她可以的周氏可以救她,但她失望了,這是她求助的第一次破滅。

她從周氏那出來,又燃起了第二次求助的慾望,她要去找曾給她許諾的覺慧,她要去找她最愛的男人去救救她,她想進他的房裏跟他說求他救她,但剛要跑進去的瞬間覺慧房裏的燈熄滅了,她的求助第二次破滅了。

她回到自己的房裏,痛苦的哭着,傷心地哭着,這麼一個弱女子這麼一件巨石自己一個人扛着扛着。就這樣她過了一夜。第二天她又想到了那個曾許諾給她幸福和家庭的男人,她必須要對他說,因爲明天她就要去給別人做小老婆去了她鼓足勇氣衝進他的房間,他在忙在寫他的文章,他沒有時間搭理她,他打斷了她的話,他還貪婪的奪走了她的初吻,後來覺民回來了,鳴鳳還沒來的及說覺民就回來了。她的求助慾望第三次破滅了。

她帶着覺慧給她的一個吻絕望的朝着花園深處走去,她站在湖邊回想她受過的苦,她流過的淚,她想她那場朦朧的愛情她的男人曾給她的承諾,她的卑微的身份又必須去給人家去做小老婆讓一個老頭子吞噬自己的身體而沒有一個人去救救她,愛她的男人也不能!她絕望了,她聽到有人在呼喚她,但接着又消失了,這是她幻想的第四次破滅。

她徹底絕望了她懶洋洋的站着,縱深一跳。悽慘的叫了兩聲三少爺,覺慧。她去了,在這個無邊的黑夜裏她殉情了

作者用四次情節的起伏安排最終使她選擇了冰冷的湖水

五、鳴鳳鳴鳳

剛烈的鳴鳳走了,但她只成了一個犧牲品,那個公館裏就像任何事情沒有發生過一樣。就連以前喊着要讓她做三少奶的覺慧似乎也淡忘了她,他是內疚的,他保護不了心愛的女人,他是應當受到譴責的。第二十八回中覺慧又在夢中夢見她,他倆在槍林彈雨中私奔他倆向着自由逃跑-但這有何用處?純情的鳴鳳寧願以死殉情也不願給別人做小,她的剛烈令我折服。

作者想借鳴鳳的盛開隕落來控訴吃人社會的殘酷。但我轉念又想,鳴鳳的死於她而言是毫無意義的,於她身邊的人也是意義不大的,她的縱身一跳只是讓這條無休止的道路上又多了幾滴鮮血,她沒有明白生命的意義,她不知道她生存着應當勇敢的鬥爭,她不知道她生而不是奴隸的,她不知道她可以選擇活的方式要比她選擇死得到的意義要多些悲夫,吃人的社會逼死了我們的鳴鳳

一如鳴鳳,自序中作者提到的不堪忍受生活的重負和玩弄而飲毒而終的他的大哥覺新,因舊的婚姻觀念而被逼死的美貌善良的梅,因抗不過迷信觀念,難產而亡的大嫂瑞珏,還有那許許多多的未知名的冤魂

鳴鳳啊鳴鳳,今夜你還在夢中哭泣嗎?當時的你並非無路可走啊,你才十七歲便選擇了隕落啊,你讓後來人如何去面對你一臉的困惑。

家巴金讀後感3000字 篇三

《家》作爲巴金最具代表一性一的作品和中國現代最傑出的長篇小說之一,標誌着巴金思想、藝術的最高成就。

《家》主要講述了擁護新思想的青年人與封建大家長的鬥爭和以高覺新爲代表的既接受新思想又逆來順受,奉行“作揖主義”的矛盾羣體在社會轉型期中的艱苦掙扎,以及封建家長制的不斷沒落。

《家》裏的感情激流之所以特別能扣動人們的心扉,那是因爲作品裏許多悲慘的情節,大都來自於作者的親身經歷,其中浸染着作者強烈的一愛一和恨。看過《家》的人以及瞭解巴金先生生平的人都隱約感覺到《家》是巴金老先生根據自己青年時期的背景經歷寫成的,高覺慧的身上有巴金先生的影子,而高覺新則是巴金先生因破產自一殺的大哥的縮影。

其次,在情節結構方面,小說擅於把衆多的人物、自相的矛盾和紛繁的事件組合在一起,構成一幅幅富有時代特點的生活畫面。

再次,在人物塑造方面,小說裏的青年大都有見月傷懷、感花流淚的時代憂鬱症,但作者卻從他們各自不同的生活經歷中,寫出了他們絕不相同的風情神采,從而表現了鮮明的一性一格特徵。

一部成功的長篇小說免不了典型的人物形象的塑造,個一性一鮮明,充實飽滿的典型形象推動了故事情節的發展,而故事情節的不斷髮展使典型形象不斷豐滿起來,《家》——不是以跌宕起伏取勝,而是從各個細節,各個側面去塑造人物的典型一性一,讓每個人物都是活生生的從紙上走出來,歸位於真實環境中的各階層人羣。

在對比中刻畫人物一性一格,是《家》塑造人物形象的一個最顯著的特點。作品通過不同一性一格的反比,相近一性一格的類比,以及同一人物在不同境況中的自比,突出人物一性一格的主要特徵和複雜一性一,以及人物一性一格之間的對立和差別。這種對比,常常通過在同一事件或場面中各人的不同表現得到展現,這就使不同的一性一格或同一人物的不同側面在映襯中更加鮮明。比如,寫三兄弟都不相信“血光之災”的鬼話,但覺新“擔不起那不孝的罪名”,只好含淚依從;覺民要覺新去講道理,對長輩還有所期待;覺慧態度堅決,主張不能屈服,“應該反抗”。三人的不同一性一格,表現的多麼明晰。又如,寫士娼出生的連長太太到高家借住,克明維護家庭的和自己的尊嚴,大膽衛道護法;克安明哲保身,溜之大吉;克定卻想入非非,意欲引狼入室。刻畫同是衛道者的不同面目和心態,入木三分。

《家》在刻畫人物方面最顯著的特點,還在於對於人物心理、情緒的剖析和內心活動的挖掘。這方面充分體現了巴金心理描寫的才能。《家》的心理描寫,主要採用了四種方法:

一是有濃郁抒一情一色彩的長篇獨白。最一精一彩的是描寫鳴鳳投湖前哀訴無門的心理活動。作家透入鳴鳳的內心看她起伏的思緒,又投過鳴鳳的內心看周圍的世界。這篇字字含淚、句句含情的獨白,清晰的展示了這個美麗、善良、真誠、純潔的少女豐富的一精一神世界及其變化活動的脈絡,揭示出她即將告別人世時最爲慟人的情緒和心境。

二是人物之間傾訴衷腸的大段對話。這種對話不是獨白式的自語,而是在特定情勢下急於讓人瞭解的傾訴。比如,梅對瑞珏帶淚啼血的訴說。這個絕望的青年寡一婦對知己敞開了她那心死意滅、淒涼酸楚的內心。

三是夢境、幻想等潛意識的展一露。寫鳴鳳死後覺慧做了一個夢:衣着華麗的鳴鳳,已成爲富家小一姐,仍一愛一着自己,但她父親要把她嫁給一箇中年官吏。他倆划着小船逃走,但風急一浪一高,難以前行,鳴鳳的父親又開着汽艇追來。鳴鳳被搶走,小船破碎,自己溺入水中。這個夢意味深長地顯現了隱蔽在覺慧心靈深處的思緒。夢中的大河、巨一浪一、小船、汽艇都含有象徵的意義。

四是動作、神態等細微變化。作家不直接寫人物的內心,只描寫他的外在表現,從中反映心理的變化。比如寫覺慧因參加**遭祖父囚禁,他在天井的梅花旁“伸手摺了短短的一小枝,拿在手裏用力折成了幾段,把小枝上的花摘下來放在手掌心上,然後用力一捏,把花一瓣捏成了潤一溼的一小一團一”。這情不自禁的動作,使他得到一種毀壞的滿足,表現出他內心極度的憤怒、痛苦和由此產生的茫然的反抗情緒。

《家》中的這些人物,包含一着豐富的生活內容,滲透了作者的一愛一憎感情,寄託着作者的美學理想。覺新、覺慧、鳴鳳、高老太爺堪稱現代文學史上有口皆碑的藝術典型。

其中,“覺新一性一格”已成爲失去自我、具有雙重一性一格的現代知識分子的代名詞。高覺新,用巴金先生的原話說“覺新在一房裏是長子,在這個大家庭裏又是長房的長孫,就因爲這個緣故,在他出生的時候,他的命運就決定了。”這介紹覺新的第一句話就奠定了覺新這個人物的悲劇色彩。

魯迅先生曾說過:“悲劇將人生的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或許愈是如此,愈讓人覺得深刻,他的前程斷送,他的幻夢破滅,讓人爲之扼腕,更爲之氣憤,因他的懦弱,因他的逆來順受。“他不說一句反抗的話,而且也沒有反抗的思想,他只是點頭,可是後來回到自己的方間關上門倒在牀上用鋪蓋頭哭”,這樣委屈自己的一個人讓人覺得可憐又可氣,而正是這樣的一性一格特質也爲他日後的不幸埋下了伏筆。高覺新是高家唯一一個的一個具有雙重人格的矛盾體:一方面他是一箇舊家庭裏暮氣十足的少爺,一方面又是一個接受新知識的青年。而正因爲他本身處於這樣的矛盾之中,當他處於分界點上而又無法把握平衡時,便會給他招來更多的痛苦和掙扎。當舊家庭和新思想發生衝突時,他便陷入了兩難的境地:受到長輩的譏諷和壓迫,又要忍受兄弟的責難和不解。正是因爲這種不幸,贏得了更多讀者的關注。

緊接着所謂的禍不單行的事情在高覺新的身上發生了。梅在喚一起了他的痛苦記憶後,因爲看不到前途,看不到希望,心力交瘁而死。誠然,無法再尋找到另外的幸福,只能在自怨自艾中香消玉殞。封建制度這個罪魁禍首將責任推到了覺新頭上,覺新爲了他早年的懦弱坦然的接受了,他後悔自己當年沒有反抗,他痛恨自己,他向梅懺悔,我們暗自竊喜,覺新終於覺醒了,我們由衷的期待着他與封建家庭決裂,然而我們始終沒有等到那激動人心的一幕,心一愛一的人接連死去,只是讓他輪流替換着後悔罷了。自始至終,所有的讀者都被覺新無奈的矛盾牽絆着。總之,覺新是一個渴望進步但又缺乏鬥志的新舊重疊的少爺。

《家》之所以能刻畫出生動豐滿的人物,最根本的原因在於巴金熟悉他描寫的那些人、那些生活。他曾說:“要是沒有我最初十九年的生活,我寫不出這樣的作品。……書中那些人物卻都是我所一愛一過的和我所恨過的。許多場面都是我親眼見過或者親身經歷過的。”在堅實深厚的生活基礎上,獨具匠心地運用各種藝術手法塑造人物,他筆下的人物怎能不血肉飽滿、栩栩如生?

除人物塑造的特點外,《家》的情節結構也很有特色。全書頭緒雖繁但脈絡清晰,主次分明。以高家內部爲主,又穿插着青年們的社會活動。高家內部以覺新三兄弟的遭遇、命運,特別是婚姻一愛一情爲主要線索,又交織着其他人物、事件、習俗,構成一幅嚴謹而又豐富的生活畫面,生動地展示出封建家庭的醜惡和腐朽,傾軋和迫害,反抗和鬥爭。前六章中主要人物或直接出場,或着重提到,主要情節線索初見端倪,或埋下伏筆。此後各章,波涌一浪一疊,不斷掀起一浪一峯,直到瑞珏之死,形成高一潮,最後以覺新初步覺醒,覺慧出逃終篇。顯示出大家庭的沒落和新一代力量的生長。

巴金是現代語言藝術大師之一,他爲青年而寫作,他的語言散發着青春的新鮮氣息。《家》能贏得無數青年讀者的心,也得力於它那充滿抒情氣質的語言。它的語言,有別於魯迅的清峻簡約,也不同於茅盾的細緻縝密,更異於老舍的幽默機趣,其主要特色是清麗、流暢、明朗、自然。《家》的語言滲透着作家濃烈的一愛一憎之情,真摯的感情隨着流暢自然的文字跳蕩,扣擊着讀者的心扉,使讀者情不自禁地爲書中人物的命運痛苦或快樂,憂鬱或悲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