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儒家思想讀後感(多篇)

讀後感1.04W

儒家思想讀後感(多篇)

儒家思想讀後感1

春秋戰國時期,正值百家爭鳴,我國古代的思想文化進入發展的鼎盛時期,儒家可謂是頗具代表性的一個,而它的核心著作,就是這部由儒家的代表人物——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論編輯而成的《論語》了。

初次接觸《論語》是在國小,似乎不能算作是“接觸”吧,不過是鸚鵡學舌地複述幾句,至於它的意思,用“一竅不通”形容倒是絲毫不爲過,想想那時都是這樣,不論是現代文、古詩還是文言文,只需要把作者和背誦內容記住,就足以應付考試了。步入國中,我又一次“遇見”了那熟悉而又陌生的《論語》,同樣是在課本上,學習方法卻大相庭徑,原本主要的背誦成了次要,理解纔是最重要的,這時我才知道,原來《論語》中的每句話都包含着一個簡單而又深刻的道理,那是孔子畢生的思想結晶,也是君子基本的道德素養。

儘管由於年齡的關係和語文書的侷限性,我還是不能完全地去理解,去認識孔子的思想世界,那些明瞭的道理卻仍一次次地令我受到觸動。孔子講究孝道,“百善孝爲先”是我國從古至今都不曾變更過,只是逐漸變成了一種呼籲,而不是行動,如今有些人把父母的付出看做是理所應當,不懂得感恩父母,使得有些老人明明兒孫滿堂,卻因無人照看而活活餓死,有些老人已年逾古稀,卻還要掙錢養活自己,這些活生生的例子無不表明,我國的傳統文化已隨着時代的進步,慢慢遺失了……

“仁”是孔子的思想核心,對親人仁愛,對朋友仁愛,對敵人亦是如此,看似簡單的三點,能做到的人又究竟有多少呢?一、二兩點很好理解,第三點就不盡然了,敵人是傷害過自己的人,爲什麼還要對他們“仁”呢?敵人,換個角度談就是對手,一個人,即使他再優秀,沒有一個實力相當的競爭對手,那他面臨失敗也就不遠了,這樣去理解,孔子的“仁”就更容易接受《論語》如同一汪深不見底的潭水,任憑我們從中打撈着智慧的甘露,即使我們從中提出上千、上萬桶,卻依舊取之不竭。了,感謝那些曾使自己進步的人,這是應該的。

儒家思想讀後感2

我對儒家經典有所愛好,《論語》、《孟子》等也讀過一些。經過張乘健教授講座指導,我對儒家學說有更深的認識與提高。

一、主要心得

1、儒家哲學是積極有爲的哲學,要求人不斷努力積極進取,對現實工作是有指導意義的。特別是對在機關裏混日子、不作爲是有力的鍼砭。

2、儒家的仁義道德、忠孝節義等核心道德觀與以人爲本、和諧社會爲主要內容的科學發展觀是相融合的,一致的,必須好好學習,學以致用。

3、對儒家思想要存真去僞,掌握真諦。儒家思想經過兩千多年的流傳,不斷地有註釋、增減。特別是歷代統治者爲了有利於自己的統治對儒學進行篡改和曲解,使儒家蒙受不白之冤,不明就裏的人受騙上當。如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孟子的“君視臣如草芥,臣視君似仇寇”到漢武帝和董仲舒的手裏就成了“君爲臣綱,父爲子綱”。又“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疑爲“刑不逮君子,禮不逮小人”真是天壤之別,必須睜大眼睛。

4、儒學也有時代的侷限性,不能照搬照抄。如孔子輕視女子、相信天命等,是在當時社會條件下提出的,現在社會形態變了,科學發展了,摒棄一些落後觀點是應該的,也是正常的。

二、以儒家思想指導做本職工作

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很多人認爲是一種等級觀念。我還認爲更是要求每個人做好本職工作的觀念。即君主做君主的事,臣子做臣子的事,父做父該做的,子做子該做的。在現代社會分工精細的社會裏或單位裏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職責,每個人都做好自己的事,整個單位或整個社會也就好了。所謂:“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這又極大地避免有好處搶着幹,沒好處踢皮球的現象。

我們提倡多奉獻,但這種奉獻是在本職工作上的多奉獻,是做好本職工作的前提下,盡力爲社會、他人多做奉獻。

孔子提倡等級這是對的,也是客觀存在的,直到今天全中國乃至世界,不管機關、企業、事業單位均有等級,無可厚非。孔子對不同等級有不同的要求,上等級必然高要求。所謂“責大任大”。現在一些人論待遇,論級別,什麼都要,一個不能少;說責任,說付出只想一推了之,作爲公務員必受到唾棄。所以必須有上進心,必須做好與責任相當的事情,爭取做得最好。

儒家思想讀後感3

儒家思想是中國古代思想的精華,在經歷了幾千年的時代變遷後的今天仍有着十分重要的影響。學習了儒家思想後,我有了很多的體會及想法。

學習了儒家思想,深深地體會到“仁”的核心,“仁”字雖然簡單,所含的意蘊卻是深刻的,在這個社會裏,如果每個人都能心懷着一個“仁”字,那些大義不道,燒強掠奪,不孝不敬等不良行爲也就不會發生,人們的生活也會變得更美好,社會也

會更加和諧,這令我想起了陶淵明的“世外桃源”,我認爲,“世外桃源”就是一個充滿“仁愛”的世界,在這個充滿仁愛的世界裏,人與人互相尊重,互愛互助,生活得非常和諧美好。而我又認爲,儒家思想不僅是提倡用“仁”對人,還提倡用“仁”來對待自然,心懷“仁愛”的人是懂得與自然和睦相處的,而不是因爲自己的一己私利破壞自然。儒家思想提倡的“仁”是需要我們好好學習思考的,獲得“仁愛”之心,最重要的是自己有那種想要達到“仁”的決心,就像孔子說的:“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學習儒家思想,習得了進取的人生態度。人生活在世界上,有進取心和能夠獨立自主是很重要的,一個人要有進取心才能夠不斷地取得進步,從而離自己的目標越來越近。仔細想想,我覺得作爲一名大學生,這種積極的人生態度是很重要的。因而在平時的學習和工作中,我必須要培養自己的進取心,不斷地爲自己的理想而奮鬥。

儒家思想還提出了很多怎樣與別人相處的問題,這讓我受益匪淺。其中讓我感觸最深的是信用問題和“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人在社會裏生存,就要懂得怎樣處理好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而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最重要的還是要誠信。從國小到大學,老師強調得最多的就是做人要講信用,只有講信用的人才能得到大家的相信。但放眼當今社會,不講信用卻大有人在,翻開報紙,我們經常可以看到那些不良商家爲了一己私利而在商品里加入對人體有害的物質或者製造假冒商品的新聞,這是商家們不講信用的最典型的`例子。那麼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怎樣做到誠實守信呢?學習儒家思想後,我總結了幾點:首先,在作出承諾之前要好好想想自己的實際情況,看看自己有沒有能力去兌現這個承諾。其次,做出了承諾以後就要儘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兌現,不能輕易放棄。最後,如果盡了最大的努力後,承諾還是因爲意外情況的發生而無法兌現,要及時向對方說清楚,請求對方原諒並且與他一起想辦法。我覺得一個人若能做到這幾點,那他便是個講信用的人了。

同時,孔子講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也讓我體會很深。在與人交往中,我們確實需要站在別人的角度想想,要懂得將心比心。把自己不喜歡的,厭惡的東西扔給別人的人是不禮貌的,同時也是自私的,這樣的人是不會受到大家的歡迎的。在日常生活中,這句話總在時時地提醒着我要多點考慮別人的感受,自己不喜歡的東西不要強加於人。

因爲自己是個師範生,以後成爲一個教師的機率很大,而學習儒家思想能給我很多關於以後從事教育事業的感想。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儒家思想強調教師要以身作則,在學生面前樹立好的榜樣。一個做到以身作則的老師能得到學生的尊敬,同時也能對學生起着持久的積極影響。所以,現在我就必須要好好地充實自己,增強自己,不僅要知識紮實,豐富,還要有良好的道德修養,心理修養。並且,在未來的教育事業中,要求學生做的事情自己要先做到。

孔子說:“有教無類。”我想,作爲一個教師,明白到這一點是很重要的。一個班的學生,有聽話的,自然也有不聽話的,有聰明的,也一定會有天資不是很好的,而當老師的就應該對學生一視同仁,不能因爲學生不聽話或天資不高而對他們漠不關心,忘記了每個學生都有接受平等教育的權利。

儒家思想強調德育,認爲德育是教育的中心。這一點給了我很大的啓發,是的,一個人連基本的道德素養都沒有,那他再學習也沒有什麼積極的意義。所以倘若以後我真的成爲一名教師,我一定不會忽視道德教育,不僅要教書,還要育人,讓我的學生不僅學到科學知識,還要學會如何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儒家思想是蘊含非常豐富的思想體系,學習儒家思想後,我學到了很多,也有了很多體會,但畢竟自己的水平還是很有限的,所以,我決定,在以後我將會繼續學習儒家思想,希望能得到更深入的理解及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