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字外國名著讀後感

讀後感2.82W

第一篇:外國名著飄讀後感

字外國名著讀後感

外國名著《飄》讀後感

讀完《飄》我內心久久不能平靜,不是因爲感動而是因爲氣憤。氣憤於女主角郝思嘉的卑鄙、殘忍甚至陰險,因爲大凡看小說,讀者總是有種先入爲主的期望,期望女主角溫良賢淑,大度寬容或者純潔善良、忠貞不渝。不想,小說剛開始沒多久,郝思嘉就在12根橡樹衛希理和梅蘭的訂婚宴會上爲了報復衛希理而"色誘"梅來的弟弟。很快他們就結婚並且還生了一個兒子,看到此處我好不氣憤,期望中女主角清純的形象蕩然無存。好在梅來弟弟很快就死在了南北戰爭的戰場上,也使我憤憤的內心燃起了"期望",期望郝思嘉"往後"能和白馬王子白瑞德能有驚天動地令人陶醉的故事。可是後面無情的事實是,美麗的女主角郝思嘉爲了300塊陶樂的租金在向白瑞德騙錢被識破而未果後,又故伎重演色誘甚至還是她妹妹未婚夫的乾癟老頭弗萊,就只因爲這個乾癟老頭有一個小小的木材廠,能夠提供她300 塊。讀到這裏我都快被氣炸了,甚至我都不想看下去了,真是令我失望,女主角會如此的隨便,沒有一絲的對愛情的忠貞。幸好老頭弗萊沒多久後也由於郝思嘉的原因死了。終於,她和白瑞德走在了一起,可思嘉還是對衛希理賊心不死,居然身在曹營心在漢。正所謂一樣東西只有當你失去的時候,你才知道珍惜它,郝思嘉也是如此,到了最後,她才明白只有白瑞德才是值得她愛的,可惜那時白瑞德都被她氣跑了。

平心而論我是很喜歡郝思嘉獨立、自我、有想法有作爲的"豪放"性格的。同時,對於其"不擇手段"式的"自私鑽營",對感情不純真、不忠貞是很氣憤的。曾經有好幾次,我和不同的女孩子討論過郝思嘉,希望瞭解從女性的角度怎麼看待郝思嘉。得到的結果是,她們大多是很佩服欣賞郝思嘉在那個年代的勇氣、能力和作爲,而對於其沒有節氣式的"隨便"卻持寬容態度,認爲那些是她不得已而爲之的權宜之計,都是爲了生存。不過靜靜想想也確實如此,在郝思嘉所處的那個動盪變革的時代,沒有她那"強悍"的性格,一個弱女子根本無法養活一個家庭、一幫朋友也保不住父親留下的陶樂。郝思嘉通過用斤斤計較的賺來的錢,通過各種"殘酷手段",換得了自己的新生,換得了朋友家族的新生。另一方面,郝思嘉對待梅蘭是很好的,是極盡關愛的。開始可能是出於對衛希理的愛而愛屋及屋,但到了後來則完全不是。她們兩個人的性格是截然不同,思嘉經常生梅來的氣,甚至還想棄她於不顧,好在在關鍵時刻,思嘉沒有以個人的私利干擾自己的情感選擇。以至最後,這兩個性格完全不同的女人,卻達成了一生一世的友誼,實在是一種奇蹟。至於思嘉對瑞德的感情,開始時我覺得思嘉是出於功利性目的的,是爲了達到自己的目的而在利用瑞德,直到最後思嘉看清了希理,才知道自己真正喜歡的就是瑞德。反觀瑞德對思嘉的愛則確是真切的,雖然瑞德的性格和思嘉類似都是功利的性格,而且他還痞子氣十足。但我以爲他從在12根橡樹第一次遇見思嘉就已喜歡上她了,這種喜歡是出於愛慕、出於對思嘉的愛。

相對於我對郝思嘉的既喜歡又氣憤,文中白瑞德這個形象我是比較喜歡的。他"放蕩不羈"但又不失自我,一身的痞子氣但又不失男子漢的愛國豪情,而且居然他還出身名門(美國西點軍校炮兵專業畢業生)。白瑞德看起來像個玩世不恭、唯利是圖的老痞子,但是從華貝兒口中我們可以知道,其實白瑞德是個心地善良,樂於助人的。至於瑞德的愛國情操那就更不用說了,在他們的"國家"(南方)危機的時候,白瑞德領導的封鎖線商人,歷經艱辛、排除萬難衝破北方的封鎖線爲南方運輸急需的物資,並且在亞特蘭大陷落那晚在他親自上陣,操炮反擊"北方佬"。即便如此,也只有梅蘭瞭解白瑞德,亞特蘭大的上流人士還是不齒他。

雖然《飄》只是小說,但是通過讀《飄》,我也對美國的南北戰爭也有了更進一步的瞭解。從歷史角度判斷,北方戰勝南方,是一種歷史的進步,是社會發展的必然,這些我們都在歷史書上學到過了。但是通過讀《飄》後,我們能看到從道德判斷來看,南方奴隸制中也有溫情也有情誼,北方對南方進行的戰爭從某種程度上也是一種侵略,摧毀着南方的秩序和關係,在某些方面反而激化了白人和黑人的種族衝突。

總之,《飄》不愧是世界名著,看後令我感慨良久。

第二篇:外國名著讀後感

外國經典名著讀後感

前幾天,我閱讀了一本很有教育意義的書《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外國名著讀後感。這是一部自傳性的長篇小說。作者奧斯特洛夫斯基對自己一生的經歷加以概括和提煉,以自己爲原型塑造了保爾.柯察金這一個平凡而又偉大的英雄形象

保爾.柯察金是十月革命後蘇維埃第一代共青團員的代表,堅強的布爾什維克戰士。作者深刻的描寫了這個人物內心世界的美,展示了主人公從童年起,直到國內戰爭和入黨後的成熟時期的人生經歷。反映了他在革命鬥爭的烈火中百鍊成鋼的成長過程

保爾.柯察金出身於一個烏克蘭的工人家庭,在幾十年的學習和鬥爭中成爲了一個堅定的無產階級革命戰士。他從小誠實質樸,渾身是膽,無所畏懼,但對剝削階級有着刻骨的仇恨,渴望反抗,同時自我要求上進,喜愛閱讀各種革命書籍,思想覺悟提高快。他的性格堅強,在敵人面前堅強不屈,和敵人進行堅強的鬥爭。更重要的是他能夠自我反省,對自己頭腦中殘存的舊思想開戰,客服了自己的無政府主義影響,客服了缺乏組織紀律的觀念。再也不做自己感情和習慣的奴隸。他將自己融入人民大衆之中,工作完全忘我,爲了人民羣衆得利益而甘願付出自己的一切甚至是生命。面對身體狀況的惡化不屈不撓忍受劇痛,在另一條文學的戰線上繼續爲人民服務。他是一個平凡而又偉大的英雄形象。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鋼鐵的精神是怎樣的?在烈火中煎熬,在重重困難中挺身而進;在烈火中千錘百煉,在惡勢力的壓迫下正義反抗

正如奧斯特洛夫斯基在數中所說的那樣: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屬於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回首往事的時候,他不會因爲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爲碌碌無爲而羞愧;再臨死的時候,他能夠問心無愧的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經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爲人類的解放而鬥爭!"人應當趕緊的、充分的生活,因爲意外的疾病或悲慘的事故隨時都可以結束他的生命

青春永遠都是美好的,但真正的青春只屬於這些永遠力爭上游的人,永遠忘我勞動的人,永遠謙虛的人

聽朋友說孤獨的人要讀一些有用的好書,充實自己的生活,讀後感《外國名著讀後感》。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對世界名著有了一種特殊的感情,我最喜歡的一本名著是《簡愛》,儘管我的那本書是盜版的,我還是津津有味地看完了全書

《簡愛》講敘了一個名叫簡愛的女孩的故事,她沒有爹也沒不娘,過着貧苦的生活。可她堅信:雖然我不可以選擇財富,但我可以選擇人生!她努力的學習工作,努力地生活最終擁有獨立的財產和心愛的人。一幕幕的情節都催人淚下,使人更加堅強。我開始懂得了人生的真諦。我試着勇敢堅強地生活,儘管很辛苦很忙碌,也有時很拼命,卻充實美好

簡愛的朋友海倫因傳染病而將要死去,簡愛毫不畏懼地陪她度過了人生最後的一個晚上,她們率真的話語,生離死別的友誼深深地打動了我,是啊,簡愛從小被寄養在狠心的裏德夫人家,裏德夫人由於嫉妒便虐-待她,周圍的人也欺負他,她只有海倫,她們一起走過了風風雨雨,在共同的志趣下生活,可上天卻又那麼殘忍地奪走了海倫

久經磨難的簡愛最終回到了羅切斯特先生身邊,可他卻又瞎又節肢。簡愛用她會說話的眼睛默默地看着羅切斯特。也就在那一刻,羅切斯特感到了簡愛--他的小仙女回來了,他們緊握着手講着身邊發生的事情,發誓永遠不分離,我被深深地感動着,我明白了越是圍難越讓真的喜歡的人更刻骨銘心

兩年前,生活無情地選擇了我。我不能上大學了,而對着殘忍的現實我讓步了。爸媽沒能力支付我那麼昂貴的學費,我只能註定被選擇。最後,我選擇了師範,在這裏我度過了自己最孤獨最難忘的一段日子,《簡愛》彌補了我空虛無味的生活,我覺得我已擁有了簡愛,擁有了她,雖然我不可以選擇財富,但我可以選擇樂觀的生活態度。我試着振作起來,試着勇敢努力地生活在。在學習上,我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學好,也積極地參加學校的其他活動,這一路上,有鮮花有掌聲也有淚水,我的學習很快趕上來了,在學校的徵文大賽、冬季越野賽、運動會中我都多次獲獎。我重新找回了自己。原來每個人都是在夾逢中求生存,在逆境中求發展的。人生需要挫折的挑戰,那纔是完美亮麗的人生!人生是多變的,也許它猶如瞬間吹過的風卻給了人們從未有過的爽快。也許它如掛在天空的彩虹,卻創造了世界上最美的奇蹟

懷抱着《簡愛》它給我的不止是這些。我深深地明白:我應該堅強地活着,努力地活着。雖然天空沒有我的足跡,但是我飛過!雖然我不可以選擇財富,但我可以選擇人生

第三篇:《教師必讀的外國教育名著導讀》讀後感

《教師必讀的外國教育名著導讀》讀後感

《教師必讀的外國教育名著導讀》以時間爲順序,將每本名著的梗概、要點揭示給教師,使教師能窺一斑而知全貌,爲進一步選擇、閱讀原著作方向性的引導。另外,本書明晰的編寫風格將使你“半天閱讀一本名著”的想法變爲現實,最終達到教師自我提高的目的。 收入本書的教育名著有:柏拉圖的《理想國》、亞里士多德的《政治學》、誇美紐斯的《大教學論》、洛克的《教育漫話》、盧梭的《愛彌爾》赫爾巴特的《普通教育學》、斯賓塞的《教育論》、杜威的《民主主義與教育》、羅素的《教育與美好生活》、阿蘭的《教育漫談》、蒙臺梭利的《童年的祕密》、馬卡連柯的《教育詩》、泰勒的《課程與教學的基本原理》、布魯納的《教育過程》、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朗格朗的《終身教育引論》、小原國芳的《全人教育論》等17部經典教育名著。所選的這些教育名著,理論水平和思想境界高,傳達着較強的科學育人精神,都是經過了時間的錘鍊、實踐的檢驗,並得到世人公認的優秀著作,蘊含着先進的教育思想和育人觀念。其中,杜威的實用主義教育思想以及把這些觀念應用於教育事業的章節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書中說:“教育是生活所必需”,“生活即教育”。“生活即是發展、不斷髮展,不斷生長即是生活”。那麼從上述兩個命題可推導出:“教育即生長”。這個意思用教育上的話來說,①“因爲生長是生活的特徵,教育即是不斷生長,在它自身以外,沒有別的目的”。不能把生長看做是朝着一個固定目標進行的運動,而應把生長本身看作是目標。②“教育過程就是一個不斷改組、不斷改造和不斷轉化的過程”。教育的價值在於它能否創造繼續不斷的生長慾望,能否供給方法。③生長的能力,一有賴於自己的可塑性,二依靠別人的幫助。正因爲教育即生長,所以,既不要把成人作爲固定的標準來衡量兒童時代,也不要把兒童時代的思想化。用教育的術語來說,教育即生長就是:教育的過程除它自身之外,沒有別的目的;教育的過程是一個不斷改組、不斷改造和不斷轉化的過程。這段話提醒我:實施教育應是時時處處的,教育方法是需要不斷摸索,因地制宜的。這令我受益匪淺。

莊子曰:“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生命短促,學海無涯,這個矛盾是客觀存在的。 作爲一名教育工作者,如何在繁忙的工作之餘,以最少的時間讀到更多的好書,特別是一些教育經典名著,進而提升自己的思想理論水平,改進教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充實自我人生呢?

“研讀教育名著,做學習型教師。” 《教師必讀的外國教育名著導讀》幫作爲教師的我瞭解教育史上的巨人是誰,他的肩膀在哪裏,這本書書通過對教育經典名著的精概與引讀,讓我在有限的時間內瞭解更多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有最大的收穫。讓我有文化和教育涵養,更加理性的思考教育改革與發展中的問題,在教書育人的道路上不斷的前進。

第四篇:名著讀後感500字

讀中國古典四大名著——《西遊記》有感中國是一個泱泱大國,上下有着50xx年的歷史,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因此,中國的歷史,是不能不瞭解的,如要更好地瞭解中國的歷史,中國古典四大名著是不能不讀的。中國古典四大名著包括:《西遊記》,《紅樓夢》,《三國演義》和《水滸傳》這四部書,以生動的語言描繪出了一幅幅歷史畫卷,其中以《西遊記》是我的最愛。《西遊記》是一部長篇小說,它取材於民間流傳的唐玄奘西天取經的故事。它運用輕鬆明快,幽默詼諧的語言,塑造出神通廣大,敢於反抗的孫悟空的形象,反映了人民羣衆要求掙脫人身束縛,追求自由的願望。在這一部書中,留給我印象最深的是沙和尚。他與世無爭,任勞任怨,雖然在故事中他的情節不多,但是如果沒有他的話,這個故事就無法進行了,當孫悟空,豬八戒外出打怪的時候,就需要他來保護師傅;當孫悟空與豬八戒吵架的時候,就要他來出面調解。而且,像挑行李等活都是沙和尚來做,對於他的這種精神我很欽佩。然而,在我們的生活中,不也只缺少了這種精神嗎?當今社會,像沙和尚一類的“老黃牛”實在太少了!誰誠實,誰善良,誰就容易被欺騙!想一想改革開放的時代吧!那時候,中國就因爲有了這種任勞任怨的人才會在改革開放的大路上邁開如此堅定而又穩重的步伐!也正因爲有了這樣的人才會在社會主義建設上打下堅固的地基! 不僅僅是《西遊記》那精彩的語言讓我們回味,那沙和尚的精神更應該讓我們深思!讓我們在深思之後依然踏踏實實的做好每一件小事,只有這樣,中國人才會昂起自豪的頭顱!!!

紅樓夢讀後感500字(1):

“丟棄了不離不棄黃金瑣,忘記了莫失莫忘通靈玉”,好一個多情瀟灑的賈寶玉,嬌嫩多病的林黛玉,塑造了一個發生在清朝封建家庭的動人愛情悲劇。

作者曹雪芹通過《紅樓夢》,揭示了當時封建社會的黑暗,也表達了他的不滿與憤怒。故事講述的是從小體弱多病的林黛玉來到了榮國府,漸漸與賈政之與生俱來通靈玉而性格頑劣的公子賈寶玉相戀,又因鳳姐從中使用掉包計,使得賈寶玉娶帶有黃金瑣的薛寶釵,讓林黛玉吐血身亡,賈寶玉從此心灰意冷,看破紅塵,遁入空門的故事。

我實在是爲林黛玉而感到悲哀不值,更爲他們悲慘的命運而惋惜。但追究人物本身並沒有過錯,讓人憎恨卻是那種封建的傳統觀念。什麼婚姻大事父母做主,什麼門當戶對,這種思想真是害人不淺。這不,賈寶玉和林黛玉就是因此而要承受陰陽相隔,想而見不着的痛楚。還要讓賈寶玉受這樣的欺騙。唉,就是石頭心腸的人也會被他倆的真情所感動的。

一部《紅樓夢》,讓多少人爲它垂淚,讓多少人爲它感動啊!

紅樓夢讀後感500字(2):

故事講的是一個家族的興衰,一個家族的大小故事。主人公爲賈寶玉,他應該說來是一個柔中稍稍帶剛的男子,他的柔有部分是因爲環境所致,他們家上上下下幾乎都是女性,掌管全家的又全是女子,自然而然地就應了一句話“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他們的家族是因爲他們家中一女子進宮當了皇帝的寵妃而盛起,於是他們天天吟詩作樂,而其中又有兩女子非提不可,那便是薛寶釵和林黛玉。林黛玉生性猜忌,多愁善感,可賈寶玉偏偏就是喜歡她,她身子弱,老祖宗看不上她,便騙賈寶玉與薛寶釵成親,林黛玉聞訊氣死,而當賈寶玉揭開喜帕發現並非林黛玉,而林黛玉又身亡,悲痛欲絕,出家當了和尚。

這裏的是是非非是“剪不斷,理還亂”,讓人看到古時婚姻的紕漏,它們往往全有父母處理,什麼“指腹爲婚”,更爲可笑的是,他們有時從未見過面便稀裏糊塗地成親了。而且古時女子爭着要進宮,因爲那樣可以使家族富貴,可皇帝有上千嬪妃,得寵一時,沒多久又要冷清了,又何苦進宮呢?皇帝姥兒們飲酒作樂,衣食無憂,而老百姓則是吃了上頓沒有下頓,生活之苦讓人難以想象,也怪不得有了一次又一次的起義“造反”了,禍害之緣還是在於皇帝身上啊。這一出出的悲劇讓人心寒而又憤怒,讓人不由得痛恨起古時的苛捐雜稅,它們把老百姓一步一步往火坑邊上推,真讓人深惡痛疾。

《紅樓夢》一書讓我時而高興時而憂傷,時而憤怒時而感慨萬千,也讓我想了很多,或許吧,事事不能完美,而人也如此。

《醜陋的中國人》讀後感

中國人的缺點:

1.中國人不團結,窩裏鬥。

2.中國人說空話,假話

3.中國人死不認錯

4.中國人神經恐懼,神經質,窩囊,只敢說“算了”“算了”

5.中國人的民主只是形式,不是生活的部分

6. 中國人包容心小

7.五千年來,對人性尊嚴摧殘的封建力量,太大,官性太濃,當一個人的官性太興旺的時候,人性就消滅了。當官久了,就沒有了人性。

缺少敢講敢想的靈性------ 積威之下,人味全失,而奴性入骨,只要你給我官做,你幹啥我都贊成。

8. 儒家不但是很保守的,而且是反對進步的。

9. 中國人太聰明,太聰明的極致一定是太自私

10.“真”在歷史文件中沒有地位,中國的歷史文件就跟中國的傳統文化一樣,也不得不走錯方向。在這種走錯了方向的腳步聲中,中國同胞遂把吃奶的力氣都使出來,去追求“美”,追求“善”。獨對“真”提都不提,一提“真”就搖頭,要想他不搖頭也可以,那就得打馬虎眼。

11. 孟子說:‘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治於人者,食人;治人者,食於人。’這句話支配了中國知識分子的思想和行爲,使中國人的知識無法實驗,知識和技術無法運用在日常生活上。而西方的學者往往是手拿釘錘、斧頭的人。在西風東漸之前,中國學者,是不拿工具,不在實驗室中做工的。西方的知識、技術,卻在實踐的過程中,獲得不斷的修正和突破。而中國人縱有聰明的思考力,精於算術,很早能發明火藥、羅盤、弓箭,卻沒有辦法推動科技,發展機械文明。因爲,在儒家思想影響之下,高級知識分子的領導階層,輕視用手做工。機器的發明與運用,只限於末流的平民階段,大大地阻礙了知識的發展。 “身居領導地位的知識分子,高高在上,和大衆生活脫節,知識的斷層,使中國人思考與行爲分家,嚴重地妨礙中國社會的進步。”

12.中國人大多欺生。

13.在公共場合不排隊

中國人的優點:

1. 中國人無論自己怎麼苦,怎麼困難,總要讓孩子上學。這是我發現的中華民族的一個長處。

2. 和中國人相處,開始時他們很多疑,但一處久了之後,他們對人非常忠心。”

譬如,他們會竭盡所能來幫助你,爲你服務,保護你。中國人當他們一旦和你成爲真正的朋友時———雖然,那往往要經過很長的時間,他願意無條件爲你做許多事,且不求回報。

3. 中國人很富於外交能力。中國人天生就富口才,個個是外交家。即使目不識丁的文盲,他們都有很強的說服力,他都有令人難以拒絕的本領,使你爲了說一個‘不’字,感到很不好意思。”

4.中國人性格特異-----“中國人的忍耐力是驚人的,是巨大無比的。看過中國農村貧苦生活的面目,體驗過中國人近代紛亂迭起的變遷--------沒有看過比中國更能吃苦的民族。

中國人較之以前進步之處:

1. 比以前會笑了,其碼服務行業比如飯店,服飾店,藥店都笑容可掬。

2. 比以前有禮貌了,會說:“謝謝”“對不起”

3. 隨着社會透明度的增加,法的意識比以前強了,學會了維權和監督。新聞,輿論的監督、、

中國人進步中出現的問題:

1.變得浮躁,偏面追求提速!缺少了踏實肯幹的精神,缺少了韌性。

2.物慾橫流,只看表面,不重實質。

3.缺少自省,和自我分析。

後邊幾項是我自己加的,由於閱歷有限,所以只能湊合看了。

第五篇:名著讀後感400字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讀後感

我閱讀了一本很有教育意義的書《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是一部自傳性的長篇小說。作者奧斯特洛夫斯基對自己一生的經歷加以概括和提煉,以自己爲原型塑造了保爾.柯察金這一個平凡而又偉大的英雄形象。

保爾.柯察金是十月革命後蘇維埃第一代共青團員的代表,堅強的布爾什維克戰士。作者深刻的描寫了這個人物內心世界的美,展示了主人公從童年起,直到國內戰爭和入黨後的成熟時期的人生經歷。反映了他在革命鬥爭的烈火中百鍊成鋼的成長過程。

保爾.柯察金出身於一個烏克蘭的工人家庭,在幾十年的學習和鬥爭中成爲了一個堅定的無產階級革命戰士。他從小誠實質樸,渾身是膽,無所畏懼,但對剝削階級有着刻骨的仇恨,渴望反抗,同時自我要求上進,喜愛閱讀各種革命書籍,思想覺悟提高快。他的性格堅強,在敵人面前堅強不屈,和敵人進行堅強的鬥爭。更重要的是他能夠自我反省,對自己頭腦中殘存的舊思想開戰,客服了自己的無政府主義影響,客服了缺乏組織紀律的觀念。再也不做自己感情和習慣的奴隸。他將自己融入人民大衆之中,工作完全忘我,爲了人民羣衆得利益而甘願付出自己的一切甚至是生命。面對身體狀況的惡化不屈不撓忍受劇痛,在另一條文學的戰線上繼續爲人民服務。他是一個平凡而又偉大的英雄形象。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鋼鐵的精神是怎樣的?在烈火中煎熬,在重重困難中挺身而進;在烈火中千錘百煉,在惡勢力的壓迫下正義反抗。

正如奧斯特洛夫斯基在數中所說的那樣: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屬於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回首往事的時候,他不會因爲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爲碌碌無爲而羞愧;再臨死的時候,他能夠問心無愧的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經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爲人類的解放而鬥爭!”人應當趕緊的、充分的生活,因爲意外的疾病或悲慘的事故隨時都可以結束他的生命。

青春永遠都是美好的,但真正的青春只屬於這些永遠力爭上游的人,永遠忘我勞動的人,永遠謙虛的人!

《平凡的世界》名著讀後感

勞動着是幸福的,無論在哪個時代。《平凡的世界》正白紙黑字的告訴我們這樣的人生真諦。它響亮的提出,人,無論在什麼位置,無論多麼貧寒,只要一顆火熱的心在,只要能熱愛生活,上帝對他就是平等的。只有作一名勞動者,不把不幸當作負擔,才能去做生活的主人,用自己真誠的心去體驗,畢竟生命屬於我們只有一次。 這是一部用生命來寫成的書。在亙古的大地與蒼涼的宇宙間,有一種平凡的聲音,蕩氣迴腸。 《平凡的世界》的作者是路遙。當代作家。路遙的小說多是農村題材,擔又不侷限於農村生活的描寫和城市“交叉地帶”發生的人和事。特別是着重表現年輕人的生活,通過他們愛情的波折反映出新生活中一代年輕人的價值觀。 《平凡的世界》時間跨度是七五年至八五年。發生地點在廣袤的黃土高坡上一個叫做雙水村的地方。基本上整部小說是寫雙水村的變化和雙水村的人。在這個十年裏,中國又發生了驚天動地的變化。雙水村及雙水村的人是中國和中國人民的縮影。在那段年代裏,文化革命結束了,鄧小平上臺執政帶來了改革開放。 裏面包含了當時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路遙是想用一種現實主義的筆法細緻的勾勒出一幅宏大的社會畫卷。在裏面各個階層不論性格面貌的人物都栩栩如生。這是很重要的一點,因爲路遙的精湛的小說功底,極其嚴肅的寫作態度,使這部小說具備了作爲那一段歷史最好的輔助教材。 這部小說給我最大的教育意義則是一種對農民的深刻理解。現代城市年輕人可能很難真正理解農民。農民的生活,農民的想法。農曾經過的日子,農民現在和未來他們也不會關心。但是間接知識也能夠貸給我們啓示和觸動。這就是《平凡的世界》。小說能夠深刻的反映農民的生活和喜怒哀樂,讀完這些小說從某個意義上說我們也經歷過了那個時代,也曾在田中揮汗如雨。這些書的現實意義在於中國的現狀,在於歷史的延續,在於未來的展望和我們年輕人自身的提高:對人性的理解,對中國的理解,對構成中國大地那一片片生命陸地的人們的理解。 另外一個方面,我很喜歡路遙的出發點——平凡的世界。他的世界是平凡的,這只是黃土高原上幾千幾萬 座村落中的一座。但路遙卻在平凡中看到了他的主人公的不平凡。比如說孫少平,他受過了高中教育,他經過自學達到可與大學生進行思想探討的程度。作者賦予了這個人物各種優良的品質,包括並不好高騖遠。在路遙的世界中出現的都是平凡的人物,這是在這些平凡的人物裏他描寫着人性中的善與美,醜與惡。在他的世界裏,人的最大的優點就是認識到自己是平凡的。這點從孫少平身上得到最突出的體現,。當他得到調出煤礦來到城市的機會時,哪怕他選擇的是煤礦。這不是又無他有多高的覺悟,而是他對自己工作過的地方的熱情和眷戀。他選擇了平凡。 然而,就如薩迦格言所說的,“火把雖然下垂,火舌卻一直向上燃燒”一樣哪怕再平凡的人也應爲其所生活的世界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