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明朝那些事兒讀後感(精品多篇)

讀後感1.45W

明朝那些事兒讀後感(精品多篇)

《明朝那些事兒》讀後感 篇一

靜靜的夜晚,只有窗外的明月與身旁的孤燈與我爲伴,而我卻不感到孤獨;清茶一杯,手捧書卷,這是一種莫大的快慰,莫大的幸福。尤其我手中捧着的是我最愛看的書—《明朝那些事兒》。這套書讓我重新認識了歷史,從而迷上了歷史。

《明朝那些事兒》這套書主要講述的是1344年到1644年,這300年間明朝的那段歷史。這套書以史料爲基礎,以年代和具體人物爲主線索,用小說的方式娓娓道來。更加讓我興奮的是,作者當年明月用麻辣的寫作手法,把那麼枯燥的久遠的歷史,活靈活現的的展現在我眼前,讓我彷彿置身於那段歷史,事事都參與其中。

說實話,以前從未覺得歷史如此精彩。總覺得歷史無非就是一段繞口的文字;一片破碎的城池;生鏽的兵器;就是衰敗、戰亂、新的王朝雄起,鼎盛;然後再衰敗,再雄起,再鼎盛------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周而復始,簡直可以化成公式,甚至有些剪不斷,理還亂的滋味。

可是歷史真的是這樣嗎?歷史真的就是那些殘骸斷瓦、古廟荒冢嗎?真的就是那些泛黃的書頁嗎?當年明月告訴我:不是的,真的不是的。

“歷史原來很精彩啊!”有人大聲說。聲音在空氣中消失,那人踽踽而行,曠野上一片寂靜。

“很精彩啊,很精彩!很精彩啊,很精彩!”遠遠地,傳來一陣陣回聲。聲音漸漸消失,山野又歸於寂靜。

遠處的古廟有點動靜,走近一瞧,原來那個小和尚是朱元璋小的時候。他抖了抖身上的灰塵又呼呼大睡起來。達達達達的馬蹄聲越來越近,一個得意洋洋的將軍來到了眼前。定睛一看,這不是平定北元的大功臣—藍玉嗎?!再看那邊,一個書生模樣的人,緊緊地拉住一位穿着龍袍,走路搖搖晃晃的皇帝,嗯,想起來了,這是方孝孺和朱允炆啊!呀,那是誰啊?是朱棣嗎?難道他就是當年的永樂大帝?那邊還有------

這些,都是明朝歷史中響噹噹的人物。歷史原來很精彩:那噴出的鮮血可以譜寫出驚心動魄的文字;那看似無奇的和平卻飽含着一位帝王的心血;那和藹可親的善面後面卻隱藏着一顆陰險毒辣的心------這一切的一切,有血有肉,真實而自然。

原來歷史不只是那些空泛的文字啊!

歷史,猶如蒙上面紗的美麗少女,讓人想近前一睹芳澤;歷史,猶如冷峻瀟灑的青年俠客,讓人想不離不棄的永遠追隨;歷史,猶如年老的智者,讓人茅塞頓開;歷史,猶如一面古銅鏡,讓人看到了滄桑,也看到了自己------

如此精彩的歷史畫面,若不是我讀了《明朝那些事兒》那套書,有可能就要失之交臂了吧!什麼?什麼?你說根本不可能像我說的那麼精彩?我不和你爭,只是建議你,強烈的建議你,趕快買來讀一讀。對,跑步去買!要快哈!

明朝那些事兒讀後感 篇二

近期把《明朝那些事兒》全套看完了,多年來還沒有看過讓我覺得這麼有意思有吸引力的書,有段時間都迷了,早上起來看,晚上看,上廁所看。

看完之後第一感覺是自己真是差遠了,人家作者還不到三十呢,就能寫出這麼好的書來,而且很多見解都特別有道理,佩服、敬仰。而我呢三十多了,就這點水平,差距太大了。

書裏面也有很多讓我特別感動的人和事。有兩個情節讓我的眼淚在眼睛裏打轉:

一是:明英宗朱祁鎮和錢皇后的故事。因爲皇帝被抓後,把後宮的所有金銀珠寶全部派人送到瓦敕的軍營裏,希望能夠贖回丈夫,後來又哭瞎了一隻眼睛,瘸了一條腿(長期伏地痛哭),看到兩人重逢的時候(他帶着急促的步伐向荒涼的南宮走去,雖然已經物是人非,今非昔比,但他相信,還有一個人正在那裏等待着他,等着他回來。他並沒有失望,當他打開大門的時候,他看見了這個人。開門的聲音驚動了裏面這個坐着的人,她似乎意識到了什麼,便站起身來,摸索着向發出聲音的方向走去,她看不清來人,因爲在漫長的等待歲月中,她已經哭瞎了自己的眼睛。我答應過你,我會等你回來的。 當一切浮華散盡的時候,我還會在這裏等待着你。)看到這一段的時候,不知道爲什麼特別的感動。人一輩子,能有這樣的一個老婆,夫復何求?什麼皇帝,什麼江山,都沒有了只要還有這樣一個對自己的人,也就不枉此生了。

二是:楊漣。電視電影也看過很多英雄,爲了信念視死如歸的人,但他是讓我的心靈最受震撼的人。單單看那些文字自己身體就覺得受不了(楊漣的下頜脫落,牙齒打掉,鐵刷刷的“皮肉碎裂如絲”。用銅錘砸胸膛,幾乎砸斷了所有肋骨。布袋壓身。然而楊漣還是沒死,每晚在他身上壓布袋,就當是蓋被子,白天拍土又站起來。把鐵釘釘入了楊漣的耳朵。最後也是最殘忍的一招。許顯純把一根大鐵釘,釘入了楊漣的頭頂)還有他死前說的一些話“〖仁義一生,死於詔獄,難言不得死所,何憾於天,何怨於人?唯我身副憲臣,曾受顧命,孔子云:託孤寄命,臨大節而不可奪。持此一念終可見先帝於在天,對二祖十宗於皇天后土,天下萬世矣!大笑大笑還大笑,刀砍東風,於我何有哉!〗〖漣即身無完骨,屍供蛆蟻,原所甘心。但願國家強固,聖德剛明,海內長享太平之福。此癡愚念頭,至死不改。〗”當看到(曾有一人,不求錢財,不求富貴,不求青史留名,有慨然雄渾之氣,萬刃加身不改之志。楊漣,千年之下,終究不朽!)” 眼淚怎麼也忍不住了。

崇禎皇帝,明朝最後一個皇帝,以前以爲他是個昏君,現在才知道他原來是個很勤政很有想法的皇帝,但無法力挽狂瀾。有時想如果在一個環境好點的時代,崇禎也不一定比康熙乾隆等皇帝做的差,只是生不逢時。

袁崇煥的教訓。以前對明朝歷史瞭解不多,片面的認爲崇禎昏庸把袁崇煥殺了,因爲袁崇煥的死才致使清軍那麼順利的入關。現在才知道袁崇煥該死,如果我是崇禎我也殺他。袁的死是由於自身的原因:信口開河,在皇帝那麼器重的情況下,隨口說出5年平定遼東;不請示直接殺了毛文龍(好像是一品),當時殺一個老百姓都要皇帝批得制度下;與同事不和;而且直接讓清兵打到京城,在皇帝眼皮底下還讓人家圍着京城轉了幾圈。主要就是向領導請示少回報少,可見向領導多請示多彙報多溝通有多麼重要,引以爲鑑。

假如沒有滿人入關的話,憑當時明朝的發展勢頭,咱們中國應該一直是世界上的發達國家,至少不會有八國聯軍,日本侵華那些恥辱的事情。以前喜歡玩的一個遊戲叫《太閣立志傳》裏面主角豐臣秀吉,還有遊戲裏的很多強人小西行長、加藤清正什麼的,以爲都很厲害。看了萬曆年間在朝鮮,幾萬人打日本十幾萬人,原來那些傢伙什麼都不是,差的太遠了。即使明朝後期打日本還是很輕鬆的,如果沒有清朝,日本一萬年也是中國的小跟班。還有關寧鐵騎,估計是那個時代最強的兵種了。

明朝的幾個首輔,看了書之後感覺真是太強了。夏言、徐階、張居正等,明爭暗鬥、精明、忍耐力、工作能力等方面簡直是一流中的一流。

最主要的收穫還是收穫了一個偶像。上國中的時候開始有流行歌曲,很多人都說他的偶像是誰是誰,我有時候就問自己哪個是我的偶像?歌星,我只是喜歡他唱的幾首歌而已憑嘛當我偶像?高中瘋狂的喜歡上足球,偶像?也沒有哪個球星讓我崇拜的,只是喜歡罷了。看到王守仁的時候,我知道我的偶像是誰了,我從心底崇拜他,這個人就是我的偶像。立志做聖賢的人,哲學家、文學家、政治家和軍事家。“知行合一”,以後還要深入的瞭解一下他的思想。

《明朝那些事兒》確實是本好書,等孩子大點了一定也讓她看看。

明朝那些事兒讀後感800字作文 篇三

明朝,在它長達二百七十六年的統治時間裏,誕生了一個個偉人,發生了一件件奇事,這是一個偉大的王朝,一個人才輩出的王朝,一個無與倫比的王朝。

在《明朝那些事兒》裏,“勞模”朱元璋、“造____家”朱棣、懦弱的建文帝、貪玩的朱厚熙,不求富貴名利的政治家、野心家姚廣孝,以諸葛亮自喻的哲學家、教育家王守仁等等,他們一個個從書裏栩栩如生的走進我的視線,並讓我記憶深刻。

個人見解,我認爲明朝裏最偉大的皇帝是朱棣。他自幼隨父親四處流浪,過着顛簸流離的生活,小小年紀就展示出超人的軍事才能。爲了爭奪政權、奪取皇位,不惜一切代價,卻任用賢才,他打來的江山,有一半是姚廣孝替他得來的。姚廣孝那句:“我要給大王送一頂白帽子”,讓朱棣即興奮又恐懼,要知道朱棣除了自己的父親再就沒有第二個害怕的人了。當然他的造____之路也並非一帆風順,在打敗了N多個人之後,卻與鐵弦、盛庸等名不見經傳,但寧死不屈、非同小可的人展開了激烈的戰鬥,最終還是他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他是一個成功的藩王,也是一個偉大的藩王。

更是他,在成爲皇帝后,爲國家獻出了一切。爲了大明朝的江山,他不顧自己的辛苦勞累,一次次親征,打敗了久久困擾大明王朝的心腹之患——蒙古各部落。戰爭總是殘酷的,但對享受它的人,或許是一個展示自己命運的機會。一代英明神武的`“永樂大帝”,開創了“永樂盛世“,使大明步入一個飛速發展的時代,爲中國歷史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縱觀朱棣的一生,生於兵荒馬亂,又亡於御駕親征的途中,或許他喜歡這種金戈鐵馬的生活,或許這是他的命運,也或許這是他最好的歸宿。爲了皇位,他不惜一切代價,違抗聖意造____,不顧他人安危。他實在不是一個好人,卻是一個好皇帝,一個不折不扣的好皇帝。這個偉大的帝王如流星般隕落,大業未成,他的遺憾、他的堅持不懈、他的憂國愛民,實在是讓我感到可惜、可嘆、可敬!

歷史已經過去,但當年的明月,依舊掛在那高高的天空,明朝那些事,卻留在我的腦海的深處,每一個人、每一件事,都在指引着我、警示着我、激勵着我,讓我心潮起伏,激情澎湃。

《明朝那些事兒》讀後感 篇四

《明朝那些事兒》暢銷好幾年了,再次品讀,仍然被精彩的歷史和細膩的描寫深深吸引。此書與其他歷史書籍相比較而言,最大的特點文風幽默詼諧,用前衛時尚的現代語言敘述明朝那段精彩的歷史,但又絕非“戲說”,作者以尊重歷史的原則多角度展現歷史人物和事件的本來面目,讀完七卷後令人回味無窮、感慨萬千,彷彿自己也置身於那個精彩紛呈的朝代中去了!

這本書以一種全新的視角描寫了明朝十七帝,對每一位皇帝都從人格、品行、才能、功過等方面作出公正客觀的評價。比如說:開國皇帝朱元璋,“大明天下的締造者,生於亂世,幾乎是赤手空拳,單槍匹馬,憑藉自己的勇氣,決心,堅強的意志,無畏的心靈,驚人的軍事天賦建立了龐大帝國,真是一世豪傑”;永樂帝朱棣,“生於戰火,死於征途,他不是一個好人,確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好皇帝,幅隕之廣,遠邁漢唐,成功駿烈,卓呼盛矣”;弘治帝朱佑樘,“一個好人,一個好皇帝,遭了無數的罪,受了無數惡毒的傷害,但他用一顆仁厚之心,承擔了皇帝全部的責任,創造了明朝的又一盛世。”

而對一些昏庸無能的皇帝,在看完此書全新的解讀後,讓我感到的不僅是氣憤,還多了些同情:“絕對不是一個好皇帝,但確是一個好人”的正統帝朱祁鎮;“終其一生,都在爲追求自由自在而鬥爭”的正德帝朱厚照;“一個虔誠的道士皇帝”嘉靖帝朱厚驄;“適合做個木匠”的天啓帝朱由校;“勤政儉樸,剛愎自用”的崇禎帝朱由檢。.。.。.看來出生帝王家真不易,生來就註定要去爭權奪利,無法過上普通老百姓的生活,當個好皇帝就更不易了,如果幹的好那是必須的,因爲這是他的責任,如果幹不好那就要遭萬人唾棄,尤其是不能發展什麼個人愛好,都要像朱元璋、朱棣那樣日理萬機,纔對得起皇族血統。

這本書最吸引我、最讓我感動的是爲國家、爲百姓捨生取義的功臣名將。于謙,在國家危難之際挺身而出,力挽狂瀾,保衛京城和大明的半壁江山,拯救了無數平民百姓的生命。他身居高位,卻清廉正直,從未濫用手中的權力,在貧寒中始終堅持着自己的操守。他不畏懼困難和風險,在國家最爲危難之時挺身而出,承擔天下興亡。特別是他在皇權面前表現出的那種無畏令人敬佩,一心只爲民,只爲國家的社稷鞠躬盡瘁,于謙光明磊落的一生就如同他的《石灰吟》一樣,坦坦蕩蕩,堪與日月同輝;王守仁,中國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和軍事家,“知行合一”思想的創始人。“仁”是他人生中最大的特點,不求聞達於朝野,只求豐年安樂業,爲了百姓寧可放棄自己顯赫宇宙的機會,爲了百姓寧可違背君王之命,“爲人民服務”不是喊口號喊出來的,而是用心做出來的;戚繼光,抗倭名將,畢生精力都投入到保家衛國的軍事事業中,一直朝着“封候非我意,但願海波平”的志向邁進,前所未聞的選兵方法和嚴格變態的軍事紀律,打造了百戰百勝的“戚家軍”,打敗了“聯合國軍”,打敗了那些在我中華大地上的跳樑小醜,向他們詮釋了一句話“犯我華威者,雖強必誅!”。

還有徐階、高拱、張居正、海瑞。.。.。.這些名臣將相在明朝276年的歷史長河中迸發出耀眼的光芒,在歷史的丹青卷書中刻下了輝煌的一筆。他們最讓我感動的是堅定不移的信念和威武不屈的氣節,以天下爲己任,置生死於不顧,不爲強權,只爲百姓,不惜“殺身成仁,捨生取義”,他們的鐵骨忠魂,顯示了巨大的人格力量,爲世代所敬仰。信念和氣節在此不僅是道德箴言,更是人生骨氣。氣節對於個人來說就是人格,把氣節比做第二生命不爲過之,視其爲精神脊樑不爲過之。做人一定要堅守信念,要有操守。理想是一個人生命的動力,是氣節的本質所在,也是人生的精神支柱。一個人雖然成不了萬衆景仰的偉人,但必須有一顆嚮往偉大的心靈;一個人雖然留不下什麼驚天動地的偉業,但必須不懈拼搏,以便跟上時代前進的步伐,做一個對社會對國家有貢獻的人。只有氣節永駐,就能以事業爲本,以創業爲榮,堅忍不拔、百折不撓、與時俱進、勇往直前,始終以高昂的精神狀態和一流的工作標準

謀事盡責。

氣節對於國家來說就是國格。中華民族之所以歷經磨難而不衰,飽嘗艱辛而不屈,屢臨逆境而不餒,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有着自強不息、堅忍不拔、矢志不移、百折不回的民族氣魄。有了民族氣節催生和凝聚的力量,什麼樣的困難都能克服,什麼樣的災難都能戰勝,什麼樣的目標都能實現。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們每個中國人都肩負着中華民族振興的歷史重任,要把愛國之情、報國之志化爲幹好本職工作、立足崗位建功立業的實際行動;不怨天尤人,把握時機,發奮圖強;不高談闊論,服從大局,埋頭苦幹;不貪圖享樂,艱苦奮鬥,自強不息,敢於創新,勇於進取,從而使偉大的祖國巍然屹立於世界強國之林。

《明朝那些事兒》讀完很久了,到現在還有意猶未盡的感覺,歷史給我們的啓迪遠遠不止這些,“氣有浩然,學無止境”,歷史其實就是面鏡子,你我各自照心中。

《明朝那些事兒》讀後感 篇五

學校的閱讀課,已經開展了很長時間。在閱讀課上,我的閱讀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在閱讀課上,我讀了很多的書,但其中有一部書讓我久久難以忘懷。這部書的名字叫做《明朝那些事兒》。我喜歡它,並不是在於它的文筆有多麼多麼不錯,而是由於,這本書實在太特別了。

這本書是一位網名叫&ld()quo;當年明月”的人在網上連載的。這本書所述的,是1344年——1644年這三百年間的事情。

這本書可以稱之爲一部人倫,心倫,道德的演義。這部書非常長,足足有七冊,但是這部書對於明朝所有人物評價的出發點,則是完全不同的。觀點完全不人云亦云,讓我感覺作者的確是一位非常有思想的人。

比如說在對明英宗的評價上,他的評價讓人感到異常深刻。他說,大家在讀歷史的時候,往往會對漢武帝,明太祖等人的功業津津樂道,但是大家卻很少想到,在他們偉大功德的背後,是多少在戰場上戰死的白骨啊!而明英宗雖然功業未成,但是他廢除了殉葬這一殘酷的規定,又是多麼好的一位好人啊!

的確。這讓我想起了一句古話:“一帝功成,何止萬骨枯!”沒錯,這些明君的確都是一些千秋偉人,但是又有誰能想到,在他們功業的背後,又有多少人付出了生命。這個評價太有自己的想法了。這又印證了另一句名言:“戰爭只能使上層人物得到好處。”至理名言!

這是第三冊的一些內容。第三冊主要講了一些明朝歷史上使明朝“由盛轉衰”的事情,期間講述了明英宗,明憲宗,孝宗,武宗,這四位帝王的故事,假如除掉孝宗,其他三個皇帝,要是按正統史家去看待他們的話,大約可以如此說:英宗極爲昏庸,憲宗懦弱無爲,武宗更是荒唐到了極點。而作者卻分別從不同的角度出發,描寫了這三個帝王的一生。其中如明憲宗,作者更是從心理學的角度出發,描寫了他的一些行爲,作者似乎也把皇帝當做平常人來寫,描寫了他一生的悲歡離合。感覺整部書中,作者對於他的描寫是最讓我喜歡的。還有明武宗,作者不僅描寫了他的一些比較讓後人討厭的行爲,還有他親自領導的應州之戰,這場戰爭雖然勝利了,成果也比較永久,但是因爲本來就不怎麼太顯眼,加上又被後人故意抹黑了,所以人們在談及明武宗的時候,對此事一般都不怎麼重視,往往幾筆帶過。而作者卻別出心裁的將這件事單獨列成了一章,因爲那場戰爭,是明武宗聰明才智的唯一證明。再看看作者對他的評價——“他只不過是一個想做自己想幹的事的人而已了!”沒錯,一句話揭露了他的本質。它就好比今天的叛逆一代!其實,受到他的事件啓示,中國古代上所謂的一些“昏君”,是不是有一些人正是那樣?明武宗正是對古代世襲制度的一個諷刺。他又以明英宗的事情說明:好人是絕對當不了好皇帝的!獨特,獨特的看法。

第一冊講的是洪武大帝建立明朝的事情,我認爲此冊道出了一些人生真理。讀了這冊書之後,感覺人生在有的時候真像是一場不知結果的遊戲。在做出人生決定之前,一定要謹慎作文謹慎再謹慎。因爲人生有的時候正是這樣,走上了這條路,就永遠不能再回頭了。所以說,人在衝動的時候千萬不能做出決定。還有看待世界一定不要太單純。

第二冊的主題是團結。從中看出了一個真正有德者的風度。當鄭和下西洋的時候,船上幾個人被附近一個島上的島民誤殺。鄭和並沒有採取野蠻的方法,反而使該島的國王聽到之後更害怕,後來此事圓滿解決。寬容待人,是一個有德者必需的準則。後來,鄭和圓滿的完成了使命。由於這件事,使得很多國家的國王都十分敬佩中國,明朝也因此變得強大。外交,對於一個國家來說,有多麼的重要。

第四冊的內容比較複雜,講的是明朝嘉靖年間的事情。這是一個粉飾太平的年代,資本主義萌芽開始發展,其中對於抗倭寇這段過程着重描寫。裏面有着嚴嵩如何蛻變爲奸臣的描述,從中看出了一個人學壞的容易。還有對於戚繼光的描述,從中看出了一個成功人士要成功不僅要有才,還要有人際關係和組織能力。其中描寫的一些權術,謀略,讓人大飽眼福。

第五冊主要講的是援朝抗日的故事,這個故事顯示了作者作爲中國人的自豪。當時中國在明神宗的統治下,早已經沒有了開國時期的朝氣,但是在援朝抗日過程中,中國最終打敗了日本。這足以說明,堅強等等優秀品質早已經刻進了我們的骨髓中。隨即點一下作者對於明神宗的評價。這個人被稱作明代第一懶人,有着在位48年33年不上朝的超級罷工記錄。作者卻對他提出了不同看法:“一個皇帝要是真正不管事,別說當48年皇帝,就是48天恐怕也不可能啊!你說說這48年的大事,他哪一件不知道?他還曾經不上朝還能熟練地操縱大臣,你說這個人厲不厲害?所以,他應該是一個政治老手。”這段話說的太對了。他還將萬曆年間的社會比喻成一個思想解放,百姓自由的社會。他的出發點真的很獨特。

第六冊主要講的是魏忠賢的事情。說句題外話,從魏忠賢從一個大字不識的太監發展成爲明朝丞相的過程中,我感到,有很多像魏忠賢這樣的人,沒準在某一方面就很強,在社會上就生活的很好。在迫害東林黨那一段中,出現了很多徹頭徹尾的英雄。例如楊漣,他在渾身受着重傷,肋骨盡碎,臉上爬有蟲子的情況下,還沒有向閹黨屈服,從中看出,某些人的品質真不是我們平常人能做到的。這些英雄用自己的生命換來了萬世英名。而書中的另一些人就更令人憎惡,比如說許顯純,我對他已經無話可說,只能說:他根本不是人,只能是閹黨的禽獸走狗。

第七冊塑造了很多後金的軍事天才,而在篇一開頭也寫了魏忠賢最後被查明,逃亡,自殺,閹黨土崩瓦解的事情,這些事情都歌頌了正義的偉大。暴力取得的成果往往不會太長久的。後來通過皇太極的事例也說明了,實際上那些表面溫和的人往往是最可怕的。文中最後,明朝滅亡,產生了崇禎這樣一位悲劇人物。

我讀這本書,往往不是重視那些史實,而是重視其中的道理。整本書好看,出發點獨特,是本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