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我怎樣教語文》讀後感(共2篇)

讀後感2.87W

第1篇:《我怎樣教語文》讀後感

《我怎樣教語文》讀後感(共2篇)

《我怎樣教語文》讀後感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你有什麼體會呢?這時最關鍵的讀後感不能忘了哦。但是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我怎樣教語文》讀後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鑑於女兒語文成績不盡如人意,暑假期間,我特意去書店挑了一本書————於永正老師的《我怎樣教語文》。回家之後,我從頭至尾細細看了兩遍。於老師文中提到的語文教學的觀點講得非常在理,其中有關朗讀和錯別字的論述我最感興趣,因爲這兩個問題困擾我已經很久了。

語文的本質,說到底無非是讀和寫。讀既包括默默地閱讀,也包括大聲地朗讀。於老師說,語文教學的“保底工程”,就是每個學生都能準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連學過的課文都讀不流暢的學生,語文水平百分之百的低下,原因很簡單:因爲他的語感不好。文中於老師舉了一個例子:一個叫楊鳴的男生剛轉到於老師班時,語文水平很差,一個長句子他要分三次才能讀完。後來,於老師給他佈置了一項家庭作業————每天讀課外書,要大聲讀,每天堅持半個小時。不到一年,大見成效。楊鳴在班級作文比賽中獲得了二等獎。於老師還舉了個例子,他說,他看《夜幕下的哈爾濱》一書,遠遠不及聽王剛朗讀這部長篇小說感受真切,因爲王剛把這本書讀活了。

聯想到女兒的朗讀情況,我不禁汗顏進而惴惴不安起來。每次看她讀課文,不是加字、減字,就是讀錯字。每當這時,我都會生氣,但同時又百思不得其解,爲什麼白紙黑字、清清楚楚她就是讀不準確呢?現在我才明白,原來這是她平時課文讀得不多,課外書看得太少,語感不好造成的。

爲什麼學生一個字一個字地默寫,錯別字不多,一結合具體的語言環境運用字詞時,就會寫出成串的錯別字呢?爲什麼好多別字,雖經老師多次糾正,仍頑固地反覆出現呢?於老師認爲,主要是國小生的字學得多而且快,而實踐太少的緣故。面對這個問題,他一方面教育學生看書寫字時要細心;另一方面則採取了聽寫的方法,即每節語文課都利用五六分鐘的時間,讓學生聽寫幾句話,這些句子中含有學生易錯易混淆的字。如:他讓學生聽寫“我坐在座位上看書”、“戰士們像猛虎一樣衝向敵人的陣地”“屋外面鬼子的`腳步聲越來越近,村民們急忙鑽進地道”等等,其中“坐座”、“象像”、“近進”都是學生易混淆的字。每次聽寫完了,同桌之間互相檢查,允許爭論,實在拿不準的,向書本或老師請教。這樣得出來的正確答案,印象特別深。顯然,用聽寫糾正錯別字不失爲一種簡易高效的好方法,這在我們教學生以及自己小孩時都能用得上。

以上是我對這本書的一些淺陋的看法,但願能給自己,也能改大家帶來些許的啓迪和幫助。

第2篇:《我怎樣教語文》讀後感

猜這篇《我怎樣教語文》讀後感範文對你應該有所幫助。

讀於老師的《我怎樣教語文》有感

原創: 郭海紅

這段時間在讀於永正老師的《我怎樣教語文》這本書,時至今日,已經讀完,在這本書的開篇,於老師所說的"人生要留痕"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看到了他對寫作的執着,優秀的語文教師一定要懷有"作家夢",就如於老師一樣。用他的話來說"從此,一發不可收拾。"自己寫教學隨筆,寫教學反思,寫"下水文",指導學生寫作,並且隨時隨地他都能發現寫作的素材,並且很好的利用,引導學生寫作。他經常開玩地說:"寫,讓我變成了一條獵狗,睜大眼睛看世界,張開鼻孔嗅四周,豎起耳朵聽動靜。幹什麼呀?搜尋生活中的真、善、美!"

我看到他對讀書的執着,他教的每一篇課文,在課堂上,除了讓每一個孩子讀好每一篇文章外,還引導學生讀課外書,做讀書摘錄。他自己也大量閱讀,堅持閱讀,讀出人物的年齡,說話的語氣,此時的心情,甚至讀好標點符號。

他留給我的還有他對教育的執著。他始終秉持着從"孩子"的角度思考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所以他的課上得很有意思,他的課堂就是孩子們所喜歡的課堂。他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他就是孩子們最喜歡的老師。於老師自己說道:"和孩子共處時間長了自己便成了孩子",五十多年的教學生涯,他把自己教成了一個孩子。他時時告誡自己:不要忘了自己曾經是孩子。

能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教育問題,這是教育成功的根本,顯然於老師是成功的,他對教育的種種執著都源於一個字"愛":他愛教育事業,愛語文,愛孩子!他給我們留下了的這個大大的"愛"字,時刻激勵着無數的語文人。

讀於老師的這本《我怎樣教語文》,給我留下了更多的思考,讓我明白了怎樣讓人生留痕。

一、腳踏實地地做

於老師說:"好文章是做出來的,不是寫出來的。"都說實踐出真知,讀於老師的《我怎樣教語文》後有了更深刻的感悟。對於我們的語文教學,我們要腳踏實地做,不得有半點馬虎。面對那幾十個嗷嗷待哺的學生,我們要認真教學,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因爲"一日難再晨",她們擁有着人生最美的年華,理應接受實實在在的知識,對於課堂,我們不能有半點虛假,要讓孩子明亮的眼眸裏看到真善美。對於備課,不能有經驗主義,經歷的不同、年齡的不同、知識積累的不同,對相同的文本也會有不同的理解,深層次的理解。

二、簡簡單單地教

看於老師的課堂,簡單到倆字"讀寫",把書讀好,把字寫好,()把文章內容揉碎了教給學生,學生能深入把握文本內容。我們平時總想着自己的課堂上有"亮點",於是大談與文本相關的寫作背景等等,卻忽視了文本本身內容。就如北大教授漆永祥所說的,教師就一節課所講內容應該重點突出,將關注點放在文本內容上,而不是其他。

於老師所說的簡單教首先應該在朗讀上。葉聖陶先生說:"閱讀教學就得讀。"張田若先生說:"閱讀教學,第一是讀,第二是讀,第三還是讀。"看來缺少了"讀",對一篇文章的學習就是無本之木,無源之水了。張田若先生說:"評價一節課成功與否,首先看全班學生是否把課文讀熟了。"學生讀的情況更多在於老師的指導,很多時候,很多老師都做不到這一點,當然包括我自己。因爲迫於教學成績的壓力,過多的研究做題策略,反而忽視了語文最基礎的東西,總是覺得光"讀"怎能出彩?殊不知,"讀"是需要真功夫的,是需要充足時間的,是需要真正"以生爲本"的。

於老師說,總之,語文教學的亮點在"語文"裏,再說具體一點,是在"字詞句段篇,聽說讀寫書"裏。字詞句段篇,聽說讀寫書不正是語文所應該教和學的內容嗎?這也是語文教學的"保底工程"呀!所以亮點就是基本保底的部分。

寫到這裏不禁反思自己的教學,之前對於一篇文章的開頭總是用過多時間放在背景和作者介紹上,以爲這樣可以幫助學生深入理解文本思想內容,仔細想來,這樣難免會譁衆取寵,容易誤導學生,將他們的注意力遷到文本之外,以後要將更多講解放到文本本身上,更適應學生所需,教學目標也容易實現。

三、堅持不懈地思

於老師說:"我多年養成了一個習慣,就是寫反思。多則長寫,少則短寫,不可不寫。"反思的過程是又一次對自己教學的梳理,是對自己課堂得失的總結,是對自己專業化成長的提升。但是我們在上完課後,很多時候有思沒寫,或者是上過不思。希望以後自己也能用筆記錄下思考,在思考中進步。

輕輕合上這本書,於老師的話又在耳邊迴盪"人生留痕".也希望自己踏踏實實做事,認認真真做人,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能有更大的收穫,讓自己的人生不留遺憾!

標籤:讀後感 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