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書筆記

幼兒教師《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讀書筆記

第一篇:幼兒教師《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讀書筆記

幼兒教師《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讀書筆記

這是一本有關教育的書,是由被譽爲“上天送給孩子和家長的福音”的李躍兒所著。她善於用最明確最生動的語言來解讀孩子的幸福觀本書中,字裏行間流露出淡淡的溫馨,沒有華麗文藻,沒有專業的術語。她站在一個敘事者的角度,詳盡卻不繁複的講述一個一個她所遇到、看到、聽到的故事。

“很多時候,我們成人並不能真正正確理解孩子的一些行爲。由於不理解而帶給孩子許多痛苦,這些痛苦造成了孩子的問題,這些問題如果不被解決就會成爲他們人格的一部分,成爲將來他們性格中的一部分,爲他們的生活和工作帶來困難,影響他們的發展。”這些問題普遍存在於家長和老師之中,通常,家長是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理解孩子的思維,以成人的眼光看待孩子的世界,他們認爲作爲父母,比孩子更有經驗,更有正確思考的能力,判斷是非的能力,但是,雖然父母都是從孩子的階段慢慢成長起來的,卻早已忘記了當時的自己是用何種眼光看待周圍世界的,是用怎樣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想法的,所以,常常會誤解了孩子的本意,錯誤理解孩子的想法,造成孩子的痛苦。

在家教中心實習的一個月中,我也遇到了這樣的事情。班上一位小朋友畫畫畫得很不錯,顏色也塗得非常漂亮,但是每次家長來接孩子的時候都會批評孩子:“哎呀,你看你這畫得是什麼啊?老師畫的是皇冠啊,你怎麼畫成蝴蝶結啦?爲什麼不好好學啊,要跟老師畫得一樣啊……”第一次的時候我沒怎麼注意,可是多幾次之後,我發現那孩子便不願意再聽媽媽說話了,每次媽媽發表意見的時候她就在一旁撅着嘴,一副快要哭出來的表情,非常委屈的樣子。我實在看不下去了,便告訴家長以後不要這麼說她了,孩子很努力,畫得也很好,本來幼兒畫畫就不是爲了要讓她畫得跟老師的一樣,而是爲了激發孩子的興趣,培養他們的審美能力,能夠愉快的度過這個過程。孩子在畫畫的過程中,想象力的培養是非常重要的,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都要始終注意啓發孩子,讓孩子能夠盡情地發揮想象和創造的能力。這些,對孩子今後的成長與發展是十分重要的,那些所謂的畫畫的基本技巧,不過是家長急於看到成效而超過了孩子本身所能負載的東西而已。

記得書中有這樣一段話,我記憶猶新:“孩子是通過自己生活的經歷來建構對這個世界的認識,當他發現他身邊所有的人都愛他時,講來他就會認爲自己是被歡迎被接納的;當他發現他的父母不愛他時,他就會認爲這個世界上所有的人都不會輕易愛他,也不會接納他。 ”

我很認同這段話,在現今這個高速發咋還能的社會,我們更多關注、追求的是如何更高效、迅捷的方法。教育者被要求高學歷、高素質,各種技能的比賽、書面的文章……而我們似乎忽略了一個重要的問題,教育者被評定能不能勝任幼兒教育這一職業時,是不是要再次評定他是否懷有一顆有愛的心?幼兒工作之瑣碎、繁複不同於其他教育工作者,在保育與教育兩者間,我們更趨向於保育。剛剛脫離父母的孩子有着獨自面對社會的恐懼,用蹣跚的小腿走向遠方,離開他們的小世界迎接陌生。在這種環境下,我想再強大的技能知識都是無力的,如果這時的教育者沒有一顆愛的心,面對孩子的哭鬧,他煩了;面對孩子的調皮,他惱了;面對孩子的彷徨與無知,他厭了。那他就算天下第一又如何呢?如果我們心中都有愛,是不是就不會出現許多幼兒園教育者虐傷孩子的事件了呢?

我也很欣賞李老師在對幼兒培訓時的方法。她會向孩子們講述一個故事,是關於長襪子皮皮的,然後她會用語言描述長襪子皮皮的長相,再讓孩子們在紙上畫。當孩子遇到不會畫的地方時,便會求助老師,這時老師再針對不同的幼兒進行單獨輔導,我想,這也是一種因才施教的方式吧,根據幼兒不同的需要去教給幼兒自己想學的東西,而不是統一教給每一個幼兒同樣的東西,這跟中國小學的學生上課有什麼兩樣呢?但是家長卻鬧意見了,說把孩子送過來真麼久了卻沒看到孩子學到了什麼,而且孩子畫出來的畫也看不懂,畫得都不像。李老師想的這個解決方法簡直太令人佩服了,她發給每個家長一張白紙,然後讓家長跟着她一起畫了一個小女孩,畫完以後,她又讓家長再畫一幅,這次是由李老師來口述,家長自己畫,畫的是長襪子皮皮。家長們畫好以後,李老師讓家長自己看看自己畫的畫,幾乎每個家長畫出來的畫都是一樣的,都是正面對着自己,兩腿張開等的特徵。家長們只好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這時,李老師說:“你們畫的第二幅畫,是不是受了我教給你們的第一幅畫的影響?”家長一下就活躍起來了,發出鬨笑。

從這個故事中,我們能夠看到,如果老師在給孩子上課的時候是先教給孩子怎樣畫,然後再讓孩子畫,那麼孩子發揮想象的空間就變小了,這是一種思維侵略,當老師先教給孩子們東西,再讓他們想的時候,思維就會被教的東西控制了。所以,教育不能只用教的方法,而是應該多角度,對方面地去啓發孩子,引導孩子,激發孩子,讓孩子自己大膽的想象,大膽的表達,我們需要爲孩子提供這樣一個平臺,讓他們可以放飛想象,放飛思維,放飛什麼都行。

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也許我們都要反思,看完全書我才覺得這句話是如何的刺目,如何的驚心。沒有幸福的孩子,如同失去寶劍的騎士,這樣的他將如何面對在以後道路上所遇到的荊棘?他的人生還能完整嗎?希望家長們也能夠儘快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教育方式,能夠與老師一起努力,爲孩子創造一個健康豐富有啓發的環境。不僅是對孩子現在,對於其將來的發展也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篇:《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讀書筆記

李躍兒這個人一開始我並不熟悉,認識她來自於她的這本書《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翻開書的第一頁,我就被裏面生活、真摯的言語所吸引,她的字裏行間流露出淡淡的溫馨,沒有華麗文藻,沒有專業的術語。她站在一個敘事者的角度,詳盡卻不繁複的講述一個一個她所遇到、看到、聽到的故事。不講爲什麼,應該怎樣去做。她用一條條平凡的字句,領導你不由自主得去領悟、去思考,讓人慾罷不能,越讀越深入,完全地沉浸其中……

在李老師的書中有對孩子至高的愛,就算一個殺人犯、惡魔,她也未置一句惡語。在她的心中,每個孩子都是一粒純淨的種子,種子如何發芽、如何成長來源於澆灌者。所以,孩子犯得一切錯誤都是父母無知、不重視而造成的。首先應受到教育的應該是父母,只有父母擁有了健康、科學的教育觀,幼兒的教育質量才能提高。

書中有這樣一段話,我記憶猶新:孩子是通過自己生活的經歷來建構對這個世界的認識,當他發現他身邊所有的人都愛他時,講來他就會認爲自己是被歡迎被接納的;當他發現他的父母不愛他時,他就會認爲這個世界上所有的人都不會輕易愛他,也不會接納他。

我很認同這段話,在現今這個高速發咋還能的社會,我們更多關注、追求的是如何更高效、迅捷的方法。教育者被要求高學歷、高素質,各種技能的比賽、書面的文章……而我們似乎忽略了一個重要的問題,教育者被評定能不能勝任幼兒教育這一職業時,是不是要再次評定他是否懷有一顆有愛的心?幼兒工作之瑣碎、繁複不同於其他教育工作者,在保育與教育兩者間,我們更趨向於保育。剛剛脫離父母的孩子有着獨自面對社會的恐懼,用蹣跚的小腿走向遠方,離開他們的小世界迎接陌生。在這種環境下,我想再強大的技能知識都是無力的,如果這時的教育者沒有一顆愛的心,面對孩子的哭鬧,他煩了;面對孩子的調皮,他惱了;面對孩子的彷徨與無知,他厭了。那他就算天下第一又如何呢?如果我們心中都有愛,是不是就不會出現許多幼兒園教育者虐傷孩子的事件了呢?

李老師的書中貫穿全文的就是一個愛字,父母的愛、老師的愛、同伴的愛,缺一不可!教育者的愛尤爲重要,他引導孩子幼小的心,讓他們鍛鍊敢於面對困難的意志;他呵護孩子受傷的心,以愛撫平破碎使其強韌;他保護孩子懵懂的心,使他們有一個溫暖的臂彎……

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也許我們都要反思,看完全書我才覺得這句話是如何的刺目,如何的驚心。沒有幸福的孩子,如同失去寶劍的騎士,這樣的他將如何面對在以後道路上所遇到的荊棘?他的人生還能完整嗎?請還給孩子幸福之劍,請守護孩子美好童年!

第三篇: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

《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暨育兒書籍讀書心得

《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這本書買來快半年了,斷斷續續的看。前幾天終於看完了,心裏竟有不吐不快的感覺。

一、先列一下我的書單吧。食譜除外。

第一本是《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孕期買的。不到一週就看完了。這本書給了我最初的育兒理念——教育孩子,首先要改變大人自己。這是根本。

《卡爾-威特育兒全書》給出了教孩子認識這個世界具體的步驟和方法,讓我充滿了信心。

《鄭玉巧育兒經》胎兒卷和嬰兒卷,這是生長髮育方面的,也有一些智力發育的內容。到現在還在孩子半夜持續哭泣的時候翻回頭查找原因。

還有《0-1歲嬰兒養育每日一頁》,給我每天的指導。

《寶寶生長髮育監測卡(0-3歲)》是孩子5個月的時候買的。這個好在有每個月的生長指標,可以記錄下來。還有當月要學會的大動作、精細動作等等,以及訓練方法。也很實用的。不過裏面的胸圍啦、囟門都沒量過。頭圍也是到了快10個月才第一次量。知道閨女隨她爸的頭圍,沒當回事過。

後來買的遊戲類書,比如《讓孩子越玩越聰明的160個遊戲(0-3歲)》,簡單、方便而又實用。

給寶寶看的第一本書是顏色、數字什麼的,第一本故事書是萬友童書的《寶寶最喜歡的經典動物故事大全(0-3歲)》。到現在還喜歡。會指着上面的動物驚喜的啊啊叫。一起買回來的還有《兒童常用成語接龍大全》和《兒童經典智力測試題大全》,不過這2本現在看有點早。

淘寶商城11月份5折還包郵的時候,買了一套樂樂趣的觸摸書。有動物羽毛、皮膚之類的。讓孩子的小手指多摸摸東西吧,這些刺激都會在她心靈裏留下印跡。所以我給家裏的老人說,只要她願意摸,沒有危險的任何東西都可以。別怕髒。 《歐美經典兒歌-動物大遊行》的一套9本是我一直想找的。標準的英語,經典的兒歌,好玩的遊戲,還配五線譜,雖然只會c大調,也湊合着能在電子琴上彈彈。現在最喜歡聽的還是動物大遊行這張cd。小朋友會指着cd機告訴我打開它。也會指着旁邊的加溼器告訴我打開它,嘿嘿。喜歡玩加溼器裏冒出的水汽。 再後來,買了《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和《誰誤解了孩子的行爲》。第一本讓我更多的學會了和孩子相處之道。明白了自己的一小點點舉動對孩子的莫大影響。我也想放養,可是我做不到。那就只能努力做到既關心,又有點技巧的那類家長吧。第二本,也是很不錯的指導。我記住了“凡是被關注的都會被強化”,知道

了怎麼讓孩子少吃手。每次看到她吃手,我就知道,這一段時間給她手的工作少了。

二、作爲讀書心得,我整理了我的育兒觀點如下:

1、想教育好孩子,大人首先要發現自己的問題。希望孩子學這個會那個,是真的爲孩子着想還是滿足大人的慾望?想培養孩子的好性格,大人首先要改掉自己性格里的急躁。否則孩子會一點不落的學到不想她有的毛病。

2、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想讓孩子擁有創造力,原來需要那麼高超的技巧。創造力是孩子與生俱來的,不是培養出來的,只是挖掘出本來就擁有的而已。

發現了孩子的興趣,小心呵護,就怕大人的眼光破壞了孩子脆弱的心靈和感覺。我曾經的困惑現在找到了答案:大人之所以忘記了、不再理解孩子的想法,是因爲大人用心、用靈魂去感覺自然的通道已經封閉。既然已經封閉無法感受,就千萬別動輒以爲孩子的感受荒唐、錯誤。可能大人隨意的一句話一個舉動就毀了一個孩子。

3、給孩子提供氛圍,引導而不是安排。這幾天看完了《失落的密符》,裏面講到蘭登和彼得講的幾節課。內容不是重點,關鍵是他們講課的方法,引導聽衆興趣的能力。我曾無數次的設想孩子遇到問題問我的時候我會怎麼講。看了書,才知道,答案不重要,方法是關鍵。

總是看到這樣的例子,一個諾貝爾獎得主說,他的母親沒有文化,但每天都會問他,今天你給老師提了什麼問題。另一個諾貝爾獎得主說,他的母親沒有文化,但每次他遇到困難,媽媽總是說,我相信你能找到答案。希望我也能做到。

4、相信孩子的能力。《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最愛看裏面的例子,李躍兒總能化腐朽爲神奇。也不知道用詞恰當不恰當,反正像我這樣的大俗人看起來都沒辦法的事情,她易如反掌的解決了。最神奇的還是教畫畫。孩子竟然能畫出“味道”來——就是酸甜苦辣的味道。看了畫,就知道想畫出的味道。還有畫出大怪魚等等。

相信孩子能自己解決問題。她會在其中理解、進步和昇華。

書裏的方法有些我還不太會呢。要看第二遍。

5、教育方法是鼓勵、鼓勵、再鼓勵。這是一個朋友的父親說的。當然,鄭淵潔也說過這樣的話。朋友的父親是國小校長。

還有身教。勝於言傳。

擺了這麼多理論,還沒到用的時候。相信孩子能聽懂我的話,現在開始,就平等的對待她,用學到的方法。比如,摔了遙控器,對她說,不要摔,它會疼的。還要家裏老人配合,lg和我不在家的時候也這樣說。

只想到這麼多。慢慢再總結,用用再提高吧。

第四篇: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

《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讀後感

我也是一個普通的教育工作者,在沒有讀到這本書之前,我總是驕傲自滿地認爲自己是一個盡職盡責的好老師。可是,讀完這本書後,我汗顏呀!我離一個好老師的標準太遠了。

李躍兒認爲了解孩子是教育孩子的基礎。“孩子是腳,教育方法是鞋,教育者是造鞋人。造鞋人只有在充分了解腳的大小、形狀,腳的需要及感受的前提下,才能夠製造出合腳的鞋子;同樣,教育者只有在研究了孩子的心理路程、精神世界以及成長機制的前提下,才能設計出適合孩子的教育方法。”還給孩子本應有的幸福,呵護與珍愛幸福童年,我們也知道是教育的根本職責,但急功近利的教育方式,缺乏嘗試的教育方法帶給我們觀念與現實強烈的衝擊。在教學中,我們往往更注重的是孩子的分數成績,而忽視孩子們的心靈成長。片面的應試教育,使我們不願給孩子犯錯的機會。要深知,孩子就是在錯誤中成長啊!我們卻總是在斥責聲中磨盡孩子們的學習熱情。

李躍兒老師認爲“素質教育是愛的教育。教育者應是天使,而不是上帝!以教育者智慧的、而不是愚昧的愛來愛孩子,同時要孩子學會愛,愛父母、愛老師、愛同學、愛所有美好的東西,這就是愛的交互,也是教育的終極目

標。”將人的素質比做一棵樹的話,心靈是根,精神是幹,能力是枝,知識是葉。老師是什麼?是種植美好感覺的土壤,是照亮孩子心靈的明燈。成爲老師的先決條件是愛,但只有愛心遠遠不夠,還得具備很高的文化素養,這樣才能做到智慧的愛而不是愚昧的愛。老師對兒童教育的價值觀應該給他們發展的自由,獲得了這個自由,他的敏感期就會發展得很充分,他的成長是快樂幸福的。書中所說的正面賞識教育、示弱賞識方法是我們可以經常運用到工作中的最有效的教育智慧。可是,實際教學中我們又做到了多少呢?

讀她,就像品一杯香茗,恬靜而淡雅;讀她,就像和一個朋友在交流,親切而自然;讀她,就像在一面光潔的鏡子前觀照自己,渺小而卑微;讀她,就像咂塵封的老酒,迷醉而癡狂。她——使我的心靈受到震撼,使我的靈魂受到洗禮。感謝李躍兒,在這個時候,爲我、爲許許多多迷失在教育裏的人們,傾情奉獻了這樣的一本好書,這樣的一個理念,這樣的一份情感,這樣的一聲愛的宣言。使我猛然醒悟。非常慶幸——我讀到到了她。

雖然距她的教育觀點還差得很遠很遠,但是,自從讀完這本書後,我就向着“愛——無私的愛自己的學生,愛

——對教育事業發自內心的熱愛”的方向努力了。她的愛育觀就像教育界裏的航燈,給了我們前進的方向。

第五篇:《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

改變自己讓愛飛揚

昌樂外國語學校於福英

讀書,是我的一個樂趣,讀一本好書,更是樂趣中的幸福。李躍兒的《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就是一本能讓人產生幸福的好書。讀着《用靈魂感受孩子的靈魂》這一章,我不禁萌生了絲絲酸楚和歉意,因爲正是孩子的父母,以及作爲教育者的我們,在剝奪着孩子的幸福,那些扭曲的教育觀念、錯誤的教育方法使得我們的孩子開始變得不再幸福,取而代之的是恐懼、孤獨。

記得女兒小時候是一個活潑可愛的天使,放學回到家就喜歡把在學校裏學到的在我面前展示一番:唱歌跳舞、讀課文、誦古詩??我也會欣喜的讚譽一番。可是,從上三年級開始,女兒變了,回家不再與我交流,更聽不到她的歌聲了,甚至是你叫她她卻直盯盯的看着你,不知所措的樣子。看到她這樣就會引來我的一番說教,我的說教讓女兒變得越來越孤僻並表現出在我面前聽話而離開了我的視線就什麼事情也敢做了,學會了撒謊、用手機玩遊戲??在女兒犯錯時總是招來我訓斥,那時的我變得瘋狂。靜下心來我也覺得很苦惱,既爲孩子的不聽話苦惱,又爲自己的做法後悔。雖然我對孩子有滿腔的愛卻在用恨的方式對待孩子,當用傷害孩子的方式來解決完問題之後,就會用“我這樣做是爲你好”的說法來爲自己開脫,其結果事與願違。

李躍兒的《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告訴我們:愛是教育永恆的主題,智慧是教師事業的靈魂。有愛才會有不竭的動力,有愛才會有無私的付出和執着的追求,而智慧是事業的源泉,有智慧纔會有成功的教育。擁有愛與智慧就能創造出教育的奇蹟。

要有愛心和智慧,負責任地去愛每一個學生,它不像潮起潮落般洶涌澎湃,卻是春風化雨、雲捲雲舒的輕柔。一旦孩子們敏感的心體會到這種感情,就會“親其師”,從而“信其道”。一顆樹搖動另一顆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呼喚另一個靈魂。當老師與學生的愛開始互動,整個班,整個學習環境都會處在愛所營造的氛圍中。這樣就會引領孩子由自然人向着社會人的方向發展,並在不動聲色中幫他們癒合內心的傷痕,積攢愛的分量,使他們的愛能夠溢出自己的心田,去滋潤別人。

當我們埋怨孩子的時候,是我們自己心態不好,試着換個角度去看待孩子,用欣賞的眼光審視她,用喜愛的心情去擁抱她,就會發現孩子有可取之處,有她自己的獨特之點。今後我要把埋怨孩子的時間用來改變自己,不再要求孩子適應自己,只能讓自己適應孩子,才能改變孩子。

當孩子說到做不到時,我們要先接納孩子的現狀,然後反思自己:是否在孩子面前失信在先,沒有以身作則?我們從自己做起,做個講誠信的人,爲孩子樹立榜樣。“行動比說教更有用”。當孩子有沒完成作業等事情時不要自行給孩子的行爲下判斷,並反覆去嘮叨,傷了孩子的自尊心,孩子就不願意再與之溝通。對孩子少用判斷句,在說話之前先了解孩子的想法,再進行疏導,這樣才能引起孩子的共鳴。

讀她,就像品一杯香茗,恬靜而淡雅;讀她,就像和一個朋友在交流,親切而自然;讀她,就像在一面光潔的鏡子前觀照自己,渺小而卑微;讀她,就像咂塵封的老酒,迷醉而癡狂。她——使我的心靈受到震撼,使我的靈魂受到洗禮。感謝李躍兒,在這個時候,爲迷失在教育裏的人們,傾情奉獻了這樣的一本好書,這樣的一個理念,這樣的一份情感,這樣的一聲愛的宣言。使我猛然醒悟:只要有愛一切都會變得那麼美好。有愛,不爲眼前的各種禁錮和考評,有愛,不爲學生目前的暫時的成績而憂慮,有愛,着眼的是孩子未來的生命成長,有愛,在意的是一顆教育人的良知??有愛的老師一定充盈着教育智慧,有愛的老師一定會擁有幸福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