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書筆記

《活法》讀後感

不完美的“美”

《活法》讀後感

——《活法》讀後感

似乎在接觸到《活法》這本書之前,已經好久沒有靜下來認真的讀完一本書了,說什麼生活節奏快,日子壓力大,其實也都是勉強的藉口,說到底,還是歸於內心的浮躁,信念的迷失。猶記得校園年代,每日功課繁忙,壓力如山,卻總是最喜歡寫週記、寫文章,那個時候的夢想大概就是做個作家,盼望着上了大學就可以有更多的時間,想象着出了社會就會有愈多的精力,可是,當我認爲一切都應該是最完美的時候到來之後,我卻沒有成爲自己想象中完美的人。遺憾或多或少,感慨有壞有好,這一路的跌跌撞撞風雨兼程,終使我明白,即使路不同,道不合,只要懷有對的方向,只要對自己有正確的認知,一樣可以擁有陽光的未來及懂得生命的價值。正如活法貳能力那一章節,做不到的事情要承認,人需要接納自己的不完美,擁抱自己的不足和缺陷,找到真我之所在,才能夠更好的過完這一生。也如羅曼羅蘭所說,這世界上只存在一種英雄主義,那就是看清楚生活真相之後依然熱愛生活。

因爲我們的“不完美”,所以關注自己精通及擅長的能力就顯得尤爲重要。老子說“知人者智 自知者明”,善於瞭解別人固然是種智慧,但是更重要的是要有自我之明。懂己之長,避己之短,善用其長,精其所長,記得曾在一本書看到過,比爾蓋茨在創業初期,只會編程技術,他憑藉着過硬的編程能力奠定事業基礎後,並未涉足其他領域,而是一直專攻軟件領域,精益求精,故取得人生成就。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不瞭解自己的長處而埋頭做事其實也是對自己最大的資源浪費,古人云,術業有專攻亦是如此。揚其所長必先懷有大志,定目標便是首要任務,基於認清自我的現實之上問問自己,我想成爲何種人,想要得到什麼成就?立於理想與目標的指引之下告誡自己,必須要腳踏實地,付諸於行動,一步一個腳印。明確自己的能力知識,在工作過程中不斷的汲取能量並積累經驗,勤加思考,將己之長運用恰當,取其之長補己之短,方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爲認知自己的“不完美”,所以纔會善用別人的“完美”。西漢劉邦從一介農夫成爲一國之君,如其所說“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這段話從學生時代至今,一直耳熟能詳。正因爲劉邦對自己有清醒的認知,故成就一代霸業。古往今來,善於用人的事例數不勝數,作爲領導者與管理者,除了讓自己專業與強大之外,善於發現員工及同事的閃光點也極爲重要。物盡其用,人盡其才,每個人都有自己精通的點,怎樣去發現,如何去調動,怎麼將其之小才轉化爲公司之大財,如何將其之微力變換爲集體之重利,不僅是我們管理者工作的重點之所在,同時也是對我們的管理水平和方式提出更高的要求。惜才之首應是保持一顆謙卑心,承認自己的不完美,去閱人,容人,用人,以此不僅可將其優點悉數放大,同時也可省出更多有效時間去解決專攻之事。用才之本還在於補己之短,以其之完美之點去補充自身之不完美,以此達到平衡與互補的狀態。

因爲自己的“不完美”,所以纔會更有動力和信念讓自己變得更完美。如稻盛先生所說,接受不完美則是態度的起點。網上曾流傳過這樣一段話,“曾經我也是十指不沾陽春水的小女孩,也會怕黑,怕疼,會在有困難的時候不知所措,可是生活的磨礪讓我變得強大和勇敢,這個責任就叫媽媽”,初覺不然,後卻頗有感觸。沒做媽媽之前的我,也是無憂無慮自由自在,不懂責任,不會家務,不愛體諒,似乎與完美並無關係。結了婚有了孩子後,家庭各種瑣事,人際各種關係,工作各種壓力迎面而來,再因遠嫁及工作繁忙的老公,似乎必須得在最短的時間內快速的成長起來,現在帶得了孩子進得了廚房,做得了家務還能工作強,這也讓我明白,正因爲我們擁有缺點和不足,所以更懂得去接納自己的不完美,纔會在困難和壓力的逼迫下,用最快的速度及最大的熱情去彌補去充實,學會以“苟日新 日日新 又日新”的信念來幫助自己無限接近完美,讓我們去成爲更好的自己。

人生來不完美的,可是有何關係呢,正因爲不完美,纔會讓美變得更爲重要,也許這就是不完美的“美”。就如一句名言所說,生命中有裂縫,但是正是因爲這些裂縫,光纔可以照進來。

標籤:讀後感 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