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書筆記

《阿Q正傳》讀書筆記【精品多篇】

《阿Q正傳》讀書筆記【精品多篇】

阿q正傳讀書筆記 篇一

阿Q的一生是悲慘的。他永遠是被人欺負的對象,可是讓人忍俊不禁的是他總是“勝利”。阿Q是給別人做短工的,地位不高,而且總是惹到那些閒人,自然就少不了一頓打。那些人揪住他的衣領,在牆上磕上幾個響頭,不到十秒,阿Q自己反倒這樣想:“現在的世道,還有兒子打老子的……”然後便樂呵呵地走了。這就是阿Q所謂的“精神勝利法”。他窮得娶不上老婆,卻自吹“我的兒子會闊得多啦”,這無疑是狂妄自大、自欺欺人。阿Q的得意之態、愚蠢愚昧在“精神勝利法”中體現的淋漓盡致。

然而阿Q更可笑,也更可悲的是他竟然和王胡比醜,比不過了還生氣,這充分說明了阿Q的生活無聊到了極點。從被人欺負後的反抗到怒目而視到自輕自賤,阿Q已經麻木了,這無不使人感到可悲與可憐。

《阿Q正傳》讀書筆記 篇二

我們不能說,自我安慰是一種過錯,任何人都希望得到別人的肯定,因爲唯有此自己的生命對於別人纔是一種有價值的存在。當我們從別人那裏的不到時,也就只能自己給自己了。

但是,我們必須清楚:自我安慰的終極目的並非是從打擊中假想別人成爲你攻擊的對象或是手下敗將,而是因此獲得信心,獲得力量,給予自己積極的心理暗示,去走好下面的人生道路。

阿q正傳讀書筆記 篇三

魯迅先生喜歡嬉笑怒罵,諷刺是他常用的寫作武器。這讓我覺得他是一個很刻薄的人。他的嘲諷用在那些不識時務的政治家身上比較貼切,而用在那些本應在世間受到憐憫的可憐兒身上就不盡人情了。看看魯迅先生寫的每個章節的標題:優勝紀略,戀愛的悲劇,從中興到末路,大團圓……讓人看了只能趕到無奈而又無力的微笑。

他是一件工具,在家務繁忙的時候,人們纔會想起他的存在,他是一個被人遺忘在角落的社會最底層人物,他很可憐,但又不至於讓人們對他像對祥林嫂那般產生憐憫,因爲他也有可恨的一面。

他雖然會迫於生計去做短工,但也是得過且過,對於與他的命運那樣悲慘或比她更不幸的人們他採取的是其它人對他採取的態度——侮辱、欺凌,是個典型的流氓混混,其實在我看來阿q是未莊所有人的縮影,又或者是當時中國社會的縮影:愚昧無知,階級思想嚴重,沒有人權意識,具有嘲笑別人的不幸從而達到自身心理平衡的精神勝利。但這又怪得了誰呢?當時的人們都沒有知識或思想上的覺悟作爲武器,來抵禦壓迫。

他是一個小丑,在人們空虛到百般無聊的時候,便去招惹他,將他僅有的自尊心都踩在了腳底下。俗話說,狗急也還會跳牆。阿q被羞辱後本能地與別人打了起來。他打不過而他也終究不是勇士,受了一肚子氣最後還是自取其辱。但他只是在形式上失敗了,在精神上,他還是個勝利者,以他的想法是:我總算被兒子打了,現在的世界真不像樣。這樣一句話就能讓他心滿意足地離開。

就是這樣一個讓人又憐又恨的人,因爲小事丟了工作,賠了自己所有的家當,唯唯諾諾地受擺佈,受壓迫,還能麻木到將變賣家當所剩的幾文錢拿去若無其事地喝酒。我真懷疑這個人到底有沒有靈魂!他除了本能地吃、喝、拉、撒外,過的日子都是糊里糊塗,後來,他到城裏作了賊,偷了小東西回到未莊,身價就一下子漲了不少,但好景不長,因爲參加了“革命”被捕,成了殺雞儆猴的替罪羊。但魯迅先生終究是睿智的,他將阿q的愚昧藉着去殺頭又深刻地,血淋淋地刻畫了一番。最精彩莫過於文章最後兩段,將民衆的麻木地平淡描述了一番。

阿q正傳讀書筆記 篇四

阿Q是一個社會底層人物,沒有“行狀”沒有文化,不但無人可憐他、同情他,朱莊的人們還把他當作笑柄和欺負對象。即便如此,阿Q卻很自尊,一面人們瞧不起他,一面他反過來瞧不起人們,上至趙太爺,下至王胡,阿Q總感到自己高他們一等,這樣的態度發展到了極端,就衍生爲阿Q的獨門絕技——精神勝利法。該法的要訣就是爲自己被欺凌的遭遇尋找藉口,即使找不到,也要假裝自己高人一等,達到自我滿足的目的。

在優勝記略中,魯迅生動描述了阿Q的精神勝利法。從“兒子打老子”,到“第一個自輕自賤”,再到“打自己兩個嘴巴,似乎打人的是自己”,阿Q的精神勝利法越來越可笑無解,可謂荒謬至極。作爲一個註定遭欺凌壓迫的社會底層人物,阿Q的`精神勝利法是他活命的法寶,要不然誰不抓狂崩潰呢?阿Q應當是值得同情的,雖然他的做法十分可笑,但這實再是迫不得已。因爲在那樣一個社會環境,沒有強大的精神等於宣告死亡。

然而在續優勝記略中,阿Q暴露了他的本性。在面對地位比他高的人面前,他是個靠精神勝利法苟活的羔羊;而在地位比他低的人面前,他是欺壓他人的餓狼。阿Q的同級和下級是王胡和尼姑,對待他們,阿Q絲毫不留情面地侮辱他們。這時的他不再需要精神勝利,而要通過武力和口舌來尋求現實的滿足感。事實上,對下級的欺凌纔是他生存的必需品,所謂的精神勝利法不過是欺凌和被欺凌之間的過渡用品。當阿Q被王胡反抗後,他的行爲是“無可適從地站着”,而不是他慣用的虛想自己取勝。這就表明,阿Q的精神勝利法僅用於地位比自己高的人,他終究需要現實的勝利;當現實勝利也得不到時,阿Q就會“不知所措,無可適從”,因爲是現實的勝利維繫着他精神的穩定,而非精神勝利。

如此看來,阿Q就並不值得可憐了。事實上,那個時代的所有人都是阿Q。魯迅在《燈下漫》一文中提到過“中國的人肉宴席”。他指出中國是一個層層剝削、層層壓迫的社會。每個人一方面受到上級社會的欺凌,一方面又對下級社會進行壓迫。這一環又一環的欺凌宴席,其享用者便是那西方帝國主義統治者。阿Q雖然生活在社會底層,但他也是這宴席中的一個人,只不過是受到的壓迫和欺凌更多罷了。精神勝利法是阿Q生存的法寶,它不但表面荒謬可笑,其本質也醜惡陰暗:它的存在是用以渡過自己受到的欺凌,以達到自己欺凌別人的過程。西方帝國主義者又是如何享用這一宴席的呢?在文中也有比喻,就是那觀看阿Q欺負尼姑的“酒店裏的人”,他們享受着物質的奢華,又從“中國的人肉宴席”中找到了精神的樂子。而水深火熱之中的中華民族卻絲毫沒有感知,反而“用力地一擰”,更加賣力地爲他們提供大餐。

阿q正傳讀書筆記 篇五

魯迅先生是我國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他爲世人留下了許多精神佳作。《阿Q正傳》便是其中的一篇。我興致勃勃地翻開書,開始走進阿Q這個悲劇人物的內心世界。

魯迅筆下的阿Q,受到以趙太爺爲代表的封建勢力的剝削和壓迫,社會地位低下,生活境遇十分悽慘。在他的身上有中國舊式農民安守本分,任勞任怨的優點,也有思想保守、認知愚昧、意識狹隘的缺點。

阿Q是千千萬萬貧苦大衆中的一員,他對革命的認識模糊,直到辛亥革命風起雲涌,他看見趙太爺等一干欺軟怕硬的封建統治者威風掃地後,纔開始嚮往革命,但他在思想上並沒有真正認識革命的意義,並繼續用他那可悲可笑的“精神勝利法”來安慰自己,根本不承認自己迷信,陶醉於幻想的自尊中,或通過轉嫁屈辱而得到心理上的滿足,自輕自賤。當這些都沒用時,就自欺欺人,把失敗變爲精神上的虛幻勝利。這一點,阿Q至死都沒有醒悟。魯迅先生借阿Q的“精神勝利法”,批判了那個時代在思想上沒有覺悟的中國人,認爲這是中華民族覺醒與振興的最大障礙之一。

阿Q想參加革命,卻不得其所,反而成爲革命黨和封建勢力妥協的犧牲品,被送上了斷頭臺,落了個“大團圓”的下場。阿Q的下場,正如辛亥革命的結局;阿Q本身的悲劇,也是辛亥革命的悲劇。小說正是通過阿Q的結局,深刻的揭示了辛亥革命的不徹底性,這場轟轟烈烈的革命最終導致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沒有充分發動和依靠農民羣衆。

讀完《阿Q正傳》後,我的思緒彷彿回到了清朝末年,我看到了當時農民羣衆悲慘的生活景象;看到了革命黨人前赴後繼衝鋒向前的壯烈場面;還看到了一部分像阿Q這樣沒有覺醒的中國人……

初讀《阿Q正傳》,只是覺着阿Q的無知、猥瑣、麻木、欺小凌弱的小人嘴臉令人可憎;再讀《阿Q正傳》時,卻覺得在阿Q身上很能發現一些國人縮影;深讀《阿Q正傳》以後,越發覺得阿Q簡直就是現實生活中的中國人的精神面貌的寫照。仔細的觀察國人在現實生活中對待社會現象和社會問題的的表現和思維方式,我有了一個令人驚訝發現:一個阿Q倒下了,數億個阿Q站起來了……

小說中對阿Q的藝術表現,成了現在國人的對待社會現象、迴避現實的立場和態度。時局對阿Q們的影響頗大,時局如發生了變化,他們的思想也會發生劇烈的變化。起初他們認爲改革便是造反,造反便是與自己爲難,影響自己目前能維持的生活現狀,所以一向是“深惡而痛絕之”的。當改革取得一定的成就,他又盲目地相信改革會改變自己的命運的,繼而堅決地擁護改革的主張,並誓做改革潮流的先鋒官,繼而產生了要在政治、經濟以及女人問題上獲得翻身的一系列“改革思想”。

當改革形勢遇到阻礙和挫折的時候,權利仍然被“原官”把持,阿Q們就變得“很容易鬧脾氣”,“總覺得自己太失意”,特別是當阿Q到靜修庵去革命碰了釘子,去“結識”假洋鬼子遭到了挫折以後,其情緒更是一落千丈,覺得“他所有的抱負、志向、希望、前程,全被一筆勾銷了”。甚至由憂愁轉爲惱怒,產生了一種強烈而奇特的報復心理。生動而形象地刻畫了阿Q迫切的想利用“革命”來改變自己的社會地位和生活狀況而又始終不覺悟這一投機趨利的基本性格特點。

現實生活中的另一羣阿Q式人物,也同樣因時局不同而表現出不同的心態。在改革形勢高漲時,他們一方面感到惶恐不安,一方面機關算盡,施展陰謀,或討好自認爲是改革派的阿Q,或相互勾結投機改革。

阿q正傳讀書筆記 篇六

再次讀它,好像已不會佩服阿Q的“精神勝利法”了,他是矛盾的,雖然他遊手好閒,但他始終是農民,他骨子裏是質樸的,不過他有點愚蠢罷了,還有點膽怯,他不敢面對自己被壓迫的悲慘,就說服自己,在幻想中滿足自己。

阿Q性格的某些特徵是中國一般封建農村裏普通農民所沒有的。即瞧不起城裏人,又瞧不起鄉下人;從自尊自大到自輕自賤,又從自輕自賤到自尊自大,這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這樣典型環境裏典型的性格。

阿Q原來認爲革命就是造反,造反就是與他爲難,一向表示“深惡痛絕”。現在看到百里聞名的舉人老爺居然這樣害怕,未莊的人居然這樣慌張,便不免對革命“神往”起來。

他想:“革命也好吧,革這夥媽媽的命,太可惡!太可恨!……便是我,也要投降革命黨了。”和“精神勝利”不同,阿Q這個時候的感受完全具有現實的根據:向來驕橫霸道的趙大爺換了一副面孔,怯怯地迎着他低聲叫“老Q”;趙白眼也改口稱他“Q哥”,想從他這裏探聽“革命黨的口風”。

但這有點被壓迫者的報復思想,阿Q對革命並不瞭解。當封建地主篡奪了革命的果實,扼殺了農民的要求時,阿Q還只是阿Q,留給他的是悲慘的結局,也是辛亥革命的悲劇。農民急切地要求地位,而革命不深入農民是無法成功的。

《阿Q正傳》讀書筆記 篇七

一、女性觀

自古就有“紅顏禍水”之說,在士大夫的眼中,女人的意思有兩個:要麼是泥美人似的玩物,要麼是破國亡家的狐狸精。大抵前者多用於詩詞,如“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的楊貴妃、“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的西施;而在做史論時則是後者的一套論調了,“慟哭六軍俱縞素,衝冠一怒爲紅顏”啊!男人對女人,一面是輕蔑,一面是追求,連屈辱不堪的阿Q面對靜修庵裏的尼姑也是或“唾罵”,或“伸出手去摩着伊新剃的頭皮”並說着下流話,但同時又是小尼姑引起他對女人的無限聯想並出現了對吳媽的調戲。在幾千年的封建社會中,女人是奴隸,當男人也成爲奴隸的時候,女人便成爲物品,連人也稱不上了,男尊而女卑。

二、傳統習慣

“從來如此,便對麼?”作者借阿Q這一人物對這個問題作了闡釋。在阿Q眼中,凡是不合未莊老例的,他都認爲是錯的,阿Q的邏輯是墨守成規,反對變革,排斥異己。凡有變化的,他都要加以排斥。小尼姑不合儒教,是他排斥的對象;而假洋鬼子進洋學堂,剪掉長辮子自然也是異端,因而成爲他最厭惡的一個人;因城裏人將長凳稱爲條凳、煎魚用蔥絲不合未莊老例而不滿意;對革命他一向就是“深惡而痛絕之”的。

傳統有精華與糟粕之分,習慣有好壞之別。尊老子幼,文明禮貌,艱苦樸素,勤儉節約,這些都是好傳統、好習慣,值得發揚光大;至於女人纏足,男人腦後留條長辮子,雖是傳統習慣,則不是什麼好習慣,確確實實是有弊無利。

三、革命觀

阿Q的革命暢想曲——報私仇、分財物、討老婆,這些是他的自我設計,是他對革命的理解,也是他嚮往革命的目的。對“威福、子女、玉帛”(權力、女人、金錢)的追求反映了農民爲了“生存和生活”的合理要求,這也是中國封建社會中“大小丈夫”們的最高理想。因此,我們可以想見:即使阿Q成了“革命”政權的領導者,他也將只會以自己爲核心重新建立起一個新的未莊封建等級社會,這也是歷代農民起義的結果。

四、奴隸性

魯迅對國民精神弱點批判的一個重要方面是對奴性人格的批判,作品主人公阿Q是一個雙重性格的奴性人物。“見了狼,自己就成爲羊;見了羊,自己又變成狼”,這是阿Q性格中最爲突出的一面。在“假洋鬼子”、趙太爺這些“狼”面前,阿Q表現出空前的軟弱,乖乖地做“羊”了,任其欺辱。在王胡面前,阿Q雖然不甚服氣,並試圖獲得勝利,然而,在王胡真的動了氣同他打起來的時候,他又軟下來了,“君子動口不動手”,這是弱者的哲學,也是由狼變羊過程中的心理安慰。阿Q式的人物,就是這樣一種兩面人:“他們是羊,同時也是兇獸。”

五、看客態度

魯迅在一系列小說中描寫了神情麻木不覺醒的看客形象:《藥》、《示衆》裏鑑賞殺人場面時,“一堆人”“竭力伸長了脖子”“嘴張得很大”;《孔乙己》中酒客們取笑孔乙己寫“回”字、偷書被打;《祝福》中魯鎮上的人們拿祥林嫂額上的傷疤、阿毛被狼叼走做笑料;而“阿Q十分得意的笑”着調戲小尼姑時,“酒店裏的人也九分得意的笑”;未莊的人們十分“欣然”地聽阿Q講殺革命黨的事,阿Q遊街示衆時“兩旁是許多張着嘴的看客”,看客們露出“閃閃的像兩顆鬼火”的狼一樣的眼睛。

一部偉大的作品,總是超越時空而魅力不朽。魯迅先生的《阿Q正傳》是對我們民族國民性的自我批判,是對人性弱點的大暴露,是現實生活中人們自我審視的一面明鏡。

阿q正傳讀書筆記 篇八

近日,我讀了我國現代大文豪魯迅先生的小說《阿Q正傳》。小說中塑造了一個處於舊社會最底層,備受欺凌,卻用“自我安慰”來麻醉自己的人物形象――阿Q。阿Q雖可能並非某個具體的人,但卻是當時封建社會中舊農民生活、思想的真實寫照。他狹隘地將“革命”一詞理解爲一種小我似的個人主義行動,他飽受凌辱卻又故作勝利姿態;他進城與盜賊爲伍,卻騙鄉人說找到了好差事;他看到革命黨也盲目“跟風”,卻稀裏糊塗被清軍抓走,又莫名其妙被當衆殺害……

總之,阿Q是一個愚昧無知的人,是一個“無知者無畏”的人,是一個可嘆可憐的封建思想者。

我認爲,阿Q其人以及其思想,大致可以分爲以下幾方面:

其一,是阿Q的革命觀。阿Q十分狹隘片面地將革命理解成了一種個人的謀私利行爲。在他的眼中,革命等於報仇、搶劫和女人!這在現在看來當然幼稚得可笑,但在那個封建思想統治人精神的時代,其他農民,甚至其他一切普通人,何嘗不是象阿Q一樣看待革命呢?即使不像書中所說的那樣極端,他們對革命的認識也無非就是“改朝換代”。

其二,是阿Q的“精神勝利法”。其實,所謂“精神勝利法”不過像鴉片一樣,是受屈辱者麻痹自己的一種手段。例如,閒人對啊Q進行挑釁,甚至毆打,在苦悶過後,阿Q卻往往安慰自己到:“兒子打老子”。還有,清兵將阿Q抓進衙門,讓他畫花押,他不認字,便畫了個圓圈,誰知卻畫成了“瓜子”。他起先十分鬱悶,但不一會兒,他卻想“孫子才畫得很圓呢”。在賭博輸錢時,他想:“就當讓兒子拿去了吧”。其實,阿Q的這種思想,恰恰暴露了他懦弱的性格特點。如果阿Q很敢於抗爭,他就不會用這種“精神毒品”來強迫自己退縮,而只是在心裏憑空編出一些理由來求得所謂“精神勝利法”。

其三,阿Q是一個“無知者無畏”的文化弱者。他認爲城裏人稱“長凳”爲“條凳”、用切細的蔥絲做煎魚“是錯的、可笑”,卻不知是自己沒有見識,沒有文化導致了這些對不同文化的錯誤認識!他在被害前最後一刻還在迷信人可以“起死回生”,“過了二十年又是一條好漢”,卻不知自己早已陷入了迷信的泥潭!在舊社會,這種迷信風氣卻不足爲奇,正如魯迅在《藥》中所描寫的“人血饅頭”一樣。

阿Q的思想世界,概況地說就是這三點。作者用他的妙筆,將這一個舊社會農民的象徵描繪得淋漓盡致,這實在是中國的教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