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書筆記

思維導圖讀書筆記大綱

第一篇:《思維導圖》讀書筆記

思維導圖讀書筆記大綱

《思維導圖》讀書筆記

用了一週的時間,將思維導圖閱讀完畢,書中有這樣一個比喻:一位使用者在第一次接觸思維導圖的時說,這就好比,我開了一輩子的車,可車窗玻璃是髒的;突然間,思維導圖替我一下子清除乾淨了。

其實,人從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在實踐着思維導圖,爲什麼,嬰兒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中,說的第一句話,基本都是”媽媽”,爲什麼是”媽媽”呢?因爲媽媽是思維導圖的中心!從她這個地方開始,向四周發散出愛,食物,溫暖,保護,輸送和教育,因此,嬰兒根據本能在內部形成思維導圖, 從他出生起直至其整個一生,從每個發散中心開始,生出一個個分枝和聯想的網絡,最終發展成爲有知識的成人軀體.

從我們開始接受教育開始,老師就會給學生三項規定,聽話,合作和變化,這三項指令在思維導圖中的對應物是”接受”,”應用”,”適應”,其實,在我們接觸陌生的事物之前,首先做的一般是模仿,慢慢地可以應用,最終,加入自己的一些創新以及技巧,遊刃有餘地去適應這個陌生的事物,這是大腦地一種思維模式規則.而打開大腦潛力的萬用鑰匙,無非就是思維導圖,思維導圖,會將你帶入一個未知的世界,你可以極大地發散你的放散性思維,

思維導圖是一種非常有用的圖形技術,它可以應用於生活的各個方面,其改進後的學習能力和清晰的思維方式會改善人的行爲表現。思維導圖有四個基本的特殊:

(1)注意的焦點清晰地集中在中央圖形上;

(2)主題的主幹作爲分支從中央圖形向四周放射

(3)分枝由一個關鍵的圖形或者寫在產生聯想的線條上面的關鍵詞構成。比較不重要的話題也以分枝形式表現出來,附在較高層次的分枝上;

(4)各個分枝形成一個連接的節點結構

總結:一直認爲,自己或是偏左腦或偏右腦的人,實際上是錯誤的,我們在某方面不行,只能說明,我們要在大腦技巧某方面下功夫。所以,障礙都是自己設定的,如果你想逾越,那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其實,包括本人在內,一直也是做線性地筆記,最後發現,很多東西,基本看着都沒什麼興趣,同時,印象也不深刻.同時,大家想過,爲什麼開會的時候,很多人容易睡覺,到底是爲什麼呢?是內容不精彩,還是記一條條地筆記太累,歸根結底,是大腦處於懶散狀態,目前地內容,以及自己記錄地內容根本不能提起激起大腦產生興趣.自然瞌睡蟲會光顧嘍!,

如何對一本書做思維導圖:

切記,對一本書做思維導圖,是一個雙向的過程,我們的目標不是簡單地以思維導圖的形式複製作者的思想.而是要根據自己的知識,理解力,解釋和具體目標來組織和綜合他或她的思想.你的思維導圖應該能夠理想地包括你自己的評論,想法以及從剛剛讀到的東西里得到的創造性的理解,用不同的顏色或者標識會讓你自己對該書的貢獻與作者的思想區分開來.同時,對於思維導圖的複習,也是非常高效地,可以憑藉記憶,再去畫一張思維導圖,同時和原來的進行比較,找出紕漏,加以修正.

大腦地潛能是無窮無盡地,而真正發揮大腦這種能量的方法,無非就是利用思維導圖,選取一箇中央圖形,不斷地進行拓展,填充,你真的會發現不一樣地世界, 感謝思維導圖創始人東尼·巴贊!

第二篇:《直面內心的恐懼》思維導圖讀書筆記

《直面內心的恐懼》思維導圖讀書筆記 這是心理學家及心理分析專家弗里茲?李曼(1902-1979)最有名的一本著作,作者以地球的行星運轉原理——自轉、公轉、向心力和離心力爲模式,分類出四種人格:分裂、憂鬱、強迫、歇斯底里。由四種人格而深入四種恐懼的原型:害怕把自己交出去、害怕做自己、害怕改變以及害怕既定的規律。作者對滋生恐懼的四種人格診斷得妙處橫生,熟諳四種人格的感情世界、以精神分析的方法深入患者自幼成長的環境因素,輔以案例,剖析他們的侵略性、成因、行爲模式等。“這本書是爲每一個人而寫的,目的在於幫助大家多瞭解自己與他人,有助於探索自身恐懼的來源,撫慰我們受傷的身心,並在四種恐懼之間取得健康的平衡點。” 分裂人格者害怕把自己交出去,害怕失去自我,避免與人來往,或不能與人達成真正的親密關係。“分裂人格者只屬於自己,並且只信任自己,不管是真實的或純屬臆測的侵擾與干涉、外來者意欲跨越他孤立的藩籬,他都高度敏感,據此保住自己的憑依。這樣的行爲舉止當然很難與人互相信賴,遑論發展親密關係。義務責任之於他形同束縛,要付出的太多,特別是與伴侶之間,伴侶需要他只會使他不耐煩。對責任和義務的畏懼頃刻間膨脹,當這種畏懼變得無窮大的剎那,他甚至會在教堂裏或法院結婚公證處轉身逃跑。”難培養愛人的能力,容易不加修飾地憤怒,語言或者行爲甚至會具有不近人情的攻擊性,“他的怒火只是宣泄內心的分崩離析,不受牽制,事後也不會有任何不好意思。沒有安全感的分裂人格者無法想象自己的行爲會對別人造成什麼影響……不把別人的感受放在心上。”性虐待、尖酸刻薄、極度冷漠、不可親近、玩世不恭、翻臉比翻書還快,拒人於千里之外,等等攻擊與阻抗行爲,都是分裂人格者在怒氣爆發時候的反應,更嚴重的是,他們一意孤行,認爲自己的行爲合情合理,並無不妥。弗里茲?李曼從精神分析的角度,追溯到個體嬰幼兒時期的環境因素,嬰幼兒時期不被照顧,不被關愛,或者過多刺激,缺乏安全感,都容易造成以後的人格分裂:費盡心思地獨立生活,竭盡可能地自給自足,若即若離、矜持、遙不可及,甚至冷漠,好猜疑,喜歡“自轉”,不能興沖沖地“公轉”。

和表面狷狂與玩世不恭的分裂人格相反,憂鬱人格者不怕把自己交出去,但卻害怕做自己。愛情、渴望愛、渴望被愛,是憂鬱人格最重要的人生課題,百般依賴他人,害怕做自己,害怕被孤立、分離、被拋棄、不被保護和寂寞。憂鬱人格的人始終在尋求安全和保護,沒辦法擺脫分離和損失所引起的恐懼,甚至會:“把別人都理想化,尤其是他喜歡和信任的人,不認爲這些人有害,包容他們的缺點,即使有疑處也不疑……他們不太能認識到人性的陰暗面……他的信任滴水不漏,他的愛沒有條件,必須把所有的懷疑和批評嚥下去,別人根本不察覺……像鴕鳥一樣,他把頭埋藏於生命深淵的沙子裏,虔誠地相信對方是個大好人。”憂鬱人格的人容易象愛自己一樣愛對方,因爲他們不想孤獨,甚至會將感情畸形地開到岔路上去:“我愛你,這與你無關”,或者,“假如你不愛我了,那我也不想活了” ,愛情被過度的關心和照顧包裝着,“藏在背後的卻是從害怕被遺棄衍生出來的權利慾”,因此,憂鬱人格的侵略性,可說是一種溫柔的陷阱,如果連溫柔的侵略都無效的話,憂鬱人格者就會將矛頭對準自己,懲罰自己傷害自己。幼年時期,母親極度的寵愛或冷酷的拒絕,都會在孩子心裏種下憂鬱的種子,使他們的人生觀中毒,不敢說“不”,陷入爲人着想的泥沼中不能自拔,不敢提要求,不抱希望,懶散被動,沒有期待,容易相信宿命,無法快樂地“自轉”。

強迫人格者追求向心力,害怕改變,非常執着,不能放手,難於出離。明明知道沒有什麼是永恆不變的,他們還是強烈地渴望永恆和安全感。“他們依賴熟悉的東西,希望生活中各個方面都應該象鐵鑄的,變成永遠有效的原則和無可爭議的規矩。他們害怕新鮮的事物和新奇的經驗,風險、改變和消逝是他們最大的恐懼。”他們對自我的控制非常嚴格、十分謹慎、善於自我保護、有強大的權利慾、成就欲、責任感、容易形成強勢者與強硬派、容易有潔癖、會刻意去維護秩序等等,“對安全感的需求排山倒海般強烈,是強迫人格者的根本問題”。於是,“每一種習慣、教條以及狂熱主義,背後都潛藏着害怕變革,害怕消失”,強迫人格者最不能忍受的是別人奪走他的權利,擊垮他的意志,不聽命於他。“除非經他本人同意,否則拒絕讓某些事情發生”。他們的態度除了強硬,也許是猶豫不決的,他們善於自我壓抑和剋制,習慣於用理智和冷靜保護自己,程度深則會變成無可救藥的僵化,甚至形成陰森恐怖的性格。強迫人格者在情感關係中表現出異於常人的冷靜與清醒:“在付出感情時十分鏗吝,不輕易流露感情,也不太願意體諒伴侶”。強迫人格者喜歡伴侶按照自己捏造的模型來生活,

對方不肯的話,關係就無法維持。“遇到緊急關頭或需要溝通討論的時候,強迫人格者往往很不理智;即使他知道自己站不住腳,卻還是不肯讓步”。因爲太善於強行剋制,強迫人格者容易對性有強烈的羞恥感和罪惡感。他們的侵略性常常表現爲狡猾的憤怒,詭計多端又懦弱,他們處理進退維谷窘境的另一種方式是:“把憤怒合理化,不僅允許自己暢所欲言,還賦予它價值”。也有比較溫和的“合理化”憤怒,那就是:吹毛求疵。權利慾也是他們憤怒的表現。行爲上常以死寂沉默或碎嘴子來釋放他們的強迫特徵,結果是:“心中的壓力日積月累,一旦崩潰,他的行爲會變得橫行無忌,火暴無比,想要摧毀一切”。追究起強迫人格的成因,弗里茲?李曼將之歸爲幼年時期受到權威式的苛刻教育,從小就熟知規矩,不斷地按照他人的意志去行事爲人,不知不覺有了完美主義的病,很難與人盡釋前嫌,很難寬恕他人。強迫有常態和病態的界限,弗里茲?李曼甚至對強迫人格者樂於從事的職業都廣有研究。 歇斯底里人格者追求離心力,討厭傳統、束縛和既定的規律,隨時臣服於外在的引誘和內心的呼喊,責任、義務和前後一致是他們最大的恐懼。他們好奇心強烈,愛衝動,追求刺激、沒有原則,不理性,沒有計劃和明確的目標,喜歡冒險,通常是熱情洋溢的調情高手,任性、口不擇言、不想後果,不負責任,易怒,脆弱,喜歡“今朝有酒今朝醉”,不喜歡倫理道德邏輯等等,若是山窮水盡找不到出路,就習慣於向外逃逸,無法理智地考慮自身的情況。歇斯底里人格者通常比較自戀,“愛情不過是一場遊戲,而他非贏不可……他對愛情的期望過於龐大”。 弗里茲?李曼發現歇斯底里者通常不願意長大,他們普遍在幼年的時候缺失好的榜樣,父母貌合神離問題重重,或是自小就太依賴父母,習慣被寵愛,不能良好地認知自己與外在世界,部分歇斯底里者自小對父母有深層的仇恨心理。他們的行爲模式通常是:否認過錯、陰晴不定,是天生的演員和冒險家。“與強迫人格不同,歇斯底里的人的侵略性靈活、隨性,顯得並不十分在意,常常不假思索就出手,因此時間不會太長久,也不會過於耿耿於懷。”先下手爲強,是歇斯底里者的防禦工程,他們喜歡爲虛榮心而戰,愛耍種種手段。 該書暢銷了半個世紀,再版35次,楊夢茹的翻譯充滿了文學性,氣脈貫通,生動異常,開卷讀來,朗朗上口,結束語更顯見地:“這四種恐懼的基本形態,亦即四種基本動力或挑戰,適用於每一個人……我們可以根據這四種類型調整自己……今日有越來越多的夫妻或情侶稍

感失望就拆夥,其實應該好好利用失望的時機多瞭解對方,自己也繼續成長成熟。”從人格心理學和發展心理學的角度去看,這話已經在呼籲大家觀照自己的人格,健全或是調校自己的人格,直面內心的恐懼,修正過往的錯誤行爲;從社會心理學的角度去看,無疑提供了和諧的人際關係所需要的基本要素:寬容與自我塑造。

第三篇:如何用思維導圖做讀書筆記

1.讀一本書時,你是從頭到尾畫一張還是多張?

(1)手繪的話,需要在家或公司,只有這些地方纔有彩筆和a4紙,目前沒有隨身帶着彩筆和a4紙的習慣

(2)手繪完一本書,要修改很多次,基本上都是多張。比如經常會畫着畫着就空間就夠了,但分支錯了。用錯筆了,內容重要程度分解不對,寫錯字了。

(3)手繪時非常花時間,有時會比我讀完一本書時間還長,必須準備2小時以上,如果書比較精彩有時會花上一天或一段時間才能完成。

2.讀書讀到哪個階段開始繪製了?開始前、讀完、還是一邊讀一邊記?

除了小說只讀1、2遍,大多數的書只要做筆記最少讀2遍,先把書看完第一遍,對全書的內容和框架有個瞭解,閱讀第二遍或第三遍時開始做筆記。

3.你是側重梳理書的大綱、還是記錄要點,或是記錄自己聯想到的想法?

(1)整本書是思維導圖筆記,看到不錯的就放在思維導圖裏, 最後從新梳理大綱,按自己的理解從新調整。

(2)針對某個細節,書中說可能會非常精彩,這時把書中的部分內容摘錄做成讀書筆記。

(3)剛開始時是記錄要點,在後果整理時會加上一些自己的想法。

我一般做思維導圖時,如果書非常好,我也有充分的時間會進行4、5遍的調整。

?

?

?

?

? 第一遍開始把書中所有的要點都做出來。 第二遍自己的理解對做出的思維導圖要點做成整合和調整。 第三遍開始進行刪減只保留對自己有用的部分。 第四遍把這個導圖按照7w3h的方式從新做一個思維導圖 第五遍把這本書的內容放到自己個人行業的知識樹,進行補充和擴展。這個知識樹通過閱讀、

實踐和自己的反思積累而完成。

一般情況下,是根據實際情況和時間對這幾個部分進行相關的調整和整合,按不同情況可能保留

二、三個版本。希望自己能達成目標。

4.你是用手繪的還是其他工具?

(1)剛開始學思維導圖時手繪,現在比較懶,用工具軟件多一點。

(2)手繪:在動手的過程中全程參與進去了,印象深,很長時間都不會忘記。如果現在手繪只會對內容非常不錯的書進行手繪。手繪不適合過於複雜和簡單的書,最好難異適中。另外手繪比較花時間,必須準備足夠的空閒時間。

(3)用軟件,便於修改、整理和保存。自己用基本上不加圖像,如果是爲了培訓、開會和演示,要儘量花些時間加入合適的圖片和顏色,有時會用imandmap 導入或重畫一遍,這個軟件的手繪效果比較不錯。

5.畫完後的思維導圖你如何保管?電腦文件夾?把紙張夾在書裏?

(1)把最後一張比較完全的手繪放在活頁夾裏統一保存起來。

(2)把手繪的內容拍成照片,起個名字,分類保存

(3)用軟件完成這本書的思維導圖之後,分類保存

(4)找時間分享到我的blog上去。http://

(4)會把裏面的內容,從新分解彙總到跟本專業相關的知識樹上。

6.下次再看這本書之前你會馬上找以前畫的思維導圖來看嗎?

(1)看書前不會,一般在看書的過程就會對相應的內容有個判斷。

(2)如果在電腦前,看完第一遍之後,會找出相關的思維導圖知識樹,看看以前對這方面的瞭解,然後更有側重的閱讀和做筆記

最後說一下自己對思維導圖筆記的看法:

對我自己來說思維導圖筆記的作用是幫助自己深入閱讀,在完成思維導圖筆記的過程中,整理歸納書的要點,梳理書中的整理框架。特別在建立分支時,主要是用短語和詞,而是不是句子。這時就需要考慮這段話的關鍵是什麼,怎樣用更簡練的詞和短語把給表達出來。當整理完書的要點之後,再從整體上來考慮全書的結構是否合理,按照對書的理解,從整體角度,對內容進行從新排列組合,讓這些內容更清晰、更有邏輯性。

對於大多數的書而言,當你完成這樣的步驟之後,多重複幾遍,會讓你理解的更深入一些。 如果說閱讀一二遍之後,只能吸收書中內容的30%,那麼做完思維導圖筆記和其它筆記後就會達到50%,完成一個大的主題閱讀之後會達到70%。再加入跟其它人分享(包括向別人講述)和實踐才能達到90%。

你一定會問:爲什麼不是100%?

很簡單,任何單純而孤立的閱讀都是一種很淺薄的吸收。對我來說,不經過長時間的整理和思考。沒有形成整體的系統框架,缺少自己的觀點,無法跟實踐相結合,不能清晰而深入的表達就是一種淺閱讀。

第四篇:如何用思維導圖做讀書筆記

如何用思維導圖做讀書筆記

1.閱讀書籍

如果是理論性書籍,很多情況下前後章節連續性不是很強,可以讀完一章之後進行一次整理,如果是整體性較強的書籍,並且在短時間內可以閱讀完成,可以讀完全書一併製作思維導圖,這個大家根據實踐情況和書籍難度自行判斷。

2.構建書籍框架

您可以直接將書籍的目錄錄入到思維導圖中,也可以選擇比較重要的部分錄入。主要的目標是將書籍中您最重視的部分框架清晰的反映在思維導圖中。

3.錄入摘抄和重點內容

將書中的重點論證部分錄入思維導圖,同時將自己摘錄、勾畫的部分錄入,這個時候不必變更書中原句,簡單的錄入即可。這時有兩種內容,第一種是和書籍框架及論證有關的,放入導圖的對應分支下;第二種是與框架無關,但您認爲很好的話,您可以在導圖中建立一個“雜項”的分支,將所有內容統統扔進這個分支下。

4.調整分類方式或框架分析方式

如果您讀這本書的目的不是爲了瞭解作者的思路或者純粹和作者有關的東西,那麼很可能您並不絕對關心作者或者本書的思維框架如何,但是在書中您可能關心其中某些部分。比如《如何閱讀一本書》中,您更加關心如何做分析閱讀,如何做檢視閱讀,如何做主題閱讀,那麼您可能要做三個主要的分支。

5.將內容和論證放入相應分枝中,您已經完成了整體框架的構建,現在是細化的時候了。

6.細化每個分支的邏輯性和語言

現在框架已經有了,每個分支下也有了一定內容,但是每個獨立分支下的邏輯性並不清楚,您需要將書中原話轉變成您自己理解的話語,盡力簡化。同時,將這些句子的邏輯關係理清,用分支的形式體現出來,這時您就有了一個層次、邏輯清楚的思維導圖了。

7.處理“雜項”中的內容

大家沒有忘記雜項中還有很多內容吧,處理一下這些句子,將它們變成你的話,作者怎麼說的重要,但是永遠不如你理解的更重要,這時,您可能會發現有些內容可以放入前面整理出的框架中,有些東西則和全書整體框架或者您關注的內容並不相關。

8.將“雜項”內容歸檔

大家最好建立自己的知識管理體系,我在用思維導圖來做,比如管理一個專門的導圖,日常雜項一個導圖,談讀書系列一個導圖。將雜項中的內容分門別類的歸入這些導圖中去,不必太過在意構架和體系,您可以同樣在它們中建立雜項,扔進去就ok了,等到您想用的時候再說,現在不過是一個蒐集資料的過程而已。同時,最好註明該條出自哪本書和頁碼

第五篇:思維導圖做讀書筆記

英國著名心理學家東尼·博贊在研究大腦的力量和潛能過程中,發現偉大的藝術家達·芬奇在他的筆記中使用了許多圖畫、代號和連線。他意識到,這正是達芬奇擁有超級頭腦的祕密所在。在此基礎上,博贊於19世紀60年代發明了思維導圖這一風靡世界的思維工具。他首先將其應用於訓練一羣被稱爲“學習障礙者”、“閱讀能力喪失”的族羣,這些被稱爲失敗者或曾被放棄的學生,很快的變成好學生,其中更有一部分成爲同年級中的佼佼者。1 9 7 1 年t o n yb u z a n 開始將他的研究成果集結成書,慢慢形成了放射性思考和思維導圖的概念。

“使用思維導圖是波音公司的質量提高項目的有效組成部分之一。這幫助我們公司節省了一千萬美元。——m i k es t a n l e y ,波音公司,美國

波音公司內部的思維導圖牆波音公司設計波音7 4 7 飛機這樣一個大型的項目通常要花費6 年的時間。但是,通過使用思維導圖,他們的工程師只使用了6 個月的時間就完成了波音7 4 7 的設計!光在財力上,波音公司爲此每年最少節省了1 1 0 0 萬美金。

思維導圖是一種將放射性思考具體化的方法。放射性思考是人類大腦的自然思考方式,每一種進入大腦的資料,不論是感覺、記憶或是想法——包括文字、數字、符號、食物、香氣、線條、顏色、意象、節奏、音符等,都可以成爲一個思考中心,並由此中心向外發散出成千上萬的分支,每一個分支代表與中心主題的一個連結,而每一個連結又可以成爲另一箇中心主題,再向外發散出成千上萬的分支??

這些分支連結可以視爲你的記憶,也就是你的個人數據庫。人類從一出生即開始累積這些龐大且複雜的數據庫,大腦驚人的儲存能力使我們累積了大量的資料,經由思維導圖的放射性思考方法,除了加速資料的累積量外,更將數據依據彼此間的關聯性分層分類管理,使資料的儲存、管理及應用因更有系統化而增加大腦運作的效率。同時,思維導圖善用左右腦的功能,藉由顏色、圖像、符號的使用,不但可以協助我們記憶、增進我們的創造力,也讓思維導圖更輕鬆有趣,且具有個人特色及多面性。

簡單的說,思維導圖源自腦神經生理的學習互動模式,並且開展人人生而具有的放射性思考能力和多感官學習特性。

如何繪製?

一、突出重點

爲了改善記憶和提高創造力,在思維導圖中必須強調重點突出重點的方式很多:首先就是要儘量多的使用圖像,不僅中心主題中用圖像,在整個思維導圖中都要儘量多的採用圖像。

因爲圖像能夠自動的吸引眼睛和大腦的注意力,可以觸發無數的聯想,並且是幫助記憶的一個極有效的方法,圖像還能夠使人感到愉悅。除了圖像之外,還可以更多的使用顏色、或者通過層次的變化以及間隔的設置、線條的粗細等方式,突出思維導圖中的重點。

二、發揮聯想

聯想也是改善記憶和提高創造力的一個重要因素,它是大腦使用的另一個整合工具,是記憶和理解的關鍵。強調重點的各種方式有利於產生聯想,同樣,用於聯想的方法也能用於強調重點。箭頭能夠自動引導眼睛,所以可以將思維導圖的一部分與另一部分用箭頭連接起來,給你的思想一種空間指導,思維導圖通過聯想渾然一體。此外,使用色彩和代碼——對勾、圓圈、三角、下劃線等,同樣也可以拓展聯想。

三、清晰明白

清晰明白的思維導圖能夠給人以美感,增強感知力。爲了達到清晰明白,分支上最好使用關鍵詞,書寫要儘量工整;線條的粗細要有區別,特別是與中心主題相連的線條要粗;圖形要清楚,能夠表達相應的含義;橫放紙張能夠讓你的圖有更大空間??;很多種方式都可以讓思維導圖更清晰明白。

四 、形成個人風格

在上述的基礎上,每個人都能夠畫出自己的思維導圖,逐漸就可以形成了個人風格。具有個性的思維導圖顯示的是思維導圖的創造者的大腦工作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