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以“圖”導讀,以“思”促閱——淺談思維導圖在國中英語閱讀中的運用

以“圖”導讀,以“思”促閱——淺談思維導圖在國中英語閱讀中的運用

以“圖”導讀,以“思”促閱——淺談思維導圖在國中英語閱讀中的運用

內容摘要:隨着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行,生本理念已經逐漸融入教師的日常教學中,在此過程中他們能打破傳統思想的束縛,真正做到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而在展開國中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也能科學地利用思維導圖這一新型教學輔助工具,從根本上降低教學難度,讓學生能夠在理解的基礎上探析英語語言文字的內涵,最終實現綜合語用能力的提升。因此,筆者將深入分析利用思維導圖優化國中英語教學的有效方法,從而提升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

關鍵詞:國中英語;閱讀教學;思維導圖;應用策略

一、引言

思維導圖是人們發射性思維的自然表達,將所思所想通過結構圖建立邏輯清晰的聯繫,在新課改的形勢下教師也開始將其融入課堂教學之中,其中在閱讀課程中的應用最爲廣泛,以思維導圖爲基礎的教學與傳統教學相比更具生動性,學生能夠在好奇心和求知慾的引導下主動探索文本、分析語段文字,最終也能在自由交流中實現語用能力的提升。由此可見利用思維導圖構建的課堂能起到促進教學發展的作用,爲學生的學習和成長提供保障。

二、問題的提出

閱讀是理解和吸收語言信息最重要的手段,它不僅能給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而且能幫助學生擴大詞彙量、理解社會文化。然而在實際英語學習中,閱讀語篇體裁多樣化,詞彙量和信息量大,語篇結構比較複雜,題目的選擇既注重對文章細節的理解,又注重對文章整體結構的把握。在目前的閱讀學習中,學生大多采用的方法就是進行大量的練習,這樣的方式,使學生對語言的理解只停留在膚淺的表層上,能力並沒有提高。那麼,作爲教師和研究者,在課堂上如何組織有效的英語閱讀活動呢?這是一個值得教師和研究者探究的課題。

三、思維導圖在國中英語閱讀中的運用

思維導圖這種教學方法就是圖文配合下的知識結構體系,圍繞其中某個單詞找到相近的詞語,比如在詞性或者含義等方面找出相關聯的方面,激發出學生的學習潛能。藉助思維導圖有利於學生對單詞加強記憶,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最關鍵的在於可以讓學生的思維能力以及學習興趣得到提升。在國中英語的課文中,多數爲短小的或者片段性的文章,這也爲思維導圖的利用提供了便利條件。

筆者把思維導圖運用到閱讀教學環節中,在課前對教學內容、學習者和教學目標進行分析的基礎上,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利用圖式的方法使隱性的知識顯性化,使學習者達到成績提高的效果。所以,接下來筆者將從激發學生興趣、強化思維品質和提高實踐能力三方面論述思維導圖在英語閱讀教學中的運用。

(一)思維導圖貫穿課堂,激發學生興趣

思維導圖能夠激發學習者的閱讀興趣。衆所周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在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如何激發學生的興趣顯得尤爲重要。在大多數學生眼裏,對於篇幅較長的閱讀文章,提不起興趣也不知道如何去閱讀。思維導圖可以有效的解決這個問題。根據文章,學生可以畫出不同的線條、圖畫、顏色來表達文章內在複雜的關係。根據博贊先生提出的,基於文章邏輯聯繫的基礎,學生通過製作思維導圖,利用可視化的形式概括文章的主要線索來發現文章的內在關係。如果學生在平常的閱讀訓練中製作思維導圖,就能很好的鍛鍊學生的組織能力,可以提高閱讀的成效,最後會讓學生愛上學習。思維導圖能使學習者充分發揮自身的創造力來分析歸納文章,而且還能發散自身已有的知識,能很好地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從根本上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保證他們可以在興趣的基礎上去解讀教材內的文本內涵。

以外研社八年級下冊Module1 Unit2 《I feel nervous when I speak Chinese》 爲例。首先將含有主人公Sally的明信片置於中心處,再根據文本內容進行分層概括爲三部分——feelings,appearance 和hobbies,並在其中添加連接線或解讀圖片,由此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學生自然會對本課知識產生閱讀興趣,進而從這三個方面進行深入分析文本,比如:由appearance 引出hair,glasses,clothes和height四個方面,再對每部分進行分析;對於hobbies,教師可引導學生從music和dance兩方面進行分析;對於feelings,可從getting bad marks和coming to China兩部分入手剖析。最後,學生融入主觀思想,將所得觀念與教師、同學分享。因此,利用思維導圖能夠營造出融洽、舒適的課堂氛圍,從而讓學生能在互動中自然得到閱讀能力的提升[1]。

(二)思維導圖梳理結構,強化思維品質

國中時期教材內閱讀文本內容相較國小時期難度更高、結構更爲複雜,爲學生提高了學習難度,導致部分同學喪失了閱讀自信,導致整體英語水平難以提升。基於此在新課改形勢下教師必須改變教學現狀,科學地利用思維導圖幫助學生梳理文本的結構,一方面能提高教學效率,讓學生在注意力集中的情況下配合教師完成各項課堂任務,提高教學效率,另一方面也能在潛移默化中爲同學們傳授正確的閱讀方法,他們的思維在此過程中始終處於發散狀態,進而會嘗試從多個不同角度去解讀英語語言文字,最終在思維導圖的引導下真正實現思維品質的提升,爲未來學習與發展打下良好基礎[2]。

以外研版八年級下冊Module 5Unit 2《Tintin has been popular for over eighty years》一文的教學爲例。由於文章內容較多,爲了便於學生理解,教師可以在正式教學前出示主題思維導圖,根據段落依次展示“Nemo and Shrek”、“The Monkey King”、“Tinitin”、“Snoopy”並對每個段落進行文本分析。第一段中,教師可以通過提問,比如What does Nemo look like?/ What is Nemo like? 等問題引導學生對Nemo and Shrek進行人物分析。對於第二段和第四段,教師引導學生通過提取關鍵信息,比如Havoc in heaven和popular等詞總結出該段大意。第三段中,教師引導學生通過what, who, when, how long和how many五個方面對Tintin進行描述。然後讓學生自己繪製思維導圖,從而引導他們可以主動解讀教材文本內容,同時積極與教師與同伴交流自己心目中Nemo的形象,從而產生思想碰撞,讓學生能在學習過程中自然得到思維能力的提升。

因此,運用思維導圖,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語篇內容有自己的思考,判斷和分析,從而引導學生深度建構文本,實現學生對語言的深度學習,即語言、文化、思維、價值觀的融合。

(三)思維導圖設置問題,提高實踐能力

英語是一門語言類學科,因此國中英語閱讀教學的核心目標之一就是強化學生的綜合語用能力,爲他們核心素養的發展打下良好基礎,爲保證閱讀教學效率、引導學生將所學靈活應用,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可有意識地利用思維導圖設置拓展思考問題,爲同學們提供發表主觀想法的機會,也幫助他們深入解讀閱讀文本、鞏固基礎知識,通過這樣的方式達成提高國中生英語實踐能力的目的,構建出真正意義上的高效果課堂[3]。在此過程中教師需要注意一個問題,即問題的難易程度,爲保證學生對問答活動的參與度,教師應儘可能地分層提問,由簡到易地將問題以思維導圖的形式呈現在學生面前,引導他們逐層解讀,師生配合完成理想化教學目標。

例如教授外研版八年級下冊Module 3 Unit 2《We have not found life on any other planets yet》部分的閱讀文本時,教師爲保證教學的有效性可以在授課過程中逐層提問,將問題以思維導圖形式呈現出來,首先提出引導性問題:“Have we found any life on any other planets yet?”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其次展示“Where have the space ships traveled so far?/How many questions have scientists always asked about the universe?/How many planets go around the sun?”讓同學們對文本內容進行深度思考,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完成閱讀教學課堂的構建,引導學生在實踐交流中明確文本內涵,促進閱讀能力的提高。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將思維導圖應用於國中英語閱讀教學,改變了教師和學生對英語閱讀學習的傳統觀念,爲教師的教學方法和學生的學習策略都帶來了新的思路和新的方法。閱讀是國中英語整體教學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新課程改革形勢下教師應該及時轉換傳統思想,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期間可利用思維導圖這一教輔工具,讓同學們能夠在課堂中自由地聯想與創新,並積極地與教師、同學交流互動,既能實現課堂活力的提升,也能從根本上強化學生對閱讀文本的理解能力,提高英語綜合能力,促進他們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薛星星.思維導圖在國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石河子大學,2020.

[2]陸銘.思維導圖在國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蘇州大學,2017.

[3]王文軒,張哲華.思維導圖在國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04: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