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學校,該爲節約資源做些什麼?

教育資源是社會資源的一部分,合理利用教育資源、開創節約型校園是當前學校中面臨的重大問題,每一所學校都要站在未來人類發展的高度,從點滴小事中做好這項工作,從而不辜負時代賦予我們的責任和義務!由此,我不禁想到我們該如何建設節約型的校園?

學校,該爲節約資源做些什麼?

一、資源節約教育應成爲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學校應加強節約資源的宣傳教育,強化師生員工的節約意識。要對廣大師生員工大力加強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的教育,提高廣大師生員工的資源憂患意識,切實增強廣大師生員工的節約資源的緊迫感、責任感。要採取各種有效措施,加強學校領導者、各級管理人員、教師、員工和廣大學生的節約意識。尤其是節水節電、節約糧食和節約教學資源的意識。在宣傳中做好具體安排,要努力做到周密部署、認真組織、長期堅持、力求實效,營造良好的建設節約型學校的校園氛圍。

二、 建設節約型學校要有點大動作

建設節約型學校,要教育學生珍惜每一粒米、每一滴水、每一度電、每一張紙,但這還遠遠不夠。基於學校的性質,基於時下學校存在的突出問題,要真正達到構建節約型學校的目標,必須從觀念上、制度上着手,必須有點大動作:即改變三個觀念、建立三項制度。改變三個觀念,一是要改變“節儉是小氣,節儉是寒酸”的觀念;二是要改變應試教育的觀念,杜絕題海戰術的泛濫;三是要改變超前消費的觀念,養成合理消費的習慣。建立三項制度,一是建立獎懲制度,節約有獎,浪費受罰;二是建立勞動制度,培養勞動習慣,體驗勞動艱辛;三是建立學生理財制度,逐步使學生具有理財意識和本領。

(一)改變三個觀念

1.要改變“節儉是小氣,節儉是寒酸”的觀念,營造“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氛圍。崇尚勤儉,自古以來就是我們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民族早已充分認識到它對立人、成家、興國的重要性。《左傳》曰:“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唐朝詩人李商隱有詩句:“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然而,無庸諱言,時下在畸形的生活理念和消費觀的支配下,在相當部分人身上,勤儉不再,奢侈成風,並且侵入學校,嚴重影響到青少年,相互攀比、追逐名牌等奢侈浪費現象頻頻出現。在這股競豪比闊逐新潮之風的影響下,一些學生思想觀念變了,即使是家庭經濟很拮据的學生也不再認爲“節儉”光榮,而相反看作是“小氣”、“寒酸”。我們建設節約型學校,就要對這種時風進行“撥亂反正”,要理直氣壯提倡“節約”,要向學生講清楚我們資源、能源缺乏的國情,並通過具體事例,尤其歷史上那些生動感人的故事,宣傳和張揚我們民族勤儉的傳統美德,在校園裏營造起濃厚的“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氛圍。

2.要改變應試教育的觀念,杜絕題海戰術的泛濫。素質教育我們喊了多年,有關政策、有關規定、有關指示,不可謂不嚴,不可謂不堅決,但結果呢,還是依舊故我,情況沒有根本改變,很多地方、很多學校依然離不開應試教育的思維,走不出應試教育的窠臼,舍不掉應試教育的支招。應該說,應試教育造成了時間和智力的最大浪費,但即便從物質層面上來說,也造成了極大的浪費。不斷地機械地做習題,題海氾濫,頻繁地重複地考試,試巻源源引進,而究竟又有多少效益?更值得提一點的,現在不少家庭教輔書籍、練習冊的購置,尤其不少學校試題冊、練習巻的徵訂頗爲盲目,浪費嚴重,有的成冊、成捆、甚至成堆地閒置着,實在痛心!對學生進行勤儉教育,打造節約型學校,這些現象如果不改變,學生看在眼裏,怎麼有說服力呢?

3.要改變超前消費觀念,教育學生養成合理消費的習慣。由於受社會上畸形消費理念的影響,一些學生也紛紛效法,雖然自己不是生產者,但消費水平卻往往超過自己的父母、自己的老師,有的已成爲“校園大款”。有的父母是農民,自己節衣縮食,熬幾年,指望孩子上學成才,豈料孩子在校任意揮霍浪費;有的父母雙雙下崗,舉債供孩子讀書,誰知孩子爲圖虛榮,過一個生日,也會一擲千金。這是極不正常的現象。學校是育人的地方,這種過度消費、奢侈消費不僅白白地流失了父母的血汗錢,造成了極大的浪費,而且損害了年青一代的心靈,與我們的教育宗旨完全是背道而馳的。其實,古今中外一切真正有遠見的父母,也都無不十分重視對子女進行勤儉的教育。三國時,諸葛亮在《誡子書》中告誡兒子:“靜以修身,儉以養德。”宋朝司馬光在《訓儉示康》中用“德者皆由儉來”教育兒子,陳毅在寫給兒女的詩中也諄諄誡示:“勤儉是吾宗。”今天,拿父母的錢圖自己的樂,過幾年後,就要花明天的錢圓今天的夢,花別人的錢圓自己的夢,着眼點在哪裏?在享受!我們能指望這樣的人艱苦奮鬥,來建設我們的國家嗎?所以,必須改變學生中的超前消費觀念,教育他們從儉、合理消費。

(二)建立三項制度

1.要建立獎懲制度。要形成杜絕浪費、自覺節約之風,除了思想教育外,還必須要有相應獎懲制度跟上,表揚、獎勵節約,批評、懲罰浪費,以樹正氣,壓邪氣。要教育學生立足平時,立足身邊,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一絲一縷恆念物力維艱”,要他們懂得珍惜一粒米、一滴水、一度電、一張紙,使自覺做到節約成爲他們的一種行爲習慣,做得好的,應表揚、獎勵。相反,對勞動成果很不珍惜,任意浪費的,要敢於批評,敢於懲罰。有些學校,一邊是食堂窗口上方赫然寫着“勤儉節約是我們民族的傳統美德”,一邊是用餐時,照例可以看到不少學生將大半碗麪、大半個饅頭若無其事地丟進旁邊的泔水桶,這種現象難道是生活小事嗎?難道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嗎?難道不應該去制止嗎?我們的“天之驕子”難道不尤其要做到“言行一致”嗎?

2.要建立勞動制度。毛澤東同志說:“我們的國家一要勤,二要儉,不要懶,不要豪華。懶則衰,就不好。”勤和儉總是連在一起的,貪懶的人難以真正做到儉,勤勞者才懂得珍惜勞動成果,才能做到節儉。所以,要構建節約型學校,需要建立一定的勞動制度。應該說,勞動教育非常薄弱,學生的勞動習慣非常缺乏,有的學生甚至連教室的衛生工作也不願做,或者出錢請人代做,或者叫爺爺代勞,更不要說真正意義上的勞動了。日本的教育,規定國小生每週幹家務的時間,這不但使兒童明確了勞動的義務,又培養了兒童熱愛勞動的好習慣。而我們的國家有要求開足開齊課程,可有些學校人手不足,沒有按要求開設勞技課,又不能安排學生去參加力所能及的勞動。國家要求每門學科開設實踐活動課,一些學校往往沒有落實好,還是把實踐活動課上成落實知識課。這樣,學生就沒有機會參加那些五花八門的勞動,試問怎能去培養學生的勞動觀念和興趣?只有讓青少年親自參加勞動,嚐嚐汗溼、腰痠、手疼的滋味,才能覺得勞動的辛苦,懂得勞動的分量,做到加倍珍惜自己和別人的勞動果實。所以,學校要真正把勞動技術課擺到應有的位置上去,按照課程設置計劃和勞動技術課教學大綱的要求開足課時;認真組織學生參加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根據不同年級的特點,有組織、有計劃、系統地進行勞動技術教育,逐步實現勞動技術教育的規範化和系列化。

3.要建立學生理財制度,逐步使學生具有理財意識和本領。這是建設節約型學校所需要,也是爲適應市場經濟所必需。“節儉和儲蓄是美德”,在新加坡,這已成了對青少年的教育理念,使新加坡青少年從國小會理財,學會節儉。我國青少年絕大部分每年都有一定的壓歲錢,少則幾百、幾千,多則上萬,平時還有零花錢,如何對這些爲數不小的錢管理起來,不僅家長有責任,學校老師也有責任,尤其通過管理,從而培養學生具有理財意識和節儉美德,更有特殊的意義。我國一些地方已嘗試着開設“兒童儲蓄所”、“青少年儲蓄所”等,這對逐步培養孩子具有一定的適應市場經濟的理財意識和本領,對培養節儉品格都是有益的。此外,還可開設家長學校等方式,在教育孩子節約用錢、用得有意義,在培養孩子學習理財方面,多與家長溝通和交流,取得他們的理解和支持。有些家長對孩子壓歲錢、零花錢的使用有好的經驗,可在家長學校裏進行介紹,我想,這對我們不無啓示。

總之,改變三個觀念,建立三項制度,就能從根本上達到構建節約型學校的目標。有些知名學者說:建設節約型社會,“要從娃娃抓起”,這是很有見地的。從觀念、制度着手,就把建設節約型學校的過程,變成爲真正從應試教育轉變爲素質教育的過程,變成爲更好地培養一代新人的過程,變成爲傳承並弘揚勤儉這一民族傳統美德的過程,是意義深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