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年輕幹部學習“楓橋經驗”心得體會

今天利用夜學的時間在支部集中會議上學習了沈書記“十問”諸暨發展,學了後印象最深的是第二個問題“楓橋經驗”的名片夠不夠亮,如何進一步示範?作爲一名年輕幹部,在諸暨最南端的山區鄉鎮工作八年,到現在局機關科室工作兩年,就自己的工作經歷而言,這個問題是最能引起我思考的。

年輕幹部學習“楓橋經驗”心得體會

個人認爲“楓橋經驗”這張名片是我們諸暨幹部值得驕傲的一件事,也是全力以赴想去做好的一件事,“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就地化解”是鄉鎮幹部的做事準則,更是駐村幹部的座右銘。如何進一步示範?歸根結底還是將這19個字真正落地。我想到三句話:村幹部要靜得了心,鎮幹部要沉得下身,各部門要聽得見聲。每個重點時段,我們都要花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去管控重點人員,這些事總讓人感覺身心俱疲且沒有成就感,而離“楓橋經驗”的精髓也越來越遠。

現在有不少村幹部滿腦子都是怎麼應付各級考覈,怎麼抓村集體經濟收入,怎麼開展各項工程,很少有人能夠靜下心來回頭看,大有“頭鑽過去”就好的想法。碰到有村民想問下村幹部批宅基地的事或者辦低保的事情,村幹部總是以事情多、要開會、要檢查等各項事由匆匆離開了,而遇到“96345”,“12345”下來的單子,就不得不硬着頭皮耐下心來去想辦法化解,久而久之,村民就會覺得不打電話不去上訪就似乎沒人來解決這件事情。其實村幹部不知道村民來問你是信得過你,是對你的依賴,或許他是鼓足了勇氣纔敢來靠口,這時候如果停下腳步靜下心來聽一聽,好好解釋一下,試問有誰願意犧牲自己的時間花那麼多精力去其他地方求答案。村民的要求在我看來很簡單,現在大部分住在農村的人小時候都吃過各種各樣的苦,但是隻要政府給一點點溫暖,他們都會懷着一顆感恩的心,都很容易滿足,他們無權無勢,遇到自己利益受損的時候有些人選擇忍氣吞聲,有些想掙扎一下的人也只是希望能夠得到公平的待遇,村幹部如果能夠擺正位置,不偏不倚,不去想着那幾張選票,處理矛盾糾紛就能做到問心無愧,處理結果也必定能得到村民的認可。還有些村幹部,看似很忙,其實不會抓重點。農村矛盾糾紛最多的我想應數房屋問題了,住房改善是農村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而現有的政策,要想申請宅基地審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人口等條件符合的情況下還需經過規劃、設計、聯審、公示等層層環節,建設用地還得自己找,很多村裏沒有那麼多規劃用地,村幹部在規劃調整的時候就沒有做好長遠的打算,已註銷的那些老房屋也空着不去整合,村民們沒有辦法審批到新的宅基地要想改善住房條件就只能拆翻建或原拆原建,而這種方式往往會因爲鄰里因素引發矛盾,出現違章建築等,如何在源頭化解,是村幹部值得思考的問題。

作爲曾經的鎮幹部尤其是駐村幹部,我也有自己的體會。任何一項工作腳步不到成效就看不到。我經常會和單位的老同志聊天,學習他們那麼多年駐村的經驗,我發現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優點,就是下村下得特別勤快,一有問題總是第一時間能夠到達現場,第一時間想辦法解決,而年輕幹部往往就是能拖就拖,以辦公室事多爲由,不願直面矛盾,有些矛盾就會越來越激烈。當然老同志有時也思維定勢,在解決問題的時候會考慮到村幹部的關係不能放開處理。記得“無違建”創建的時候我們有一個村分組,當時駐村幹部是一名老同志,他說有個自然村村民特別難搞,而小搭小建、超高等問題很多,處理起來難度很大,當時分組考慮到我是城建辦人員,就分給了我,我到村裏的時候就沒想那麼多,跟同事一起挨家挨戶丈量登記,發現確實問題不少,就在丈量的時候提前告知村民政策,告知他們要怎麼處理,大概要罰多少錢等。一旦有村民反映哪家有問題就立馬去現場,覈實反饋,幾乎做到每家每戶都熟知政策,並且都可以相互監督,最後拆違的時候原先定好的全部拆除,沒有發生一起糾紛,罰款也是最先收齊,更幸運的是每家每戶都認識了我,下村的時候經常招呼我門口坐一下聊一聊。我們做的事村民羣衆都看在眼裏,當他們知道哪個黨員的房屋拆掉了,哪戶村幹部親戚家的房屋也罰款了,他們也一定會支持,我想只要出發點是正確的,內心懷着公平正義的心,即使遇到困難也能迎刃而解。當然有些積案重案是由歷史原因造成的,按照現有的政策根本無法化解當時的矛盾,我們很多幹部就會有畏難情緒,而且總認爲是以前的幹部沒有解決好,現在也沒辦法解決。這個時候實幹不行就需要巧幹,跳出原來的矛盾去看問題,重新瞭解需求,從人文關懷,感情因素等下手,多跑幾次,或許也能有所收穫。

市級部門看似少有機會和羣衆面對面直接接觸,但是有很多工作很多政策關係到羣衆的生產生活,我們在日常工作中也要習慣聽一聽下面的想法,多與羣衆溝通,從而更好地指導基層開展工作。在特種設備科剛開始負責電梯投訴的時候,幾乎每週都能接到好幾起電梯投訴的單子,多次去了現場發現其實投訴的很多不是涉及到安全問題,而是羣衆對電梯使用管理、維護保養不瞭解,總認爲保養是在維修,電梯總是壞,物業只收物業費沒有履行義務等等。就如何提升電梯監管效率、降低故障率、降低投訴率、提高羣衆的滿意度是我在工作中一直思考的。我們應該積極推進“物聯網+”手段創新電梯安全監管模式,電梯實時狀態、電梯基礎信息、救援進度信息、電梯維保信息通過大數據分析,對電梯困人、停梯、門故障等各類風險進行評估預警,推進電梯按需維保新模式,引導電梯使用單位及維保單位從“重維保過程”向“重維保效果轉變”,通過智慧電梯顯示屏實時播放電梯安全知識,引導廣大羣衆文明安全乘梯,從而保障市民家門口的安全。

智慧電梯只是衆多工作中的一個例子,相信很多工作都可以用信息化數字化的手段改變原有的管理模式,把每一件小事都做到實處,人民羣衆的滿意度就會不斷提升,矛盾糾紛也會隨之變少,“楓橋經驗”的名片也會越來越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