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流動人口自治再提升 助力打造“楓橋經驗”升級版

流動人口自治再提升助力打造“楓橋經驗”升級版

流動人口自治再提升 助力打造“楓橋經驗”升級版

   流動人口因其固有的流動性和鬆散性等特徵而處於低組織化的狀態,這非常不利於當地政府的社會管理,也不利於本外地人口的社會融合。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廣東代表團審議時強調:“創新社會治理體制,把資源、服務、管理放到基層,把基層治理同基層黨建結合起來,拓展外來人口參與社會治理途徑和方式,加快形成‘人人蔘與、人人盡責’的良好局面”。爲此,路橋區在建立區級新居民聯誼會的基礎上,將流動人口再組織化工作向基層延伸,在鎮(街道)、村居層面建設流動黨組織引領下的流動人口自治組織,力爭流動人口“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助力打造“楓橋經驗”升級版,形成新老路橋人共建共治共享共融的社會治理格局,其主要做法是:

一、完善組織,打造流動人口三級自治網絡。建立“黨建引領、聯誼搭臺、自管運行”的流動人口再組織化運行模式,“黨建引領”即各鎮(街道)建流動人口聯合黨組織,隸屬於鎮(街道)黨(工)委,負責本轄區內流動黨員管理和作用發揮;“聯誼搭臺”即建區新居民聯誼會及各鎮(街道)分會,以新居民代表人士爲主體,開展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管運行”即在各村(居、社區)建“新路橋人自治管理促進會”(簡稱新路橋人自管會),原則上流動人口在300人以上的村(居、社區)建立新路橋人自管會,負責本區域流動人口自我管理,並在有條件的村(居、社區)在自管會中建立黨支部,經常組織黨員開展活動,積極參與社會治理。截至目前,全區已建立聯誼會鎮(街道)分會5個,流動人口聯合黨支部3個,村級新路橋人自管會60個。

二、平安共建,打造流動人口安全工作的穩壓器。一是參與基層平安建設。組織流動人口參與“平安路橋”建設,協助所在地黨委政府及村居(社區)開展治安巡邏、出租房安全檢查、流動人口登記等綜合治理工作,提升流動人口平安參與率。二是營造流動人口安全環境。協助開展消防安全隱患、交通安全隱患等隱患排查工作,幫助流動人口整改身邊安全隱患,努力爲流動人口提供安全工作環境、居住環境、生活環境。加強流動人口各類安全防範知識宣傳,提升流動人口安全意識。三是探索流動人口微格管理。按照“就親、就近、就便”的原則,黨組織、聯誼會、自管會班子成員結對3-5戶流動人口,實行“五必知”“五必到”“五必訪”“五必報”“五必問”制度,打造流動人口“熟人社會”。截止2018年10月31日,流動人口自治組織成員協助所在地黨委政府及村居(社區)開展治安巡邏、出租房安全檢查、流動人口登記、安全隱患排查等工作300多人次。

三、多元共治,打造流動人口矛盾糾紛的減壓閥。一是提高法制意識。吸收浙江晟飈律師事務所主任張技能、浙江康大律師事務所律師陳光焰等優秀流動人口律師代表爲流動人口自治組織成員,通過微信平臺免費爲流動人口提供法律諮詢服務,協助流動人口進行人身及財產權利等方面的合法維權。聯合區司法局、各鎮(街道)司法所等部門每季度都深入企業、民工子弟學校、廣場、流動人口集聚區等地組織開展法律宣傳活動。二是掌控不穩定因素。充分利用流動黨員、自治組織成員在流動人口羣體中接觸面較廣的優勢,及時掌握流動人口中不穩定因素,第一時間向當地黨委政府報告,從而將可能爆發的不穩定因素消滅在萌芽狀態。三是矛盾糾紛調解。發揮流動黨員、自治組織成員在流動人口中威信普遍較高的優勢,協助做好流動人口之間及本地居民和流動人口之間矛盾糾紛的調處化解工作,協助穩控處置涉及流動人口的突發性、羣體性事件。截止2018年10月31日,流動人口自治組織成員參與調處流動人口矛盾糾紛以及人身、財產權利等方面的案事件10多起。

四、資源共享,打造流動人口自我提升的服務器。一是自我建設。定期組織流動黨員開展紅色主題活動,組織自治組織成員開展聯誼活動,提升內部凝集力。加強與其他社會團體的交流和學習,提升流動人口自治組織服務當地社會、服務流動人口水平。積極參與黨委政府組織的各類社會活動,開闊服務視野,提升影響力。二是自我服務。針對流動人口經濟實力較差、社會關係較單薄的現實情況,積極和黨委政府及社會各界對接,主動爭取政策資源支持,爲流動人口提供扶危濟困、維權救急、婚姻家庭等各方面的服務,真誠幫助他們排憂解難,有效維護他們的合法權益。由黨組織書記、聯誼會會長、自管會會長帶頭,積極開展“走親連心”活動,走訪本轄區、本單位的流動人口,結對3-5戶困難流動家庭。按照“最多跑一次”改革相關要求,實行“一窗受理”“流動黨員代跑”等制度,組織流動黨員開展輪值服務。三是自我學習。一方面,依託區社會主義學校、“同心新居民大講堂”等平臺,聯繫各類業務拔尖人才經常性地爲流動人口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和專題講座,不斷提升廣大流動人口的職業技術能力,增強其社會適應能力。另一方面,依託區圖書館、新臺州人書院、鎮(街道)新居民圖書閱覽室等陣地,舉辦流動人口培訓班、讀書日、開展徵文比賽等形式,提高流動人文化素質和道德素養。今年以來,各級自治組織累計開展防溺水宣傳、禁毒宣傳、消防安全宣傳、義診等活動20多次,服務流動人口15000多人次,發放宣傳資料20000多份。

五、社會共融,打造流動人口融入路橋的潤滑劑。一是助推中心工作。引導和教育廣大流動人口主動將路橋作爲“第二故鄉”,積極參與“美麗鄉村”、“多城同創”、“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平安路橋”、招商引資等中心工作,主動爲家鄉與路橋的人才、資金、項目交流搭建橋樑渠道,以實際行動服務路橋經濟社會建設。二是參加民主議政。積極推薦一批表現突出、實績突出、羣衆滿意的流動人口爲各級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目前有全國人大代表1名,十九大黨代表1名,區人大常委1名,區政協委員3名),並組織具有一定議政能力的流動人口代表人士旁聽各級黨代會、“兩會”等重要會議。組建流動人口圓桌議政隊伍,圍繞有關新居民政策的出臺和實施,開展調查研究,通過召開流動人口圓桌議政會議,及時與相關部門開展對話並反映情況。三是服務社會公益。組織流動黨員、自治組織成員和廣大流動人口發揮人才、技能優勢,主動參與“送科技、送文化、送教育、送醫療、送法律”等各類主題社會服務,引導廣大流動人口積極參與慈善募捐活動,爲構建“和諧路橋”獻出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