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梧桐鎮新時代“楓橋經驗”典型材料

梧桐新區作爲全市城鄉一體化發展的示範和標杆,梧桐新區按照產業、人口、土地、社會、農村“五位一體”的城鎮化總要求,提出新型工業化、特色城鎮化“兩化互動”,生活新區、工業園區“兩區共建”的發展理念,高標準建成了總投資35億元、佔地1500畝、建築面積150萬平方米的生活新區,6500戶2.3萬人順利入住;高起點規劃建設了總投資500億元的梧桐煤化工園區,已入駐規模以上企業64戶,2016年,工業生產總值實現157.87億元。

梧桐鎮新時代“楓橋經驗”典型材料
梧桐鎮新時代“楓橋經驗”典型材料

但是,梧桐新區的快速發展和高速運行所帶來的經濟體制深刻變革、社會結構深刻變動、經濟利益深刻調整、思想觀念深刻變化,也使社會治理中的一些深層次矛盾和問題不斷凸顯,社會治理工作面臨諸多挑戰。一是人口更密集了,但服務羣衆的力量還不足。隨着居民大量入住新區,逐步實現了農村向社區轉變,農民向居民轉變,其維護自身利益和民主權利的意識也隨之提高。作爲單純管理模式的鄉村傳統社會治理方式,力量分散,服務缺位,在組織、制度等方面已經不能滿足新形勢的要求。二是訴求更多樣了,但引導羣衆本領還不強。伴隨着企業向園區集聚,各種生產要素的重新整合,使得就業結構性矛盾突出,社會階層分化加速,而政府層面和企業層面的社會治理體系建設明顯滯後於經濟發展速度,教育、引導、服務不同訴求羣衆的能力不足,導致其認同感、歸屬感不強。三是利益分配方式更多元了,但凝聚羣衆的能力還不夠。由於羣衆訴求的多元化,必然導致利益分配方式的多元化,尤其是在村級民主決策、村企矛盾、徵地拆遷、社區服務、就業保障等方面更爲突出。但基層組織動員能力弱化,協調各方利益矛盾時手段單一、觀念陳舊,有時甚至辦好事得不到好效果。

作爲全市經濟社會轉型發展的先行者和引領者,梧桐新區面臨的瓶頸和問題,決不能成爲未來發展中繞不開、躲不過的熱點和難點問題。因此,我們在舉措路徑上搞創新,在成果實效上求突破,使社會治理更好地服務人民羣衆,新區建設成果更好地惠及千家萬戶。

(一)以綜治責任體系爲根本,立體化夯實綜治基層基礎工作

以綜治“三基建設”爲引領,層層夯實綜治基層基礎,層層落實綜治工作責任,爲維護基層平安、穩定、發展提供堅強的組織保障、工作保障和能力保障。

一是明確綜治工作責任體系按照全國綜治工作創新南昌會議、全國綜治中心建設報告視頻會議、全國“雪亮工程”建設推進會議精神要求,我們吸取了“楓橋經驗”,全方位、高規格構建“1+10”綜治工作體系,“1”就是按照規範化標準建設的綜治中心,由黨委副書記兼任綜治中心主任,1名副科級幹部任專職副主任,明確7名專職工作人員,高標準配置綜治辦公場所,60項版面制度全部上牆,下轄綜合治理大隊,配備隊員22名,巡邏摩托10輛、巡邏車3輛,落實綜治經費25萬元。“10”就是內設綜合協調辦公室、監控研判室、矛盾糾紛調處室、網格化管理辦公室、片村聯調室、村情研判室等10個功能室,分工明確、責任到人,具體主抓社會治理工作。在“1+10”工作體系架構下,梧桐新區劃分爲103個網格,其中村和社區網格39個,企業網格64個,明確網格長、網格協管員、監督員、宣傳員、警務員和信息採集員618名,從橫向到邊和縱向到底兩個方面層層壓實綜治責任。橫向到邊,就是以網格長和網格員爲主體,通過開展社會治安風險隱患大排查大整治這一基礎性綜治工作,用橫掃千軍之勢排查化解各類風險隱患;縱向到底,就是以鎮、村(社區)兩級綜治組織爲主體,對綜治基層基礎工作由鎮黨委書記親自抓,鎮長統籌協調,黨委副書記帶領“1+10”工作機構具體抓,班子成員包片抓,各站所、各村(社區)“一把手”直接抓,用立體化綜治工作和責任體系確保平安穩定。

二是建立“聯”大調解責任機制。針對梧桐新區城鎮化程度較高、居民居住較爲集中等特點,進一步加大責任機制創新力度,將20個村(社區)劃分爲5個片區,建立了包村幹部、“兩委”主幹、民情調解員定期研判和以片爲單位進行感情聯誼、機制聯防、力量聯動、處理聯調、問題聯治的“五聯”機制。感情聯誼:通過每年的文化藝術節以及其他各種活動,加深了各村尤其是相鄰各片區村民的感情,而且讓他們懂得了梧桐鎮作爲一個整體,充分認識團結的重要意義;治安聯防:鎮、村分別建立巡防隊伍,每日開展聯合巡防;力量聯動:通過新區“智慧梧桐”平臺的視頻監控系統,各村新區、主幹道路、商業社區的視線盡收眼底,治安情況一目瞭然,有緊急事情全體聯動,快速出擊,防範於未然;處理聯調:實行矛盾糾紛統一受理、統一分流、片村聯調、統一督辦、統一歸檔;問題聯治:根據社會治安形勢和上級要求,協同相關部門開展掃黑除惡、禁毒、禁賭、反邪教等專項整治;綜合運用法律、經濟、行政、教育等多種手段調處矛盾,解決問題,實現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片,重大事項不出鎮,矛盾不上交”,確保所有綜治問題都能在制度框架內找到解決的途徑、依據和辦法。

三是狠抓綜治責任落實。從嚴落實《孝義市健全落實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領導責任制規定實施細則》規定,扭住問題發生、發現、化解、穩控、處置、督查、問責等關鍵環節不放鬆,抓住通報批評、約談、掛牌督辦、重點管理、一票否決等綜治懲戒措施不動搖,對因決策失誤損害羣衆利益,導致治安事項發生,以及對苗頭性治安問題發生、報告、處置不及時,造成嚴重後果的,對直接責任者、主要領導責任者、重要領導責任者視情節給予問責;對綜治工作中出現的重特大事件,實行嚴格的責任倒查,依法依紀追究相關人員責任。截至目前,共對5個單位進行通報批評,對3名科級幹部進行約談,黨政紀處分21人。

(二)以創新社會治理爲重點,精細化推進綜治基層基礎工作

一是創新內涵,網格管理治隱患。根據“地理佈局、區域屬性、人員相熟、便於管理”的原則,劃分出39個大網格,64個企業小網格,實行分片包乾、責任到人、設崗定責,爲每名大網格長配備一臺手機專用收集,實時採集、上報社會服務管理信息,做到全面監控、及時處置。企業網格落實“六定”措施。1、定責任區域。明確每一個企業網格具體監管的對象和範圍。2、定責任人。明確每一個企業網格的負責人員。3、定監管任務:明確每一個企業網格年度、季度和月度的監督檢查(巡查)數量、內容和檢查(巡查)頻次。4、定處置流程:明確企業網格內對本級發現或下級網格報送的事故隱患的處置程序。5、定信息報送方法:企業網格隨時發現重大問題隨時報送大網格長,平常採用“月報月送”,以事故隱患月查月報表的形式,每月一次向鎮級網格報送巡查工作開展情況,同步實時輸入到孝義市鄉鎮(街道)安全生產監管信息系統。對巡查中發現的難以當場整改的事故隱患在勸阻的基礎上,應及時向鎮級網格報告,並填寫《村級網格事故隱患報告單》。6、定應急預案:鎮級網格均制定事故應急救援預案,落實人員、裝備、物資,強化演練,快速、妥善處置事故。通過對每一個企業網格落實“六定”措施,努力實現“企業網格化管理工作規範有序”的運行目標。

2017年1—6月份,共上報事件4038件,有效處置事件數3800餘件。同時,優化、拓寬網格設置,將各類社會單位,特別是將企業納入網格化服務管理體系,每個企業都建立了村企矛盾聯調室,大型企業按照80—100名保安和400萬元經費標準予以落實,小型企業按照10—30名保安和100萬元經費標準予以落實。截至目前,梧桐新區共調解村企矛盾糾紛296件,沒有發生重特大惡性案件、重大羣體性事件和個人極端事件。

二是創新模式,便民服務解民憂。根據“變樓上爲樓下、變分散爲集中、變封閉爲開放”的原則,開展鎮、村兩個“三集中”便民服務管理新模式,即:鎮級事務“三集中”:所有駐鎮站所的辦公場所向鎮綜合服務大樓集中、服務事項向便民服務中心集中、公共服務單位辦公集中;村級事務“三集中”:便民服務大廳實施村級便民代辦點集中、村級公章管理集中、村會計和計生助理員辦公集中。通過開展兩個“三集中”,實現了“一窗口”受理、“一站式”辦理、“一條龍”服務、“一攬子”解決,暢通了民意、連接了民情、贏得了民心,創造出了綜治便民服務在基層的社會治理新模式。以戶籍制度改革爲契機,由派出所建立統一的戶口登記制度,將各類人員統一登記爲居民戶口。開啓流動人口管理新模式,保障流動人口在醫療、教育、就業等方面與本地居民享受同等無差別待遇,促進人口在城鄉間自由流動。

三是創新機制,“五議兩公開”解心結。農村黨羣、幹羣關係緊張,兩委班子不團結、矛盾多發等問題,從根本上講就是村務、財務不公開、不透明,羣衆的知情權、監督權、參與權不夠所引發。爲有效化解此類矛盾糾紛,梧桐新區嚴格落實“五議兩公開”制度,打破了以往村內大小事務“不公開、不民主”都由村幹部“說了算”的慣例,減少了村幹部因情況掌握不全面、考慮不周到、急功近利或者帶有私心等原因引起的羣衆不滿。農村黨員羣衆在充分享有發言權、參與權和建議權的同時,也成爲了決策的最佳宣傳員、推動員和協調員。這樣一來,不僅給了羣衆一個明白,還了幹部一個清白,用解心結的方式化解了大量的矛盾糾紛,而且進一步正風肅紀,推動了農村組織的建設和幹部的廉潔發展,得到羣衆普遍認可。

(三)以“智慧梧桐”平臺爲支撐,信息化管理綜治基層基礎工作

投資700餘萬元建立“智慧梧桐”信息平臺,集警用地理信息平臺、視頻監控系統、衛星定位系統、數字圖傳、網格GIS地圖、電臺等信息化手段於一體,直觀可視化展示轄區所有人口居住信息,不斷加強以“智慧梧桐”平臺爲支撐的綜治基層基礎工作信息化管理。

一是綜治功能全面集中。實行綜治、司法、信訪、公安、檢察五位一體辦公模式,形成集中高效的工作機制。特別是按照“四個一”模式和“六聯”機制相關要求,統一受理羣衆來訪、統一組織矛盾糾紛排查調處、統一組織開展平安建設,形成了黨政領導、中心牽頭、部門協調、村居聯動、羣衆參與的聯勤聯動綜治工作格局。

二是視頻監控全面覆蓋。根據“雪亮工程”建設工作要求,緊緊圍繞打造“智慧梧桐”這個目標,以構建社會動態監控系統爲重點,進一步完善平安梧桐視頻管理機制,增強治安防控綜合能力。先後在鎮域內各個路口、重點區域安裝視頻安防監控系統終端630個,安裝高清卡口系統375套,高清攝像系統121套,覆蓋率達100%,實現了24小時全方位無死角巡查監控。強化“智慧梧桐”功能應用,實時掌握各級巡邏力量分佈、工作狀態和運行軌跡,依託大數據開展情報信息綜合研判,及時調整巡控重點和警力投向,實行“點對點”精確指揮,確保第一時間出警、第一時間處置,爲建設平安梧桐提供了強大的科技保障。

梧桐新區在新型工業化、特色城鎮化的大發展環境下,面對徵地拆遷、村企糾紛等矛盾,流動人口、治安防控等治理難點,先行先試,敢闖敢幹,從強化綜治基層基礎,創新社會治理的角度進行了大膽的探索和創新,爲全市的綜治工作做了表率,立了標杆,創造出了可複製、可借鑑的藍圖和範本。

啓示一:綜治“1+10”模式創新工作責任體系。“1+10”模式的提出和實行,不僅是落實省委、呂梁市委政法委關於綜治中心和基層基礎規範化建設的有力抓手,而且進一步細化了分工,明確了責任,成爲解決社會矛盾,維護平安穩定的有效載體。例如片村聯調,既沒有鎮一級的大而全,也沒有村一級的小而雜,而是連村成片,連片成區,利用5個片區中村與村地理相近,人員感情相熟,機制互聯相通,力量聯防互動的優勢,既保證從各個環節防範化解矛盾糾紛,又將責任層層分解壓實在基層幹部頭上,成爲梧桐新區矛調工作的創新之舉。又如村情研判,將分析研判工作一竿子插到底,把責任直接落實到最基層的村級組織,將各種矛盾問題和風險隱患的排查發現、整治化解提前了一大步,用“接地氣”的方式把“問題發現、解決、處置、穩控在基層”的工作要求直接變爲現實。實踐證明,綜治“1+10”體系是符合基層社會治理實際的有效模式。

啓示二:兩個“三集中”直接便民服務。孝義市市民服務中心是我市近年來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優化營商環境、建設智慧城市、實行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最新成果,代表着市委、市政府服務羣衆、服務企業、服務社會,推進權力高效、科學、廉潔運行的能力和水平。梧桐新區的兩個“三集中”,是市委、市政府便民爲民決策在基層的延伸和發展,是保障梧桐大發展、大建設、大平安、大穩定的基石。例如村級公章管理集中的實行,不僅規範了公章的使用,加強了權力運行的監督,杜絕了暗箱操作、假公濟私、厚此薄彼所帶來的違紀問題和不穩定因素,而且消除了羣衆對村幹部的誤解,爲羣衆的生產、生活和辦事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實踐證明,兩個“三集中”是社會治理從單純治理向治理服務並重轉變的有效方式。

啓示三:“智慧梧桐”示範引領全市綜治信息化建設。“智慧梧桐”信息平臺不僅是“互聯網+”思維和“大數據技術”、“綜治工作與基礎數據”、“網格+網絡”、“管理+服務”互聯互動、相互作用的有機產物,也是社會治理與黨羣互動的有效載體。“智慧梧桐”信息平臺的建設運行,不僅在“互聯網+”大數據時代實現了“網格化”管理模式向“網格+網絡”治理模式的轉型升級與優化深化,而且也實現了從“管理”到“治理”的質的飛躍,更是實現了社會治理模式從“平面”走向“立體”。實踐證明,信息化是提升社會治理創新能力的有效手段。

栽得梧桐樹,引來金鳳凰。鳳凰在古時喻指君王對人才的渴求,今時就是人民羣衆對平安穩定的期盼。我們將真抓實幹、攻堅克難,對標先進、爭創一流,積小安爲大安,集衆安爲平安,以優異成績創造梧桐綜治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