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觀後感

國小生中華好詩詞觀後感

觀後感8.68K

國小生中華好詩詞觀後感

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我要在求知的道路上傳承經典文學,積累更多的知識,豐富內涵。在美德方面,真正學以致用,知行合一,以高標準、高素質要求自己,做一個新時代的國家棟梁。下面爲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關於中華好詩詞觀後感,請您閱讀。

中華好詩詞觀後感1

愛國詩是我國古典詩詞中最濃烈奔放的一枝奇葩,充分展現了我國曆代詩人熾烈的愛國情懷。愛國詩的內容極其豐富,有的揭露入侵者的殘暴兇殘;有的熱情謳歌民族英雄,愛國將士;有的直抒報國之志,表現民族自尊心;有的表現對國家命運的憂慮,抒亡國之痛,去國之恨,思國之情;也有揭示淪陷區人民的痛苦,企盼收復失地,統一祖國的。所有這些內容的詩篇,可以說詩人都使用血淚寫成的,它是中華民族崇高的愛國精神的最突出最強烈的表現。

較早的代表人物要首推屈原。屈原是戰國時期楚國人,他憂國憂民,滿腔熱忱,卻不被昏庸的楚懷王任用,反遭流放。坎坷的政治命運並不能削弱他對楚國的一片赤誠,在他的代表作《離騷》裏,詩人寫道:“豈餘身之憚秧兮,恐皇輿之敗績。”(並不是害怕自身遭到禍害,只是擔心國家會一敗塗地。)“長太息以掩泣兮,哀民生之多艱。”詩人泣涕長嘆,只爲人民的艱難。在《國殤》一詩中,屈原更是刻畫了忠勇剛強,冒死迎敵進行慘烈搏殺的戰士形象,謳歌他們英靈永在,浩氣長存,寫出了千古以來炎黃子孫所崇尚的愛國精神。熱愛祖國的深情,貫穿屈原的一生,熔鑄了他的人格,輝映着他的詩品。

愛國詩一直在詩歌的長河裏閃耀着光輝。曹植在《白馬篇》中唱出了“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在《雜詩七首》中也表示了“閒居非吾志,甘心赴國優”。晉代傅鹹《左轉詩》中也有“死而利國,以爲己榮”的句子。我們國中教科書中的《木蘭詩》,更是表現了女子爲國殺敵的豪情。

唐代是我國詩歌創作的繁榮時期,愛國詩詞也相應有了很大的發展,出現了不少膾炙人口的名句,如“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王昌齡《出塞》),“孰知不向邊庭苦,縱死猶聞俠骨香”(王維《少年行》),“願將腰下劍,直爲斬樓蘭”(李白《塞下曲》),“原得此身長報國,何須身入玉門關”(戴叔倫《塞上曲》)等。唐代社會經濟發展很快,統治階級拓疆掠土,唐王朝成爲一個世界強國。在這種背景下,立功邊庭,名垂青史一直是文人最爲嚮往的。這種豪情在李賀的作品中表現得尤爲突出,他在《南園十三首》中大抒報國立功之志,其中一首寫到,“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吳鉤:寶劍名;凌煙閣,唐太宗曾記敘功臣的名字,放在凌煙閣。)身體多病,一向羸弱的李賀也要拿起利劍,攻城拔寨,博取萬戶侯,名垂青史。

唐代著名詩人中,杜甫也寫了不少愛國詩歌。但由於杜甫正處在安史之亂的動盪年代中,所以他的詩總飽含着對祖國前途的憂慮和對人民悲慘生活的哀痛,如《春望》,《聞官軍收復河南河北》,《茅屋爲秋風所破歌》以及“三吏”,“三別”等。

愛國詩詞的大發展出現在宋代,尤其在南宋。在靖康之變後,南宋統治者偏居一隅,儘管統治集團屈節求和,但人民的愛國熱情異常高漲,反映到文學中,就是愛國詩詞的大發揚。陸游與辛棄疾的作品是這一時期的代表。“千年史冊恥無名,一片丹心報天子。爾來從軍天漢濱,南山曉雪玉嶙峋。嗚呼,楚雖三戶能亡秦,豈有堂堂中國空無人!”這是陸游於宋孝宗乾道九年(1173年)在嘉州(今四川樂山)知州任上所寫的《金錯刀行》。此前一年,陸游在南鄭前線參加了火熱的抗金斗爭,心潮澎湃,久難平靜,故作此詩。詩人以不能殺敵立功,名垂青史爲恥辱,但這不是隻爲個人功名,而是一心報國。在漢水之濱的南鄭從軍,看到積雪如玉重巒高聳的終南山,更是豪情萬丈,並情不自禁的高呼:“楚人能發誓雖剩三戶也要滅亡秦國,難道我們堂堂大宋帝國就沒有能人了嗎?”把收復失地的信心和“中國”必勝的豪情表達得淋漓盡致。辛棄疾在《賀新郎》中寫道:“男兒到死心如鐵,看試手,補天裂!”詞中暗用“女媧補天”的典故,表達了挽狂瀾於既倒,恢復祖國河山的熱切願望。

另外,陸游“遺民淚盡胡塵裏,南望王師又一年”(《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爲國戍輪臺”(《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示兒》),辛棄疾《破陣子》(醉裏挑燈看劍),《鷓鴣天》(壯歲旌旗擁萬夫)等等都是愛國詩的傑作。除陸辛二人外,曾鞏,陳與義,范成大,張孝祥,李清照,陳亮以及岳飛,文天祥等人的作品大都輝映着愛國主義的光芒,他們共同把愛國主義詩詞的創作推向高峯。

到了明末和清末,隨着民族危機日益加深,愛國詩人再次奏響了抗敵救國的主旋律。如明末陳子龍的“不信有天常似醉,最憐無地可埋憂”,夏完淳的“縞素酬家國,戈船決生死”;清末詩人黃遵憲的“杜鵑再拜憂天淚,精衛無窮填海心”,譚嗣同的“四萬萬人齊下淚,天涯何處是神州”,梁啓超的“誰憐愛國千行淚,說到胡塵煮不平”,秋瑾的“拼將十萬頭顱血,須把乾坤力挽回”等等,無不令人蕩氣迴腸。在明清詩人中,林則徐以禁菸強國,勇抗外侮的民族英雄形象讓後人景仰,而從他的詩中,我們更能領悟他深深的愛國情懷。在禁菸受挫被貶伊利的途中,林則徐給友人陳子茂寫了兩首詩《次韻答陳子茂》。在其中一首詩中詩人寫道:“小醜跳樑誰殄滅?中原攬轡望澄清。關山萬里殘宵夢,猶聞江東戰鼓聲。在《示家人》一詩中又寫到“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以此來表現他爲了國家利益,可以犧牲一切,無所畏懼的愛國情懷。

愛國精神是中華民族之所以屹立於世界的根本,是中華民族的靈魂與脊樑。偉大的愛國詩人們所抒寫的感天地泣鬼神的不朽鉅作,必將激勵着後人以更大的熱情獻身於自己的祖國!

中華好詩詞觀後感2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這是宋代詩人陸游在臨死前留下的千古佳句。陸游是一位愛國詩人,他寫了很多充滿愛國主義情懷的詩篇,《示兒》便是其中一首。在挫折之中,陸游從未忘記自己的思想,直到自己將離開這個世界了,也還想着自己的抱負。

最能夠讓我們體會到陸游的愛國情懷的句子,自然是《示兒》中的“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大致意思是說:朝廷的軍隊在收復了淪落金人手中廣大土地的時候,家裏祭奠的日子裏,別忘記告訴你們的父親。陸游至始至終都想着國家的統一,這樣的精神實在是讓人肅然起敬。

我細細品味着陸游的《示兒》,不禁想到了20--年奧運會,我們國家體育代表隊在奧運會上獲得了輝煌成績,金牌榜上是第一,而且超過了美國,中國人得到了從所未有的最高尊嚴,上下五千年的文化變得更加耀眼,我們每個人的心中都無比的激動,爲什麼呢?源自是我們每個人的愛國心,祖國強大,體育才能強大,體育強大證明我們祖國在不斷強大。我也爲陸游感到惋惜,一個大詩人,不能爲收復中原出力,也不能看到中原迴歸,在憂患悲傷中度過了晚年。但是,今天,我要告訴你,你的子孫後代已經實現了你的夢想,在五千年文化底蘊下,我們迎來奧運開幕,在舉世矚目中,我們取得了輝煌的成績!

在我看來,《示兒》是一首經典的詩文,陸游更是一位偉大的詩人,他的《示兒》幾乎概括了埋藏在他心底的所有愛國情懷,如果我們每一箇中國人都有陸游這樣的精神,相信我們的國家將更加強大。

中華好詩詞觀後感3

讀完宋代著名愛國詩人陸游的絕筆詩《示兒》,心裏總是心潮澎湃,感慨萬分,更加讓我爲之動容的是短短四句話,卻強烈地表達了陸游那熾熱的愛國情懷。這首古詩主要寫了陸游對收復失地、洗雪國恥、重新統一祖國的無比渴望。全詩28個字,字字珠璣,發自詩人肺腑,真摯感人。“家祭無忘告乃翁”寫出了陸游在彌留之際,卻還依然爲祖國的安危、建設着想,表現出他執着而強烈的愛國熱忱,“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可以看出詩人豁達的生死觀,他並不怕死,只是爲不能看到支離破碎的國家重新統一而悲傷,可見陸游是一個十分愛國的詩人。

詩人對國家的愛是多麼強烈而真摯啊!這種愛國情感,是一種高度的,境界達到頂峯的,任何事物和感情都沒法阻止這種感情昇華。從根本上去想,愛國的感情不像人與人之間的多種多樣的感情,因爲愛國就是愛國,國家只有一個。可是想一想,無數的愛國的人,都用自己的行動報效祖國,他們的愛國卻不爲所有人知道,就像那些在戰場上戰死的戰士,他們的名字也不全都是載入史冊的;但是,詩人的愛國被人傳頌千古,並且成爲了愛國的典範。典範之所以稱作典範,是因爲這種愛國具備了所有愛國者的精神品質:面對國家衰敗的悲痛、堅信國家安定的決心,還有時時想要報國的渴望。當然,只有這些還是遠遠不夠的;詩人的愛國思想中,具備了一樣最爲珍貴的品質,那就是一種高境界的信仰。這種信仰完全地將詩人與國家連在了一起,表示國家的一切不一定全是詩人的,但詩人的一切都是屬於國家的。詩人知道,死去之後沒有復活的可能,而且死後將沒有頭腦和一切感官,一切都將是空虛。然而,詩人並沒有就讓愛國思想和精神隨着他的死去而消失,而是埋葬自己的肉體,讓對國家的愛永遠在人間。是什麼證明了這一點呢?——詩人把所見所想以及意願都告訴了自己的兒子啊。遙感先人們的愛國精神,如果沒有這些愛國人士,哪來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我們一定要牢記他們的豐功偉績,因爲他們的存在,祖國才變得繁榮富強。

是他們讓我們的國家從弱小走向強大、從貧窮走向富裕、從黑暗走向光明,讓中國成爲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強者。我們這一代孩子生長在這麼優越的環境裏,一定要向愛國志士們學習,勤奮學好每一門功課,爭取長大後能成爲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爲社會多做貢獻。

中華好詩詞觀後感4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而中國古詩文,更是中華文化的瑰寶。我很敬佩那些飽讀詩書、滿腹經綸的人,他們腹有詩書,品德高尚:“不要人誇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他們腹有詩書,謙恭有禮:“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他們腹有詩書,胸懷大志:“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從兩三歲還在牙牙學語時,我就開始背古詩了。“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口齒不清的我被客人誇得原地打轉,一屁股摔在地上,還不停地咯咯笑着。每當吃飯時,桌上掉了飯粒,只要媽媽一開口:“誰知盤中餐”,我就會馬上接上“粒粒皆辛苦”,然後就趕緊把飯粒拾起來吃掉。

上學以後,隨着古詩越背越多,我逐漸領略到了古詩文的魅力。李白把我帶進激情的山川;王維使我融入如畫的意境;孟郊的拳拳報恩之心、陸游的殷殷愛國之情都深深地感染着我,讓我在古詩文的天地裏如癡如醉地翱翔。

秋風習習,月朗星稀的夜晚,坐在小區的涼亭裏乘涼,不禁吟誦起“獨坐幽篁裏,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眼前彷彿看到了在皓月當空、人跡罕至的幽靜竹林中,王維獨自一人,彈着琴,和着歌,有明月相伴的怡然自得的樣子,我如同身臨其境一般,心情平靜而放鬆下來。

我常常驚歎那麼區區幾行詩,寥寥幾十個字,竟能蘊涵那麼豐富的感情。就拿送別詩來說吧,能讓我感受到朋友之間的友誼是那麼真摯,也感受到了詩的多姿多彩。“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是如此的灑脫、豪邁;“莫愁前路無知已,天下誰人不識君”又是如此的激昂慷慨,鼓舞人心;“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充滿了深深的依戀和牽掛;“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卻把不拘俗禮、快樂自由的李白和汪倫展現在我們眼前。古詩的奇妙真是讓我讚不絕口。

現在,我已經七年級了,誦讀古詩文已成爲了我生命成長中的不可缺少的部分,每每來到不同的地方,看到不同的景色,我經常會不由自主地吟出一句詩來。跟媽媽比賽背詩是我的一大樂趣,並挑戰着背更難的詩。《行路難》、《將進酒》、《短歌行》、《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每背出一首長詩都會令我欣喜若狂。《弟子規》、《三字經》早已不在話下,現在正向《百家姓》、《千字文》挑戰。

同學們讓我們一起背誦並內化更多的詩歌吧!那我們也能“腹有詩書氣自華”了!

中華好詩詞觀後感5

少兒頻道播出的《國學小名士》,主要考察了選手們對國學文化的掌握程度。選手們個個身懷絕技,冷靜對待老師出的國學題目,對答如流,使我感悟頗深,受益匪淺。

那一場場精彩絕倫的比賽,堪比一部部扣人心絃的大片,吸引着我。有遺憾的感動,有溫馨的力量,這是一場重塑我們精神的啓蒙運動。“創意誦讀”展示了選手們的獨特個人魅力,讓人讚歎不已;一項項公益活動,更形象直觀地詮釋了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在“我愛記詩詞”環節中,小選手對答如流,妙語連珠,觀衆禁不住熱烈鼓掌,更激發了我學習習國學的興趣。特別精彩的是“楹聯對決”,小選手個個才華橫溢,令人羨慕。小選手根據提供的上聯,對出下聯。如上聯“一元二氣三陽開泰”,對出的下聯是“四書五經六藝貫通”、“四海五洲六合同春”,評委老師從不同角度,給予了很高的評價,真讓我大開眼界,也明白了什麼是平仄。原來小小的對聯,蘊含着那麼多豐富的知識,這與選手們平日對詩詞的積累是分不開的。

觀看《國學小衛士》,讓我更加了解中國經典詩文和它們的含義,也感受到了中國文學的博大精深。“滿招損,謙受益”已深深印在腦海中,我會把它當做自己的座右銘,時時刻刻激勵我前進;“一寸丹心圖報國,兩行清淚爲思親”的愛國精神,深深地將我折服。每一句詩詞都給了我前進的動力,都蘊含着深刻的道理,啓發着我們去開發更美好的東西。

我專注於每一個節目的表演,聽着他們充滿激情的朗讀,看着他們微笑而平和的表情,讓我也身臨其境,跟着他們一起緊張着,一起思考着,一起微笑着,在答題的過程中,我才發現自己掌握的知識是那麼的少,有一句話說的好,“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如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是呀,只有飽讀詩書,才能運籌於帷幄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呀!從今往後,我也要多學習積累古詩詞,擷取民族智慧的結晶,把祖國傳統文化發揚光大。

國學,猶如浩瀚沙漠中一朵豔麗的鮮花,猶如湛藍天空中耀眼的太陽,猶如漆黑夜裏熠熠生輝的燭光……古人用驚人的智慧,爲我們的文化藝術發展鋪好了道路。我們新一代年輕人,就應該要把它繼承發揚下去,這也是我們的使命。讓我們行動起來,一起誦讀經典,傳承美德,知行合一,學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