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觀後感

看《百家講壇》觀後感精品500字(精品多篇)

觀後感8.26K

看《百家講壇》觀後感精品500字(精品多篇)

《百家講壇》觀後感 篇一

前段時間,我看了《百家講壇》中的愛上語文,感悟很深。

愛上語文總共有12集,講的都是如何學習中國的古典詩詞。其中我最有印象的是第1集和第6集。

第1集主要講了王安石覺得自己的《泊船瓜洲》中“春風又過江南岸”中的“過”字用的不好,推敲修改了很多次,先後改成了“滿”,“去”,“近”……等,還是不滿意,總覺得有欠缺。直到他看到了一首詩當中的“綠”字,眼前一亮,最終定下了。我想:作爲北宋有名的詩人,王安石寫詩都要修改那麼多次,那我們寫作文修改的次數豈不是更多?我決定以後寫作文一定要多修改,爭取更加完美,使作文無可挑剔!

第6集講的是“言與意之間的轉換”,讓我懂得了怎樣去解讀詩。解讀一首詩,要聯繫詩人的生平去聯想他寫這首詩時的畫面,從而去理解其中的韻味,意思。而言與意這個中介就叫意象。例如,“飽經風霜”這個成語,老師們有兩種教法。第一種是讓同學們先預習這篇文章,再說出這個成語的意思;第二種是由同學們在生活中見到過的飽經風霜的臉,把所見描繪出來。兩種方法都可以學會飽經風霜這個成語,但顯然,第二種方法更能加深大家對成語的印象和理解。這,就是言與意中意象結合的方法。

愛上語文對同學們學習語文很有幫助,我建議大家去看看!

百家講壇觀後感500字 篇二

今天,我看了百家講壇,由王立羣老師爲我們解讀《史記》———秦始皇之唐人論秦。

本節主要講了唐朝人是怎樣評價秦始皇的,他們評價秦始皇有什麼特點。

通過王立羣老師的講解,我知道了秦始皇在唐朝人的心目中是多種多樣的,沒有統一的評價,有批評也有肯定,但從很多評秦的史料來看,秦始皇備受唐人的關注。但他也成了一個警示皇帝教育的反面教員,王立羣老師說,皇帝是需要人來約束,沒有約束的皇朝都很短命,而皇帝都怕失去皇權,正是因爲這點,大臣們纔有機會教育皇帝,於是,教育皇帝的最佳人選,便是秦始皇。

在秦始皇對許多皇帝起到警示作用的同時,晚唐大詩人杜牧提出了不同的見解,在杜牧的《阿房宮賦》中提出,秦國的速亡,是因爲秦王太過於驕奢淫逸,太重視自己的享樂了。而且,一個帝國的滅亡自身的原因是最主要的,只要對他的臣民不施仁義,不愛自己的老百姓,心裏沒有老百姓,最後所有的老百姓都會拋棄這個君王。在後人感嘆秦國的速亡的時候,沒有吸取到秦國速亡的經驗,結果自己又亡國了。在秦朝,還有一件大事——焚書坑儒,焚書坑儒有兩種記載,一是司馬遷,二是衛宏,在衛宏的記載中,秦始皇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暴君,而在司馬遷的記載中,秦始皇焚書坑儒是事出有因的。但唐朝的四位學者——顏師古、張守節、李善、李賢在爲古書作註釋的時候都選擇了衛宏的說法。由此可見,在唐朝人的心中,秦始皇是一個及其陰險的暴君。

《百家講壇》觀後感 篇三

“馬上快小升中了,多看看你哥的歷史書,將來對你有好處”這是媽媽在寒假常對我說的話,我的心裏萬般委屈“媽,我也想看,可看了又記不住”要不是寒假裏馬老師讓我們看百家講壇,我可能以後就不會喜歡歷史。

今天的百家講壇是說王安石與曾鞏。他們倆是在京城認識的,仔細一談發現兩人還有親戚關係,並且都很欣賞對方的才華,於是就結下了深厚的友誼,那可以說是頗諳肺腑盡,不聞可否言。後來王安石考上了學校,曾鞏卻落榜了,所以兩人以信的方式交流。那爲何如此好的兄弟會產生矛盾呢?因爲王安石受到了宋神宗的信任,於是提出了“熙寧變法”而曾鞏卻反對,他們各說各的最後不歡而散,近10年他們沒有聯繫。10年啊,多麼的長久!但後來曾鞏的母親不幸去世了,曾鞏本身就有病,再加上母親去世,病得更重了,所以他就臥牀不起了。王安石日復一日的照顧曾鞏,兩人之前的不愉快就全部煙消雲散了,可曾鞏因爲病情嚴重就去世了。

真正的友誼是一個眼神就能看出來,而王安石與曾鞏在衆人之中結識了,讓我想起了一句話,兜兜轉轉還是你。

《百家講壇》觀後感 篇四

說起《百家講壇》,我可是它的“超級粉絲”,它獨有的魅力令我無限神往。

每次播出《百家講壇》,我都懷着無比興奮、激動的心情去觀看。當講到祖國的民族英雄時,我往往激動得落淚;而講到祖國近代史上的屈辱,我又常常難過得哽咽。

記得有一次,當復興紹教授講到鄭成功收復失地時,歡喜、激動、自豪佔據我整個心扉,我竟忘情地落淚了。這是爲祖國的勝利而流淚!還有一次,當隋麗娟教授講到祖國在外國人面前屈服了,成爲殖民地,像一頭雄獅還沒有完全醒來時,我哽咽了,淚水模糊了我的雙眼,我爲中華民族而哭泣!

我愛《百家講壇》可不是圖個新鮮兒,而是去關注祖國2500多年的發展史。從堯、舜、禹到末代皇帝溥儀,2000多年的歷史是多麼輝煌、多麼燦爛、多麼坎坷啊!“貞觀長歌”使中國的富強向前邁了一大步,“甲午戰爭”讓多少英雄男兒爲祖國英勇獻身,“戊戌變法”僅僅維持了103天。多麼不平凡的歲月,多麼不平凡的民族呀!這就是我們中華民族,歷經滄桑,歷經磨難,終於屹立於世界的東方!

《百家講壇》,我愛你,你讓我更加了解自己的祖國,更加了解她、尊敬她!

《百家講壇》觀後感 篇五

今天,我看了百家講壇的解讀《三字經》,裏面的內容令我記憶深刻。錢文忠教授講了人之初性的善惡,他講了曹操的四個兒子,曹植、曹丕、曹彰和曹衝同樣是曹操的兒子,但由於成長經歷不同,相距很大,看起來他們根本不像兄弟。還講了周處,本性不壞,但由於他父母雙亡,沒有良好的後天教育,成了一大害。

但他知道後,誠心改過,爲人們做了許多好事。《三字經》認爲,對於孩子來說,如果沒有良好的後天環境,再善良的天性都會受到污染。歷史上的唐伯虎,從小繪畫就很有天賦,他的母親送她去沈周那兒學繪畫,學了一兩年,他想:哎!師傅繪畫也不怎麼樣,說不定我比他還好呢!然後,他向師傅提出結束學業,他的師傅知道後也同意他滿師了。

唐伯虎離開之前,師傅做好了酒菜就放在一個唐伯虎沒有去過的房子裏,唐伯虎走進房子,看見裏面居然有四扇門,每一扇門外都有不一樣的景色,他先不吃飯,看看門外的風景。“咚咚咚”他的頭上撞了三個包,終於他知道那些風景是師傅畫出來的,他知道了自己太驕傲了,後來他專心致志地學習。

這告訴我們:學任何一樣東西,必須專心致志、持之以恆,一心一意地去經歷,纔會有所成。《三字經》告訴我們:人的本性很善良,並不壞,主要是後天的良好教育以及正確的引導,才能成爲人才。

看《百家講壇》的觀後感優秀範文字 篇六

近日,由中共中央宣傳部、中央廣播電視總檯聯合創作的《百家講壇》特別節目《平“語”近人――習近平總書記用典》相繼播出。第一集的主題“一枝一葉總關情”,直指人民。人民是根,人民是本。脫離了人民,對於黨員幹部來說是最危險的事。爲民之道,就是要以人民爲中心,時時爲人民着想,處處爲人民謀福,使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開篇即是鄭板橋的“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充分體現了人民和官吏的關係。總書記把“用典”與 “鄉話”相結合,深深的體現了他一心爲民、以民爲本的情懷。“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總書記的“鄉話”體現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根本就是解決農民的問題,而要解決農民的問題,就需要我們的黨員幹部真正做到爲人民服務,以人民爲中心,善於俯下身子與“老鄉”交心,勇於放下面子與百姓交情。只有這樣,老百姓纔會覺得你是可以依靠的“官”,纔會把心交給你;只有這樣,纔會走進百姓的心裏,知道百姓所思所想,瞭解百姓的真正需要;只有這樣,纔會有計劃、有目的地爲百姓辦好事,服好務。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習近平總書記始終將人民放在內心的最深處,夙夜爲公,執政爲民,勇挑“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千鈞重擔,引領全國各族人民締造了史無前例的光輝業績。我們唯有服務人民,關心民生,凝聚民心,參悟爲民之道,才能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才能實現我們偉大的中國夢。

百家講壇觀後感 篇七

我看了百家講壇的解讀《三字經》,裏面的內容令我記憶深刻。錢文忠教授講了人之初性的善惡,他講了曹操的四個兒子,曹植、曹丕、曹彰和曹衝同樣是曹操的兒子,但由於成長經歷不同,相距很大,看起來他們根本不像兄弟。還講了周處,本性不壞,但由於他父母雙亡,沒有良好的後天教育,成了一大害。

但他知道後,誠心改過,爲人們做了許多好事。《三字經》認爲,對於孩子來說,如果沒有良好的後天環境,再善良的天性都會受到污染。歷史上的唐伯虎,從小繪畫就很有天賦,他的母親送她去沈周那兒學繪畫,學了一兩年,他想:哎!師傅繪畫也不怎麼樣,說不定我比他還好呢!然後,他向師傅提出結束學業,他的師傅知道後也同意他滿師了。

唐伯虎離開之前,師傅做好了酒菜就放在一個唐伯虎沒有去過的房子裏,唐伯虎走進房子,看見裏面居然有四扇門,每一扇門外都有不一樣的景色,他先不吃飯,看看門外的風景。“咚咚咚”他的頭上撞了三個包,終於他知道那些風景是師傅畫出來的,他知道了自己太驕傲了,後來他專心致志地學習。這告訴我們:學任何一樣東西,必須專心致志、持之以恆,一心一意地去經歷,纔會有所成。《三字經》告訴我們:人的本性很善良,並不壞,主要是後天的良好教育以及正確的引導,才能成爲人才。

《百家講壇》觀後感 篇八

在這個假期裏,我在電視這個萬千世界裏觀看到了一個使我受益匪淺的節目——《百家講壇》。這個節目是由錢文忠教授主持的,解說了《三字經》中的奧妙。

其中,我觀看了第5集,這集是講孝和悌是一種什麼樣的東西,它們能起到什麼樣的作用。錢教授說:“百善孝爲先,孝敬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尊老愛幼是人的本分。”古往今來,都有很多兒女都很孝順父母,在這個節目中,錢教授告訴了我們一個感人的故事:《二十四孝》裏的黃香在九歲的時候,就非常孝順父母了。在炎炎夏日裏,爲父親扇涼枕蓆;在天寒地凍的時候,黃香躺在父親的牀上爲父親溫暖被褥,父親睡在暖洋洋的牀上,小黃香卻渾身冷冰冰的,他真懂事啊!

做人除了有孝心之外,還有一樣重要的是“友愛兄弟”,《三字經》裏的孔融讓梨的故事大家一定都聽過,小孔融四歲就學會禮讓和孝悌,學會把好的給別人,把壞的給自己,令人動容。

看了這個節目,我懂得了一個道理:孝和悌是永恆的,不會隨時代的變遷而變遷,它應是人人都具備的東西。這時,我回想起平時在生活中老和別人斤斤計較,什麼事都不讓別人,傷了人家的心!從今以後,我要孝順父母,關愛他人,做個新一代的小黃香!

讓我們做個有愛心和孝心的人吧,只要你是一個這樣的孝道之人,那麼你就會擁有用不盡的財富!另外,要多看一些有意義的電視節目,那麼你一定會懂得很多的人生哲理!

《百家講壇》觀後感 篇九

經常看《百家講壇》這個節目。它開闊了我們的視野,增長了我們的知識,啓發了我們的心靈,架起了通向百姓的橋樑……它帶領着我們穿越時空,回到過去,讓我們瞭解了我國5000年的歷史,瞭解了古代偉大人物的故事,瞭解了我們歷史上的重大事件。

看了百家講壇我明白了不少,本以爲羅貫中的《三國演義》就是真正的三國,因爲《三國演義》把東漢末年的戰事誇張的淋漓盡致,自從聽了易中天教授品論《三國演義》後才明白真正的三國並不是那麼驚心動魄,只是少了幾分精彩,多了幾分陰險。

《三國演義》裏把諸葛亮說成了一個神機妙算的智多星,關羽、馬超等一幫文武雙全的大將成了諸葛亮手中的一線木偶,只需在危急時刻打開諸葛亮預先準備好的錦囊,依計行事,就能夠安然退敵,攻無不克,戰無不勝,而把那些文武雙全的文臣武將貶得是一文不值。在《易中天品三國》中,易中天把三國曆史上真正的諸葛亮展此刻我們眼前,其實與其說諸葛亮是一個傑出的軍事家,不如說諸葛亮是一個傑出政治家。火燒博望,火燒新野……

我覺得《百家講壇》除了《易中天品三國》,還有更加精彩的評述,比如說劉心武的《揭祕紅樓夢》;王立羣的《品漢代風雲人物》……這些都是大師級人物在百家講壇上陳述自己的觀點,並且有自己的觀點來證實真正的歷史。我漸漸喜歡上了歷史,所以我就要儘量多看歷史節目,來豐富我的歷史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