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觀後感

《公主日記》觀後感多篇

觀後感1.23W

《公主日記》觀後感多篇

《公主日記》觀後感(一)

身着蕾絲花邊的公主裙,腳踩晶瑩剔透的水晶鞋,在民衆的簇擁下,頭頂金制的皇冠,優雅地向衆人俯身行禮。從此,自己就是這個國家萬衆矚目的公主。——這是每個灰姑娘一樣的女孩都曾有過的公主夢。

然而,當真的有一天,有一個未曾謀面的人跳出來通知你,你是某個國家的公主,你將要管理這個國家的時候,做過公主夢的女孩們,你們是否已有足夠的勇氣,來欣然地接受這個重任呢?

影片中的Mia,就毫不猶豫地選擇了逃避。

面對這突如其來的,作爲公主的責任與壓力,讓曾經最大的願望——像一個隱形人一樣在學校裏安然度過每一天的Mia,只剩下了逃避。

連觀衆們都不相信,在犯錯時只會祈禱鑽到地縫裏去的Mia,怎麼可能會有一個公主應有的典雅與自信,在演講時只會感到緊張、嘔吐、甚至暈倒的她,又怎麼可能學會優雅地朝衆人揮手,鎮定地爲子民演講?

是的,這個像灰姑娘一樣的Mia,卻遠沒有那灰姑娘穿上水晶鞋的勇氣。她拼命地逃避着,這從天而降、莫名其妙的公主頭銜。她發怒,她耍小脾氣,她甚至準備去旅行,以躲避祖母要她宣佈是接受還是拒絕Genovia管理權的尷尬宴會。

其實,當我們不是一個公主的時候,我們就總是會覺得自己是這個世界上最最渺小的人——羞澀,靦腆,自卑,逃避。但是我們應該明白,那樣的自己,永遠都只能生活在一個封閉的空間中,固步自封、難以自拔。

值得我們慶幸的是,影片中的Mia在準備出行之前,意外地發現了父親寫給自己的信。父親的信幫助了Mia,給了Mia相信自己的勇氣。父親的信讓Mia開始明白,自己的生活也許就會因此而變得更加有意義——自己的想法,和比自己聰明的人的想法,也許就可以被更好地接納,甚至付諸於實踐。

做一個萬人敬仰的公主,是每個女孩都有的夢想。但這並不意味着,我們必須要出身於皇家——只要我們每個人在內心裏對自己有正確的認識與定位,只要我們學會如何看待自己和熱愛自己,只要我們可以認識到——原來自己也有機會去創造一個不同的世界。然後,大膽地去相信,我們可以做到。

放開束縛,相信自己。劇中爸爸的那番話仍舊記憶猶新:“勇氣不是不再恐懼,而毋寧說是發現有比恐懼更重要的東西,勇氣也許不能所向披靡,但是膽怯卻根本無濟於事,從現在開始你就要踏上征程,在你所認爲的自己,你能成爲的自己中間抉擇,關鍵是要讓你自己踏上這個征程。”

在影片的最後,Mia終於站在了萬人矚目的舞臺上,自信地向衆人揮手,鎮定地爲子民演講。她對着Genovia皇族們大聲宣佈“當我今天早上起牀的時候,我還是Mia Thermopolis,但是現在,我選擇永遠做 the princess of Genovia——Genovia的公主!”

那一刻,Mia成爲了一個真正的princess,因爲她從內心中相信了自己可以做到,她邁出了她人生中最具勇氣的一步。

其實,《公主日記》講得並不是一個麻雀變鳳凰,灰姑娘變公主的童話故事。導演加里·馬歇爾的用意遠比這要積極得多,他從最開始即認爲Mia本就是公主,只不過Mia自己從未認識到這一點而已。然而當她一旦拋棄了恐懼與自卑,開始審視自己的能力的時候,她就可以把最美好的一面展現給世人。

現實生活中,每個人都有選擇做公主的權利——這關鍵取決於你在內心裏是否可以真的做到相信自己。做公主不需要技巧,也不需要皇冠、名車、蕾絲、泡泡裙,更不需要萬人矚目的名氣與聲譽。一個公主要做的,不過就是學會去相信自己,然後用自己那樸實、真誠的熱情,來打動你身邊的每一個人。

《公主日記》觀後感(二)

故事發生在二十世紀初的美國舊金山,一位名叫米婭的十五歲少女,性格普通,與離異母親生活在一起,長相普通,甚至有些怪異,是所在高中的小透明。透明到什麼程度呢?透明到米婭在一個地方坐着,經常會有人不小心坐到她的身上,透明到連學校裏的老師都不記得她的名字,叫米婭是會用“莉莉的朋友”代替稱呼。可是,有一天,米婭自出生以來從未見過的外祖母闖入了她平凡而有些糟糕的生活。人生,就此改變。她的祖母是一位優雅大方的歐洲女子,她告訴米婭:你父親意外去世了,你是公主,也是第一順位繼承人,需要接替國家的統治權。沒錯,米婭名義上的祖母是小國吉諾維亞的女王,而女王想讓米婭以公主的'身份迴歸皇室,最終接替她統治國家,併成爲新一任的女王。之後,一系類的祕密改造就開始了,米婭每天都要在放學以後去她祖母的別墅接受各方面的訓練。接下來大家也都猜得到了,繼位之路不會那麼一帆風順,但結局必然會是美好的。

或許,米婭奇蹟般的人生會讓我們豔羨不已。我們會說:“這運氣也太好了吧!果然,有的人生來就是白天鵝,有的人卻……”還會有人說:這也就電影和故事書裏看看了,現實生活中‘公主’可不是街上大白菜。”

在聽完了米婭的故事後,不論你抱有哪種想法,請不要忽略了所有美好結局背後的必然本質——成長。

關於成爲公主這件事,在米婭進行了一段時間的改造後其實是拒絕的。因爲米婭明白了,“公主”這兩個字既然是發生在現實,就絕不可能與童話一般完全美好、夢幻。

對於米婭來說,成了公主,就要與自己過去的人生說再見;成了公主,她就不再有可以恣意任性的青春;成了公主,她必須潔身自好,時時刻刻維持皇家的顏面;成了公主,她有學不完的禮儀,必須事事完美,像一個精心雕琢出的木偶;成了公主,她就要肩負一個國家的存亡,讓人民能夠安居樂業,生活富裕;成了公主,她很有可能連自己的愛情與婚姻都無法選擇,因爲她要穩固皇室的權力……而這所有的代價,真的是一個頭銜、幾個名牌包、幾件漂亮的衣裙和外表光鮮的珠寶就能換的來的嗎?

所以,米婭有什麼理由一定要答應她的祖母?

她哭過、鬧過、不解過,被自己最好的朋友說過“虛榮”,被自己付出真心的初戀聯合一堆虛情假意的同學背叛過。當她以爲整片天空都灰暗,從而也不想承認她的身份時,她發現父親送她的十六歲生日禮物中夾着一封信,信中已逝的父親寫道:“勇氣不再是恐懼,不用說,有比恐懼更重要的東西,勇氣不能所向披靡,但膽怯卻無濟於事,從現在開始你就要踏上征程,在你所認爲的自己,你能成爲的自己中間抉擇,關鍵是要讓你自己踏上這個征程……”倏忽間,米婭好像也開始懂得了“責任”的意義,她想試試,她不想一生默默無聞、一事無成。正像被學校啦啦隊隊長拉娜嘲笑時米婭的反擊:“或許我有一天不再是這個樣子了,而你卻永遠都只會是一個跳樑小醜。”

於是,曾經的米婭,站在臺上演講都會緊張到嘔吐,而如今,她卻可以用一顆最誠懇的心去打動臺下所有的人;曾經,她被人忽視嘲笑,如今,自信大方令她變得無比美麗;曾經,她並不看好皇室婚姻,如今,經歷了一次悔婚,到底是找到了真愛,成爲了一名合格的女王。

的確,米婭的幸運不可否認,但請不要忽視她燦爛笑容下那麼多的付出和我們未必體會得到的辛酸。

最後,我想說一句:事實上每個人都可以很幸運,這取決於你從哪個角度去看待,但一定要記住一點,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公主日記》觀後感(三)

主演安妮海瑟薇很有貴族氣質,飾演的米婭公主淘氣可愛卻又不失端莊優雅;整部影片給人一種溫馨的感受,看到米婭有時冒失犯錯時總會會心一笑,而第二部最後米婭終於加冕成爲Genovia的女王時,也會爲米婭感到高興,雖然影片中米婭也有過生氣和傷心,但愉快和輕鬆還是佔了主流——總之,這是一部吸引人的好片子,而又不像很多文藝片那樣沉重,挺適合和朋友們聚在一起的時候看。

第一部講的是美國普通高中生米婭得知自己是Genovia的公主,從女王祖母那裏學習貴族禮儀,因被媒體惡意追逐而想放棄公主地位,最後終於看清自己作爲公主的責任和意義而決心永遠做Genovia的公主;第二部的故事發生在前作的5年後,大學畢業的米婭回到Genovia準備繼位,但因爲一條法律規定,她必須在一個月內結婚,最後米婭不僅廢除了這條法律,成功加冕成爲女王,也收穫了屬於自己的愛情。

第二部故事發生的地點就在Genovia,雖然只是一個虛構的國家,但可以看出,劇組下了很多功夫去展現這個國家及其皇室的生活。畫卷般的山水,熱情的人民,夢幻般的城堡,傳統的貴族生活……讓整個Genovia都蒙上了童話的色彩,其實整個《公主日記》的故事,不就是米婭的童話嗎?

《公主日記》裏面的音樂也很值得一提,插曲和配樂都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我最喜歡的是第二部中米婭帶着很多孩子一起遊行的時候的那首插曲。

“我要展開翅膀,學會如何去飛翔”、“遠離黑夜去尋找陽光,但我不會忘記我來自何方”、“抓住機會,勇敢改變”,我覺得這首歌唱出來的就是《公主日記》所要表達的內涵。從一個普通的美國高中生突然變成歐洲一個國家的公主,再加冕成爲女王,這個過程中米婭承受了很多,改變了很多。但她沒有迷失自我,內心依然單純。她勇敢的展開了羽翼,最後終於在天空裏飛翔。

青春歲月裏,我們都會遇到成功的機會,但很多時候都無法抓住。成功有可能需要放棄很多,當我們在衡量利弊的時候,機會已經逝去了。所以,當有機會出現時,不要猶豫,勇敢的改變自己;張開羽翼一定會痛,但是爲了飛翔,那些痛又算得了什麼。

我們嚮往的是藍天,我們渴望的是飛翔。

所以, 抓住機會,勇敢做出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