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觀後感

故事劇《白雲真人》觀後感(精選多篇)

觀後感1.33W

第一篇:故事劇《白雲真人》觀後感

故事劇《白雲真人》觀後感(精選多篇)

故事劇《白雲真人》觀後感

由太原市晉劇藝術研究院排演的新編傳奇故事劇《白雲真人》首演成功;隨後幾天,該劇前往故事發生地陝西佳縣白雲山與所屬地榆林市彙報演出,場場爆滿,觀者如雲,好評如潮。翻看當地網絡媒體可以看到,熱議與讚賞同樣接連不斷,而觀衆給予該劇評價最多的是兩個字:好看。

對一個編劇來說,自己的作品得到好看的評價絕對是一件快慰之事,這是作品在接受市場與觀衆檢驗後的一個非常難得的讚譽。作品只有好看了,纔會有觀衆;而有了觀衆,作品纔會有贏得市場的機率。記得一位知名劇作者曾說,好戲一定好看!《白雲真人》從收集素材到採風訪問,從動筆創作到搬上舞臺,每一步都走得穩健踏實,得到好看的讚譽,贏得好戲的讚賞,應是必然。

《白雲真人》取材於陝西佳縣白雲山的一個美麗傳說,講述了一個動人的傳奇故事:數百年前,一場罕見瘟疫讓陝西佳縣陷入恐慌,百姓紛紛背井離鄉,躲災逃命;危難之時,雲遊道人李玉鳳以神奇醫術救下一位瀕於死亡的孩童,讓百姓對戰勝災疫充滿信心;爲了設化教民,普濟衆生,李玉鳳產生了在當地建觀傳道的想法,在樂善好施的豪士牛登第的支助和親民重義的榆林總兵張臣支持下,建起了一座以道爲主、兼融儒釋的着名道教聖地——白雲觀,因功德無量,三人被百姓尊爲白雲真人。

從內容上看,這是一出典型反映道家思想的舞臺劇。關於道教與道教題材,我們大概在熒屏上有所接觸,但立在舞臺上的劇目應該不多。道教是一種發源於中國古代的傳統宗教,在中華傳統文化中,道教被認爲是與儒教、佛教平起平坐的理論學說和實踐方法。創作有關宗教內容的作品,一般來講,作者都不願去觸碰,因爲這是一塊硬骨頭,不僅難啃,也不好把握,吃力不討好,稍有不慎,就會栽在宗教知識匱乏的泥潭。今天,《白雲真人》的創作者迎難而上,敢於碰硬,且在很短時間就拿出成品,讓投資方連連稱奇,得到觀衆認可,不僅顯現了創作上的靈秀之氣,更顯現了敢於在藝術上攻堅克難的執着精神與堅強自信;而對於一個編創者來說,執着與自信毫無疑問是走向成功的堅硬基石。

此戲是應白雲山道觀委員會與榆林三辰股份有限公司之邀專門創作的。關於此類創作,有句時髦話叫做“私人訂製”。其實,文藝作品的“訂製”早在十年前就已開始,屢見不鮮。有文化公司向作者“訂製”影視作品的,有地方政府“訂製”宣傳本地文化與形象的大型歌舞的等等。最有影響的是十年前廣西政府向張藝謀“訂製”的大型實景情景劇《印象劉三姐》,其恢弘的氣勢,強烈的視覺衝擊以及大膽新穎的構想,顛覆了人們看戲必到劇場的傳統思維,極大地震憾了業界同行,《印象劉三姐》應該是國內文藝作品“訂製”的起始。今天,文藝“訂製”機制已經逐步走向成熟,尤其在近幾年,許多“訂製”出的作品,如《印象武隆》、《中國出了個毛澤東》、《情歸薊州》、《蒙山沂水》、《又見平遙》等等,既滿足了訂製者的希冀,又拓展了觀衆的文化視野,讓人們的精神生活如同此類作品般變得有聲有色、多姿多彩起來,這應該是文藝逐步融入市場的動人景象。據悉,《白雲真人》作者在創作“訂製”類作品方面已相當富有經驗。此前,作者就已經爲陝西榆林地區成功創作過神話故事劇《神龍》,在當地演出引起轟動,作者的名字也隨即被載入當地知名編劇行列。《白雲真人》的“訂製”,就是因了《神龍》的成功而有人專門找到作者門上的。

此外,該戲之所以好看,還來自於演員的精湛表演與藉助現代化舞臺技術手段造就的藝術意境。文藝作品是綜合藝術的體現,一部作品的成功,是每個行當如導演、演員、舞美、燈光等整體的成功。武凌雲、王春梅等國家一級演員的加盟,使得該劇在藝術表現力上得以極大提升,他們出神入化的人物心態把握與人物情感交織的細膩揣摩,無不爲該戲增色添彩。而現代化舞臺技術的運用,爲彌補傳統戲劇難以描畫的絕美意境提供了極大幫助,不僅拓展了導演二度創作的藝術想像空間,也讓想象插上了自由飛翔的翅膀,使作品的思想性得到淋漓盡致的烘托與展現。記得《神龍》首演時,就有人提出神話故事應藉助舞臺技術手段來烘托意境,但因資金不足,首演時沒能成行。今天,《白雲真人》現代技術手段的大量運用,完全可以看作是對當時《神龍》遺憾的一大彌補。

總之,新編傳奇故事劇《白雲真人》雖在創作上仍有提升之處,但其聚焦歷史傳說,普及道教知識,智解邊患糾紛,描繪白雲神韻,盛讚黃河兒女善緣的思想和以“訂製”機制凸顯出來的藝術生命之旺盛,爲戲曲藝術逐步走向市場提供了許多有益的啓示。

第二篇:職業劇觀後感

職業劇觀後感

最近,我們觀看了學院實踐部舉辦的職業劇表演。大家的表演都很精彩,創意也很豐富。雖然表演並不是真實的事件,但還是從側面反映出了一些現實問題。作爲一名大三的學生,一想到還有不到一年半的時間我也即將面臨就業的現實,真是感觸頗多。

近年來,中國高校畢業生數量逐年增多,大學生面臨嚴峻的就業形勢,加之當前金融危機的影響,畢業生的就業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大學生在畢業後能否順利就業,已成爲全社會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

大學生,曾經是多少人心中的榜樣,是人們羨慕的對象,考上了大學也就意味着有了美好的未來。在那時,被譽爲“天之驕子”的大學生找工作時是“皇帝的女兒不愁嫁”,可如今這種優越感幾盡消失,面對就業卻眉頭緊皺。在當今大學生中流傳着一句話——畢業就是失業。現如今,我國每年約五六百萬高校畢業生,然而大學生的就業率卻只有68%,可見有將近半數的人畢業後得不到工作,這些數字還不包括其中有些已就業的大學生又失業、待業。我們不得不承認一個事實,最近幾年來大學生畢業人數逐年增加,而每年能提供的工作崗位卻一直沒有多大變化,由此產生出很多“蟻族”,艱難的生活於城市邊緣,也生活在社會的邊緣。可見,大學生就業問題已經成爲不容小視的問題。

說到大學生就業難的原因,首先想到的就是高校畢業生總數遠遠超過社會需要的勞動力數量,使得供求矛盾突出。還有一點讓大部分高校畢業生難以接受的,就是用人單位條件苛刻。如今,很多用人單位特別是企業動輒要求求職者有二至三年的工作經驗,試問大學畢業生哪裏來的工作經驗?倘若每個用工單位都要求有工作經驗,那麼學生的工作經驗該從何而來呢?另外,有些用人單位盲目提高選才標準,追求高學歷,更出現了招保安要碩士生的笑話。用工單位的這些條件,無疑對大學生就業造成的負面的影響,使大學生就業的前景蒙上一層陰影。 當然,大學生就業難不僅有社會原因,也有大學生自身的原因。對於大多數的學生來說,大學階段過的是一種單純而有保障的生活,學習、生活、交際都較有規律,這樣的生活方式與現實社會存在一定的距離。一直生活在“大學”這個“象牙塔”中過着相對安逸生活的大學生在畢業後突然要進入社會找工作、參加工作,難免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很多大學畢業生認爲自己好歹也是從大學走出來的,所以對工作的要求也就高一些,不僅是對工資、待遇,對工作環境的等各方面條件都很挑剔。而且還有很多大學生更希望留在一線的大城市,而不是去相對偏遠的小城市工作。但是現實卻不盡人意,需要人的單位大學畢業生看不上,大學畢業生想去的單位卻又不願招收大學畢業生,而更願意招一些高學歷、又有工作經驗的人。結果,大學畢業生就業越來越難。

並不知道別人是想的,在我看來我們現在只是處於人生的開始階段,而這個階段正是我們不斷提高自己的階段,而追求高品質的生活並不是現在應該忙於的。對於現在年輕的我們,艱苦一點的生活或許對我們更好。其實在我看來,我們大學生首先要做的就是要認清自我,給自己準確定位。同時轉變自己的就業觀,再加上自己的努力,不要總是眼高手低,或許我們會給自己找到一份比較滿意的工作。

第三篇:普法欄目劇觀後感

普法欄目劇觀後感

剛纔看了法制頻道普法欄目劇的一個節目,名爲普法欄目劇,其實都是根據真實案例改編的。劇情的大概內容是這樣的,有一個男人小剛,從小就膽小怕事,長大之後在一家公司當保安。一天晚上,幾個盜賊進入公司行竊,小剛竟然自己先被嚇暈了,結果公司的保險櫃被盜賊盜走了,失職的小剛丟了工作回到家裏。回家後他的老母親拿出一生的積蓄給買了輛麪包車,這個膽小的男人就幹起了非法營運。倒黴的是,這人竟然又遇上了曾在他當保安時行竊的盜賊,賊頭還是他小時候的夥伴。盜賊看準了小剛懦弱的性格,卑鄙地逼迫他協同作案。這個男人雖然很窩囊,但是卻有一個體貼的女人死心塌地地跟着他,還爲他生了個兒子。盜賊爲了脅迫他繼續犯罪,打傷了他,還綁架傷害過他的妻子和兒子,小剛因爲害怕盜賊報復和法律的制裁竟然沒有報案。後來這夥盜賊全部落網,而小剛則在外面躲了八年,之後在老母親的一再懇求下才去自首,結果被判了三年有期徒刑。

看完這個節目,我的心中如波濤涌動,久久不能平靜。心想,故事的主人公小剛還是有很多機會可以擺脫犯罪分子的,但由於他的懦弱而一次又一次地錯失良機,最終給他和他的家人造成了很大的傷害。當盜賊打傷他的時候,應該報案他沒有報案;當盜賊綁架他妻兒的時候,應該報案他沒有報案;當盜賊落網的時候,應該自首他沒有自首。當受到欺凌迫害的時候,這個男人選擇了逆來順受、忍氣吞聲,他不敢反抗;當需要承擔法律責任的時候,這個男人選擇了逃避,一走了之,結果白白浪費了八年的時間。試想,這八年的逃亡生涯和坐牢有什麼兩樣,擔驚受怕、寢食難安,連跟親人見面都不敢。

仔細一想,問題的根源就在於這個男人的懦弱,而懦弱的原因是沒有血性。什麼叫血性?血性就是流血的個性。一個男人,該流血的時候就得流血,該拼命的時候就得拼命,真要逼到那份上了有什麼捨不得的?這話好像說得有點極端,但人有時候還真的是置之死地而後生。想想,大街上那麼多人,盜賊爲什麼不選擇別人而單單選擇了他?就是因爲他的懦弱,如果他要是敢打敢拼,盜賊能拿得住他嗎?

這個節目,讓我再一次認識到了男人血性的重要性。一個男人沒有金錢、沒有地位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血性。一個老百姓沒有血性會很窩囊,一個戰士沒有血性會當叛徒。沒有錢可以去掙,沒有地位可以去奮鬥,沒有血性該怎麼辦呢?一個男人的血性,又叫“獸性”,“獸性”並不是要殺人放火、坑人害人,“獸性”就像一頭雄獅受到攻擊時的奮力抗爭一樣。當一頭雄獅受到攻擊的時候,它決不會丟下自己的妻兒不戰而逃,它會咆哮着、以雷霆萬鈞之勢英勇迎敵,即使在戰鬥中被撕咬得遍體鱗傷也絲毫不會退縮。男人就應當這樣,這就是男人的血性,就像電視劇《亮劍》中說的一樣,要敢於亮劍,哪怕被砍得血肉橫飛,那也是血染的風采。

其實,這個故事中最悲慘的還不是小剛,而是他的母親和妻子。母親生了個無用的兒子,妻子嫁了個窩囊的丈夫。這個男人的懦弱和糊塗組合在一起,就造就了一個詞語--窩囊,而窩囊害了這一家人。人是應當善良,但善良也不是好壞不分的。當受到不法侵害的時候,就應當奮起抗爭,而不是逆來順受、忍氣吞聲。

第四篇:白雲萍觀後感

“白雲蘋和她的貧困生基金會”觀後感 2014年4月17日晚在我校第二臨牀醫學院黨委的組織下,我們2014級所有黨員以及預備黨員自願參加了觀看“白玉萍和她的貧困生基金會”活動,並進行了學習。2014年4月9日,河南電視臺政法頻道《俠肝義膽》欄目以“從白雲到白雲朵朵”爲題播出了我校“白雲蘋和她的貧困生基金會”特別訪談節目。 向社會廣泛傳播白雲蘋和她的貧困生基金會的“正能量”。

在節目中,面對河南電視臺著名主持人丁瑜的提問,白雲蘋詳細介紹了自己在經濟困難的情況下,如何自強不息的求學經歷,以及在學校和社會的支持下白雲蘋基金會的產生和發展。現任會長李曉莎同學介紹了基金會的良性運作模式。白雲蘋剛入學的輔導員陳國富老師在現場回憶了當年基金會的成立情景。我校學工部部長劉金廠參加了節目錄制,他高度評價了白雲蘋和基金會,並指出在學校的支持下,河南中中醫學院涌現出了一批又一批的優秀大學生典型並對大學生的成長產生了重要影響。

在不到一個小時的節目中,展現了白雲蘋的別樣人生,熱情讚揚了白雲蘋熱愛生活、頑強拼搏、努力學習、踏實工作的精神,給人深深的感染和極大震撼,對我們大學生的成長和成才具有強烈的啓迪意義。正如節目主持人丁喻所說的,白雲蘋以及基金會自尊自信、自立自強、傳承文明、播撒愛心,將人與人之間的溫暖和真情傳遞給更多的人,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美好。

看了“白雲蘋和她的貧困生基金會”後,我就一直在想“我們上大學來學什麼?”我認爲一是要學專業知識,學本領;再一個就是要接受文化的薰陶,學習一種精神,一種崇尚科學、追求真理、自強不息的精神。在大學學習的知識是會過時的,不是永恆的。但崇尚科學、追求真理、自強不息的精神,卻是永遠不會過時的,是會受益終生的。蔡元培先生在就任北京大學校長的演說中說,“國家之興替,視風俗之厚薄”,將道德修養視爲大學生學習的重要方面。我的認爲,上大學最關鍵的是,同學們要把自己培養得素質比較高,德和才全面發展,做一個靈魂高尚的人。白雲蘋同學就是我們廣大大學生學習的榜樣,她那種自強不息,艱苦奮鬥的優良作風已經在我心中烙下了深深地印記。其中最讓我感動的是這樣的片段:2014年9月30日。鄭州。河南中醫學院第一臨牀醫學院。該過國慶節了,上午,輔導員陳國富老師到02級新生宿舍查看,見到了學生白雲蘋,問她國慶節回不回家。“不回了。一來一回得幾十塊錢哩。”白雲蘋說。 “有困難嗎?”“沒困難。”這時,陳老師突然想起來,這個學生比較貧困,9月8日入學報到後,身上就只剩下70元錢了。就問:“那你還有錢沒有?” 白雲蘋:“有。還有二十幾塊哩!”陳老師心裏一動:“一個剛入校的女大學生,吃穿用,20多天時間只花了40多元,還說沒困難!她是怎麼過的呀!?”由此我想到了我自己,同樣是大學生,40多塊錢也許僅僅是我一天的生活費而已。我們週末逛一次街,過生日請吃一次飯也許就是她一年的生活費了。我在感慨她到底是怎麼過來的?如果換做是我的話,我想我真的堅持不下來,我真心的佩服她。她是我心中

學習的楷模。

我們是生長在祖國改革開放取得巨大成就新時代的大學生,但是,自強不息和艱苦奮鬥仍(一篇好範文帶來更多輕鬆)然是我們需要學習和繼承的優良傳統。從白雲蘋同志身上我們看到了新一代共產黨員的光和熱,我們也一直走在向白雲蘋同志學習的路上。我相信在將來還會有更多的白雲蘋出現,希望我們河南中醫學院裏的學生走到哪裏都能發揚艱苦奮鬥的優良作風,回報母校,回報社會。

———劉肖飛

第五篇:白雲平觀後感

《白雲平》觀後感

通過觀看 2014年4月9日,河南電視臺政法頻道《俠肝義膽》欄目以“從白雲到白雲朵朵”爲題播出我校“白雲蘋和她的貧困生基金會”特別訪談節目,感受到了白雲蘋和她的貧困生基金會向社會傳遞的“正能量”,並由此對白雲平的經歷瞭解更多,也學到更多。 20歲,多數人還是個懵懵懂懂的大孩子,而白雲萍的世界卻復

雜得多,寬廣得多,深刻得多。她靠拾破爛掙生活費讀完高中;她靠打工供養自己上大學;她生活極爲清苦,家裏還欠着債,卻將別人給她的捐款放入“貧困生基金”,資助其他貧困學生……“挺住,就意味着一切”。南陽鄧州市張樓鄉門廟村,一個破舊的小院,是白雲萍的家。父母都是文盲,家裏五口人僅靠幾畝薄地維生,日子一直緊巴巴的。後來,母親大病一場,哥哥又遭遇工地意外,原來就很拮据的白家更加家徒四壁。從國小到中學,白雲萍幾次輟學,靠着政府、親戚的救濟以及自己的堅持,白雲萍又幾次返回學校。2014年8月,白雲萍收到了河南中醫學院的錄取通知書。考上大學,對於平常家庭肯定是件大喜事,但對於白雲萍一家卻憂大於喜:5000

元的學費簡直是一個天文數字!天無絕人之路。就在這時,得到消息的鄧州市有關方面爲她貸款4000元,白雲萍把家裏能賣的東西全賣了,能借的親戚都借了,又

湊了1000多元。2014年9月8日,白雲萍到河南中醫學院報到,手續全部辦完後,兜兒裏就只剩70多元了。一個多月的新生軍訓生活結束了,儘管白雲萍過着苦行僧般的生活:只吃饅頭、麪條,把一天的飯費控制在兩元以內,但70元還是花完了。生活的難題再次擺在了白雲萍的面前。白雲萍所在班的班長趙劍動員同學們捐了600元錢,可白雲萍堅決不要。她說:“同學們的心意我領了,我能自己掙錢養活自己!”

白雲萍開始了她的勤工助學生活。通常,她的一天是這樣度過的:早上,6∶00起牀,到教室早讀。上午上課。中午12∶00至14∶15在附近的一家小餐館打工送外賣。下午上課。17∶30左右爲學校的試驗室打掃衛生。晚上到教室自習。2014年11月20日,以白雲萍名字命名的“白雲萍貧困生基金”,在河南中醫學院第一臨牀醫學院成立。資金來源首先是全班同學捐給她的600元錢,然後就是學校退回給她的學費(學院免去了她5年1.55萬元的學費,並把她第一年的學費3100元錢退還給她)以及社會人士的捐款。

四川、福建、各地的捐款寄來,白雲萍一分不留,全部入進基金會賬中。爲了讓基金更好地運轉,學校幫助白雲萍在學生中招募了一批志願者,成立了一個基金管理組。有會計,有出納,出入基

金會的每一分錢都記錄得清清楚楚。到2014年1月1日,基金會接到的善款總額爲7982.2元,其中大部分都是白雲萍收到的捐款。另外,基金會還通過學生會外聯部爲貧困生尋找勤工助學的崗位,幫助貧困生自食其力。在基金會成立以來的一年多時間裏,已經有59人從中借到了緊急救助款。2014年冬天,基金會爲幾位貧困學生贈送了棉被;2014年3月4日,基金會還向新疆地震災區捐款500元。2014年12月基金會開始自我“造血”,白雲萍花了七八百塊錢,買來兩臺雙缸洗衣機,成立愛心洗衣社,按一件衣服一元的價格承攬業務,並專門召集學校的貧困學生來從事此項工作,給他們發工資,資助其生活。

白雲萍說:“我是個農村人,把知恩圖報看作美德。在我最困難的時候,許多人向我伸出了溫暖的手,我要回報社會,向需要幫助的人伸出手,使愛心傳遞。我相信,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人間。”

在不到一個小時的節目中,展現了白雲蘋的別樣人生,熱情讚揚了白雲蘋熱愛生活、頑強拼搏、努力學習、踏實工作的精神,給人深深的感染和極大震撼,對青年學子的成長和成才具有強烈的啓迪意義。正如主持人丁瑜所說的,白雲蘋以及基金會自尊自信、自

立自強、傳承文明、播撒愛心,將人與人之間的溫暖和真情傳遞給更多的人,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