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觀後感

《心靈捕手》觀後感【精品多篇】

觀後感2.81W

《心靈捕手》觀後感【精品多篇】

電影心靈捕手觀後感 篇一

人生無常,宇宙之遼闊,世間之事無奇不有,人的內心更是奧妙無窮。在現今的社會中,強大的壓力,夢想與現實之間的巨大落差,總會讓我們心中鬱郁而

麻省理工學院的數學教授蘭博在席上公佈了一道困難的數學題,卻被年輕的清潔工威爾解了出來。可是威爾卻是個問題少年,成天和好朋友查克等人四處閒逛,打架滋事。當蘭波找到這個天才的時候,他正因爲打架襲警被法庭宣判送進看守所。蘭博向法官求情保釋,才使他免於牢獄之災。藍波爲了讓威爾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標,不浪費他的數學天賦,請了很多心理學專家爲威爾做輔導,但是威爾十分抗拒,專家們都束手無策。無計可施之下,蘭博求助於他大學的好友,心理學教授尚恩,並幫助幫助威爾打開心房,找到了自己的愛情。

威爾是哈佛的教室門外打掃衛生的清潔工,他輕而易舉的解出了教授研究了2年的數學難題。威爾幼年時的遭遇,讓他形成他自我封閉的性情,可對於自己的生活卻是一團糟。他打架,偷竊,毆打警察,甚至要被捕入獄。並以叛逆不羈的行爲來掩飾自卑、宣泄苦悶。蘭博教授無意中發現了威爾的天賦,他將面臨監禁的威爾保釋出來。期望威爾重視併發揮自己的天賦異稟,以實現非凡人生價值。要求他幫助自己在數學上功成名就,他以可以幫助威爾脫離失敗爲條件。而這樣的生活並非威爾想要的,無奈中,蘭博教授求助於大學好友西恩,並請他開導、救助威爾。西恩以其獨特的方式與威爾經歷了一番“心靈的碰撞與互動”。最終開啓了這個天才青年封閉又脆弱的心靈。威爾運用了自己的才能,換來了金錢名譽,最後還找到了自己的愛情

心靈捕手並沒有在威爾的天賦停留太久,重要的應該在於心靈、或友情。在心靈捕手中,每個人都想看透別人在想什麼,同時每個人都不想被別人看透,都有着自己的故事或痛苦,有自己不想爲人所知的傷口。

看完這部電影后,才覺得自己當初想要什麼?我就不會那麼做了。想要的是學習的進步,既然這樣,我就應該努力學習,就應該朝着這一方向努力,而不是像當初的我一樣,耽誤學習了,影片的最後,心靈釋放後的威爾告別了朋友,道別了西恩,也作別了蘭博教授給他安排的人生規劃,他開着車上路了。他要去哪裏?是去追求愛情,還是在追尋一條自己選擇的人生之路?威爾的車最終駛向了哪裏?這已經不重要了。因爲威爾已經有能力去選擇他的生活道路,並在自己所選擇的道路上堅定前行。我們也應該早日確定自己究竟想要什麼樣的人生?之後再爲了這個目標努力,人生因此會很精彩

《心靈捕手》觀後感 篇二

今天觀看了美國影片《心靈捕手》,看後對這部沒有太多刺激驚心動魄場面 但卻能深深觸碰我心靈的電影感觸頗深。寫這篇觀後感前,忍不住又看了一遍。 影片講述了一個關於心靈互動與救贖的故事。 MIT 作清潔工的男主角威爾是個在智商超人的數學天才,他可以很成功的運用自己的天賦完美的解出那些數學題。 卻是一個在 MIT 的教室門外打掃衛生的清潔工, 他輕而易舉的解出了教授研究了 2 年的數學難題。貧寒的出身以及幼年遭遇形成他自我封閉的性情,可對於自己 的生活卻是一團糟。他打架,偷竊,毆打警察,甚至要被捕入獄,並以叛逆不羈 的行爲來掩飾自卑、宣泄苦悶。

蘭博教授無意中發現了威爾的天賦,他將面臨監 禁的威爾保釋出來並擔當監護人,關鍵的時候西恩教授幫了他一把。西恩經過和 威爾的心靈上的觸碰與交流,打開了威爾的心靈之門,使之走出由於童年創傷所 導致的心靈樊籠,能夠有勇氣去感覺生活、更積極地面對世界,勇敢地踏上追求 真愛並與紅塵相容的人生之路。 做爲業餘的電影愛好者,我並不想對電影的劇情設置,或是人物臺詞,服裝 做出太多的評論, 當然在這些方面這部電影做的很好。 這是一部內涵深刻的電影, 我更多獲得的是心靈上的震撼與啓迪。 我們雖然在才能方面無法和威爾相比,但我們在人生境遇上,和威爾是相似 的。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傷痛,或是和自己過不去的心理障礙,我們可能 有時候能意識到,有時候意識不到。如果我們忽視了這些心理障礙,它們就很可 能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許多消極影響。像威爾這種天才都會無形之中被他們困 擾,何況我們這些凡夫俗子呢?威爾依靠西恩的幫助,走出了心理陰影。我們能 依靠的是自己,當然還有我們身邊的人,甚至是心理醫生。這是在告訴我們,交 流,溝通是多麼的重要。

設想一下,如果威爾沒有和西恩交流溝通,那麼一個天 才就會被埋沒,甚至連自己基本的生活都無法料理。如果,我們有心理障礙卻沒 能與人很好的溝通交流, 可能我們的整個人生都會改變。 不能小瞧心理的重要性, 因爲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我們的人生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我們擁有怎樣一顆 心,我們擁有怎樣的心態。 其次,我們應該明白自己到底心屬何處,自己想要什麼,一個不知道自己想 要什麼的人,其實是很可悲的。正像影片一開始的威爾一樣,縱使自己有再聰明 的頭腦,縱使有再淵博的學識,縱使有令無數人羨慕的非凡能力,但是他不知道 自己生活的意義, 不知道自己的理想, 所以他只能像一個痞子一樣, 打架, 偷竊, 無所適事。聯繫個人經歷,受益頗深。我曾經喜歡過一個女孩,但卻不敢向她表 白。我和她不是很熟,我整天神魂顛倒,學習的時候也不能全身心地投入。我整 天猜測着她是個什麼樣的人,猜測着和她是否合適,有時候還會陷入種種幻想之 中。 看完這部電影后, 才覺得自己當初是多麼的愚蠢。 如果當初知道我想要什麼, 我就不會那麼做了。因爲我當初想要的是學習的進步與優異,想要的是甜蜜的戀 愛,既然這樣,我就應該努力學習,同時應該接近那個女孩,找到合適的機會向她表白,我想要的是愛情與學業兼得,那麼我就應該朝着這一方向努力,而不是 像當初的我一樣,學習耽誤了,也沒能得到那個女孩。 影片的最後,心靈釋放後的威爾告別了朋友,道別了西恩,也作別了蘭博教 授給他安排的人生規劃,他開着車上路了。他要去哪裏?是去追求愛情,還是在 追尋一條自己選擇的人生之路? 威爾的車最終駛向了哪裏?這已經不重要了, 因爲威爾已經有能力去選擇他 的生活道路,並在自己所選擇的道路上堅定前行。我們也應該早日確定自己究竟 想要什麼樣的人生,之後再爲了這個目標努力,人生因此會很精彩。

心靈捕手觀後感 篇三

《心靈捕手》這片子,以前曾經看過片段,這次在課堂上終於得以看完。

作爲好評無數的經典電影,本片可圈可點之處不勝枚舉。無論馬特?達蒙、羅賓?威廉姆斯等對角色感情的細膩把握,還是接二連三讓人眼前一亮的雋永臺詞都讓人印象深刻。

於我而言,本片值得一看的原因主要還是它算是一部心理勵志劇——主角威爾的困境其實來自於他的心理障礙,或者說源自童年的心理陰影,全劇展現的即是威爾在尚恩的幫助下克服心理障礙,走出童年陰影的過程。

威爾縱橫的才氣和他心中的陰霾並非毫無關聯。想起一本書的名字大概叫“狂躁抑鬱多俊才”吧,已有無數專家論證過那些有着各種心理問題的天才,他們內心異常的折磨如何給予他們超常的才華。像很多缺乏安全感、偏執的孩子一樣,威爾異乎尋常的聰慧。而他的絕頂聰明更讓他想要也能夠深深地隱藏自己,也可以說加重他的心理障礙。他對自己內心的掩藏看起來是華麗的,但骨子裏卻是源自童年經歷的安全感缺乏。

很多時候,對於一個有心理問題的人來說,“直面自己”纔是走出陰霾的出路……尚恩是個出色的心理學老師,愚以爲最出色之處是他的鍥而不捨,這鍥而不捨或許源自威爾勾起的回憶,或許源自一份職業道德,總之當尚恩不斷告訴威爾“這不是你的錯”時,威爾完成了從逃避到直面的轉身。

之所以想到這些可能是因爲我曾經飽受強迫症的折磨。關於強迫症的描述通常是缺乏表現力的,只有身在其中的人才感受得到那無比的痛苦,無盡的糾結與反覆像束縛心靈的鎖鏈,對擁抱美麗生活的渴望換來的是更加的焦躁不安乃至身心俱疲。讀高中時的我曾數次覺得自己走到了崩潰的邊緣。

後來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我意識到我應當直面自己,這個不完美的自己。包括強迫症在內的很多心理問題都會使人產生逃避的想法——希望自己沒有經歷一些事,希望自己的人生是完美的。然而沒有誰是完美的,身陷強迫者會發現不可能任何事都十全十美,而威爾這樣的經歷已然發生也是他無路可逃的。我不斷告訴自己“這就是我的生活”,它不完美,但真實……就這樣不斷奮爭,其間無數的復發與抵抗,我經歷了一次失敗的大學聯考,然後轉科復讀,最終考入了一所對於我所在的城市和中學還算不錯的大學。我不敢說完全戰勝了強迫症,但至少沒輸吧。

我說這些並不是說自己的經歷與劇中人有什麼相似點,更不是自以爲有什麼天才,而是想說這電影讓我共鳴之處即在於威爾從逃避走向面對並最終戰勝了心中的陰影。同樣讓我感動的還有尚恩對威爾鍥而不捨的幫助——每一個有過相似經歷的人都會明白身邊有這樣的人和這樣的幫助是多麼可貴,這是值得感激一生的。

人最大也最難克服的阻礙不是肉體上的,而是來自內心。而直面的勇氣,或許就是戰勝心魔最鋒利的武器。直面生活,直面自己,直面內心,縱然不是威爾這樣的天才也可以活出自己的精彩。

心靈捕手觀後感 篇四

這是一部讓我感動至深的電影。關於天才,關於人生。影片開頭對於主人公天賦的發現及家庭背景並未做驚奇地描寫,而彷彿是自然發生的事。在麻省理工做清潔工,實則對高等數學的狂熱。有一幫社會最底層的難兄難弟,衝動,鬥毆,實則是表達對社會的不滿。

影片的起伏點在於蘭博教授爲因鬥毆面臨坐牢的戴爾保釋,併爲其提供學習高等數學的機會和心理輔導,並最終碰上作爲心理學教授的西恩。此時戴爾的天賦被展現的淋漓盡致。從前幾任心理醫生的著作中即可研究出對方的弱點,對其攻擊。唯有西恩教授在遭受同樣的侮辱及愚弄後,依然放下身段與其交流,用自己的人生及經歷來感化戴爾,並最終得到亦師亦友的關係,自己的情操得到昇華,心結也得以解開。

我從影片的後半部分即開始流淚。是因爲我鍾情于思想性的影片,久違了這樣的片子;是因爲被主人公的經歷觸及,回想起自己的人生低潮期;是因爲被西恩教授用人生的感悟去感化戴爾時流露的真情感動,追憶起自己是如何走出那段低潮期的。

西恩教授採用消極的態度來對待戴爾,刺激戴爾關於人生,關於真誠。年輕氣盛的戴爾,憑着自己的天賦把教授們耍得團團轉。從表面上看是這樣,其實反映出戴爾因家庭暴力引起對別人的不信任。而當西恩教授用親身經歷來與戴爾分享時,表現出極其真誠的態度,從而教育戴爾與人相處最基本的要素是真誠。愛情亦如是。

關於天才,關於成長。影片還有一個焦點--天才的成長。天才是該自我成長,還是給其規劃道路。這個課題其實會發生在我們每一個人身上,不管你是父母,還是子女。本片給出了答案:自我成長,並加以一些輔導。慶幸的是,我也在以這樣的軌跡在成長。

《心靈捕手》觀後感 篇五

影片講述的是曾獲得相當與“數學界中的諾貝爾獎”的菲爾茨獎的藍勃先生是麻省理工學院教授,面對越來越難解的數學難題,他一直渴望出現像保羅·埃爾德什、歐拉這樣的數學天才,與他共同改變這個世界,爲此,他不時的在MIT頂尖大學走廊的黑板上留下難題,期待有人破解。令人難以想像的是解出難題的並非本校的高才生,而是本校的一名清潔工威爾。威爾可是個叛逆不羈的小子,除了打零工,就是打架、鬥毆、偷盜等等。對於藍勃的賞識,他一點也沒感到榮幸,而是不屑,甚至逃避。爲了能夠將威爾難得的才華派上用場,藍勃把他從監獄裏保釋出來,爲他尋找心理醫生肖恩,終於使威爾消除了心理陰影,尋找到自我,以及愛情。

威爾是個孤兒,生長在波士頓南部窮人區。除了做些砸牆搬磚和清潔之類的粗重活計,就是整日和幾個朋友在外瞎逛,還常常打架鬧事,並數次被看守所拘押。不過他懂得運用自己的過人才智爲朋友出頭,爲己辯護。所以他在哈佛酒吧毫不費力地把一名自大的哈佛學子辯得體無完膚,又常在法庭上爲自己的行爲引經據典,尋找法律漏洞。

雖然表面看,他好像沒覺得這樣的生活有何不好。可是正像他的心靈導師尚恩說的那樣:“我只是有個小問題。你到哪裏都能做工友,卻爲何挑中世界一流的科技學府?又爲什麼在夜裏偷偷的演算世界上只有兩個人會的方程式?”顯然他的內心是有更多渴望,看似無所謂的生活態度不過是一種掩飾。

你年輕彪悍,我如果和你談論戰爭,你會向我大拋莎士比亞,朗誦“共赴戰場,親愛的朋友”但你從未親臨戰陣,未試過把摯友的頭擁入懷裏,看着他吸着最後一口氣,凝望着你,垂死向你求助。

沒人可以完全認識到你的深度。但是你在我的油畫上瞥過一眼、就以爲了解了我的一切?你的狂言糟蹋了我的人生!你是個孤兒吧?但你認爲我能看穿你的悲慘生活、認識你的全部,僅僅因爲我讀過《霧都孤兒》?莫非它能簡化你的人生?除非你先談論自己,告訴我你到底是誰。於是我對此着迷,我願意來幫助你。但是你並不想這麼做,是嗎?你甚至還怕你會被說出來的話嚇到。人們稱之爲“瑕疵”,但其實不然。“不完美”那纔是好東西,能選擇讓誰進入我們的小世界。你並不是完美的,我也不想吊你胃口。我想說的是,你認識的那個女孩,也不是完美的,但關鍵是你們能否完美的適應彼此。親密關係就是這麼回事。

“你是我的死黨,所以別誤會。但20年後你如果還住在這兒,到我家看球賽,還在蓋房子,我會殺了你。那不是恐嚇,我會宰了你。”

“因爲我明天醒來五十歲,還在這幹活,無所謂。而你已擁有百萬獎券,卻窩囊地不敢兌現。我會不惜一切交換你所擁有的,其他這些人也是。你再待20年是羞辱我們,窩在這裏是浪費你的時間。”

“你不懂!……我每天到你家接你,我們出去喝酒笑鬧,那很棒。但你知道我一天中最棒的時刻是什麼嗎?大概只有十秒:從停車到走到你家門口。每次我敲門,都希望你不在了。不說再見,什麼都沒有,你就走了。我懂得不多,但這我很清楚。”

什麼纔是真正的朋友?我想查克爲我們詮釋了一個最無私的答案。他能夠與你朝夕爲伴,救你於水火,也有無私大度的胸懷讓朋友走出自己的侷限去找尋新的更美好的人生,縱使那個世界有可能會沒有他最舒服的空間,甚至容納不了他。

影片的最後,心靈釋放後的威爾告別了朋友,道別了西恩,也作別了蘭博教授給他安排的人生規劃,他開着車上路了。他要去哪裏?是去追求感情,還是在追尋一條自己選取的人生之路?

威爾的車最終駛向了哪裏?這已經不重要了,因爲威爾已經有潛力去選取他的生活道路,並在自己所選取的道路上堅定前行。

《心靈捕手》800字觀後感 篇六

終於是找到了,《心靈捕手》這部影片算是老電影了,1997年的電影。一個在數學上有的驚人天賦的少年,可以隨意解答出哈佛某教授所留下的難題,卻只是哈佛的一名清潔工,偶爾會和朋友出去喝酒泡妞,整整哈佛的“聰明小孩”,在打架滋事被送往少年觀護所之後,那名教授費盡心思的把他保釋出來,要求其參加數學研討與接受心理輔導。這之中經過了失敗的五次諮詢,最後終於和一名諮詢師建立了良好的關係,在這段關係中,不停的出現良好的交談,和反反覆覆的抗拒心理。這位諮詢師的耐心包容,以及信任是突破心防的重要關鍵,不彼此信任就無法坦誠相待的信念,傾聽着那個男孩對知識求問、人際互動、愛情探索、人生信念以及親情傷害等知性問難與情緒宣洩。有趣的是,這位諮詢師也有着沉重的心靈創傷,卻在這段諮詢關係中,受到這個男孩莽撞的撞擊,開始慢慢的回觀自己封閉的。內心。最後的結局不用說,當然是完美的。

心情已經平復,只是忘不了在聽到那位諮詢師反覆不停的說着“不是你的錯”的時候,那一瞬間得到的釋放,原本和男孩一樣沒有聽懂,隨着那反覆的話語,男孩懂了,我也懂了,淚如雨下。我和那個天才男孩的際遇是完全不同的,他人生一開始是不幸的,而我卻是非常有幸的。只是,很多孩子過去都有一個傷,而這個傷是來自大多數家人的不接納。而在那個場景下,被接納,痛哭出聲後,所有鬱結在內心深處的傷被翻開,被顯現,然後一點一點的療愈。

這個男孩非常聰明,可以解開哈佛高校的難題, 可以很快的就瞭解一個心理諮詢師出版的書籍。可是他卻打架滋事,進出酒吧,鬧事,泡妞……他在大學裏做清潔工,在工地搬磚……如此的人才真的該埋沒在這樣的地方麼?其實最該問的,還是那個孩子的內心,是怎樣的過去,造就了這樣一個人生。每個孩子都是來自天堂的天使,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人生旅程,每個孩子從出生開始就有與他人不同的天賦。這些都是需要去挖掘的,關鍵不在於他們應該做什麼,而是怎麼引導他們去看清自己的能力在何處,之後要做怎樣的決定就在他們自己身上了。

《心靈捕手》觀後感 篇七

《心靈捕手》是一部很不錯的電影,對於沒有親身的經歷、閱歷的我們,多看看,更是不錯。尤其是對於我們這些在象牙塔裏求學,和書本打交道的學生,更要注意彌補缺乏生活經驗的不足。因爲任何學科,都是依歸於生活。論文是要寫滴,專着和教材是要讀滴,但"活"更是要"生"滴。揮去那看似沉重的憂傷吧,迴轉到活生生的當下;跳出學科的窠臼與成規,在陽光下去體驗行動出人的生氣。

"人"——這是心理學、乃至一切學問存在的意義。須知是書本和知識在試圖完整表述人的屬性、特徵,而絕非人就是按照學科理論來存活。學理研究是很有價值的,但是其價值離開了人本身就是一堆廢紙。

前人把自己生命經歷、專業研修所領悟到的情感和思想注入到某種物質媒介(諸如語言、文字、影音視頻、乃至他人身體),從而作者肉身朽滅之後,精神性的思緒得以留存。人類的文明就得益於這一累積過程。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生命短暫而侷限的,矇昧無知是一種過法;"朝聞道、而夕死"是一種生存方法;悟道而行道、傳道,將人類文明的火炬"薪盡火傳"亦是一種活法。各領域卓越的專家、學者、行者,能做出成就其實源於"不甘心"。他們大抵都有聰慧敏銳的心智或自己對生活的切身感觸,以及專長的技能或足以保障自己一生安穩的才華。然而他們必然有一點共性:他們不滿意就此停止,不甘於此生只是被限制在自己的領域,也不想只沉浸在自己的情緒裏。於是他們不住的向外探索,要超越自己的身心轄制。

在對抗自己、向外尋求的動態下,人們無意識中得到了這樣一個好處:不過分的關注自己心理的好惡與哀樂。雖然這世界許多人或自戀自大、或自憐自怨、或自私自利。這些情緒其實人所共有,當你太關注自己、太沉浸於書本的世界、太在意一個人、太順服自己的積習(這些情緒都是自足的、凝滯不前的心境必然會帶來的)。

西人有語曰:人在看到大自然的瑰麗奇異時,流下兩滴眼淚。一滴是感嘆造物主鬼斧神工的創造;另一滴是爲了哀嘆自己有這樣一顆睿智細膩的心靈能欣賞這奇異世界,而這顆心卻還註定要死去……

《心靈捕手》觀後感 篇八

去年下半年,賦閒在家,瘋狂地看了很多部世界經典影片如《控方證人》、《勇敢的心》、《美麗心靈》等等,《心靈捕手》也是在那時看的,事隔一年我又看了遍。這部97年的勵志電影,也是一部經典的心理題材電影,所獲的讚譽不需贅述。相信每一個觀影者都有自己的體悟。這部電影給我感觸最深的不是威爾的數學天賦,也不是藍勃教授的求賢若渴態度,同樣不是威爾的兄弟情,而是心理學家尚恩那平和、睿智的人格。

影片中,威爾與尚恩兩個人博奕過程是非常的精彩,跌宕起伏,環環相扣。一個全身壘起堅硬的盔甲,禁錮自己,防備他人,仿如固若金湯,一個目光如炬,找準突破口,一層一層地剝下對方的僞裝,露出那顆赤誠的心。

第一次的交鋒,威爾用他一貫的方式去戲弄、刺激心理醫生。威爾評論了尚恩辦公室的一副畫作,他說:通過這副畫可以看出你當時正處於風暴中,其二,你娶了“錯誤的女人”。當尚恩聽到“錯誤的女人”時他憤怒了,並警告威爾說不要侮辱他逝去的太太。威爾對付之前四個心理醫生都是用這招:激怒,以達到不做心理治療的目的。所以威爾再說了一遍,尚恩暴怒直接就上手死死地掐住了他的喉嚨,對他咬牙切齒地說:如果你再這麼說,我會殺了你。威爾震驚了,尚恩跟以往接觸的心理醫生都不一樣,他沒有像其他的心理醫生一樣驚慌失措來維護自己完美的形象,尚恩直接就表達了自己的憤怒,他是一個有血有肉,有七情六慾,有情緒,有底線的人,而不是站在全知,上帝的角度來看待他的人,這樣,他們纔是平等的主體,後面的交談纔是在平等的位置上進行。

第二次的交鋒,無論是尚恩的態度還是他的語言都是經典中的經典。尚恩的平和及睿智充分的體現了出來。當他與威爾坐在湖邊的躺椅上,語速適中,語調平和的說了下面一大段話:“你只是個孩子,你根本不曉得你在說什麼。所以問你藝術,你可能會提出藝術書籍中的粗淺論調,有關米開朗基羅,你知道很多,他的滿腔政治熱情,與教皇相交莫逆,耽於性愛,你對他很清楚吧?但你連西斯汀教堂的氣味也不知道吧?你沒試過站在那兒,昂首眺望天花板上的名畫吧?肯定未見過吧?如果我問關於女人的事,你大可以向我如數家珍,你可能上過幾次牀,但你沒法說出在女人身旁醒來時,那份內心真正的喜悅。你年輕彪悍,我如果和你談論戰爭,你會向我大拋莎士比亞,朗誦“共赴戰場,親愛的朋友”,但你從未親臨戰陣,未試過把摯友的頭擁入懷裏,看着他吸着最後一口氣,凝望着你,向你求助。我問你何爲愛情,你可能只會吟風弄月,但你未試過全情投入真心傾倒,四目交投時彼此瞭解對方的心,好比上帝安排天使下凡只獻給你,把你從地獄深淵拯救出來,對她百般關懷的感受你也從未試過,你從未試過對她的情深款款矢志廝守,明知她患了絕症也再所不惜,你從未嘗試過痛失摯愛的感受。。。。。。”這段話實在是犀利,一針見血,瞬間擊中了我的心,我從未像此刻這樣痛惜自己生活的膚淺。這就是凝鍊着智慧的文字的力量,讓人覺察、自省、遷善、奮進。

曾經,年少的我們總是企圖用書本的,看來的,聽來的“已知”掩飾自己的無知、自卑、愚蠢,或是賣弄自己的才華。誇誇其談中,忘卻生活需要的是去經歷,去鍛鍊,去實踐。從書本上得來的知識和親身經歷的感悟是完全不同的兩個境界,當我們說一個人很蒼桑,或很沉靜,亦或是身上氣場很強大的時候,那他一定是經歷了我們所沒有經歷的,那是歲月在他身上留下的痕跡,洗淨鉛華,留下精華。生活中,哪怕我們再多的豪言壯志,都抵不過一次虔誠的身體力行。我們需要在現實中砥礪前行,認真走每一段路,用心對每一個人,擁抱生活,熱愛生活,纔會找到生命的真諦。在歲月的洗禮中,生命沉澱下來的是睿智、豁達、平和,一如尚恩。當他充滿慈悲地說:你只是孩子,你根本不曉得你在說什麼”是那麼通透與包容,當一個人走過了很多路,遇到過很多人時,內心的智慧就會與日俱增,閱歷是時間贈予我們的最好的禮物。

第三次交鋒:沉默。因爲第二次見面時,尚恩對威爾說:不要以爲,我瞭解你,也許我可以通過知識來看你,但那不是你,除非你願意談談你自己,否則我不知道你到底是誰。現在該你了。尚恩摞下話走了,只剩威爾靜靜地坐在湖邊的長椅上。所以當兩人再次在尚恩辦公室時,相顧無言。尚恩在等威爾開口,而威爾選擇沉默,只聽得見牆上的時鐘滴噠走動的聲音。尚恩意思很明顯:我在等你開口,但你有權保持沉默,他像一個耐心十足,原則性強的家長。諮詢時間一到,尚恩非常平靜地送走了威爾。

隨後,沉默幾次之後,威爾終是開口說話,第一個話題愛情,談論了他的女朋友,談論了兩性關係中的不完美。但是尚恩他告訴威爾:“像那樣的小事很美妙,那也是我最想念的事,這些特質讓她成爲我的太太,她也熟知我所有的小瑕疵,人們稱之爲不完美,其實不然,那纔是好東西,能選擇讓誰進入我們的世界,你不完美,她也不完美,重要的是彼此是否完美的契合,這就是所謂的親密關係的建立”。此時的威爾,他的心像長出了兩觸角,悄悄地探出來感知這個世界,他很幸運遇到了尚恩這樣頭腦智慧,內心柔軟的老師,在他身上有一種溫暖的感覺。儘管這一次看上去相談甚歡,威爾正在興頭上,時間一到,尚恩還是請他出了辦公室。由此可看出尚恩是冷靜的與專業。

威爾是一名孤兒,自小在福利院,被收養,養父酗酒虐待他,打小的經歷讓他極度缺乏安全感,不相信任何人,害怕被拋棄,被傷害,內心很敏感、卑怯,不願意與外界交流,封閉內心,在尚恩專業的,真誠的幫助下,一步一步走了出來,這時迎來了影片的高潮,尚恩手中拿着威爾被虐待留下的卷宗,他雙眼真摯地看着威爾說:這不是你的錯。此時的。威爾驚惶失措,尚恩不斷的重複:這不是你的錯,孩子。而威爾節節後退,彷彿不敢相信,不能承受。淚流滿面之後,終於與尚恩抱頭痛哭,彷彿所有的委屈、不安、自卑、自怯……全部隨淚水發泄了出來,是尚恩用平和的態度,專業的知識,博大的胸懷和真誠的心,把威爾那顆冰封的心感召出來,讓他有了面對世界,面對人羣的勇氣。在幫助威爾的過程,也是尚恩自我救贖的過程,讓他自己走出了愛妻逝世的陰影。當一顆心與另一顆心相碰撞時,都汲着對方的力量,讓自己變得更強大,讓心靈更溫暖。因爲內心的強大,面對世事,面對世人,變得更從容、豁達,無所畏懼。

當尚恩在辦公室不緊不慢收拾着書籍行李時,那瞬間,感覺到他是孤單的,但同時內心是豐富的。也許,智者都是孤單的吧,因爲他們看透了世間變幻,歷盡了人生的波峯浪谷,一切的一切接受起來都是那麼的坦然,我想經過對威爾的心理治療輔導,尚恩亦走出心靈的陰霾,此時的他人格是更完善的,不是說他已無人的七情六慾、喜怒哀樂的“完人”,而是他品格屬人性的那部分,他的追求,他的夢想,他的豁達,他的孤獨等變成更加的迷人。

這是一部真的很值得觀看的電影,爲着解開心靈的禁錮,更深刻的體會生命的意義。

心靈捕手觀後感 篇九

去年暑假到洛陽旅行,有緣結識了一位東北的穆大哥,他有個愛好就是收藏碟片,據說家中網羅了千餘張中外經典影碟。我對電影沒有多大興趣,他既然看了這麼多大影片,我就請他推薦一部自己認爲最好的電影。他沒有猶豫告訴我是《心靈捕手》,推薦我有時刻必須看一遍。回來之後,就把這件事忘的一乾二淨。一轉眼,半年過去了。昨日上午閒着沒事,搜出《心靈捕手》看了一遍。沒有好萊塢大片美輪美奐的視覺衝擊,也沒有俊男美女的加盟。但跌宕起伏的故事,扣人心絃。看了一遍的感覺就像豬八戒吞下人蔘果後一樣,有些意猶未盡。下午我又連看了兩邊。一部電影連看三遍,打破了我看電影遍數的個人紀錄。每看一遍都有新的感悟。

麻省理工菲爾茲數學獎的獲得者藍勃教授將一道世界上只有兩個人能解出來的數學難題寫在走廊黑板上,以挑戰這所最高理工學府的精英學子,沒有幾天這道號稱世界頂級數學難題的答案赫然出此刻黑板上,這件事情震驚了教授和他的學生們!一次偶然的機會,教授發現了那個神祕的天才----一個沒有任何學府背景的年輕的清潔工---威爾。威爾是名極具天賦的青年,一次他去邀請女友史凱蘭,史凱蘭以質子光譜分析習題未作,拒絕了他。令人難以置信的是,他僅看了一眼就記住了那些題目,並且很快就寫出了答案,叫到史凱蘭手中。

我想起了《馬說》一文,如果說威爾是千里馬的話,毫無疑問藍勃就是伯樂。千里馬有日行千里之特質,前提是馬兒願意日行千里,如果千里的樂趣在於拉磨,怎樣辦?強行讓其跑來跑去,它肯定不樂意。如果它只想平淡的生活,每一天拉拉磨,做些農活,有何嘗不是種人生。按我們平常的人的想法:既然威爾是千里馬,那麼就就應馳騁以沙場,一日千里。遍嘗人生甘苦而擁有豐富情感經驗的心理醫生尚恩,卻有着自己獨到的明白,他認爲威爾就應過自己感到幸福的生活,而拒絕了藍勃引導威爾從事數學科研方面的研究工作。在尚恩的引導下,威爾明白了自己需要過怎樣的生活,他拒絕了藍勃教授爲其推薦的高薪工作,走出了陰影尋找自己深愛的女友去了。

決定一個人人生的只能是自己,但如今的家長喜愛給孩子設計人生道路。上重點國小、中學,考名牌大學。我們思考過孩子們的喜好嗎?他們願意這樣走嗎?家長在做決定是與孩子商量過嗎?他們同意嗎?人在什麼時候感到幸福,絕對是做自己感興趣的事。看過一個故事,一位華人帶孩子到美國的餐館吃飯,他指着廚師給孩子說:“如果你不好好唸書,就只能想他一樣,天天給人做飯,伺候人。”正當孩子似有所悟時,廚師走了過來,對他們說:“我最高興的是看到人們吃到我做的飯菜,我是哈佛大學的博士生,我只在經濟不濟時,纔會到證?公司做事。”人生最大的好處就是讓自己幸福、快樂。

什麼是朋友?不就應是吃喝玩樂時的那些人,而是你身處逆境與你同甘共苦的那些人。不是甜言蜜語的人,而是直言不諱的人。是你成功是默默祝福你的人,是失敗是撫慰你的人。查克是威爾的朋友,不僅僅正因他們一齊在酒吧喝酒、泡妞,一齊打架鬥毆。重要的是在看到威爾才華橫溢,但自甘墮落、不求上進時,嚴正指出:“正因我明天醒來五十歲了,還在這幹活,無所謂。而你已擁有百萬獎券,卻窩囊着不敢兌現,你再待20年是羞辱我們。我每一天到你家接你,我們出去喝酒笑鬧,那很棒。每次我敲門都期望你不在了,不說再見,什麼都沒有,你就走了。”

朋友是關鍵時刻給自己以指引,以力量的人。查克片末來到威爾的家,敲門卻再也沒有人開門時,除了憂傷,更多是欣慰與高興。

藍勃和尚恩人生的重要他人。藍勃是菲爾茲獎的得主,有些數學常識的人都知道:菲爾茨獎是最著名的世界性數學獎,由於諾貝爾獎沒有數學獎,因此也有人將菲爾茨獎譽爲數學屆的“諾貝爾獎”。可見藍勃在數學上的造詣之深,是讓常人難以超越的。但威爾的數學天賦令他吃驚,一次,威爾將一道題的答案交到藍勃手中,藍勃開始還裝模作樣評論。可威爾根本就沒有耐心等他琢磨,就告訴藍勃,答案絕對是正確的,你拿回家看。藍勃之後與威爾發生了爭執,威爾拿起那幾張答案,就用火機點着了。藍勃像瘋了一樣撲向那一張冒着火苗的答案,最後搶出了半張紙,癱在地上,承認自己確實看不懂威爾的解答。藍勃很想讓威爾從事數學方面的研究,先後給威爾找了五個心理醫生,好讓其從陰影中走出來。藍勃是個愛才,惜才的人。人生能有人賞識自己,並不餘其力的幫忙自己,也是人生之大興。

威爾因童年創傷而啃噬他對人的信任與情感的投入,以防衛的心理來隔絕自己真實情感的表達。以防禦和攻擊的心態對待他人,從而抹殺自己生命中的真實情感表露,生活在自負與自卑交纏衝突的矛盾世界:一方面以自負嘲弄的心態修理哈佛小子,戲弄心理專家,破解數學難題,洞悉國家情報工作的冷血無人性;但是,另一方卻以自卑害怕心理拒絕女友史凱蘭的真情付出,害怕別人離棄自己之前便先行拋棄別人,不敢嘗試與人建立親密及信任的關聯。電影多次出現威爾落寞孤獨地坐在疾行的火車車廂裏,任憑萬籟俱寂的夜景與曙光微露的晨曦自窗外飛逝;淡淡的樂聲陪襯著他一人靜默的畫面,勾勒出威爾既自負又無助的複雜情緒。

在這尚恩、威爾二人“心靈角力”的過程中,尚恩以自己與妻子相知相守的情感經驗,鼓勵威爾建立親密關聯的第一步便是嘗試,甚至直言逼問威爾最基本的生命問題:爲何而活?該做何事?並且,不再理解他胡扯一通的“答案”。威爾在應對女友離去,老友好言相勤,以及尚恩真情相待的衝擊下,心防潰決,與尚恩相擁而泣,走出童年受虐的陰影;並且“跟着心走”,放下藍勃教授所推薦的高薪工作,直奔加州與女友複合。

捕手是棒球中的一個位置,由英文的Catcher而來,至今有很多引申含義,大意爲能抓住某種東西的人。“心靈捕手”的確是形象、生動,別人都說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按說我們教師就應是學生“心靈捕手”,就應走進學生、瞭解學生、明白學生,教師要心細如髮能及時發現學生絲毫心理變化,這樣教師需要很強的觀察潛質。再則就應有足夠的心理知識,瞭解學生的心理變化。不能讀懂,也就無法捕捉到學生的心思。無法讀懂學生也就找不到教育學生的最佳方法。在適當的時候,給學生以引導,讓其悟出人生的真諦,而不是命令學生如何如何,讓學生成爲自己人生的舵手,其間必定會遇到暴風雨,堅信會勇敢應對,駛向大海深處,找尋自己內心呼喚。

心靈捕手觀後感 篇十

看完《心靈捕手》這部影片之後,我想了很多,寫下了這篇觀後感。

這部電影之因此打動我,是正因劇情合理而搞笑。儘管講的是導師與天才的故事,但是強調的卻是“等待天才的自我發掘與定位”。它不是簡單的導師指明一條道路給天才的故事,而是導師如何觸動天才學生對生活道路的自覺選取。一個麻省理工學院的數學教授,在他繫上的公佈欄寫下一道他覺得十分困難的題目,期望他那些傑出的學生能解開答案,但是卻無人能解。結果一個年輕的清潔工威爾卻在下課打掃時,發現了這道數學題並輕易的解開這個難題。威爾是一個真正天才,他的數學天賦足以改變世界,可惜,和很多未經雕琢的天才一樣,他有着很多的問題,打架滋事,叛逆不羈,甚至爲此幾乎入獄,爲了幫忙威爾回到正途,不再浪費他那非凡的天賦,經過教授和他的心理學家朋友西恩的不懈發奮,威爾最後克服了童年的陰影,突破了影響他多年的心理障礙……這種導師與天才學生相互交往的過程,對雙方都同樣是觸動。也同樣給雙方下一個階段的生活都帶來了改變,這是這部電影最值得一看的地方。

片中有這樣一句話:“很多人都無從得知自己的天賦,正因找不到堅信他們的老師,於是就認爲自己很笨。”難道不是這樣嗎?審視我們的教育,看每個人的成長曆程,在風華正茂、青春飛揚的年代,很多人確實並沒有能在一位良師的指引下找到自我,從而看不清前進的道路,於是前進的道路變得格外曲折。這部影片與我們所明白的傳統好處上的教育教學相距甚遠,它是一個有着重重心理障礙的天才少年在心理學家幫忙引導下的自我救贖。它更像心理醫生的必讀教材。但是作爲老師,我們依然能從電影中得到不少啓發。正因我們都越來越深刻地發現,當今學生的心理問題已日趨嚴重。正因心理因素而引發令人扼腕的種種杯具,已是經常見諸於各種媒體。因此,隨着時代的發展,我們每個老師都或多或少扮演起了心理醫生的主角。個性是做班主任的,如何在平時的教育中對學生進行良好的心理疏導,已是迫在眉睫的事。雖然我是一名英語教師,但在平時的授課中也不能忽視學生的心理問題。

捕手是棒球中的一個位置,由英文的Catcher而來,至今有很多引申含義,大意爲能抓住某種東西的人。“心靈捕手”的確是形象、生動。別人都說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按說我們教師就應是學生“心靈捕手”,就應走進學生、瞭解學生、明白學生,同樣的也應用賞識的目光看待所教的學生,正因他們同樣也是自己的孩子。對於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更多是要花費精力,找到他們的優點,不斷給予肯定。正所謂“優點不說不得了,缺點少說逐漸少”。影片中那位教師的賞識教育所得到的效果是值得我們深思的。因此我讚賞“賞識教育”。賞識就是一種期盼,而期盼則是我們給成長中的學生最好的禮物。學生們會從這種期盼中看到:自己得到了一份個性的愛和關注。這種愛和關注會使他們全身心地感到愉悅和激動,並充滿了一種回報期盼的慾望和勇氣,而最終這種慾望和勇氣又將產生怎樣的奇蹟,我們自己也難以預料。我的學生中有這樣的一些需要關愛的有潛力的弱差生,我試着來做他們的欣賞者,關注者,友好者,給予他們力量,給予他們鬥志,給予他們尊重,做他們如朋友一樣的師長。一次寫不對,講給他聽,報給他寫。再不會,變一種形式來教他如何記憶,用謎語,用遊戲,用手勢……讓他們能在成長中覺醒,從而有樂學的衝動,有愛學的激情,讓他們幸福地學習。在經意與樂意之中,收穫成功。

作爲一名教師,每一天應對幾十名孩子,應對幾十雙充滿渴望和期盼的眼睛,我們的言行舉止,我們的情感態度,無不深深影響着每一個孩子。當孩子犯錯誤或表現不佳的時候,嚴厲的批評,大聲的斥責,換來的是孩子暫時的服從,表面的聽話,但同時也在孩子的心中埋下了叛逆和怨恨。老師不僅僅沒有轉變孩子,實現自己的工作目標,反而傷害了孩子的心靈,傷害了師生感情,給今後的工作帶來更大的麻煩。因此,全新的時代需要擁有全新觀念的老師,全新的時代賦予“敬業”和“專業”全新的含義。教師是跟人打交道的工作,我們的工作對象是雖然年幼無知,但是也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情感,有獨特個性的孩子。這就更加要求我們關注孩子的內心世界和精神需求,激發他們對知識的熱愛和渴求,培養他們用心進取奮發向上的意志品質遠比傳授知識更重要。我們要時時刻刻提醒自己,時時刻刻歷練自己,用我們無限的愛心、耐心、細心和關心,儘可能使用鼓勵或激勵的的語言,爲孩子也爲自己創造完美的教育境界。教育是充滿着生機的鮮活的過程,是人與人心靈的相冊和對話。教育是期盼,教育是牽手,教育是澄明,教育是心動。教育裏洋溢着微笑的面孔,教育裏飽含着真情的問候。教育中涌動着生命之流,綻放着成長之花,展現着智慧之境,培植着理性之魂。教育陪伴着人們生長、生活,教育已成爲人們生命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教育是農業而不是工業。”這是葉聖陶先生說過的另一句話。是啊,我們就應從兒童的天性出發,加以修剪、鍛造、培養,使其朝各自健全的方向發展。我想,我們培養的人就應是這樣的:當他離開學校的時候,對老師存有一份感激之心,對學校充滿一種懷念之感,對學習持續一份自信之心,對生活更帶一種熱愛之情,對人生擁有一張理想之帆,對於困難,富有勇氣,對於過錯,勇於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