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觀後感

《山海情》觀後感精品多篇

觀後感3.03W

《山海情》觀後感精品多篇

山海情觀後感 篇一

沈賢佳

秋天的色,塗撣了春天的“多彩”,塗撣了夏季的“火紅”,塗撣了西海固地區的“繁榮”,染上了一層深褐色。褐色是秋的主色調,它代表着一種莊重、沉穩,同是它也是人們內心深處的一顆“琥珀”,透明之中裹着一種堅定不移的心。

提起西海固地區,大家的思緒就會飄到2021年電視劇《山海情》的熱播。以獨特的藝術再現了閔寧撫貧協作感人的故事。20世紀90年代以來,在國家撫貧政策的引導下,在福建的對口幫扶下,西海固地區人民在移民搬遷的過程中不斷的克服各種各樣的困難,探索脫貧發展的道路,將風沙走石的“幹沙灘”建成寸土寸金的“金沙灘”。

山指的是寧夏,海指的是福建,儘管相隔千里,也阻擋不了它們之間的情義。以馬德福等爲寧夏撫貧幹部們代表,以陳金山、凌一農等一批優秀的福建幹部、技術人員爲代表。他們都爲閔寧鎮的發展揮灑汗水,爲西海固地區移民搬遷的老百姓指引前方的道路。白麥苗、李水花、馬德寶等村裏的年輕人也通過勞動、經商等獲取了自信,在馬德福的帶領下西海固地區人民生活也逐漸蒸蒸日上。再發展過程中也出現許多相互矛盾的事情,尋根與斷根、傳統與現代、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等問題。對於老一輩人馬喊水、白校長、李大有等人對於他們的挑戰和轉變也不斷的變化着。

《山海情》以獨特方言版呈現出了西海固地區人民羣衆在撫貧道路上的堅定不移,以20世紀90年代的教育爲背景下的細節展開了描述。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撫貧先扶智,讓貧困地區的孩子們接受良好的教育,是扶貧開發的重要任務,也是阻斷貧困代際重要途徑。劇中有許多讓觀衆撒下淚花的情節。比如黑暗中給人希望的李水花,上學時老師心中的三好學生,卻因爲貧窮,中途輟學。最後還是被她爸用一頭驢,兩個水窖賣給別人當媳婦,儘管李水花不願意。爲了使更多西海固地區的孩子受到教育,不再因爲貧窮失去受教育的權利。爲了讓更多孩子多讀點書學點知識,他想方設法的給孩子們補課,對每一個孩子都不放棄、不拋棄。沒時間上學的,他放了學去家裏補課。準備輟學打工的,他一趟趟登門勸阻。爲此不光招罵還捱打。就是這樣一位不是土生土長的西北地區的人名教師。爲了撫貧,甘願做幕後之人。

時代賦予那時候的人太多的苦難和困苦,同樣也賦予了他們的淳樸和堅韌。西海固走出來的人民,他們沒有忘記初心,也沒有斷根,而是把根深深扎進了這片肥沃的土地,互相扶持走上小康之路。

練習跳舞的過程,每段經歷都刻骨銘心,血淚交加,傷筋動骨,罄竹難書。撫貧西海固地區的過程,每段經歷都難以忘懷,熱淚盈眶,血淚交加,刻骨銘心。

山海情觀後感 篇二

楊洋

一句話證明你看過山海情:一年一場風從春刮到東大風三六九小風天天有。

——題記

從山區背風坡的西海固,到賀蘭山下靠近銀川平原的閩寧鎮。一開始,缺水、少電、山高路遠、風沙漫天。

電視劇中提到一個地方,叫做:西海固。那麼,你知道西海固,究竟在哪嗎?如果你現在打開中國地圖,你會發現,從現在中國行政版圖上看,沒有一個地方,叫做西海固。那麼,西海固,究竟在哪?西海固就是西吉縣,海源縣、固原市,而固原市又有四縣一區包括爲西吉縣,隆德縣,涇源縣,彭陽縣,原州區。

山海情原名《閩寧鎮》,電視劇講述了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來,福建幫扶寧夏的。在國家扶貧政策下。福建的對口幫扶下,西海固的人民羣衆移民搬遷,不斷克服各種困難。這部電視劇是一個全明星陣容,黃軒、張嘉益、閆妮、郭京飛等等演員主演的電視劇,它不是那種假大空的扶貧劇,而是很生活化,有笑有淚。

作爲零零後的我,也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固原人。從這部劇開播到結束認認真真的追完劇。這是我們中國部分農村脫貧發展的一個縮影,很多人物形象都是現實生活中真實的典範。得福從基層做起,任勞任怨一心爲了百姓,是人民的好公僕;水花演繹了一個溫柔堅強樂觀的農村女子形象,令人動容;還的凌教授;張書記……

劇中水花的女孩,因爲地方貧窮,女孩在婚姻方面特別無奈,沒有任何選擇的餘地。水花真正的把那種無奈和絕望表現得淋漓盡致。水花永遠是笑着的。從來沒有大聲說過話總是低着頭很害羞的樣子感但是內心比任何人都堅強。一個命運坎坷卻永遠樂觀的女孩子,尤其是一個人拉着女兒和殘疾的丈夫走七天七夜來到了吊莊。

得寶,可以說是《山海情》中人物成長線最爲明晰的一個角色了,當得寶出門打工半年,接受了社會的捶打後,我們能很清晰地看到他的成長:決定幫哥哥開展種雙孢菇的事業,打破金灘村發展僵局。種雙孢菇的事業,開始有條有理規劃掙錢的路子。聰明勁用到了正途,他的能量一下子爆發出來,是很經典的“問題少年逆襲之路”。

這部劇充滿了正能量,給我們當代大學生以啓迪,中國正在朝着更加美好的明天前進,願我們後來人也能勇挑重任,不負韶華!我們現在的生活這麼好,讓我更愛這個國家,一直堅持幫助貧困地區的人民脫貧致富。簡單的故事,樸素的情感,生活就是如此,人生就是如此。

《山海情》觀後感 篇三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將扶貧開發工作提升至治國理政新高度,把扶貧開發工作擺在了突出的位置。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將“扶貧攻堅”改爲“脫貧攻堅”,體現了黨中央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堅定決心。2020年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收官之年,作爲基層黨員,如何推進脫貧攻堅工程,筆者認爲,仍需要有“三心”。

一是錘鍊初心,將脫貧攻堅作爲神聖使命。脫貧攻堅不能只給貧困羣衆送點米麪油,而是要加強黨的組織保障,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爲帶領羣衆脫貧致富的骨幹力量,進一步發揮戰鬥堡壘作用。要在脫貧攻堅的最後衝刺階段,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激發起來的熱情和幹勁轉化爲脫貧攻堅的強勁動力,和羣衆一起攻堅克難,爭當奮鬥者、奉獻者。黨的領導是我們在致富路上加速前行的主心骨,也是推動基層黨員幹部在決戰脫貧攻堅中打硬仗、扛重活、攻難關中練出真功夫的必要條件。

二是堅定信心,全力以赴打贏脫貧攻堅硬仗。黨的十八大以來, 全國脫貧攻堅工作取得了突出成果。成績可喜可賀,但“行百里者半九十”,當前脫貧攻堅形勢依然嚴峻,還有一些地區貧困人口未全部脫貧,部分已脫貧人員還存在返貧風險,再加上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挑戰,這就要我們堅定必勝信念和決心,立足前期良好工作基礎,繼續繃緊弦、加把勁,充分發揚連續作戰的優良作風,越是艱難越向前,付出更加艱苦的努力,切實把各項工作抓實抓細抓到位,一鼓作氣紮紮實實啃下最後的硬骨頭。

三是發揚匠心,創造羣衆滿意的脫貧成效。脫貧不能搞“一刀切”,針對穩脫貧能力不強的脫貧戶,要像工匠打磨精緻器具一樣,以“如琢如磨”的精緻態度,在排查問題上再下功夫,做好摸底調查,對易返貧人員重點關注,對返貧人員及時建檔立卡,結合返貧原因做好精準幫扶。要立足實際、動真碰硬,紮紮實實做好工作,切實把每個扶貧項目、脫貧措施都堅持下去、完善起來,堅決不能走形式主義、虛假脫貧、數字脫貧的路子。紀檢監察等部門還要深化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充分發揮羣衆和媒體監督作用,織密全方位、立體式的監督網絡,盯住整改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不放,嚴肅查處不擔當不作爲亂作爲、搞數字脫貧和虛假脫貧等問題。要把全面從嚴治黨要求貫穿脫貧攻堅全過程,確保脫真貧、真脫貧,讓脫貧攻堅的成效真正得到羣衆認可、經得起歷史檢驗。

《山海情》觀後感 篇四

最近電視劇《山海情》熱播,該劇藝術再現了閩寧扶貧協作的感人故事。1996年,中央確定福建對口幫扶寧夏,20多年來,一批批援寧扶貧幹部真心奉獻,一波波閩商在寧創新創業,一代代寧夏貧困羣衆在福建穩定就業,爲推動寧夏經濟社會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像劇中馬得福這樣的扶貧幹部們是跨越山海共同致富的骨幹擔當,是“山”“海”“情”的最佳代言。

山花落盡山長在,終日看山不厭山。扶貧幹部要有山一般的意志堅決響應黨的號召,聞令而動,盡銳出戰。劇中扶貧幹部馬得福也曾對政策一知半解,當村書記向他解釋清閩寧協作的重大意義時,他眼中看到了未來,腳下堅定了步伐。東部支援西部20多年來,黨中央不斷加大工作力度,國家區域發展總體戰略得到有效實施,形成了把扶貧開發作爲重心,把產業協作扶貧作爲關鍵,把生態環境改造作爲基礎,把激發內生動力作爲根本的扶貧協作和對口支援格局。在“馬得福們”帶領下,村民們的腰包鼓了,笑聲多了,村裏小康住宅鱗次櫛比,通村公路整潔乾淨,基礎設施一應俱全,村中一片繁榮盎然的景象。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扶貧幹部要有海一般的偉力努力克服艱難險阻,鉚足幹勁,攻堅陷陣。都說“貧困羣衆要脫貧,扶貧幹部先脫皮”,在艱苦條件下、在百般困難中“馬得福們” 以“越雪山、涉險灘”的精氣神,啃下扶貧這塊“硬骨頭”,成長爲擔當重任、能打硬仗的高素質幹部。他們不斷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協同發展、共同發展的大戰略,不斷加強區域合作、優化產業佈局、拓展對內對外開放新空間的大布局,爲的就是實現先富幫後富、最終實現共同富裕目標的大舉措。

生成澤廣時芳茂,魚水情通樂韻諧。扶貧幹部要時刻情牽百姓,心繫民生。“馬得福們”深知脫貧攻堅是幹出來的,靠的是廣大幹部羣衆齊心幹。扶貧幹部要將輸血式扶貧轉變爲造血式扶貧,激發起鄉親走出貧困的內生動力,凝聚起脫貧攻堅的強大力量。要常奔波于田間地頭、常穿梭於農家小院,讓大家聞到扶貧幹部身上的泥土味兒。貧困戶貧困的原因千差萬別,因此,扶貧路上切忌搞“一刀切”,扶貧幹部務必要結合每個貧困戶的特點和原因,逐人逐項走訪摸底,詢查貧困現狀、探尋貧困根源,針對貧困戶不同致貧原因“靶向用藥”、“一戶一策”,真正做到量身定做、精準施策。

山海相會,東西協作。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任何一個地區、任何一個民族都不能落下。扶貧幹部當不以山海爲遠,勇挑責任重擔,提高工作水平,爲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有效銜接鄉村振興不懈奮鬥。

《山海情》觀後感 篇五

扶貧路上: 我與第一書記的對話

他不愛多言,但事事都能看到他。脫貧攻堅有他,解決矛盾有他,發展產業有他,疫情防控有他。樸實是他,高尚也是他。他是四川省廣元市鍾嶺村第一書記李書記,在我跟他對話中,我深受啓迪。

“李書記,你現在既是第一書記又要代村書記的工作,壓力大嗎?”

“要相信辦法總比困難多,不要畏懼壓力,壓力即是動力。”李書記說道。

鍾嶺村是一個貧困村,村幹部結構偏老齡化,羣衆思想保守,產業發展滯後。2018年下半年,因村支部書記身體狀況欠佳,請假在外看病。多方考量之下,暫由李書記全面主持鍾嶺村工作。幫扶工作和脫貧攻堅的重擔全都壓在了肩上。在他的努力下,兩處居民點建成,成爲新農村建設的典範;2018年東西部扶貧協作項目圓滿完成,初步建成了520畝筍用竹產業園和200畝藤椒特色園,帶領大家積極探索出“竹下雞”“藤椒雞”循環種養殖、長短結合的優質集體產業;1200平米養牛場建成後,尋找業主進場養牛,通過收取租金的方式來壯大集體經濟收入;鼓勵老百姓發展戶辦小庭院,原本週邊荒廢的土地,也種起了蔬菜,圍起了雞圈。2018年10月,村委會院壩裏開起了熱鬧的分紅大會。鍾嶺村於2018年整村脫貧。

“李書記,這次有政策,像你這種情況可以申請回去啊!”

“脫貧任務還沒完成,我的身體情況我清楚,放心吧。”

李書記因身體原因,每次吃主食前都需要打針才能進食。在駐村期間,也時常因爲工作忙,導致飯沒吃到點上,生病住院過幾次。本想着藉着這次可以申請回去的政策,勸說他。剛開口就被阻止了,沒有人能拗得過他執拗的性格。我們都知道他放不下在這裏的貧困戶,放不下身上的脫貧擔子。舍小家顧大家,週末休息日也總能看到他在村裏忙裏忙外。他認爲,只要我們先幹起來,羣衆才能跟上。

“李書記,這次捐款,大家差不多都是捐的100——200元表示心意,你跟大家差不多就可以了。”

“不了,他們在前線冒着生命的危險,我們至少是安全的,能夠幫點忙是應該的。”

大年八年級,李書記即刻到村履職。在疫情防控初期,一方面口罩難買,另一方面羣衆不重視,不戴口罩攢堆堆烤火、聊天現象常見,甚至還有不聽招呼走親訪友的。對此,李書記帶着村幹部、工作隊員分別挨家挨戶打招呼。同時李書記又是北廟鄉所有村中第一個組織捐款的,李書記自身既要供養女兒上大學,還住着公租房,捐了1000元。截止3月10日,李書記組織鍾嶺村共捐款7120元,支持疫情前線工作。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在中國,有280多萬駐村幹部、第一書記身在一線,爬山路、迎風雪、戰貧困。李書記是百萬人中的一個,在扶貧路上我看到了他“最美的模樣”,老百姓信他、敬他、愛他!

山海情觀後感 篇六

孫宇晴

近日,東西協作扶貧電視劇《山海情》在各大衛視熱播,故事講的是寧夏南部山區西海固的農民被幫扶移民到寧夏平原地區脫貧致富的故事,不得不說這是眼下最接地氣的扶貧劇了。

農村富不富,關鍵看支部;支部強不強,關鍵看頭羊,發展壯大村黨組織,滿分作文網重中之重是要選好帶頭人。《山海情》中馬得福作爲村支書,人雖然年輕但卻是整個吊莊戶的主心骨。他由最初勸說村民吊莊移民,到爲全村通電不斷奔波,再到後來帶領村民學習種植雙菇技術,並冒着丟“烏紗帽”的危險,解決雙菇滯銷問題。馬德福的一系列決定讓我們看到了幹部的責任和擔當,他事事以羣衆利益爲上,有困難會迎難而上,無私奉獻,真正做到了爲人民服務。現實基層工作中,我們經常會感慨有些村子一線工作開展不力,其實關鍵還是帶頭人偏軟,責任心和擔當的勇氣缺失的根源。其實,只有多一些“馬德福”一樣的帶頭人,多從羣衆角度思考,走實羣衆路線,增強責任心和擔當的勇氣,如此才能獲得羣衆的廣泛認可和支持,基層黨組織的腰桿也才能真正硬起來。

山花落盡山長在,終日看山不厭山。扶貧幹部要有山一般的意志堅決響應黨的號召,聞令而動,盡銳出戰。劇中扶貧幹部馬得福也曾對政策一知半解,當村書記向他解釋清協作的重大意義時,他眼中看到了未來,腳下堅定了步伐。東部支援西部20多年來,黨中央不斷加大工作力度,國家區域發展總體戰略得到有效實施,形成了把扶貧開發作爲重心,把產業協。作扶貧作爲關鍵,把生態環境改造作爲基礎,把激發內生動力作爲根本的扶貧協作和對口支援格局。在“馬得福們”帶領下,村民們的腰包鼓了,笑聲多了,村裏小康住宅鱗次櫛比,通村公路整潔乾淨,基礎設施一應俱全,村中一片繁榮盎然的景象。

“征途漫漫,唯有奮鬥”,劇中的女主角水花,她有着中國傳統女性的溫柔,在那個窮苦的年代,父親僅僅因爲婆家有一頭驢就逼迫她嫁給自己不愛的人,後來丈夫又因意外癱瘓在牀。命運雖不公,水花卻依舊不失勇敢和剛毅,她說服丈夫,用木板車子拉着丈夫和女兒走了七天七夜,整整四百多公里地,主動去了“玉泉營”,以自己柔弱的身軀撐起了整個家,並積極學習種植雙菇技術,把剛柔並濟的女性力量演繹得生動十足。水花的精神力量能打動觀衆,也正是因爲它是現實生活中脫貧工作裏的真實縮影。脫貧必先扶志,貧困戶要想實現長效脫貧,摘掉貧困的“帽子”,政府扶持僅僅是一方面,還要將“輸血”變爲“造血”,敢當和水花一-樣當“主動脫貧第一人”才最可貴。面對任何難題,從“實”處着手,不等、不靠、不要,丟掉守舊觀念,不怨天尤人。像“拓荒牛”一樣去奮鬥,去不斷創造美好的生活,如此才能繪就我們。

人民棟樑的教育者一一白崇禮校長。他在涌泉村是一個鄉村教師,因爲搬遷問題,原來村子的學校不存在了,白校長就跟着吊莊戶到了金灘村,在那裏當上了校長,並且是奔走在學校和學生家庭之間的“行走的紐帶”。他的願望很現實,也很可貴,就是希望他所教的學生“一個都不能少”。面對洶涌波濤的打工浪潮,好多學生家長眼熱了,也是因爲生活的困難,覺得孩子讀太多的書不如出去打工掙錢。白校長一知情就騎着自行車去做家訪,說服學生的家長讓孩子去讀書,多讀幾年書。最要緊的是,面對學生的輟學,他心急如焚,甚至白校長把海吉第六批赴閩打工的車攔住,將不滿16週歲的學生海春玲叫了下來,因爲說服還被其家長打破了眼鏡。面對這些,他都覺得不是困難,最重要的是面對教育局申請維修操場的資金都難以達到的時候,他暗下決心把閩商捐的無條件安裝的電腦給賣了,然後換回了孩子們合唱比賽用的校服和操場的維修費。儘管他知道這是不合理的,要受到上級處分的,他寧可知道冒着被撤職處分的危險還是那樣做了。當全校學生在合唱比賽上激情高昂地演唱《春天在哪裏》這首歌並完成後,他緊攥雙拳像是一個打了有生以來最後一場勝仗的將軍那樣激動。他滿眼都是學生,滿心都是學生如何讀好書,這是一個教育工作者的偉大之處,一個全心全意爲學生着想的教師纔是一個合格的教師,一個民族的靈魂工程師!

《山海情》這部劇還讓很多人喜歡的原因,在於劇中好多場景都是農村場景的真實再現,例如圍着彩色“炕圍”的屋內牆壁,涌泉村民家中那用格子布拼成的花門簾、那家家戶戶的土圍牆、那親切的大喇叭、家門口那遠遠長長的土路、那些手持煙鍋的樸實的老爺爺形象、那時候村民白襯衣底下套着線衣的穿着……都是點燃我們回憶的導火索,直接引起了一代人的回憶和淚點,還有像劇中馬得福這樣的扶貧幹部們是跨越山海共同致富的骨幹擔當,可謂是“山”“海”“情”的最佳代言,我想着這就是真正的好劇之感染力所在吧!

《山海情》觀後感 篇七

扶貧幹部要當“山”“海”“情”的最佳代言人

爲向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獻禮,近期,一部部慶祝建黨100週年爲主題的電視劇相繼播出,《山海情》自然也被追捧、熱議,該劇重現了閩寧扶貧協作中感人的故事。20多年來,一批批扶貧幹部以“愚公移山”之志,用真心真情和無私奉獻的精神爲貧困羣衆搬遷、發展、致富想辦法和謀思路,是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中流砥柱,是“山”“海”“情”的最佳代言人。

貧困羣衆要脫貧,扶貧幹部先脫皮。1990年,寧夏南部山區海原羣衆要搬遷到首府銀川市近郊的永寧縣境內,作爲扶貧幹部的馬得福,一心想幫助整個涌泉村吊莊移民到玉泉營,雖然出生於涌泉村,有着父親代理村長的支持,但在搬遷過程中,也要面對老一輩人各種撒潑打滾不願意搬的境地。無奈、心酸、扎心,一時間充斥了整個劇情,也許有些人會覺得很戲劇化,但像馬得福一樣的扶貧幹部他們知道“貧困羣衆要脫貧,扶貧幹部先脫皮”,從事扶貧工作必須要有“愚公移山”的意志、刮骨療傷的氣魄,堅決響應黨中央的號召,撲下身子,鉚足幹勁,攻堅克難,在扶貧路上永不停息,在艱苦條件和百般困難中啃下扶貧這塊“硬骨頭”。最終,50戶涌泉村吊莊移民成爲了玉泉營的第一批移民。

貧困羣衆要發展,觀念轉變要先行。貧困羣衆搬遷是解決一方水土養不好一方人的問題,而如何寫好搬遷羣衆“後半篇文章”,這就要面臨搬遷羣衆的發展問題。在國家政策的號召下,1996年,中央確定福建對口幫扶寧夏,一批批援寧扶貧幹部來到玉泉營,一場跨越2000多公里、歷時20年多年的閩寧協作由此展開,以陳金山爲代表的援寧扶貧幹部與馬得福爲代表的本地基層幹部同心同力動員搬遷羣衆外出務工、發展蘑菇種植,面對搬遷羣衆“不配合”“質疑”“觀望”等心理,從思想觀念和思想意識抓起,以率先嚐試、示範帶動、典型效應等方式,讓能人賺取“第一桶金”,以能人的榜樣力量提升搬遷羣衆積極參與發展的信心、勇氣和決心,從根源上改變搬遷羣衆對新型產業和創業就業方式上的認知,推動形成正向激勵,凝聚脫貧攻堅合力。

貧困羣衆要致富,產業鏈要可持續。扶貧幹部情牽百姓、心繫民生,隨着蘑菇棚的大量搭建,市場行情發生了變化,玉泉營的蘑菇滯銷,扶貧產業發展的可持續自然也是扶貧幹部重點關注的問題。辦法總比困難多,脫貧攻堅是幹出來的,凌教授動員羣衆建起臨時冷凍庫和擴大銷售範圍及發展其他種植產業,進一步延伸了扶貧產業鏈,有效帶動羣衆增收。當然,扶貧幹部在搞扶貧工作時,要堅決避免“一刀切”,針對每個貧困村、每個貧困戶的特點和致貧原因,以“對症下藥”“一村一策”“一戶一策”的方式,爲其量身定做、精準施策。在福建的對口幫扶下,在扶貧幹部的努力下,在羣衆的勤勞勇敢下,產業幫扶、勞務輸出、閩商創業等獨具特色的“閩寧模式”,讓原飛沙走石的“戈壁灘”變成了寸土寸金的“金沙灘”,成功地映射出了脫貧攻堅背景下的時代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