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課程學習心得體會精品多篇

課程學習心得體會精品多篇

課程學習心得體會 篇一

通過學習國小語文課程新論的十章內容,感覺真正走進了新世紀,中國教育改革的大手筆就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新課程與舊課程最根本的區別就在於理念。國小語文課程新論裏面就滲透着許多新理念。下面對其中一些主要的理念作一下歸納及說明。

一、爲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

這是新課程發展的核心理念。它包含着三層含義:一是課程要着眼於學生的發展,因爲新課程的價值取向就是人的發展。二是面向每一位學生。基礎教育是國民素質的奠基工程,課程目標所確定的都是新世紀我國國民的的最基本的素質。這是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的根本區別。三是關注學生全面、和諧的發展。學生是一個完整的人,不是知識的容器。素質教育所關心的是整個的人,而不是作爲作品的人,是富有創造性的生活。

二、課程要關注兒童的生活世界

兒童生活在現實的世界當中,每時每刻都與自然界、社會、他人發生聯繫,在與大自然的接觸中產生許許多多的問號,從而產生進一步瞭解的慾望,在走進社會的過程中,明白真假、善惡、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在與夥伴、成人的交往中學會溝通的技巧,從而學會做人做

事。

三、教學要尊重學生獨特的感受和理解

教學要以學生爲中心,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主動性和創造性,鼓勵學生對教科書的自我理解、自我解讀,鼓勵學生求異、求新,尊重學生的個人感受和獨特見解,努力尋求獨特的認識、感覺、方法和體驗,使學習過程成爲一個富有個性化的過程,從而體現出學生的創新精神。

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學習方式的核心是思維方式,思維方式關係到人的生活方式。改革課程實施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學生蒐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而提倡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學習的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而富有個性的過程。

五、讓學生參與教學是課程實施的核心

參與是個體投身認識與實踐活動的過程和基本形式。學生參與教學蘊藏着重要的現代課程理念:活動、民主、自由。新課程的核心是以學生髮展爲本,學生必須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去。因爲新課程是一個動態化的過程,教材承載着知識,需要教師和學生之間進行交流、體驗來獲得。

六、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

新課程要求教師由傳統的知識傳授者轉變爲學生學習的組織者。組織學生髮現、尋找、蒐集和利用學習資源,給學生創設自主、探究、合作的空間。教師又是引導者,引導學生設計恰當的學習活動,與學生分享自己的情感與認識,一起尋找趔,勇敢地承認自己的過失與錯誤,從居高臨下的權威者走向平等中的首席。

七、評價的本質功能在於促進發展

評價的目的是全面瞭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激勵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的可持續發展,通過評價提高教師教育教學能力和促進教師自我價值的體現。對學生學習的評價既要關注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學習的過程,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信心。創新是素質教育的特點,課堂教學又是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主渠道,課堂上對學生的探究、創新和實踐能力的評價是教學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另外,課程表論還告訴我們:新課程改革的主旋律是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教師是創造者與開發者,這些先進的教育理念都反映了當今時代經濟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社會信息化的特點,體現 了世界教育發展的趨勢,折射出人們對美好未來的追求。在這次課程改革培訓中,作爲教師的我們一定要認真學習課程新論,接受新的課程理念,把實行新課程理念的策略與方法落實到課堂教學中去。

課程學習心得體會 篇二

一段時間的網絡課程學習,讓受益匪淺。我深切感受到網絡課程學習的優越性:1,因爲工作原因,我們不可能隨時抽出時間來學習。而網絡課程學習可以允許我們根據自己的情況來安排學習的時間,很好的均衡了工作於學習;2,通過對一些課件的學習和課程論壇交流,以及在特定的日期前完成每學期三次的課程作業,就可以讓自己足以掌握章節內容的側重點及關鍵知識點;3,通過網絡課程學習,,我們還可以將自己遇到的問題或自己認爲成功的經驗等發貼到論壇與專家、同行一起共同思考、討論、吸收、分享,然後介入教學全過程,貫穿在教師的教學設計、教學實施和教學反思等環節,最後必將促進我們專業發展。

經過這段時間的網絡學習,我對說課有了一個更深刻的理解。 說課,不僅僅侷限於對教學設計或教學方案的簡要說明解釋上,它不是教案的複述;說課也不僅僅是對上課的預測和預演。它是在兼有上述兩點的基礎上更突出地表達教學理論對教學方案、教學案例的指導關係上。即以備課爲前提,以教案爲素材,站在一定的理論高度去闡發案中之理、理中之案。因此,說課的表達方式既有說明,也有證明和闡明。

說課是對備課的解說、上課的演示,主要靠語言來表達。這使它具有了演講性特點,即對同行或專家領導發表自己的施教演說。同時,與教師上課的講又大不相同,上課是面對學生講,要通過講去激發和指導學生去學習和領會。而說課的講,則可以且應該講得儘可能精彩些,要通過講讓聽者心中點頭,心悅誠服。

說課的理論性促使教學研究從經驗型向科研型轉化,促使教師由教書匠向教育專家轉化。

儘管說說課的層次性較高,但並不因此而降低它的可操作性。這種可操作性由下列因素決定:第一,說課的內容及其要求十分明確、具體和科學,具有規範性;第二,說課不受時間、地點和教學進度的限制,有其靈活性;第三,說課的演講和表演特點對教師有激勵性;第四,說課納入到管理者的工作範圍,便增強了組織力度而使之具有約束性。

網絡課程學習促進我反思,同時也更大程度地提升了我的專業教學素養。平時上課,我們往往在課前備好課就算萬事OK了,也不會對接下來的上課去思考太多預設的問題,而說課要求教師緊密結合新的課程理念,說出本節課選擇什麼樣的教學方法,給學生什麼樣的引導與指導,採取什麼樣的教學手段及理論依據。如何講解、何處設問、何處啓發、何處討論、何處進行反饋練習與評價運用……這個過程是促使教師思考的過程。是對課前的一種預設,它促使教師形成一種嚴謹的治學態度,顯然,這個過程,教師得益,學生更受益。

在爲時將近兩個月的網絡課程學習中,我不但學會了怎樣進行自學,而且學會了怎樣利用網上的知識。通過這個網絡學習,我對說課有了更深的體會,對今後的教學也有更好的把握。

課程學習心得體會 篇三

20XX年我們過了一個不一樣的寒假,因爲疫情的影響,我們不得不延期開學,學校響應國家的安排,保證教學工作的正常進行,我們停課不停學,迎來了這段時間網絡學習的日子。

經過這段時間的網絡學習,我來談談我的感悟吧。開始的時候上網課,讓我有一種新鮮感,不用揹着書包走半天路去教室上課,節約了很多時間。老師們也改變了以往的教學風格,當起了“主播”挺有意思。在課上沒有聽懂的內容,來不及記錄下來的重點知識可以在課後回放直播進行鞏固,很好地培養了我們自主學習的能力。

總的來說,網絡學習確實給我們帶來了便利,讓我們在這疫情期間,足不出戶的日子裏,迸發出學習的樂趣與積極性。我們相信,只要我們保持的學習的自信,待到春暖花開時,疫情結束,重返校園!

課程學習心得體會 篇四

起初我聽課時,總是心不在焉,那麼我在做作業時就發現有不懂的地方,後來我認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我就在上課時緊跟老師的思路,這樣就能夠做到專心聽課了。

有時錯過一部分的內容我也會去看回播來補全。

我是使用手機來聽課的,在聽課後我都會做眼保健操來放鬆下眼睛。老師佈置的作業我會在課後按時完成並提交。

我每天早上六點起來背書,然後開始一天的聽課,學習,以及做作業,讓我再一次感受到了校園學習帶來的那種忙碌感。但是,這種忙碌感讓我變得充實。

雖然直播的時候可能並不像在校園裏那樣方便和高效,但是處於特殊時期,只要我們嚴格要求自己,勤奮學習,一樣可以做的很好。所以我相信,慢慢適應,堅持到底,一切會好起來的!

課程學習心得體會 篇五

微課,微課”其實就是無生上課,就是教師根據事先設計的教案,在沒有學生的情況下面對聽課者上課。它在傳統的聽課、評課活動的基礎上增添了“說課”和“答辯”等環節。它具有以下特點:

1. “微課”不同於常態教學研究活動。

“微課”可以在辦公室或其他場所進行,它觀察、研究對象主要是教師的教,對學生的狀態只能作出猜測。活動的目標主要在於幫助教師改進教學方案,培訓教學技能等。

2. “微課”的規模小、時間短、參與性強。

教師在學科組內參加活動。每人上“課”、被評的時間控制在5分鐘左右,聽“課”者由其他參加者(同組教師和專業人員)組成。在活動的過程中,每一位教師不僅登臺上“課”,展示自己對某堂課的準備情況,同時又可作爲學生向同事、向專業人員學習,並參與對教學效果的自評與他評,不斷反思、修改自己的課前備課,總結經驗,提升能力。

3. “微課”的反饋及時、客觀、針對性強

由於在較短的時間內集中開展“無生上課”活動,參加者能及時聽到他人對自己教學行爲的評價,獲得反饋信息。較之常態的聽課、評課活動,“現炒現賣”,具有即時性。由於是課前的組內“預演”,人人蔘與,互相學習,互相幫助,共同提高,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教師的心理壓力,不會擔心教學的“失敗”,不會顧慮評價的“得罪人”,較之常態的評課就會更加客觀。

我切切實實的感受到:微課雖然是無生上課,但上課的老師心中必須有學生,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展示出老師的教學技巧和老師的教學素養。微課其實是老師與學生在心靈上交流、互動的教學模式。只有心中有生才能上好微型,從而達到提高自身教學技能的目的。對於微課的錄製我覺得還有些難度,以後會繼續努力學習新的事物。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課餘時間真的要好好的充電,微課的錄製和剪輯還沒怎麼學會,將來要學的還很多。

微課程的起點可高可低,適用性非常強。即使偏遠的學校,只要有網絡,有電腦,都可以學習,可以說是“人人有起點、校校有起點、事事有起點、時時有起點”